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難點
先學習感性知識,也就是孩子首先是游戲的過程中積累的數字的感知,再就是順序,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逐漸學習了,1,2,3,,4,5,等數字,漸漸的學習了更多的數字,其實是累積的。
1. 幼兒數學教育的基本觀點 1.幼兒學習數學開始於動作 自從皮亞傑提出「抽象的思維起源於動作」後,這已成為幼兒數學教育中廣為接受的觀點: ① 我們經常能觀察到,幼兒在學習數學時,最初是通過動作進行的。例如「對應排列相關聯的物體」活動,隨著幼兒動作的逐漸內化,他們才能夠在頭腦中進行這樣的對應。 ② 幼兒表現出的這些外部動作,實際上是協調事物之間關系的過程,這對於他們理解數學中的關系是不可或缺的。在幼兒學習某一數學知識的初級階段,特別需要這種外部的動作。對於那些表現出抽象思維有困難的幼兒,也需要給予他們充分擺弄的機會,這既符合他們的心理需要,也有助於他們的學習。 2.幼兒數學知識的內化需要藉助於表象的作用 ①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開始於外部的動作,但是要把它們變成頭腦中抽象的數學概念,還有賴於內化的過程,即在頭腦中重建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表象的作用即在於幫助幼兒完成這一內化的過程。 ②但把表象的作用無限誇大也是不適當的做法。 3.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樣化的經驗和體驗基礎上。 由於數學知識是一種抽象的知識,它的獲得需要擺脫具體事物的其他無關特徵。而幼兒對於數學知識的抽象意義的理解,卻是從具體的事物開始。所以幼兒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所依賴的具體經驗越豐富,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因此,為他們提供豐富多樣的經驗,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的抽象意義。 4.幼兒抽象數學知識的獲得需要符號和語言的關鍵作用 ①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幼兒學習數學,最終要從具體的事物中擺脫出來,形成抽象的數學知識。但幼兒頭腦中往往只是保存著一些具體的經驗,要使之變成概念化的知識,則需要符號體系的參與。 ② 語言在幼兒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很重要。數學是一種精練的語言,而語言則是思維的工具。 5.幼兒數學知識的鞏固有賴於練習和應用的活動 幼兒數學知識的掌握是一個持續不斷地過程。幼兒用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內化外部世界,同時也建構著新的知識。
⑶ 當前我國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1、師資配備 2、教育資源以及教育設備、新理念的引入 3、無法突破傳統教育的教育方法 4、幼兒安全保障這塊
⑷ 幼兒園活動大班數學算是多少重點難點反思
大班數學主要培養的是孩子的興趣,這是最重要的,讓孩子樂在其中
⑸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幼兒數學教育主要包括幼兒的數概念、計數和運算的教育、量與計量的教育、幾何圖形和空間關系、時間關系的教育等。
①幼兒的數、計數與運算
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數的守恆;相鄰數;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認識序數,能夠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關系,說出物體排第幾;認識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等;學會10以內的計數;認讀和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包括認識加號、減號和等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學習10以內數的口頭加減運算,並能夠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②量與計量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物體量的差異,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長短、高低、粗細,厚薄、寬窄、輕重、容積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恆;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感知量的相對性;幫助兒童建立序的概念,並體驗其中的傳遞關系;學習計量,會進行初步的自然測量。
③簡單的幾何圖形知識
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圓形和梯形,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徵;能夠正確辨認幾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球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能夠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理解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④空間方位初步知識
能區分上、下、左、右和遠、近等空間方位;能按指定方向進行運動,包括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時間、方位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並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稱及其順序;認識時鍾,知道時鍾的用途以及正點與半點。
⑹ 幼兒園怎樣確定數學課的重難點解析
幼兒園有必要確定數學課的重點難點嗎?讓孩子玩吧。
⑺ 如何培養幼兒的數學能力
讓幼兒愛上學習數學,首先要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養幼兒數學思維。
▋生活中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和孩子做親子游戲互動
▋教孩子玩做比較游戲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讓孩子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