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教案

四年級上冊語文觀潮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8-04 09:23:45

① 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課觀潮教案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設計教案,共34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 們那裡 下 載

課題

1觀潮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昂首東望、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沸騰、橫貫江面、齊頭並進、奔騰、漫天卷地、依舊、恢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像畫面,能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准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反思

一、板書課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
三、出示自學提示:(2分鍾)
1、自由讀課文,讀准、讀通課文,畫出有生字的詞語並讀一讀。
2、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這篇文章就是按照什麼的時間順序寫的?
四、學生自主學習(12分鍾)
五、檢查自學情況:(18分鍾)
1、比讀課文
2、檢查學習生字詞的情況。
1)我會讀。
2)哪個字的讀音你要提醒同學?
3)哪個詞的意思你不理解?
4)哪個詞你想提醒同學注意寫?
3、用上課文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話。
六、作業
1、學生書寫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搜集課本以外有關於錢塘江大潮的資料。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備課人:李茂香

1觀潮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反思

一、板書課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
1.邊讀書邊想像畫面,能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2.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3、學習文章,體會錢塘江大潮來臨時的壯觀景象。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夠背誦部分課文。

三、出示自學提示:(2分鍾)
自由讀課文,思考:
1、潮來前、潮來時、潮水過後江面的景象分別是什麼樣的?找到相關句子讀一讀,從中你又體會出什麼?
2、為什麼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都被稱為天下奇觀?

四、自主學習(15分鍾)

五、檢測學習情況:(12分鍾)

六、再讀課文,加深理解。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作業:
1、完成練習冊
2、完成同步練習

八、板書設計:觀潮
(錢塘江大潮)
雄偉壯觀
天下奇觀潮來時如臨其境
有聲有色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備課人:李茂香
課題

2雅魯藏布大峽谷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本課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像,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美麗偉大,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3、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邊讀邊想像課文描繪的美麗景象,體會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准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課時)

教學反思

一、板書課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
三、出示自學提示:(2分鍾)
1、自由讀課文,讀准、讀通課文,畫出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並用你喜歡的方法理解詞語。
2、為什麼說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作者用什麼方法來說明的?
3、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哪些景觀使你感到特別神奇?為什麼?
4、課文中一連幾處用了「從……到……」的句式,讀了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麼?
四、學生自主學習(12分鍾)
五、反饋,檢查自學情況:(18分鍾)
1、比讀課文
2、檢查學習生字詞的情況。
1)生匯報在自學中讀懂的詞語意思。
2)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解決。
六、拓展
學習了課文之後,相信大家對雅魯藏布大峽谷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假設你是一個導游,請你寫一段導游詞,向遊客們介紹雅魯藏布大峽谷吧!
七、作業
1、寫本課生字、詞。
2、完成本課同步練習。

熱點內容
第3的英語 發布:2025-07-15 07:10:21 瀏覽:592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
流瑜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340
尿路感染怎麼辦 發布:2025-07-15 04:25:38 瀏覽:3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03:56:32 瀏覽:173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5 03:48:10 瀏覽:826
愛爾蘭咖啡怎麼做 發布:2025-07-15 03:14:45 瀏覽:753
2015師德師風講話 發布:2025-07-15 03:05:10 瀏覽:597
abc教育資源網 發布:2025-07-15 03:03:47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