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
❶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
1、「文體學習」成為閱讀和寫作的主線
七年級教科書不強調文體,試圖讓學生廣泛接觸各類詩文,對不同的文體都能嘗鼎一臠。八年級教科書閱讀單元的語文要素以各類文體閱讀為核心,包含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兩方面,注重培養學生閱讀說明性文章以及實用類文本的能力;活動探究單元更是要深入研究與文體有關的各種過程性、實踐性問題。
在課外古詩詞誦讀部分,文體的特點也較為突出。以八上教科書為例,第三單元後的課外古詩詞誦讀均為漢魏古詩,與課文《唐詩五首》(均為律詩)形成呼應;第六單元後的課外古詩詞誦讀均為宋詞,且均為小令,使學生通過誦讀了解小令的特徵,為後面學習篇幅較長的中調做准備。
八年級教科書的寫作部分也突出了文體寫作的重點,除「語言要連貫」 「表達要得體」這兩個培養一般寫作能力的專題和「學習仿寫」這個改編式寫作專題外,其他寫作專題(包括活動探究單元的寫作部分)均為文體寫作。一般寫作能力專題中的「表達要得體」,也基本上圍繞著實用類文體展開。
2、活動探究單元改變教科書的單元組織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
活動探究單元改變了傳統意義上以課文為中心的單元組織方式,它以活動任務為軸心,以閱讀為基礎,以探究為內核,以寫作為落腳點,整合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資料搜集、活動策劃、實地考察等項目,形成一個綜合實踐系統,讀寫互動,聽說融合,由課內到課外,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活動探究單元也試圖改變學生以課文學習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在這里,學習課文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某一文體的基本特點,把握其閱讀策略,為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實踐活動,則引導學生從課內拓展開去,或實施采訪,或模擬演講,或朗誦鑒賞,或揣摩台詞、排演戲劇。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充分利用課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並自主搜集、整理、建構相關知識。
3、口語交際專題為「說」的教學提供了抓手
統編教材口語交際教學內容呈現出階段性安排的特點。七年級教科書主要將口語交際的內容融合在綜合性學習中,培養一般的口語交際能力,如「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交流」「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等。
八、九年級教科書則以口語交際專題的形式對包括講述、復述、轉述、應對、即席講話、討論、辯論等常見的口語交際類別進行分項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活動探究單元中也包含了相對獨立的口語交際專題,如八上第一單元的「新聞采訪」、八下第四單元的「舉辦演講比賽」等。
之所以設計專門的口語交際專題,是因為目前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比較薄弱,缺乏專門的、適用的口語交際教材。從技能訓練出發培養口語能力,也是一線教學的成功經驗。教材的設計力求使訓練序列更明晰,重點更突出。
4、文言文單元呼喚相關教學方法的改革
從八年級教科書開始,文言詩文開始成單元出現,其組合依據是內容與文體。如八上第三單元均為寫景短文,八下第三單元均為「記」。集中編排的文言詩文更需要教師把它們當成詩文而不是文言語料來教,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文言詩文的積極性,要改變那種將文言文教學窄化為文言教學,又將文言教學固化為文言字詞語法背記教學的做法。
文言文單元的課後練習暗含著以下兩種教學理念:第一,要利用好文言與白話的「異」,讓學生通過誦讀、比較來體會文言的獨特魅力,而不只是急於用「翻譯」跨越或消弭這種差異。第二,要通過學習文言詩文,發現古人與今人在審美、思想等方面的「同」與「通」,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5、對學生自讀的要求有所提高
經過了七年級的學習,學生理應熟悉了教材「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設計,自主閱讀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八年級教科書對學生自讀的要求有所提高。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自讀課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個閱讀單元都安排兩篇自讀課文(七年級多為一篇),活動探究單元的課文則都設計為自讀課文。
第二,兩篇自讀課文中有一篇不設旁批,只有閱讀提示,更需要學生在閱讀中依靠自己的力量。
第三,課後練習、閱讀提示中推薦的閱讀篇目數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課文也有推薦閱讀篇目),類型也更豐富,除了課文的出處、同類型作品、同作者作品外,還有像《〈清明上河圖〉的故事》這樣的淺易研究著作。
6、課後練習的探究色彩有所增強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閱讀教學中的課後練習也需要有所變化,以適應學生的發展,不斷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7、新開發了一批課文
統編語文教科書選文以經典為主,旨在使學生多接觸人類思想文化的精華,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選文強調時代感,下大力度開發了一批富有時代氣息,又有一定經典性的新課文。有的單元甚至全由新課文組成,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1)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擴展閱讀: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編寫原則:
1.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按照「整體規劃,有機滲透」的基本思路,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最終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為,發揮語文教科書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的獨特價值。
2.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
統籌規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等內容,體現循序漸進、浸潤滲透的編寫原則,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3. 遵循語文教育基本規律
遵循語文教育基本規律,突出語文素養的理念,合理有序地安排學習內容,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學生多讀書,多思考,多積累,勤練筆,在語文實踐中體會、發現語文規律,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
4. 堅持選文文質兼美
選文堅持文質兼美、適合學習的原則,強調選文的典範性和高品位,同時注重選文的時代性,力求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成果,貼近學生生活,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❷ 人教版與語文版在初中語文課本內容有什麼區別
一、出版社不同。
1、語文版是由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出版社等專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屬中小學教科書教材。
2、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
二、出版教材科目不同
1、山東教育出版社建社以來,先後出版了100多種教材,目前正在開發多個門類的新課標教材。
2、初步構建了新課標教材框架,完善了五四學制教材和地方教材體系,新課標小學《英語》、初中《化學》、高中《地理》已通過教育部審查並已在全國6個省試驗推廣。
3、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
4、人教課標版是2001年後課程改革後的新教材,涵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
三、要求不同:
部編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現有的語文教材編寫出版還是「一綱多本」,小學有12種版本,初中有8種版本。「部編本」教材力圖在多種教材並存的情況下,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教材編寫質量的提升。
❸ 初高中中人教版教材中所有古文及作者出處
網路知道
人教版初高中古文
初高中中人教版教材中所有古文及作者出處
一個清單就好,能幫我回憶起來就行,謝各位了,沒有人教版有初高中必背古詩文啥的也可以
展開
我來答有獎勵共1條回答
lz665
2018-03-27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目錄
七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10、《論語》十則
第三單元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棄疾)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第四單元
20、*山市(蒲松齡)
第五單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陳太丘與友期
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5、傷仲永(王安石)
第二單元
10、木蘭詩
第三單元
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第四單元
20、口技(林嗣環) 明萬曆年間廣東瓊州府先憲兼提督學政林嗣環先生所著文章
第五單元
25、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山海經》 兩小兒辯日 《列子》
第六單元
30、*狼(蒲松齡)
八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22、短文兩篇陋室銘(劉禹錫)愛蓮說(周敦頤)
23、核舟記(魏學洢)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25、杜甫詩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第六單元
26、三峽(酈道元)
27、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陶弘景)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28、觀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張岱)
30、詩四首歸園田居(陶淵明)使至塞上(王維) 渡荊門送別(李白)游山西村(陸游)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怎樣搜集資料
八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23、馬說(韓愈)
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25、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赤壁(杜牧)過零丁洋(文天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第六單元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29、滿井游記(袁宏道)
30、詩五首
飲酒(其五)(陶淵明)行路難(其一)(李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己亥雜詩(龔自珍)
九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17、智取生辰綱(施耐庵)
18、楊修之死(羅冠中)
19、范進中舉(吳敬梓)
20、香菱學詩(曹雪芹)
第六單元
21、陳涉世家(司馬遷)
22、唐雎不辱使命(劉向)
23、隆中對(陳壽)
24、出師表(諸葛亮)
25、詞五首望江南(溫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漁家傲(范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武陵春(李清照)
九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17、公輸 《墨子》
18、《孟子》兩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9、魚我所欲也 《孟子》
20、《莊子》故事兩則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單元
21、曹劌論戰 《左傳》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詩經》兩首關睢蒹葭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目錄(新)
第一冊
第二單元
5 蘭亭集序 王羲之
6 赤壁賦 蘇 軾
7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王 維
8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第二冊
第二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