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數學
⑴ 有沒有小學一二年級趣味數學題
有隻猴子在樹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離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會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饞,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問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幾根香
蕉?
25根。
先背50根到25米處,這時,吃了25根,還有25根,放下。回頭再背剩下的50根,問5條直線最多將平面分為多少份?
2、太陽落下西山坡,鴨兒嘎嘎要進窩。四分之一岸前走,一半的一半隨水波;身後還跟八隻鴨,我家鴨子共幾多?
3、 9棵樹種10行,每行3棵,問怎樣種?
4、數學謎語:(「/」是分數線)
3/4的倒數 7/8
1/100 1/2
3.4 1的任何次方
以上每條打一成語。
5、一個數,去掉百分號後比原數增加了0.4455,原數是多少?
6、甲、乙、丙三人投資55萬元辦一個商店。甲投資總數的1/5,餘下的由乙、丙承擔,且乙比丙多投資20%。乙投資多少萬元?
7、把繩子三折來量,井外餘4米;把繩子四折來量,井外餘1米。求井深和繩子各是多少?
8、一筐蘋果分給甲、乙、丙。甲分得全部蘋果的1/5加5個蘋果,乙分得全部蘋果的1/4加7個蘋果,丙分得餘下蘋果的一半,最後剩下的是一筐蘋果的1/8,求這筐蘋果有多少個?
9、某工廠三個車間共有180人,第二車間人數是第一車間人數的3倍還多1人,第三車間人數是第一車間人數的一半少1人。三個車間各有多少人?
10、 有人用車把米從甲地運往乙地,裝米的重車日行50千米,空車日行70千米,5日往返三次。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11、兄弟二人三年後的年齡和是26歲,弟弟今年的年齡恰好是兄弟二人年齡差的2倍。問,3年後兄弟二人各幾歲?走到25米處時,又吃了25根,還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繼續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還剩25根到家。
把一張紙裹在一支粉筆上,再用刀斜著把粉筆切斷,請問把紙展開後斷邊為什麼形狀?
⑵ 一二年級數學怎樣做小記號
您是要做什麼小記號【回答】
數學題目做小記號【提問】
畫小圈圈【回答】
怎麼抓重點呢【提問】
可以在重要條件下畫波浪線,這樣就會理解更加深刻【回答】
⑶ 小學二年級數學怎麼教
打開二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光靠一支粉筆和一張嘴來教學是不行的.在實際教學中,我除了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以外,我還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要注重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x0d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x0d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認識鍾表》一課時,先讓學生再讓學生觀察鍾表三兄弟的不同長短,後讓學生戴上12個數字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x0d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9加幾》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能運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這時候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不是這樣算的那你是怎樣算的?,他把演算法說出來以後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演算法很多,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x0d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認識人民幣》課以後,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什麼價錢把它記下來,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叫學生扮演商場小經理和顧客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買下來.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中.\x0d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光靠一支粉筆和一張嘴來教學是不行的.在實際教學中,我除了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以外,我還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要注重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x0d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x0d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認識鍾表》一課時,先讓學生再讓學生觀察鍾表三兄弟的不同長短,後讓學生戴上12個數字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x0d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9加幾》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能運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這時候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不是這樣算的那你是怎樣算的?,他把演算法說出來以後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演算法很多,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x0d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認識人民幣》課以後,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什麼價錢把它記下來,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叫學生扮演商場小經理和顧客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買下來.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中.
⑷ 小學一二年級數學智力題
我出一題來,, 1,畫出圖自橫4個豎4個的正方行。問一共可看出多少個正方形? 答案是: 16+9+4+1=30個。
2,把1,2,3,4,5,6,7,8,9都填入長三行寬三行的格子內,使他們橫3個加,豎3個加,結果都一樣[當然了,5必須填中間,,斜著加也對的。。]
⑸ 小學二年級數學小知識
唐詩中的「數字」
用數字點睛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燕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這是齊己的五言律詩《早梅》。齊己曾就這首詩求教於鄭谷,,詩的第二聯原為「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讀後說:「『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齊己深為佩服,便將「數枝」改為「一枝」,並稱齊己為「一字師」,這雖屬傳說,但說明「一枝」兩字是極為精彩的一筆。這首詩的立意在於「早」:一場大雪過後,萬物被積雪所蓋,唯見一枝堅毅的梅花蓓蕾初放。
數學的起源和早期發展:
數學與其他科學分支一樣,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通過人類的社會實踐和生產活動發展起來的一種智力積累.其主要內容反映了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結構.這可以從數學的起源得到印證.
古代非洲的尼羅河、西亞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南亞的印度河和恆河以及東亞的黃河和長江,是數學的發源地.這些地區的先民由於從事農業生產的需要,從控制洪水和灌溉,測量田地的面積、計算倉庫的容積、推算適合農業生產的歷法以及相關的財富計算、產品交換等等長期實踐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逐漸形成了相應的技術知識和有關的數學知識.
⑹ 小學二年級數學總結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更新正在轟轟烈烈地展開。新課標的推出,要求我們更新觀念,與改革同步。如何組織教學,怎樣做才能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我們的角色轉變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怎樣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成為這個學期研究的重要課題。
二年級第一學期數學,在整個小學階段佔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學期數學教學的指導思想是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新課標的精神,落實對兒童少年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著眼於發展學生數學能力, 通過讓學生多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二年級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小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那麼,怎樣才能使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呢?
首先,「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新授課,練習課更加講究方法。新授課中,我們可以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樣討論教學內容,走進小朋友的心裡,使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和壓力,使「要我學」轉變成為「我要學」。在練習課上,利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完成練習。可以請小朋友當小老師來判斷其他同學的答案是否正確;或者通過比賽形式來完成。對於勝出的小組給予紅花或星星等作為獎品,這樣促進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其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景是在教學中不斷提出與新內容有關的情景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我在教學「線段」的認識時,如果為了背出線段是什麼,畫一畫線段,那不是難事。但線段的教學,更重要是結合情境,感受線段,理解它的意義,使學生看得著、摸得到、用得上,培養學生得空間觀念、觀察想像力和探索問題得能力。所以,從一開始用消防員滑鐵管引入,到最後小明從家到學校得線路結束,整個課自始至終,由近到遠都與生活實際、情境問題密切地結合,使學生一次次、一層層地認識線段以及與線段有關地簡單問題。
因材施教,減少坡度,保持興趣。減少坡度,這一點對差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爛殘車,不堪負重,如何使這部爛殘車平穩地行使呢?就是讓他們選擇比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這部「爛殘車」拋錨,打擊學習的信心,這一點作為教師是值得注意的。
二、設計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
二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不算多,接觸社會的范圍也比較窄。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多高」的活動形式。讓學生通過測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對長度單位的理解。在舉行這個活動的時候,同學自己互相量身高,互相看,多讓他們參加實踐活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結合基礎知識,加強各種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重視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例如:教學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所比較的數的位數是不同的還是相同的,再根據位數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數的大小來判斷所比較的數的大小。教學數的讀、寫法時,在舉幾個例子之後,引導學生總結讀、寫數的法則,這個過程本身體現了歸納推理。
四、巧妙滲透環保教育,關心環保。
在教育過程中,出現一些應用題,如書本第18的例3:「學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還剩多少張?」在完成書本知識的教育外,還應該教育學生做完紙花後的紙千萬不能亂丟,應養成講衛生,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知道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從小培養。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太小了。自主能力比較差。所以導致教學工作有一定的難度。但我一定會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
⑺ 有小學一二年級數學差,後來數學變好的嗎
這個可以有,小學時候的成績並不能代表後面的發展,況且還有就是說初中時候學習一下子好的可能是腦袋發育或者說醒的晚一點
⑻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哪些內容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
上冊目錄
1.長度單位
統一長度單位
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
認識米
用米量
認識線段
畫線段
長度單位的合理選用
2.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加法
100以內的數的加法(不進位)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
兩位數加兩位數(練習課)
(2)減法
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
兩位數減兩位數(練習課)
用數學——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
用數學——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和
連加、連減
加減混合
綜合練習
簡單的兩步加減法應用題
整理和復習
3.角的初步認識
角的初步認識
直角的初步認識
銳角和鈍角
活動課——用三角尺拼角
4.表內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認識
乘法的初步認識(一)
乘法的初步認識(二)
(2)2~6的乘法口訣
5的乘法口訣
5的乘法口訣(練習課)
2、3、4的乘法口訣
乘加、乘減
6的乘法口訣
6的乘法口訣(練習課)
解決問題——懲罰和假發應用題的區別
整理和復習
5.觀察物體(一)
觀察物體
觀察立體圖形
觀察物體(練習課)
6.表內乘法(二)
7的乘法口訣
7的乘法口訣(練習課)
綜合練習(運用2~7的乘法口訣)
8的乘法口訣
8的乘法口訣(練習課)(一)
8的乘法口訣(練習課)(二)
用乘法解決問題
9的乘法口訣
9的乘法口訣(練習課)(一)
9的乘法口訣(練習課)(二)
乘法豎式
用數學(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乘法口訣表
整理和復習
量一量比一比
7.認識時間
認識時間(一)
認識時間(二)——用數學
認識時間(練習課)
8.數學廣角——搭配(一)
排列
組合
9.總復習
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的復習
表內乘法的復習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復習
觀察物體的復習
認識視角的復習
⑼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有多難
二年級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怎麼?這種情況在低年齡段孩子里非常常見,不用緊張!因為孩子年齡越小,所用的感性思維越多,而邏輯思維越少。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隨著她自身的生長發育,這一問題全越來越少。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自己孩子是用什麼方法學習語文的,(語文學習中的感性思維多於數學)然後從中發現其學習的特點,並幫她把這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轉到數學的學習上來。同時要保護她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學習自信心,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她就會在數學方面找回自信。萬不可進行不同科目之間的比較,也不可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也不要打擊孩子這方面的自信,否則會適得其反。另外,父母親自己的知識結構也會對孩子的教育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個善於運用數理邏輯知識的人,而且與孩子的交往中也長長運用這方面的知識,那孩子也就會從中不斷地接受教育,而父母本身就不願意運用這方面的知識,那孩子自然也就不會對這方面的知識有感覺。孩子學不好數學怎麼呢?1.上課認真聽講2.抓緊重點,難點,要點3.多練習就能夠熟能生巧4.作業按時,認真完成5.考試時放鬆心態,細致地考,試卷發下來後錯題要弄懂6.遇到不懂及時虛心求教7.遇到一個題這種方法行不通換另一種方法思考,就是換位思考啦8.從生活中運用數學9.從失敗的數學中得到吸取教訓10.只要做到以上9點,就有了數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