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初中數學考綱

初中數學考綱

發布時間: 2021-08-05 04:38:30

Ⅰ 初中數學教學大綱

初中數學其實就是在小學學的知識上經一部深化學習,一般境況下,只要你版的底子學扎實了,初中數學就沒權什麼問題了。
初中數學最應注意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認真聽講,只要你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的都會了,初中數學對你來說就不算什麼了.

Ⅱ 初中數學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是什麼

一、考試目標

1.學科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掌握大學專科數學專業基礎課程的知識、中學數學的知識。具有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綜合而有效地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

2.初中數學課程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理解初中數學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目標,熟悉《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

3. 數學教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理解有關的數學教學知識,具有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1.學科知識

數學學科知識包括大學專科數學專業基礎課程、高中數學課程中的必修內容和部分選修內容以及初中數學課程中的內容知識。

大學專科數學專業基礎課程知識是指: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大學專科數學課程中與中學數學密切相關的內容。

其內容要求是:准確掌握基本概念,熟練進行運算,並能夠利用這些知識去解決中學數學的問題。

高中數學課程中的必修內容和部分選修內容以及初中數學課程知識是指高中數學課程中的必修內容、選修課中的系列1、2的內容以及選修3—1(數學史選講),選修4—1(幾何證明選講)、選修4—2(矩陣與變換)、選修4—4(坐標系與參數方程)、選修4—5(不等式選講)以及初中課程中的全部數學知識。

其內容要求是:理解中學數學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學數學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則等知識,掌握中學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具有空間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能力。

2.課程知識

了解初中數學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目標。

熟悉《課標》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掌握《課標》對教學內容的要求。

能運用《課標》指導自己的數學教學實踐。

3.教學知識

掌握講授法、討論法、自學輔導法、發現法等常見的數學教學方法。

掌握概念教學、命題教學等數學教學知識的基本內容。

了解包括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與考試、數學課外活動、數學教學評價等基本環節的教學過程。

掌握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中學數學學習方式。

掌握數學教學評價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4.教學技能

(1)教學設計

能夠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數學學習經驗,准確把握所教內容與學生已學知識的聯系。

能夠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徵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正確把握數學教學內容,揭示數學概念、法則、結論的發展過程和本質,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體現應用與創新意識。

能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教案設計。

(2)教學實施

能創設合理的數學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猜想和合作交流。

能依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進行數學課堂教學。

能結合具體數學教學情境,正確處理數學教學中的各種問題。

(3)教學評價

能採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對學生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等方面進行恰當地評價。

能對教師數學教學過程進行評價。

能夠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 、 試卷結構

Ⅲ 初中各年級的數學教學大綱是什麼

初一年級
教學主要為
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於負數
1.2有理數
1.3有理數的加減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5有理數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2.1整式
2.2整式的加減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從算式到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弧於去分母
3.4解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圖形的初步認識
4.1多姿多彩的圖形
4.2直線.射線.線段
4.3角

Ⅳ 求一份天津初中數學的最新考綱

初中學業考試大綱(數 學)

考試范圍

《課程標准》(7~9年級)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課題學習四個部分的內容。

一、內容和目標要求

⒈初中畢業生數學學業考試的主要考查方麵包括: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數學活動過程;數學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對數學的基本認識等。

⑴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內容

了解數產生的意義,理解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應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能夠藉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位置與特徵;能夠在頭腦里構建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藉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徵,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涵義,能夠藉助概率模型、或通過設計活動解釋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⑵「數學活動過程」考查的主要方面

數學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思維水平,對活動對象、相關知識與方法的理解深度;從事探究與交流的意識、能力和信心等。

⑶「數學思考」方面的考查應當關注的主要內容

學生在數感與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意識、推理能力、應用數學的意識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其內容主要包括:

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夠使用符號表達數量關系,並藉助符號轉換獲得對事物的理解;能夠觀察到現實生活中的基本幾何現象;能夠運用圖形形象來表達問題、藉助直觀進行思考與推理;能意識到作一個合理的決策需要藉助統計活動去收集信息;面對數據時能對它的來源、處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測性結論作合理的質疑;面對現實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角度、用數學思維方法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活動獲得數學猜想,並尋求證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合乎邏輯地與他人交流等等。

⑷「解決問題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

能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⑸「對數學的基本認識」考查的主要方面:

對數學內部統一性的認識(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同數學方法之間的相似性等);對數學與現實、或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系的認識等等。

⒉依據《課程標准》,考試要求的知識技能目標分為四個不同層次: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具體涵義如下:

了解(認識):能從具體事例中,知道或能舉例說明對象的有關特徵(或意義);能根據對象的特徵,從具體情境中辨認出這一對象。

理解:能描述對象的特徵和由來;能明確闡述此對象與有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對象運用到新的情境中。

靈活運用:能綜合運用知識,靈活、合理地選擇與運用有關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數學任務。

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分為三個不同層次: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具體涵義如下:

經歷(感受):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一些初步的經驗。

體驗(體會):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經驗。

探索:主動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對象的某些特徵或與其它對象的區別和聯系。

以下對《課程標准》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課題學習四個領域的具體考試內容與要求分述如下:

數 與 代 數

(一)數與式

⒈有理數

考試內容:

有理數,數軸,相反數,數的絕對值,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加法運算律,乘法運算律,簡單的混合運算。

考試要求:

(1)理解有理數的意義,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會比較有理數的大小。

(2)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與絕對值(絕對值符號內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義,掌握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的運演算法則、運算律、運算順序以及簡單的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以三步為主)。

(4)能用有理數的運算律簡化有關運算,能用有理數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問題。

⒉實數

考試內容:

無理數,實數,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減、乘、除運演算法則,簡單的實數四則運算。

考試要求:

(1)了解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會用根號表示數的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開方與乘方互為逆運算,會用平方運算求某些非負數的平方根,會用立方運算求某些數的立方根,會用科學計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知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

(4)能用有理數估計一個無理數的大致范圍。

(5)了解近似數與有效數字的概念,會按要求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用計算器進行近似計算,並按問題的要求對結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減、乘、除運演算法則,會用運演算法則進行有關實數的簡單四則運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⒊代數式

考試內容:

代數式,代數式的值,合並同類項,去括弧。

考試要求:

(1)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能分析簡單問題的數量關系,並用代數式表示。

(3)能解析一些簡單代數式的實際背景或幾何意義。

(4)會求代數式的值;能根據特定的問題查閱資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並會代入具體的值進行計算。

(5)掌握合並同類項的方法和去括弧的法則,能進行同類項的合並。

⒋整式與分式

考試內容:

整式,整式加減,整式乘除,整數指數冪,科學記數法。

乘法公式: 。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式的加、減、乘、除運算。

考試要求:

(1)了解整數指數冪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數(包括在計算器上表示)。

(2)了解整式的概念,會進行簡單的整式加、減運算;會進行簡單的整式乘法運算(其中的多項式相乘僅指一次式相乘)。

(3)會推導乘法公式: ; ,了解公式的幾何背景,並能進行簡單計算。

(4)會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過兩次)進行因式分解(指數是正整數)。

(5)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會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和通分,會進行簡單的分式加、減、乘、除運算。

(二)方程與不等式

⒈方程與方程組

考試內容:

方程和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法,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過兩個)。

考試要求:

(1)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

(2)會用觀察、畫圖或計算器等手段估計方程的解。

(3)會解一元一次方程、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過兩個)。

(4)理解配方法,會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簡單的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

(5)能根據具體問題的實際意義,檢驗方程的解的合理性。

⒉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考試內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其解法。

考試要求:

(1)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大小關系了解不等式的意義,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

(2)會解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並能在數軸上表示出解集。會解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不等式組,並會用數軸確定解集。

(3)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簡單的問題。

(三)函數

⒈函數

考試內容:

平面直角坐標系,常量,變數,函數及其表示法。

考試要求:

(1)會從具體問題中尋找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

(2)了解常量、變數、函數的意義,了解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會用描點法畫出函數的圖象,能舉出函數的實際例子。

(3)能結合圖象對簡單實際問題中的函數關系進行分析。

(4)能確定簡單的整式、分式和簡單實際問題中的函數的自變數取值范圍,並會求出函數值。

(5)能用適當的函數表示法刻畫某些實際問題中變數之間的關系。

(6)結合對函數關系的分析,嘗試對變數的變化規律進行初步預測。

⒉一次函數

考試內容:

一次函數,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近似解。

考試要求:

(1)理解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意義,會根據已知條件確定一次函數表達式。

(2)會畫一次函數的圖象,根據一次函數的圖象和解析式 ,理解其性質(k>0或k<0時圖象的變化情況)。

(3)能根據一次函數的圖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近似解。

(4)能用一次函數解決實際問題。

⒊反比例函數

考試內容:

反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圖象及其性質。

考試要求:

(1)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意義,能根據已知條件確定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2)能畫出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根據圖象和解析式 理解其性質(k>0或k<0時,圖象的變化情況)。

(3)能用反比例函數解決某些實際問題。

⒋二次函數

考試內容:

二次函數及其圖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考試要求:

(1)理解二次函數和拋物線的有關概念,能對實際問題情境的分析確定二次函數的表達式。

(2)會用描點法畫出二次函數的圖象,能結合圖象認識二次函數的性質。

(3)會根據公式確定圖象的頂點、開口方向和對稱軸(公式不要求推導和記憶),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會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空 間 與 圖 形

(一)圖形的認識

⒈點、線、面,角。

考試內容:

點、線、面、角、角平分線及其性質。

考試要求:

(1)在實際背景中認識,理解點、線、面、角的概念。

(2)會比較角的大小,能估計一個角的大小,會計算角度的和與差,認識度、分、秒,會進行簡單換算。

(3)掌握角平分線性質定理及逆定理。

⒉相交線與平行線

考試內容:

補角,餘角,對頂角,垂線,點到直線的距離,線段垂直平分線及其性質,平行線,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及性質。

考試要求:

(1)了解補角、餘角、對頂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餘角相等、等角的補角相等、對頂角相等。

(2)了解垂線、垂線段等概念,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了解垂線段最短的性質,理解點到直線距離的意義。

(3)知道過一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垂直於已知直線。

(4)掌握線段垂直平分線性質定理及逆定理。

(5)了解平行線的概念及平行線基本性質,

(6)掌握兩直線平行的判定及性質。

(7)會用三角尺和直尺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

(8)體會兩條平行線之間距離的意義,會度量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⒊三角形

考試內容:

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三角形中位線,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考試要求:

(1)了解三角形有關概念(內角、外角、中線、高、角平分線),會畫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

(2)掌握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3)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4)了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有關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

(5)掌握勾股定理,會運用勾股定理解決簡單問題;會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⒋四邊形

考試內容:

多邊形,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正多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質,平面圖形的鑲嵌。

考試要求:

(1)了解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邊形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質,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3)掌握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有關性質和判定定理。

(4)了解線段、矩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義(如一根均勻木棒、一塊均勻的矩形木板的重心)。

(5)通過探索平面圖形的鑲嵌,知道任意一個三角形、四邊形或正六邊形可以鑲嵌平面,並能運用這幾種圖形進行簡單的鑲嵌設計。

⒌圓

考試內容:

圓,弧、弦、圓心角的關系,點與圓、直線與圓以及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圓周角與圓心角的關系,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切線的性質和判定,弧長,扇形的面積,圓錐的側面積、全面積。

考試要求:

(1)理解圓及其有關概念,了解弧、弦、圓心角的關系,了解點與圓、直線與圓以及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2)了解圓的性質,了解圓周角與圓心角的關系、直徑所對圓周角的特徵。

(3)了解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

(4)了解切線的概念、切線與過切點的半徑之間的關系;能判定一條直線是否為圓的切線,會過圓上一點畫圓的切線。

(5)會計算弧長及扇形的面積,會計算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

⒍尺規作圖

考試內容:

基本作圖,利用基本作圖作三角形,過一點、兩點和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作圓。

考試要求:

(1)能完成以下基本作圖:作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作一個角等於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線;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能利用基本作圖作三角形:已知三邊作三角形;已知兩邊及其夾角作三角形;已知兩角及其夾邊作三角形;已知底邊及底邊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3)能過一點、兩點和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作圓。

(4)了解尺規作圖的步驟,對於尺規作圖題,會寫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證明)。

⒎視圖與投影

考試內容:

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直稜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視點、視角,盲區,投影。

考試要求:

(1)會畫簡單幾何體(直稜柱、圓柱、圓錐、球)的三視圖(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的示意圖,會判斷簡單物體的三視圖,能根據三視圖描述基本幾何體或實物原型。

(2)了解直稜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判斷和製作立體模型。

(3)了解基本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球除外)之間的關系;知道這種關系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如物體的包裝)。

(4)了解並欣賞一些有趣的圖形(如雪花曲線、莫比烏斯帶)。

(5)知道物體陰影的形成,並能根據光線的方向辨認實物的陰影(如在陽光或燈光下,觀察手的陰影或人的身影)。

(6)了解視點、視角及盲區的含義,能在簡單的平面圖和立體圖中表示。

(7)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二)圖形與變換

⒈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的平移、圖形的旋轉。

考試內容:

軸對稱、平移、旋轉。

考試要求:

(1)通過具體實例認識軸對稱(或平移、旋轉),探索它們的基本性質;

(2)能夠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經過軸對稱(或平移、旋轉)後的圖形,能作出簡單平面圖形經過一次或兩次軸對稱後的圖形;

(3)探索基本圖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邊形、圓)的軸對稱(或平移、旋轉)的性質及其相關性質。

(4)利用軸對稱(或平移、旋轉)及其組合進行圖案設計;認識和欣賞軸對稱(或平移、旋轉)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⒉圖形的相似

考試內容:

比例的基本性質,線段的比,成比例線段,圖形的相似及性質,三角形相似的條件,圖形的位似,銳角三角函數,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數值。

考試要求:

(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了解線段的比、成比例線段,通過實例了解黃金分割。

(2)通過實例認識圖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圖形的性質,知道相似多邊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面積的比等於對應邊比的平方。

(3)了解兩個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掌握兩個三角形相似的條件。

(4)了解圖形的位似,能夠利用位似將一個圖形放大或縮小。

(5)通過實例了解物體的相似,利用圖形的相似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利用相似測量旗桿的高度)。

(6)通過實例認識銳角三角函數(sinA,cosA, tanA),知道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數值;會使用計算器由已知銳角求它的三角函數值,由已知三角函數值求它對應的銳角。

(7)運用三角函數解決與直角三角形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三)圖形與坐標

考試內容:

平面直角坐標系。

考試要求:

(1)認識並能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中,會根據坐標描出點的位置、由點的位置寫出它的坐標。

(2)能在方格紙上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描述物體的位置。

(3)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感受圖形變換後點的坐標的變化。

(4)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四)圖形與證明

⒈了解證明的含義

考試內容:

定義、命題、逆命題、定理,定理的證明,反證法。

考試要求:

(1)理解證明的必要性。

(2)通過具體的例子,了解定義、命題、定理的含義,會區分命題的條件(題設)和結論。

(3)結合具體例子,了解逆命題的概念,會識別兩個互逆命題,並知道原命題成立其逆命題不一定成立。

(4)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證明一個命題是錯誤的。

(5)通過實例,體會反證法的含義。

(6)掌握用綜合法證明的格式,體會證明的過程要步步有據。

⒉掌握證明的依據

考試內容:

一條直線截兩條平行直線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若兩個三角形的兩邊及其夾角分別相等,則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兩個三角形的兩角及其夾邊分別相等,則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兩個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相等,則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分別相等。

考試要求:

運用以上6條「基本事實」作為證明命題的依據。

⒊利用2中的基本事實證明下列命題

考試內容:

(1)平行線的性質定理(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和判定定理(內錯角相等或同旁內角互補,則兩直線平行)。

(2)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及推論(三角形的外角等於不相鄰的兩內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4)角平分線性質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交於一點(內心)。

(5)垂直平分線性質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邊的垂直平分線交干一點(外心)。

(6)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7)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

(8)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

考試要求:

(1)會利用2中的基本事實證明上述命題。

(2)會利用上述定理證明新的命題。

(3)練習和考試中與證明有關的題目難度,應與上述所列的命題的論證難度相當。

⒋通過對歐幾里得《原本》的介紹,感受幾何的演繹體系對數學發展和人類文明的價值。

統 計 與 概 率

⒈統計

考試內容:

數據,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抽樣,總體,個體,樣本。

扇形統計圖。

加權平均數,數據的集中程度與離散程度,極差和方差。

頻數、頻率,頻數分布,頻數分布表、直方圖、折線圖。

樣本估計總體,樣本的平均數、方差,總體的平均數、方差。

統計與決策,數據信息,統計在社會生活及科學領域中的應用。

考試要求:

(1)會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能用計算器處理較為復雜的統計數據。

(2)了解抽樣的必要性,能指出總體、個體、樣本。知道不同的抽樣可能得到不同的結果。

(3)會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數據。

(4)理解並會計算加權平均數,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集中程度。

(5)會探索如何表示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會計算極差與方差,並會用它們表示數據的離散程度。

(6)理解頻數、頻率的概念,了解頻數分布的意義和作用。會列頻數分布表,畫頻數分布直方圖和頻數折線圖,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7)體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能用樣本的平均數、方差來估計總體的平均數和方差。

(8)能根據統計結果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預測,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比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進行交流。

(9)能根據問題查找相關資料,獲得數據信息,會對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數據發表自己的看法。

(10)能應用統計知識解決在社會生活及科學領域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⒉概率

考試內容:

事件、事件的概率,列舉法(包括列表、畫樹狀圖)計算簡單事件的概率。

實驗與事件發生的頻率、大量重復實驗與事件發生概率的估計。

運用概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考試要求: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義,運用列舉法(包括列表、畫樹狀圖)計算簡單事件發生的概率。

(2)通過實驗,獲得事件發生的頻率;知道大量重復實驗時頻率可作為事件發生概率的估計值。

(3)能運用概率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課 題 學 習

考試內容:

課題的提出、數學模型、問題解決。

數學知識的應用、研究問題的方法。

考試要求:

(1)結合實際,會提出、探討一些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釋與應用」的基本過程。進而體驗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綜合應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

(2)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初步形成對數學整體性的認識。

(3)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初步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與經驗。

六、考試形式、時間

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時間120分鍾。

七、試題難度

合理安排試題難度結構。容易題、中檔題和稍難題的比例約為8:1:1。考試合格率達80%。

八、試卷結構

全卷滿分150分。試卷包含有填空題、選擇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三種題型的佔分比例約為:填空題佔25%,選擇題佔12.5%,解答題佔62.5%。

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選擇題是四選一型的單項選擇題;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證明題、應用題、作圖題等,解答題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推證過程或按題目要求正確作圖。應設計結合現實情境的開放性、探索性問題,杜絕人為編造的繁難計算題和證明題。

全卷總題量(含小題)控制在25~30題,較為適宜。

Ⅳ 2020初中數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導讀】我們知道,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學段考試科目還有一科,那就是學科科目考試,考的學科不同,對應的考試科目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你考的是語文教師資格證,那麼學科科目考察的就是語文學科知識,數學對應的就是數學學科知識...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2020初中數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關於2020初中數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的詳細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對於試卷結構中佔分比例比較大的部分,大家一定要重點復習,加油!

Ⅵ 長春市中考數學考綱

今天才注意到這個貼子。呵呵。你們那裡沒有中考復習本嗎?例如我們山東濰坊每年都征訂中考復習叢書,各科都有,上面分專題把所有初中知識點、各單元全部過一遍,而最前面就是今年要考的內容與考點。.
下面是我從網上搜的一份回答。
回答 共1條 檢舉 | 2011-6-2 20:58 huitaitu | 三級
我是長春市的,我們在4號發的考綱,但在2月份就印好了,你不要著急,在近十天之內一定會發的,你在書店也買不到,出吉林省和長春市考綱的都是同一夥人,包括中考也是,考綱很有幫助。但如果你不是畢業年級學生,你可以像那些不學習的人買,或者是借誰的復印一份

Ⅶ 求人教版初中數學大綱目錄,要詳細。。。。

人教版初中數學教科書目錄
七年級上冊
第一章有理數
1.1 正數和負數
1.2 有理數(數軸|相反數|絕對值)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1.5 有理數的乘方(科學計數法)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減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從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並同類項與移項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弧與去分母
3.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圖形
4.2 直線、射線、線段
4.3 角
4.4 設計製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
七年級下冊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垂線|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5.2 平行線及其判定(鄰補角)
5.3 平行線的性質(命題|定理)
5.4 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6.1 平面直角坐標系
6.2 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第七章三角形★
7.1 三角形有關的線段(高|中線|角平分線)
7.2 與三角形有關的角(穩定性|外角)
7.3 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4 課題學習 鑲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組★
8.1 二元一次方程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8.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8.4 三元一次方程組解法舉例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 不等式
9.2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第十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10.1 統計調查
10.2 直方圖
八年級上冊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1.3 角的平分線的性質
第十二章軸對稱
12.1 軸對稱
12.2 作軸對稱圖形
12.3 等腰三角形
第十三章實數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實數
第十四章一次函數★
14.1 變數與函數
14.2 一次函數
14.3 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與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
15.2 乘法公式
15.3 整式的除法
八年級下冊
第十六章分式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運算
16.3 分式方程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
17.1 反比例函數
17.2 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邊形★
19.1 平行四邊形(性質|判定|中位線定理)
19.2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9.3 梯形
19.4 課題學習 重心
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
20.1 數據的代表
20.2 數據的波動
九年級上冊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21.3 二次根式的加減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2.3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 旋轉
23.1 圖形的旋轉
23.2 中心對稱
第二十四章 圓★
24.1 圓
24.2 點、直線、圓和圓的位置關系
24.3 正多邊形和圓
24.4 弧長和扇形面積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25.1 隨機事件與概率
25.2 用列舉法求概率
25.3 用頻率估計概率
九年級下冊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數★
26.1 二次函數及其圖像
26.2 用函數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 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1圖形的相似
27.2相似三角形
27.3位似
第二十八章銳角三角函數
28.1銳角三角函數
28.2解直角三角形
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
29.1投影
29.2三視圖

Ⅷ 初中數學大綱,初中數學在各個年級學哪些內容

初中數學寶典,你知道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在初中學習數學這們課程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是比較煩惱的,因為這們課程是非常難的,並且難點非常多,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更得上,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吃力,那麼你知道初中數學寶典是什麼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復習知識點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寶典的內容,當學習吃力的時候可以先復習一下之前的內容,當然這個時候之前記得筆記就可以用來復習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學習後期的內容,並且可以改善學習吃力的問題.

熱點內容
如何愛校 發布:2025-07-12 04:25:07 瀏覽:950
美國研究生數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7-12 02:36:31 瀏覽:902
臨沂市教育局網站 發布:2025-07-12 01:04:56 瀏覽:246
教師節資料50字 發布:2025-07-12 00:58:21 瀏覽:345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