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舉辦數學競賽
1. 某校舉行數學競賽,每做對一道題得九分做錯一道題倒扣三分,共有十二道題小王,得了84分,小汪做錯了幾
圖
2. 某學校舉行數學競賽,每做對一題得9分,做錯一題倒扣3分,共有十二道題,王剛得了84分,王剛做錯幾道題
結果為2道題。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根據題目設小剛做對了x道題,通過題目已知條件,列等式方程求出結果。
解題過程如下:
解:設小剛做對了x道題,
9x-3(12-x)=84
9x-36+3x=84
12x=84+36
12x=120
x=10
豎式如下:
做錯的題是:12-10=2(道)
答:王剛做錯了2道題。
(2)某校舉辦數學競賽擴展閱讀:
求根方法
一般方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五步,即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同類項、系數化為1,所有步驟都根據整式和等式的性質進行。
在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一步通常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如果分母為分數,則可化為該一項的其他部分乘以分母上分數的倒數的形式。
如果分母上有無理數,則需要先將分母有理化。
3. 某校舉辦數學競賽,有120人報名參加,競賽結果:總平均成績為66分,合格生平均成績為7
解:
設有及格的學生x人,則不及格的學生為120-x人;
76x+52(120-x)=120×66
76x-52x+52×120=120×66
24x=120×14
x=70
所以,一共有70名同學及格,50名同學不及格。
4. 某校舉辦一次數學競賽1、2、3、等獎若干名 我一、二等獎的站講總人數的五分之二貨二、三等獎的占獲獎
一等獎人數占=1-4/5=1/5。
三等獎人數占=1-9/20=11/20。
二等獎人數占=4/5-11/20=5/20=1/4。
設得獎的總共為10人,1等獎有x人,2等獎有y人,3等獎有z人。所以x+y=10*7/10,x+z=10*1/2,解方程組得x=2,所以1等獎占總人數2/10。
解比例
比例分為比例尺和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要看它們的比值是不是相等。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都是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的,因為兩外項的積等於兩內項的積,所以我們可以把兩個外項和內項互相乘起來,再來解這個方程。
5. 某校舉辦數學競賽,試卷有10道選擇題,評分標準是做對一道得1分,做錯一道扣1分,不答得0分,
(1)表中的正數和負數表示什麼意思?
正數表示答對的題多於答錯的題,負數表示答對的題少於答錯的題。
(2)哪名選手的得分最高?哪名選手的得分最低?
第7號選手得5分,最高。第5號選手得-6分,最低。
(3)得分最高的選手最多做錯幾道題?
2道。因為,如果做錯3道題的話,即使剩下的7道題都對,也只能得4分了。
(4)得分最低的選手最多做對幾道題?
2道。道理同上。如果做對3道題的話,那怨至少可以拿-4分了。呵呵!
選手號 最後成績
1 -4
2 3
3 -1
4 1
5 -6
6 2
7 5
8 1
9 0
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