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3年級語文
A. 小學三年級語文新課程標准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B. 小學三年級語文
霎時:猛然,突然,霎那間
照例:按照前例的意思來做
孫中山是一個膽識過人,有自己想法,不隨波逐流的人,對於學習,他態度端正認真,敢於刨根問底,體現出他的求知慾強烈,敢於面對自己的無知。
C.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
1、容易寫錯別字。
2、上課會分心,想去玩。
3、作文寫不長,流水賬。
4、閱讀方面十分困難。
5、考試時漏題,字跡潦草。
6、回家作業不好好做,先玩再想到做作業。
7.寫字寫錯
8.不好好讀題
9.恐懼作文
10.寫字慢
11.喜歡打游戲.家中有電腦的,最好不要孩子碰,不然會迷上游戲.
12.閱讀能力不強.
13.寫字撩草
14.上課開小差
15.下課只知道玩,放學後才知到作業沒完成. (階段,閱讀回答問題和寫作是比較難的. )三年級學生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一方面他們非常喜歡生動的形象、鮮艷的色彩,喜歡多媒體上那一系列神奇的變變化。另一方面他們的抽象思維正在發展,想像豐富不受限制,並且開始嘗試用自己的小腦瓜思考問題,開始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並積極表達。
因此在教學時應避免使用大段的語言解說,可根據具體的教學情境,設計各種角色,如小動物、小導游、小主持人、小記者等,讓這些角色當解說員,在課件中起穿針引線的作用。要注意語言的准確、童真,聲音要吐字清晰,語調快慢有致,富有感染力,這樣的語言美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振奮,注意力集中。
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進行思維,從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識。而多媒體計算機通過動態演示,突出實際操作過程,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引導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從而正確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達到培養智能,啟迪思維的目的。
D.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學生應該掌握哪些知識
小學三年語文學生接觸的知識開始繁多,但是最根本還是離不開以下幾點:
1.生字,四字詞專語。(屬書上每課都有會寫的字,這是必須掌握的內容要反復聽寫,抄寫)
2.多音字,比較組詞,近義詞,反義詞要准備個本子每課一做整理。
3.每課的課後題要熟練回答,要學會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便於課內閱讀的拿分。
4.語文百花園內的所有知識必須常抄寫,練習。(這是每次考卷的出題根本。)
5.百花園內要求寫的作文要在考試前寫過2遍,並養成多讀作文選,養成摘抄好句,記日記的習慣。
6.課內古詩和要求背誦的段落,要反復默寫,直到無錯字,標點正確。
7.多積累課內的寫作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等等),並做到熟練造句。
E. 小學三年級的語文
寫夏的
所見
[清] 袁 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寫秋的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兩首古詩都是五言,又好背,希望樓主採納
F. 小學3年級語文
(6 )(1)(4 )(3 )(5 )(2 )
G. 小學3年級語文閱讀
我懷念那條河。
②遠遠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獨的琴弦綳在原野上,任風雨和歲月彈撥。
③我是生長在它旁邊的一雙耳朵。當時我不覺得幸運,以為這是音樂、這波濤的訴說、這不盡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柳陰是理所當然的,洋槐潔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當然的,竹林裡布穀鳥黃鸝鳥的啼鳴兩岸是理所當然的,兩岸濕潤的炊煙和歌謠是理所當然的。當時幼稚的心裡,卻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念頭:這河流以及與它有關的一切,理所當然屬於我們。
④我在河裡學會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勢、青蛙的姿勢展示給水中的魚;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藍和水藍之間,我是漂浮的夢。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並沒有多餘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是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在橫渡河灣的時候,我遭遇過一條水蛇,小小的頭昂著,更小的眼睛圓睜著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測的水裡橫渡它的命運。
⑤我在竹林里製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個音孔),我在靜夜裡向身後村莊和遠方的歲月吹奏。
⑥當時,我不覺得這一切都是奇跡,真不覺得我內心的水域,有一多半來自這河流 的灌溉。我那浮淺、單純、蒙昧的心裡,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我沒有想過,這河流會有斷流的時候。我沒有想過,它似乎源遠流長的水,是來自哪裡?它的溫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樣一點一滴匯成?
⑦帶著它的濤聲和波光,我濕琳淋地走了。我走到哪裡,就把它帶到哪裡,我是它站起來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記憶里流淌著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覺得它理所當然存在於那裡,理所當然屬於我,屬於我們,而且永遠。
⑨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卧在面前的,是它乾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蘆葦盪都已消失,荒灘上,有人在埋頭挖坑淘金;三五個小孩,在放一隻風箏,幾雙眼睛一齊向上,望著空盪盪的天空和那隻搖搖晃晃的風箏。
⑩我已找不到當年游泳地方,那讓我感到河水深度、照過我少年倒影、用藍色的旋渦激起我最初詩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蓋。
⑾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頭,去大哭一場,讓淚水復活這條夢中的河流。
⑿這時候,才痛徹心肺地明白:天地間沒有理所當然永遠屬於我們的事物。
⒀理所當然,理所當然地去珍惜——這才是唯一屬於我們的理所當然。
⒁我們不過也是游盪於河流中的另一種魚。我們不願成為干魚,但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許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愛,枯竭了;我們內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滿了污水,堆滿了垃圾。
⒂我,該怎樣打開內心的純潔水源,。復活那死去的河流?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愕然( 突然 ) 珍惜(珍愛 ) 摹仿( )
2.聯系短文內容填空。
(1)過去的「那條河流」是(美麗)的地方,
如今的「那條河流」是(乾枯)的地方。
(2)作者用「那條河流」作為那題目,作用是 (現在人的不節約)。
(3)文中「我」的感情隨河流的變化而變化,經歷了認為
理所當然→(離開)→明 白 →(歸來)→(失望)的過程。
3.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我們不願成為干魚,但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
(我不願成為污水裡的魚但人類會把自己邊成先那小溪一樣)
4.下面是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打「√」,錯的打「×」。
A.作者從記憶中的那條河流寫起,通過今昔對比,表現了人類要懂得珍惜的思想。( 對 )
B.描寫捉螃蟹和遭遇水蛇的細節,目的表現自然界充滿競爭,一切事物都面臨危機。( 錯 )
C.作者認為那條河流是個「奇跡」,是因為那條河流曾給他童年帶來樂趣。( 錯 )
D.本文描寫河流的變化,省略了變化的過程,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對 )
H.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語文學習不好怎麼辦
提高小學三年級語文成績,有以下幾點建議:
1、工具書的應用:所謂的工具書,指的是字專典、辭典、成屬語典或網路資源等。平常在閱讀的過程中,若遇到生難詞語就要動手查工具書。這樣可以立即解決疑難,又能增加對該字詞的認識,進而加深印象,永難忘懷。
2、廣泛的閱讀:有人說:多讀書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閱讀沒有一定的數量,就不會有一定的質量。閱讀的時候也要重視自己的閱讀效率。想讓閱讀更有效率的同學,可以通過《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來提高記憶力和閱讀效率。廣泛閱讀,可以加強語言文字的理解,及對人生有加深加廣的認識,拓展了自己的人生視野。
3、勤於寫作:文字不單要知道它的意義,還需懂得它該如何應用。將新認識的文字、詞彙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作文或造句)當中,比死記死背要來得好,如此不單可以讓自己精準掌握文辭的意義以及詞語應用的能力,駕馭文字的功力也會增強。
4、閱讀各種書籍或書報是絕對的必要;否則只學習課本,就想讓語文能力增強,就想要擁有好成績,那實在是非常困難了。所以能夠養成好的閱讀的習慣,增進語文的能力,實在是讓語文能力提高的好辦法。補充一些課外的文章及學生自發性的閱讀課外書籍,才是讓語文能力增強的關鍵。
I. 小學三年級語文怎麼才能學好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正屬於一種似懂非懂的時期,對於知識很難做到正確的理解,所以我們應該正確的對其引導,才能使孩子學好語文知識.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小學三年級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給大家作為參考.
(走進語文)
讓我試試小學三年級語文輔導學好語文的好方法吧!我建議你每天必須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可以是完整的或分散的.每天睡覺前問問自己,今天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嗎?這對於學好語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