語文中考技巧
① 初中語文考試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6、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
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聯繫上下文,圍繞主題,挖掘出句子深層含義,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語言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不能。
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② 中考語文閱讀技巧
語文閱讀解題技巧一、要點概括類1、摘引文中原句作為答案。2、選取文中重要詞語語句組合成答。3、劃分相關內容層次,一般有幾個層次就有幾個要點。二、感想啟迪類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義,聯系中心作答。2、聯系自己或社會實際情況,引發感悟。3、遣詞造句,講究三美:運用古詩文、名言警句;恰當運用對比、比喻、排比等修辭;運用成語。4、偷梁換柱法:把作者在該文章中的體驗、觀點用自己的話重新演繹一遍。三、詞句品味類1、詞語品味:A。揣摩詞語所表達的喜怒哀樂。B。分析修辭手法,體會詞語的含蓄意思。2、句子品味: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從它帶給你的啟迪去體會。B、看句式結構(句式不同,表達的效果也不同):陳述句語氣平穩,不溫不火;疑問句能吸引讀者好奇心,能製造懸念;反問句能加強語勢;感嘆句能抒發強烈的感情;排比句層層深入,顯得氣勢磅礴。C、從修辭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淺顯易懂,具體形象;誇張能突出事物的特徵;擬人能事物生動形象;對比給人鮮明印象;反語顯得幽默風趣,諷刺意味強烈。四、句子仿寫類一審修辭,二看句式,三析句間關系,四品語體色彩,五考慮要保留的詞語和要替換的詞語。修辭、句式、句間關系、語體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寫也就不難了。在沒有答題思路的情況下,要考慮和例句關鍵詞語相對、相同的詞語,例如:「沒有藍天的開闊,可以有白雲的悠閑」這句子的仿寫。我們通過審題可以知道:1、要保留「沒有……,可以有……」2、可以考慮用「大地、高山、海洋」等來替換藍天。3、得出答案「沒有海洋的遼闊,可以有河流的澎湃;沒有河流的奔騰洶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沒有高山的險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氣;沒有高樓大廈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溫馨」等等。五、文段結構類(一)要求理解文章重要段落並且明了其在全文中的作用。類解題模式:看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位置,選擇它在文中的作用類別。如果用在文章的開頭,主要是:引出下文,總領全文,引出懸念,開門見山、點題、埋伏筆等。如果用在文章的中間,主要是:承上啟下,總結上文,引出下文。如果用在文章的結尾,主要是: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題目),點明中心,深化文章的主旨等。(二)概括內容:(1)記敘文全文的主要內容:抓六要素。(2)議論文的文段:抓段首句和關鍵句。六、根據短文提出的觀點補充舉例類一定要看清楚是讓你舉什麼樣的例子,是名人的還是其他的。1、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說服力,並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准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2、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於誇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七、論點的引入:1、論點:是作者對所議論的事物或問題所要發表的見解和主張。(1)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2)針對現象提出問題。再提出中心論點。(3)根據親身經歷的某個生活事例提出論點。(4)從故事中引出問題,再提出論點(5)用某種方法提出中心論點。比如:比喻、對比等等。論點的表達式句式:論點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的形式,它必須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可以是單句,也可以是復句。2、論點的位置:A經常放在文章開頭,B放在文章中間,C放在文章結尾,D 標題直接提出,E沒在文章直接體現,是要讀者概括的。3、論點的類型。論點包括: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初中的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4、考試中常見題型:①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②歸納和找出文章的論點或是中心論點。5.、明確分析論點的方法和步驟:首先要整體感知課文,採用逐段概括要點(抓住關鍵的詞句),對文章的內容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後再進行具體的分析:(一)注意論點的一般位置。論點是作者對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也就是文章要證明的觀點。文章中論點提出的位置常因作者的議論需要而定,換言之,作者為了更好的證明論點,必須周密、合理、有效的考慮論點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幾種:1、看標題,議論文標題有時是揭示論題的,有時揭示論點的,不管是揭示論題還是揭示論點,對我們尋找論點都有幫助。2、看開頭。為文之法,開篇點題。審察文章開頭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內容的句子。3、看結尾。作者在文章的結尾部分,常常對全文論述的內容加以歸納,有時回扣中心,有時到結尾才揭示中心。(二)審察論題。通過閱讀明確文章的論題是什麼,對文章的論題還是能把握的,然後在這一論題中作者的看法、主張是什麼。這樣一問作者的觀點就會比較明確。(三)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議論文中作者為了能更好地闡明道理,常用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即抓住文中所運用的事實或道路論據用來證明,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對論據所闡述的話,這些話往往能幫助你理解。八、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1、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包括歷史事實、故事、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社會中存在的現象等。②道理論據——道路論據指經過人們實踐檢驗的,為社會所公認的正確理論,包括社會科學理論,如哲學理論,自然科學原理、定理、公式及廣為流傳的諺語、格言、警句,詩歌等。2、論據的作用:不管是道理論據還是事實論據,它們在議論文中的作用都是用來證明論點的。——這是大體的思路。常見的考題形式:1、補充和論點內容一致的論據。(這就要求學生A、要掌握比較全面的論據,B、思考這個論據是否符合這個論點。)2、判斷某一個段落和句子是屬於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3.、論據的作用。九、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方法。論證手法及其作用類:1、舉例論證:運用具體事例,有力的論證了××的觀點或論點。(觀點從上下文找集中議論的句子,或原話或自己概括)2、道理論證:引用名言,具有權威性,有力的論證了×× 的觀點或論點。3、比喻論證: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證明了××的觀點或論點。4、對比論證:鮮明的論證了××的觀點或論點。(注意:答論證方法的作用時,先從內容上考慮,再從論證角度考慮,有力的論證論點一句必不可少。找論證方法時,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順序就可以萬無一失了。)十、問論據是什麼,只有兩種:事例論據,道理論據十一、議論文開頭作用的答題規律一般開頭有三個作用,但是要看具體怎樣開頭?(1)(例舉生活中的現象或從生活中的情景或引用詩歌等)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吸引讀者(2)引出下文的議論(思考,觀點,論點,論題)(3)充當什麼什麼論據證明論點。十二、環境描寫的作用類:1、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①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②在回答是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2、自然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①烘托、渲染××氣氛,為下文埋下伏筆。②表現人物××的心情。③暗示社會環境。斯結合具體語境:設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題,與開頭形成照應,是文章形象、生動、增強文章感染力。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六種情況判斷:是否烘託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氣氛,是否設置了背景,是否烘託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題,是否推動情節的發展。十三、表達式作用類常見的表達式方式如下: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記敘文中的議論:點明中心或升華主題十四、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類塑造人物手法包括:語言、動作、外貌(神態、肖像)、心理(正面、側面、細節)描寫。答題方式:本段運用了××的描寫手法,塑造了(如果是側面描寫寫用烘托)××形象,表現了××體格,體現了××精神品質等。十五、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類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當通順。
③ 初中語文方法和技巧
運用想像和聯想:
想像和聯想伴隨著語文學習的始終,聽說讀寫都離不開想像和聯想。比如:再看課文《背影》的過程中可以聯想到現實生活中自已親人的背影,再現課文的內容和情景。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的把語言文字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悟結合起來。這樣的鍛煉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把它運用到寫作中,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達到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
④ 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一、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審題
通常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讀,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類的閱讀理解的解題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
有的學生要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後讀題目,然後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採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四個選項不讀)後讀短文,最後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是帶著問題閱讀,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系密切的信息,從而節省了閱讀 時間。「倒讀法」對表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准確的判斷。
二、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答題
(1)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2)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 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⑤ 中考語文所有答題技巧
我閱讀較好抄,給你閱讀的襲o(∩_∩)o...
答題之前要看三遍(第一遍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內容;第二遍精讀全文,了解文章的情感;第三遍看題,帶著問題在文章中尋找答案)
1主題歸納:內容+情感 (寫了什麼,表達了做著什麼樣的情感)
2行文思路:與主題歸納很相似,一般只會出一道題。行文思路要注意有詳有略,先寫詳細的。注意,開頭有什麼手法(通常會有懸念,先抑後揚)一定要說出來!
3比較題或分析表達方式的題;按以下幾個步驟: 1表達方式(通常是描寫) 2修辭(比喻、擬人、引用等) 3手法(對比、象徵、鋪墊等) 4人稱(第一人稱 我 真實,第二人稱 你 親切,第三人稱 他 客觀) 5角度(正面或側面描寫) 6語言凝練(從詞性這方面)
4文章內容答題:運用文章中的語言(從後往前找)
5結構:選文在通常情況下都是總-分-總的結構形式
6小作文:1有一個感點(要深刻且有哲理性) 2分層次 3收尾(與文章的中心呼應)
⑥ 中考語文解題技巧有哪些
中考作文得高分的六個秘訣
(一)、一種體裁
只寫記敘文,好好把記敘文復習好。
(二)、兩個原則
1、真實才能動情。真正能打動讀者的,還是那些你親身經歷有真情實感的身邊小事;
2、妙語才能煽情。只有風趣幽默,生動活潑的語言才能讓讀者眼前一亮,讀之使人不斷點頭默嘆。
(三)三字要求
1、穩:
寫好事,力求能夠按照記敘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開頭結章節附註意點題,結尾處要點明中心,穩定的發揮好自己的寫作水平。特別是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不要強求自己必須寫出「驚世之作」來,考試作文能夠發揮自己80%的寫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細:
不要像電視劇情介紹那樣的簡單敘述,中間要加入環境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描寫,能力好的同學再來些遠近相襯、動靜相映、側面烘托、環境渲染、五覺描寫,是文章細膩、動人。
3、精:
對於一般的同學來說,「精」體現在:(1)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內容;(2)寫出自己最好的字;(3)採用自己最順手的結構(總分結構或順敘方式),力求發揮好自己的水平。
對於寫作能力較好的同學來說,「精」應體現在:(1)選擇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寫好的內容;(2)有漂亮的書寫;(3)精心的安排好開頭和結尾,適當的採用倒敘、襯托、聯想、象徵、描寫、抒情、以小見大、欲揚先抑、渲染氣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結構文章;(4)採用適當的修辭手法,特別是運用比喻、反復、排比、反問等手法,恰當的運用成語、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
(四)、四個流程(保住基本分)
1、審清題意:千萬注意,題意審不好,來個文不對題,哪就……應該先花2-3分鍾看看作文題,然後在開始答基礎知識題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導自己想說什麼,是喜歡、是厭惡?是感動、是反對?是快樂,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贊揚、是批評?…………用一句話把它寫在草稿紙上。
3、選好材料:符合題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夠寫好的事。
4、寫好提綱:(1)用一句話寫出中心內容和主題;(2)分清開頭、中間、結尾各寫什麼?(3)打好開頭、結尾的細稿,以及每段的開頭句。
接下來就是在試卷里寫作文啦,要力求一氣呵成,只要提綱和開頭、結尾、段落開頭的稿子打得好,一氣呵成事不難做到的,思路順暢了
20分鍾就可以把作文寫好。
(五)五項技巧(贏得感情分)
1、有一個靈活的頭腦:造句法、篩選法、換題法。
2、有一張可愛的臉蛋:書寫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夠寫多好就必須寫多好,不得使用塗改液,不得隨意修改,特別是開頭、結尾和段落的開頭句,不能修改。
3、有一雙閃亮的眼睛:好的文題等於成功了一半。參見《中考滿分作文擬題技法——眉目傳神惹人眼》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裝:(1)一個最拿手的題材(適合自己);(2)一個好故事(好布料);(3)一個好結構(好設計);(4)一口流暢、優美的語言(好花紋、好色彩)。
5、有幾件精美的飾品:(1)倒敘、描寫、引用開頭(好發型)(2)結尾:議論反問式、含蓄餘味式、贊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點睛式、聯想做夢式、決心號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點綴(鑽石喲);(4)用景物描寫渲染氣氛(如夢的紗巾)。
(六)六個大忌(莫丟冤枉分)
一忌潦草塗改:書寫要端正,千萬別連文題都改,只改明顯的錯別字,將錯就錯,能夠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過短過長:字數一定要足,字數不足,寫得再好也很難及格;字數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試卷中的作文紙,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內。
三忌開頭議論:還不如開門見山、直接點題開頭的好,能來點環境描寫,就先來點描寫。
四忌分段太少:4-6段為好,千萬別少於3段。
五忌文不對題:不說也指導會有什麼後果。
六忌選材太俗:別總是玩呀、救落水兒童呀、貓啊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