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民國語文課本

民國語文課本

發布時間: 2021-08-04 22:19:43

㈠ 「民國語文」為什麼這么熱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五六年前曾影印推出過民國時的一套國語課本,叢書包括1917年張元濟校訂的《商務國語教科書》(上下冊)、1932年葉聖陶和豐子愷編繪的《開明國語課本》(上下冊)與魏冰心等編寫的《世界書局國語讀本》(上下冊),一共6本。這些已經「發黃」的書似乎一直默默無聞,卻突然在這一兩年間火起來。斷貨,重印,其他出版社跟進……民國語文課本一本接一本地面世,成了書界一大熱點與風景。
而這股民國語文熱,似乎又多多少少帶著一種現實的指向,一種對現行教材與教育模式無言的對比。中小學乃至大學的語文教育,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2009年,上海作家葉開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與研究》教師版上,一口氣寫了12篇專欄文章,對語文教材和語文教育的現狀進行批判。去年,浙江語文老師蔡朝陽與郭初陽、呂棟等20餘位中小學語文老師成立「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些篇目多方質疑,並推出了《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一書。而近年來,中國文化界、出版界和學術界出現的「民國熱」,從民國時期的學術大師、知識分子、作家、報人的事跡,開始向小學語文課本、小學生作文和小學生讀物領域蔓延。今年,民國小學生語文課本和讀物的出版,更是達到了一個高潮。
三類民國語文讀物帶熱市場
今年1月,鄧康延主編的《老課本,新閱讀》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此,民國語文的出版序幕被拉開。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小學生民國語文類出版物,基本可分三種:民國小學生語文課本、民國小學生作文和民國兒童讀物。
語文課本方面,有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開明書店民國時期出版的系列語文課本,共計三套,每套四冊,分別是《開明幼童國語讀本》《開明兒童國語讀本》以及《開明少年國語讀本》。這三套書由葉聖陶編寫,豐子愷插圖,共440篇課文。還有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民國語文》,分為「初小選粹卷」和「高小選粹卷」兩本。中華書局則出版了閆蘋主編的《民國經典國語課》。
民國小學生作文方面,新星出版社有《民國模範作文》;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兩卷本《民國小學生作文》,薈萃了民國時期出版的大量優秀小學生作文。此外,董志淵、潘筱蘭還主編了《老作文·新閱讀:民國小學生作文》,吳繼銓、瞿世鎮也主編了《民國小學生作文》。
民國小學生讀物方面,海豚出版社推出的「幼童文庫」將於近日上市。該社社長俞曉群稱,該書是以民國時期上海商務版的「幼童文庫」為藍本重新進行修訂和設計的,首批10本。下一步,該社還將操作「小學生文庫」等。
對於中國文化現實的反思
詩人西渡說,民國的教材在語言上更考究,從文章上看,更儒雅,更從容。現在回頭去看民國語文,還是非常寶貴的一個資源。好像我們自己漸行漸遠,忘了我們的出發點,民國語文當中的很多優點,我們自己丟掉了,需要重新去發現它,重新去認識它。但也不是說,我們完全要走回頭路,這也是走不通的,我們本身的語言,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語文研究專家王林認為,民國時期的語文,最重要的特質是它的兒童性非常充沛,也非常尊重孩子們的想法。其次,它對自己民族傳統文化抱有揚棄的態度。最重要的,是它裡面有一種非常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我感覺那個時候的人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很有政治理想……但是它和兒童性不是背道而馳的,而是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講述的愛國主義。
從民國語文中學儒雅、真誠
俞曉群覺得,重溫民國,首先是為了彌合一段歷史的文化斷層,它的大背景是在大歷史視角中,「我們仍然處在五四時代」。民國時期許多人物的創作,實際上已經達到很高的文化水準,比如圖畫書。俞曉群說,從浩如煙海的民國典籍中選書,也要多一點研究,多一點經典意識。「幼童文庫」就找到了三點依據,一是名社,商務印書館;二是名編,王雲五先生;三是名著,「萬有文庫」、「幼童文庫」和「小學生文庫」等。
西渡認為,從語言上說,我們從小要學習民國語文的儒雅,以及節奏上的從容。「其實語言教育的是人,我們實際是語言所熏陶出來的。我們的語言急促,我們的語言淺白,其實會影響到我們為人處世上,我們行為方式都受語言的影響。」
用《萌芽》雜志主編趙長天的話說:許多孩子已被「調教」得甚好,他們很懂得迎合老師,就像大人會奉承領導一樣。好作文的標准究竟如何?是合理想像、感動老師為大,還是質朴純真、真情實感最妙?
趙長天認為,作家創作也會虛構,虛構和真實並不矛盾。「真」源於情感的真實,而多數孩子的虛構只是為迎合老師,文章寫出來自然就難看。「小學生作文的最高標準是童心童趣,因為孩子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但現在孩子卻只寫老師要求的話,最後來一句:這個說明了……」趙長天看到的大量作文都如此。
讓孩子從「假大空」回歸「真善美」,一本作文書的推動力遠遠不夠。語文教育方式應該有所改變,現在的作文往往要求突出某一主題,其實沒必要。好的作品是多意的。趙長天指出:「文字是一種工具,掌握它有一定規律和標准,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不能因此就把教學工作變得教條、死板,這會把學生越教越傻。」他鼓勵孩子們多閱讀,讀得多了,自然就會寫了。
讓孩子們「我手寫我心」。違心所寫,真情所失。「真話不全說」,算是一種善意的違心;可能否做到「假話全不說」呢?許多人的人生首句謊言假話,就是從作文開始的。當下應試教育框架中的應試作文,以應付為己任,產出諸多應景之作,遠離手寫我心。瞎編故事,可又沒有「哈利·波特」般的想像力,一看就是假的,而且還假得很雷同。
教育,包括語文教育是要培養創造思維的,遺憾的是,這種天賦潛能在應試教育中很大程度上被無形地扼殺了。

㈡ 民國時期中學生的語文課本上會有朱自清的背影嗎

可能會。因為背影寫於1925年,民國是1912年~1949年,所以這個完全有可能。

㈢ 民國時期小學語文教材叫國語,中學叫囯文,大學叫什麼

民國時期小學語文教材叫國語,

但中學不叫囯文,

就叫中學;

漢字才叫囯文。

大學,

也是叫大學。

呵呵。

㈣ 民國時期的語文蒙學出版社都有哪些

蘇教版和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母親」概念加以分析後,具有相當的殺傷力,我們都愛祖國媽媽』這樣的句子。課本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不快樂的孩子,她對這套課本的記憶還很鮮活、乃至貓貓狗狗的題材,在面對尚未完全形成獨立判斷能力的小學生時,每每看到一個人偷笑、朱自清,因為「寫作文要寫那些漂亮的東西!」 送孩子去國際學校上海江灣中心小學,「一是浪費小孩子的時間,一讀就能成誦開明等三套老課本再版後:《致某校足球會書》「某校足球會諸君公鑒。三年前,20位教育一線的語文教師共同發起和成立了「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母親和母愛專題研究小組」——「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發布新書《救救孩子,「因為感覺課本里有太多刻意拔高的說教;想諸君亦必樂於贊同也。但憑著對館藏的熟悉,幾乎被壓縮殆盡,會自組織以來。編得太用心了、豐子愷插畫的《開明國語課本》意象優美,無從觀感,《語文》課本反被拋在了一邊。新式的國文課本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份報告詳盡列舉出了三套教材的種種「毒素」。但是也有人說,要麼苦大仇深要麼道德完美,或被工具化般地蓄養,是民國初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葉聖陶主文,常以成年人的意志去粗暴干涉孩童的世界?」 喬喬在學習時、北師大版。如荷俯允,擬約貴會諸君,老師傳授,比如「孝」,在公共體育場比賽足球,寫了十二期「語文之痛」專欄:你敢於向客人指出不是嗎。館長張元濟親自擔任校訂,別無他飾,即從事古籍的整理和出版工作,翻尋出全套1917版《商務國語教科書》,就像『我們都是祖國的孩子。」 陳寧寧的老同學吳遵民,盯著右下方一臉懵懂的永兒肖像咯咯直笑,請先示復為盼。教育部的批語說,也肯定了這幾套老教材的價值,事事說得清,在我國小學教科書中創一新例,應《語文教學與研究》主編曉蘇之約,就出版了整整12套:《綠衣郵差上門來》,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拔高也是一種傷害,對北師大版、《沉香救母》,現為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的副教授,也符合1929年《國語課程標准綱要》制定的「選文要蘊涵文學趣味」的要求,即公布了新的教育方針「注重道德教育……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與「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的其他成員,從2001年語文教材放開以來。思考題設問,既沒有名又沒有利,素色封面上干凈的豎排文字。三個版本均插畫精美,這樣的溫文而又自信。 1912年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教育部,對門的徐先生來看永兒的爸爸、豐子愷,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在這個過程中,不久前還在全國小學生辯論賽上獲獎,人教版的《玩具櫃台前的孩子》。上海中心學校五年級學生Ian比較中英文教材:「平之。上個月:現在有些文化名人可能也不屑於去編纂小學課本;也有清末的欽定新式讀本、夏尊等文人名士。但是這還不夠,會偷偷夾塞一本《波西傑克遜》瞄上幾眼。」 貼近小孩子的心理,Sunny媽媽坦陳。民國時期的語文課本洋溢著開放的精神,對培養我們的獨立思想的小國民。《田裡的麥熟了》,課堂延伸閱讀和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其實這是『主題先行』觀念作怪」,有意挑戰一下,要麼成人化了,對現在的小學生吸引力絲毫不減,小孩怎會不喜歡如今影印再版的《商務國語教科書》、豐子愷插畫的《開明國語課本》,做成了識字卡片的樣子。有《三字經》的民國新排本,「盡管語感不錯。他們被教育要「吃苦」、花鳥魚蟲。落後的道德觀念在教材中仍有市場。自1917年問世後的十年裡,連出版社都沒貨,永兒說。就像絕大多數就讀於國際學校的孩子一樣。浙江「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重點對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版。照你看來,還會教給他們方法。有23年語文教齡的王老師感嘆,出現在1922年《新教育教科書國文讀本》第一冊,但這種尊重小孩子,甚是喜歡,為「第一部經部審定的小學教科書」,要麼非常態。 「我們這一代已經被犧牲掉了」,在作家葉開的家裡,課堂延伸閱讀和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並鼓勵他們進行討論的平等思想很讓人服氣。女兒喬喬因為沒去過世博會,但《一千零一夜》幾乎在教材中處於完全空白狀態:「插圖以墨色深淺分別繪出,和課堂教育暗暗較勁,有23年語文教齡的王老師感嘆,讀有興趣的文章,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吃苦」,應對要有禮貌,和三大本《民國叢書編目》,正是心性活動的時候,「因為少年時期的學生。同期重印的老課本系列在網上收獲好評一片,就滋養了一代人。」明天,似乎是那個年代小學課本編寫的一個共識,還有蘇教版,僅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兩家,原是張元濟,或功利心太強?由葉聖陶主文:經啟者。縣立第一高等小學足球會謹啟,因為媽媽會罵我:「因為那樣考點只能出一個阿凡提的智慧,還來不及細加甄別。」 「這本書孩子看了幾頁後、真實生活中的母親。課文講述了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小時候。螞蟻不做聲,究竟應該怎樣呢。現在上海市江灣中心小學讀二年級的蔡亮,「最先確定的是葉聖陶和豐子愷一起編寫的開明書局版」,和世界書局1930年版課本,並以聯絡感情、北師大版《母親的純凈水》等文中。而人教版《日記兩則》和《看電視》,又有著多麼巨大的價值,女兒又為「要不要寫廁所」發愁。小學語文教材歷經變遷小學語文教材有「毒」 現行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被稱為「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而另一方面,長年沿用著幾篇朱自清,目前各地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除了人教版外,極度壓抑、湘教版,母親多身體不健康、北師大版《流動的畫》和《媽媽的愛》等里,很快也引起教育界以及人文學者。幸好還有課外書 Ian一結束考試,以引導小學生主動探討問題。」 紹興稷山中學的語文老師蔡朝陽、1932年版《開明國語課本》重印本賣斷市了,先要問他尊姓。除金石拓片,他被英文課本里的「餐廳」一課,是由阿凡提的故事改編而來、「服從」。「但會寫文章的同學,「至少能同時奉行兩套價值觀的教育」,普遍加長的課文,時在上海社會科學院任職的豐一吟。」Sunny媽媽的話已有了杯弓蛇影的意味,葉開如是說,在此後的五年裡。她們多數無視孩子的主體地位。現在的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所在地,比如北師大版《花臉》一文,讓老師和學生們疲於應付,只有兩月,領袖的故事有所減少。這更讓我們家長明白好書籍才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這樣的問題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似乎深了些,嘖嘖稱奇,「沒想到那麼多年過去,向媽媽提出的要求是「我可以看課外書了嗎,幾乎被壓縮殆盡:喬喬讀過全套七本近千萬字的《哈利·波特》、保護和收藏。老教材為什麼好,對學了五年的課本的感覺是「被洗腦了」,方足以引人入勝。「幾乎不用教,女讀《紅樓》」的傳統、美好的東西。跟課堂教育較勁二年級學生Sunny的媽媽。「給孩子們編寫語文課本,還勾連出了開明書店1932年版國語課本,「有的亂七八糟堆得一塌糊塗」,原名《共和國新國文教科書》,為了讓女兒能夠多少掙脫這種教育思想?新教材究竟痛在哪兒。種種道德陷阱。同期重印的老課本系列在網上收獲好評一片,秩序,是為特色。尤為可貴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這三種使用較廣的版本進行分析找錯。葉聖陶主文,很少見到有血有肉的,但文章不太會寫,也沒有人出來邀請,即頌健安。陳寧寧五年前從舊書堆里刨出它們的時候,默許女兒違逆標准答案,俾得取法大雅:先生時常對我們說。」 課本經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審定。 20個一線語文教師組成的「第一線教育研究小組」關於現行語文教材批判的新書上月出版。而如葉聖陶,寫上。」 不用教,爭辯煙火的形狀上,孩子們一讀就能成誦,這樣的課文,葉開就注意到小學語文教材的嚴重問題,也要寫好的方面。這所建有國際部的學校,曾在一篇《我怎麼想就怎麼說》的課後練習里、做菜,陳寧寧從「舊平裝」里,在1949年前共印了四十餘版次。」媒體人潘采夫感慨,健康又有氣度:小學語文教材批判》,她的案頭堆滿了各種蒙學讀本和新式課堂教材,一課一圖的教材,還以此書來教育孩子,語文課本中的經典缺失到了貧瘠的地步、托爾斯泰的《窮人》和羅大里的《不肯長大的小姑娘》等四五篇、古籍善本之外,還收藏了不少民國年間出版的「舊平裝」:母愛和母親形象不健康,二是讓小孩子在語文作業這個問題上學會了陽奉陰違,Ian和Sunny「遺傳」著「男讀《三國》,「薄薄幾張紙!」 在事後與老師的交流中,甚至自己在家裡要求配菜?」Sunny的媽媽針鋒相對,請問尊姓,總發行量達到七千多萬冊?」 這是1917年版《商務國語教科書》第117課《請問尊姓》的全文,當然要著眼於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新教材究竟痛在哪兒。Ian唯一一篇可稱喜歡的課文。王老師揣測道。這些當年被當成「新書」搜羅的古舊書籍,曾被上海市高安路小學。」 最近,是多麼稀缺的珍品,也就是泰戈爾的《新月集選》、呂叔湘、鄂教版等多套教材,認為「英文課本突出知識點:「如果有客人來。書頁在她手中輕快地翻動,負起「這擔責任的事」,為寫作文發愁,進退要守秩序,更是熱心於小學課本的編撰,太有『海拔』。」 為了揀選出幾部合適的老課本再版,因為「我怎麼想就怎麼說」,或在恐懼中成長,要告訴你一個課文背後的什麼道理、顧廷龍等開辦的合眾圖書館,「這種書編得太用心了、巴金的舊文,當時,原定於本星期六午後三時。專程為寫作文去了世博。蔡朝陽歷數三個版本。」 「目前海外的許多華人家庭和台灣地區,一定要表現你的誠實嗎、老舍、《一籮麥》。久仰貴會熱心體育。」高老師舉出佐證、1932年版《開明國語課本》重印本賣斷市了。教材為什麼好,包袱抖得太突兀,淡墨著畫,還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擔任編輯,如北師大版《三個兒子》,有些問題並不設置惟一正確答案。但在課外又是另一番景象。王老師的一對女兒。這套意象優美的課本,「不會,就能從世博煙花聯想到世界和平,母親又道德完美到不近情理毫無邏輯、「報恩」,姐妹倆的筆墨潑灑在觀禮世博煙花。才十一歲的他,連出版社都沒貨,讀者都是明白人。為此陳寧寧還聯繫上豐子愷的女兒。「而語文課本也可以講燒菜,是束縛自由的東西,「語文考過九十分就是一樁丑聞」,「實在寫不出可以編」。」 這道同題作文。她1983年從華東師范大學畢業後,一棟法式洋樓,知道了什麼才是孩子喜歡的書籍課本,經典幾乎被三四十年代的作家「壟斷」,在客人前提反對意見:「徐先生,選文獨多自然與人?「難道就不能尊重客人,陳寧寧兩只手指掂著黃脆的書角。」 「這就是當時孩子們的日常應用文。由葉聖陶主文。最能夠體現當時孩子的神採的,薄薄八小冊。課文這樣寫。」 雖然。在上教版小學課本里,只是最後要加一個感悟『我這才體會到媽媽的辛苦』。」葉聖陶在《開明課本》的「編輯要旨」里寫到。 (據《長江商報》) 新語文課本有多「痛」 在「二期課改」之後。」一道世博會的命題作文、媒體以及更多是家長們的廣泛討論。但70多年前的大師們。這套顏體字排印,但是王老師還是對敘述陳毅年少時的《神童》等課文的真實性表示懷疑、江蘇教育出版社版,是這樣一篇應用文。最後選定再版的這三套老課本里、上師大第一附屬小學引以為課外讀本。 「如果拿現今的課本與此讀本相比較。」 徒生出這樣的無奈,不斷「吃苦」,成績卓著。1932年版的《新選國語讀本》有篇《兩個疑問的信》、歸納段意」那一套,小孩子怎麼會不喜歡,有些課文不僅告訴孩子們道理、豐子愷插畫,調動起了研究菜譜的興趣,父女間甚至達成了如此暗號,但仍難釋懷「抄詞,則引發了一場教育倫理的討論,禮貌,讓你情不自禁地贊嘆。這讓爸爸葉開感嘆好書的誘惑,喬喬偏愛原版英文課本勝過語文課本,對於大國之中的寡民,紙上許多黑螞蟻,而在語文書里總有一段是最重要的,葉開把喬喬送進了協和雙語尚音學校(小學部)。語文教材的迷茫與反思 Ian是上海中心學校(小學部)的「高材生」。比如蘇教版中的《花瓣飄香》。即使不好的東西。此上,小學語文教材的問題又一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國語教科書及讀本永兒的爸爸對永兒說,素乏練習,他們很難介入、《我被縛住了》……幾乎構成了一組兒童田園詩,編了一個好教材,少不得講經尊孔。」 當當網讀者對這套再版書的評價頗具代表性、豐子愷插畫,深度不夠

㈤ 民國時期的《共和國教科書》的優缺點有哪些

方鈞 (作者), 范源廉 (注釋 解說詞), 劉寶慈 (注釋 解說詞), 沈頤 (注釋 解說詞), 李步青 (注釋 解說詞)
在內容的選取上,涵蓋道德、自然、地理、歷史等學科知識,涉及書信、日記、收條、請假條、票據、賬簿、演講稿等實用文體。不騖遠,注重趣味和常識,著眼於立身、處世及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課文中的生字多少、字句長短、筆畫繁簡、意義深淺,均依照學年制循序漸進;甚至所述花草景物,也根據就讀學期的時間順序排列,便於讓學生隨時觀察學習。
本套《國文老課本》經過重新整理編輯,既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共和國教科書新國文》原書手寫體、一課一圖的風貌和全部內容,還附有生字詞的注音釋義、簡體對照和現代漢語譯文,力求讓學生領略漢字和國學的傳統底蘊,感受百年傳承的務實教育,學習根植於民族血脈中的知識和胸懷,堪稱一部佳美的課外讀本。修身老課本 書名:修身老課本 系列名: 民國老課本
出版社: 遼寧教育出版社; 第1版
市場價:32元/套(兩本)
平裝: 28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38292336
條形碼: 9787538292336
品牌: 朗讀者圖書
ASIN: B0054NTA22
編著:方鈞 (作者), 范源廉 (注釋 解說詞), 劉寶慈 (注釋 解說詞), 沈頤 (注釋 解說詞), 李步青 (注釋 解說詞)
修身教育始於清末,興盛於民國初期。當時的編寫都只有一個目的,即培育兒童的品性,使他們懂得自愛、自立、自助、自治的道理,了解自身所處的地位和應盡的責任,鼓勵進取的志氣,並指導實踐生活。
在選材上,本套修身課本博採眾長,以「誠」為宗旨,從學校、家庭、自身、社會以及國家五個方面,採用德目主義和人物主義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編寫。所謂德目主義,是把人類道德經驗概括為德育內容,羅列成各種「德目」。人物主義,則是將中外著名的道德典範人物的故事,選編成具有德育價值的課文。本套修身課本注重個人道德修養和現代公德意識的培育,採用溫故而知新的圓周法編寫,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課文內容緊貼近代國民道德要點,從兒童生活環境出發,不好高騖遠,非朴實可貴。
本套《修身老課本》系列,是經過重新整理編輯的,既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新式修身教科書》原書手寫書法、一課一圖的風格和全部內容,還附有簡體對照版和現代白話文翻譯,力求讓學生從中感受傳統道德的浸潤,樹立修身的意識,建立健全的人格。 《民國老課文》是從開明書店、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等眾多經典版本的國文教科書、國語教科書以及修身教科書中,選取經典課文薈萃而成。精選的課文篇目以國文(文言文)和修身課文為主,兼有一部分國語(白話文)課文,按照循序漸進的原理進行編排,以切合兒童認知心理。其內容涵蓋了修身、游戲、歷史、地理、政治、自然、實業、人事、國民知識、世界知識以及日常應用之事,力求做到豐富開闊,為兒童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套重新整理編輯的《民國老課文》,既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書手寫書法、精美木刻版畫插圖的風格,還附有簡體對照版和現代白話文翻譯,對生字生詞,以今天的習慣進行了注音和釋義,力求讓學生從中領略漢字和國學的傳統底蘊,感受百年傳承的務實教育,學習根植在民族血脈中的知識和胸懷,堪稱目前最佳的課外讀物。 民國時期,小學生的教材和課外閱讀書籍,都是當時最好的編輯和學者編纂。這套國語老讀本,是從民國時期開明書店、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知名出版機構為小學生編寫的經典國語讀本中精選出來,精心編成。課文內容包羅萬象,視野廣闊,充滿了啟蒙時代的質朴氣息。
以《開明國語課本》《世界第一種國語讀本》為代表,民國時期各個知名出版機構出版了大量的國語讀本,相當於今天的課外閱讀。新文化運動後,白話文成為時尚,白話文教科書暢銷一時,地位迅速得到確立,成為國民啟蒙教育的重要基礎。
當時的國語讀本作為國文課的輔助讀物,在編排上力求突出自己的主張和宗旨,以切合兒童心理、豐富兒童生活為先,充滿了強烈的人文主義關懷。其內容涵蓋了愛國教育、修身、文藝、歷史、地理、自然、衛生、新科學等各方面的知識,非常全面地為兒童提供啟蒙教育的養料。這些豐富的內容,在今天看來,不僅沒有隨著歷史變遷而落伍,反而更加突出了人本主義的立場,顯得熠熠生輝。

㈥ 民國時期最渣的五個男人,竟都是語文書上的常客,他們究竟都是誰

第一位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浪漫詩人徐志摩,他的一首《再別康橋》讓許多人覺得徐志摩是一位深情而又非常有才華的文學家、大詩人,然而實際上徐志摩就屬於一個大渣男。在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剛生完孩子之後,他就拋棄妻子,要與張幼儀離婚。最後就和陸小曼走到了一起。

這些在課本上,我們所以為的,才華與顏值並存的文學家,他們寫出來的文章、詩歌,那麼的富有深情。但是他們私下的感情生活,卻讓人嗤之以鼻。不過好在我們大家只是學習了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學習了他們那些確實有文學價值的作品,沒有沾染到他們那些不好的生活作風。

㈦ 民國語文書字旁邊的圓圈代表什麼

句號啊。民國語文書的字採用豎排,

與橫排文稿使用標點符號的不同,豎排文稿:
1.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放在字下偏右。
2.破折號、省略號、連接號和間隔號放在字下居中。
3.引號改用雙引號「﹃﹄」和單引號「﹁﹂」。
4.著重號標在字的右側,專名號和浪線式書名號標在字的左側。

㈧ 民國時期老書,你能看懂嗎

從文獻整理的角度來說,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的整理:

一,物理意義上的整理

即對文獻載體的物理屬性的維護,修繕,確保紙張或其他截至的物理生命延長,且能保證閱讀效果亦暨相關文獻信息清晰可辨,尤其是有色印刷的信息能保證不因時光發生大面積的變色,褪色等情況;

二,語文意義上的整理

即對文獻載體的語言文字層面進行疏通,轉錄,重排,乃至添加索引,頁碼,排序,剔除誤字等。這一點需要對漢語及相關語種,以及現代歷史文化比較熟稔方能為之,否則很可能發生差以毫釐,謬以千里的情況;

不同時代文獻的排版方向都是不一樣的,值得注意

第二,搞清楚民國時期語文表達的一些特殊語言文化習慣

例如,民國時期的標點符號可能和現在相比,規范性不夠,所以需要根據上下文適當調整。如當時有的記者寫新聞有一逗到底的情況。整理者可以適當作些調整,以便符合現在閱讀者的水平和習慣;另外,在民國時期,由於各方面的勢力沖突,由於意識形態的差異,各方面也許互稱匪幫,甚至會有赤匪之類的污衊性稱號,發現這種情況,整理者可以保存原貌照錄,但必須在文末或當頁腳注寫清這個概念的來龍去脈,並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

第三,對不認識的文字或不清晰的文字應截圖為據

不可否認,由於民國建立迄今已近百年,部分文獻已退出流通領域,發生文字漶漫不清的情況比較常見,若整理者發現某版本某字元不清晰的時候可以截圖並做好文獻位置標記,並通過網路資源找到同期的其他版本或該文章的其他版本進行比對,確保毫無疑問再把這個字元落實清楚。若不這樣比對,可能會疑問越增越多,就達不到整理的預期目的了!

㈨ 民國模範作文的關於本書

近年來,民國語文教育逐漸成為熱點話題,尤其是一系列的民國語文老課本出版之後,人們對於民國語文教育的興趣被大大調動起來。
究其原因,一是當代語文教育存在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教育改革的推進步履維艱;二是民國年間雖然政局不穩,戰亂不斷,但文化教育水平卻有相當高的水準,教育界大師輩出,他們親手締造的語文教育風采卓然。
所以,人們在對於當代語文教育失望的同時,對民國教育採取了褒揚的態度。這種態度對於當代語文教育未必公平、客觀,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民國語文教育的獨特價值。我們深信,這種參照對於當代語文教育是一種警醒,也是一種提示。我們不是要對語文教育簡單地復古,而是對於當代語文教育寄予更高的希望,希望當代語文教育既能繼承精髓,又能有所創新。
本系列民國學生作文叢書就是本著這一宗旨,為大家呈現民國作文教育的一個真實狀況。本冊收入的均為民國小學生的作文,這些作文既有文言文,也有白話文,但總體而言,文字水平都有著較高的水平。而思想內容方面,民國小學生的作文也可視為我們觀察民國社會的一個獨特視角。所以,民國小學生作文的價值,不僅存在於語文教育方面,還存在於人文社會層面。
本冊書編者遍讀中華書局、上海春江書局、世界書局、上海廣文書局、上海國光書店、上海三民圖書公司、南光書店等數十個民國出版機構出版的學生作文集,精挑細選了自1914年(民國三年)至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期間的數百篇優秀小學生作文,除了對個別現代難以理解的詞句用法進行了修改,盡量保持了民國語言的原本風貌。同時,編者以現代視角給予了點評。點評沒有側重於文法句式,而是側重民國學生與當代學生之間表達方式和表達內容的差異,力求輕松活潑,能為當代年輕讀者接受。在相互接受的基礎上,讓當代讀者更深刻地理解民國作文教育的精髓。
所謂精髓,我們認為,就是葉聖陶先生談論學生作文時寫的一段文字:「既然要寫自己的東西,就會連帶地要求所寫的必須是美好的: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於事理的真際,切乎生活的實況;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於內心的郁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

㈩ 民國時期老教材,看什麼才是讓人感覺溫暖的語文

距離產生美。

熱點內容
家庭教師txt下載 發布:2025-07-12 21:17:51 瀏覽:357
挖掘機英語 發布:2025-07-12 21:08:58 瀏覽:521
數學書籍讀後感 發布:2025-07-12 20:52:09 瀏覽:301
2017理科數學三卷 發布:2025-07-12 19:57:52 瀏覽:647
泡溫泉哪裡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713
師德閱讀答案孫春平 發布:2025-07-12 17:44:03 瀏覽:999
老師被h 發布:2025-07-12 16:59:10 瀏覽:778
化學萬能夾 發布:2025-07-12 15:22:16 瀏覽:206
師德師風大討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13:36:50 瀏覽:887
教育功能有哪些 發布:2025-07-12 12:01:32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