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初一上冊
Ⅰ 初一語文上冊全冊生字表
下面的是嗎?錯了別怪我啊!
六年級上冊生字表
1 灕江 波瀾 無瑕 翡翠 山巒 屏障 木筏 纏綿
二會字:怪石嶙峋
2 凌辱 醞釀 大廈 砍伐 綜合
二會字:礦井 椽柱
3 石硯 錘子 焚燒
二會字:乾坤 燮務
4 協議 屋檐 匯聚 沼澤 宣言 按鈕 徐徐 瞻望 旗幟 領袖
二會字:誕生 姓聶 臻臻
5 二會字:拆開 大大咧咧 禪讓 眉梢 詼諧 嘿嘿 腳鐐 嘲笑 謹防 姓蔣
6 挪動 陰謀 前輩 命脈 剝開 穩妥 體貼 慰藉 償還 讒言
二會字:荔枝 海棠 疤痕 剜改 撲哧 玲瓏 煎熬
7 二會字:魂魄 埋葬 頗緣 玷污 脾氣 哦呵 涼颼颼 撩亂 眷戀
8 媒體 誕生 埃及
二會字:繁衍
9 渺小 礦物 恩賜 慷慨 憤慨 泛濫 目睹
二會字:璀璨 扁舟
10 二會字:嫦娥 酶原 二氧化碳 冥王星 磁場 抵禦 隕石 吉林省
11 磅礴 葯丸 岷山
二會字:逶迤
12 咨詢 詢問 瀏覽 光碟
二會字:喔唷
13 二會字:姓邱 控制 揳入 山坳 蜷縮 偽裝 掀開 剝奪 哎呀 熄滅 刀絞
殲滅
14 朝暉
15 啟迪 謄寫 篇章 出版 皺紋 分歧 謹記
二會字:靦腆
16 二會字:胚胎 禍患 梢頭 天賦 豈止 草履蟲 痴迷 某些 絞盡 嘿嘿 構成 承諾 困窘 嬰兒
17 巢穴 樹梢 無暇
18 鹿茸 甸子 木屑 投擲 俗話 瑞士 徵兆 諺語 枕頭 饅頭
二會字:凜冽 彤雲密布 簌簌 咯吱 嗬
19 二會字:山峪 賦予 千峰萬仞 綿亘 倩影 安逸 崛起 巍峨 窈窕 淑女 撅嘴 飛濺 老叟 盪滌
20 二會字:狩獵 寵物 厄運 苟安 控制 魁梧 相悖 乃至
21 木櫃 生銹 摩挲 老爹 棉襖 聽筒 揪心 米粥 吉利 炕台
二會字:茹恨 涅墨 楦頭 瑪瑙 梆子 泥鰍 退縮 蘸甲 小崽子 戳破 撇下 抽噎 鯰魚 山鷸 鷓鴣 樅樹 嘿嘿 基督 艾蒿 醉醺醺 差事
22 敘述 皮膚 簽名 退縮 脾氣 手冊 熄滅 唉聲嘆氣 拖欠 原諒
二會字:累贅 正楷 躡手躡腳 哎呀 打盹 抽屜 隱瞞 屏氣 懊悔 啜泣
23 二會字:霍奕 患病 脊髓 咄咄 躋身
Ⅱ 語文初一上冊
這是我找的,看對你有幫助沒有吧!!文言實詞120例
1.愛
捨不得,吝嗇:百姓皆以王為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2.安
代詞,怎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代詞,哪裡,什麼地方:沛公安在。《鴻門宴》
3.被
覆蓋: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促織》
遭受:秦王復擊軻,被八創。《荊軻刺秦王》
加在……之上:幸被齒發,何敢負德?《柳毅傳》
介詞,表被動: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pī通「披」,穿: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送東陽馬生序》
pī通「披」,分散,散開: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屈原列傳》
4.倍
背棄,背叛: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5.本
樹木的根: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
根本,基礎:王欲行之,則何反其本矣。《齊桓晉文之事》
推原,考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出入於人歟?《伶官傳序》。
本來,原來: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孔雀東南飛》
這、那:用芽者自從本說。《采草葯》
6.鄙
邊遠的村邑:蜀之鄙,有二僧。《為學》
鄙陋,見識短: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曹劌論戰》
自謙之詞:敢竭鄙懷,恭疏短引。《滕王閣序》
7.兵
兵器,武器: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軍隊: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爭,軍事: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揚州慢》
用兵的策略:故上兵伐謀。《孫子•謀攻》
8.病
重病,病重:子疾病,子路請禱。《論語•述而》
疲勞,勞累: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揠苗助長》
弊病,毛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訓儉示康》
擔憂,擔心: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
不順利,窘困:吾向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9.察
選拔,考察和推舉: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陳情表》
潔白的樣子: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10.朝
使……朝拜:欲闢土地,朝秦楚。《齊桓晉文之事》
拜見,拜訪: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項羽本紀》
11.曾céng
竟然: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觸龍說趙太後》
連……都: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怎麼: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詞送我,我豈有所失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zēng
與自己隔四代的親屬:高曾時為一戶者,至曾元時不分至十戶不止。《治平篇》
12.乘chéng
登,升:乘彼堍垣,以望復關。《詩經•氓》
坐:公與之乘,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憑著,趁著: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順應,順著: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歸去來兮辭》
冒著,頂著: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
古代一車四馬為一乘shèng: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觸龍說趙太後》
13.誠
實在,確實: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果真,如果: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傳》
14.除
宮殿的台階:趙王掃除自迎,執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信陵君列傳》
拜官,任職: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
15.辭
訟詞,口供:聽其獄訟,察其辭。《周禮•鄉土》
托詞,借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
審訊,審問:單於使衛律召蘇武受辭。《漢書•蘇武傳》
命令: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赤壁之戰》
計較: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古代的一種文體:《楚辭》《歸去來兮辭》
16.從
cóng遠房親戚:其印為余群從所得。《活板》
zòng,合縱: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17.殆
危險,危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謀攻》
近於,幾乎: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大概,恐怕: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石鍾山記》
通「怠」,懶惰,鬆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8.當
對著,面對: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詩》
在,處在:有大石當中流。《石鍾山記》
逢,遇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
擔當,擔任: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陳情表》
承擔,承受: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竇娥冤》
執掌,主持: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諫太宗十思疏》
相抵,頂: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屈原列傳》
判決,判罪:當死,贖為庶人。《李廣列傳》
通「倘」,如果: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
19.道
取道,道經: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行程: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廉頗藺相如列傳》
方法:此其為饜足之道也。《齊人有一妻一妾》
通「導」,疏通,引導:其次利道之。《貨殖列傳序》
古代行政區劃分: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御。《左忠毅公逸事》
20.得
對,正確,恰當:此言得之。《六國論》
領會,理解: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列子•伯牙與鍾子期》
通「德」,感激: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魚我所欲也》
該不會……吧: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21.度
氣度,常態: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
越過: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製作詞曲:予懷愴然,感慨今惜,因自度其曲。《揚州慢》
次,回: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22.非
違背:非禮勿視,非禮勿聽。《論語•顏淵》
非難,反對: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秦始皇本紀》
不同尋常: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游褒禪山記》
意外的變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除非,除了:以為非我莫能為也。《屈原列傳》
無,沒有: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勸學》
不對、不正確:識迷途之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
23.復
返回,回還: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再,又: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後》
通「覆」,覆蓋,蓋住:復之以掌,虛若無物。《促織》
24.負
背: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齊桓晉文之事》
覆蓋: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25.蓋
超過,勝過:英才蓋世。《赤壁之戰》
大概,大約: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因為,由於: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六國論》
句首語氣詞,表議論的開始:蓋一歲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說》
26.故
老朋友,老交情: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故意,特意:故久立與其客語。《信陵君竊符救趙》
本來:此物故非西產。《促織》
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赤壁之戰》。
27.顧
回頭看:贏得倉皇北顧。《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探望,拜訪:三顧臣與草廬之中。《出師表》
但,只是,不過: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不如拼搏一笑。《促織》
反而,卻: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
28.固
險要: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季氏將伐顓臾》
堅決,堅持:藺相如固止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本來,原來: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
確實,實在: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記》
究竟,到底: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仍舊,仍然: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鍾山記》
29.歸
女子出嫁:後五年,吾妻來歸。《項脊軒志》
婦女被遣回娘家: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孔雀東南飛》
同「饋」,贈送: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論語•陽貨》
出嫁的女子回娘家(復合詞):吾妻歸寧。《項脊軒志》
30.國
國都,京城:去國懷鄉。《岳陽樓記》
地域,土地: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赤壁之戰》
周代諸侯國以及漢以後侯王的封地: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六國論》
31.過
探訪,拜望:願枉車騎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指出過失,責備: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鴻門宴》
過分: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記》
32.何
什麼: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哪裡: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怎麼: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多麼:水何澹澹 《觀滄海》
33.恨
感到遺憾,引為憾事: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出師表》
34.胡
對北部和西部少數民族的泛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
年老的人:雖及胡考,獲則取之。《左傳•子魚論戰》
什麼:國胡以饋之?《論積貯疏》
為什麼,怎麼: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兮? 《伐檀》
35.患
憂患,擔心: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危害:故君之所以患軍者三。《謀攻》
病:江茜有眼患。《南史•江茜傳》
36.或
有的人:人或益之,人或損之。《察今》
有時候: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岳陽樓記》
任何人:殘賊公行,莫之或止。《論積貯疏》
也許,或許: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諫議書》
也許,假如,如果:或以尺書寄託侍者。《柳毅傳》
通「惑」:無或乎王之不智也。(王不聰明,不值得疑惑呀)《孟子•告子》
37.疾
快,急速: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觸龍說趙太後》
痛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論語•季氏》
敏捷:皆玄衣自刃,剽疾如猿猴。《馮婉貞》
敏銳:草枯鷹眼疾。《觀獵》
38.及
追趕上,追及:戰、守、遷皆不及施。《〈指南錄〉後序》
比得上: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39.即
走近,靠近:以縛即火爐燒之。《童區寄傳》
隨著,依著,像……的樣子: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滕王閣序》
取: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責其舊。《原毀》
就,便:項伯即人見沛公。《鴻門宴》
副詞,幫助判斷,就是:即今之騾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
假如,如果: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
表示讓步,即使,縱使: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
40.既
完盡: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進學解》
已經,……以後: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
不久:既而將訴於舅姑。《柳毅傳》
既然: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六國論》
連詞,與「且」「又」等呼應,表示並列: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
41.假
借: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黃生借書說》
憑借,藉助: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勸學》
給予:漢人未可假大兵權。《譚嗣同》
假如,如果:假有未居顯位者,皆致之門下,以為賓客。《北齊書•文襄帝紀》
42.間
jiān
間隙,空隙: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庖丁解》
jiàn
夾雜:中間夾雜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離間: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屈原列傳》
間隔、間斷: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
參與: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從小路,走小路: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間語曰。《信陵君竊符救趙》
間或,偶爾: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會兒:扁鵲拜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見蔡桓公》
43.見
讀xiàn,引見,使……見: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論語》
通「現」,出現,顯現:風吹草低見羊。《敕勒川》
表被動:信而見疑,忠而被滂。《屈原列傳》
副詞,偏指動作一方,我: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孔雀東南飛》
44.解
解脫:謂顏太師以兵解。《梅花嶺記》
消解,緩和:太後之色少解。《觸龍說趙太後》
懂得: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
45.就
上,登上:乃謝客就車。《信陵君竊符救趙》
走近、靠近:臣請就湯鑊。《廉頗藺相如列傳》
赴任、就職:連辟公府不就。《張衡傳》
成功,完成: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
成就:然贏欲就公子之名。《信陵君竊符趙》
擔當: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將伐顓臾》
謀生:既又與汝就食江南。《祭十二郎文》
46.舉
推薦,推舉:是以眾議舉寵為督促。《出師表》
攻下,佔領:南取漢中,西舉巴蜀。《過秦論》
拿:舉天下所貢蝴蝶……《促織》
起用:孫叔敖舉於海。《孟子•告子》
全都:舉首蹙娟而相告曰……《庄暴見孟子》
47.絕
橫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到了極點:以為妙絕。《口技》
很,非常: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完全,絕對: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促織》
48.堪
經得起,受得住: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勝任: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孔雀東南飛》
能夠: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49.克
戰勝,攻破: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崤之戰》
能夠: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疏》
限定,約定:與剋期俱至。《後漢書•鍾離意傳》
完成,成功:三納之而未克。《中山狼傳》
50.類
大都,大抵: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訓儉示康》
似、相似: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項脊軒志》
類推:不可謂知類。《墨子•公輸》
51.憐
愛,疼愛:楚人憐之。《陳涉世家》
52.彌
滿、遍: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滕王閣序》
越,更加: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六國論》
經,終: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喜雨亭記》
長久:曠日彌久而無益於理。《鹽鐵論》
53.莫
沒有人,沒有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不要、勿: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暮」的本字,日暮,黃昏:至莫夜月明。《石鍾山記》
54.乃
你,你們:今欲發之,乃肯從我乎?《漢書》
你的,你們的: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是: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竟然,卻: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求之。《石鍾山記》
55.內
親近,親信:內君子而外小人。《周易》
同「納」,納入: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鴻門宴》
56.期
約定:今夜半,方期我決斗某所。《大鐵椎傳》
要求: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jī ,一周年,滿一年: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孝服的一種,為死去的祖父母等服喪一年的孝服:外無期功強近之親。《陳情表》
57.奇
以為奇: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史記•淮陰侯列傳》
佳、美: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孔雀東南飛》
出人意料:出奇制勝(成語)
特指佳境,美景: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
jī,零數,余數: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jī時運不好: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於。《史記•李將軍列傳》
58.遷
調動官職,多指陞官:公車特徵拜為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後漢書•張衡傳》
放逐、流放: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列傳》
59.請
請你允許我做某事:公將戰,曹劌請見。《左傳曹劌論戰》
請你做某事: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敬副詞,可不譯: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60.窮
窮盡,完結: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刺秦王》
困窘,處境困難:人窮則反本。《屈原列傳》
尋究根源: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不得志: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王粲《登樓賦》
61.去
離開,離去: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石壕吏》
距離:項王軍在鴻門,沛公軍霸上,相去四十里。《鴻門宴》
62.勸
勉勵,獎勵:三日勸農功。《論貴粟疏》
63.卻
倒退,退卻: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廉頗藺相如列傳》
擊退: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過秦論》
推辭:盛情難卻。(成語)
再: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語時。《夜語寄北》
原來:卻是兩家爭買一婢,各不相讓。《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64.如
順從、符合:小不如意,則寒暑人之矣。《教戰守策》
及、比得上:窺鏡自視,又弗如遠甚。《鄒忌諷齊王納諫》
往、到……去: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傳》
表選擇,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論語侍坐》
形容詞詞尾,……的樣子: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答李翊書》
65.若
你,你的,你們:余將告於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
若屬,若輩,你們:若輩得無苦貧乎? 《記王忠肅公翱事》
這、這樣: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
如果,假如: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崤之戰》
「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以引起議論,「像那」、「至於那」:若夫霪雨霏霏
……的樣子: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氓》
海神名:望洋向若而嘆曰。《莊子•秋水》
66.善
完善,完美:豈人主之子孫則不必善哉?《觸龍說趙太後》
好,表示應答:王曰:「善!」《鄒忌諷齊王納諫》
67.少:
shǎo
稍微,略微:太後顏色少解。《觸龍說趙太後》
很短的時間: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赤壁賦》
shào,復合詞:「少牢」古代祭祀用的羊豬各一頭,羊豬各一頭叫「大牢」。
68.涉
進入,到: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歸田園居》
經歷,經過: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劉基(賣柑者言》
69.勝
禁得起,受得住:沛公不勝杯杓。《鴻門宴》
優美、美好(的山水):余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
盡、完:刑人如恐不勝,殺人如不能舉。《鴻門宴》
70.識
zhì,記住、記: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石鍾山記》
通「志」,zhì,標志,標記:公拆襖,出珠授之,封識宛然。《記王忠肅公翱事》
71.使
派遣,命令:使人奉璧拜送書於秦。《廉頗藺相如列傳》
假設: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六國論》
72.是
對,正確: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
這個,這: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孟子•告子》
表示判斷: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詩》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73.適
到……去: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石鍾山記》
女子出嫁: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
享受: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赤壁賦》
才,剛才: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孔雀東南飛》
恰好,正好:從上觀之,適與地平。《雁盪山》
通「謫」,(zh6)被流放或貶職:發間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涉世家》
74.書
寫,記:乃丹書帛曰:「陳勝王」。《陳涉世家》
文書,公文: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詩》
書信: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特指《尚書》,或泛指經書:《書》曰:「滿招損,謙受益。」《伶官傳序》
75.孰
同「熟」煮熟:宰夫靦熊蹯不孰。《左傳•宣公二年》
誰,什麼: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孟子二章》
通「熟」,仔細、深入:明日,徐公來,孰視之。《鄒忌諷齊王納諫》
76.屬
zhǔ
連接:起臨洮屬之遼東。 《史記•蒙恬列傳》
寫作,作文章:屈平屬草稿未定。《屈原列傳》
託付,囑托: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請,勸請:舉酒屬客。《赤壁賦》
shǔ
管轄: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
類,輩: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77.數
shǔ
計算,點數:不可勝數
命運,運數: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
技藝: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
cù,細密: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設施也。《小石城山記》
規律、必然性:夫物之合並,必有數存乎其間焉。(劉禹錫《天論中》)
shuò,屢次:數犯邊境。〈〈《三國志•吳主傳〉〉
78.率
用網捕鳥:悉率百禽。(盡力用網捕捉各種鳥)(張衡《東京賦》)
遵循,依順: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與妻書》
大概,大致: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采草葯》
一概: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
1ǜ標准,條例:有軍功者,各以率上爵。〈〈史記•商君列傳》
79.說
言論: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細說:小人的讒言)《鴻門宴》
勸說,說服shuì:范增說項羽曰……《鴻門宴》
yuè喜歡,高興:秦伯說,與鄭人盟。《燭之武退秦師》
一種文體: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80.私
偏私,偏愛: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私自,暗地裡: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荊軻刺秦王》
庇護:私汝狼以犯世卿。《中山狼傳》
Ⅲ 初一語文上冊知識點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提綱 一、詞彙積累(加點的要注音) 痴想 隱秘 凝成 喧騰 一瞬間 啜泣 納罕 頭暈目眩 小心翼翼 騷擾 小憩 糟蹋 庸碌 擎天撼地 迸濺 佇立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蜂圍蝶陣 盤虯卧龍 綴連 倔強 洗濯 玷污 詛咒 冉冉 雛形 繁弦急管 玲瓏剔透 具體而微 慧心 嬉戲 閑適 稟告 厄運 心曠神怡 險象迭生 執著 鞭策 奢望 蹂躪 猝然長逝 醞釀 黃暈 抖擻 鑲 水藻 貯蓄 澄清 逝川 湛藍 唱和 玄奧 犬吠 凝神 津津樂道 丁丁 棲息 歸泊 寥闊 枯涸 清洌 夢寐 竦峙 澹澹 骸骨 蔥蘢 峰巒 預兆 一霎間 狩獵 喑啞 靜謐 窸窣 開膛破肚 海域 一葉孤舟 高插青冥 碧瓦飛甍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一切烏有 丫杈 憔悴 肅殺 訣別 盪漾 嫌惡 什物 驚惶 瑟縮 傲然 虐殺 寬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詣 攥 逮 怦怦 寒顫 嫩芽 霎時 水波粼粼 羅摩衍那 匿笑 花瓣 沐浴 禱告 妄棄 至愛 炫耀 稱職 妥當 頭銜 爵士 駭人聽聞 隨聲附和 縹緲 籠罩 疏星 女媧 澄澈 莽莽榛榛 嬉戲 哞哞 潺潺 孿生 癢酥 踉踉蹌蹌 二、課文理解 1、《在山的那邊》選自《長江文藝》,作者王家新,這是一首現代詩,詩人運用象徵的手法,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本文記敘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文章卻蘊含著一個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3、《生命 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劉俠)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三個事例引出了對「生之慾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並從不同的側面引發出了三點思考:即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要讓有限的生命發揮了無限的價值,使我們活得更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為生命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蘿瀑布》選自《鐵簫人語》,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對一樹盛開的紫藤蘿的駐足觀賞,使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寧靜和喜悅。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不能讓昨天的不幸把人壓垮,每個人都應該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在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選自清代文學家沈復《浮生六記》中的「閑情記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詩人流沙河的一首現代哲理詩。這首詩從理想的歷史意義、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三個方面告訴人們: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樹立了理想,並為之不懈地奮斗,就會取得豐碩的收獲。 7、《短文兩篇》中的《行道樹》是由台灣女作家張曉風所作。這篇文章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了奉獻者的襟懷,贊美了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灣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達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當然,作者所說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國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訴人們: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落難的王子》通過王子的經歷又告訴人們: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蘭著名科學家瑪麗·居里(即居里夫人),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闡述了一個位科學工作者應當具備三個方面的品質。其一,科學工作的宗旨是探討真理,而不是「謀求物質上的利益。」其二,科學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寧靜,需要時間。其三,科學研究需要獻身精神。其中獻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質的根本。 10、《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之一。課文所選的十則,有的談學習方法,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的談學習態度,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還有變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 11、《春》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繪春和贊春的思路來結構全文。在繪春部分,依次描繪了五幅美麗的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最後運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徵。 12、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等。《濟南的冬天》一文,開篇就以對比的寫法突出了濟南無風、無霧(響晴),無毒日(溫晴)的寶地特點,然後,從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不結冰的水三個方面寫了濟南的冬天。表達了對濟南的贊美之情。 13、《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章充滿了浪漫色彩。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給人的感覺似乎是要到山中尋訪一位朋友,原來是古橋、古樹等自然界的朋友。然後通過與這些朋友互拆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14、《秋天》這首詩,選自詩人、評論家何其芳的《預言》。這是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由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和少女思戀圖組成。 15、古代詩歌五首分別出自漢樂府、唐詩(五律、七律)、宋詞和元曲。 第一首《觀滄海》由東漢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所作,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通過描寫茫茫滄海波瀾壯闊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宏偉的抱負、寬廣的胸襟,表現了詩人豪邁自信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第二首《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詩人王灣所作,作者通過對江南殘冬早春景象新鮮而又精緻的描繪,表達出詩人無比熱愛江南水鄉和懷念家鄉及親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錢塘湖春行》由唐代大詩人,晚年又叫香山居士的白居易所作。這首詩通過抓住環境和季節特徵,選取典型景物描繪了錢塘湖的早春風光,抒發了作者的喜悅心情。 第四首《西江月》由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所作。這首詞通過描寫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了作者的閑適心情。詞的上片寫景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 第五首《天凈沙·秋思》是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馬致遠所作。天凈沙是曲牌名。這支「曲」通過九個具有明顯深秋色彩的互不相乾的事物(前三句所寫景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一體。通過相互映襯達到情景妙合無痕的效果,真切地表達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6、《化石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吟」是古典詩歌的和種名稱,這里是「贊頌」的意思。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富有感情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本文先通過幾個疑問句啟發人們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17、《看雲識天氣》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系。在結構上,全文運用了總分總的關系。 18、《綠色蟈蟈》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選自他的作品《昆蟲的故事》(《昆蟲記》),作者採用生動活潑的筆法,把蟈蟈寫得活靈活現。魯迅曾把《昆蟲記》稱為「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19、《月球上的足跡》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登月的全過程。文章從「准備、登月、升空、返航」四個方面按時間順序作了記敘。這是一篇饒有興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寫得清楚明白,生動形象,吸引人。 20、《山市》選自《聊齋志異》(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市,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本文再現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過程,描述了山市的美景。 21、《風箏》選自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發表了代表作《阿Q正傳》。魯迅的作品集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墳》《三閑集》《而已集》等。本文以「風箏」為線索,圍繞「風箏」敘寫了封建教育思想對兒童精神上的壓制,表現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對冷酷現實的極端憎惡。 22、張之路的《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為線索, 通過「查問木雕——贈送木雕——取回木雕」幾個情節,表現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態,並提出疑問:要木雕還是要友情。要不要取回木雕是整個事件的高潮和矛盾的焦點。 23、《散步》以時間順序敘寫散步的過程,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動人的畫面。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昭示中年人應肩負起承前啟後的責任,給人以深刻啟示。 24、詩兩首。《金色花》以「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生發想像,展開三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那麼一種親昵,那麼一種親熱。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紙船》採用托物寄情的手法,表達了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日夜思念的母親的深情呼喚,是獻給親愛的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文中紙船象徵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徵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徵詩人純潔、美好的心願。 25、《世說新語》兩則。《詠雪》選自南朝宋時劉義慶組織人員編寫的《世說新語》,它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全書共8卷,分為德行、言語、文學、政事等36門。本文編入「言語」門。通過謝太傅一家雪後賞景的故事,對才女謝道韞給予了有力的贊賞。謝朗的詩形象地寫出了雪落的顏色和姿態;而謝道韞的詩在追求形似的同時,更注重了神似,有深刻的意象。《陳太丘與友期》記陳記七歲時的故事,表現了他的聰慧,但主要是寫了他懂得為人的道理。「無信」和「無禮」為全篇核心。 26、《皇帝的新裝》是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大師安徒生初期創作的童話作品。本文通過一個昏庸無能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受騙上當的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醜行。 27、《郭沫若詩兩首》。《天上的街市》取材於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它借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像,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嚮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靜夜》在寫法和風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轉而進入想像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讓人產生無盡的回味和嚮往。這首詩立足「靜夜」,描繪月光、松樹、疏星等景物,展開聯想,有一位鮫人在天河岸邊對著月夜無聲地流下了珍珠淚。寄託詩人的失望情緒,隱含對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28、《女媧造人》以時間為序,記敘了女媧造人的全過程,表現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做出的極富想像力的解釋。文中處處充滿了人類誕生的喜悅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麗的抒情童話,它營造了一種純真、友好的氛圍,具有詩情畫意的境界。文章從「影子」「螢火蟲」對盲孩子的關愛、幫助中,啟示我們都應該來關愛弱者,只有「愛」才能使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對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進行了諷刺,告訴我們要重視事物的本質,不能愛慕虛榮;另一則《蚊子和獅子》則提醒我們,取得成績後不要驕傲自滿,得意忘形。《智子疑鄰》提醒我們不能根據親疏遠近去判斷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見。《塞翁失馬》告訴我們,禍福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三、文言文 1、加點詞義 項為之強 凹者為壑 作青雲白鶴觀 徐噴以煙 鞭數十 方出神 鶴唳雲端 為之怡然稱快 以叢草為林 時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驅之別院 舞於空中 拔山倒樹而來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蹲其身 必細察其紋理 蓋一癩蝦蟆 不亦說乎 人不知而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傳不習乎 可以為師矣 不思則罔 不學則殆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誨女知之乎 是知也 必有我師焉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士不可以不弘毅 水何澹澹 山島竦峙 幸甚至哉 次北固山下 行不足 聽取蛙聲一片 恆不一見 無何 始悟 居然城郭 莽莽然 烏有 危樓 裁如星點 黯然縹緲 或憑或立 人煙市肆 俄而雪驟 差可擬 與友期 去後乃至 尊君在否 相委而去 下車引之 入門不顧 智子疑鄰 不築 大亡其財 塞翁 亡而入胡 何遽 將胡馬 人皆吊之 居一年 此獨以跛之故 2、句子翻譯: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非常細小的東西也看得很清楚。或:能睜大眼睛對著太陽,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2)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裡這樣去想,那麼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變成鶴一樣。或:心時想的是鶴,那麼呈現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飛舞的都是鶴了。 (3)故時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4)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定下神來,抓住了癩蝦蟆,用鞭子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幾個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光讀書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了以後時時溫習它,不也是快樂的嗎? (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檢查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 (11)己不所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12)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公子孫禹年和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 (13)念近中無禪院:想想附近沒有這樣的寺院。 (14)或憑或立,不一狀:有的靠著,有的立著,姿態各不相同。 (15)然數年恆不一見:但經常幾年也不出現一次。 (16)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其中,有的像樓台,有的像殿堂,有的像牌坊,清清楚楚地呈現在眼前,數量有億萬個。 (17)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真接霄漢:不久,風住天清,一切都沒有了,惟獨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 (18)撒鹽空中差可擬: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19)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風吹柳絮滿天飛。 (20)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謝道韞)就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1)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跟別人約好一塊走,卻丟下我走了。 (2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計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23)暮而果大亡其財: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的財物。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這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是隔壁的老人乾的。 (25)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家裡有的是好馬,他兒子喜歡騎著玩,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 (26)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過了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戰。 四、詩文默寫: 1、《觀滄海》中,詩人藉助奇特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2、《觀滄海》中表現詩人博大胸懷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3、《觀滄海》中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渾然的氣勢,給人一種堅定倔強的感覺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4、《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象表現出來的句子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5、《次北固山下》中,「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6、《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7、《次北固山下》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句子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8、《錢塘湖春行》中描寫鶯歌燕舞的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9、辛棄疾《西江月》中,表達詩人喜悅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0、馬致遠斷腸人在天涯。中點明主題的一句是:斷腸人在天涯。 11、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句子是:斷腸人在天涯。 12、唐代詩人在《題破禪寺後禪院》中描寫禪院幽靜的句子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13、人們常用曹操的《龜雖壽》中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來比喻人雖老了卻仍有雄心壯志。 14、孟浩然的《過故人庄》中描繪山村中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的句子是:綠水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表現對田園喜愛之情的詩句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6、《論語》中表達要善於向周圍有長處的人學習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7、《論語》論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8、《錢塘湖春行》一詩中的頷聯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19、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的主旨句是:斷腸人在天涯 20、《題破山寺後禪院》中,表現了華夏文化常常講究曲折美、層次美的美學思想,詩句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2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現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的詩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被譽為「天然奇偶」的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3、朱熹的《觀書有感》中告訴我們,要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創新,方能達到一個新的境界。其詩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4、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中,通過想像,具體細膩而又無限傳神地描繪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圖的句子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5、楊萬里的《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充分表現了前進道路上會有一定困難,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不可以被一時的成功所迷惑,失掉了長遠的目標的詩句是: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 26、李清照的《如夢令》中,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的句子是:爭渡,爭渡。
Ⅳ 初一上冊語文書全部內容
閱讀
第一單元
1、*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頓·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蘿瀑布(宗璞)
5、童趣(沈復)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這就是我
第二單元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兩篇 行道樹(張曉風)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節選)(周國平) 白兔和月亮 落難的王子
9、*我的信念(瑪麗·居里) 10、《論語》十則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漫遊語文世界
第三單元
11、春(朱自清) 12、濟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訪友(李漢榮)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感受自然
第四單元
16、化石吟(張鋒) 17、看雲識天氣
18、*綠色蟈蟈(法布爾) 19、*月亮上的足跡(朱長超)
20、*山市(蒲松齡)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探索月球奧秘
第五單元
21、風箏(魯迅) 22、羚羊木雕(張之路)
23、*散步(莫懷戚)
24、*詩兩首 金色花(泰戈爾) 紙船(冰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我愛我家
第六單元
26、皇帝的新裝(安徒生)
27、郭沫若詩兩首 天上的街市 靜夜
28、*女媧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30、*寓言四則 赫耳墨斯與雕像者 蚊子和獅子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追尋人類起源
篇目前沒有標*的是精讀課文,標有*的是略讀課文。
課外古詩詞:
龜雖壽(曹操) 過故人庄(孟浩然) 題破山寺後禪院(王建)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隱)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如夢令(李清照)
觀書有感(朱熹)
名著導讀: 《愛的教育》 《繁星》《春水》 《伊索寓言》
附錄: 硬筆書法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課文目錄
Ⅳ 初一上冊語文必背課文的內容
第一單元:《童趣》 P19
第二單元:《<論語>十則》 P43
第三單元:《春》、《秋天》、《古代詩歌四首(觀滄海、次北固山下、錢塘湖春行、天凈沙)》 P51、P62、P65
第四單元:無
第五單元:《散文詩兩首(金色花、荷葉 母親)》、《世說新語(詠雪、陳太丘與友期)》兩則 P123、P128
第六單元:《郭沫若詩兩首(天上的街市、靜夜)》 P142
課外古詩詞背誦:《龜雖壽》、《過故人庄》、《題破山寺後禪院》、《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宋 晏殊)》《過松原晨炊漆公店》、《如夢令》、《觀書有感》 P168 。
反正我是按照這些背的。
謝謝~!希望我的答案能讓您滿意·!
Ⅵ 初一上冊語文
1.《詠雪》則是客觀地描述了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營造了一種歡快、融洽、和諧的家庭氣氛。
與兒女講論文義(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
2."君"是對他人的一種尊稱."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家君"是對人稱自己的父親,謙詞.中元方入門不顧並不失禮,因為他畢竟才7歲,而且對不尊重朋友不守信用得人就應不留情面,使他深刻認識自己的過失,以免再犯..
Ⅶ 初一語文上冊
《論語》六則,<傷仲永>,<木蘭詩>,<詩五首>,<賣油嗡>,<三峽>,<陌上桑>,<詩五首>,<春>,<濟南的冬天> 求高分啊我也初一 樓下的不要模仿好不好!!!
Ⅷ 初一上冊的語文所有課文
1*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亨特)
3*生命生命 (杏林子)
4紫藤蘿瀑布 (宗璞)
5童趣 (沈復)
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這就是我
第二單元
6理想 (流沙河)
7*短文兩篇
行道樹 (張曉風)
第一次真好 (周素珊)
8*人生寓言 (周國平)
9*我的信念 (瑪麗·居里)
10《論語》十則 (孔子)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漫遊語文世界
第三單元
11春 (朱自清)
12濟南的冬天 (老舍)
13*山中訪友 (李漢榮)
14*秋天 (何其芳)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棄疾)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感受自然
第四單元
16化石吟 (張鋒)
17看雲識天氣 (朱泳燚)
18*綠色蟈蟈 (法布爾)
19*月亮上的足跡 (朱長超)
20*山市 (蒲松齡)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探索月球奧秘
第五單元
21風箏 (魯迅)
22羚羊木雕 (張之路)
23*散步 (莫懷戚)
24*詩兩首
金色花 (泰戈爾)
紙船 (冰心)
25*《世說新語》兩則(劉義慶)
詠雪 (劉義慶)
陳太丘與友期 (劉義慶)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我愛我家
第六單元
26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27郭沫若詩兩首 (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靜夜 (郭沫若)
28*女媧造人 (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30*寓言四則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
蚊子和獅子 (伊索)
智子疑鄰 (韓非)
塞翁失馬 (韓非)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追尋人類起源
課外古詩詞背誦
龜雖壽 (曹操)
過故人庄 (孟浩然)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隱)
泊秦淮 (杜牧)
浣溪沙 (晏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如夢令 (李清照)
觀書有感 (朱熹)
名著導讀
《愛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啟示 (亞米契斯)
《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 (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