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題目
1. 初三的語文題目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辟不當道者 道(解釋)【路 】
登泰山記
姚鼐
原文: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穎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無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樗 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圓。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時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譯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向陽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陰山谷中的水流進濟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長城。最高的日觀峰位於長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裡出發,冒著風雪,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過長城的界限,到達泰安。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行走四十五里遠,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階,共有七千多級。泰山正南面有三條山谷,當中那條山谷的水環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水。我開始沿著中間這條山谷往裡走。道路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那條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頂巔。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邊的山谷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現在經過的中嶺和山頂,象門檻一樣阻擋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一路上大霧迷漫、冰凍溜滑,石板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登上山頂,只見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蓋,明亮的雪光照耀著南邊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象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雲霧,又象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後一天,五更時,我和朱孝純坐在日觀亭上,等著看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迷漫,依稀可見雲中幾十個小白點象「五木」骰子一樣立在那裡,都是遠山。天邊雲彩上有一線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太陽升起來了,純正的紅色象硃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盪著托著它。有人說,那就是東海。回首觀望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紫紅、淡白,各種深淺不同的顏色,又都象彎腰曲背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一座東岳大帝廟,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廟。皇帝的行宮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天看見途中路兩旁刻寫的石碑,是從唐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滅不清了。至於偏僻不在路邊的石碑,都沒來得及去看。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溪水,也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日觀峰附近幾里以內沒有什麼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
桐城人姚鼐記述。
選自《惜報軒全集》。
姚鼐,自姬船,一字夢谷,室名惜報軒,清代桐城人。清乾隆28年進士,曾參與編修《四庫全書》。姚鼐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為詩序,碑傳之類。他的散文簡潔精練,溫潤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強,是桐城派中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
桐城派的文章,內容多是宣傳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語言力求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儒雅」。
此文是作者同友人泰安知府朱孝純游覽泰山之後所寫的一篇游記。作者重點描述日觀峰日出的奇特景象。通過對山,水,雪,霧,日光,城廓的描寫,勾畫出一幅壯麗,幽美的山水畫,創設了一個奇妙的藝術境界。作者把對祖國山河贊美之情又擴展為對歷史的回顧,寫日觀峰附近的祠廟行宮,岱祠,碧霞元君祠,寥寥幾筆,給讀者以高山,景奇,勝跡多的印象。此文脈絡清晰,繁簡適度,比喻巧妙,用詞確切。具有桐城派散文「雅潔」的特點。
2. 初三語文作文題目的題,詳細的
「放假嘍!過年嘍!」隨著一聲聲渴望的呼喊,終於過年了。
春節那幾天,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還有壓歲錢。
年三十那天,我們歡聚在爺爺家,因為爸爸媽媽要值班,我一直等到傍晚,才來到爺爺家,下了車,馬上和哥哥奔向商店買來鞭炮。有種「啪啪炮」,砸在地上就發出響聲。我和哥哥互相向身上扔,你躲我扔。沒一會兒就吃飯了,大閘蟹、清蒸鮭魚、烤全魚、海鮮……菜品和平時吃得一樣豐盛。
春節最開心的時光,是年初一到年初五,我有充足的理由不寫作業、四處遊玩、走親戚。我家每年有個傳統項目,是去祭拜祖先,清理蜘蛛網、掃去落葉、撣去墓碑上的灰塵、恭敬地供上幾支香。
走親戚還可以收紅包,紅包嘩啦啦地飛過來,有些被媽媽擋回去了,還跟長輩們說,我長大了,給的少一點,意思一下就行了。我還是收獲了不少,今年開始,我自主支配和管理紅包。首先買了一個手機開通了號碼,功能很少,但是我想,只要能接打就行。剛買來的那幾天,我隨身帶著手機,常常摸它,拿出來看看,希望有人給我打電話、發簡訊。但是我又不敢隨便打出去,因為得我自己交話費。剩下的紅包,存在了媽媽那裡。
我喜歡過年。
3. 初三語文題
溪→青溪→青溪勝桐廬→青溪勝桐廬,水木有佳色。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傾側。
參考:碧峰
松滋渡望峽中 劉禹錫
渡頭輕雨灑寒梅,雲際溶溶雪水來。夢渚草長迷楚望,
夷陵土黑有秦灰。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
十二碧峰何處所,永安宮外是荒台。
折劍頭 白居易
拾得折劍頭,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數寸碧峰頭。
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虯。缺落泥土中,委棄無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剛不好柔。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
青溪
宣城青溪 李白
青溪勝桐廬,水木有佳色。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傾側。
彩鳥昔未名,白猿初相識。不見同懷人,對之空嘆息。
破船 杜甫
平生江海心,宿昔具扁舟。豈惟青溪上,日傍柴門游。
蒼皇避亂兵,緬邈懷舊丘。鄰人亦已非,野竹獨修修。
船舷不重扣,埋沒已經秋。仰看西飛翼,下愧東逝流。
故者或可掘,新者亦易求。所悲數奔竄,白屋難久留。
丹陽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王昌齡
寒雨連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白沙
錢唐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紫雲
野菊 李商隱
苦竹園南椒塢邊,微香冉冉淚涓涓。已悲節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與暮蟬。細路獨來當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雲新苑移花處,不敢霜栽近御筵。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李賀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佣刓抱水含滿唇,
暗灑萇弘冷血痕。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
干膩薄重立腳勻,數寸光秋無日昏。圓毫促點聲靜新,
孔硯寬頑何足雲。
藍田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遠愁曲 孟郊
飄颻何所從,遺冢行未逢。東西不見人,哭向青青松。
此地有時盡,此哀無處容。聲翻太白雲,淚洗藍田峰。
水涉七八曲,山登千萬重。願邀玄夜月,出視白日蹤。
翠柏
空囊 杜甫
翠柏苦猶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鹵莽,吾道屬艱難。
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參考資料:http://guoxue..com/
4. 初三作文題目有什麼
一、命題作文
1. 從零開始
2. 心態
3. 信念
4. 家園
5. 發現身邊的美
6. 規則
7. 最佳的目標
8. 凈化
9. 差別
10. 精彩
11. 為自己鼓掌
12. 尊重
13. 崇拜先進
14. 不要和別人比較
15. 改變自己
16. 台階
17. 標新立異
18. 雨後春筍的聯想
19、學會找差距
20、今天真好
二、半命題作文
1、帶上上路
2、讓我如此美麗
3、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4、生活需要
5、也是一種美
6、著並快樂著
7、那一次,我找到了
8、給心情塗上
9、有一種叫成功
10、不需要理由
11、值得我去
12、跨越
三、材料作文:
1、1914年12月,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損失超過200萬美元。愛迪生一生的心血在這場災難中付之一炬。第二天早上,愛迪生面對一片廢墟說:「災難自有它的價值,瞧,這不,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給燒得一干二凈,感謝上帝,這下我們又可以從頭再來了。」火災剛過去三個星期,愛迪生就開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聲機。
愛迪生的故事,引發你想到了什麼?請結合你的切身經歷和感受,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
2、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裡?」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這群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了一條獨木船。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劃漿,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感悟:快樂到底是什麼?真正的快樂是來自內心的滿足。能不能得到這種快樂,並不是由外在的環境來決定的而是完全由自己的行為來決定。快樂是一種幽雅的心態,是任何其他的什麼都無法取代的感覺。
3、貝爾太太在亞特蘭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園。花園又大又美,吸引了很多遊客,人們在園子里盡情地唱歌、跳舞、歡笑。貝爾太太越看越生氣,就在園中掛起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歡迎來此遊玩,不過本園的草叢中有一種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毒蛇咬傷,請在半小時內採取緊急救助措施,否則性命難保。」這個主意還真管用,那些貪玩的遊客見了牌子就望而卻步。幾年後,貝爾太太的園子因走動的人太少而雜草叢生,毒蛇橫行,幾乎荒蕪了。
感悟:貝爾太太完全可以和人們一起共享自然之美,共享人際關系的和諧之美,然而她的錯誤做法卻破壞了這一切,遊客們望而卻步,貝爾太太也空懷孤獨、寂寞。事實說明:人與人之間共享才擁有快樂。共享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人們若能在共享中達到溝通和理解,達到共同提升和進步,就更好了。
4、有一個晚上,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見星空晴朗,便在草地上觀察星星。他一邊仰頭看著天空,一邊慢慢地走著。不料前面有個深坑,一腳踩空,人便像石頭般掉了下去,出不來上不去,只有高呼救命。泰勒斯被路人救出了水坑,他撫摸著摔痛了的身體,對那路人說:「明天會下雨!」那路人笑著搖搖頭走了,將泰勒斯的預言當作笑話講給別人聽。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們對泰勒斯十分欽佩。有的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說:「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卻看不見腳下的東西。」
5. 初三語文題目答案
那麼多,自己做會死的..
6. 我需要初三語文必須掌握的題目和答案.
一、常見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排比、誇張……
二、題型舉例.
1、選出使用比喻手法不恰當的一句(
)
A.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園里的橘樹,我的詩篇不過是些苦澀的果實.
B.爆炸後,太空梭變成熊熊燃燒的大火球,拖著長長的火焰和濃煙,像蛇一樣墜入大西洋.
C.五四運動像一道閃電,一聲驚雷,把正在協和女子大學讀理科預科的婉瑩女士「震」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D.有一個戰士,手裡緊握著手榴彈,彈體上沾滿腦漿;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國鬼子,腦漿進裂,他的腦袋就像一朵大紅花,緊緊靠在我們那位英雄戰士的胸前.
2、下列句中修辭方法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她那紅潤的臉蛋猶如盛開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車在廣交會上赫然登場.
C.閱覽室里安靜得連針掉到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D.誰會歡迎脫離實際的空頭理論家呢?
3、對下列句中修辭手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世間還有比這更居心險惡的事情嗎?我是一輩子也沒有到過蒙大那的.(用設問,表現出「我」對造謠中傷者居心險惡的懷疑.)
B.海浪聲聲:「他剛離去,他剛離去……」(用擬人和反復,造成一種新穎壯闊的意境,表達了對敬愛的周總理無限的懷念,無邊的哀思.)
C.商店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面對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就跟許多飢餓的嘴巴一樣.(用擬人和比喻,暗示市場的不景氣,形象地寫出了無顧客上門、門可羅雀的蕭條景象.)
D.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氈子.(用比喻,概括描述了高原的景色,成功地勾畫了一幅遼闊平坦、色彩鮮艷的高原圖景.)
4、下面的句子都使用了某種修辭方法,找出最能增強氣勢,突出「這種作風」的危害的一句(
)
A.這種作風,對己、對人、對革命都是一種腐蝕劑.
B.這種作風怎麼樣呢?只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而已.
C.這種作風,難道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嗎?
D.這種作風,拿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
5、仿照下邊例句的修辭方法,以「月亮」開頭,寫一段50字左右的話.
例句: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在水上.(要求:用上比喻、擬人兩種手法,語義連貫.)
6、下面這段文字中「驚嘆號」所比喻的是什麼,用簡明的話寫出你的理解.
古往今來,有多少風華少年,在酒色財氣的迷惘中浪費了寶貴的青春.前人用生命寫成的啟示錄中,有一個個驚嘆號在警示後人:要謹防靈魂的蛀蟲、人生的蟊賊.
7、修改下面畫線部分,要求與加點句子形成排比.
當今世界,森林面積銳減,土地急劇沙化,大量的水土流失了,環境也被嚴重污染.生態性災難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嚴重危機.
8、請仿照下面朱自清《春》中的句子,以「旭日」或「晚霞」其中一個為話題,寫出兩個比喻句.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9、修改畫線部分,使它與後面的句子形成對偶.井岡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嶺綿延不斷;鄱陽湖,綠水盪漾,碧波粼粼.
7. 初三語文的經典試卷
初三語文綜合能力測試題
2005年03月15日11:58:01 四川新聞網 何愛明 劉蒼武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17分)
1、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2分)
A、闊綽(chuò)迸裂(bīnɡ)遷徙(xǐ)惟妙惟肖(xiào)
B、躊躇(chóu)腆著(diǎn)孕育(yùn)沁人心脾(qìn)
C、玷污(diàn)渲染(xüàn)嗚咽(yàn)變幻莫測(hùɑn)
D、肆虐(nüè)陰晦(huì)醞釀(niànɡ)不屑置辯(xiè)
2、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2分)
A、坦盪如砥談笑風生尋根舊底別出心裁
B、深惡痛疾棄而不舍無暇顧及出類拔萃
C、聲名狼藉銳不可當彌足珍貴堅持不懈
D、百費待興相形見絀與日俱增情不自盡
3、下列加橫線詞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2分)
A.記者在北京小湯山醫院親眼目睹了醫務人員在抗擊非典戰斗中感人的工作場面。
B.2003年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於6月20日在福州圓滿結束。
C.神舟發射基地的廣大官兵,個個身懷絕技,卻因工作的機密而鮮為人知。
D.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防汛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將暴雨警報廣而告之,做到家喻戶曉。
4、沒有語病的一句是()(2分)
A、生物學專家給大家講了有關許多人類起源的知識。
B、有無自信心,是一個人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關鍵。
C、我們深切懷念為創立、捍衛和建設新中國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
D、通過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使我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5、默寫。(每條橫線上填寫一句)(2分)
(1)無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2)野芳發而幽香,_____________。
(3)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
(4)今觀其文章,_________,_______,稱其氣之小大。
6、填空。(2分)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__》中的一個回目,其中「豹子頭」指的是______。
7、根據下列對聯內容,聯系所學的古詩文,在括弧中寫出相應的名勝古跡。(3分)
(1)黃鶴偶乘滄海月,白雲常帶楚江秋()
(2)我其仙乎吞雲夢者八九,登斯樓也覽氣象兮萬千()
(3)四顧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覽眾山小人奚足算哉()
8、仿寫句子(2分)
我們用友誼寫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在書里,友誼如珍珠,我們共同穿綴,聯成一串串璀璨的項鏈;友誼如________我們________,__________;友誼如_______,我們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43分)(一)(14分)
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他向旁邊走了幾步,瞪著眼看了看擠在賣牡蠣的身邊的女兒女婿,就趕緊向我們走來。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他低聲對我母親說:「真奇怪!這個賣牡蠣的怎麼這樣像於勒?」母親有點莫名其妙,就問:「哪個於勒?」
父親說:「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會以為就是他哩。」
我母親也怕起來,吞吞吐吐地說:「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麼這樣胡說八道?」
可是父親還是放心不下,他說:「克拉麗絲,你去看看吧!最好還是你去把事情弄個清楚,你親眼去看看」。
母親站起來去找她兩個女兒。我也端詳了一下那個人。他又老又臟,滿臉皺紋,眼光始終不離開他手裡乾的活兒。
母親回來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說:「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長打聽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別叫這小子又回來吃咱們!」……
他回到我母親身旁,是那麼神色張皇。母親趕緊對他說:「你先坐下吧!別叫他們看出來。」
他坐在長凳上,結結巴巴地說:「是他,真是他!」然後他就問:「咱們怎麼辦呢?」母親馬上回答道:「應該把孩子們領開。若瑟夫既然已經知道,就讓他去把他們找回來。最要留心的是別叫咱們女婿起疑心。」
父親神色很狼狽,低聲嘟噥著:「出大亂子了!」
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現在把錢交給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蠣錢付清。已經夠倒霉的了,要是被那個討飯的認出來,這船上可就熱鬧了。咱們到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挨近我們!」她說完就站起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
9、文段出自課文《_______》,作者是法國的_______。(2分)
10、畫線句子運用什麼描寫?父親為什麼「不安起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依次填出文中表現了母親希望破滅時的心理活動、感情變化的層次(3分)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
12、從母親的上述變化中可以概括出母親的性格特徵是()(2分)
A、精細聰明善於應變
B、狹隘暴躁嫌貧愛富
C、自私冷酷唯利是圖
13、文末一句「……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有什麼作用?(3分)
(二)、(16分)最苦與最樂梁啟超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獨是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空虛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里夢里都像他的影子來纏著我。為什麼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因為自己對於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於一個人如此,就是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乃至對於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在後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裡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是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普通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了。
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得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三歲小孩子,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選自《飲冰室全集》)
14、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3分)
答:□□□□□□□□□□
15、請從最後一段中找出與「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內涵相符的一句。(3分)
答:
16、你認為,文章最後所說的「卸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6分)
(1)「卸卻」責任指□□□□□□□□□□。(10字以內)。
(2)「解除」責任指□□□□□□□□□□。(10字以內)。
17、讀完全文後,你對「責任」是怎樣看待的?(4分)
答:
(三)、閱讀《公輸》語段,完成文後各題。(13分)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18、用「|」標示下面語句朗讀的語意停頓。(每句只要標一處)(2分)
(1)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
(2)宋無罪而攻之
19、解釋加橫線的詞語。(4分)
(1)起於齊()
(2)請說之()
(3)吾從北方聞子為梯()
(4)不可謂知類()
20、墨子「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的目的是體現了墨子的主張,其主張是什麼?(3分)
21、〃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墨子真的要請公輸盤替他做這件事嗎?請簡要回答。(4分)
三、作文(60分)
追求,是一個永恆的信念。就像一隻不倒翁,面對列風的侵襲,雖然搖搖欲墜,卻從不會倒下。閃爍的燭光是如此的微弱,彈指的波動足以讓它熄滅,但火種般的臘油仍讓它繼續燃燒———因為理想中的追求,是自己不變的諾言。
22、請聯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實際,以「追求」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自身的事例來寫,也可以他人的事例下筆。(2)、可以從某一方面反映當代人的追求精神,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反映。(3)、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700字。參考答案
一、1、D2、C3、C4、C5、(1)、似曾相識燕歸來(2)、佳木秀而繁陰(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4)、寬宏厚博,充乎天地之間6、《水滸》(或《水滸傳》、《水滸全傳》)林沖(或林教頭)7、(1)、黃鶴樓(2)岳陽樓(3)泰山8、友誼如綵綢,我們共同裁剪,縫製成一件件絢麗的衣衫;友誼如花種,我們共同播種,培育出一個個五彩的花壇。(句式符合要求,修辭准確均可)
二、(一)9、《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10、神態動作因為他發現他日夜期盼的弟弟於勒好像在賣牡蠣,好像是一個窮苦不堪的人。而自己靠於勒發財的夢也隨之有破滅的可能。於勒更有重新拖累他的可能,所以父親感到不安。11、①我母親也怕起來,吞吞吐吐地說:「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麼這樣胡說八道。」②母親回來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說:「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長打聽一下。可要多加小心,別叫這小子又回來吃咱們。」③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12、C13、表現了菲利普夫婦自私貪婪、愛財如命。揭示了資本主義國家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這一社會現實。
(二)14、人人必須盡責任(或「人必須對生活負責」;「盡責雖苦卻樂」)15、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16、(1)、未盡責任,丟開不管(「推卸責任」和「逃避責任」亦可)(2)、盡了責任,再無負擔17、(1)每一個人都有責任;(2)盡責任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內容;(3)盡責任,就會快樂,否則,就會陷入痛苦。
(三)18、(1)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2)宋無罪/而攻之19、(1)出發(動身)(2)解釋(3)製造(4)明白事理.20、阻止楚國攻打宋國非攻(反對侵略戰爭、反對不義戰爭)21、當然不是。其實墨子是先用激將法,誘使對方說出〃吾義固不殺人〃,然後指出對方行為與觀點相違背,從而使對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無法爭辯。(或墨子是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輸盤理屈詞窮)(意思對即可)
初三語文會考模擬題(A卷)
2005年03月31日10:00:32 四川新聞網 楊嵌 蔣明君
本試題以《初中語文教學大綱》為綱,以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人教版)為本,著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運用及遷移能力。試卷分A、B兩卷,A卷100分,B卷50分(B卷略)。
一、基礎知識(2×11)
1、下列詞語中,劃線字語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膽怯(qiè)校對(xiào)模稜兩可(mú)堅韌(rèn)
B、溺愛(nì)系統(xì)
挑撥離間(jiān)惡心(ě)
C、拮據(jié)堤岸(dī)
銳不可當(dānɡ)頹唐(tuí)
D、恐嚇(xià)造詣(yì)
泰然處之(chǔ)恣情(zī)
2、下面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風花雪月,世事倉桑,早已熟稔的文字:在這炎熱的絕望中,常會彈出一曲別有的風情,發出人間的妙音真迪。
B、上帝決定懲罰他們,暗中喻告魯特,叫他挾帶家眷離開村莊。並且告誡他離開以後,不準回頭看。
C、富有有創造性的人總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
D、書藉可以使枯躁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日。
3、在下列句子的空格處填入相應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①國民黨將領湯恩伯吹噓南京城防_______,但人民解放軍僅用了24小時就沖破了敵人的防線。
②王小玉的演唱真是___________,贏得了滿場觀眾喝彩。
③白衣戰士們__________,克服重重困難,幫助「非典」患者戰勝病魔。
④形式多樣的文藝節目不斷出現,有如_________。
A、堅如磐石繪聲繪色破釜沉舟層出不窮
B、固若金湯聲情並茂無所畏懼雨後春筍
C、銅牆鐵壁惟妙惟肖永往直前如火如荼
D、穩如泰山栩栩如生無所不為風起雲涌
4、在下面句子的橫線上依次填寫恰當的詞語,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探索者總是面對著未知的世界,每前進一小步_____會增加一百倍的艱險,______這種精神_____是創造精神,開拓精神,_____是冒險精神,獻身精神。
A就因此雖然但B都因此既是也
C都所以盡管也D就所以既是更
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正確的一項是()
A、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B、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啊。
C、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
D、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誰都不知道,他乘坐哪次車來?要不要去接?
6、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這些材料如果單賣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30元,價錢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B、從他的講話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鼓勵。
C、這輛自行車沒有鎖。
D、我們應該培養自己解決問題,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7、下面對修辭手法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對比)
B、那個花白鬍子走過來了。(借代)
C、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誇張)
D、他好像覺察到了什麼。(比喻)
8、下面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
B、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C、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
9、下面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
譯文:從已經望見到十八日這天是最盛大的。
B、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譯文:借用命令免於斬刑,但戍邊死去的人本來有十分之六七。
C、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D、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譯文:先生不知是什麼地方人,也沒有詳細的姓名和字型大小
10、作家、作品和文體關聯不正確的是()
A、茅盾—《白楊禮贊》—散文
B、柳宗元—《小石潭記》—散文
C、都德—《最後一課》—小說
D、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消息
11、下面對課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蘇州園林》一文採用先分說後總說的結構層次,運用從個別到一般,用比較的方法突出蘇州園林「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畫」這樣一個總的、共同的特徵。
B、《沁園春·雪》這首詞運用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上闋通過寫景,贊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下闋寫人,歌頌了當代無產階級英雄。
C、《石壕吏》一詩以敘事為主,詳略十分精當。詳寫了官吏與差役隨意抓人的經過,以深刻揭露官府的罪惡。
D、《發問的精神》意圖是提倡發問,它既從正面論證了自己的論點不正確,又從反面論證了相反的論點正確。
8. 初三的語文題目,看下
瀾:波瀾,即波濤,海浪
絮:柳絮,柳樹的種子,表面有縱溝,頂端簇生白色絲狀絨毛。很容易順風而飄
「瀾翻絮涌」在這句話中的意思是山谷中的雲霧像海中的波濤那樣翻滾變化,像柳絮一樣順風漫天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