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競賽試題
『壹』 小學一年級數學競賽題,求解答。
1.__ __ __=__ __ __除以2=__ __ __除以3
添入1~9數(不能重復)
除了192 384 576 之外的 解總共四組:192 384 576
327 654 981
219 438 657
273 546 819 1. 小趙騎摩托車往返A、B兩地,平均速度為每小時60千米。如果去時每小時55千米,要按時回到A地。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分析:(一):我們可以把A、B兩地的路程看作單位「l」。根據時間=路程÷速度,可得知去的時間為 ,往返的總時間2÷60= ,返回的時間為 - = 。返回的平均速度可根據「路程÷時間=速度」,求出1÷(1/66)=66(千米). (二):可假設A、B兩地的路程為330千米,去的時間為330÷55=6(小時),往返的總時間為330×2÷60=11(小時),返回時間為1l一6=5(小時),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330÷5=66(千米)。列算式為330÷(330×2+60—330÷55)=66(千米) (三):設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x千米。根據往返的總時間相等,可列出方程: 所以返回時平均每小時66千米. 2. 甲乙二人的年齡(均超過10歲)相差21歲,試問:有沒有可能某一年,兩人歲數的兩位數字恰好相反? 分析:不存在。假設存在,設二人的歲數分別為 、 ,其中 > ,則年齡差為,應是9的倍數,而21不能被9整除。 3. 在一個梯形內部有兩個面積分別是6和8的三角形,梯形下底的長是上底的 倍,試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分析:設上底為3,下底為4,則梯形的高是4+4=8,梯形面積是(3+4)×8÷2=28,空白部分面積為28 – 6 – 8 =14. 4. (★★★奧數網精選試題)汽車甲和乙分別以每小時100千米和120千米的速度從A城開往B城。甲車比乙車早l小時離開A城,但同時到達B城。求兩城間的路程。 分析:(法一)因為甲車先走了100千米,乙車每小時能追上甲車(120-100)=20(千米),追100千米要用(100÷20)=5(小時),乙車5小時共走120×5=600(千米)就是A、B兩城間的路程。列算式為 120[100÷(120-100)]=600(千米)(法二)由於甲、乙兩車行的路程相同,根據甲、乙兩車速度的比是(100:120)=5:6可以知道,甲、乙兩車所用時間的比為6:5,從而求出乙車用的時間為 (小時).故A、B兩城間的路程為120×5=600(千米).列算式為 (千米).(法三)兩車各走一千米所需的時間差: (小時),由於兩車所用的時間差為1小時,所以兩車各走 =600千米. 5. 爺爺坐汽車,小李騎自行車,沿一條公路同時從A地去B地。汽車每小時行40千米,是自行車速度的2.5倍。結果爺爺比小李提前3小時到達B地。A、B兩地間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分析: (法一)根據「汽車的速度是自行車的2.5倍」可知,同時從A地到B地,騎自行車所花時間是汽車的2.5倍,也就是要比坐汽車多花1.5倍的時間,其對應的具體量是3小時,可知坐車要3÷(2.5-1)=2(小時),A、B兩地問的路程為40×2=80(千米)。即40×[3÷(2.5-1)]=80(千米). (法二)汽車到B地時,自行車離B地(40÷2.5×3)=48(千米),這48千米就是自行車比汽車一共少走的路程,除以自行車每小時比汽車少走的路程,就可以得出汽車走完全程所用的時間,也就可以求出兩地距離為40×[(40÷2.5×3)÷(40-40÷2.5)]=8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