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數學
不錯啊,喜歡的事情要培養,我都培養不起來,對數學的興趣就一般的那種,初中高中挺喜歡的(只是一般多一點),大學不感興趣,後來又有點興趣哎呀,要想學好數學確實是應該投入進去的,培養不起興趣,算了,人生啊...,,不過稍微要注意全面發展,興趣確實是重點...
② 為什麼痴迷數學20年沒人認可
瘋狂「追數」20多年 沒人認可精神焦慮
回到家鄉的劉漢清讓家人大失所望。鄉鄰們都認為他瘋了。劉漢清的一位高中同學,當年在戴南做教師,他向記者回憶了劉漢清肄業回家後的情景。
「大約是1987年吧,也是一個上午,我聽說了他的情況,走了七里路,來到他們村,找到他的家。當時,他也是在睡覺。見到他時,我幾乎認不出他了:長發披肩,鬍子拉碴。靠近床頭的是一口米缸,米缸上面是木頭做的蓋子,蓋子上面是數學書,詩集,稿紙。那 時,他二十多歲,也許是對未來充滿信心吧,他對自己的選擇不僅不後悔,甚至有些自傲。我記得當時他向我引用蘇格拉底的名言:未經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之後,我多次去他家中看望,也常請他到自己家中小住。他也把長發剪了,收拾整齊了。他認為我是能夠理解他的,也常常向我說起為啥這樣偏執。他說, 數論 真的有魔力,投入進去你就能感受到一種大美,讓你欲罷不能。我雖然領略不到大美,雖然為他可惜,但說實在的,對他的執著,我確實充滿敬意。」
兩年後的一天,劉漢清告訴他的這位同學,他的研究已經有了初步成果。「他當時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該拿這成果咋辦呢?當時美國已經有了網際網路,我想到一位在美國工作的同學,請他將劉漢清的論文公布在網路上,希望能有國外行家評判。不久,一名挪威數學家有了反饋,對論文第三頁提出一點疑問,劉漢清做了解答,又請美國同學翻譯過去。但此後就沒有了下文。」
為了驗證劉漢清的研究成果,劉漢清的這位同學決心幫助他找國內最頂尖的數學權威做鑒定。幾經輾轉,最終找到了如今已是中科院院士的潘承彪。潘院士多年從事數論研究,與其兄潘承洞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被認為是國際上有關這個猜想的論述最全面最完整的一本專著。當時,潘承彪是北大數學系的客座教授。潘教授審閱了劉漢清的論文,一個月後給了回復。「我記得潘教授信的大意是,第五頁上有個論點未經證明,接下去的論證沒有意義。意即不需再往下看了。但劉漢清認為,未經證明並非不能證明,只是他沒有證明。」
③ 做數學題做到痴迷怎麼辦
很好,就是要這樣的態度呀
④ 我是一名極度痴迷數學的中學生曾獲國家級獎還有一月上高一我想一個月內自學代數學求求給我建議自學書籍
你好,如果你指的代數學是高中的代數學,那麼先把課本預習一遍,可以搞搞競賽數學有關代數的方面。如果是近世代數(我也最喜歡這個,但是中國的代數弱一些),那麼有好多名著,可以從普通教科書入手,然後再看歷史性的文獻,比如代數學1,2]范德瓦爾登著(可能是中文譯本中最好的,我認為)。更現代的代數理論,等你到國外留學再探索,畢竟中國現在不是最好的代數學家寓所。也許你能把代數普及到中國,那你就厲害了。
代表同齡的代數學愛好者們支持你!
⑤ 男子痴迷數學20年沒人認可是怎麼回事
劉漢清今年53歲。從他愛上「數論」至今,30多年就這樣過去了。這些年來,他的足跡幾乎沒有出過他的村莊。沒有工作,不能幹農活,沒有結婚,無兒無女。十年前,劉漢清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症,每天要服用大量的安定才能入睡。也是從那時起,他放棄了「數論」研究。
「這些年來,沒想過找個工作?」記者的問題讓劉漢清有些為難。他說,幾年前,有單位的負責人到過他家,讓他去工作。「後來,那個人沒有再來,我也沒有去。」劉漢清的那位同學告訴記者,大約在二十年前,他們曾幫劉漢清找過一個熱處理車間技術員的工作。「那時,他還在研究數論,大約一個月不到,就回來了,說工廠雜訊大,需上夜班,而他習慣了夜裡搞研究。」37年,時光將一個天才少年變成了今天的低保戶。在與記者交流時,劉漢清提及班上某同學,「十年前,他就是航天總公司一個司的司長,說不定,現在已是部級了。」「對於走過的路,你思考過嗎?」采訪結束時,記者婉轉地問。過了一會兒,劉漢清慢慢地說:「沒有思考過,現在也不想思考,等過兩年再好好想想吧。」說這句話時,他的眼睛望著門外,像一個「思想者」。
⑥ 16歲天才讀985院校,痴迷數學20年,今現狀如何
就如梵高,出色的繪畫大師,卻一生窮困潦倒,直到死後才被人們看到;又如失去了聽覺的音樂天才貝多芬;又如在輪椅上做研究的史蒂芬·霍金。
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有很多,他們有些名垂千史,有些卻淪為了宇宙中的一抹塵埃,默默無名。都說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其實有的時候天才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瘋子。他們有著超乎尋常人的執著和認真,甚至可以說是為之瘋狂。劉漢清就是這樣的一個對數學絕對痴迷的瘋子。
結語
每一個人其實都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存在,有人在某一方面展現出超人的天賦,但如果不能融入到這個世界中,首先讓自己的生活得到保障,那天賦可能最後也會成為生活的拖累;而有的人可能是平平無奇,但因為對生活有熱愛,而活得無比精彩。其實,無論是做研究還是為生活忙忙碌碌,都是生命的體現,希望每個人都能選擇出適合自己生活的方式,不要到了最後追悔莫及。
⑦ 痴迷數學的人可以痴迷到什麼程度專業人士回答,不需要一些人自作聰明的來敘述人所周知的東西
看你的問題,我認為更適合在知乎提出來,畢竟那裡的人會講故事。
⑧ 怎樣才能痴迷於數學
要痴迷數學就不能只專注課本,這是沒辦法的事,中國的數學課本編的確實枯燥。。。先從有趣的名人軼事開始熟悉數學的偉大,同時也覺得數學是有路可循,而不是死記硬背的道理。比如簡單的勾股定理,它卻引發了馳名全球的費馬大定理(數學中能用「大定理」的不多哦),持續幾百年的謎題直到近代才破解,這中間發生很多很多對提高數學興趣很有幫助的事~不是說要你當數學家,而是明白數學本質是藝術,許多看似巧合卻是精髓所在。。所以,多注意共通性,比如微積分,線性代數等之間的聯系。
在具體的學習中,不要只是埋頭做題,那是應付考試用的,要痴迷數學就得在頭腦中構建數學模型,讓自己覺得解題過程就是控制自己的身體一樣自在~這樣才能保持興趣~~
⑨ 有沒有痴迷數學的女生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譯:唉呀年青姑娘們,見了男人別胡纏。男人要把女人纏,說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戀男人,撒手擺脫難上難。 這學期學的課文,讓我心裡很難過呀!為什麼男主可以那麼容易就忘記,而女子卻向傻子一樣死心塌地呀!不公平,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