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英語
我是做教育項目的,項目里經常有這個詞。
少數民族是Ethnic Minorities
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就是custom of ethnic minorities
『貳』 56個民族用英語怎麼說
56個民族用英語說:
The 56 nation
『叄』 民族怎麼翻譯成英語
1
民族復 [mín zú]
nation; nationality;
例句:
1.
但這也可能意制味著屈服於更極端或更民族主義的意見。
But it could mean bending to more extreme or nationalist sentiment.
2.
這個故事牽涉到一個民族英雄。
The story is concerned with a national hero.
3.
但這種地緣政治民族主義根植於俄羅斯文化中。
But this geopolitical nationalism has cultural roots.
4.
社會緊張局勢不僅限於民族問題。
The social tensions reach beyond the ethnic.
5.
許多商學院不太願意討論他們少數民族學生的具體數量。
Many schools are hesitant to discuss their diversity numbers in detail.
『肆』 英語民族要怎麼說
minority可以直接表示少數民族 不過用ethnic minority也可以,一般直接用minority就好了。
漢語中的「我是少數民族 」其實表示的意思是我是少數民族的一員,對於minority這個復合概念,用
I am a minority OR I am a ethnic minority 不對 應該是i am a member of the minority
『伍』 民族的英語單詞
我覺得race一般很少用,因為有點貶義的意思了。你可以說people
from
different
regions
『陸』 中國56個民族的英文都是什麼
56個民族:56 ethnic groups 。
具體各族英文名稱:
Han (漢族)、 Zhuang (壯族)、 Manchu (滿族)、 Hui (回族)、 Miao (苗族) 、(Hmong) Uighur (維吾爾族)、 Yi (彝族)、 Tujia (土家族) 、Mongol (蒙古族) 、Tibetan (藏族) 、Buyi (布依族) Dong (侗族)、 Yao (瑤族) 、Korean (朝鮮族)、 Bai (白族) 、Hani (哈尼族) 、Li (黎族) 、Kazakh (哈薩克族) 。
Dai (傣族, also called Dai Lue, one of the Thai ethnic groups)、 She (畲族) 、Lisu (僳僳族) Gelao (仡佬族)、Lahu (拉祜族) 、Dongxiang (東鄉族) 、Wa (佤族) 、(Va) Shui (水族) 、Naxi (納西族) (includes the Mosuo (摩梭))、 Qiang (羌族) 、Du (土族)、Xibe (錫伯族) 。
Mulam (仫佬族)、 Kirghiz (柯爾克孜族)、 Daur (達斡爾族) 、Jingpo (景頗族) 、Salar (撒拉族) Blang (布朗族 Bulang)、 Maonan (毛南族) 、Tajik (塔吉克族)、 Pumi (普米族) 、Achang (阿昌族)、Nu (怒族) 、Evenki (鄂溫克族)、 Gin (京族 Jing1) 、Jino (基諾族) 、De'ang (德昂族) 。
Uzbek (烏孜別克族)、 Russian (俄羅斯族)、 Yugur (裕固族) 、Bonan (保安族)、 Menba (門巴族) 、Oroqin (鄂倫春族) 、Drung (獨龍族) 、Tatar (塔塔爾族) 、Hezhen (赫哲族) 、Lhoba (珞巴族) 、Gaoshan (高山族) (Taiwanese aborigine)。
(6)民族的英語擴展閱讀:
民族分布特點:
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
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這種分布格局是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布很廣。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寧夏、廣西、西藏、雲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黑龍江、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灣等省、自治區。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雲南省,有25個民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56個民族
『柒』 56個少數民族的英語是什麼
56個民族:56 ethnic groups 。
一、中華民族包括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
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鮮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共56個民族。
二、After ethnic identification, the current Chinese nation includes Han, Manchu, Mongolian, Hui, Tibetan, Uygur, Miao, Yi, Zhuang, Buyi, Dong, Yao, Bai, Tujia, Hani, Kazak, Dai, Li, Lisu, WA, she, Gaoshan, Lahu, Shui, Dongxiang, Naxi, Jingpo, Kirgiz Tu,
Daur, Mulao, Qiang, Bulang, Sala, Maonan, Gelao, Xibo, Achang, Pumi, Korean, Tajik, Nu, Uzbek, Russian, Ewenki, De'ang, Bao'an, Yugur, Jing, Tatar, Dulong, Elunchun, Hezhe, Menba, Luoba, Jinuo There are 56 nationalities in total。
(7)民族的英語擴展閱讀:
中國的民族識別工作,大體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54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經過深入細致的實地考察和科學研究,這一階段首先認定了(包括歷來公認的)蒙古、回、藏、滿、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哈尼、哈薩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東鄉、納西、景頗、柯爾克孜、土、羌、撒拉、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俄羅斯、鄂溫克、鄂倫春、保安、裕固、塔塔爾等38個少數民族。
第二階段:從1954年至1964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在第一階段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把民族識別工作引向深入。本階段對上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的所剩族體名稱(183個)進行逐一研究,新確定了15個少數民族,即土家、畲、達斡爾、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龍(後改名為德昂)、獨龍、京、毛難(後改名為毛南)、門巴;同時,將普查中自報的74個族體分別歸並到已確定的53個少數民族中。
第三階段:從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這一階段中,1965年認定了西藏珞瑜地區的珞巴族,1979年認定了雲南基諾山的基諾族。至此,我國民族大家庭的成員增加到56個。
第四階段:從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本階段的民族識別工作除繼續為一小部分族體的認定進行調查研究外,主要進行民族成份的恢復、更改和某些族體的歸並工作。據統計,自1982年以來,全國恢復、更改民族成份的人數在1200萬人以上。
『捌』 民族的英文單詞是什麼
minority n.
少數,少數民族
【復專數】屬 mi.nor.i.ties
[nation;nationality;people;race]民族 n.
第一民族 the first 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