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乘法小故事

數學乘法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8-07 10:20:48

Ⅰ 關於乘法的故事。

大清早,公雞就大聲地叫起來「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一隻小喜鵲被驚醒了,不高興的喊:「這么冷的天,誰在叫啊,真煩人。」 喜鵲媽媽說:「孩子,該起床啦,公雞也是為大家好,告訴我們天亮了。其實,他的叫聲不但優美動聽,還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數學知識呢!」 小喜鵲特別喜歡數學,一聽媽媽這樣說,就不再嚷嚷了。她仔細聽了聽公雞的叫聲,果然有規律,高興地叫起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雞每次叫3個『喔』字,一共叫了12個『喔』字,4×3=12嘛!我也會。」 於是,她也發出了一串有趣的聲音,早晨醒來的其他動物們聽了直誇這個孩子真能幹。 小朋友,喜鵲的叫聲究竟可以寫出什麼樣的乘法算式呢,請試一試吧!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 )×( )=( )

小象聽了不服氣 ,咚咚咚地跑了過來,也用腳步聲出了一道乘法題。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 )×( )=( )

一會兒,小豬吹著小喇叭來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 )=( )

不一會兒,各種動物都跑來看熱鬧。

小狗說:「你們這樣叫幾聲、吹幾聲誰不會呀,要把乘法題畫出來才算本事呢!」

說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幾步,停下後地上出現了幾個像梅花一樣的腳印,它得意地說:「看,我畫的每朵梅花有6個花瓣,4朵梅花一共有多少個花瓣呢?」

Ⅱ 關於數學計算小故事

數學報上的計算小故事- 智斗豬八戒
話說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歸來,來到郭家村,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大家都把他們當作除魔降妖的大英雄,不僅與他們合影留念,還拉他們到家裡作客。
面對村民的盛情款待,師徒們覺得過意不去,一有機會就幫助他們收割莊稼,耕田耙地。開始幾天豬八戒還挺賣力氣,可過不了幾天,好吃懶做的壞毛病又犯了。他覺得這樣幹活太辛苦了,師傅多舒服,只管坐著講經念佛就什麼都有了。其實師傅也沒什麼了不起的,要不是猴哥憑著他的火眼金睛和一身的本領,師傅恐怕連西天都去不了,更別說取經了。要是我也有這么一個徒弟,也能有一番作為,到那時,哈哈,我就可以享清福了。
於是八戒就開始張落起這件事來,沒幾天就召收了9個徒弟,他給他們取名:小一戒、小二戒…小九戒。按理說,現在八戒應該潛心修煉,專心教導徒弟了。可是他仍然惡習不改,經常帶著徒弟出去蹭吃蹭喝,吃得老百姓叫苦不迭。老百姓想著他們曾經為大家做的好事,誰也不好意思到悟空那裡告狀。就這樣,八戒們更是有恃無恐,大開吃戒,一頓要吃掉五、六百個饅頭,老百姓被他們吃得快揭不開鍋了。
鄰村有個叫靈芝的姑娘,她聰明伶俐,為人善良,經常用自己的智慧巧斗惡人。她聽了這件事後,決定懲治一下八戒們。她來到郭家村,開了一個飯鋪,八戒們聞訊趕來,靈芝姑娘假裝驚喜地說:「悟能師傅,你能到我的飯鋪,真是太榮幸了。以後你們就到我這兒來吃飯,不要到別的地方去了。」她停了一下說:「這兒有張圓桌,專門為你們准備的,你們十位每次都按不同的次序入座,等你們把所有的次序都坐完了,我就免費提供你們飯菜。但在此之前,你們每吃一頓飯,都必須為村裡的一戶村民做一件好事,你們看怎麼樣?」八戒們一聽這誘人的建議,興奮得不得了,連聲說好。於是他們每次都按約定的條件來吃飯,並記下入座次序。這樣過了幾年,新的次序仍然層出不窮,八戒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向悟空請教。悟空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你這獃子,這么簡單的帳都算不過來,還想去沾便宜,你們是永遠也吃不到這頓免費飯菜的。」「難道我們吃二、三十年,還吃不到嗎?」悟空說:「那我就給你算算這筆帳吧。我們先從簡單的數算起。假設是三個人吃飯,我們先給他們編上1、2、3的序號,排列的次序就有6種,即123,132,213,231,312,321。如果是四個人吃鈑,第一個人坐著不動,其他三個人的座位就要變換六次,當四個人都輪流作為第一個人坐著不動時,總的排列次序就是6×4=24種。按就樣的方法,可以推算出:五個人去吃飯,排列的次序就有24×5=120種……10個人去吃鈑就會有3628800種不同的排列次序。因為每天要吃3頓鈑,用3628800÷3就可以算出要吃的天數:1209600天,也就是將近3320年。你們想想,你們能吃到這頓免費鈑菜嗎?」
經悟空這么一算,八戒頓時明白了靈芝姑娘的用意,不禁羞愧萬分。從此以後,八戒經常帶著徙弟們幫村民們幹活。他們又重新贏得了人們的喜歡。
數學報上的計算小故事-蝸牛何時爬上井?
一隻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枯井裡。它趴在井底哭了起來。一隻癩蛤蟆爬過來,瓮聲瓮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太高了,掉到這里就只能在這生活了。我已經在這里過了多年了,很久沒有看到過太陽,就更別提想吃天鵝肉了!」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裡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蝸牛對癩蛤蟆說: 「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麼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喝足了水,就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終於爬了5米。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著想著,它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來是癩大叔還在睡覺。它心裡一驚:「我怎麼離井底這么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後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緊牙又開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蝸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後堅強地蝸牛終於爬上了井台。你能猜出來,蝸牛需要用幾天時間就能爬上井台嗎?
—來自於網路

Ⅲ 有關數學乘法分配律的小故事50字

傳說中有兩個狡猾的小偷,占且稱他們為65和35吧,他倆憑借小小聰明盜取錢財無數。為此,警局特派警察16專門負責緝捕,聰明機智的警察16很快就順利抓獲他們,將他們「請」進了監獄,為防其逃跑,警察16專門看守他們。【65×16+35×16=(65+35)×16】
兩個小偷追悔莫及。當他們的家人來探監的時候,他倆痛哭流涕。世上沒有後悔葯,他們成了犯人,警察當然得一一跟著他們,監視他們探監。【(65+35)×16=65×16+35×16】
象16這樣的好警察屢見不鮮。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小偷都能順利抓獲,他們有的很會使用「障眼法」。你看:79×21+21,警察21要抓兩個小偷,可找來找去只逮到一個小偷79,還有一個在哪裡呢?原來,他就躲在警察的眼皮底下呢【即21為21×1】,難怪不好找!邪不勝正,智慧英明的警察還是抓住了他,並把他們關起來並看守【21×(79+1)】。再看:102×15,警察15要抓小偷,可根本找不著小偷,你們知道小偷怎麼偽裝的嗎?原來他們經過喬裝打扮成了102,其實那是兩個小偷100和2,你看2不躲在100的背後嘛

Ⅳ 有什麼有關分數乘除法和數學家的小故事。【一定要短,因為是要寫在手抄報上面的!】 急!!!!!!!!!

1、華羅庚解題

有一次王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今有物不知其幾,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過了好半天,竟沒有一個學生能回答。王老師用眼掃視全班時,大部分學生都低著頭,恐怕被老師喊起來回答。

只有一個學生在桌上用筆緊張地算著。過了一會兒,這個學生果然舉手要求回答了。他大聲說:「是二十三。」王老師問:「大家說他回答的對不對?」

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學們只是驚奇地看著站起來的那個學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華羅庚。王老師說:「他答對了。」接著老師告訴大家,這是我國古代算學經典之作的《孫子算經》里的一道名題。

2、高斯加法

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事情已處理了一大半,雖然上課了,仍希望將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題數學題目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1+2+3+4+5+6+7+8+9+10=?。

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才有可能算出來,也就可以藉此利用這段時間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裡。

老師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11+11+11+11+11=55,我就是這么算的。

3、投擲實驗

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裡,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

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  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

蒲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

4、乾燥的子彈

有一天,數學老師給全班同學出了這樣一道題:「有四個好朋友,他們相約到森林裡打獵,一路上,他們都興高采烈,談笑風生,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半途中突然下起了雷陣雨,四人成了落湯雞。

可等到雨一停,四人打獵的興致並沒有減少,於是他們檢查了彈葯槍支,發現一部分子彈已經無法使用,四人便把餘下可用的乾燥子彈平分了。

打獵時,四人每人都發射了6發子彈,天黑了四人便帶著獵物回家,途中四人清點了子彈數,發現此時大家剩下的子彈數,恰好是平分子彈時一個人所得的子彈數,現請問乾燥的子彈有多少發?」「老師,結果是32。」華羅庚馬上站起來回答說。

5、華羅庚秒解難題

有位老師,想辨別他的3個學生誰更聰明。他採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備好3頂白帽子,2頂黑帽子,讓他們看到,然後,叫他們閉上眼睛,分別給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頂帽子,最後,叫他們睜開眼,看著別人的帽子,說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顏色.

3個學生互相看了看,都躊躇了一會,並異口同聲地說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聰明的小讀者,想想看,他們是怎麼知道帽子顏色的呢?「 為了解決上面的伺題,我們先考慮「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

因為,黑帽只有1頂,我戴了,對方立刻會說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躊躇了一會,可見我戴的是白帽.這樣,「3人2頂黑帽,3頂白帽」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假設我戴的是黑帽子,則他們2人就變成「2人1頂黑帽,2頂白帽」問題,他們可以立刻回答出來,但他們都躊躇了一會,這就說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經過同樣的思考,於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Ⅳ 乘法小故事

大清早,公雞就大聲地叫起來「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一隻小喜鵲被驚醒了,不高興的喊:「這么冷的天,誰在叫啊,真煩人。」 喜鵲媽媽說:「孩子,該起床啦,公雞也是為大家好,告訴我們天亮了。
  其實,他的叫聲不但優美動聽,還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數學知識呢!」 小喜鵲特別喜歡數學,一聽媽媽這樣說,就不再嚷嚷了。  她仔細聽了聽公雞的叫聲,果然有規律,高興地叫起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雞每次叫3個『喔』字,一共叫了12個『喔』字,4×3=12嘛!我也會。
  」 於是,她也發出了一串有趣的聲音,早晨醒來的其他動物們聽了直誇這個孩子真能幹。 小朋友,喜鵲的叫聲究竟可以寫出什麼樣的乘法算式呢,請試一試吧!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 )×( )=( ) 小象聽了不服氣 ,咚咚咚地跑了過來,也用腳步聲出了一道乘法題。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 )×( )=( ) 一會兒,小豬吹著小喇叭來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 )=( ) 不一會兒,各種動物都跑來看熱鬧。
     小狗說:「你們這樣叫幾聲、吹幾聲誰不會呀,要把乘法題畫出來才算本事呢!」 說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幾步,停下後地上出現了幾個像梅花一樣的腳印,它得意地說:「看,我畫的每朵梅花有6個花瓣,4朵梅花一共有多少個花瓣呢?」。

Ⅵ 一隻大兔子,三隻小兔子,講一個乘法數學故事

一隻大兔子,生了三隻小兔子,大兔子天天帶著三隻小兔子在森林裡尋找食物,有一天,大兔子跑到了一家農民的田地里,發現了許多胡蘿卜,這可是他們最愛吃的東西,大兔子有想,這可是農民伯伯種的莊稼啊,如果我們把胡蘿卜弄走吃了,農民伯伯肯定很傷心,大兔子又想吃,又擔心農民伯伯很傷心,左右徘徊,一時不知道怎麼辦。

大兔子在田地間左右徘徊,最後想了一個對農民伯伯不是很傷害的辦法,實在是忍不住,還是拔了六個胡蘿卜,帶著這六個胡蘿卜離開了這塊田地,把這六個胡蘿卜分給三個小兔子,每個小兔子分得了二個胡蘿卜,高高興興地離開了森林,回兔窩了。大兔子心想,以後再也不去那塊田地了,誘惑實在是太大,難控制啊。

這個故事裡,有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就是:6÷3=2。

(6)數學乘法小故事擴展閱讀:

這個故事中的數學題目是:胡蘿卜總數是6,分胡蘿卜的小兔子總數是3,每個小兔子分得的胡蘿卜數是:6÷3=2(個)。

用語言或文字敘述有關事實,反映某種數量關系,並求解未知數量的題目。每個應用題都包括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中國的應用題通常要求敘述滿足三個要求:

1、無矛盾性,即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不能相互矛盾;

2、完備性,即條件必須充分,足以保證從條件求出未知量的數值;

3、獨立性, 即已知的幾個條件不能相互推出。小學數學應用題通常分為兩類:只用加、減、乘、除一步運算進行解答的稱簡單應用題;需用兩步或兩步以上運算進行解答的稱復合應用題。

應用題可分為一般應用題與典型應用題。

沒有特定的解答規律的兩步以上運算的應用題,叫做一般應用題。 題目中有特殊的數量關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驟和方法來解答的應用題,叫做典型應用題。

(小學時學的應用題,一般使用算數方法解,只有一少部分使用方程、比例來解;而到了初中,所有應用題都必須用方程方法解)

小學應用題分類:

歸一問題、歸總問題、和差問題、和倍問題、差倍問題、倍比問題、相遇問題、追及問題、植樹問題、年齡問題、行船問題、列車問題、時鍾問題、盈虧問題、工程問題、正反比例問題、按比例分配、百分數問題、牛吃草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方陣問題、商品利潤問題、存款利率問題
、溶液濃度問題、構圖布數問題、幻方問題、抽屜原則問題、公約公倍問題、最值問題。

Ⅶ 關於乘法的小故事……急急急!!!!!(短一點)

大清早,公雞就大聲地叫起來「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一隻小喜鵲被驚醒了,不高興的喊:「這么冷的天,誰在叫啊,真煩人。」 喜鵲媽媽說:「孩子,該起床啦,公雞也是為大家好,告訴我們天亮了。其實,他的叫聲不但優美動聽,還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數學知識呢!」 小喜鵲特別喜歡數學,一聽媽媽這樣說,就不再嚷嚷了。她仔細聽了聽公雞的叫聲,果然有規律,高興地叫起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雞每次叫3個『喔』字,一共叫了12個『喔』字,4×3=12嘛!我也會。」 於是,她也發出了一串有趣的聲音,早晨醒來的其他動物們聽了直誇這個孩子真能幹。 小朋友,喜鵲的叫聲究竟可以寫出什麼樣的乘法算式呢,請試一試吧!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 )×( )=( )

小象聽了不服氣 ,咚咚咚地跑了過來,也用腳步聲出了一道乘法題。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 )×( )=( )

一會兒,小豬吹著小喇叭來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 )=( )

不一會兒,各種動物都跑來看熱鬧。

小狗說:「你們這樣叫幾聲、吹幾聲誰不會呀,要把乘法題畫出來才算本事呢!」

說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幾步,停下後地上出現了幾個像梅花一樣的腳印,它得意地說:「看,我畫的每朵梅花有6個花瓣,4朵梅花一共有多少個花瓣呢?」

Ⅷ 趣味數學小故事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小朋友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呢?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說:買菜、賣菜、算多少錢……

下面就是一個小故事,是一個數字之間的故事。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傢伙兒,一起拍幾張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嗎?

唐僧師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長時間,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興興回來。師父唐僧問:你們每人各摘回多少個桃子?
八戒憨笑著說:師父,我來考考你。我們每人摘的一樣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個,如果3個3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沙僧神秘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個4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了多少個?
悟空笑眯眯地說:師父,我也來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個5個地數,數到最後還剩1個。你算算,我們每人摘多少個?
唐僧很快說出他們每人摘桃子的個數。你知道他們每人摘多少個桃子嗎?

給數字一個生命
小朋友們,當你輕輕地打開數學書的時候,是否看到了數字們微笑的臉?咦?數字怎麼是活著的呢?當然是活著的嘍!他們各有不同的性格。你看,一向認為自己個頭最高、腰板總是挺得直直的「1」,是多麼傲慢呀。他可以整除所有的數,但是他除了自身之外卻不能被別的數整除,真可謂是「獨霸將軍」。
但是「2」卻很和善,所以他和他的倍數們成了很好的朋友。聽說過什麼是質數嗎?那些傢伙在數字界中有點與眾不同。他們很固執,相互纏在一起,掛在篩子上怎麼都打不散,總是抱成團。怎麼樣,數字們都擁有不同的個性吧。因此,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生命。據說,數字們也時常組織聚會呢。這種聚會根據不同的目的和時間而定,同樣的數字可以參加不同種類的聚會。當聽到「自然數集合」時,所有的自然數就會聚集在一起,但是當聽到「整數集合」時,剛剛集合在自然數隊伍里的數字們就會跟著整數的隊伍走。

誰是真正的王子?
「王子!」
動物王國的國王10年前丟了一個兒子,所以從很早以前大臣們就開始四處尋找王子。
國王因為年紀大了,記憶力漸漸地減退,越是這樣,國王越想看到王子。
「埃克斯呀,我的埃克斯,我想你想得連覺都睡不著了。」
「在我死之前,如果能看一眼我的兒子……」
大臣們為了老國王到處尋找,並告訴大家:
「我們的王子有3個特徵:第一,用4隻腳走路;第二,渾身長毛;第三,力量很大。如果誰看到王子請立刻與我們聯系。」
聽了這番話,老虎覺得自己渾身都是毛,心裡想:
「這不是在說我嗎?是啊,我就是王子。」
於是,老虎跑到了大臣們的面前。
「我就是王子。」
大家看了看這只老虎,它可以用4隻腳走路,全身的長毛隨風飄舞。不僅如此,它的力氣很大,在旁邊觀看的小兔子被他踢了一下,立刻就暈倒了。
大臣們看了看老虎,連連點頭。
這時,傳來一聲急促的喊聲:
「等等!」
只見一隻狐狸撅著尖尖的小嘴兒,扭動著身體走了過來。
「我才是王子呢。」
狐狸用輕巧的小腳兒跳了跳,炫耀著閃閃發光的銀毛,說道:
「只有力氣就行了嗎?真正的力量來自智慧!正因為我聰明十足,所以才有『像狐狸一樣聰明』這樣的話。」
聽了狐狸的話,大臣們又連連點頭。
大臣們無法斷定誰是埃克斯王子,打算向國王稟報。國王聽到找到王子的消息,高興得合不攏嘴,連忙跑了出來。但是老虎和狐狸正為誰是王子的事情爭吵不休,剛開始還只是吵嘴,後來乾脆相互扭打在一起,撕咬起來。
國王看著打得頭破血流的老虎和狐狸,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了。
「從前可愛的孩子們現在竟然變成這樣……」
國王很傷心。
其實他們兩個都是國王的孩子,國王沉默了很久,然後說道:
「我的兒子還有一個特徵,愛打架的人不是我的孩子。」
聽了這句話,原先撕打在一起的老虎和狐狸立刻停了下來。
國王又說:
「我要找的埃克斯王子不存在了,以後不要再找王子了。」
大臣們手裡拿著「x」形狀的王冠,本來這頂王冠是要給王子戴的,一聽國王這樣說,大臣們都獃獃地站在原地。國王走了。
「埃克斯不存在了,埃克斯不存在了……」
遠處回盪著國王的嘆息聲。

Ⅸ 關於乘除法的數學故事

蒲豐試驗
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裡,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
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這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

數學魔術家
1981年的一個夏日,在印度舉行了一場心算比賽.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歲的婦女,她的名字叫沙貢塔娜.當天,她要以驚人的心算能力,與一台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展開競賽.
工作人員寫出一個201位的大數,讓求這個數的23次方根.運算結果,沙貢塔娜只用了50秒鍾就向觀眾報出了正確的答案.而計算機為了得出同樣的答數,必須輸入兩萬條指令,再進行計算,花費的時間比沙貢塔娜要多得多.
這一奇聞,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沙貢塔娜被稱為「數學魔術家」.


工作到最後一天的華羅庚
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1930年,19歲的華羅庚到清華大學讀書.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後來又被派到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他對數論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他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群眾把優選法用於農業生產.
記者在一次采訪時問他:「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後一天.」他的確為科學辛勞工作的最後一天,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21世紀七大數學難題
美國的克雷數學研究所於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宣布了眾多數學家評選的結果:對七個「千禧年數學難題」的每一個懸賞一百萬美元.
「千年大獎問題」公布以來,在世界數學界產生了強烈反響.這些問題都是關於數學基本理論的,但這些問題的解決將對數學理論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化產生巨大推動.認識和研究「千年大獎問題」已成為世界數學界的熱點.不少國家的數學家正在組織聯合攻關.可以預期,「千年大獎問題」將會改變新世紀數學發展的歷史進程.
卡兒,(1596-1650)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解析幾何學奠基人之一.他認為數學是其他一切科學的理論和模型,提出了數學為基礎,以演繹為核心的方法論,對後世的哲學.數學和自然科Х⒄蠱鸕攪司藪蟮淖饔謾?
笛卡兒分析了幾何學和代數學的優缺點,表示要尋求一種包含這兩門科學的優點而沒有它們的缺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用代數方法,來研究幾何問題--解析幾何,《幾何學》確定了笛卡兒在數學史上的地位,《幾何學》提出了解析幾何學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標志著解析幾何學的誕生,思格斯把它稱為數學的轉折點,以後人類進入變數數學階段.
笛卡兒還改進了韋達的符號記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數,用x、y、z……等表示未知數,創造了「=」,「」等符號,延用至今.
笛卡兒在物理學,生理學和天文學方面也有許多獨到之處.
韋 達
韋達(1540-1603),法國數學家.年青時學習法律當過律師,後從事政治活動,當過議會議員,在西班牙的戰爭中曾為政府破譯敵軍密碼.韋達還致力於數學研究,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地使用字母來表示 已知數、未知數及其乘冪,帶來了代數理論研究的重大進步.韋達討論了方程根的多種有理變換,發現了方程根與分數的關系,韋達在歐洲被尊稱為「代數學之父」.1579年,韋達出版《應用於三角形的數學定律》,同時還發現,這是π的第一個分析表達式.
主要著有《分析法入門》、《論方程的識別與修正》、《分析五章》、《應用於三角形的數學定律》等,由於他貢獻卓著,成為十六世紀法國最傑出的數學家.
高斯
印象中曾聽過一個故事:高斯是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事情已處理了一大半,雖然上課了,仍希望將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題數學題目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1+2+3+4+5+6+7+8+9+10=?,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才有可能算出來,也就可以藉此利用這段時間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裡,老師看到了很生氣的訓斥高斯,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下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這么算的.高斯長大後,成為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高斯小的時候能將難題變成簡易,當然資質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觀察,尋求規則,化難為簡,卻是值得我們學習與效法的.
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的軼事
華羅庚(1910——1982)出生於江蘇太湖畔的金壇縣,因出生時被父親華老祥放於籮筐以圖吉利,「進籮避邪,同庚百歲「,故取名羅庚.
華羅庚從小便貪玩,也喜歡湊熱鬧,只是功課平平,有時還不及格.勉強上完小學,進了家鄉的金壇中學,但仍貪玩,字又寫得歪歪扭扭,做數學作業時倒時滿認真地畫來畫去,但像塗鴉一般,所以上初中時的華羅庚仍不被老師喜歡的學生而且還常常挨戒尺.
金壇中學的一位名叫王維克的教員卻獨有慧眼,他研究了華羅庚塗鴉的本子才發現這許多塗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題時探索的多種路子.一次王維克老師給學生講[孫子算經]出了這樣一道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其二,五五數剩其三,七七數剩其二,問物幾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際,有個學生站起來,大家一看,原來是向來為人瞧不起的華羅庚,當時他才十四歲,你猜一猜華羅庚他說出是多少?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智力題,考智商.一共多少個方塊?

16+9+4+5+5+1=40(個)

熱點內容
交大是哪裡 發布:2025-07-08 12:06:29 瀏覽:594
香港有哪些特產 發布:2025-07-08 12:04:51 瀏覽:832
船用化學品 發布:2025-07-08 11:24:18 瀏覽:912
大老師惡心 發布:2025-07-08 08:52:35 瀏覽:959
日本歷史學 發布:2025-07-08 08:37:05 瀏覽:487
有什麼好歌 發布:2025-07-08 07:06:26 瀏覽:68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8 07:06:19 瀏覽:841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