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遼寧卷
1. 遼寧歷年語文高考題
只找到了05、08、09三年的。
2005年遼寧卷
馮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為農為儒,不恆其業。道少純厚,好學能文,不恥惡衣食,負米奉親之外,唯以披誦吟諷為事,雖大雪擁戶,凝塵滿席,湛如①也。尋薦為霸府從事,俄署太原掌書記,時庄宗並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
庄宗與梁軍夾河對壘一日郭崇韜以諸校伴食數多主者不辦請少罷減。庄宗怒曰:「孤為效命者設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鎮,令三軍別擇一人為帥,孤請歸太原以避賢路。」遽命道對面草詞,將示其眾。道執筆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對曰:「道所掌筆硯,敢不供職。今大王屢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韜所諫,未至過當,阻拒之則可,不可以向來之言,喧動群議,敵人若知,謂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則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韜入謝,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膽量。
明宗入洛,遽謂近臣安重誨曰:「先帝時馮道郎中何在?」重誨曰:「近除翰林學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諳悉,是好宰相。」未幾,遷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皆與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有工部侍郎任贊,因班退,與同列戲道於後曰:「若急行,必遺下《兔園冊》②。」道知之,召贊謂曰:「《兔園冊》皆名儒所集,道能諷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場秀句,便為舉業,皆竊取公卿,何淺狹之甚耶!」贊大愧焉。
天成、長興中,天下屢稔,朝廷無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訪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記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徑井陘之險,憂馬有蹶失,不敢怠於銜轡,及至平地,則無復持控,果為馬所顛仆,幾至於損。臣所陳雖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兢兢業業,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節選自《舊五代史·馮道傳》) [注]①湛如:安然。②《兔園冊》:書名,即《兔園冊府》,唐人編著,五代時流行民間,為村塾童蒙讀本。今佚。
1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恆其業 恆:固定 B.可以喻大喻:比喻
C.道能諷之 諷:背誦 D.遽命道對面草詞遽:立即
1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果為馬所顛仆 吾屬今為之虜矣
B.不敢怠於銜轡 少益耆食,和於身也
C.謂大王君臣之不和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D.一以委之 將以釁鍾
13.以下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馮道有膽量的一組是
① 雖大雪擁戶,凝塵滿席,湛如也 ② 崇韜所諫,未至過當
③ 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
④ 道所掌筆硯,敢不供職
⑤ 何淺狹之甚耶 ⑥ 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凡是有才學、有知識的窮書生,馮道都予以引薦和任用。
B.任贊的戲語是譏諷馮道選拔和任用人才的水平不高。
C.馮道以其膽識勸諫庄宗,並指出了庄宗所為的不妥之處。
D.馮道以自己的切身體會規勸明宗要日慎一日,居安思危。
15.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用「/」斷句。(4分)
庄 宗 與 梁 軍 夾 河 對 壘 一 日 郭 崇 韜 以 諸 校伴 食 數 多 主者 不 辦 請 少 罷 減。
16.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俄而崇韜人謝,因道之解焉。(3分)
(2)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3分)
【參考答案】11. B 12. D 13. C 14. A
15.庄宗與梁軍夾河對壘/一日/郭崇韜以諸校伴食數多/主者不辦/請少罷減。
斷句共4處,每處1分。錯一處扣1分。
16.(1)一會兒,郭崇韜進來向世宗謝罪,通過馮道化解了與世宗的沖突。
(2)陛下用最高道德來承受天命,上天用豐收來顯示吉祥。
【參考譯文】
馮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他家先祖曾務農或為儒,沒有一定職業。馮道年少時,性情純樸厚道,好學能文,不以衣食粗陋為恥,除奉養父母外,只是讀書吟詩,即使大雪封門、塵垢滿席,也依舊興致盎然。張承業不久舉薦他做了霸府從事,稍後又任太原掌書記其時庄宗據有河北,文牘事務繁忙,統由馮道掌管。
庄宗軍隊與梁軍隔黃河相對峙。一天,郭宗韜以諸將校會餐人數過多,主管人供應不起,請稍減員,庄宗發怒說:「我想給那些為我效力的人管幾頓飯,自己都做不得主,那麼河北三鎮就請三軍另外選擇一人任主帥,我請求回太原,以避賢讓路。」隨即命馮道當面草擬文書,以向部下宣告。馮道持筆呆了很久,庄宗嚴厲催促他,他緩緩起身答道:「我的職責就是掌管筆墨文書豈敢不奉命從事。如今大王您屢建大功,剛剛平定南方寇亂,崇韜所諫,未必失當,拒絕他可以卻不可用剛才那番話挑起眾議。敵人若是得知,便會說大王您這里君臣不和了。希望再三考慮那便是天下的萬幸。」不久郭崇韜入朝致謝,因為馮道替他解了圍。人們開始敬重馮道的膽識。
明宗入主洛陽後,立刻問近臣安重誨說:「先帝在位時的馮道郎中在什麼地方?」安重誨回答:「不久前授翰林學士。」明宗說:「此人我久已熟知,是好宰相。」很快便拜馮道為端明殿學士「端明」之號就是從馮道開始設立的。不久馮道遷中書侍郎、刑部尚書平章事。凡貧困微賤無所依恃卻有才幹、有抱負、又與他素來相知的士人,他一律拔用;唐朝末年世族中行為浮躁的人他必定貶抑不用。有位工部侍郎名叫任贊,退朝時,和同僚在後面嘲笑馮道說:「他若快走,一定會掉下《免園冊》。」馮道聽說此事,召來任贊對他說:「《免園冊》的文章都是名儒編集的,我可以背誦。舊朝廷一些士子,不過讀了些考場上的華麗辭藻,就去應試,都是竊取公卿的名位,真是何等淺薄、狹隘。」任贊十分慚愧。
天成、長興年間,天下連年豐收,朝廷無事。明宗坐朝延英殿,留馮道向他詢問朝廷外面的事。馮道說:「陛下以至上的道德承受天命,上天以豐年昭示祥瑞,陛下更要日日謹慎,以酬答上天之心。臣常憶起在先帝霸府任職時,曾奉命出使中山,過井陘險地時,唯恐馬匹失蹄,不敢放鬆韁繩,等到平地,便不再控制,結果被馬摔下,幾乎致殘。臣所說的這件事雖小,卻可以比喻大事。陛下不要因為天下清明安定,連年豐收,便無節制地享樂。兢兢業業,是臣對陛下的希望。」明宗非常贊同。
2008年遼寧卷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後家新安。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性又好書,經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游集。後以軍功,稍遷儀同三司,襲爵新義郡公。武帝伐齊,齊將獨孤永業守金墉城,擒說下之。進平范陽,拜永州刺史。陳人逼光州,擒以行軍總管擊破之。高祖作相,遷和州刺史。陳將頻寇江北,前後入界。擒屢挫其鋒,陳人奪氣。開皇初,高祖潛有吞並江南之志,以擒有文武才用,夙著聲名,於是委以平陳之任,甚為敵人所憚。及大舉伐陳,以擒為先鋒。擒率五百人宵濟,襲採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進攻姑熟,半日而拔,次於新林。江南父老素聞其威信,來謁軍門,晝夜不絕。陳人大駭,其將相繼降之。晉王廣上狀,高祖聞而大悅,宴賜群臣。陳叔寶遣領軍蔡征守朱雀航,聞擒將至,眾懼而潰。符蠻奴為賀若弼所敗,棄軍降於擒。擒以精騎五百,直入朱雀門。陳人慾戰,蠻奴撝之曰〔注〕:「老夫尚降,諸君何事!」眾皆散走。遂平金陵,執陳主叔寶。時賀若弼亦有功。乃下詔於晉王曰:「此二公者,深謀大略,東南逋寇,朕本委之,靜地恤民,悉如朕意。九州不一,已數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業,天下盛事,何用過此!聞以欣然,實深慶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賜物萬段。先是,江東有歌謠曰:「黃斑青駿馬,發自壽陽浚,來時冬氣末,去日春風始。」皆不知所謂。擒本名虎,平陳之際,又乘青駿馬,往反時節與歌相應,至是方悟。其後突厥來朝,上謂之曰:「汝聞江南有陳國天子乎?」對曰:「聞之。」上命左右引突厥詣擒前,曰:「此是執得陳國天子者。」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俄征還京,上宴之內殿,恩禮殊厚。無何因寢疾,數日意卒,時年五十五。(節選自《隋書·韓擒虎傳》) 〔注〕撝(huī):揮手呵斥。
8.對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後以軍功,稍遷儀同三司 稍:稍稍。
B.獨孤永業守金墉城,擒說下之 說:勸服。
C.高祖潛有吞並江南之志 潛:暗中。
D.半日而拔,次於新林 次:駐扎。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韓擒戰功顯赫的一組是
1擒有文武才用,夙著聲名 2委以平陳之任,甚為敵人所憚
3襲採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 4來謁軍門,晝夜不絕
5聞擒將至,眾懼而潰 6遂平金陵,執陳主叔寶
A.123 B.145 C.246 D.356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擒自小以有膽略知名,容貌魁偉,有豪傑的儀表。周太祖很賞識他,讓獨生子與他交往。在任職刺史後,屢次擊敗陳軍的侵擾,陳人喪失了銳氣。
B.韓擒揣摩高祖有吞並江南的志向,在伐陳時擔任先鋒。他率領五百人,半日攻下姑熟,陳人大驚,其將領相繼投降。高祖聞訊十分喜悅,大宴群臣。
C.韓擒聲名令陳軍感到恐懼,陳叔寶遣部下鎮守朱雀航,但軍士逃散。其時賀若弼打敗陳將任蠻奴也有軍功,高祖在表彰韓擒的同時也表彰了賀若弼。
此前江東的歌謠相應,當時人們不知歌謠何意,平陳之後才得以明白。韓擒被徵召回京後,深受皇上禮遇,但不久卻因急病而死。
11.把第I 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陳人慾戰,蠻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諸君何事!」眾皆散走。
擒厲然顧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視,其有威容如此。
8.A 9.D 10.B
11、(10分)(1)(5分)陳國人想要應戰,任蠻奴揮手呵斥說:「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麼!」眾人都四散逃跑。譯出大意給3分;「何事」、「走」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5分)韓擒嚴厲地瞪著他,突厥使者恐懼,不敢抬頭看他,韓擒就是這樣極有威容。
2009年遼寧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孫謙字長遜,東莞莒人也。少為親人趙伯符所知。謙年十七,伯符為豫州刺史,引為左軍行參軍,以治干稱。父憂去職,客居歷陽,躬耕以養弟妹,鄉里稱其敦睦。出為句容令,清慎強記,縣人號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為司徒參軍,言之明帝,擢為明威將軍、巴東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峽,恆以威力鎮之。謙將述職,敕募千人自隨。謙曰:「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耳,何煩兵役,以為國費。」固辭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蠻獠懷之,競餉金寶,謙慰喻而遣,一無所納。及掠得生口,皆放還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齊初,為寧朔將軍、錢唐令,治煩以簡,獄無繫囚。及去官,百姓以謙在職不受餉遣,追載縑帛以送之,謙卻不受。每去官,輒無私宅,常借官空車廄居焉。明帝將廢立,欲引謙為心膂,使兼衛尉,給甲杖百人,謙不願處際會,輒散甲士,帝雖不罪,而弗復任焉。天監六年,出為輔國將軍、零陵太守,已衰老,猶強力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謙至絕跡。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謙為郡縣,常勤勸課農桑,務盡地利,收入常多於鄰境。九年,以年老,征為光祿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潔,甚禮異焉。每朝見,猶請劇職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謙自少及老,歷二縣五郡,所在廉潔。居身儉素,夏日無幬帳,而夜卧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年逾九十,強壯如五十者,每朝會,輒先眾到公門。力於仁義,行己過人甚遠。從兄靈慶常病寄於謙,謙出行還問起居。靈慶曰:「向飲冷熱不調,即時猶渴。」謙退遣其妻。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禮殯葬之。眾咸服其行義。十五年,卒官,時年九十二。
(節選自《梁書·孫謙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引為左軍行參軍,以治干稱 干:才能。
B.躬耕以養弟妹 躬:親自。
C.蠻夷不賓,蓋待之失節耳 賓:歸順。
D.至郡,布恩惠之化 布:宣告。
【答案】D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孫謙為政清廉的一組是(3分)
①謙慰喻而遣,一無所納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③治煩以簡,獄無繫囚 ④每去官,輒無私宅
⑤已衰老,猶強力為政 ⑥居身儉素,夏日無幬帳
A.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答案】A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孫謙十七歲開始任職,離任後客居歷陽,從事耕作來供養弟妹,鄉里稱贊他淳厚友愛。後升任二郡太守,他對待蠻夷採用安撫政策,境內安定,威信卓著。
B.孫謙任錢塘令時操守廉潔,不受饋贈。由於沒有私人住宅,離任時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車庫里。明帝想將他引為親信,因為他不願意而被迫放棄這一想法。
C.孫謙任零陵太守時,雖然年紀已老,仍勤於職守,受到官員民眾歡迎。在擔任郡守縣令期間,常鼓勵督責蠶桑養殖,努力發展農業生產,收入多於鄰境。
D.孫謙一生,歷任二縣五郡長官,處處廉潔奉公,以身作則。九十歲後,每次朝見聚會,他總是先於別人到達;遵奉仁義之道,身體力行也遠遠超過別人。
【答案】B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既至,高祖嘉其清潔,甚禮異焉。每朝見,猶請劇職自效。
(2)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
【答案】(1)(5分)到任以後,高祖贊賞他清廉,厚禮對待他,認為他很奇特。每次朝見,他仍然請求承擔繁忙的工作來證明自己。(2)(5分)有個彭城人劉融,討飯病重,無家可歸,朋友把他抬送到孫謙家,孫謙打開廳堂來接待他。
譯文:
孫謙,字長遜,是東莞莒縣人。他自小就被親戚趙伯符所賞識,在他十七歲時,趙伯符出任豫州刺史,委任他為左軍行參軍,他以處理事務得當見稱。他因父親去世而離職,就暫時寄居在歷陽,從事耕作以養活弟妹,鄉里父老都稱贊他敦厚和睦。宋江夏王劉義恭聽說後,任用他為參軍。他又出任句容令,清廉謹慎,博聞強記,縣里百姓把他稱為神明。宋明帝泰始初,他事奉建安王劉休仁,劉休仁任用他為司徒參軍,並向宋明帝提到他。明帝提升他為明威將軍、巴東與建平二郡大守。這二郡在長江三峽地區,地方官一直是以武力來進行鎮壓。孫謙將要上任,明帝命令他召募一千人跟隨。?不必麻煩役使兵車,以耗費國家資財。」他堅決推辭不受。到郡後,他廣施恩惠,推行教化,蠻人與獠人十分感動,爭相獻上黃金與珍寶,孫謙加以撫慰勸喻,讓他們回去安居樂業,所獻的東西一無所受。對於原先搶掠的蠻人,孫謙也都將他們釋放回家。自己俸祿中出於本郡官吏百姓的部分,他都免除不收。在他治理下,郡中安定,他的威信大增。宋後廢帝元徽初,他被任命為梁州刺史,他推辭沒有赴職,又被任命為越騎校尉、征北司馬府主簿。建平王劉景素將要舉兵造反,顧慮孫謙為人剛強正直,先找借口派他出使到京都,然後再起兵作亂。齊高帝建元初,他擔任寧朔將軍、錢唐令,他以簡便的方法處理煩雜的事務,以至獄中沒有等待判決的囚犯。到他離職時,百姓以他在職時不受百姓的禮物,裝載嫌帛等物追著要送給他,但他一無所受。每次離職時,因為自己沒有私宅,就借官府空著的車棚居住。齊武帝永明初,他出任冠軍將軍長史、江夏太守,由於在被接替時擅自離開江夏郡,被關押到尚方中,不久,被赦免為中散大夫。梁武帝天監六年,孫謙出任輔國將軍、零陵太守,雖然年齡已衰老,但他還是勉力處理政務,官吏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起先,郡中經常有老虎傷人,他來到後,遂不見老虎的痕跡。天監九年,因他年老,徵召為光祿大夫。入朝後,梁武帝贊賞他的清白廉潔,對他十分禮遇。每次朝見時,孫謙還請求擔任繁重的職務以效力。梁武帝笑著說:「我用你的智謀,不用你的武力。」孫謙自少至老,歷任二縣、五郡的長官,所到之處,廉潔奉公。他努力實行仁義,自己所作的超過一般人很多。他的從兄孫靈慶曾在他家養病,他外出前及歸來後都要去探問孫靈慶的起居情況。一次,孫靈慶說:「先前喝的水冷熱不調,現在還口渴。」孫謙退出後,便將妻子送回娘家。彭城人劉融乞討要飯,病重後無處收留,他的朋友用車把他送到孫謙家,孫謙打開廳堂以接待劉融。劉融去世後,孫謙又以禮進行殯葬。眾人都佩服孫謙的仁義作風。天監十五年,他死於任上,當時已九十二歲。
2. 遼寧高考語文卷,到底誰在批
貌似是的,一部分是大學教師,一部分研究生批,我們學校就是閱卷點……
3. 2017年和遼寧高考試卷相同的省份有哪些
2017,遼寧用的新課標Ⅱ卷,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新疆、西藏、陝西、重慶和遼寧用的是一套題
4. 對高考遼寧卷語文作文題目的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不能不說得益於他在日本最初是學醫的。 就成才而言,「雜」,就是廣博。廣博與專深,同樣是不可偏缺的。就這個意義而言,人人都應成為「雜家」,「雜家」好! 至於「忙」,考生的生活經歷中「忙」的體驗就比較多,容易下筆。我是從母親的話展開,「母親在世時,曾經說我是『勞碌命』」最後歸結到,「忙碌,使我有一種充實感。每天都有成果,我感到生活的充實。一中用「搜索引擎」搜索出幾個包容之例進行鋪陳。至於篇末的「升華語」,那就不難了:「包容,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涵養。包容不僅產生和諧,而且產生凝聚力。包容的前提,是寬廣的胸懷。所謂海納百川,首先就是有了大海那樣的胸懷,這才能夠百川並蓄。人人需要包容這一可貴的品格。」 我參加全國卷作文高考是在2002年。那一年,除了北京和上海的高考作文是本地區單獨命題的,其他省市則採用全國統一命題。全國高考的作文命題是這樣的: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風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風之處必死無疑。他走啊走,突然腳下碰到一個僵硬的東西,他扒開雪地一看,原來是一個凍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還是繼續前行?經過心靈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後,他決定救這個人。於是,他脫下手套,開始給那個凍僵的人全身按摩。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把他救醒了。於是,兩人攙扶著走出雪地。 也許人人不一定能夠碰到這樣的生死抉擇,但是我們生活中也會面臨一些與觸動心靈有關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選擇?為什麼會作這樣的選擇?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這個「心靈的選擇」,應當是難度相當高的作文題。這個作文題,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就作文題解里那登山者的故事展開議論,另一種是根據自身的所見所聞展開「心靈的選擇」這一命題。前一種寫法會一般化,不容易出彩,而後一種寫法,對於年輕的考生而言,遭遇「心靈的選擇」並不多,難以展開。正因為這樣,「心靈的選擇」這題目看似簡單,卻不好寫。我沉思良久,忽然想及2001年美國爆發911事件,我專程從上海飛往紐約采訪。最令我感動的是紐約的消防隊員。當別人急於從烈焰騰飛的世界貿易大廈逃命的時候,他們卻逆向沖進這兩座火光沖天的高樓。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他們「心靈的選擇」是感天動地的。我的思緒一旦突破了命題,就一瀉而下,只花四十五分鍾就揮就了《浴火的鳳凰》: 生命對於人生只有一次而已。生命對於人生是最可寶貴的。紐約的消防隊員們正是深刻懂得生命的意義,這才以自己的死去換取別人的生,盡管這些「別人」與他們素不相識。他們的心靈選擇,是最高尚的。正因為這樣,他們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在清理世界貿易中心大廈廢墟的那些日子裡,每當從瓦礫中挖掘到一具穿著「FDNY」(紐約消防隊)桔紅色消防服的遺體,人們就唱起了美國國歌,用星條旗覆蓋在英雄的遺體上。 我在紐」義大利畫家達·芬奇,能夠畫出《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等名作,「工夫在畫外」,因為他做過建築設計師,研究過地質學、植物學、水利學、機械學,特別是他曾詳細研究過人體解剖學。他親手解剖了三十具屍體,畫下大量的人體解剖圖,所以他筆下的人體比例非常准確。魯迅的小說《葯》,那華小栓是晚期肺病患者。魯迅寫華小栓 葉永烈:評點歷年高考作文題目 (原載2009年第一期《語文學習》雜志) 作為作家,對於高考作文的關注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從2000年起,我應邀八次參加高考作文,我與考生們同時寫作高考作文,而且在規定的時間內交卷。我參加高考作文的目的有二:一是在第一線體驗廣大考生的生活,與考生們零距離接觸,了解當代年輕人的心境;二是測驗自己的快速反應能力,因為作為紀實文學作家,常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時效性很強的作品,因此快速反應能力是紀實文學作家的基本素質之一。 我生活在上海,因此六次寫的是上海考區的作文,一次參加全國卷高考作文,一次應北京之約寫北京卷題目。 每年,我作為「考生」,是命題組的老師在「考」我。如今反過來,讓我來評論每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進行換位思考。 有過高考作文實踐,我先就曾經寫作過的八個高考作文題目,進行評點: 2000年,上海考區的題目是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確立一個主題,加以論證,並說說你的設想」。這個題目富有前瞻性。當時,上海市剛剛開始申辦世博會,能否獲准尚不得而知。那時候,人們對於世博會所知不多,連我一看到這個題目都愣了一下,經過幾分鍾的思索,終於理出了頭緒。出這樣的題目,不僅考驗考生的文學水平,而且考驗考生是否關心時政。我在考場里用了一個小時寫出一篇散文《東方巨龍的騰飛》,完成了「作業」。我的這篇作文在翌日發表於上海《青年報》上,迅即被《新民晚報》轉載,並就我的作文發表評論。 我很喜歡的高考題目是2002年上海卷的《面對大海》。在我看來,《面對大海》這樣的題目,誰都能寫,但是寫得好不容易。高考作文不宜出偏題、出難題,不應「為難」考生,更不應該與考生「作對」。像《面對大海》,是「與人為善」的作文題。然而,要把《面對大海》寫成一篇有思想深度的作文,卻又有一定難度,這正是用來區分考生作文水平的一把標尺。對於我來說,《面對大海》可以寫成一篇文辭優美而又有思想內涵的散文。一見到《面對大海》這一題目,沒有「愣」了一下的感覺,我的思緒立即飛到浩瀚無涯、白浪滔滔的萬頃碧海。我在作文中先是描述我見過的世界各地各種各樣的海,贊嘆大海的博大,然後引出感慨:「面對大海的我,感到自我的渺小」,「每當我為一己私利、一度挫折而苦悶、而擲躅、而傍徨、而浮躁的時候,一想到大海,就豁然開朗。」 同樣,2008年上海卷的《他們》,這題目也很不錯。這與《面對大海》一樣,題目很大氣,我很喜歡。《他們》這題目,誰都能寫出來,選擇的角度也很多,可以從方方面面切入。可是,要把《他們》開掘深,卻令人在下筆前需要反復琢磨。我是在思索良久之後才寫的。當時腦海中涌現許許多多「他們」,最後我選定了特殊的「他們」——我在紐約街頭邂逅的一對把五星紅旗作為導游旗的華人父子導游,在到處是星條旗的紐約顯得那麼突出。我寫了父子兩代的截然不同的經歷,而「他們」都有一顆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 至於2007年上海卷《必須跨過這道坎》,由於「這道坎」是「必須跨過」的,說明這道「坎」不是普通的「坎」,而是相當艱難的。對於經歷簡單的考生們來說,這題目不大好寫。那天高考作文結束之後,我聽見有的考生說,今天的考題成了難以「跨過」的一道「坎」。對於閱歷豐富、經受過各種各樣的「坎」的我,寫起來自然不難。我選擇了左眼因手術失敗而失明這道「坎」,幾乎使我不能再做文字工作,而我如何「跨過這道坎」,一直從事創作至今。我在文末寫道:「人生的道路從來不平坦,誰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坎。要像劉翔那樣勇往直前,你就能飛越一道又一道坎,你的人生就充滿燦爛和喜悅。」 2003年上海卷的題目「雜」和2004年的「忙」,都只有一個字,很簡潔。顯然,這兩個題目都要求考生寫一篇議論文。相對來說,「雜」比「忙」要難寫些。不過,考生們經過認真思索,還是可以寫出作文來「按著胸膛咳嗽」 葉永烈:評點歷年高考作文題目 (原載2009年第一期《語文學習》雜志) 作為作家,對於高考作文的關注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從2000年起,我應邀八次參加高考作文,我與考生們同時寫作高考作文,而且在規定的時間內交卷。我參加高考作文的目的有二:一是在第一線體驗廣大考生的生活,與考生們零距離接觸,了解當代年輕人的心境;二是測驗自己的快速反應能力,因為作為紀實文學作家,常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時效性很強的作品,因此快速反應能力是紀實文學作家的基本素質之一。 我生活在上海,因此六次寫的是上海考區的作文,一次參加全國卷高考作文,一次應北京之約寫北京卷題目。 每年,我作為「考生」,是命題組的老師在「考」我。如今反過來,讓我來評論每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進行換位思考。 有過高考作文實踐,我先就曾經寫作過的八個高考作文題目,進行評點: 2000年,上海考區的題目是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確立一個主題,加以論證,並說說你的設想」。這個題目富有前瞻性。當時,上海市剛剛開始申辦世博會,能否獲准尚不得而知。那時候,人們對於世博會所知不多,連我一看到這個題目都愣了一下,經過幾分鍾的思索,終於理出了頭緒。出這樣的題目,不僅考驗考生的文學水平,而且考驗考生是否關心時政。我在考場里用了一個小時寫出一篇散文《東方巨龍的騰飛》,完成了「作業」。我的這篇作文在翌日發表於上海《青年報》上,迅即被《新民晚報》轉載,並就我的作文發表評論。 我很喜歡的高考題目是2002年上海卷的《面對大海》。在我看來,《面對大海》這樣的題目,誰都能寫,但是寫得好不容易。高考作文不宜出偏題、出難題,不應「為難」考生,更不應該與考生「作對」。像《面對大海》,是「與人為善」的作文題。然而,要把《面對大海》寫成一篇有思想深度的作文,卻又有一定難度,這正是用來區分考生作文水平的一把標尺。對於我來說,《面對大海》可以寫成一篇文辭優美而又有思想內涵的散文。一見到《面對大海》這一題目,沒有「愣」了一下的感覺,我的思緒立即飛到浩瀚無涯、白浪滔滔的萬頃碧海。我在作文中先是描述我見過的世界各地各種各樣的海,贊嘆大海的博大,然後引出感慨:「面對大海的我,感到自我的渺小」,「每當我為一己私利、一度挫折而苦悶、而擲躅、而傍徨、而浮躁的時候,一想到大海,就豁然開朗。」 同樣,2008年上海卷的《他們》,這題目也很不錯。這與《面對大海》一樣,題目很大氣,我很喜歡。《他們》這題目,誰都能寫出來,選擇的角度也很多,可以從方方面面切入。可是,要把《他們》開掘深,卻令人在下筆前需要反復琢磨。我是在思索良久之後才寫的。當時腦海中涌現許許多多「他們」,最後我選定了特殊的「他們」——我在紐約街頭邂逅的一對把五星紅旗作為導游旗的華人父子導游,在到處是星條旗的紐約顯得那麼突出。我寫了父子兩代的截然不同的經歷,而「他們」都有一顆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 至於2007年上海卷《必須跨過這道坎》,由於「這道坎」是「必須跨過」的,說明這道「坎」不是普通的「坎」,而是相當艱難的。對於經歷簡單的考生們來說,這題目不大好寫。那天高考作文結束之後,我聽見有的考生說,今天的考題成了難以「跨過」的一道「坎」。對於閱歷豐富、經受過各種各樣的「坎」的我,寫起來自然不難。我選擇了左眼因手術失敗而失明這道「坎」,幾乎使我不能再做文字工作,而我如何「跨過這道坎」,一直從事創作至今。我在文末寫道:「人生的道路從來不平坦,誰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坎。要像劉翔那樣勇往直前,你就能飛越一道又一道坎,你的人生就充滿燦爛和喜悅。」 2003年上海卷的題目「雜」和2004年的「忙」,都只有一個字,很簡潔。顯然,這兩個題目都要求考生寫一篇議論文。相對來說,「雜」比「忙」要難寫些。不過,考生們經過認真思索,還是可以寫出作文來;「睡醒之後咳嗽約采訪,得知眾多的紐約小夥子報名參加紐約消防隊,以替代那些犧牲者的空缺的名額。紐約姑娘說:「我要嫁給具有消防隊員那樣心靈的人。我討厭那些每隔一小時就要查一下自己股票帳號的人——雖然這些人那麼富有。」 很榮幸,我的這篇作文獲得了58分。報紙在發表我的《浴火的鳳凰》時還配發了閱卷老師的評語:「首先,作者審題正確,立意切合題意。他准確理解『選擇』一詞的含義,引用的事例既是生死的選擇,又是一種心靈的選擇,相關論述充分有力,中心突出。除了很有分量的事例之外,充沛真摯的感情也使本文從眾多作文中脫穎而出。」 通過八次參加高考作文的實踐,我對高考作文題有四點感受: 一是題目應當是考生事先猜不到的,是種種「模擬考」所沒有的。只有這樣,才能測試出考生真正的作文水平。例如, 2008年高考時普遍猜測考題必定是寫汶川大地震,上海卻出了個《他們》,別具一格。 二是不要出偏題、難題,不要太深、太生。要從考生的水平、能力出發,使絕大部分考生都能寫得出來。 三是題目要簡明,大氣。比如2008年天津卷「人之常情」,2006年遼寧卷「肩膀」,2005年廣東卷「紀念」。但是,2005年福建卷作文題,像猜謎,非常費解,要考生從「下面兩幅圖」寫出「聯想或感悟」: 我規范,我穩定,我周長短,面積大…… 我新穎,我多變,我周長長,面積小…… 如果說「我規范,我穩定」和「我新穎,我多變」還能做點文章的話,那「我周長短,面積大」、「我周長長,面積小」,簡直成了幾何題!像這樣的晦澀的怪題,不應當成為嚴肅的高考題目。 四是命題看似淺,內涵深,下筆易,寫好難,這樣可以拉開考生間的差距,藉以達到作文考試區分優劣的目的。 我還饒有興味地閱讀了《語文學習》雜志發來的法國、美國的高考作文試題。法國的作文題目偏重名著,如「試分析盧梭《論人類的幸福、不幸和社會性》一文的哲學含義」,「評論叔本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美國的命題則要求考生從名人名言中闡述自己的見解。這樣的題目會引導學生讀名著,學習名人名言,可以說是別開生面,另有一番含意。 」;「。我是抓住「雜家」來做「雜」文章,把「雜」闡發為「博」: 常言道:「蜜蜂采百花而後釀佳蜜。」義大利畫家達·芬奇,能夠畫出《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等名作,「工夫在畫外」,因為他做過建築設計師,研究過地質學、植物學、水利學、機械學,特別是他曾詳細研究過人體解剖學。他親手解剖了三十具屍體,畫下大量的人體解剖圖,所以他筆下的人體比例非常准確。魯迅的小說《葯》,那華小栓是晚期肺病患者。魯迅寫華小栓「按著胸膛咳嗽」;「睡醒之後咳嗽」;「趁著熱鬧,拚命咳嗽」……這些描寫都嚴格符合醫學知識。魯迅的《狂人日記》,非常准確地寫了一個遭到封建勢力迫害而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不能不說得益於他在日本最初是學醫的。 就成才而言,「雜」,就是廣博。廣博與專深,同樣是不可偏缺的。就這個意義而言,人人都應成為「雜家」,「雜家」好! 至於「忙」,考生的生活經歷中「忙」的體驗就比較多,容易下筆。我是從母親的話展開,「母親在世時,曾經說我是『勞碌命』」最後歸結到,「忙碌,使我有一種充實感。每天都有成果,我感到生活的充實。一旦無所事事,我卻反而無所適從,一種無可名狀的失落感襲上心頭。」 北京卷的「包容」,相對上海卷的「雜」和「忙」,主題更加充滿鮮明的積極意義。「包容」這題目一看就明白,破題卻費思量。作者必須從典型的包容事例引申出包容的含義和值得贊美之處。我在看了「包容」這道作文題之後,在腦海中用「搜索引擎」搜索出幾個包容之例進行鋪陳。至於篇末的「升華語」,那就不難了:「包容,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涵養。包容不僅產生和諧,而且產生凝聚力。包容的前提,是寬廣的胸懷。所謂海納百川,首先就是有了大海那樣的胸懷,這才能夠百川並蓄。人人需要包容這一可貴的品格。」 我參加全國卷作文高考是在2002年。那一年,除了北京和上海的高考作文是本地區單獨命題的,其他省市則採用全國統一命題。全國高考的作文命題是這樣的: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風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風之處必死無疑。他走啊走,突然腳下碰到一個僵硬的東西,他扒開雪地一看,原來是一個凍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還是繼續前行?經過心靈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後,他決定救這個人。於是,他脫下手套,開始給那個凍僵的人全身按摩。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把他救醒了。於是,兩人攙扶著走出雪地。 也許人人不一定能夠碰到這樣的生死抉擇,但是我們生活中也會面臨一些與觸動心靈有關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選擇?為什麼會作這樣的選擇?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這個「心靈的選擇」,應當是難度相當高的作文題。這個作文題,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就作文題解里那登山者的故事展開議論,另一種是根據自身的所見所聞展開「心靈的選擇」這一命題。前一種寫法會一般化,不容易出彩,而後一種寫法,對於年輕的考生而言,遭遇「心靈的選擇」並不多,難以展開。正因為這樣,「心靈的選擇」這題目看似簡單,卻不好寫。我沉思良久,忽然想及2001年美國爆發911事件,我專程從上海飛往紐約采訪。最令我感動的是紐約的消防隊員。當別人急於從烈焰騰飛的世界貿易大廈逃命的時候,他們卻逆向沖進這兩座火光沖天的高樓。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他們「心靈的選擇」是感天動地的。我的思緒一旦突破了命題,就一瀉而下,只花四十五分鍾就揮就了《浴火的鳳凰》: 生命對於人生只有一次而已。生命對於人生是最可寶貴的。紐約的消防隊員們正是深刻懂得生命的意義,這才以自己的死去換取別人的生,盡管這些「別人」與他們素不相識。他們的心靈選擇,是最高尚的。正因為這樣,他們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在清理世界貿易中心大廈廢墟的那些日子裡,每當從瓦礫中挖掘到一具穿著「FDNY」(紐約消防隊)桔紅色消防服的遺體,人們就唱起了美國國歌,用星條旗覆蓋在英雄的遺體上。 我在紐趁著熱鬧,拚命咳嗽」……這些描寫都嚴格符合醫學知識。魯迅的《狂人日記》,非常准確地寫了一個遭到封建勢力迫害而得了精神分裂症的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不能不說得益於他在日本最初是學醫的。
就成才而言,「雜」,就是廣博。廣博與專深,同樣是不可偏缺的。就這個意義而言,人人都應成為 葉永烈:評點歷年高考作文題目 (原載2009年第一期《語文學習》雜志) 作為作家,對於高考作文的關注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從2000年起,我應邀八次參加高考作文,我與考生們同時寫作高考作文,而且在規定的時間內交卷。我參加高考作文的目的有二:一是在第一線體驗廣大考生的生活,與考生們零距離接觸,了解當代年輕人的心境;二是測驗自己的快速反應能力,因為作為紀實文學作家,常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時效性很強的作品,因此快速反應能力是紀實文學作家的基本素質之一。 我生活在上海,因此六次寫的是上海考區的作文,一次參加全國卷高考作文,一次應北京之約寫北京卷題目。 每年,我作為「考生」,是命題組的老師在「考」我。如今反過來,讓我來評論每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進行換位思考。 有過高考作文實踐,我先就曾經寫作過的八個高考作文題目,進行評點: 2000年,上海考區的題目是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確立一個主題,加以論證,並說說你的設想」。這個題目富有前瞻性。當時,上海市剛剛開始申辦世博會,能否獲准尚不得而知。那時候,人們對於世博會所知不多,連我一看到這個題目都愣了一下,經過幾分鍾的思索,終於理出了頭緒。出這樣的題目,不僅考驗考生的文學水平,而且考驗考生是否關心時政。我在考場里用了一個小時寫出一篇散文《東方巨龍的騰飛》,完成了「作業」。我的這篇作文在翌日發表於上海《青年報》上,迅即被《新民晚報》轉載,並就我的作文發表評論。 我很喜歡的高考題目是2002年上海卷的《面對大海》。在我看來,《面對大海》這樣的題目,誰都能寫,但是寫得好不容易。高考作文不宜出偏題、出難題,不應「為難」考生,更不應該與考生「作對」。像《面對大海》,是「與人為善」的作文題。然而,要把《面對大海》寫成一篇有思想深度的自己的見解。這樣的題目會引導學生讀名著,學習名人名言,可以說是別開生面,另有一番含作文的目的有二:一是在第一線體驗廣大考生的生活,與考生們零距離接觸,了解當代年輕人的心境;二是測驗自己的快速反應能力,因為作為紀實文學作家,常常需要\
5. 遼寧2017年高考語文試卷難嗎
1、2017年高考語文科目沒有改革。2、2017年高考科目沒有變化,仍然是3+文理綜合,仍然要考語文,語文總分仍然為150分,語文科目考試內容也沒有大的變化。
6. 2017年高考使用全國統一卷的省份有多少
1、全國Ⅰ卷地區: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
2、全國Ⅱ卷地區: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陝西、重慶
3、全國Ⅲ卷地區:雲南、廣西、貴州、四川
4、海南省:全國Ⅱ卷(語、數、英)+單獨命題(政、史、地、物、化、生)
5、山東省:全國Ⅰ卷(外語、文綜、理綜)+自主命題(語文、文數、理數)
6、江蘇省: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7、北京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8、天津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6)2017高考語文遼寧卷擴展閱讀
全國卷,它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命制的適用於全國大部分省區的高考試卷,目的在於保證人才選拔的公正性。
從2016年開始,全國Ⅰ、Ⅱ、Ⅲ卷分別改稱為全國乙、甲、丙卷。小語種(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高考統一使用全國卷,各省均無自主命題權,且不分甲乙丙卷。
2017年,寧夏、海南、廣東、山東加入新課標高考,其中寧夏、海南由國家考試中心命題,寧夏、海南共用語數英卷,寧夏用理綜卷、文綜卷,海南用理化生政史地單科卷。
這一年,廣東與山東自主命題新課標卷,其中廣東英語卷開考「語法填空」新題型。
7. 2017遼寧省高考採用什麼試卷類型 2071遼寧省高考的形式
1、2017年遼寧來省高考從新入學的高一學生開源始進行高考改革,2017年當年的高考模式及試卷沒有變化,仍然與之前年份相同。只有到了2020年高考才會實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
2、對於2017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講,不會受到高考改革的影響,只要按照學校的教學安排進行學習和復習就可以了,不要因為高考改革的問題影響到復習。
8. 2017年遼寧省和黑龍江省高考是一樣的試卷嗎
2017年遼寧省和黑龍江省高考是一樣的試卷,都是使用的全國II卷(全國甲卷回)。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答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試卷使用情況:
全國II卷(全國甲卷):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青海、西藏、陝西、重慶、海南(註:2017年海南省僅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使用全國卷,物理/政治、化學/歷史、生物/地理三科仍使用教育部為其單獨命題的分科試卷)
(8)2017高考語文遼寧卷擴展閱讀:
全國I卷(全國乙卷):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福建、山東(註:2017年山東省僅英語、綜合兩科使用全國卷,語文、數學兩科仍自主命題)。
全國III卷(全國丙卷):貴州、廣西、雲南、四川。
自主命題:北京、天津、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僅語文、數學兩科)。
9. 2017年高考試卷遼寧和廣東一樣嗎
應該不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