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數學課本
1四則運算來
2觀察物體(二自)
3運算定律
4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5三角形
6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7圖形的運動(二)
8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
9數學廣角──雞兔同籠
10總復習
拓展資料:
數學教材應包含數學分析、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高等代數、數理分析、概率論與統計等一系列的有關數學學習方面的書籍以及相關內容的簡介,其中包含出版社、學習內容等。
可以方便很多學習者在網路中輸入「數學教材」就能方便的找到許多與數學有關的書籍,因而會方便的多。
⑵ 四年級下冊數學書下載
書沒有,找到這個
四年級下冊數學全版冊教案權.doc
http://vdisk.weibo.com/s/pVAjDpwHHgP_p
⑶ 四年級下冊數學2016年課本我都學會了嗎
我高中階段的學習計劃書高中階段的我,不僅努力學習了課內的文化知識,還留心總結了一些學習方法。漸漸地,我形成了一套有我的特色的學習方法,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我的學習方法的內涵與真諦的話,你會發現這一方法不僅僅是用於我,還適用於很多同樣的同學。由於我接觸的中上等的同學比較多,此方法更適用於學習上不錯,但總也不能十分拔尖的同學。其實學習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人也要採取不同的學習方法。我寫這篇文章也只是想把我的制定學習方法的方法告訴大家。這樣才能真正使那些讀過此文的人受益。學習別人的方法切忌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通過實踐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有收獲。還要在這里強調一點:學習不是苦差事,做好學習中的每一件事,你就會發現「學習,是一塊饃,你能嚼出它的香味來。」(此句引自肖復興肖鐵的《我教兒子學作文》1996年4月第一版211頁)這一切都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經驗。我的思想也許比較獨特。合理的可以自己試試,偏激的乾脆掠過不讀。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1、學習未動,興趣先行2、務學與求道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4、態度決定一切5、不強調進步6、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7、會玩、會偷懶、然後會學8、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9、學習別人一、學習未動,興趣先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闡釋了學習興趣對於學習的作用。之所以把興趣放在首位,也是因為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興趣能夠調度人的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興趣調整到學習上,那你就比別人多了許多精力,勝算也就大一些。經常向一個學習很好的人學習,3年來,最大的發現也莫過於:她對任何一個科目都充滿了興趣。這種興趣,使它比別人多了一份求知慾。這種求知慾,使他不會放過每一個從她身邊劃過的知識。這也使她有了別人都難以做到的對於學習的一種艮勁,所以她能過做出許多別人做不出的難題,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養得十分強大。這足以體現興趣的力量之大了。培養興趣也並非一件難事。在這里我只介紹兩種方法。可以利用人的條件反射,如果一個人總是疲勞時候讀書學習,他一學習就想睡覺,長此以往,學習和睡覺建立了條件反射,學習的時候就總是無精打採的。這就是有些人上課總愛睡覺的緣故了。你可以在學習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學習的時候保持這種愉悅的心情。以後,愉快與學習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學習就高興,一高興就學習。這樣就做到了培養學習的興趣。不過學習,其他方面也可以這樣做。興趣需要別人的贊揚和鼓勵。當你需要針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時,你先硬著頭皮做這種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並投以很大的熱情,爭取做得好一點。得到別人的誇獎和鼓勵,自然就更願意做了,這樣也可以培養興趣。我初三的下半學期,有一個階段政治很差,又沒有什麼興趣。但我覺得必須提高政治的成績了。於是我每天回家先寫最難的政治作業,經常主動地找政治老師探討問題。就這兩條措施,十天之內使我的成績大有長進。可以說: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主導因素,決定著學習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須重視興趣。二、務學與求道還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是有著深刻內涵的。它揭示了務學與求道的基本關系。務學就是學知識學本領,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過學習進一步思考得來的有關事物一般規律的普遍真理(在這里可以認為是那些有實踐意義的理論)。務學與求道又可以理解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保證二者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務學和求道結合的好處很多,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出蘇軾的《日喻》來讀讀,那裡已經敘述得很清楚了。搞好務學與求道之間的關系,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思考和實干結合上,二是在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上。思考和實干必須結合:在學習中應該善於思考,從學到的每一點經過思考能夠擴展出許多知識,這樣就豐富了你學習的內容。這里僅舉一例。初二物理學習壓強時涉及了連通器原理。書上是這樣寫的:「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里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總保持相平。」(人教版物理第一冊2000年3月第一版156頁)那麼就可以這樣思考上端不開口的是什麼樣子的(托利拆里管),思考下部不連通改為上部連通是什麼(虹吸現象),思考連通器中不裝水而裝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會怎樣(液體壓強的計算),思考連通器中的水如果流動會怎麼樣(液體流速對壓強的影響),思考連通器有哪些應用(船閘的原理),思考在一個水面施加壓力,另一個水面產生向上的壓力是多少(帕斯卡定律,千斤頂的原理),思考如何證明水面會相平(平衡力)。一個定義,引出了7個思考。這樣你的知識就大大地豐富了。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必須結合:通過思考得到了學習的方法,就一定要試一試,通過嘗試為自己積累許多寶貴的經驗,通過反復的思考這些經驗又能夠想出新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不斷的有新的學習方法。這才是確定學習方法的方法。搞好了務學與求道的關系,是使自己永遠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的必要條件,也是不斷保持最新、最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要點。堅持思考與學習同步發展代表著先進的學習方法的發展要求,代表著先進學習理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掌握最廣大知識的能力水平。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二者要同步實施,同步發展。三、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在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自信是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的部分之一。有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人們往往歸結於自己的不夠努力,或者不夠聰明,往往忽視心理上對學習成績的巨大影響。可以說:心理上的調整是要重於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努力與否)的。在學習中,心裡安靜,就能夠踏下心來認真學習,做題;心理積極就能夠不斷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促進自己的前進;同樣的,心裡信任自己,總並不盲目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就能夠不胡亂猜忌自己已經做出來的答案。這點看似很小,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考試的時候,你會省下時間去檢查那些自己確信正確的題目,一是考試以後你心裡會變的有根。其實自信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自信心不是無端地建立起來的,而是自己要有過硬的本領扎實的基礎。這些會在下文中寫到的。做理科題應該能夠做到:做完之後自己就知道正確與否。其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對題。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將你已有的能力極大的發揮出來。他在你學習的過程中處處有所體現,所以它的作用的確是很大的可以說:我是自信造就的成功者,我的每一步成長都伴隨著自信的更加成熟。說了那麼多,還是說一點實際的東西吧。你如果要創造自信,關鍵的就是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強者的地位。如果你有強的科目,那你就可以找一個在這方面不如你的,對他說:「我決定要幫你學某某科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給他講題,給他找題做。這是創造自信一個非常好的法。也可以做一點別人多忽視的題,使成績有很快的上升,也能夠增強自信。自信是最大限度發揮自己能力的前提條件。如果你有自信,你就可以說自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者。四、態度決定一切米盧說過:「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足球,同樣適用於學習。學習中的態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主動、進取和奮斗。擁有一個主動的態度十分重要,可以說:「天才,就是主動性的爆發。」遇到了每一件事絕不退縮,積極地去做,這就是一種主動的態度。主動可以使你比別人多許多做事的時間,可以比別人多做許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練習就會很多,也更容易受到老師的關注。進取可以讓你不停地向上,防止人變得墮落。向上看,至少能夠不往下走。這里不再多說。奮斗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努力。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學習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題,就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它。為了學習,廢寢忘食一點也不是難事,只要你做到了有興趣。態度是實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態度才能題得到自信、過硬等一系列的東西。態度和興趣同等重要。五、不強調進步說了那麼多進步的東西,好像只要這樣做就能夠進步似的。其實事情並不像想像得那麼簡單。你進步別人也進步,就體現不出來。非但什麼時候產生了跨越式發展了,才有可能看得出來。不進步或小幅度的退步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你覺得自己停滯不前,那你就已經在進步了。如果你初中三年在學校的名次都沒有變,那你就已經是進步了。因為你學的知識越來越難了。何況大家都在進步。暫時的停步不前是為你得下一次更大的進步做准備,所以要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後沒有效果作為平常的事情。畢竟有很多事情是不隨人願的。六、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過硬,就是基礎扎實。這是學習的核心問題。記住,無論什麼樣的學習方法都必須有利於使自己的基礎扎實,有利於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及以更高水平的能力,有利於增強自己的學習興趣及自信心。這是我們評判學習方法是否對自己有利的根本依據。而其中核心就是扎實的基礎。扎實的基礎可以使成績穩定,扎實的基礎可以使每一次考試無所懼怕而坦然面對,扎實的基礎保證做題的速度與質量兼得,扎實的基礎可以使……它的好處很多很多。做到就更非易事。據我理解做題時最好的方法,但不同的人做題會有不同的效果。做題少的人不一定學習差,做題多的人也不一定就成績好。做題有助於過硬,所以做題十分有必要。老師留的題不可不作,但自己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補充一些練習。選題上是有學問的。做什麼樣的題要根據自己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來決定。要是自己做題更加熟練,就需要找一些並不是很新穎的一般題來做,這種題不厭多做,幾十道題如果涵蓋面廣的話,可以多做上幾遍。初二的時候,我的整式計算很差,幾十道題全是枯燥的計算,我不停地做了好幾遍,一上午就使自己的純計算能力有了很大的長進。如果要多見見各種類型的題目就一定要找新穎的題。如果要鍛煉自己的解體能力,就要找大題由簡入深做下去。做題一定要做細,必須落在筆上,最好能夠寫過程。只有做精做細,才有條件將來做大做強。做題切不可著急,需要心平氣和,像品咖啡一樣,慢慢地「品味」你所做的幾道題。如果沒有時間就不要做題。應該記住做題是「寧缺毋濫」的。抽空做題也不是不可能,但最好細微的時間被用到文科上,這樣文科和理科就能夠綜合地發展了。七、會玩、會偷懶、然後會學把玩和偷懶放在一起,但他們實際上是兩個問題。玩主要指在學習之餘要有一定的興趣愛好,另外還要通過玩來放鬆身心,使下一次的學習更有效果。興趣愛好可以使人有機會調整自己的身心,有法通過更換自己的注意力所在,來調整自己的興奮點。有了愛好,也有助於培養學習上的興趣。愛好決不是佔用學習時間沒用的東西,它有利於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有利於提高學習及其他一些事情的效率。這種愛好必須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不是別人逼迫的。做消耗體力的運動也能夠緩解腦力上的疲勞。偷懶實際上是指尋找更好的方法。這里只適用於理科。當遇到一道十分復雜的題目時,不要急於往下做,不要用麻煩的方法解決。花點時間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樣不僅節省了你解這道題的時間,也提高了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有作用。女生學理科不好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偷懶。硬學不會有最好的成績。如果多出去旅遊還能豐富一下自己的經驗,可以培養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閱歷。人經常做到以上兩點,可以變得有靈氣。這就是有些人不那麼努力就會取得很好成績的道理了。八、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有一次數學考試,沒帶手錶。考試的是很特別著急,結果十分不理想,由於著急好幾道題都不會做了。從此我就再也沒有在考試的時候帶過表。考試,是一件平常的事情,應當以平常心對待。考試不過是檢測你對知識到底掌握了多少。這彷彿就是測肺活量,測量你到底有多大的呼吸量。沒有什麼區別。應該抱著「有多大勁兒,吹多大氣兒」的思想來考試。這樣你就能夠輕松地面對考試。考過試了,就很自然地要分析考試。分析得正確與否,關系重大。分析之前,假定這次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這樣能夠使分析錯了的不良後果減小到最少。第一步,想一想,這次考試自己滿意不滿意,對什麼滿意,又對哪些方面不滿意。再想想,這次考試有沒有什麼特殊的,例如:第一次考試、沒有復習的考試……如果有這種特殊情況,那麼這里就可以得出結論了:1、考得不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我努力,我就不信下回我考不好的!2、考得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一時僥幸,還得努力,看下次才是印證我的實力的時候!如果一切正常就進行下一步。第二步,自己是不是偏科了。這時應對弱項多加練習第三步,自己是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導致的丟分。智力因素就要調整自己的方法,非智力因素就要端正自己的態度。第四步,作下一步學習的計劃。第五步,認真修改自己的分析。最後,看看自己在年級里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不要太在意,不過大幅度的下降需要一些非常手段了。在學習的始終,貫穿的就是計劃的制定。計劃分為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短期計劃要不停地制定,例如:晚上先寫什麼作業,最近幾天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做哪的課外題、攻克哪方面的難關……)這都很好制定。長期計劃制定以後必須堅持謹記,卧薪嘗膽就是長期計劃成功的最好的例子。諸葛亮的隆中對也是十分成功的長期計劃。計劃的制定切忌過高過大,尤其是短期計劃,制定時必須考慮到它的可行性。而且每一步都要按照計劃實行。制定計劃還要重視它的指導性。計劃一定要有計劃的價值。用它指導我們的學習工作。必須要看出計劃是你的效率提高了,你的生活不再是那麼沒條理了才好。說了這么多,關鍵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去。這就需要發現了自己的問題以後,對自己做出相應的調整。如果你現在是這樣,不調整你會永遠是這樣,不會發生變化。那麼漸漸地你就失去了主動,再要想自主的調整就很難了。調整也分步驟1、沒有好的法,或拿不定哪一種好時,就不要調整,因為調整會浪費你的時間精力,到頭來沒有多大的成效反而得不償失。必須考慮到前面我的道的學習中的「三個有利於」2、小的調整直接進行,大的調整需要有一個試用期,實行大的調整前,必須考慮慎重,我們不能輸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3、在考試中印證自己,如果和自己的預想一樣,就進行下去。不一樣,就進一步調整4、很久以後,回想自己的調整。看看這個調整是不是有效,能不能得出什麼結論來。為以後的生活積累經驗調整是取得進步,不斷向上前進的必由之路。九、學習別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別人總會有比自己強的地方。別人做了什麼自己不做的事,就應該想想,我這樣做對我有沒有益處,這是他成功的秘訣嗎?這是我學習別人的主要方法。不要避免與比自己成績好的人說話,他們有很多地方是你所沒有的。應該向他們學習。必要的時候厚臉皮一點,向比自己強的人多請教一些東西,探討一些學習的方法。這些人往往是能夠給你最大幫助的人,他們的無意的一句話,也許會使你茅塞頓開。這都說不準的。比你成績差的人未必處處比你差,他們之中也有你學習的地方,你必須分清什麼樣的是造成他們不如你的原因,就不要學。而提煉出來他們身上的精華。王羲之曾經集合眾家之長,才能盡變古體,被世人尊為書聖。《呂氏春秋》曾經集合諸子百家思想成為一字千金的難得好書。韓非子也曾集合各種不同的文化思想,成了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周遊列國,學到的知識盡為其所用,成為世代傳誦的聖人。他們都是在自己的領域的集大成者。發明者、創造者,都沒有留下姓名,只有集合了那些發明創造創造出巨大的價值的,才是成功的人。我們也要學習所有的學習方法,盡為我們所用,才能夠有成績上質的飛躍。
⑷ 四年級下冊數學書課本內容是什麼
1、四則運算
2、觀察物體(二)
3、運算定律
4、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5、三角形
6、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7、圖形的運動(二)
8、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
9、數學廣角──雞兔同籠
10、總復習
小學數學常見的量有克、厘米、毫升、平方厘米、立方厘米等。
1、克
克為質量單位,符號g。一克是18×14074481個C-12原子的質量。一克的重量大約相當於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溫中的重量。相關換算有1 噸 = 1000000 克、1 公斤= 1000 克 (一千克)、1克=1000毫克、1克=1000000微克、1克=1000000000納克等。
2、厘米
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符號為cm。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米"的定義起源於法國。1米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並與隨後確定了國際米原器。隨著人們對度量衡學的認識加深,米的長度的定義幾經修改。
⑸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書
P122:
1:廣場上的大鍾5時敲響5下,8秒鍾敲完。12時敲響12下,需要多少時間?
2:5路公共汽車行內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容鄰兩站的距離是1千米。一共有幾個車站?
3:從王村到李村一共設有16根高壓電線桿,相鄰兩根的距離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約有多遠?
4:圓形滑冰場的一周全場是150米。如果沿著這一圈每隔15米安裝一盞燈,一共需要裝幾盞燈?
P123:
5:筆直的跑道一旁插著51面小旗,它們的間隔是2米。現在要改為只插26面小旗,間隔應改為多少米?
6:學校樓前擺放了一個方陣花壇。這個花壇的最外層沒邊各擺放8盆花,最外層共擺了多少盆花?
7:一張桌子坐6人,兩張桌子並起來坐10人,三張桌子並起來坐14人……照這樣,10張桌子並成一排可以坐多少人?如果共有38人,需要並多少張桌子才能坐下?
P129:
5: 太陽系各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單位:億千米)
水星:0.58、金星:1.08、地球:1.50、火星:2.28、木星:7.78、土星:14.29、天王星:28.71、海王星:45.04
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⑹ 四年級下冊數學書的概念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1、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 2、小數點左邊是它的整數部分,小數右邊是它的小數部分。 3、寫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整數的寫法來寫,小數點寫在個位的右下角,小數部分順次寫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小數的性質和小數的大小比較》 1、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小數的性質。 2、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3、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0倍;…… 4、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倍;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原來的數就縮小100倍;……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1、小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最後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2、得數的小數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角的度量》 1、直線是無限長的。 2、直線兩點間的一段叫做線段。線段有兩個端點。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3、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 4、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 5、先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重合,然後看另一條邊的位置。哪個角的另一條邊在外面,哪個角就大。如果另一條邊也重合,說明兩個角相等。 6、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叫做1度的角。 7、角的大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 8、一個直角是90度。 9、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這樣的角叫做平角。一個平角是180度。 10、1平角=2直角。 11、小於90度的角叫做銳角;大於90度而小於180度角叫做鈍角。 12、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所成角叫做周角。一個周角是360度。 13、1周角=2平角=4直角 《垂直和平行》 1、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2、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3、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三角形》 1、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2、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3、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4、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兩邊叫做腰;另一條邊叫做底;兩腰的夾角叫做頂角;底邊上的兩個角叫做底角。5、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6、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四邊形。 2、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3、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 4、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5、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兩組對邊也分別平行,所以可以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63af90100ch30.html) - 四年級下冊數學概念_開心果_新浪博客 6、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7、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較短的底叫做上底,較長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腰;從上底的一點到下底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梯形的高。 8、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小數乘以小數》 1、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兩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也有幾位小數。 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 《小數除以整數》 1、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就在余數後面添0再繼續除。 2、小數除以整數,根據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演算法則進行計算,除得的商的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寫0佔位。 3、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然後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求商的近似值》算小數除法,需要求商的近似值的時候,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按照「四捨五入法」把末一位去掉。 《循環小數和認識》 1、判斷是不是循環小數,要根據循環小數的意義,小數部分必須是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才是循環小數。 2、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循環節依次不斷重現,所以循環節的個數是無限的。 3、循環小數的循環節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純循環小數。循環節不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叫做混循環小數。 4、兩數相除,除得盡的商是有限小數,除不盡的商是循環小數。 5、在小數除法計算過程中,遇到循環小數,可根據需要取它的近似值。簡寫的循環小數取近似值時,可將它改寫成原來形式,後用「四捨五入」法按要求取近似值;取近似值後,小數末尾的0不能隨便去掉,同時應注意等號與約等號的使用。 《簡易方程》 1、寫出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寫成:a+b=b+a 加法結合律寫成:(a+b)+c=a+(b+c) 乘法交換律寫成:a×b=b×a 乘法結合律寫成:(a×b)×c=a×(b×c) 乘法分配律寫成:a×(b+c)=a×b+a×c 2、用文字敘述學過的圖形周長與面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 周長=(長+寬)×2。 面積=長×寬。 正方形: 周長=邊長×4。 面積=邊長×邊長 平行四邊形: 面積=底×高。 三角形: 面積 =底×高÷2。 梯形: 面積=(上底+下底)高÷2。 3、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是: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中含有未知數才是方程。 4、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5、求出方程中未知數的值,也就是求出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6、「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數的值,它是一個數。 7、「解方程」是求知數x的值的計算過程。 8、四則運算中已知數與得數之間的關系: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⑺ 四年級下冊數學書
我廠今年換裝丁1000隻節能燈,每天可少用電320千瓦時。一隻節能燈1天可以少用電多少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