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數學題
1. 找初二下數學整理題帶答案
做過的題再整理一遍 就當溫習吧
一天一道題又不會花費太多時間
2. 初二下學期數學30道應用題,要答案,急需
(1)「5.12」汶川地震發生後,威海某廠決定為災區無償生產活動板房。已知某種大型號鐵皮,每張可生產12個房身或18個房底。現該廠庫存49張這種鐵皮,問怎樣安排生產房身與房底的鐵皮張數,能使生產的房身與房底配套(一張鐵皮只能生產一種產品,一個房身配上兩個房底)?
解:設應用X長做房身,Y張做房底合理。
X+Y=49; 18Y=2*12X; 解方程 X=21 Y=28 答:用21張鐵皮生產房身,用28張鐵皮生產房底。
(2)小明每天早晨在同一時刻從家裡騎車去學校,如果以9km/時的速度,可提前20分鍾到校.;如果以6千米/時的速度行駛,則遲到20分鍾到達學校。求小明家到學校的距離.
設小明的家到學校的距離為X千米 X/9+20/60=X/6-20/60 X/9-X/6=2/3 X/18=2/3 X=12
小明的家到學校的距離為12米
(3)重量相同的兩種商品,分別價值900元和1500元,已知第一種商品每千克的價值比第二種少300元,分別求這兩種商品每千克的價值。
解:設第一種商品的單價為x元,則第二種商品的單價為(x+300)元。
由題意,得900/x =1500/(x+300)
解得 x =450
所以x+300=450+300=750
答:第一種商品的單價為450元,第二種商品的單價為750元.
(4)汽車往返於A、B兩地,途徑高地C(A至C是上坡,C至B是下坡),汽車上坡時的速度為25千米/小時。下坡時的速度為50千米/時,汽車從A至B需3、5小時,從B到A需4小時。求A、C間及C、B間的距離。
設A、C間距離為 X千米,C、B間距離為 Y千米
∵汽車上坡時的速度為25千米/小時,下坡時的速度為50千米/時。
汽車從A至B需3、5小時,從B到A需4小時。
∴X/25+Y/50=3.5
X/50+Y/25=4
∴X=50,Y=75
故A、C間距離為 50千米,C、B間距離為 75千米。
(5)某同學將500元積蓄存入儲蓄所,分活期與一年期兩種方式存入,活期儲蓄年利率為0、99%,一年期年利率為2、25%,一年後共得利息8、73元,求該同學兩種儲蓄的錢款。
設該同學活期儲蓄的錢款為 X元,一年期儲蓄的錢款為 Y元
∵某同學將500元積蓄存入儲蓄所
活期儲蓄年利率為0.99%,一年期年利率為2.25%,一年後共得利息8.73元,
∴X+Y=500
X×0.99%+Y×2.25%=8.73
∴X=200,Y=300
故該同學活期儲蓄的錢款為 200元,一年期儲蓄的錢款為 300元。
(6)製造某種產品,1人用機器、3人靠手工,每天可製造60件;2人用機器、2人靠手工,每天可製造80件,求5人用機器、3人用手工,每天可製造多少件?(若不求X、Y的值,能否更簡單的得到題目的答案?)
設機器每天可製造 X件,手工每天可製造 Y件
∵1人用機器、3人靠手工,每天可製造60件;
2人用機器、2人靠手工,每天可製造80件
∴X+3Y=60
2X+2Y=80
∴X=30,Y=10
∴5X+3Y=180
故5人用機器、3人用手工,每天可製造180件。
簡單方法:
5人用機器、3人用手工
=3×(2人用機器、2人靠手工)-1人用機器、3人靠手工
=3×80-60
=180
(7)一輪船從重慶到上海要5晝夜,而從上海到重慶要7晝夜,那麼一木排從重慶順流漂到上海需要多少個晝夜?
解:設需x個晝夜
則1/5-1/x=1/7+1/x
∴x=35
(8)某體育場的環行跑道長400米,甲、乙分別以一定的速度練習長跑和自行車,如果相向而行,那麼他們每隔30秒相遇一次,如果同向而行,那麼每隔80秒乙就追上甲一次,甲、乙的速度分別是多少?
解:設甲、乙速度分別為x、y米/秒
(17)某文具批發商有水彩筆144支,油畫棒102支,計劃將其裝成甲,乙兩種套裝小禮盒,甲種每盒中裝有水彩10支,油畫棒6支,乙種每盒裝有水彩8支,油畫棒8支,兩種套裝禮盒共15盒. (1)設裝x盒甲種禮盒.寫出x應滿足的不等式組. (2)有哪兒幾種符合題意的方案?請你幫助設計一下.
解設裝x盒甲種禮盒,裝y盒乙種禮盒
由題意得x+y=15 4x+4y=60
10x+8y≤144
5x+4y≤72
5x+60-4x≤72
得x≤12
由題意得6x+8y≤102
3x+4y≤51
3x+60-4x≤51
得x≥9
所以9≤x≤12
有如下三種方案: x=10,y=5 x=11,y=4 x=12.y=3
(18)為了迎接「第十屆全國運動會」的召開,青年志願者計劃清運一堆重達100噸的垃圾。開工後,由於附近居民的主動參與,實際清運的速度是原計劃的4倍。結果提前3小時完成任務。問青年志願者原計劃丶實際每小時各清運多少噸垃圾?
設原計劃每小時清運x噸垃圾
100/x-100/4x=3
400-100=12x
x=25
4x=100
(19)甲丶乙倆家旅行社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分別推出了赴某地旅遊的團體(團體人數大於4)優惠辦法。甲旅行的優惠辦法是;賣4張全票,其餘人數按半價優惠:乙旅行社的優惠辦法是;一律按原價的3/4優惠。已知這倆家旅行社的原價為每人100元,那麼隨著團體人數的變化,哪家旅行社的收費更優惠?
設團體人數為x
甲 4x100+(x-4)x50
乙 100x3/4xX
甲<乙 400+50x-200<75x 25x>200 x>8
當人數大於8人時 選擇甲更優惠 小於8人時選擇乙更優惠
(20)現要裝配30台機器,在裝配好6台後,採用了新的技術,每天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結果共用了3天完成任務。求原來每天裝配的機器數。
設兩個未知數:原技術下生產天數X,原技術每天的裝配台數Y
(3-X)*2Y=30-6
(3-X)*2Y=24
分析:當X=1,時Y=6台,即同時表示前6台是第一天完成。
當X=2,時Y=12台,即前6台是半天生產,
後兩天半計算應該可以生產台數為2*12*2.5(兩天半)=60台
不符合,捨去。
故分析得到,每天應該為6台。
(21)一列火車在途中受阻10分鍾,為了把耽誤的時間補上,必須在以後行駛的70千米路程中,將車速每小時增加10千米,求這輛火車原來的速度。
設原速度x千米/時。則有:
(70/x)-[70/(x+10)]=(1/6),
去分母,兩邊同時乘以:6x(x+10)
420(x+10)-420x=x(x+10)
即:x2+10x-4200=0(註:x2表示x的平方)
x=60千米/時,或x=-70千米/時(不合題意,捨去)
答:火車原來速度是60千米/小時。
(22)小龍計劃看完一本200頁的書,按計劃看了5天後,每天又多看五頁,結果比計劃提前一天看完,原計劃每天看多少頁?
設原計劃每天看x頁
200/x-5-(200-5x)/(x+5)=1
x^2+30x-1000=0
x=-50(捨去),x=30
(23)為了支援青海省玉樹縣人民抗震救災,急需生產5000頂帳篷,若由甲公司單獨生產要超出規定時間2天完成,若從乙公司抽調一批工人參加生產,每天將比原來多生產125頂帳篷,這樣恰好按期完成任務,求這項工作的規定期限是多少天?
設規定時間為X天
X分之5000=(X+2)分之5000+125 整理得:X的平方+2X-80=0
解得:X1=-10,X2=8
檢驗,X1=-10,X2=8都是原方程的根,但X1=-10不合題意,捨去,所以X=8
答:規定期限是8天
(24)商品按定價出售,每個可獲利45元,現在按定價的八五折出售8個所能獲得的利潤,與按定價每個減價35元出售12個所獲利潤相同,這種商品的定價是多少?
設定價為x,則有:
(0.85x-(x-45))*8=12*(x-35-(x-45));
(45-0.15x)*8=120;
45-0.15x=15;
0.15x=30;
x=200;
所以定價為200元
(25)如果一個直角梯形的兩底長分別為7cm、12cm,斜腰長為13cm,那麼這個梯形的周長和面積分別為多少?
設該直角梯形為ABCD,上底為AB,下底為CD,
∠BCD=90°過點A作DC垂線AE,垂足為E,
所以:AB=7 DC=12 AD=13 AE=BC AB=CE
則DE=CD-CE=CD-AB=12-7=5
在直角三角形ADE中,
由勾股定理得:AE=BC=12
則梯形的周長為AB+BC+CD+DA=7+12+12+13=44
梯形的面積為1/2(AB+CD)BC=1/2(7+12)12=114
(26)法門寺是陝西省著名的佛教勝地,管理部門規定:門票每人10元,50人以上的團體票可以8折優惠,問要使團體票比每人單個買票便宜,團體中至少要多少人?
設團體中有X人,使團體票比每人單個買票便宜。
因為50人以上的團體票可以8折優惠,
所以,當X〉50時,團體票比每人單個買票便宜。
即團體中至少要51人。
(27)由於受到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汽油價格不斷上漲,今年5月份的汽油價格是去年5月份的1.6倍,用150元給汽車加的油量比去年少18.75升,問今年5月份的汽油價格每升多少元?
設:去年5月每升x元,則今年為1.6x
150/x-150/(1.6x)=18.75
x=3 則1.6x=4.8
今年4.8元
(28)早上9點,小明從家出發向外婆家走去,10點鍾小明的媽媽騎車追趕小明,他倆恰好在小明的外婆家相遇,已知騎車的速度是步行的2倍,小明加距小明外婆家6千米,問小明的步行速度及騎車速度各多少?
設:小明步行速度為每小時x千米,則騎車速度為每小時2x千米
(2x-x)(10-9)=6千米 (追及問題,一個小時剛好多行了6千米)或列為2x*1-x*1=6
x=6 則2x=12
步行6 騎車12
(29)某織布廠有工人200名,為改善經營,增設了制衣項目,已知每人每天能織布30米,或利用所織布料制衣4件,制衣一件用布1.5米,將布直接出售,每米可獲利2元;將布製成衣後出售,每件獲利25元。每名工人一天只能做一項工作。如果X名工人織布,那麼這200名工人怎麼安排,可使工廠一天所獲得的總利潤最大?最大利潤是多少元?
根據題意可列方程:
[30x-1.5×4×﹙200-x﹚]×2﹢﹙200-x﹚×4×25
化簡可得∶17600-28x
此式子為所得利潤
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利潤隨x的減小而增大
所以x=1時,利潤最大
最大利潤為∶17600-28×1=17572元
(30)學校計劃購買40支鋼筆,若干筆記本(筆記本超過鋼筆數)。甲、乙兩商店的標價都是鋼筆10元/支,筆記本2元/本。甲店的優惠方式是鋼筆打九折,筆記本打8折;乙店的優惠方式是每買5支鋼筆送1本筆記本,鋼筆不打折,購買的筆記本打7.5折。試問購買筆記本數在什麼范圍內到甲店更合算?
設購買筆記本為X本(X>40)
到甲店購買40支鋼筆,X個筆記本需要:40*10*0.9+2*X*0.8元---這個應該是一目瞭然吧
到乙店購買40支鋼筆,X個筆記本需要:40*10+2(X-8)*0.75---解釋下:因為買5支鋼筆要送一個本子,要買40支鋼筆,就要送8個本子,所以我們在乙店就只需要買X-8個本子了。
如果要到甲店買更合算,那就是說在甲店花的錢比乙店少,所以列式:(求X的解)
40*10*0.9+2*X*0.8<40*10+2(X-8)*0.75
360+1.6X<400+1.5X-12
0.1X<28
X<280
由於題目有要求X>40,所以此題正解為40<X<280,所以當購買筆記本數在41-279本時到甲店更合算
希望能夠幫到你!
3. 八年級下冊數學計算題100道
有些題目的圖看不出來,要全的,可以找我要。。。答案也有的
一、填空題(本大題含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或按要求作答.
1.當x ____________時,分式 有意義
2.分解因式 =____________
3.不等式組 的整數解是____________
4.已知 ,則 的值等於____________
5.如圖,在△ABC中,DE‖BC,AD:AB=2:3,BC=6cm,
則DE的長為____________㎝。
6.若 ,則 =____________
7.甲、乙兩台包裝機同時包裝每袋質量500克的食鹽.從中各抽出10袋,測量它們的質量,
並計算它們的平均數和方差,得到10袋食鹽質量的平均數都是501.5克,方差分別為
=36.3, =8.63.甲、乙兩台機器中包裝質量比較穩定的是____________。
8.現用甲、乙兩種汽車將46噸抗旱物資運往災區,甲種汽車載重5噸,乙種汽車載重4噸.若一共安排10輛汽車運送這些物資,則甲種汽車至少應安排____________輛.
9.如圖,在10×6的正方形網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頂點稱為格點,
△AOB的頂點都在格點上.請在網格中畫出△AOB的一個位似圖形,
使兩個圖形以點O為位似中心,所畫圖形與△AOB的位似比為2:1.
10.如圖,梯形ABCD,AB‖DC,對角線相交於點O,DC=2,
AB=4.則△DOC與△DOA的面積比為____________
二、選擇題(本大題含8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下列各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要求,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入下表相應的位置
11.下列調查方式中,適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A.要了解一批燈泡的使用壽命
B.要了解太原電視台「新聞快車」的收視率
C.要了解本校籃球隊12名隊員的身高狀況
D.要了解外地遊客對「晉陽文化美食節」的滿意度
12.下列命題中的真命題是
A.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B.所有的菱形都相似
C.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D.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13.下列運算,結果正確的是
A、 B. C、 D.
14.一組數據3,4,5,6,7的方差是
A. B.2 C、5 D.10
15.如圖,小明用長為2.4m的竹竿做測量工具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移動竹竿,使竹竿和旗桿頂端的影子都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點.此時,竹竿與這一點相距8m、與旗桿相距22m,則旗桿的高為
A.10m B.9m C.8m D.7m
16.一次函數 的圖象如圖所示,當 時,x的取值范圍是
A.x>2 B.x<2 C.x>0 D.x<0
17.如圖,已知 1= 2,那麼添加下列一個條件後,仍無法判定 ABC ADE的是
A. C= AED B. B= D C. D、
18.如圖,點P是 ABC內的一點,有下列結論:① BPC> A;② BPC一定是鈍角;
③ BPC= A+ ABP+ ACP.其中正確的結論共有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三、解答題(本大題含8個小題,共56分)
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9.(每小題3分,共6分)
分解因式:(1) ; (2) .
20.(本小題滿分6分)
解不等式組 .
21.(本小題滿分6分)
先化簡,再求值: ,其中 。
22.(本小題滿分8分)
6月5日是世界環保日.為了讓學生了解環保知識,某中學組織全校3000名學生參加了「環保知識競賽」.為了解本次競賽成績的分布情況,從中抽取了部分學生的成績(滿分100分,得分均為正整數)進行統計,得到下列的頻率分布表和頻數分布直方圖.
請根據以上的統計圖、表解答下列問題:
(1)補全頻率分布表和頻數分布直方圖;
(2)被抽取的參賽學生中,競賽成績落在____________范圍的人數最多.
(3)成績在90分以上(不含90分)為優秀,該校所有參賽學生中成績優秀的約為多少人?
23.(本小題滿分8分)
八年級(1)班學生周末乘汽車到某風景區游覽,風景區距學校120千米.一部分學生乘慢車先行,出發1小時後,另一部分學生乘快車前往,結果他們同時到達.已知快車的速度是慢車速度的1.5倍,求慢車的速度.
24.(本小題滿分6分)
已知AB//CD,E是直線AC上的一個動點(不與點C重合),連接ED.
(1)如圖(1),當點E在線段AC的延長線上時,證明 CED+ CDE+ A=180°;
(2)如圖(2),當點E在線段AC上時,(1)中的結論是否成立?若成立。請證明;若不成立,請直接寫出這三個角之間存在的等量關系.
25.(本小題滿分8分)
為了響應「低碳生活」號召,某企業決定購買A、B兩種型號的污水處理設備共10台,其中每台設備的價格、月處理污水量如下表.經測算,用於購買設備的資金不超過105萬元,該企業每月產生污水2040噸.請你為該企業設計購買污水處理設備的方案.
26.(本小題滿分8分)
已知, ABC中,AB=6,AB邊上的高為4.
(1)如圖(1),四邊形EFGH為正方形,E、F在邊AB上,G、H分別在邊AC、BC上。求正方形的邊長;
(2)如圖(2),三角形內有並排的兩個全等的正方形,它們組成的矩形DEFG的頂點D、E在
ABC的邊AB上,G、F分別在邊AC、BC上.正方形的邊長為_____________;
(3)如圖(3),三角形內有並排的三個全等的正方形,它們組成的矩形有兩個頂點在 ABC
的邊AB上,其它頂點分別在邊AC、BC上.正方形的邊長為____________;
(4)如圖(4),三角形內有並排的以個全等的正方形,它們組成的矩形的兩個頂點在 ABC
的邊AB上,其它頂點分別在邊AC、BC上.正方形的邊長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__________。
4. 初二下數學題
只有第一,二題
1 設這台收割機每小時收割150x公頃,則一個農民工作效率為x公頃。
10/100x-10/150x=1
300x(10/100x-10/150x)=300x
30-20=300x
10=300x
x=1/30
1/30*150=50
答這台收割機每小時收割50公頃
第二題
設開始時速度為v,原計劃時間為t
則加速度之後用的時間為t-1-2/3
v.t=180
v+1.5v(t-1-2/3)=180
解得:v=60,t=3
5. 初二數學下試題
初二數學(下)期末試題
總分:100分,時間100分鍾
一、填空題(
1、 的絕對值是,倒數是。
2、當 為時, 有意義。
3、 ,這些數學中,無理數有
個。
4、實數 在數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
化簡: 。
5、已知 ,則化簡 。
6、已知: ,則 。
7、如圖,在矩形ABCD中,點E、F分別在邊AB、DC上,BF∥DE,若AD=12cm,AB=7cm,且AE:EB=5:2,則陰影部分EBFD的面積為 。
第7題圖第9題圖
8、已知:△ABC∽△ , ,其中△ABC的周長為18cm,那麼△ 的周長為cm。
9、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F是AD的中點,BF與AC交於點G,則△BGC與四邊形CGFD的面積之比為。
10、矩形宣傳牌ABCD是三個大的正方形ABEG、GEFH和HFCD組成,AE、AF、AC把整修宣傳牌分為四部分,並塗上了不同的顏色,則在這個宣傳牌上存在的一對相似三角形是
11、若 ,且 ,則 的值為。
二、選擇題:
12、已知 為實數,則下列命題中錯誤的是()
A、若 ,則 B、若 ,則
C、若 ,則 D、等式 成立的條件是
13、把 根號外的因式移入根號內,化簡的結果是()
A、 B、 C、 D、
14、已知 , , ,則 之間的大小關系應是()
A、 B、 C、 D、
15、已知 ,則代數式 的值是()
A、6B、24C、42D、96
16、用CZ-1206型計算器計算 時,最後按的一個鍵應是()
A、B、C、D、
17、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B、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C、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的四邊形是矩形
D、兩條對角線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18、如圖,P是AB上一點,補充下列條件之一,一定能使△ACP∽△ABC的是()
①∠ACP=∠B,
②∠APC=∠ACB;
③
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D、①、②、④
19、下列命題:
⑴線段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
⑵等腰三角形中兩條邊的長分別是7cm和3cm,則其周長是13cm和17cm;
⑶兩個相似三角形的面積之比為1:9,則其周長之比為1:3
⑷如果△ABC與△DEF相似,一定可以表示為△ABC∽△DEF,其中錯誤的命題是()
A、⑴、⑵B、⑵、⑶C、⑵、⑷D、⑶、⑷
20、如圖,BD、CE是△ABC的中線,P、Q分別是BD、CE的中點,則PQ:BC等於()
A、1:3B、1:4C、1:5D、1:6
第20題圖
三、計算題:
21、計算:
22、化簡:
23、已知 ,求 的值
24、計算:
25、計算:
26、計算:
四、幾何題:
27、如圖,矩形ABCD中,AC、BD相交於O,E、F分別為OA、OD的中點,連BE、CF,在以上條件下,試判斷四邊形EFCB是什麼樣的特殊的四邊形,並證明你的結論
28、如圖,在邊長為8的正方形ABCD中,點E從B向C運動,點F在AE上,DF始終保持垂直於AE,如果AE:BE= ,求當點E運動到什麼位置時,DF的長是 。
29、如圖,已知AD是△ABC的中線,過B點作射線交AD、AC分別於E、F,與過C點作平行於AB的直線交BF的延長線於G點,那麼BE是否是EF、EG的比例中項,並給出證明。
30、如圖,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邊BC上的一點,BP=3PC,Q是CD中點
⑴求證:ADQ∽△QCP
⑵已知AB=10,在下列兩個問題中任選一個進行解答
問題一:連結BD,交AP於點M,交AQ於點N,求MN、QN中任意兩條線段的長度
問題二:連結AC,交PQ於點E,求CE、QE、PE中任意兩條線段的長度
6. 初二數學下冊 人教版試題
初二數學試卷
一、選擇題
1、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是9,這個數是(
)
(A) ±81
(B) 81
(C) ±3
(D) 3
2、下列汽車標志中,是中心對稱圖形但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有(
)個。
(A)2
(B)3
(C)4
(D)5
3、如果數據1、2、2、x的平均數與眾數相同,那麼x等於(
) .
(A)1
(B)2
(C)3
(D)4
4、小明將下列4張牌
中的3張旋轉180°後得到
,沒有動的牌是(
)。
(A)2
(B)4
(C)6
(D)8
5、四邊形ABCD,僅從下列條件中任取兩個加以組合,使得ABCD是平行四邊形,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
)
AB‖CD
BC‖AD
AB=CD
BC=AD
(A)2組
(B)3組
(C)4組
(D)6組
6、一次函數y=kx+b滿足(1)y隨x增大而減小 (2)它的圖象與y軸交於負半軸,它的函數表達式可能是(
)
(A)y=2x+3 (B)y=x-2
(C)y=- x+4
(D)y=-3x-1
7、任意三角形、任意四邊形、任意五邊形、任意六邊形一定可以密鋪的圖形是(
)。
(A)任意三角形、任意四邊形
(B)任意五邊形、任意六邊形
(C)任意三角形、任意六邊形
(D)任意四邊形、任意六邊形
8、已知長江比黃河長836 km,黃河長度的6倍比長江長度的5倍多1284 km。設長江、黃河的長分別為x km ,y km,則下列方程組正確的是(
)。
(A)
x-y=836
(B) x-y=836
5x-6y=1284 6y-5x=1284
(C)
y-x= 836
(D) y-x= 836
6y-5x=1284
5x-6y=1284
二、填空題:
9、4的平方根是
。
10、x < ,x是整數,則x的值為
。
初二數學試卷
一、選擇題
1、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是9,這個數是(
)
(A) ±81
(B) 81
(C) ±3
(D) 3
2、下列汽車標志中,是中心對稱圖形但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有(
)個。
(A)2
(B)3
(C)4
(D)5
3、如果數據1、2、2、x的平均數與眾數相同,那麼x等於(
) .
(A)1
(B)2
(C)3
(D)4
4、小明將下列4張牌
中的3張旋轉180°後得到
,沒有動的牌是(
)。
(A)2
(B)4
(C)6
(D)8
5、四邊形ABCD,僅從下列條件中任取兩個加以組合,使得ABCD是平行四邊形,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組合?(
)
AB‖CD
BC‖AD
AB=CD
BC=AD
(A)2組
(B)3組
(C)4組
(D)6組
6、一次函數y=kx+b滿足(1)y隨x增大而減小 (2)它的圖象與y軸交於負半軸,它的函數表達式可能是(
)
(A)y=2x+3 (B)y=x-2
(C)y=- x+4
(D)y=-3x-1
7、任意三角形、任意四邊形、任意五邊形、任意六邊形一定可以密鋪的圖形是(
)。
(A)任意三角形、任意四邊形
(B)任意五邊形、任意六邊形
(C)任意三角形、任意六邊形
(D)任意四邊形、任意六邊形
8、已知長江比黃河長836 km,黃河長度的6倍比長江長度的5倍多1284 km。設長江、黃河的長分別為x km ,y km,則下列方程組正確的是(
)。
(A)
x-y=836
(B) x-y=836
5x-6y=1284 6y-5x=1284
(C)
y-x= 836
(D) y-x= 836
6y-5x=1284
5x-6y=1284
二、填空題:
9、4的平方根是
。
10、x < ,x是整數,則x的值為
。
11、一個多邊形的每個外角為36°,則它是
邊形。
12、Rt△ABC通過平移得到Rt△DEF,其中∠C=∠F=90°,已知AC=5,BC=12,則DE=
。
13、在 ABCD中,若∠A+∠C=20°,則∠B=
。
14、已知菱形的邊長為5cm,一條對角線長為6cm,另一條對角線長為
,該菱形的面積為
。
15、當
時,矩形ABCD變為正方形。(填一條件)。
16、A(-3,4)與點B(a,b)關於y軸對稱,則a=
,b=
.
17、函數y=x-1一定不經過第
象限,該函數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為
。
18、觀察圖形,在( )內填寫適當數值:
三、解答題:
19、計算:(1)2 + -15
(2)( -2)(2+ )
20、若y-2x +(x+y-3)2=0,求y-x的值。
21、正比例函數y= kx與一次函數y=x+b的圖象都經過點(1,-3),(1)求出這兩個函數的表達式。(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它們的圖象。(3)試寫出一個方程組,使這個方程組的解為以上兩個函數圖象的交點坐標。
7. 初二下冊數學計算題及答案100道
①5√-2√32+√50 =5*3√2-2*4√2+5√2 =√2(15-8+5) =12√2 ②√6-√3/2-√2/3 =√6-√6/2-√6/3 =√6/6 ③(√45+√27)-(√4/3+√125) =(3√5+3√3)-(2√3/3+5√5) =-2√5+7√5/3 ④(√4a-√50b)-2(√b/2+√9a) =(2√a-5√2b)-2(√2b/2+3√a) =-4√a-6√2b ⑤√4x*(√3x/2-√x/6) =2√x(√6x/2-√6x/6) =2√x*(√6x/3) =2/3*|x|*√6 ⑥(x√y-y√x)÷√xy =x√y÷√xy-y√x÷√xy =√x-√y ⑦(3√7+2√3)(2√3-3√7) =(2√3)^2-(3√7)^2 =12-63 =-51 ⑧(√32-3√3)(4√2+√27) =(4√2-3√3)(4√2+3√3) =(4√2)^2-(3√3)^2 =32-27 =5 ⑨(3√6-√4)? =(3√6)^2-2*3√6*√4+(√4)^2 =54-12√6+4 =58-12√6 ⑩(1+√2-√3)(1-√2+√3) =[1+(√2-√3)][1-(√2-√3)] =1-(√2-√3)^2 =1-(2+3+2√6) =-4-2√6 (1)5√12×√18 =5*2√3*3√2 =30√6; (2)-6√45×(-4√48) =6*3√5*4*4√3 =288√15; (3)√(12a)×√(3a) /4 =√(36a^2)/4 =6a/4 =3a/2. 5. x^2(y+z)^2-2xy(x-z)(y+z)+y^2(x-z)^2 =[x(y+z)-y(x-z)]^2 =(xz+yz)^2 =z^2(x+y)^2 6. 3(a+2)^2+28(a+2)-20 =[3(a+2)-2][(a+2)+10] =(3a+4)(a+12) 7. (a+b)^2-(b-c)^2+a^2-c^2 =(a+b)^2-c^2+a^2-(b-c)^2 =(a+b+c)(a+b-c)+(a+b-c)(a-b+c) =(a+b-c)(a+b+c+a-b+c) =2(a+b-c)(a+c) 8. x(x+1)(x^2+x-1)-2 =(x^2+x)(x^2+x-1)-2 =(x^2+x)^2-(x^2+x)-2 =(x^2+x-2)(x^2+x+1) =(x+2)(x-1)(x^2+x+1) 9. 9x^2(x-1)^2-3(x^2-x)-56 =9x^2(x-1)^2-3x(x-1)-56 =[3x(x-1)-8][3x(x-1)+7] =(3x^2-3x-8)(3x^2-3x+7) 有理數練習 練習一(B級) (一)計算題: (1)23+(-73) (2)(-84)+(-49) (3)7+(-2.04) (4)4.23+(-7.57) (5)(-7/3)+(-7/6) (6)9/4+(-3/2) (7)3.75+(2.25)+5/4 (8)-3.75+(+5/4)+(-1.5) 5. x^2(y+z)^2-2xy(x-z)(y+z)+y^2(x-z)^2 =[x(y+z)-y(x-z)]^2 =(xz+yz)^2 =z^2(x+y)^2 6. 3(a+2)^2+28(a+2)-20 =[3(a+2)-2][(a+2)+10] =(3a+4)(a+12) 7. (a+b)^2-(b-c)^2+a^2-c^2 =(a+b)^2-c^2+a^2-(b-c)^2 =(a+b+c)(a+b-c)+(a+b-c)(a-b+c) =(a+b-c)(a+b+c+a-b+c) =2(a+b-c)(a+c) 8. x(x+1)(x^2+x-1)-2 =(x^2+x)(x^2+x-1)-2 =(x^2+x)^2-(x^2+x)-2 =(x^2+x-2)(x^2+x+1) =(x+2)(x-1)(x^2+x+1) 9. 9x^2(x-1)^2-3(x^2-x)-56 =9x^2(x-1)^2-3x(x-1)-56 =[3x(x-1)-8][3x(x-1)+7] =(3x^2-3x-8)(3x^2-3x+7) 1.125*3+125*5+25*3+25 2.9999*3+101*11*(101-92) 3.(23/4-3/4)*(3*6+2) 4. 3/7 × 49/9 - 4/3 5. 8/9 × 15/36 + 1/27 6. 12× 5/6 – 2/9 ×3 7. 8× 5/4 + 1/4 8. 6÷ 3/8 – 3/8 ÷6 9. 4/7 × 5/9 + 3/7 × 5/9 10. 5/2 -( 3/2 + 4/5 ) 11. 7/8 + ( 1/8 + 1/9 ) 12. 9 × 5/6 + 5/6 13. 3/4 × 8/9 - 1/3 14. 7 × 5/49 + 3/14 15. 6 ×( 1/2 + 2/3 ) 16. 8 × 4/5 + 8 × 11/5 17. 31 × 5/6 – 5/6 18. 9/7 - ( 2/7 – 10/21 ) 19. 5/9 × 18 – 14 × 2/7 20. 4/5 × 25/16 + 2/3 × 3/4 21. 14 × 8/7 – 5/6 × 12/15 22. 17/32 – 3/4 × 9/24 23. 3 × 2/9 + 1/3 24. 5/7 × 3/25 + 3/7 25. 3/14 ×× 2/3 + 1/6 26. 1/5 × 2/3 + 5/6 27. 9/22 + 1/11 ÷ 1/2 28. 5/3 × 11/5 + 4/3 29. 45 × 2/3 + 1/3 × 15 30. 7/19 + 12/19 × 5/6 31. 1/4 + 3/4 ÷ 2/3 32. 8/7 × 21/16 + 1/2 33. 101 × 1/5 – 1/5 × 21 34.50+160÷40 35.120-144÷18+35 36.347+45×2-4160÷52 37(58+37)÷(64-9×5) 38.95÷(64-45) 39.178-145÷5×6+42 40.812-700÷(9+31×11) 41.85+14×(14+208÷26) 43.120-36×4÷18+35 44.(58+37)÷(64-9×5) 45.(6.8-6.8×0.55)÷8.5 46.0.12× 4.8÷0.12×4.8 47.(3.2×1.5+2.5)÷1.6 48.6-1.6÷4= 5.38+7.85-5.37= 49.7.2÷0.8-1.2×5= 6-1.19×3-0.43= 50.6.5×(4.8-1.2×4)= 51.5.8×(3.87-0.13)+4.2×3.74 52.32.52-(6+9.728÷3.2)×2.5 53.[(7.1-5.6)×0.9-1.15] ÷2.5 54.5.4÷[2.6×(3.7-2.9)+0.62] 55.12×6÷(12-7.2)-6 56.12×6÷7.2-6 57.0.68×1.9+0.32×1.9 58.58+370)÷(64-45) 59.420+580-64×21÷28 60.136+6×(65-345÷23) 15-10.75×0.4-5.7 62.18.1+(3-0.299÷0.23)×1 63.(6.8-6.8×0.55)÷8.5 64.0.12× 4.8÷0.12×4.8 65.(3.2×1.5+2.5)÷1.6 66.3.2×6+(1.5+2.5)÷1.6 67.0.68×1.9+0.32×1.9 68.10.15-10.75×0.4-5.7 69.5.8×(3.87-0.13)+4.2×3.74 70.32.52-(6+9.728÷3.2)×2.5 71.[(7.1-5.6)×0.9-1.15] ÷2.5 72.5.4÷[2.6×(3.7-2.9)+0.62] 73.12×6÷(12-7.2)-6 74.12×6÷7.2-6 75.33.02-(148.4-90.85)÷2.5 1) 76.(25%-695%-12%)*36 77./4*3/5+3/4*2/5 78.1-1/4+8/9/7/9 79.+1/6/3/24+2/21 80./15*3/5 81.3/4/9/10-1/6 82./3+1/2)/5/6-1/3]/1/7 83./5+3/5/2+3/4 84.(2-2/3/1/2)]*2/5 85.+5268.32-2569 86.3+456-52*8 87.5%+6325 88./2+1/3+1/4 2) 89+456-78 3) 5%+. 3/7 × 49/9 - 4/3 4) 9 × 15/36 + 1/27 5) 2× 5/6 – 2/9 ×3 6) 3× 5/4 + 1/4 7) 94÷ 3/8 – 3/8 ÷6 8) 95/7 × 5/9 + 3/7 × 5/9 9) 6/2 -( 3/2 + 4/5 ) 10) 8 + ( 1/8 + 1/9 ) 11) 8 × 5/6 + 5/6 12) 1/4 × 8/9 - 1/3 13) 10 × 5/49 + 3/14 14) 1.5 ×( 1/2 + 2/3 ) 15) 2/9 × 4/5 + 8 × 11/5 16) 3.1 × 5/6 – 5/6 17) 4/7 - ( 2/7 – 10/21 ) 18) 19 × 18 – 14 × 2/7 19) 5 × 25/16 + 2/3 × 3/4 20) 4 × 8/7 – 5/6 × 12/15 21) 7/32 – 3/4 × 9/24 22) 1、 2/3÷1/2-1/4×2/5 2、 2-6/13÷9/26-2/3 3、 2/9+1/2÷4/5+3/8 4、 10÷5/9+1/6×4 5、 1/2×2/5+9/10÷9/20 6、 5/9×3/10+2/7÷2/5 7、 1/2+1/4×4/5-1/8 8、 3/4×5/7×4/3-1/2 9、 23-8/9×1/27÷1/27 10、 8×5/6+2/5÷4 11、 1/2+3/4×5/12×4/5 12、 8/9×3/4-3/8÷3/4 13、 5/8÷5/4+3/23÷9/11 23) 1.2×2.5+0.8×2.5 24) 8.9×1.25-0.9×1.25 25) 12.5×7.4×0.8 26) 9.9×6.4-(2.5+0.24)(27) 6.5×9.5+6.5×0.5 0.35×1.6+0.35×3.4 0.25×8.6×4 6.72-3.28-1.72 0.45+6.37+4.55 5.4+6.9×3-(25-2.5)2×41846-620-380 4.8×46+4.8×54 0.8+0.8×2.5 1.25×3.6×8×2.5-12.5×2.4 28×12.5-12.5×20 23.65-(3.07+3.65) (4+0.4×0.25)8×7×1.25 1.65×99+1.65 27.85-(7.85+3.4) 48×1.25+50×1.25×0.2×8 7.8×9.9+0.78 (1010+309+4+681+6)×12 3×9146×782×6×854 5.15×7/8+6.1-0.60625 1. 3/7 × 49/9 - 4/3 2. 8/9 × 15/36 + 1/27 3. 12× 5/6 – 2/9 ×3 4. 8× 5/4 + 1/4 5. 6÷ 3/8 – 3/8 ÷6 6. 4/7 × 5/9 + 3/7 × 5/9 7. 5/2 -( 3/2 + 4/5 ) 8. 7/8 + ( 1/8 + 1/9 ) 9. 9 × 5/6 + 5/6 10. 3/4 × 8/9 - 1/3 11. 7 × 5/49 + 3/14 12. 6 ×( 1/2 + 2/3 ) 13. 8 × 4/5 + 8 × 11/5 14. 31 × 5/6 – 5/6 15. 9/7 - ( 2/7 – 10/21 ) 16. 5/9 × 18 – 14 × 2/7 17. 4/5 × 25/16 + 2/3 × 3/4 18. 14 × 8/7 – 5/6 × 12/15 19. 17/32 – 3/4 × 9/24 20. 3 × 2/9 + 1/3 21. 5/7 × 3/25 + 3/7 22. 3/14 ×× 2/3 + 1/6 23. 1/5 × 2/3 + 5/6 24. 9/22 + 1/11 ÷ 1/2 25. 5/3 × 11/5 + 4/3 26. 45 × 2/3 + 1/3 × 15 27. 7/19 + 12/19 × 5/6 28. 1/4 + 3/4 ÷ 2/3 29. 8/7 × 21/16 + 1/2 30. 101 × 1/5 – 1/5 × 21 31.50+160÷40 (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 420+580-64×21÷28 37.812-700÷(9+31×11) (136+64)×(65-345÷23) 38.85+14×(14+208÷26) 39.(284+16)×(512-8208÷18) 40.120-36×4÷18+35 41.(58+37)÷(64-9×5) 42.(6.8-6.8×0.55)÷8.5 43.0.12× 4.8÷0.12×4.8 44.(3.2×1.5+2.5)÷1.6 (2)3.2×(1.5+2.5)÷1.6 45.6-1.6÷4= 5.38+7.85-5.37= 46.7.2÷0.8-1.2×5= 6-1.19×3-0.43= 47.6.5×(4.8-1.2×4)= 0.68×1.9+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3.87-0.13)+4.2×3.74 50.32.52-(6+9.728÷3.2)×2.5 51.[(7.1-5.6)×0.9-1.15] ÷2.5 52.5.4÷[2.6×(3.7-2.9)+0.62] 53.12×6÷(12-7.2)-6 (4)12×6÷7.2-6 102×4.5 7.8×6.9+2.2×6.9 5.6×0.25 8×(20-1.25) 1)127+352+73+44 (2)89+276+135+33 (1)25+71+75+29 +88 (2)243+89+111+57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912)×5-6178 8528÷41×38-904 264+318-8280÷69 (174+209)×26- 9000 814-(278+322)÷15 1406+735×9÷45 3168-7828÷38+504 796-5040÷(630÷7) 285+(3000-372)÷36 1+5/6-19/12 3x(-9)+7x(-9 (-54)x1/6x(-1/3) 1.18.1+(3-0.299÷0.23)×1 2.(6.8-6.8×0.55)÷8.5 3.0.12× 4.8÷0.12×4.8 4.(3.2×1.5+2.5)÷1.6 (2)3.2×(1.5+2.5)÷1.6 5.6-1.6÷4= 5.38+7.85-5.37= 6.7.2÷0.8-1.2×5= 6-1.19×3-0.43= 7.6.5×(4.8-1.2×4)= 0.68×1.9+0.32×1.9 8.10.15-10.75×0.4-5.7 9.5.8×(3.87-0.13)+4.2×3.74 10.32.52-(6+9.728÷3.2)×2.5 11.[(7.1-5.6)×0.9-1.15] ÷2.5 12.5.4÷[2.6×(3.7-2.9)+0.62] 13.12×6÷(12-7.2)-6 14.12×6÷7.2-6 15.33.02-(148.4-90.85)÷2.5 7×(5/21+9/714) a^3-2b^3+ab(2a-b) =a^3+2a^2b-2b^3-ab^2 =a^2(a+2b)-b^2(2b+a) =(a+2b)(a^2-b^2) =(a+2b)(a+b)(a-b) 2. (x^2+y^2)^2-4y(x^2+y^2)+4y^2 =(x^2+y^2-2y)^2 3. (x^2+2x)^2+3(x^2+2x)+x^2+2x+3 =(x^2+2x)^2+4(x^2+2x)+3 =(x^2+2x+3)(x^2+2x+1) =(x^2+2x+3)(x+1)^2 4. (a+1)(a+2)+(2a+1)(a-2)-12 =a^2+3a+2+2a^2-3a-2-12 =3a^2-12 =3(a+2)(a-2) 5. x^2(y+z)^2-2xy(x-z)(y+z)+y^2(x-z)^2 =[x(y+z)-y(x-z)]^2 =(xz+yz)^2 =z^2(x+y)^2 6. 3(a+2)^2+28(a+2)-20 =[3(a+2)-2][(a+2)+10] =(3a+4)(a+12) 7. (a+b)^2-(b-c)^2+a^2-c^2 =(a+b)^2-c^2+a^2-(b-c)^2 =(a+b+c)(a+b-c)+(a+b-c)(a-b+c) =(a+b-c)(a+b+c+a-b+c) =2(a+b-c)(a+c) 8. x(x+1)(x^2+x-1)-2 =(x^2+x)(x^2+x-1)-2 =(x^2+x)^2-(x^2+x)-2 =(x^2+x-2)(x^2+x+1) =(x+2)(x-1)(x^2+x+1) 寫完一遍後再別這些題寫一遍,以此類推,老師們看作業都是一看而過不會一個一個批的。
8. 初二下冊數學練習題及練習題的答案
1。已知m.n為實數。切滿足m=[根號2(n^2-9)]+[根號2(9-n^2+4)]÷(n-3)。求6m-3n的值。答案:
m={[根號2(n^2-9)]+[根號2(9-n^2)]+4}÷(n-3)
根號下的數大於等於0
所以n^2-9>=0,9-n^2>=0
n^2-9和9-n^2是相反數
都大於等於0,則只有都等於0
所以n^2-9=0,n^2=9
n=3或-3
n-3是除數,不能等於0
所以n不等於3
所以n=-3
此時根號2(n^2-9)=0,根號2(9-n^2)=0
所以m=(0+0+4)/(-3-3)=-2/3
所以6m-3n=6(-2/3)-3*(-3)=-4+9=5
---------------------------------------------------------------------
2.已知關於x的方程2x^2-2(m+1)+m^2-1=0有兩個實數根,求m的取值范圍。如果一次項系數小於零,是確定m的所有整數解。(不會看答案)
答案;2x^2-2(m+1)+m^2-1=0有兩個實數根
4(m+1)^2-8(m^2-1)>0
m的取值范圍:
-1<m<3
如果一次項系數小於零,
m+1>0
m>-1
m=0,1,2
這些不知道是否滿足你的要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