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考試試題
A. 語文文學常識試題薈萃
1《詩經 》西周 春秋 三百零五篇 風 雅 頌 國風·魏風 表現手法
比
2四言
3屈原
4楚辭
5詩經 楚辭
6《七發》
7司馬相如
8《史記》
9《史記》 司馬遷
10《孔雀東南飛》 樂府雙壁
11《古詩十九首》
12曹操 、曹丕、曹植
13田園詩
14《文心雕龍》 《詩品》
15唐詩 宋詞
16李白 杜甫 李商隱 杜牧 李白
17《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杜甫
18 白居易 《長恨歌》 《琵琶行》
19李清照 李煜 蘇軾 辛棄疾
20柳宗元 韓愈 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
21韓愈 柳宗元 蘇軾 蘇轍 蘇洵 王安石 曾鞏
22關漢卿 《竇娥冤》《單刀會》 馬致遠 王實甫 白仁朴
23《三國演義》
24《三國演義》 《紅樓夢》 《西遊記》 《金瓶梅》
25《老殘游記》 《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孽海花》
26蒲松齡 《聊齋志異》
27《儒林外史》 《紅樓夢》
28魯迅 《狂人日記》
29胡適 《嘗試集》
30「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31徐遲 《歌德巴赫猜想》
32《子夜》
33白莽作
34國風 離騷
35《大學》 《中庸》 《論語》《孟子》《大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36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37禮、樂、射、御、書、數
38《論語》
39《孟子·勸學》
40蒲松齡 《 使至塞上》
B. 求語文考試題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質量檢測試卷
學區 小學 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數_ ____
積累部分(35分)
一、看拼音寫詞語。(6分)
máo dùn jīng zhàn yī yán jiǔ dǐng
()()()
yù yán quán wēi wéi miào wéi xiào
()()()
二、先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再解釋所填的字。(4分)
一絲不()鍾鳴()食
戛然而()鱗次櫛()
三、劃去每組中不屬於同一類的詞,再在括弧里補上一個同類的詞。(4分)
1、黎明傍晚中午時間()
2、鯿魚木魚鯽魚黃魚()
3、足球籃球排球鐵球()
4、蔬菜青菜白菜黃瓜()
四、翻譯下列文言句子。(6分)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寧信度,無自信也。
3、守而勿失也。
五、修改病句。(4分)
1、《小學生報》和《作文大王》是我最愛看的兩種報紙。
2、我們要運用和理解學過的成語。
3、公園里,到處可見盛開的鮮花和悅耳的鳥叫。
4、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杭州的三大名勝之一。
六、回憶課文填空。(11分)
1、博學之,,慎思之,,。
2、騏驥一躍,;駑馬十駕,。鍥而舍之,;
鍥而不舍,。
3、鼎在遠古的時候,是中國先民使用的一種,後來又發展成為一種 ,象徵著 。
4、《矛與盾》的寓意是 。
閱讀部分(25分)
(一)馬價十倍
有個賣馬的人,牽著馬在市場上一連站了三天,竟沒有一個人看得上他的馬。
他氣壞了,就去求見最會識馬的伯樂,說:「我的這匹駿馬想賣掉,可是在市上站了三天,沒有人來問個價。請你幫個忙,只要去我的馬兒旁轉一轉,離開時再回頭看一看,就行。」
伯樂一聽,很同情他。就真的踱在市場上,經過他那匹馬旁邊,瞟了幾眼,走了幾步,又回頭看了下。買馬的人聽說了,立即蜂擁而來,搶著要買這匹馬,馬價霎時間提高了十倍。
1、 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2分)
蜂擁:霎時間:
2、 買馬的人為什麼會蜂擁而來搶著要買這匹馬?(2分)
3、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什麼啟示?(3分)
(二)揚州個園
揚州的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園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疊精巧而著名。
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好像「雨後春筍」破土而出,這是個園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現了,它便是形態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繞過「宜雨軒」,眼前豁然開朗,在濃蔭環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在眼前,這就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茶香飄,蒼翠生涼。
轉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廊。長廊盡頭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建成,造型不同一般,給人一種大膽潑辣的感覺。在晴天黃昏時分看此山,秋山迎著夕照,山勢巍峨,有紅楓、石橋,「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就在眼前。
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廳」,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山」。一隻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好像用殘雪堆成的山脈,山頂「終年積雪」。牆上開了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
1、「豁」字不知道讀音,查字典應用查字法,先查,再查。(3分)
2、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2分)
秋高氣爽:①明朗②率直③愉快()
修竹繁茂:①茂盛②豐富③精美()
3、作者是按怎樣順序游覽揚州個園的?請填空。(3分)
步入大門—→—→—→
4、你認為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揚州個園的特點?(2分)
5、照樣子寫句子。(8分)
⑴仿寫一個比喻句。
一隻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
⑵仿寫一句話,用上成語「草長鶯飛」。
在晴天黃昏時分看此山,秋山迎著夕照,山勢巍峨,有紅楓、石橋,「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就在眼前。
習作部分(40分)
寫一處景物。
提示:1、學習本篇短文的寫法,按游覽順序寫一處景物。
2、重點突出,寫出由景物產生的聯想。不少於400字。
附加題:(10分 各5分)
1、從下列成語中各選一個字,組成一首孟浩然的詩。
滿面春風貓鼠同眠漠不關心先知先覺家喻戶曉
大處落墨泰然處之聞雞起舞啼笑皆非鳥語花香
夜以繼日古往今來聞風而動雨過天晴有聲有色
曇花一現葉落歸根不知所措多此一舉少見多怪
,。
,。
2、下面有一組童話全是安徒生寫的( )。
A.《鱷魚的眼淚》《白雪公主》《睡美人》
B.《漁夫和他的妻子》《小紅帽》《窮人和富人》
C.《丑小鴨》《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
C. 語文考試答題技巧
不是很難,不要太緊張,多看些作文啊,日記啊還有一些很有名的文章(在基本的課內知識都能理解了,背會了的情況下)
把語文課本里的那些作者被熟,讀寫例話積累運用上的讀讀背背,成語
下面的給你做個參考
一、仔細審題:多想想題目到底要你答什麼(內容),怎樣答(形式),一般題讀一、兩遍,難度題必須讀三、四遍;
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於反復修改,力臻完美。
三、認真書寫:工整規范,一目瞭然;清晰美觀,百看不厭。
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從特殊到一般、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
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引資料
兩大說明方式: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
六、說明文語言特徵:生動(趣味性)、准確(科學性)
七、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八、散文的分類:抒情散文和敘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與環境
十一、小說的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前有序幕,後有尾聲)
十二、描寫的方法:
1、概括介紹與具體描寫;
2、肖像(外貌)描寫、行為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3、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三、議論文分類:立論、駁論
十四、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
2、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
3、論證:解決「怎樣來證明」
十五、議論文結構
1、引論:提出問題
2、本論:分析問題
3、結論:解決問題
十六、論據類型: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十七、常見論證方法:
1、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2、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如引用故事則屬於舉例論證,如引用名言則屬於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常有「同樣」「諸如此類」等詞語)
十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二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二十一、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D. 入小學考試試題語文
人教版小學語文試卷 小學五年級語文試卷 http://www.ss11.cn/Soft/751.html
英文名: examination paper test paper 是一些紙張或電子版,在紙張或電子版上印有考試組織者為檢測接受考試者學習情況而設定的、並規定在一定時間內需完成的一些題目。 也可以是資格考試中用以檢驗考生能力進行篩選人才的工具。考試大簡介:考試大成立於2005年10月,前身為學生大考試中心,是面向較高學歷人群, 提供計算機類、外語類、資格類、學歷類,會計類、建築類、醫學類,七大類考試信息服務的專業考試資訊網憑借學生大核心團隊在教育行業和IT業的多年工作經
中國教育門戶網
驗,考試大自誕生之日起,便成為每個有志者的網上精神家園。 考試大網站旗下品牌::多智教育在線、考試大在線考試中心(國內功能最全,分類最全的,題量最多的萬人在線模擬考試系統,深受網友好評)、考試大網路、考試大專業人才網、考試大論壇、考試大網校。
管理(manage)就是制定,執行,檢查和改進。制定就是制定計劃(或規定、規范、標准、法規等);執行就是按照計劃去做,即實施;檢查就是將執行的過程或結果與計劃進行對比,總結出經驗,找出差距;改進首先是推廣通過檢查總結出的經驗,將經驗轉變為長效機制或新的規定;再次是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制定糾正、預防措施,以持續改進。廣義的管理:應用科學的手段安排組織社會活動,使其有序進行。其對應的英文是administion,或regulation。
狹義的管理:為保證一個單位全部業務活動而實施的一系列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活動,對應的英文是manage或run。
廣義的管理中包含著經營,不過因為經營很重要,就單獨列出。這樣,「管理」和「經營」就被賦予特定的含義。編輯本段管理模式的最新發展 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管理,都要通過管理模式來進行。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念指導下建構起來,由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組成的管理行為體系結構。 管理模式的最新發展有對稱管理模式。對稱關系是經濟領域的本質。人類經濟活動的任何一個方面、任何一個過程都存在著對稱關系。其中,主體和客體的對稱關系是基本的對稱關系,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社會的一切經濟活動圍繞著這個中心展開,經營和經濟活動中的其它一切對稱關系圍繞著這個中心展開。對稱經濟,就是化不對稱為對稱、化消極對稱為積極對稱、化低層次對稱為高層次對稱的資源優化配置方式,就是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實現資源優化再生的經濟增長方式,就是用對策代替博弈取得效益的經營方式,就是用主觀與客觀、主體與客體、相對主體與相對客體、客體與客體的對稱代替均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對稱經濟是有序經濟、雙贏經濟,是結構出效益、結構產生生產力的經濟。對稱了,企業就有效益,生產就會發展,社會就會進步;不對稱,企業就會陷入困境甚至危機,生產就會停滯,社會就會落後。對稱管理模式由我國著名管理學家陳世清先生首創,是第一個中國人的原創性經濟學體系《對稱經濟學》的具體運用。
人教版小學語文試卷 小學五年級語文試卷 http://www.ss11.cn/Soft/751.html
E. 語文考試一般考什麼
第一題:課內古詩默寫
第二題:拼音(一般會考多音字或形聲字不讀半邊音的字)
第三題:錯別字(要注意課文下注釋的重點字詞的偏旁)
第四題:這一題我怕表述不清楚,就用我最近一次考試卷上的題目來做一個範例:
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可用括弧中詞語代替的一項是()
A.各領導幹部一定要勤政為民,扎實工作,為人民謀取(加點)實實在在的利益。(牟取)
B.西湖之美,是自然與人工的完美結合,無與倫比(加點)。(精巧絕倫)
C.這次球賽我們取得了勝利,但不能目中無人(加點),而要繼續加強訓練。(自高自大)
這一題是現在中考新出的題型,以前不是這樣的,有點難度,你可以自己做做看。。正確答案我寫在最後。。
第五題:語句連貫(這道題要注意的是仔細觀察上下文,聯系前後句子,就不太難了。。)
第六題:標點改錯
第七題:關聯片語句(這道題可以教你一個我們老師教的方法:①排序。你可以先把句子排列出來看看哪一個排列更通順。②加關聯詞。加上適當的關聯詞,使句子更通順。③增加或刪減一些句子,使句子更連貫。)
第八題:修改語病(常見的語病有:缺主\賓語、句式雜糅、遞進關系錯亂、搭配不當等)
第九題:文學常識(注意多背背課下注釋,一般這道題不會太難)
第十題:課內古詩或文言文的默寫
第十一題:仿句(這道題注意:字數要與例句相等,句式相仿。還有就是名對名,動對動,形容對形容)
好啦,基礎部分就到這里,下面是閱讀部分。。
閱讀分為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而現代文閱讀在中考中多以一篇抒情性的散文、一篇說明文的形式出現。。
散文一般有的比較典型的題型有:
1.句子賞析(這里可以教你幾個句式::①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 ,寫出了 的 ,更表達了作者 的感情。②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賦予 以人的感情,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 ,也寫出作者對 的 之情。③這句話運用排比句式,加強了語氣,使句子更有氣勢。也更突出作者 的感情之強烈。)
2.文章的中心(這個可以到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部分找,不過中考的題目大多沒那麼簡單,一般還需要從文章中的每一個段落中去歸納。)
而說明文的常見題型有:
1. 根據文意,給 (說明對象)下一個定義。(這個要到文中去找,一段一段來,寧可多寫也不要漏寫。)
2. 文中的 (說明對象)有什麼作用?(這個答題技巧和上一題差不多,也要細心找。)
3. 文中的 (句子)有和表達作用?(這個就相當於是說明文的句子賞析啦,一般就是寫:這句話運用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引資料的說明方法,更具體直觀地寫出 (說明對象)的 )
4. 下列的判斷有和錯誤?(這個一般就是從文中找,很簡單)
說明文其實仔細一點都不太難,我的語文比較好,一般說明文都是不扣分的。。
古文閱讀一般是給你一篇課外古文,這個我沒什麼可以幫你的了,要靠平時積累。。建議你有空多做做古文閱讀。。
最後一題一般就是古詩鑒賞,也是要靠自己。。。
最最後,最最重要的就是作文了。。
作文我不說太多,重要的也是平日積累,你可以多寫寫隨筆和讀後感之類的東西,可能會有些幫助。。
好啦,寫了那麼多。。也差不多了,如果你還有疑問可以問我,我目前也只有初二,但語文成績還是很好的,你隨時可以來問我。。
第四題答案為C,你對了嗎。
F. 語文考試題,請幫忙
1.李白 杜甫
2.屈原 戰國 楚 詩人 政治家 未成年而戰死的楚國戰士
3.杜甫 《登高》
選擇
1.B
2.C
3.C
4.C
詞語解釋
施: 延伸、影響
堪:經受、受
所:處所
遺:給,移交
亟:屢次
及:等到
翻譯句子
1.誰說荼菜味苦難下咽,我吃來卻像薺菜甜又香。你們快樂地新結姻緣,親密得就像兄弟一樣。
2.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字叫女娃
3.經常口銜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4.路並不是那麼遠,你只送到大門坎。
5.國家不能有兩個國君,現在您打算怎麼辦
作品分析
(1)揭示了共叔段貪得無厭、狂妄愚蠢的性格和他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圖謀與庄公分庭抗禮乃至篡奪君位的野心。
(2)庄公的用心是:明知共叔段的野心,卻縱其欲,養其惡,以使他一步一步走上叛逆的道路,然後一舉除之。
(3)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斗爭的殘酷。
G. 語文考試閱讀回答方法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
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
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2、 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贊美、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 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贊美)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4、 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
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5、 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修辭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於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
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
誇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有利於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徵。
排比的作用在於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還有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容有什麼作用?」,這種題目回答時要注意答到這樣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襯託了記述對象的品質,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種精神」。
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
6、 文中某句話有什麼含義?或告訴我們什麼深刻的道理?請說說你的理解。
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
需要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豐富回答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准確地表達出來。
7、 比較閱讀理解。
有時考試會把課內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對於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寫作特色、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
以上是有關記敘文的常規問題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8、 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對於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