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與數學
1. 春節有關數學的事情
春節,中國民間最隆重傳統節日。在夏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2. 春節數學文化
我的回答如下:
祝賀春節好」五個字分別代表不同的數字,請你用數字代替這些內字,使等式成立。
(祝容-賀)×春×(節÷好)=9
祝-(賀-春)-節-好=1
祝+賀+春-(節+好)=9
祝-賀+春×(節÷好)=7
大年三十彩燈懸,
彩燈齊明光燦燦。
三三數時整數盡,
五五數時剩一盞。
七七數時恰恰巧,
八八數時還缺三。
請你猜一猜,
彩燈至少有( )盞。
繞口令:
選手幾百人,小明最年輕,
要知他幾歲,請讀繞口令:
「年齡家年紀,年紀減年齡
年齡乘年紀,年紀除年齡;
統統加起來,恰好一百整。」
請你算一算,
小明今年( )歲整。
3. (春節中的數學)有哪些體現
親戚的人數,買年貨時付錢的時候會有算數,還有一些招待客人時需要准備的東西的數量等等。稍微注意一下會有更多。
4. 求有關春節中的數學的資料
祝賀春節好來」五個字分自別代表不同的數字,請你用數字代替這些字,使等式成立。
(祝-賀)×春×(節÷好)=9
祝-(賀-春)-節-好=1
祝+賀+春-(節+好)=9
祝-賀+春×(節÷好)=7
大年三十彩燈懸,
彩燈齊明光燦燦。
三三數時整數盡,
五五數時剩一盞。
七七數時恰恰巧,
八八數時還缺三。
請你猜一猜,
彩燈至少有( )盞。
繞口令:
選手幾百人,小明最年輕,
要知他幾歲,請讀繞口令:
「年齡家年紀,年紀減年齡
年齡乘年紀,年紀除年齡;
統統加起來,恰好一百整。」
請你算一算,
小明今年( )歲整。
5. 春節里的數學
1、春節我和媽媽買年貨豬肉2一元一斤羊肉2.5元牛肉1.6元媽媽買3斤豬肉5斤羊肉10斤牛肉共多少錢?
2、春節期間,爺爺奶奶各給了我100元壓歲錢,媽媽給了我50元壓歲錢,問爺爺奶奶和媽媽一共給了我多少錢?
3、下面等式中「祝賀春節好」五個字分別代表不同的數字,請你用數字代替這些字,使等式成立。
(祝-賀)×春×(節÷好)=9
祝-(賀-春)-節-好=1
祝+賀+春-(節+好)=9
祝-賀+春×(節÷好)=7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小方把春節紅包2000元存入銀行的教育儲蓄,3年後她從銀行取回2180元,問銀行的年利率是多少?
6. 關於春節的數學故事
過年我收到了很多紅包大姨500二姨500小舅1000大伯1000二伯1000小姑800,一共相加有500+500+1000+1000+1000+800=4800元錢呢!我好高興啊,因內為我湊出了半容個rtx2080的錢呢!可是回到家媽媽說下學期要給我交學費,要從我這拿4500元錢,還假惺惺的給我留4800-4500=300塊錢,其實我早就知道,第二學期不是收學費的時間!哼,我很生氣,這時候我那個熊孩子表弟和他爸媽來我家玩了,我預感到不妙剛要跑,我爸一把把我薅住了。「去,帶你表弟去游樂場玩去」,我心想老媽不在身邊,我還有機會要點錢哈哈,也不虧。可是我剛說要錢,我媽的腦袋就從廚房伸了出來,你不是還有300呢嗎,夠用了!我這個小暴脾氣差點就發作了,哼,這個熊孩子,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現在來!一路上,熊孩子要吃要喝,還nm要去大型玩,到了家我就剩30了,回到家我很生氣,把衣服一脫,躺在床上眼淚就掉了下來。突然我想起了什麼,趕快去找衣服。結果發現爸爸在衣服旁邊,右手點著一根煙,左手握著一盒煙和幾張零錢。我心想,我今年的壓歲錢也就一頓早點了,這年過得有什麼意思,真是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7. 春節中的數學
花甲重放:60*2=120 三七歲月:3*7=21 120+21=141
古稀雙慶:70*2=140 多一個冬秋:1 140+1=141
所以應為141歲
乾隆五十大慶時,在乾清宮舉行千叟宴。參加者有位一百四十一歲的老人。乾隆以其年齒為題出句雲: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紀曉嵐對道:
古稀雙慶,又多一個春秋。
花甲,指六十歲。重開,指兩個花甲,一百二十歲。三七為二十一歲。上聯加起來共一百四十一歲。古稀,指七十歲。雙慶,指兩個古稀,一百四十歲。一個春秋,即一歲。下聯加起來也是一百四十一歲。聯語的特點在巧於用數。
60為一"花甲","花甲"重逢即120,三七二十一,再加三七,即141歲.
70為一"古稀",古稀雙慶即140,再加一,即141歲.
8. 與春節期間有關數學題 春節期間
小學一,二年級:春節來了,小明的父母出去買年貨了。一共帶了300元錢,花了250元錢,還剩多少元錢?
小學三,四年級:春節來了,小明的父母出去買年貨了。買了2條魚和3包禮品,已知每條魚35元錢,每包禮品60元,問:一共花了多少錢?
五,六年級:春節來了,小明的父母出去買年貨了。一共帶了300元錢,買了2條魚和3包禮品,還剩50元錢。已知每包禮品60元錢,問:一包禮品和一條魚一共多少錢?
初中一,二年級:春節來了,小明的父母出去買年貨了。一共帶了300元錢,買了2條魚和3包禮品,還剩50元錢。魚和禮品的價格之比是7:12。小明的父母走後,小剛的父母也來了。在買同樣的魚和禮包情況下,小剛的父母要買4條魚和5個禮包。問:小剛的父母要花多少錢?
9. 以春節中的數學為題,要和數學、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給個思路和素材就ok了,謝謝~
我的壓歲錢
最高興的時候是什麼?哈哈哈,那還用說,當然是過年了啦,為什麼呢?因為一過年就會收到壓歲錢。那時候壓歲錢爭先恐後的往兜里鑽,沒有一個小孩不高興的,一個個像是發了財,感覺就一個字:爽!
但怎樣管好用好它們呢?我是這么想的:
一、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書看。想必愛學習的同學都愛看書吧,有了壓歲錢,可以在書店裡飽覽一通外,還可以選一本自己最愛不釋手的帶回來,到哪裡都可以帶上它,方便時看上一會真是不錯。但最好是帶有資料性質的,值得保存收藏的。如果只是一時興趣好玩的書,興趣過後便束之高閣不再理會的書最好不要,這類在書店裡看新鮮最好不過了。
二、買自己喜歡的學慣用具。開學時有時需要一些新的文具,可以自己去買,只要跟父母說一聲,如果真的需要,他們會支持的。但我每次花錢後都會在自己的記帳本上記好每一筆,這樣我會清楚錢的去向,花了多少,還有多少,爸媽說養成良好的習慣會受用一輩子的。
三、存銀行。大額的錢我會讓爸爸給我存入銀行,在和爸爸的交流中知道存上還會有利息,定期比活期的利息多,100塊存一年能有近4塊錢的利息,活期只有7角多,我想存一年的,爸爸卻推薦我半年半年的存,說近期國家可能會加息,如果真加了,可以根據情況轉存,存一年的話可能不如先存半年方便,還是爸爸想的周到,這里邊的學問還挺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