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學整理
『壹』 五年級下冊全冊數學知識整理(寫重點)
五年級《數學》下冊知識要點
一、圖形的變換
⒈軸對稱的意義。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側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翻折過去,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麼這兩個圖形就關於這條直線成軸對稱。
⒉成軸對稱的圖形的性質。
成軸對稱的圖形的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⒊旋轉的意義與性質。
旋轉就是物體圍繞著某一個點或某條軸做圓周運動。
圖形旋轉後,大小形狀不變,只是位置發生了變化。
圖形旋轉的三要素:繞哪個點旋轉、旋轉的方向(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旋轉的度數。
二、因數與倍數
⒈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如果a×b=c(a、b、c均為不等於0的整數),那麼a、b就叫做c的因數,c就叫做a、b的倍數。
⒉因數和倍數的關系:因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數的因數。
⒊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特徵。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⒋2、5、3的倍數的特徵。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在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個位上是0,且各個數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樣的數同時是2、5、3的倍數。
⒌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那麼這樣的數就叫做質數(也叫素數)。
(100以內的質數:2、3、5、7、11、13、17、19、23、29、31、37、41、53、59、61、67、71、73、79、83、89、97)
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那麼這樣的數就叫做合數。
⒍分解質因數的意義。
⑴把一個合數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質因數。
⑵分解質因數的方法
⒎自然數分為:奇數、偶數(或分為質數、合數、1)
⒏最小的自然數是0,最小的奇數是1,最小的偶數是0,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的合數是4。
⒐最小公倍數,最大公因數的特殊情況:
⑴兩個數中,其中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倍數,則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是小數,最小公倍數是大數。
⑵兩個只有公因數1的數的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兩數的乘積。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
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長方體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把底面中較長的棱叫做長,較短的棱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6個面完全相同;有12條棱,長度都相等;有8個頂點。
⒉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正方體可以看作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
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棱長總和的計算方法。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4+寬×4+高×4或=(長+寬+高)×4
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
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高×2+長×寬×2+寬×高×2
或長方體的表面積=(長×高+長×寬+寬×高)×2 即:S(長方體)=2(ah+ab+bh)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即:S(正方體)=6a2
⒌體積的含義、常用的體積單位及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和立方厘米(cm3)。
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升)=1000立方厘米(毫升)
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即:V(長方體)=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即:V(正方體)=a3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即:V=Sh
⒎容積及容積單位。
箱子、油桶、倉庫等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
計量容積,一般用體積單位,而計量液體的體積則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與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⒈單位「1」的含義。
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⒉分數及分數單位的意義。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就叫做分數。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除數≠0) a÷b=a/b(b≠0)
⒋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和特徵,以及假分數與整數和帶分數互化的方法。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者等於1)
一個自然數和一個真分數合成的數,叫做帶分數。(帶分數大於1)
把整數(0除外)化成假分數的方法:,用整數(0除外)與指定分母的積作分子,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
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的方法:用假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則化成整數;不能整除的,則化成帶分數,所得的商就是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是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用整數部分乘分母再加上分子所得的數作分子,分母不變。
⒌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⒍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及求法。
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可以用列舉法求,也可以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求。
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一般先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質數為止,然後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乘半邊)。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一般先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去除(一般從最小的開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質數為止,然後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⒎ 最簡分數、約分、通分的意義。
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最簡分數的分母中只含有質因數2或5的數能化成有限小數。
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把異分母分別化成和原來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⒏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把小數化成分數,根據小數的意義直接把小數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再化簡。
把分數化成小數,則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去化,用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的按要求寫出近似值。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意義。
分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把兩個數合並成一個數的運算。
分數減法的意義與整數減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
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⒊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演算法則。
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來計算。
⒋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相同。
⒌分數加減混和運算的運算順序。
分數加減混和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和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都是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⒍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在分數加法中的應用。
整數的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在分數中同樣適用,應用它們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⒎分子是1的分數加(減)法法則:分母的乘積作積的分母,分母的和(差)作積的分子。
六、統計
⒈眾數。
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⒉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區別。
平均數能夠最為充分地反映一組數據所包含的信息,它與這組數據中的每一個數據都有關系,在進行統計推斷時有重要的作用,但容易受到極端數據的影響。
中位數在一組數據的數值排序中處於中間的位置,不受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中等水平。
眾數著眼於對一組數據中各數據出現的次數的考察,它的大小隻與一組數據中的部分數據有關,可以用來表示一組數據多數的水平。
⒊復式折線統計圖
復式折線統計圖和單式折線統計圖相同,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情況。
⒋把生活、生產和科研中統計的數據填寫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內,用來反映情況,說明某個問題。這種表格就叫做統計表。
統計表的種類很多,通常按表內項目的多少分為單式統計表和復式統計表兩種。只統計一個項目的統計表叫做單式統計表。統計兩個或兩個以上項目的統計表叫做復式統計表。
用點、線、面積等來表示相關的量之間數量關系的圖形叫做統計圖,統計圖比統計表形象具體,能直觀反映出事物在數量方面的發展變化和總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條形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後把這些直條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特點:用直條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便於相互比較。)
折線統計圖是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描出各點,然後把各點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特點:用折線起伏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能夠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七、數學廣角
⒈找次品的最優策略。
找次品的最優策略有兩點:一是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二是要分得盡量平均,能夠平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應該使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只相差1。
⒉找次品的規律。
人們在實驗中發現用天平找次品時,所測物品數目與待測的次數有一定的關系。
『貳』 五年級下冊數學整理和復習
我給你一些題可以嗎 一.填空。 1.自然數中,既不是質數,又不是合數的數是 ( ),最小的質數是 ( ),最小的合數是 ( )。 2.把120分解質因數是( )。 3.兩個互質數,又都是合數,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60,這兩個數分別是 ( ) 和 ( )。 4.a和b是一對互質數,a×b =36,則a和b分別是( ) 5.一個三位數,它的個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數,十位上是最小合數,百位上是最小的質數,這個三位數是( )。 6.一個長方體的長為1分米,寬為8厘米,高為3厘米,它的表面積是( ),體積是( )。 7.用一根長為48厘米的鐵絲製成一個最大的正方體框架,它的表面積是( )平方厘米,體積是( )立方厘米。 8.已知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 , 底是8厘米,高是( )厘米。 9.把一根長2米的長方體木料,平均鋸成4段,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來這根木料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10.已知一個梯形的面積是36平方厘米,高為4厘米,上底與下底的和是( )。 11.已知甲數=3×3×5×7, 乙數=3×5×7×11, 甲乙兩數的最大公約數是( )。 12.把下面各數按要求填。 6 9 102 45 110 91 780 248 37 奇數( ) 能被2整除( ) 偶數( ) 能被3整除( ) 質數( ) 能被5整除( ) 合數( ) 能被2、3、5整除( ) 二.判斷。 1.長方體的棱長之和是84厘米,從一個頂點出發的三條棱的長度之和是21厘米。 ( ) 2.7.2除以一個小數,所得的商一定大於7.2。 ( ) 3.沒有公約數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 ) 三.選擇題。 1、如果m、 n 都是自然數,m = 8n,則m和n的最小公倍數是 ( )。 A、m B、n C、mn D、8 2、下面的各組數里,第一個數能被第二數整除的是 ( ) 。 A、36和0.9 B、7和56 C、54和27 D、84和8 3、如果兩個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是210,它們的最小公約數是14,那麼這兩個數是 ( )。 A、140和21 B、42和70 C、10和21 D、14和35 4、若m÷n = 13, m ,n 都是自然數,則m是n的( ),n是m的( )。 A. 最小公約數 B. 最大公約數 C. 最大公倍數 D. 最小公倍數 5、99.999保留兩位小數是 ( )。 A.99.99 B.100 C.100.00 D.100.0 6、相鄰兩個自然數的和一定是( ),積一定是( )。 A. 奇數 B. 偶數 C. 合數 D. 質數 四.計算。 1.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 6.71×7.5 + 2.5×6.71 ( 3.12 + 0.3 )÷[ ( 1-0.4 )÷0.2 ] 3.14×625-3.14×374-3.14 [ 41-( 4.2 + 5.8÷5 ) ]÷0.9 3.4÷4.41 + 0.4×0.05 12.5×3.2×0.25×1.3 2.直接寫出得數。 5.2-3 + 8= 2.9 + 4.1 = 1÷0.05 = 8×0.5 = 3.29÷3.29 = 8.9 + 8.9 = 2-3.6 = 8.8-0.8 = 4.8÷1.6 = 0×(4-0.4 ) = 3.解方程。 6x-0.4×6 = 9.6 118-2×( 4.1 + X ) = 55 4x +80 = 160 9.6÷X = 0.8 4.8-X = 3×( X + 6 ) 4.3X-1.5 + 3.2X = 4.5 4.求陰影部分面積。 5厘米 3厘米 五.列式計算。 1.一個數減去3.6,所得的差的5 倍,正好等於這個數的3倍,求這個數。 2.乙數比丙數的2倍少3,甲數是乙數的4倍,已知甲數是132,求丙數。 3.2.5與64的積去除 1.44,商是多少? 4.一個數的5倍比40除以5的商少48,求這個數。(用方程解) 六.應用題。 1.只列式不計算 。 (1)工程隊修一條長480米的路,計劃12天完成。實際10天就完成了,實際每天比計劃多修多少米?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華前2次數學測驗的平均成績是91分,後3次測驗平均成績是90分。求他這5次測驗的平均成績。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紅和王剛買同一種練習本5本和3本,已知李紅比王剛多付7.20元,這種練習本的單價是多少元? 3.甲乙兩位運動員練習賽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讓乙先跑出10米後,甲再出發,幾秒鍾後甲追上乙?(用方程解) 4.甲車每小時行5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6千米,兩車從相距20千米的兩地相背而行,幾小時後兩車相距274.4千米? 5.一個游泳池長50米,寬30米,深3.5米。在游泳池的四壁和底部鋪上邊長1分米的方磚,共需方磚多少塊?如果將這個游泳池放滿水,能放水多少立方米? 6.果園里有桃樹730棵,比梨樹的1.25倍少20棵,果園有梨樹和桃樹共多少棵? 7.工程隊要築一條長7.4千米的公路,已經築了12天,平均每天築0.35千米,剩下的要在8天內完成,平均每天至少要築多少千米? 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 一.填空題 。 1、24的所有約數有( )個,24的最小倍數是( )。 2、在自然數1--20中,既是偶數又是質數的有( );既是奇數又是合數的有( )。 3、a和b的最大公約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 )。 4、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擴大3倍,體積就擴大( )倍,表面積擴大( )倍。 5、3升60毫升 =( )升 =( )毫升。 6、甲數 = 2×3×5×7 乙數 = 2×5×11 則兩數的最大公約數是( ),最小公倍數是( ) 7、把96分解質因數是( )。 8、把4米長的木棒平均分成7段,每段長 )米,每段佔全長的( )。 9、 =( )÷15 = 15÷( )= 10、分數單位是 的最大真分數是(),最小假分數是( ),最小帶分數是( ) 11、1裡面有( ),2裡面有( )。 2 的分數單位是( ),20個這樣的分數單位是( )。 12.李明今年a歲,張亮今年a + b歲;5年後,兩人的年齡相差( )歲。 13.已知a = 2.3,b = 5;則8a-b + 2a的值是( )。 14.兩個數的積是72,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36,這兩個數的和最小是( )。 15.有周長都是36厘米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寬的3倍。它們的面積相差( )平方厘米。 二 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長方體相鄰的面沒有完全相同的。 ( ) 2、兩個數的公倍數必定比這兩個數都大。( ) 3、任何整數,必定都有兩個約數。 ( ) 4、兩個合數一定不是互質數。 ( ) 5、是最簡分數。 ( ) 6、因為比小,所以的分數單位比的分數單位小。 ( ) 7. 2.12和18的最小公倍數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6倍。 ( ) 8.沿著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剪開,可以把等腰三角形分成兩個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 ) 三 選擇(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里) 。 1、把一個長方體割成許多小正方體,它的體積( ),表面積( ) ① 不變 ② 增加 ③ 減少 2、一個長方體是8厘米,寬是6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棱長和是( )厘米。 ① 18 ② 36 ③ 72 3、1立方米的正方體以分成( )個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 ①1000個 ②100個 ③10個 4、下面各數中,兩個數都是合數又是互質數的數是( )。 ①16和12 ②27和28 ③11和44 5、下面各數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是( ) ① ② ③ 四 文字題。 1.3與1的和,加上2,等於多少? 2. 5減去2所得的差加上3,和是多少? 六.應用題 1.某氣象小組在一天中的2時、8時、16時和20時分別測得氣溫是18度、20度、28度和26度。求這一天的平均氣溫。 2.新河鄉修了一條水渠,第一天修了58.5米,比第二天修的3倍多4 ,第二天修了多少米。 3.倉庫存有一批貨物,運走了45噸,比剩下的多20.3噸,這批貨物共有多少噸? 4.一根長24米的電線,用去了16米,用去了全長的幾分之幾?還剩下全長的幾分之幾? 5.用鐵皮做一個長方體油箱,油箱的長8分米,寬6分米,高5分米。至少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分米?如果每立方米油重0.82千克。那麼,這個油箱最多可裝柴油多少千克? 6.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50千米,6小時到達;返回時,每小時行60千米,幾小時可以到達? 7.一個長方體的魚缸,從裡面量長6分米、高5分米、寬4分米,現在往魚缸內注入96升水,水面離魚缸的沿口有多少分米? 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試卷 一.填空. 1.8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 )平方分米 2.6700米=( )千米( )米 =( )千米 3.用鐵絲焊接成一個長10厘米,寬6厘米的長方體框架,至少需要( )厘米鐵絲. 4.把3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拼成一個長方體木塊,這個長方體木塊的體積是( ),表面積是( ) 5. 從0, 1, 2, 4四個數字中分別選擇三個數字, 組成同時能被2, 5, 3整除的最大三位數是( ), 最小三位數是( ). 6.( ) 除以13商5餘2. 7.商是21, 如果被除數縮小10倍, 除數擴大10倍, 那麼商是( ). 8.在8的後面添上一個零, 這個數比原數多( ), 這個數比原數多( )倍 9.把3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長用分數表示是( )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10. 和 這兩個分數中,分數值較大的數是( ),分數單位較大的數是( ). 11. 的分數單位是( ),再添上( )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就是最小質數. 12. 兩個兩位數,它們的最大公約數是9,最小公倍數是360,這兩個兩位數分別是 ( )和( ). 13.把2米長的鐵絲截成相等的3段,每段佔全長的( ),每段長( )米. 14.16和24的最小公倍數是( ),把這個數用質數相乘的形式表示是( ). 二.判斷題. 1.2.4÷0.3 = 8, 因為商是整數而且沒有餘數, 所以2.4能被0.3整除. ( ) 2.小數比整數小. ( ) 3.質數中只有2是偶數,其餘都是奇數 . ( ) 4.相鄰的兩個自然數一定是互質數. ( ) 5.一個數的計數單位越大,這個數就越大. ( ) 6.甲繩比乙繩長米,乙繩就比甲繩短. ( ) 三.選擇題. 1.13÷2 = 6.5, 我們說13能被2. A. 整除 B. 除盡 [ ] 2.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a ,它的表面積是 [ ] A.12a B.6a2 C.a2 D.a3 3.自然數中最小的一個數是A. 0 B. 1 [ ] 4.的分母增加15,要使分數大小不變,分子應擴大 ( ). A. 4倍 B. 3倍 C . 15倍 D. 6倍 5.小明家離學校大約1千米,他從家步行到學校,大約要( )分鍾. A. 80 B. 60 C. 5 D. 3 6.在前1000個自然數中有168個質數,那麼合數的個數有( ). A.833個 B,832個 C,831個 D,830個 7.一個長方體鋸成二段要用5分鍾,鋸成5段要( )分鍾. A,25 B,20 C,12.5 8.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是12 ,這個三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是( ). A,1 B, 2 C, 3 四.應用題. 1.一個正方體的水箱,每邊長4分米,裝滿了一箱水,如果把這一箱水倒入另一個長是0.8米,寬是25厘米的長方體水箱中,水深是多少 2.用一張長50厘米,寬40厘米的長方形紙板,從四個角剪去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後,做成紙盒,這個紙盒容積是多少表面積是多少 3.甲乙兩港相距180千米,一艘輪船去時每小時行駛45千米,返回時逆風,每小時行駛30千米,求這艘輪船往返甲,乙兩港的平均速度. 4.甲汽車28分鍾行20千米,乙汽車40分鍾行25千米,每分鍾的速度哪一個快快多少 5.某糧店運進大米1.5噸,麵粉比大米多噸,雜糧比麵粉少噸,問共運進糧食多少噸 6.師徒兩人合作生產一批零件,師傅每小時生產40個,徒弟每小時生產30個,完成任務時徒弟正好生產了450個,這批零件共多少個
『叄』 五年級下冊數學易錯題整理
我說第12題啊抄A和B的最大公因數是(B ),A和B的最小公倍數是(A )。相臨兩個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是1,最大公因數是它們的乘積。(√ )如果a與b是兩個不同的素數,那麼a與b的最小公倍數就是a與b的乘積。 (√ ) 2、奇數與偶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這兩個數的積。 (\(^o^)/YES! ) 3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不可能比這兩個數小×
『肆』 五年級下冊數學整理與復習手抄報內容
哈薩克國寶級
『伍』 五年級下冊數學總結。
1、數的認識(整數和小數、數的整除、分數百分數)
知識要點包括「數的意義」、「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數的整除」「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約分和通分」等知識點。 重點確定在數的意義概念的理解,數的讀寫,數的整除。
本部分重點加強數學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質的理解和掌握。具體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如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為主,適當穿插進行整數和小數的簡單計算、約分和通分練習。復習本部分知識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靈活處理,對於班級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適當放慢,萬事開頭難,本部分知識必須做到教一點使學生會一點,切忌貪多圖快。復習題可參考以前的專項復習題或專項復習試卷。
2、四則運算(四則運算的意義與法則、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四則混合運算、簡易方程)。
這節重點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全面概括四則運算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和計算能力,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四則混合運算」。 利用運算定律,掌握簡便運算,提高計算效率,包括「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 結合教材按照先復習(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意義和運演算法則,要求教師結合教材必須搞好學生相關的口算訓練和基本的四則運算練習,然後再復習(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教師要加強四則混合運算中運算順序的教學,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精心設計練習,提高學生綜合計算能力
3、量的計量
本節重點放在名數的改寫和實際觀念上。
(1)、整理量的計量知識結構,包括「長度、面積、體積單位」、「重量與時間單位」。
(2)、鞏固計量單位,強化實際觀念,包括「名數的改寫」。
(3)、綜合訓練與應用,練習題可刻印或參考試卷。
4、幾何初步知識(線和角、平面圖形、立體圖形)
本節重點放在對特徵的辨析和對公式的應用上。
(1)、強化概念理解和系統化,包括「平面圖形的特徵」、「立體圖形的特徵」。
(2)、准確把握圖形特徵,加強對比分析,揭示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包括「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3)、加強對公式的應用,提高掌握計算方法。能讓學生對周長、面積、體積進行的正確計算。
(4)、整體感知、實際應用。
練習題可刻印或參考試卷。
5、比和比例(比的意義和性質、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
本部分要求學生掌握比和比例意義和性質的同時,必須做到使學生正確辨析概念,加深理解,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會判斷簡單的正、反比例。重點要求學生掌握求比值、化簡比,按比例分配,應用比例尺計算,解比例。在練習中很抓解題訓練,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包括「簡易方程」、「解比例」。
練習題可刻印或參考試卷。
6、簡單的統計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1)、求平均數的方法。
(2)、加深統計圖表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包括「統計表」、「統計圖」。
(3)、進一步對圖表分析和回答問題,包括填圖和根據圖表回答問題。(本部分是復習的重點)
練習題可參考教材或試卷。
7、應用題解(整數和小數應用題、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列方程解應用題、比和比例應用題)
這部分重點應放在應用題的分析和解題技能的發展上,難點內容是分數應用題。
(1)、簡單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一步計算)
(2)、復合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兩步以上)
(3)、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4)、分數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重點)
(5)、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
(6)、應用題的綜合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