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幼兒園大班
① 幼兒園大班數學作業
活動目標
1、樂意學習10的加法問題。
2、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在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列出橫式: 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
活動准備
1、1-10的數字卡片、「+」、「-」、「=」的卡片若干。
2、筆、紙若干。
3、蝴蝶、花朵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解答口述應用題
教師:「今天,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看誰最聰明。」
教師::「阿依古麗原來有1本書,媽媽又給她買了9本書,阿依古麗現在有多少本書?你是怎麼算的?用什麼方法算的?為什麼?」
2、教師:「誰能列出算式?」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列式。
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應用題,並引導幼兒解答,列式
二、基本部分
1、自編應用題並列式:
(1)提出自編應用提的要求。
教師: 「請小朋友擺一擺桌子上的卡片,然後編10的加法應用題,再列出橫式。」
(2)幼兒擺卡片,自編應用題並列式,教師觀察指導。
三、結束環節
討論交流:
教師:「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來說一說自己編的應用題,考考老師和小朋友」。
四、延伸環節:
把卡片貼在牆上,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選用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我從兩方面談一下:因為本班都是維吾爾族小朋友,對於漢語的表達還是有困難的,前幾節課學過1-9的加法,部分幼兒有了一些基礎因為是純漢語授課,對於我的授課一部分幼兒聽起來還是有困難的,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數幼兒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講完以後,民考漢教師再進行解釋,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兒進一步理解了,至於那些聽不懂的幼兒,對民考漢教師的講解的維語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漢語就根本表達不出來。所以一節課上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我的備課是按照教師指導用書的思路設計的,課也是按照幾個環節的設計開展的,能聽得懂漢語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興,聽不懂漢語的孩子認識一臉的茫然,總之,每次上課之前我准備一些教具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結果在語言的障礙中「枯萎」了。
小網路: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② 幼兒園大班數學學習什麼
現在幼兒園中班大班數學都學什麼? 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學數學,學快心算效果很好, 我本身只是一個幼兒老師,在接觸快心算之前只要一上數學課,作為老師的我卻開始發愁了。不僅,很難激發孩子的興趣,重要的是找不到一個很好的解題方法。曾經也接觸過很多的速算方法,但是談到和小學銜接最緊密的卻是寥寥無幾,直到讓我碰到了快心算。是牛宏偉快心算讓我明白了,原來數學課可以在如此輕松的環境中進行。我詫異了,看著孩子一張張天真的笑臉,忽然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無法和這種微笑相比了。在一個又一個的游戲和故事當中,不僅讓孩子學會怎樣解數學題,也慢慢的培養了孩子的上進心和獨立性。所以,在此我想對廣大老師和家長說,若您真的找不到好的方法,不妨來試試,為了孩子的未來做家長和老師的也要盡到我們最大的努力....
③ 幼兒園大班小孩怎樣學數學
一、集合、數和量的概念
每個孩子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數學能力,比如對玩具數量變化、音量大小、搭積木的高矮、物品的分類和排序等,孩子在游戲中無意識的表現,已經充分說明他們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了。
1、對數量關系有明確清晰的認知,利用實物,讓孩子迅速理解物品數量關系;
2、學習數數,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後,開始學習數量的加減;
3、懂得並且能很快說出相鄰數、序數、奇偶數(單雙數)、數的大小等;
4、認識事物的不同特點,比如大小、長短、高矮、粗細、寬窄、厚薄、輕重等,並且能夠分類或排序;
5、會10以內數的分和,能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6、對事物的大小、長短、高矮、粗細、寬窄、厚薄、輕重等有基本概念。
二、幾何和空間概念
2歲左右,孩子開始對圖形產生興趣,3歲已經能夠正確找出相同的幾何圖形。幾何能力,除了可以培養孩子對圖形的辨識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還幫助孩子提高抽象視覺能力。
1、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和幾何體,比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正方體、球等;
2、除了認識幾何圖形名稱,還能准確分辨它們的特徵,比如正方形和長方形,圓柱體和球體等;
3、 能通過分解和組合,認識平面和立體幾何之間的關系,相同與不同;
4、能把幾何圖形與實物形狀對應聯系起來,對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進行等分;
5、通過立體幾何,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包括地圖、地理方位、空間等,比如上下、左右、前後、里外等。
三、時間概念
給孩子時間啟蒙,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幫助他理解時間,養成時間觀念,是培養孩子時間管理意識的基礎,有助於形成孩子的動力定型,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終身有益。
1、家長仔細觀察,及時調整和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給孩子逐步引入時間的概念;
2、針對孩子的興趣點,幫助孩子理解早中晚,白天黑夜,今明後天,星期,四季等概念;
3、通過不斷強調和重復的方式,讓孩子明白現在、過去、將來、以後、馬上、剛才、經常等概念;
4、認識鍾表,會看整點與半點,並且能根據時鍾進行時間管理,分辨出具體時間該做什麼事。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