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卷子
㈠ 七年級下冊語文試卷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語 文 試 題
(時間:90分鍾 滿分:120分)
出題人:劉麗梅 2007.07.07
親愛的同學,七年級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這份考卷將再次展示你的學識與才華,記錄你的智慧與收獲。相信你獨特的思考、個性化的體驗、富有創意的表達一定是最棒的!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得分 評卷人
一、知識積累與運用:(第1--8題,共25分)
1、請你做一迴文字編輯,將下面詞語中的錯別字找出來,並改正在橫線上。(2分)
契而不舍 縹渺 兀兀窮年 一反既往 鋒芒畢露
盡態極研 羈絆 大徹大悟 氣沖鬥牛 本色當行
改正: 鍥而不舍 飄渺 一反即往 鋒芒
2、下列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 )(2分)
A、腦髓( suí ) 訕笑( shàn ) 嗥鳴( háo ) 鮮為人知( xiǎn )
B、彌高( mí ) 嫉妒 ( jì ) 斫痕( zhuó ) 迥乎不同(jiǒng)
C、砭骨( fàn ) 陰霾 ( mái ) 眼瞼( jiǎn ) 氣沖鬥牛( dǒu )
D、旺相(xiàng ) 盔甲 ( kuī ) 庇護 ( bì ) 義憤填膺(yīng)
3、選出下面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 C )(2分)
A、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
B、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C、其一犬/坐於前。
D、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4、選出沒有語病的一項( D )(2分)
A.我們來到海邊,呼吸著海邊新鮮的空氣和碧藍的海水。
B.多讀多寫是能否提高語文水平的關鍵。
C.通過觀看第47屆世乒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D.為了防止這類事故再發生,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
5、仿照下面畫線的句子,再寫一個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語意連貫。(3分)
山間的清泉,你何必與遙遠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純。
路邊的小草,你何必與偉岸的大樹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執著。
答: 花白的小貓 , 你何必與老虎比兇猛呢? 你自有你的特點。
6、請你利用中小學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詩,使上下聯完整。(2分)
某餐館門口貼著一副對聯:
碗里飯粒粒皆辛苦,棄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7、下面四幅圖片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體育圖標。依次寫出四幅圖標代表的體育項目名稱。(2分)
① 舉重 ② 足球 ③ 跳水 ④ 擊劍
8、對經典文化的積累與識記至關重要,閱讀下列文字, 在橫線上填寫詩句,在括弧內填寫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名。 (10分)
打開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我們看到了一個廣闊的語文世界:「 萬里赴戎機 ,關山度若飛。」讓我們領略了木蘭戰場生涯的壯烈;我們與南朝的詩人吳均同住山中,體驗「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進幽靜的竹林深處,聆聽王維「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蕭 」的琴聲與長嘯,聆聽劉文房在暮色中「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的鍾聲;我們與李白在洛陽共度思鄉之夜,耳畔是「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的《折楊柳》笛聲;我們與岑參相伴,同赴邊塞,「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心頭湧起的是對故土的深深懷念;我們陪宋詩人趙師秀坐在孤燈下度過「 有約不來過半夜 ,閑敲棋子落燈花」的寂寞時光。
我們讀《童年》,了解主人公(高爾基 )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體會了主人公在苦難中長大的歷程;我們帶著自己的夢想去暢游()筆下的魯濱孫的世界,體會他勇於冒險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們走進( 法布爾 )的昆蟲世界,與他一起聆聽大自然的吟唱。
得分 評卷人
二、口語交際及互動:(第9題,共4分)
9、閱讀下面的小幽默,簡要回答問題。(4分)
抱住懷特太太的脖子,問:「媽媽,明天是你的生日,你要什麼呢?」懷特太太說:「我什麼也不要,只要的乖。」兒子們異口同聲的嚷道:「真好,這樣我們就有六兄弟了!」
①懷特太太話中的意思是什麼?(2分)
希望自己那三個渾身泥土的淘氣小子能乾乾凈凈.
② 孩子們說:「我們就有六兄弟了」的言外之意是什麼?(2分)
以為媽媽又要生三個孩子
得分 評卷人
三、綜合性學習及探究:(第10題,共6分)
10、某班准備開展題為「長江——母親河」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幫助本班的學生完成以下的綜合性學習任務。
① 請寫出描繪長江的詩句: , 。 (2分)
② 請幫助他們以「保護母親河——長江」為主題擬一則公益廣告。(2分)
你擬定的廣告詞是: 江山代有人才出,希望長江永遠留。
③ 對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你還想從什麼角度進行探究性學習?(2分)
得分 評卷人
四、閱讀理解與分析:(第11——26題,共35分)
(一)閱讀《兩小兒辯日》,完成11—15題。(12分)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5分)
① 問其故(原因) ② 我以( 認為 )日始出時去( 離 )人近
③ 及其日中如探湯( 滾燙的水 ) ④ 孔子不能決( 判斷 )也
12、翻譯下句:(1分)
孰為汝多知乎?譯文: 誰說你的智慧高過別人?
13、「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此」指的是什麼?請用文中原話來回答。(2分)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14、「孔子不能決」說明了什麼?請簡要回答。(2分 )
說明當時大家不懂科學
15、這則故事對你有什麼啟發?(2分 )
(二)閱讀下文,回答第16--21題。 (10分)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需要人們鑒賞,這是,所以不相宜,只好用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扔)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燥,養不過夜的。
16、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1分)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中的「味」的意思是: 趣味 。
17、什麼時候是捕鳥的最佳時機?用波浪線在原文上畫出。(1分)
答: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
18、下列對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概括准確的一項是( b )。(2分)
A、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
B、雪後在百草園里捕鳥充滿樂趣。
C、冬天適宜兒童進行的游戲不多。
D、在百草園里捕到的鳥以麻雀居多。
19、這段文字中提到的「我」在冬天的百草園里的三種活動,其中詳寫的是 撲抓 ,略寫的是 拍雪人,塑雪羅漢 。(2分)
20、將文中加點的詞「撒」換成括弧內的「扔」好不好?為什麼?(2分)
不好,撒是均勻的,扔是雜亂無章的亂丟!
21、這段文位元組選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作者是我國現代偉大的 革命 家、 家,作曲家魯迅。(2分)
(三)閱讀《沒有釣到的大魚》,回答下列問題。(第22——26題,共13分)
⑴他家在島上有一所美麗的小房子。
⑵在鱸魚釣獵開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媽媽早早又來釣魚。安好誘餌後,他將魚線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輝中盪起道道漣漪。當月升中天的時候,那波紋又變成了銀白色的,景色十分優美。
⑶突然,釣竿的另一頭兒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傢伙上鉤了,便急忙收起魚線。母親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兒子嫻熟的動作。
⑷終於,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條竭力掙扎的大魚拉出水面。好大的魚啊!在此之前他還沒見過這么大的魚呢。它是一條鱸魚。
⑸母親和兒子緊盯著這條漂亮的大魚。月光下,美麗的魚鰓一吐一納地翕動著。媽媽打開手電筒看看錶,已是晚上10點了——但距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
⑹「放了它吧!」母親說。
⑺「不,媽媽!」孩子哭了起來。
⑻「還會有別的魚的。」母親安慰他。
⑼「再沒有那麼大的魚了。」孩子仍然傷感不已。
⑽他環視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條漁船和一個釣魚人。他又看看母親。雖然沒人看見他們,也沒有人知道這事,但他從母親的臉色中知道她的決定是不可更改的。於是,他只好慢慢解開大魚嘴上的魚鉤,把它放回水中。
⑾夜色中,那鱸魚抖動它肥大的身軀慢慢游向湖水深處,漸漸消失。
⑿孩子回想起剛才釣上大魚時興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場夢。
⒀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經是紐約市一個很有成就的建築師了。母親的小房子還在那個湖心島上,他還是常到那裡釣魚。
⒁他說得對,他再也沒能釣到那天夜晚釣上的那樣漂亮的大魚,但他卻為此終身感謝母親。在以後的生活中他碰到過許多類似那個夜晚的問題,但從未因無人知道而放鬆自律,有損公德。他通過自己的誠實、勤奮、守法,仍然能釣到生活中的大魚——事業上成績斐然。他至今仍懷念母親那一晚對他的教誨,並常常對他的兒子和女兒講起這件平常而又動人的小事。
22、 鱸魚釣獵還沒有開禁,他和他媽媽為什麼還到湖上釣魚?(2分)
23、他依據什麼知道一定有大傢伙上鉤的? (2分)
24、在下面兩句話中選出最恰當的一句放在原文橫線上,並簡要說明理由。(3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嗎?
答:應選( ② ),理由是: 媽媽的語氣是和藹的?
25、「他環視了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條漁船和一個釣魚人。」這句話有什麼表達作用?(2分)
26、文中「沒有釣到大魚」和「依然能釣到生活中的大魚」中的「大魚」各指什麼?(4分)
得分 評卷人
五、作文構思及寫作(第27——28題,共50分)
27、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48分)
(一)無論是中央電視台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評選,還是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總有一種精神,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信心倍增;總有一種人格,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自我完善。在生活中,誰,曾經讓你的心靈怦然一動,誰,曾經讓你的淚水盈滿眼眶……
請你以「 讓我感動」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1、請將題目補充完整再寫作;
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要寫出真情實感;
3、字數在600字左右;
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名人、公眾人物除外)。
(二)話題作文。
期待既有期望、等待的意思,也有企盼的意思。期待既可以是對人的期待,也可以是對事的期待;既可以期待別人,也可以期待自己。
請以「期待」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28、寫作之後,請寫一個自我評價,寫出正面、反面客觀評價,40字左右。(2分)
㈡ 七年級下冊語文卷
一、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26分)
1.用漢語拼音給漢字注音,從小就學會了,你這學期肯定又有進步,試試看!(4分)
(1)貪婪( ) (2)萵苣( )( )(3)乾涸( )
(4)倔強( )( )(5)棲( )息 (6)哭泣( )
2.在所給的橫線上改正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2分)
(1)玷污 籠罩 忍俊不禁 (2)訣別 辜負 小心翼翼 (3)墮落 厄運 津津樂道 (4)嘹亮 盛名 害人聽聞
3.解釋下列詞語中的加點字。(4分)
(1)獲益匪淺:
(2)慧心未泯:
(3)花枝招展:
(4)溫故知新:
4.結合句意解釋加點詞語。(4分)
(1)這也真夠滑稽,但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
滑稽: (安徒生《皇帝的新裝》)
(2)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響晴: (老舍《濟南的冬天》)
(3)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烘托: (朱自清《春》)
(4)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與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
虐殺: (魯迅《風箏》)
5.寫出下列各句的意思。(2分)
(1)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十則》)
6.填空及默寫。(共10分)
(1)明月別枝驚鵲, 。 ,
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2)樹木叢生, 。 ,洪波湧起。
(曹操《觀滄海》)
(3)客路青山外, 。 ,風正一帆懸。
(王灣《次北固山下》)
(4)孤山寺北賈亭西, 。 ,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問渠哪得清如許? 。(朱熹《觀書有感》)
(7)《論語十則》中論述個人修養的名句是:(只寫一句)「 , 。」
(8)《春》的作者是 ,文中寫花競相開放的語句是: ,
, , 。
(9)《世說新語》是 朝 組織編寫的。選文《詠雪》中東晉才女謝道韞的一句詠雪詞:「 」被廣為傳誦。
二、閱讀理解(44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7-11題(17分)
童趣
①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 )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擬( )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 )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 )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③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 )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7.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將答案填入文中括弧。(4分)
8.按照出現的順序抄出文章中的兩個成語,按要求解釋。(5分)
(1)成語 在文章中的意思是
在白話文中的意思是
。
(2)成語 意思是
9.作者在第(2)、(3)、(4)段中記述了哪些「藐小之物」?(2分)答:
。
10.第三段中作者描寫「物外之趣」的句子是
。(2分)
11.翻譯劃線的句子。(4分)
(1)郭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
(2)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吐。
。
【二】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2-18題。(16分)
風箏
(1)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3)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5)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鬍子了。
(6)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麼,我的心一定就輕鬆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胡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吧。
(7)「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8)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12.「我」對風箏十分厭惡,又哪兩種具體表現?(2分)
答:
。
13.從小兄弟自己製作精美風箏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樣的可貴素質?(2分)
答:
。
14.聯繫上下文看,「精神的虐殺」具體指代的內容是什麼?(2分)
答:
。
15.第五段中「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生」的含義是什麼?(2分)
答:
。
16.「我」極力企求小兄弟的寬恕,而小兄弟卻「什麼也記不得了」。這一組對比有什麼作用?(2分)
答:
。
17.文章結尾說,「我的心只得沉重著」。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2分)
答:
。
18.當「我」得到完全的勝利,傲然走出,「留她絕望地站在小屋裡」時,小兄弟有什麼表現?請展開想像,用100字左右描述出當時的情景。(2分)
答:
。
【三】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9-23題。(11分)
不要腳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來了,一雙木頭腳立刻從他拿著的鞋子里跳出來。它想找一個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樣,總是把它關在鞋子里,要能夠常常帶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見一條蛇睡在草堆里,木頭腳在它的周圍走了兩圈,看了又看,這傢伙的身體倒是挺長的,可惜沒有腳。木頭腳可樂了,它想:「請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來,它就問:「沒有腳的朋友,你要不要腳?」「腳?」蛇說,「我從來沒有想到要腳。」
「難道你不想走路嗎?」木頭腳很失望。
蛇把它的長身子向左右擺動,長肚子一伸一縮,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頭腳很奇怪地問:「沒有腳你怎麼能走路的?」
「因為我有著比腳更好的『腳』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許許多多鱗片,它們會動,會像小腳一樣地推著我在地上爬。」蛇說時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後向著正在發呆的木頭腳說:「木先生,謝謝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麼腳了,因為我的鱗片,能夠幫助我走路的。」
「你們要不要腳?」木頭腳一邊繼續向前走,一邊高叫著,它很像一個販子。
小雞從雞棚里走出來看它,黃狗從狗窩里奔出來看它,它們都是有腳的,要木頭腳做什麼呢?木頭腳很失望地看了它們一眼,再向前走,高叫著:「你們要不要腳?」
它看見泥土上有一條蚯蚓躺著。
「可憐的東西!」木頭腳想,「它是多麼需要兩只腳啊!」
木頭腳很快地走過去說:「蚯蚓弟弟!我給你送腳來了。」
「……」
木頭腳再喊得響一點:「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腳?」
木頭腳為了想使它聽見自己的話,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來蚯蚓不但是個聾子,而且是個瞎子哩!
木頭腳於是踢踢蚯蚓的頭,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沒有腳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動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樣。木頭腳想看看它是不是穿著溜冰鞋?就把蚯蚓夾住,仔細地看它貼在地面上的肚子,沒有腳,沒有溜冰鞋,只看見幾叢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當作腳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頭腳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著:「誰要腳啊?」
「是什麼腳呀?」一個細小的聲音在河裡響。
木頭腳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運氣,走近河邊去。
「哦!你是一雙木頭腳!」小魚浮起在水面上說。
「是的,我是一對可憐的木頭腳,你願意做我的主人嗎?」
「哦!」小魚吐了兩個水泡說,「我是用不到腳的呀。」「又是一個不要腳的朋友!倒霉——那麼你是怎麼走路的?」
小魚搖動著肚子旁邊的鰭,擺擺尾巴,在水裡兜了一個圈子,說:「我不是像一隻小船嗎?尾巴是我的舵,鰭是我的槳,劃著,劃著,小船開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腳呢?」
木頭腳懂得小魚的意思了,它又難過又疲倦,走到大樹底下,哭得很傷心:「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不要腳的朋友啊。這樣看來,我永遠找不到一個好主人了!」
它的話被正在曬太陽的烏龜聽見了,它抬起了頭,爬到大樹底下,把頭和腳縮進殼里,說道:「你想找一個主人,那麼容易!」
木頭腳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驚奇地問:「你要腳?」
烏龜從殼里伸出腳來,使木頭腳抽了一口冷氣,烏龜接下去說:「有一個木頭人,他烤火的時候,不留心把兩只腳燒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裡,不能走路,他多麼希望有一雙新的木頭腳呀,希望你去,因為你們都姓木,還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運氣來了。」
木頭腳實在很疲倦,好心的烏龜就馱著它去。
一路走去,木頭腳想,當我遇見可愛的新主人時,第一要講故事給他聽,我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來了……」
19.這段文字的體裁是 ,其主要特點是:
。(2分)
20.這篇知識性的故事告訴你哪幾點知識?輕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3分)
答:
。
21.木頭腳向蛇、蚯蚓、魚幾次問要不要腳,而對雞、狗,並不問它們要不要腳,只是失望地看了他們一眼,為什麼?(2分)
答:
。
22.故時的最後,烏龜為木頭腳介紹了個新主人,並且說:「你們都姓木,還是自家人哩!」
這句話的潛在意思是什麼?(2分)
答:
。
23.讀完此文後,你得到哪些啟示?(2分)
答:
。
三、作文(30分)
不知不覺中,一個學期已經過去。回想開學初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上了中學,我們結識了許多老師、同學、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技能,我們溝過了許多歡樂、難忘的時光。請以『上了中學以後』為題寫一篇作文,字數在500字以上,要寫出真實感。
期末測試卷參考答案:
1.lán wō jù hé jué jiàng qī qì
2.決改訣 害改駭
3.非,不 滅 迎風擺動 知道、了解
4.(動作語言)引人發笑 (天空)晴朗無雲 襯托 殘暴的傷害
5.這怎麼就不是福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6.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水面初平雲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 似曾相識燕歸來 為有源頭活水來 吾日三省吾身 朱自清 桃樹 杏樹 梨樹 你不讓我 我不讓你 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南朝 劉義慶 未若柳絮因風起
7.觀察 比做 想 抬 同「僵」僵硬 慢慢 把 山谷
8.(略)
9.蚊蟲 叢草 土礫 草叢間爭斗的小蟲
10.以從草為林 以蟲蚊為獸 以土礫凸者為丘 凹者為壑 神遊其中 怡然自得
11.(略)
12.一是認為小兄弟看放風箏是可笑可鄙的,而是踏扁小兄弟做的風箏。
13.有豐富的想像力,較強的動手能力。
14.扼殺兒童喜歡游戲的天性,將小兄弟做的風箏折斷踏扁。
15.一指臉上條紋的形狀縣嗯條紋的形狀像「生」的字形,二指生活的艱辛體現在了他的臉上。
16.表現我想不過又無法不過的內疚。
17.兒童的心一旦被傷害,是很難補救的。
18.略,符合情境即可。
19.童話 通過豐富的想像和幻想來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教育。
20.(略)
21.雞狗都長著能看到的腳。
22.每種動物都有適宜生存的條件和本領,木頭腳的歸宿應在相應的木製品中。
23.略,能扣緊主體,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