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1-08-05 07:29:05

㈠ 新課改語文必修二離騷 文言知識點

《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屈原是一位愛美的詩人。他對各種藝術的美,都不以狹隘的功利觀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處處渲染音樂歌舞的熱烈場面和引發的感動。羌聲色之娛人,觀者憺兮忘
《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屈原是一位愛美的詩人。他對各種藝術的美,都不以狹隘的功利觀加以否定。《九歌》、《招魂》中,處處渲染音樂歌舞的熱烈場面和引發的感動。「羌聲色之娛人,觀者憺兮忘歸」,在屈原筆下,是美好的景象。同樣,他的詩篇,也喜歡大量鋪陳華美的、色澤艷麗的辭藻。他還發展了《詩經》的比興手法,賦予草木、魚蟲、鳥獸、雲霓等種種自然界的事物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託自身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詩歌的美質。大體上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中講究文采,注意華美的流派,最終都可以溯源於屈原。

在詩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詩經》那種以整齊的四言句為主、簡短樸素的體制,創造出句式可長可短、篇幅宏大、內涵豐富復雜的「騷體詩」,這也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1、文學常識

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期楚國人,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離騷》又常被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還常以「風」、「騷」並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分別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

2、詞語讀音

修姱 嫉妒 謇 忳鬱悒 侘傺

溘死 鷙鳥 方圜 攘詬 謠諑

延佇 芰荷 偭 蘭皋 椒丘

岌岌 雜糅 昭質 可懲

㈡ 高一語文有哪些需要背誦

你好!我就是高一學生哦!我們高一上學期要學兩本語文書(必修一)(必修二),所有要背的都在下面了!自己慢慢看吧!
語文必修一:

1、《沁園春·長沙》
2、《詩兩首》(兩首詩:雨巷、再別康橋)
3、《荊軻刺秦王》(只要背裡面的一段)
4、《記念劉和珍君》(背裡面的三個自然段)

語文必修二:

1、《詩經兩首》(兩首詩:氓、採薇)
2、《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田園歸居·其一)
3、《蘭亭集序》
4、《赤壁賦》
5、《游褒禪山記》(只要背裡面的一段)

高一語文下學期我們也要學兩本書哦!學的的語文必修三、必修四。要背的都在下面了!自己慢慢看吧!

語文必修三:

1、《蜀道難》
2、《杜甫詩三首》(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登高)
3、《琵琶行》
4《寡人之於國也》
5、《勸學》
6、《過秦論》(背誦後三個自然段)

語文必修四:

1、《蘇軾詞兩首》(念奴嬌、定風波)
2、《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永遇樂)
3、《李清照詞兩首》(醉花陰、聲聲慢)
4、《廉頗藺相如列傳》(背誦一個自然段)

高一語文所有要背的都在這里了!統統給你例了出來!全是自己打出來的哦!絕對沒有復制!孩子加油哦!一看就是好孩子!

PS:好好的學習吧!加油。。。

㈢ 求課堂新坐標 人教版語文 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 生生和探 師生共探 各抒己見的答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1)
飛向太空的航程
一、字詞:
沉悶 夢幻 嫦娥 誕生 落伍
翌年 醞釀 苛刻 橫亘 輝煌
二、成語:
驚天動地:①形容聲音特別響亮;②形容聲勢浩大或事業偉大。
不同凡響:比喻事物(多指文藝作品)不平凡。
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三、文學常識:
通訊 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將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時、具體、生動地予以報道的新聞體裁。除去真實、時效的新聞性特徵,通訊的主要特點有:生動性、完整性、評論性。
荷塘月色
一、詞語
蓊蓊鬱郁 彌望 裊娜 羞澀 渺茫
霎時 宛然 脈脈 酣眠 參差 斑駁 峭楞楞 倩影 梵婀玲 妖童媛女 鷁首徐回 棹 纖腰 斂裾 嬉遊 消受 獨處 瑣屑 踱步
二、文學常識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頌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倫敦雜記》,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名篇有《背影》、《綠》、《匆匆》、《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
故都的秋
一、詞語
混沌 混水摸魚 潭柘寺 皇城人海
一椽 馴鴿 落蕊 落寞 啼唱 嘶叫 歧韻 頹廢 散文鈔
廿四橋 普陀山 鱸魚
二、文學常識
郁達夫:(1896-1945),1921年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1923年《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文學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如止水似的文學」。
囚綠記
一、詞語
猗郁 蕈菌 蔥蘢 婆娑 淅瀝 瞥見 移徙 陸蠡
二、成語
涸轍之鮒:比喻處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急不暇擇:因過於急切而來不及選擇。
三、文學常識
陸蠡,現代散文家、翻譯家,著有散文集《囚綠記》、《海星》、《竹刀》,譯著有《羅亭》、《魯賓遜漂流記》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2)
《詩經》兩首
一、詞語
氓 蚩蚩 愆期 將子無怒 垝垣
爾卜爾筮 咎言 載笑載言 於嗟鳩兮桑葚 猶可說也 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
淇水湯湯 漸車帷裳 罔極 靡有朝矣
咥笑 夙興夜寐 隰則有泮 玁狁
不遑 靡盬 孔疚 騤騤 小人所腓
象弭魚服 雨雪霏霏 信誓旦旦
二、成語
夙興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勞。
信誓旦旦:誓言誠懇可信。
三、文學常識: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
《詩經》按樂曲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指十五國風,絕大部分是民間歌謠;「雅」分大雅小雅,詩宮廷樂歌;「頌」有「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詩經》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現實主義的《詩經》與屈原浪漫主義的騷體作品交相輝映,並稱「風騷」。

離騷
1、文學常識
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期楚國人,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離騷》又常被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史上,還常以「風」、「騷」並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分別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
2、詞語讀音
修姱 嫉妒 謇 忳鬱悒 侘傺
溘死 鷙鳥 方圜 攘詬 謠諑 延佇 芰荷 偭 蘭皋 椒丘
岌岌 雜糅 昭質 可懲

孔雀東南飛
1、文學常識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原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最早見於南朝徐陵所編的《玉台新詠》。它是繼《詩經》《楚辭》以後較早的一部古詩總集。後人把《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辭》及唐代韋庄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並且前兩者又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詩是一種合樂的古詩,因傳自樂府官署而得名,樂府原為漢武帝劉徹設置的音樂機關,專事製作樂章並採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和歌辭,分別用於朝廷典禮和宴會時演唱。這些樂章、歌辭,後來就叫「樂府」,成為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

㈣ 高一人教版語文必修 一、必修二 文言文"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 全部的。

《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通「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秦伯說 (同「悅」)
4.失其所與,不知 (同「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夫人(古義為「那個人」,今義為「妻子」的尊稱)
2.行李(古義為「出使的人」,今義為「出門時所帶包裹」)
三、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2.既東封鄭(封,使…成為疆界;東,在東邊)
3.且貳於楚也
4.越國以鄙遠(鄙,意動,把…當作邊邑;遠,遠地,形作名)
5.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撤兵)
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東西)
7.與鄭人盟(盟—訂(建)立同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四、一詞多義

既東封鄭(做疆界,動詞)
肆其西封(疆界,名詞)
若: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假如)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似乎)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望洋向若而嘆(海神名)
以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
說:
秦伯說,與鄭人盟(通「悅」)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雜說」,文體的一種)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陳述)
辭: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推辭)
停數日,辭去告辭,(辭別)
鄙: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邊遠的地方( 「以……為鄙」)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淺陋)
我皆有禮,夫猶鄙我(看不起,輕視)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輕(地位地下,卑賤)
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損害,衰敗)
曹操之眾,遠來疲敝(疲憊)
許:
公曰:「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答應,聽從)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表處所)
雜然相許(贊同)
潭中魚可百許頭(約數)
五、文言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表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兼詞,於何)
⑤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於此)
4.之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夫晉,何厭之有(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詞,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這件事)
將焉取之(代土地)
5.其
以其無利於晉(指代鄭文公)
君知其難也(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晉國)
失其所與(指代自己)
吾其還也語氣詞,(表商量語氣,相當於「還是」)
6.且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連詞,表並列,又)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連詞,遞進,況且)
六、特殊句式
1.(介詞結構後置)
A.以其無禮於晉
B.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C.佚之狐言於鄭伯
2.(省略句)
A.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
B.(晉惠公)許君焦、瑕
C.敢以(之)煩執事
D.夜縋(燭之武)而出
E.(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3.夫晉,何厭之有 (「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荊軻刺秦王》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 說,通「悅」,yuè,高興。
2.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
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4.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5.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奉,通「捧」,捧著。
6.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出現。
7.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繞。
8.卒起不意 卒惶急無以擊軻卒,通「猝」,倉促,突然。二、古今異義
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於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濟困難。
2.仰天太息流涕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它來……。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5.持千金之幣物 古義:禮物 今義:錢幣。
6.秦王方還柱走 古義:跑 今義:步行。
7.諸郎中執兵 古義:宮廷侍衛 今義:指中醫。
8.左右既前,斬荊軻古義:周圍侍從。今義:表方向或大約。三、詞類活用現象:名詞作狀語
1.進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3.函封之
4.發盡上指冠名詞作動詞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為歌曰 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 左右既前,斬荊軻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設九賓使動用法
1.使使以聞大王
2.使畢使於前
3.自引而起,絕袖意動用法
1.太子遲之
2.群臣怪之四、文言句式:判斷句
1.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
1.秦王購之 ( 以 ) 金千斤
2.欲與 ( 之 ) 俱
3.見燕使者(於)咸陽宮
4. 而(群臣)卒惶急無以擊軻被動句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2.燕國見陵之恥除矣介賓短語後置
1.常痛於骨髓
2.給貢職如郡縣
3.燕王拜送於庭定語後置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荊軻刺秦王知識點小結2六、重點實虛詞1、發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 打開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 出發
發盡上指冠 頭發2、故
故遣將守關者 特意
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緣故
鯫生說我……故聽之 所以
君安與項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登上
軻自知事不就 成功
故人具雞黍 老,舊3、誠
誠能得樊將軍首 如果真的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的確,確實4、度
度我至軍中,君乃入 估計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常態,氣度5、顧
顧計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過
荊軻顧笑武陽 回頭
大行不顧細謹 顧忌,考慮6.為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被
為之奈何 對付,處理
乃為裝遣荊軻 准備
乃令秦武陽為副 做為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因為
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 發出7.而
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 並且,表遞進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卻,表轉折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 就,或不譯,表承接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相當於「地」或不譯,表修飾七、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 「有以」,意為:有用來……的辦法 )
2.然則將軍之仇報 (既然這樣,那麼)
3. 荊軻有所待( 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復音虛詞「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譯為:……的原因。)
5.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 「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
6.以故荊軻逐秦王 (因此)
l
《鴻門宴》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內通「納」)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因擊沛公於坐(坐通「座」)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納」)
二、古今異義詞
沛公居山東時 古:崤山以東地區 今:山東省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古:黃河以北、黃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約為婚姻 古:兒女親家關系 今:男女結婚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意外的情況 今:表程度,很、甚
而聽細說 古:小人的讒言 今:詳細說來
三、重點文言實詞釋義 ( 12個 )
1.軍
沛公軍霸上: 名詞作動詞,駐扎。
從此道至吾軍: 名詞,軍營。
初一交戰,操軍不利: 名詞,軍隊。
勇冠三軍: 名詞,軍隊的編制單位。
2.擊
忽擊忽失: 動詞,攻擊,攻打。
因擊沛公於坐: 動詞,殺。
秦王不肯擊缶: 動詞,敲打,敲擊。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名詞,碰撞。
3.內
毋內諸候: 內,通「納」,動詞,接納。
簾內擲一紙出: 名詞,裡面,與「外」相對。
內無法家弼士: 名詞作狀語,在內部。
色厲內荏: 名詞,內心,心裡。
4.如
勞苦而功高如此: 動詞,像。
沛公起如廁: 動詞,往、去。
固不如也: 動詞,及、比得上
5.倍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動詞,通「背」,違背。
每逢佳節倍思親: 副詞,愈加。
6.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動詞,道歉,謝罪。
乃令張良留謝: 動詞,辭別。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動詞,感謝。
7.意
然不自意: 動詞,料想、意料、估計。
其意常在沛公也: 名詞,心意、意圖。
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 名詞,意思。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名詞,神態,神情。
8.坐
項王、項伯東向坐: 動詞,坐下。
因擊沛公於坐: 坐,通「座」,名詞,座位。
坐北朝南: 動詞,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車坐愛楓林晚: 介詞,因為。
9.舉
殺人如不能舉: 副詞,盡。
舉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動詞,舉起。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動詞,舉行、施行。
舉不勝舉: 動詞,列舉、舉出。
10.勝
沛公不勝: 杓 動詞,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勝: 副詞,盡。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形容詞,優美的。
此時無聲勝有聲: 動詞,勝過、超過。
11.斗
玉斗一雙,獻與亞父: 名詞,酒器。
僅鑿斗大一池,植數莖以塞責: 名詞作狀語,像斗一樣……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 動詞,爭斗。
12.置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 動詞,放棄、丟下。
置之坐上: 動詞,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會賓客: 動詞,擺、設。
四、古今異義
1.山東 古:指崤山以東地區。
今:指太行山東邊的一個省。
2.非常 古:意外的變故。
今: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黃河以北地區。
今:黃河北部的一個省。
4.河南 古:黃河以南地區。
今:黃河南部的一個省。
5.細說 古:小人的讒言。
今:詳細地講述。
6.婚姻 古:兒女親家
今:結婚的事或者說因結婚而主生的夫妻親眷關系。
四、詞類活用
A.名詞作動詞
沛公軍霸上 原義軍隊,此處義為 軍隊駐扎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 原義話語,此處義為告訴
沛公欲王關中 原義大王、首領,此處義為做王
不可不語 原義言語,此處義為告訴
吾得兄事之 原義事情,此處義為侍奉
道芷陽 原義道路,此處義為取道
籍吏民,封府庫 原義簿籍,此處義為登記
范曾數目項王 原義為眼睛,此處義為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勝 原義為刑罰,對犯人的體罰,此處義為用刑罰懲處
B.名詞作狀語
君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像對待兄長那樣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在夜裡
頭發上指,目眥盡裂 向上
道芷陽間行 從小路
C.形容詞作動詞
素善留侯張良 原義為好,此處義為善待、交好
D.形容詞作名詞
君安與項伯有故 原義為舊的,此處義為老交情
E.使動、意動句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以(之)為王
項伯殺人,臣活之 使(之)活下來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使(百餘騎)跟從
交戟之士欲止不內 使(他)停止下來
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 使(關中)被攻破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此亡秦之續耳。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亞父者,范增也。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2.倒裝句
具告以事(介詞結構後置)
長於臣(介詞結構後置)
得復見將軍於此(介詞結構後置)
籍何以至此(賓語前置)
客何為者(賓語前置)
大王來何操(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賓語前置)
3.被動句
若屬皆且為所虜(「為所」表示)
吾屬今為之虜矣(「為」表示)
4.省略句
為擊破沛公軍(省介詞賓語「之」吾)
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省略狀語「於其」)
六、固定結構
1.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無所……,……無所……」,「……沒有被……,……沒有被……」其中「無所」還可以換作「有所」。)
2.孰與君少長(「……孰與……」,表選擇問的句式,可譯作「與……比,哪一個……」)
3.何辭為(「何……為」,表反問的句式,可譯作「為什麼……呢」,「為」是語氣詞。)
七、成語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八、古代文化常識
坐席:古代君王、諸侯臨朝聽政,或各級官員治理民事,皆面南而會,即以此稱君。而以北面為卑,或以之稱臣。東西坐席一般以東為主,以西為客。但漢代剛好相反,本文即如此。
古代「座次」問題:
1.官職:古代以右為尊。「位在廉頗之右」
2.車騎:由以左為尊。「信陵君虛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
3.室內:西為賓、長、貴;東為主、幼、賤。
4.堂上座位:北為帝(尊),南為臣(卑) 左為貴,右為輕。
5.四面環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東
項羽(伯)——亞父——沛公( 張良)

㈤ 高中語文必修二成語復習資料匯總

一般說來,期末考試與課本關聯程度不是很高的,小閱讀不是課本上的,大閱讀不是課本上的。文言文的文段雖然不是課本上的,但實詞或虛詞考查可能有課本上的,但也無法找出重點來,只能是把課下注釋好好看看,尤其是實詞虛詞通假字以及詞類用,翻譯題更與課本無關,但用得著特殊句式固定搭配等知識點。至於語言知識運用題,可能與現代文的課下注釋關系要密切一些,也是把課本注釋好好看看,另外,如果有練習冊,可以把那裡面的音形成語病句好好做做。1:第一課毛澤東寫的《沁園春。長沙》容易在語文考試中的填詩詞部分出現一兩句但使用率不是很高。第一課後面的三首最好要會背會默寫。因為卷子上會出:寫出毛澤東在長征期間寫的詩詞一首。 2:第二課詩兩首雨巷的點擊率不高。但是再別康橋要會背會默寫啊。特別是第二節到第六節。 3:第二單元當然是最重要的了。因為是文言文嘛。最主要的幾句話是: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不僅要會寫字還要會翻譯才行。特別是第二局考察的次數非常高。還有翻譯哦!! 4:第五課的荊軻刺秦王,雖然不用背誦但是第九自然段是要會的。特別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千古名句嘛自然要會的。切記翻譯! 5:鴻門宴一刻不需要背誦但也還是有幾句是重中之重。——,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還是要注意一定要會翻譯。因為所有的試卷上出這個翻譯的都很多 6:其餘的地方都不會出了。但是要全面的復習,特別是書本後面推薦看的書籍,有可能會考上一兩個。

㈥ 高中語文必修二,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的學習重點,必須掌握的知識點有哪些

記得好像是高一的語文課本 《我有一個夢想》(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版)徐立中譯 這可是我親自在語文課本上找到的,保證正確!! 好像是選自 一本

㈦ 高一學習的課程是什麼 就是學到必修幾

【高一第一學期】九門科目課程安排:

一、中英數三門主科

1、語文:必修一、必修二

2、數學:必修一、必修二

3、英語:必修一、必修二

二、文綜與理綜的課程安排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第一學期只學習必修一就可以了。

(7)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擴展閱讀:

高中階段教育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使學生的人格得到健康發展,為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主要目標如下:

(1)道德教育:使學生具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愛中國共產黨,是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遵紀守法、文明處事的習慣。

(2)智育:讓學生在初中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尤其是玩中國的基礎,數學,外語,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專長,追求新知識與熱情,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造的科學精神。

(3)體育:掌握基本知識、技能和技能的鍛煉,學習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逐步養成有意識的鍛煉的習慣,以便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從事身體活動所需的生活和生產,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熱點內容
美國研究生數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7-12 02:36:31 瀏覽:902
臨沂市教育局網站 發布:2025-07-12 01:04:56 瀏覽:246
教師節資料50字 發布:2025-07-12 00:58:21 瀏覽:345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