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規律
① 一年級數學按規律填空1235-()()()
1235-(8)(12)(18)
3+5=8
8+4=12
12+6=18
例如: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按規律填空1.4.9.16.25,(36),(49),(64),(81),(100)……
規律:依次加從3開始的單數: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9,49+15=64,64+17=81,81+19=100……
(1)一年級數學規律擴展閱讀:
找規律填空的意義,實際上在於加強對於一般性的數列規律的熟悉,雖然它有很多解,但主要是培養尋找數列一般規律和猜測數列通項的能力(即運用不完全歸納法的能力)
找規律的類型簡直數不清。有的是所給數字間有規律,有的是隔一個數字間有規律。還有的是相鄰兩個數字之間的差呈某種規律。 規律可能有同加同減同乘一個數或一個數列,或者平方。
②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按規律填數
規律問題向來都是很詭異的規律,
本題,我想不要太復雜,
就是上面的數比下面的數大3
所以,90上面填93
最後一個,隨便填兩個數,
上面的數比下面的數大3即可。
③ 一年級數學什麼叫規律
年級數學的規律還是很簡單的
就會包括2468,1357之類的
④ 一年級數學下冊定律
一、教學任務本冊一年級下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在學生掌握20以內各數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於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二、教學目標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5.認識人民幣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⑤ 小學一年級數學規律題
規律:
1.上下左右數字之和是19,
2.第1、3、5個信封,左右數字之和為下方數。
3.第2、4個信封,右左數字之差為上方數。
第3個信封:上3下8,第4個信封:左1右9,第5個信封:上1下9。
⑥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表橫著看豎著看有什麼規律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表豎著看,每一列中下一層都比上一層小1,第一列排列為專2.3.4.5.6.7.8.9.10,第二列排列為3.4.5.……屬。
加法表(addition table)是求一位數加法的數表,把任意兩個一位數相加的結果列成一張表,稱為加法表,可供初學加法的人使用。常用加法表有10以內的加法表和20以內的加法表等。
(6)一年級數學規律擴展閱讀:
10以內的加法表
10以內的加法表是低年級常用的口訣,也是中高年級學生學習較復雜計算的基礎。
10以內加法表共45道題,按一定順序排列成加法表叫做10以內加法表。豎著看,第一欄得數是2,第二欄得數是3……。橫著看,第一行是幾加1,第二行是幾加2,每行得數從左到右順次多1.
⑦ 一年級數學找規律,按照規律繼續寫下去()61,56,()46()是什麼規律
61和56相鄰,61-56=5
56和46隔一位,56-46=10
由此可以判斷,該組數字是等差數列,差為-5
故66,61,56,51,46,41
⑧ 一年級數學找規律題
a(1)=1,a(2)=1;
a(3)=a(1)+a(2)=2;
a(4)=a(2)+a(3)=3;
a(5)=a(3)+a(4)=5。
綜上所述,回其規律為
a(1)=1,a(2)=1;
n>2時,答a(n)=a(n-2)+a(n-1)。
那麼
a(6)=a(4)+a(5)=8;
a(7)=a(5)+a(6)=13。
補充說明:斐波那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稱黃金分割數列、因數學家列昂納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為例子而引入,故又稱為「兔子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