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四基

數學四基

發布時間: 2021-08-09 20:59:21

⑴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四基是什麼

《標准》對數學課程提出了四方面的基本目標:一是知識和技能;二是數學思考;三是問題解決;四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⑵ 數學課程標准數學" 四基"和" 四能"有哪些

2011版數學新課標「四基」和「四能」
「四基」: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內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容
「四能」: 發現問題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課程目標從"雙基"到"四基"、從"兩能"到"四能",在原有"雙基"基礎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在原有"兩能"基礎上增加了"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⑶ 四基的內涵,,它們的關系是什麼

四基是指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提出四基的原因有:第一、因為「雙基」僅僅涉及三維目標中的一個目標——「知識與技能」新增加的兩條則還涉及三維目標中的另外兩個目標——「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第二、因為某些教師片面地理解「雙基」,往往在實施中「以本為本」,見物不見人;而教學必須以人為本,人的因素第一,新增加的「數學思想」和「活動經驗」就直接與人相關,也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第三、因為僅有「雙基」還難以培養創新型人才,「雙基」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一個基礎,但創新型人才不能僅靠熟練掌握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來培養,思維訓練和積累經驗等十分重要,所以新增加了兩條。

⑷ 國家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四基」指的是什麼三能指的是什麼

研討內容: 1.? 《國家數學課程標准》已經把「雙基」擴展為「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增加「基本數學活動經驗」與「基本數學思想方法」。重視基礎是為了發展,數學教育改革中堅持「四基」,不僅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而且也更加突出數學的學科性質。三能:(一)運算能力(二)空間想像能力(三)邏輯思維能力其中邏輯思維能力應是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轉化等能力的綜合體,數學能力的培養是在教學過程中完成的。因此,有效利用教學時間,合理、有序、有度培養數學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2.數學「四基」之間的關系 關於數學「雙基」的涵義非常豐富,可以有知識形態、教學形態與個體形態等三種表現形式[12].從教學的角度,邵光華教授與顧泠沅先生指出:「雙基教學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講究精講多練,主張『練中學』,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礎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練,以使學生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較高的學科能力為其主要的教學目標.」[13]其中的「精講多練」、「練中學」、「熟能生巧」等主要是圍繞「演繹活動」而展開的,其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形式化的結果知識——用數學術語或數學公式所表述的系統知識.基本活動經驗則主要是指在數學基本活動中形成和積累的過程知識.由於在我國的數學教學中過分強調「演繹活動」而削弱甚至忽視了「歸納活動」,因此,基本活動經驗更加強調關於歸納活動的經驗.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雙基」與基本活動經驗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二者的不斷融合、多次的實際應用中,通過反思提煉而形成的一種具有奠基作用和普遍指導意義的知識經驗便是數學基本思想.由此,我們可以給出數學「四基」的如下關系結構: 從知識的角度來看,「雙基」是一種理性的、形式化的結果性知識,而基本活動經驗則是一種感性的、情景化的過程性知識,它們各強調了數學知識的一個側面,前者形成的是一種知識系統,而後者形成的是一種經驗系統,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就方法而言,「雙基」主要以演繹法為主,演繹法只是一種依據固定的前提(定義、公理、定理等),利用相對固定的推理程序(三段論),得出固定結論的方法,而結論的預測與發現,推理思路的探索與調整以及知識的實際應用等,靠演繹法是推不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不可能通過演繹法學會新的數學知識!」 關於「雙基」的學習需要有一個意義建構的過程,此過程是以原有經驗為基礎的,又是從操作性的經驗開始的,並且所建構的意義最終是以經驗的形態儲存學生的大腦當中的,就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作的關於人獲得知識過程的嫁接樹枝的比喻:「我們要有自己的經驗做根,以這經驗所發生的知識做枝,然後別人的知識才能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方才成為我們知識的一個有機體部分.」 因此,「雙基」只有通過經驗化才能真正成長為學生的數學素養.相對於「雙基」而言,「基本活動經驗」是比較模糊的、不太嚴謹的,缺乏明晰的結構體系,尤其是那些沒有經過加工的「原始經驗」,含有許多主觀的、片面的非本質因素,就像數學家克里斯戈爾所描述那樣:「數學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總是不夠精確的和片面的,其整體結構好像一片原始森林,或者說是交相纏繞的樹枝.」 因此,要使「基本活動經驗」更加確切、合理而有效,就需要經歷一個概念化與形式化的過程,雖然,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某些經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和實用價值,但畢竟數學知識本質上是追求嚴謹性與確定性的.經過概念化與形式化,「基本活動經驗」就可以轉化或融入到「雙基」之中,不但使「基本活動經驗」得到了升華,也使「雙基」因為充滿了學生的感受而獲得了某種生命的活力. 數學活動經驗是指學習者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識、情緒體驗和應用意識.感性知識是指具有學生個人意義的過程性知識,也包括學生大腦中那些未經訓練的、不那麼嚴格的數學知識;情緒體驗是指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的成功體驗、對數學嚴謹性與數學結果確定性的感受以及對數學美的感受與欣賞等;應用意識包括「數學有用」的信念、應用數學知識的信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與思考問題的意識以及拓展數學知識應用領域的創新意識,而且應用意識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核心成分 史寧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繹和歸納,這應當是整個數學教學的主線,是最上位的思想.」[7] 關於數學基本思想,在以往的文獻中有諸多論述.胡炯濤先生認為:「最高層次的基本數學思想是數學教材的基礎與起點,整個中學數學的內容均循著基本數學思想的軌跡而展開.……『符號化與變換思想』,『集合與對應思想』以及『公理化與結構思想』,它們構成了最高層次的基本數學思想.」[15]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影響比較大的是任子朝先生提出的四種基本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函數與方程的思想,化歸的思想[16].然而,在眾多的數學思想中起著奠基性、引領性作用的還應該是歸納思想與演繹思想.如「化歸思想」,在探索化歸的方向、發現問題的結論、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時,主要運用的是歸納思想;在鏈接「中間問題」、整理和表述化歸結果時,則需運用演繹思想,而且化歸的主要策略——「一般化」與「特殊化」本身就是歸納思想與演繹思想的具體體現.從形成過程來看,演繹思想主要是在「雙基」的形式化訓練中練就的,而歸納思想則主要是在「基本活動經驗」的不斷積累中逐步孕育的.歸納思想與演繹思想是數學思想體系的兩翼,二者的協同發展,才能使數學知識健康、和諧地成長為學生的智慧. 總之,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活動經驗與基本思想既是數學學習活動的核心內容與主要目標,也是學生數學素養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共同構築了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

⑸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准四基指什麼

《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四基」是指:1、基礎知識;2、基本技能;3、基本思想;4、基本活動經驗。

⑹ 四基指什麼

「四基」是指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提出四基的原因有:
第一、因為「雙基」僅僅涉及三維目標中的一個目標--「知識與技能」新增加的兩條則還涉及三維目標中的另外兩個目標--「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第二、因為某些教師片面地理解「雙基」,往往在實施中「以本為本」,見物不見人;而教學必須以人為本,人的因素第一,新增加的「數學思想」和「活動經驗」就直接與人相關,也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
第三、因為僅有「雙基」還難以培養創新型人才,「雙基」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一個基礎,但創新型人才不能僅靠熟練掌握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來培養,思維訓練和積累經驗等十分重要,所以新增加了兩條。

⑺ 四基、四能、三會、六素養分別指什麼

四基是指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四能是指發現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會是指會說、會辯、會用。

六素養是指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和數據分析。

(7)數學四基擴展閱讀

四基、四能的特點:

新課標明確提出了「四基」、「四能」,即學生通過學習,獲得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將「雙基」拓展為「四基」,體現了對於數學課程價值的全面認識,學生通過數學學習不僅僅獲得必需的知識和技能,還要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經驗、獲得數學發展和處理問題的思想。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雙基」訓練,更要注重能力培養,特別是知識的遷移能力、問題的解決能力,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模型思想。

⑻ 數學四基是指什麼

四基是指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把學生的數學素養體現在這四個方面,也就是說傳統的數學教育僅僅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學生打好基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但學生只有知識技能是不夠的,學生還要學會思考,還要去經歷,還要有體驗,而後邊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是在知識技能這個基礎上發展的,這個發展其實就是讓學生學會進行數學的思考。

⑼ 四基指什麼內容

「四基」是指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1、基礎知識

一般是指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法則、基本公式等。例如,正數與負數的概念、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有理數運算的法則、完全平方公式等。

2、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內容包括基本的運算、測量、繪圖等技能。在基本技能的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驟,還要使學生理解程序和步驟的道理。

3、基本思想

數學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數學抽象的思想、數學推理的思想和數學模型的思想。數學思想蘊涵在數學知識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是數學知識和方法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與概括,如抽象、分類、歸納、演繹、模型等。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數學思想。

4、基本活動經驗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要和過程性目標建立聯系,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志。是學生不斷經歷、體驗各種數學活動過程的結果。

(9)數學四基擴展閱讀:

提出四基的原因有:

一、因為「雙基」僅僅涉及三維目標中的一個目標--「知識與技能」新增加的兩條則還涉及三維目標中的另外兩個目標--「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因為某些教師片面地理解「雙基」,往往在實施中「以本為本」,見物不見人;而教學必須以人為本,人的因素第一,新增加的「數學思想」和「活動經驗」就直接與人相關,也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

三、因為僅有「雙基」還難以培養創新型人才,「雙基」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一個基礎,但創新型人才不能僅靠熟練掌握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來培養,思維訓練和積累經驗等十分重要,所以新增加了兩條。

⑽ 數學課程標准數學" 四基"和" 四能"有哪些

「四基」是指: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

「四能」是指: 發現問內題能力、提容出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課程目標從"雙基"到"四基"、從"兩能"到"四能",在原有"雙基"基礎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在原有"兩能"基礎上增加了"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於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

(10)數學四基擴展閱讀

數學學業質量水平是六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水平的綜合表現。每一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劃分成三個水平,每個水平通過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和體現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進行質量表述,這四個方面為:情景與問題,知識與技能,思維與表達,交流與反思。

數學學業質量分為三個水平:數學學業質量水平一是高中畢業應當達到的要求,也是高中畢業的數學學業水平考試的命題依據;

數學學業質量水平二是高考的要求,也是數學高考的命題依據;

數學學業質量水平三是基於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的某些內容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提出的要求,可以作為大學自主招生的參考。

熱點內容
嘉魚美術培訓 發布:2025-07-02 05:36:50 瀏覽:974
六年級班主任隨筆 發布:2025-07-02 04:38:58 瀏覽:324
中學英語網 發布:2025-07-02 03:14:56 瀏覽:977
教育的情懷 發布:2025-07-02 01:17:44 瀏覽:807
e推教學 發布:2025-07-01 20:16:22 瀏覽:492
故事數學題 發布:2025-07-01 19:00:18 瀏覽:952
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 發布:2025-07-01 17:05:51 瀏覽:241
英語輔導報社 發布:2025-07-01 16:38:23 瀏覽:143
高一語文綜合試卷 發布:2025-07-01 16:38:21 瀏覽:589
而且英語 發布:2025-07-01 14:58:57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