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高級素養

語文高級素養

發布時間: 2021-08-04 18:29:53

語文核心素養包括哪些

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了「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總共四個方面。

「語文素養」的內容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分為6個層次:

第一,必要的語文知識。離開知識的能力是不可設想的,輕易否認語文知識對語文學習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容易使語文教學走向非理性主義的誤區。

第二,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一篇篇具體的範文,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佔有一定量的感性語言材料,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產生質的飛躍。

第三,熟練的語言技能。熟練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能力。語文教學必須在大量的語言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查字典、朗讀、默讀、說話、聽話、作文、寫字等基本技能。

第四,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必須牢記葉聖陶先生的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養。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學態度。

第六,高雅的言談舉止。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和文明舉止。與人交往態度要大方,談吐要文雅,能根據不同場合選擇合適的措辭。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

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於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1)語文高級素養擴展閱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礎,重在強調能習得人文、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人類優秀智慧成果,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第一,堅持科學性。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規律,將科學的理念和方法貫穿研究工作全過程,重視理論支撐和實證依據,確保研究過程嚴謹規范。

第二,注重時代性。充分反映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全面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確保研究成果與時俱進、具有前瞻性。

第三,強化民族性。著重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把核心素養研究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土壤,系統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突出強調社會責任和國家認同,充分體現民族特點,確保立足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⑵ 語文核心素養的含義

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1.核心素養的內涵
要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首先就要理解和把握「核心素養」和「語文素養」的內涵及其實質。「核心素養」是一個舶來品,國外最早提出「核心素養」概念的,是國際經合組織(OECD)啟動的DeSeCo研究項目,該項目認為,核心素養是使學生在未來能夠擁有成功快樂的生活,進而促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素養。隨後,歐盟、美、英、法、德、澳等國相繼加入到有關核心素養的建設與研究中來。歐盟認為核心素養是使個體終身發展的基礎素養;英國認為核心素養是個體為適應將來生活所應具備的關鍵技能;法國認為核心素養是構建終身學習的基礎;德國認為核心素養是指在不同場合和情境下做出准確判斷和科學選擇的能力;澳大利亞的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學生終身發展所需要的、為有效參與未來社會不斷發展中的工作形態與工作組織所必須具備的能力[2]。
受國際核心素養研究的啟示,我國學者結合我國國情和教育等的實際情況,對我國教育領域中的核心素養也作了相應的研究。如鍾啟泉認為核心素養指的是跟個體未來職業上的實力和成功的人生密切相關的,覆蓋了知識、能力、動機和人格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崔允�t認為,核心素養是根據社會發展方向和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來決定學校培養目標和培養任務的一個類概念;張華認為核心素養是人適應信息時代和知識社會的需要、解決復雜問題和適應不可預測情境的高級能力和人性能力[3]。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不難發現,國內外對核心素養的研究,大都限定在學校教育和入職培訓之前,而且都強調其對學生終身發展的作用。據此,我們可以對核心素養的內涵做這樣的概括:核心素養是指學生為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在受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需要的、解決復雜問題和不可預測情境的最關鍵和最具生長性的素養。
2.語文核心素養
長期以來,教育界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語文素養及其構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有學者指出,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語文素養[4];有學者認為,語文素養指在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綜合性學習等,將優秀的語言成果加以內化,從而使自己達到的修養[5];還有一些學者根據課標中的相關闡述,對「語文素養」的構成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如巢宗祺認為,語文素養由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文學習方法與習慣、語感、思維品質、識字寫字能力、�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以及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和思想觀念等構成[6];王榮生認為,語文素養由四個層次構成:顯性言語行為、指揮言語行為的「智能因素」、參與指揮這些行為的直接心理因素、言語行為的主體背景和外部環境[7];韓雪屏認為,語文素養由基礎層面(包括言語主體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質、審美情趣、文化品位、語言積累、知識視野、智力發展、個性人格等等)、動力層面(包括語文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行為意志等要素)、實施層面(包括語文感悟、語文思維、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等要素)和言語操作層面(是顯露於外的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活動)四個部分組成[8]。
綜合上述學者對語文素養及其構成要素的分析,我們認為,語文素養就是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而獲得的知識、能力、思維方法和人文素養等,它由語言運用、思維發展、審美情趣、文化傳承、品德修養等構成。那麼,語文核心素養就指的是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對語文課程的學習,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適應未來社會要求的、解決實際問題和特殊情境所需要的最有用的語文思維品質。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素養中最本質和最重要的東西,是語文學科區別於其他學科且最能體現語文學科價值的關鍵素養。

如何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就是語言和文學。作為語言的學習,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著手。聽,就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優美詞語和句子;說,就是要敢於開口,在課堂和實際的語言交流中,主動表達自己觀點;讀,就是要廣泛閱讀,在課堂內外廣泛涉獵各類文章;寫,就是要樂於寫作,在傾聽和閱讀之後,把學到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用文字准確地表達。提升語文素養,必須從以上四個方面來談策略。

一、善於傾聽勤於思考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傾聽首先要重視課堂教學。一篇簡單的語文課文,都會和歷史、地理和哲學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謂文史哲不分家,因此,每一堂語文課都是社會歷史和自然科學知識的融合。只有善於傾聽,才能深刻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文章的主旨,體會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我們以《荷塘月色》這篇課文來講,如果要全面把握文章的思想,就要在課堂中注意傾聽這些內容:

(一)荷花是一種花,人們賦予荷花怎樣的品格?

老師必然會提到一些關於荷花的詩句,如「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說》等,此類詩句讓我們會聯想到荷花的亭亭玉立以及高潔脫俗的品格。

(二)作者為什麼會在月下去荷塘呢?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什麼呢?

《荷塘月色》中有一句「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我們可以讀到作者有心事、有煩惱,才會月下獨自一人去荷塘。那為什麼會心煩意亂呢?必然要聯系寫作的時間——1927年。1927年,發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許多知識分子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十分擔憂,看不到希望。朱自清作為清華大學教授,他熱愛自由,不想參與到政治的斗爭當中,卻又不得不面對國家動盪的現實。因此,他想要在月下的荷塘欣賞荷塘美景,獲得暫時的超脫和內心的平靜。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自然地就在文章中流露出來了。

欣賞一篇文章,不僅要傾聽作品的語言之美,還要品味作者的心靈之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篇文章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是一個作家心靈故事的表達。

二、敢於開口勇於表達

全球著名英語口語教育專家——李陽,在英語口語練習上,創立了瘋狂英語,其核心的思想就是要敢於開口。語文口語的練習,何嘗不是如此。如果學習的漢語,都成了「啞巴」漢語,那我們的語文學習就失去實踐應用的意義了。我認為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課前演講。具體做法就是要求學生每天的語文課前,做一次三分鍾的演講。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文章和大家分享,或者也可以講故事。等到訓練一段時間後,可以提高難度,讓學生課前准備自己喜歡的話題,交流自己的觀點。在經過一學年的訓練以後,可以專門組織演講課以及演講比賽,使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口才,增強學習的信心。通過我自己的實踐,我認為這種方法可行性比較強。

另外,學生要主動地在課外進行語言交流。同學之間可以就某一個歷史人物,闡述各自的觀點,也可以就國家政治方面的大事發表意見,不論成熟與否,都可暢所欲言。這樣,既提高了口語表達的能力,也有利於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三、博觀約取內化於心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想要擁有廣博的知識,就得進行廣泛的閱讀。課堂內的閱讀,只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學會閱讀方法和鑒賞技巧。課外閱讀,是課堂的延伸,一定要在閱讀量上下功夫。這樣,既提高了閱讀的速度,也增強了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課外閱讀,要以中外名著、經典散文和歷史人物傳記為主。每學期制訂一個系統的閱讀計劃,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如可以選擇文學性和史學性都很強《史記》,魯迅先生的小說《狂人日記》散文集《朝花夕拾》,古代散文可以選擇《古文觀止》,現當代詩歌散文可以選擇沈從文、汪曾祺、老舍、史鐵生等作家的作品,古代詩詞可以選擇《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人物傳記可以選擇林語堂的《蘇東坡傳》、羅曼羅蘭的《米開朗琪羅傳》《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不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要讀經典作品。閱讀時,還要主次分明,有粗有精,不能一概而論。閱讀關鍵是堅持,「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不間斷地進行閱讀,就一定能夠有利於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筆耕不輟文章貴改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加強記憶和理解,就得多寫才行。那麼,在語文方面,平時聽的、說的、讀的材料再多,要把知識轉化為智慧,就得把別人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把別人的思想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因此,寫作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必須常動筆,多修改。每天,在我們的身邊都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只要有一顆善於發現的心靈,就一定能尋找到寫作的素材。如寫景抒情可以選擇風霜雨雪,日出月落,高山流水,寫人敘事可以寫父母老師,同學朋友,議論闡發可以選擇熱門話題,古今論點,流行觀點。日記、周記,是最常見的練習方式,也是比較有效的。但是,無論是寫什麼樣的文章,寫完之後,都要不厭其煩地修改,才能真正提高寫作能力。曹雪芹在《紅樓夢》寫成之後,「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才使這本書有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歷史地位。對於,普通人而言,更要加強修改。

語文素養的提升,語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到的。我們只有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博學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樣語文就不會再枯燥無味,相反,還會更有趣、更有味,起到塑造健全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作用,達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

⑷ 語文的核心素養有哪些

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了「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總共四個方面

語言的構建運用最明顯的就是選擇題的字音字詞、成語搭配題,和後邊的作文,思維的發展就在閱讀理解和大作業中有突出的體現,審美的鑒賞,包括作文,文化的理解和傳承體現在文言文、古詩詞等很多方面。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語言的學習,更加是文化的學習和運用。

(4)語文高級素養擴展閱讀

「核心素養」作為有關心理能源或精神要素的統合體,不是知識、情感、態度等相關要素的簡單「堆積」「累加」(現在很多論述中的「綜合」其實是一種簡單累加——因為沒有從整體性的角度論說),「核心素養」與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要素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是樹木與樹枝、樹葉、樹乾的關系,不是上位與下位的屬種關系。

所以,「知識是一種素養」,「技能是一種素養」,「情感態度也是一種素養」的說法,如同「樹葉也是一種樹」的說法一樣是錯誤的,荒唐的,在實踐上也會產生後果嚴重的誤導——這種誤導已經普遍地客觀存在著。

熱點內容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
英語考公務員 發布:2025-07-13 05:54:03 瀏覽:243
2017全國一卷語文題型 發布:2025-07-13 05:12:55 瀏覽:652
教師尿褲子 發布:2025-07-13 03:39:22 瀏覽:909
自體脂肪填充哪裡好 發布:2025-07-13 03:32:04 瀏覽:174
幼兒園片段教學 發布:2025-07-13 02:47:43 瀏覽:426
2017年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7-13 02:45:25 瀏覽:447
dnf黑刀暗月哪裡爆 發布:2025-07-13 00:00:06 瀏覽:597
中國醫學科學葯用植物 發布:2025-07-12 23:34:11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