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4年級上冊

數學4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 2021-08-14 21:12:59

❶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

1、 ①分步法:30×60=1800(千克)
25×60=1500(千克)
1800—1500=300(千克)
②綜合法:(30—25)×60=300(千克)

2、 分析:①由「3件上衣和7條褲子共430元」可求(3件上衣和7條褲子)×7共(430×7=)3010元,即21件上衣和49條褲子共3010元;
②由「7件上衣和3條褲子共470元」可求(7件上衣和3條褲子)×3共(470×3=)1410元,
即21件上衣和9條褲子共1410元。
③為什麼都是21件上衣,總錢數相差(3010—1410=)1600元呢?是因為買的褲子條數不相等。褲子條數相差(49—9=)40條,錢數相差1600元,每條褲子的價錢可以求出,褲子和價錢知道了,上衣的價錢也容易求了。

解:430×7—470×3=1600(元)
7×7-3×3=40(條)
1600÷40=40(元)
(430—40×7)÷3=50(元)
答:每件上衣50元,每條褲子40元。

❷ 四四年級上冊數學

1.在一次登山活動中,梓涵上山每分鍾行50米,18分鍾到達山頂。然後按原路下山,每分鍾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鍾行多少米? 2.四年級有60名同學去栽樹,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隨後又派來一部分同學,這時平均每人栽樹3棵就可完成任務,又派來幾名同學? 3.有幾位同學一起計算他們語文考試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們的平均分就達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們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麼這些同學共有多少人? 4.九湖中心小學有100名學生參加數學競賽,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學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學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5.甲、乙的平均數是26,乙、丙的平均數是28,甲、丙的平均數是21,求甲、乙、丙三數的平均數。 6.梓涵參加體育達標測試,五項平均成績是85分,如果投擲成績不算在內,平均成績是83分,梓涵投擲得了多少分? 7.如果四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3歲,且沒有小於18歲的,那麼年齡最大的可能多少歲? 8.五個數的平均數是45,將5個數從小到大排列,前三個數的平均數是39,後三個數的平均數是53,第三個數是多少? 9. 梓涵參加了三次數學競賽,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兩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 10. 梓涵期末考試時,數學成績公布前他四門功課的平均分數是92分,數學成績公布後,他的平均成績下降了1分。梓涵數學考了多少分? 11. 如果三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2歲,且沒有小於18歲的,那麼年齡最大的可能是多少歲? 12. . 如果四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5歲,且沒有小於16歲的,且這四個人的年齡互不相等,那麼年齡最大的可能是多少歲?年齡最小的可能是多少歲? 13. 在一次登山活動中,梓涵上山每分鍾行50米,然後按原路下山,每分鍾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鍾行多少米? 14. 一個同學讀一本故事書,前4天每天讀25頁,以後每天讀40頁,又讀了6天正好讀完。這個同學平均每天讀多少頁? 15. 梓涵同學讀一本故事書,前4天每天讀25頁,以後6天又讀了200頁正好讀完。這個同學平均每天讀多少頁? 16.琦涵五次考試平均分為96分(滿分100分),那麼她每次考試的分數不得低於多少分? 四年級應用題1 1、奶奶去買水果,她買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68元,買1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的價錢相等,問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蘋果和5筐橘子共重330千克,每筐蘋果重量是每筐橘子重量的2倍,一筐蘋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張老師為閱覽室買書,他買了6本童話書和7本故事書需102元,買3本童話書和5本故事書價錢相等,買1本童話書和1本故事書各需多少元? 4、糧店運來一批糧食,4袋大米和5袋麵粉共重600千克,4袋大米和7袋麵粉共重68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麵粉各重多少千克? 1、一個標准油桶,桶連油共重7千克。司機馬叔叔已經用去一半油,現在連桶還重4千克。桶里還有多少千克油?這桶油原來有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2、一瓶香水連瓶重50克,用去一半的香水後,連瓶還重30克,原來有香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3、一瓶酒連瓶重80克,喝了一半的酒後,連瓶還重50克,原來有酒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4、一瓶汽水連瓶重45克,用去一半的汽水後,連瓶還重25克,原來有汽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1、有6箱雞蛋,每箱雞蛋個數相等,如果從每箱中拿出50個,那麼6箱剩下的雞蛋個數正好和原來5箱的個數相等,原來每箱雞蛋多少個? 2、有7筐蘋果,每筐蘋果個數相等,如果從每筐中拿出40個,那麼7筐剩下的蘋果個數正好和原來5筐的個數相等,原來每筐蘋果多少個? 3、有5箱餅干,每箱雞蛋重量相等,如果從每箱中拿出40克,那麼5箱剩下的總克數正好和原來3箱的克數相等,原來每箱餅干多少克? 4、一年級有6班,每班人數相等,如果從每班中調出30個,那麼6班剩下的人數正好和原來2班的人數相等,原來每班多少人? 1、韓琦練寫字,計劃每天寫100字,實際每天比計劃多寫4字,結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務。原計劃要寫多少字? 2、張梓涵看一本書,計劃每天看15頁,實際每天比計劃多看3頁,結果提前兩天完成任務。這本書有多少頁? 3、修一條路,計劃每天修60米,實際每天比計劃多修8米,結果提前4天完成任務。這條路多少米? 4、陳赫做千紙鶴,計劃每天做30個,實際每天比計劃多做6個,結果提前3天完成任務。原計劃要做多少個千紙鶴? 1、琦涵有10張畫片,鄭潔有4 張畫片。琦涵給鄭潔多少張畫片後,她倆的畫片張數相等? 2、紅盒子里有52個玻璃球,藍盒子里有34個玻璃球,每次從多的盒子里取出3個放到少的盒子里,拿幾次才能使兩個盒子里的玻璃球的個數相等? 3、大袋子里有68粒糖,小袋子里有28粒糖,每次從多的袋子里取出4個放到少的袋子里,拿幾次才能使兩個袋子里的糖的粒數相等? 4、書架的上層有25本書,下層有27本書,爸爸又買回10本書,怎樣放才能使書架上、下兩層的書同樣多? 四年級應用題2 1、電視機廠裝一批電視,每天裝80台,15天可完成任務,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每天要裝多少台? 2、某廠每天節約煤40千克,如果每8千克煤可以發電16度,照這樣計算,該廠9月份(按25天計算)節約的煤可發電多少度? 3、某車間計劃20人每天工作8小時,8天完成一批訂貨,後來要提前交貨,該批貨由32人工作,限4天內完成,每天需工作幾小時? 4、學校總務處張老師去商店采購學生用練習本,練習本定價4元8角,帶去買900本的錢。由於買得多,可以優惠,每本便宜了3角錢,張老師一共買回多少本練習本? 5、某工程隊預計用20人,14天挖好一條水渠,挖了2天後,又增加20人,每人工作效率相同,可以提前幾天完工? 6、鍋爐房按照每天3600千克的用量儲備了140天的供暖煤,供暖40天後,由於進行技術改造,每天能節約600千克煤,問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 7、學校食堂管理員去農貿市場買雞蛋,原計劃每千克5元的雞蛋買96千克,結果雞蛋價格下調,用這筆錢多買了24千克的雞蛋。問雞蛋價格下調後每千克是多少元? 8、18個人參加搬一堆磚的勞動,計劃8小時可以搬完,實際勞動2小時後,有6個人被調走,餘下的磚還需多少小時才能搬完? 9、24輛卡車一次能運貨物192噸,現在增加同樣的卡車6輛,一次能運貨物多少噸? 10、張師傅計劃加工552個零件。前5天加工零件345個,照這樣計算,這批零件還要幾天加工完? 11、 3台磨粉機4小時可以加工小麥2184千克。照這樣計算,5台磨粉機6小時可加工小麥多少千克? 12、一個機械廠4台機床5小時可以生產零件720個。照這樣計算,再增加6台同樣的機床生產3600個零件,需要多少小時? 13、一個修路隊計劃修路126米,原計劃安排7個工人6天修完。後來又增加了54米的任務,並要求在6天完工。如果每個工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如期完工? 14、九湖中心小學買了一批粉筆,原計劃25個班可用40天,實際用了10天後,有10個班外出,剩下的粉筆,夠在校的班級用多少天? 15、揚棟發電廠有10200噸煤,前十天每天燒煤300噸,後來改進爐灶,每天燒煤240噸,這堆煤還能燒多少天? 16、師傅和徒弟同時開始加工各200個零件,師傅每小時加工25個,完成任務時,徒弟還要做2小時才能完成任務。徒弟每小時加工多少個? 17、甲乙兩地相距200千米,汽車行完全程要5小時,步行要40小時。澤奇同學從甲地出發,先步行8小時後該乘汽車,還需要幾小時到達乙地? 18、旭婷築路隊修一條長4200米的公路,原計劃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來完成,實際修築時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19、舒琪自行車廠計劃每天生產自行車100輛,可按期完成任務,實際每天生產120輛,結果提前8天完成任務,這批自行車有多少輛? 20、德韜同學計劃30天做完一些計算題,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算80題,結果25天就完成了任務,這些計算題有多少題? 四年級和差問題 一、1、 學校有排球、足球共50個,排球比足球多4個,排球、足球各多少個? 2、甲、乙兩車間共有工人260人,甲車間比乙車間少30人,甲、乙兩車間各有工人多少人? 3、甲乙兩個工程隊合挖一條長48千米的水渠,甲隊比乙隊多挖了6千米,求甲、乙工程隊各挖了多少千米? 4、小寧與小芳今年的年齡和是28歲,小寧比小芳小2歲,小芳今年多少歲?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齡是29歲,爸爸比他大26歲。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齡各是多少歲? 6、小蘭期末考試時語文和數學的平均分是96分,數學比語文多4分。小蘭語文、數學各得多少分? 二、1、甲、乙兩個書架共有書480本,如果從甲書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書架,這時兩個書架上書的本數正好相等。甲、乙兩個書架原來各有多少本? 2、兩個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個桶里,兩個桶里的水就一樣多。原來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3、甲、乙兩個倉庫共存大米58噸,如果從甲倉調3噸大米到乙倉,兩個倉庫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兩個倉庫各存大米多少噸? 4、甲、乙兩人共有150元錢,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減少27元,那麼兩人的錢數就相等。甲、乙兩人各有多少元? 三、1、甲、乙兩堆貨物共180噸,甲堆貨物運走30噸仍比乙堆貨物多12噸,求甲乙兩堆貨物各多少噸? 2、甲、乙兩堆貨物共180噸,如果從甲堆貨物調運30噸到乙堆貨物,甲堆貨物仍比乙堆貨物多10噸,求甲乙兩堆貨物各多少噸? 3、甲、乙兩筐蘋果共64千克,從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結果甲筐的蘋果反而比乙筐的蘋果還少2千克。甲、乙兩筐原有蘋果各多少千克? 4、甲乙兩個學校共有學生2008人,如果從甲校調走20人,乙校調走15人,甲校比乙校還多5人,兩校原各有學生多少人? 5、學校食堂共有三種蔬菜,其中黃瓜、番茄共重50千克,青菜、黃瓜共重70千克,青菜、番茄共重60千克。這三種蔬菜各有多少千克? 6、《紅樓夢》分上、中、下三冊,全書共108元。上冊比中冊貴11元,下冊比中冊便宜5元。上、中、下三冊各是多少元? 7、四個人年齡之和是77歲,最小的10歲,他和最大的人的年齡之和比另外二人年齡之和大7歲,最大的年齡是幾歲? 8、小諾沿長與寬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了5圈,做下水前的准備活動。已知小諾共跑了700米,問:游泳池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米? 9、曾老師比琪晗重30千克,曾老師比陳赫重25千克,琪晗陳赫共重75千克,琪晗陳赫各重多少千克? 10、苗圃有很多花苗,11000棵不是玫瑰,12500棵不是牡丹,玫瑰和牡丹共有8500棵,玫瑰和牡丹各有多少棵? 四年級和倍問題 1、小紅和媽媽的年齡加在一起是40歲,媽媽的年齡是小紅年齡的4倍,小紅和媽媽各是多少歲? 2、甲乙兩數和是150,甲數除以乙數的商是4,甲乙兩數各是多少? 3、一塊長方形木板,長是寬的2倍,周長54厘米,這塊長方形木塊的面積是多少? 4、一筐蘋果、一筐梨和一筐葡萄共重42千克,知道蘋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梨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蘋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 5、三年級三個班共植樹200棵,二班植樹棵數是一班的2倍,三班植樹棵數和二班一樣多,三個班各植樹多少棵? 6、有三堆煤,甲堆是乙堆的3倍,丙堆是甲堆的2倍,三堆煤共重240千克,那麼甲堆、乙堆、丙堆煤各重多少千克? 7、有三隊修路隊合修一條長240千米的路,甲隊修的是乙隊的3倍,丙隊修的是甲隊的2倍,那麼甲隊、乙隊、丙隊各修多少千米? 8、張老師買回籃球足球共83個球,其中籃球比足球的2倍多5個,這兩種球各有多少個? 9、張老師買回籃球足球排球共83個球,其中籃球比足球的2倍多5個,排球比足球的2倍少7個,這三種球各有多少個? 10、張老師買回籃球足球排球共83個球,其中籃球是足球的2倍,足球比排球多5個,這三種球各有多少個? 11、小華有筆30枝,小明有筆15隻,問小明給幾枝給小華後,小華的枝數是小明的8倍? 12、小明有書18本,小芳有書8本,現在又買來16本,怎樣分配才能使小明的本數是小芳的2倍? 13、甲水池有水60噸,乙水池有水30噸,如果甲水池的水以每分鍾3噸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麼多少分鍾後,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 14、一個除式,商是18,余數是4,被除數、除數、商、余數的和是292,除數與被除數各是多少? 四年級差倍問題 1、林下小學購買的排球是籃球的3倍,排球比籃球多18隻,購買的排球和籃球各有多少只?購買的排球和籃球共有多少只? 2、有大小兩個書架,大書架上書的本數是小書架上的4倍,如果從大書架上取出150本放到小書架上,這時,兩書架上的書的本數相等。大小書架原來各有多少本? 3、老貓和小貓去釣魚,老貓釣的是小貓的3倍。如果老貓給小貓3條後,小貓比老貓還少2條。兩只貓各釣多少條魚? 4、張老師買回籃球比足球多83個球,其中籃球比足球的2倍多5個,這兩種球各有多少個? 5、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數比紅糖的3倍少35千克,已知白糖比紅糖多41千克。副食店有白糖、紅糖各多少千克? 6、張老師買回籃球足球排球,其中足球是籃球的3倍,足球比排球多7個,排球比籃球多11個。這三種球各有多少個? 7、梨比葡萄重2000千克,蘋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蘋果重量比梨多3000個,蘋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 8、小明的存款數是小剛的3倍,現在小明取出380元,小剛取出110元,兩人的存款數變得同樣多。小明和小剛原來各存款多少元? 9、甲倉存糧噸數是乙倉的3倍,如果甲倉中取出60噸,乙倉中運進80噸,甲、乙兩個糧倉存糧噸數正好相等。甲、乙兩個糧倉各存糧多少噸? 10、甲、乙兩個糧倉各存糧若干噸,甲倉存糧的噸數是乙的3倍。如果甲倉中運進60噸,乙倉中運進260噸,則甲、乙兩個糧倉存糧的噸數相等。甲、乙兩個糧倉各存糧多少噸? 11、小張有36本課外書,小徐有24本課外書,兩人捐出同樣多的本數後,小張剩下的本數是小徐剩下本數的3倍,兩人各捐出多少本書? 12、師徒兩人加工同樣多的一批零件,師傅加工了102個,徒弟加工了40個,這時,徒弟剩下的個數是師傅的3倍。師徒要加工多少個零件? 用假設法解題 兔數=(總腳數—每隻雞腳數×雞兔總數)÷(每隻兔子腳數—每隻雞腳數) 雞數=雞兔總數-兔數 (假設雞,先求出兔) 或:雞數=(每隻兔腳數×雞兔總數—總腳數)÷(每隻兔子腳數—每隻雞腳數) 兔數=雞兔總數-雞數 (假設兔,先求出雞) 1、雞兔共30隻,共有腳70隻,雞兔各有多少只? 2、雞兔共20隻,共有腳50隻,雞兔各有多少只? 3、在一個停車場內,汽車、摩托車共停了48輛,其中每輛汽車有4個輪子,每輛摩托車有3個輪子,這些車共有172個輪子,停車場內有汽車、摩托車各多少輛? 4、體育老師買了運動服上衣和褲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褲子每件19元,問老師買上衣和褲子各多少件? 1、買甲、乙兩種戲票,甲種票每張6元,乙種票每張4元,兩種票買了11張,一共用去50元,兩種票各買了多少張? 2、揚棟有面值2元、5元紙幣共30張,一共是90元,面值2元、5元紙幣各有多少張? 3、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幣20張,共計12元,則1元有_______張,5角有______張,2角有_______張. 1、一批水泥,用小車裝載,要用20輛,用大車裝載,只要12輛,每輛大車比小車多裝4噸。這批水泥有多少噸? 2、一堆水泥,用小集裝車裝載,要用30輛,用大集裝車裝載,只要24輛,每輛大集裝車比小集裝車多裝5噸。這批水泥有多少噸? 1、某公司運輸襯衫400箱,規定每箱運費30元,若損失一箱,不但不給運費,並要賠償100元,運後的運費結算為8880元,問這次運輸損失了幾箱? 2、某小學進行英語競賽,每答對一題得10分,沒有做、答錯一題倒扣2分,共有15道題,小明得了102分,他做對了多少題? 3、九湖小學六年級舉行數學競賽,共20道試題.做對一題得5分,沒有做一題或做錯一題倒扣3分.劉剛得了60分,則他做對了幾題? 4、工人運青瓷花瓶250個,規定完整運一個到目的地給運費20元,損壞一個倒賠100元,運完這批花瓶後,工人共得4400元,則損壞了多少只? 1、李宇春演唱會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門票共600張,收入234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張數相等,每種票各售出多少張? 2、王舒琪演唱會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門票共200張,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張數相等,每種票各售出多少張? 1、蜘蛛有8條腿,蜻蜓有6條腿和2對翅膀,蟬有6條腿和1對翅膀。現在這三種小蟲16隻,共有110條腿和14對翅膀。問,每種昆蟲各幾只? 2、甲,乙,丙三種練習本每本價錢分別為7角,3角,2角。三種練習本一共賣了47本,付了21元2角,買的乙種練習本的本數是丙種練習本本數的2倍。就三種練習本各買了多少本? 3、買一些4分和8分的郵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郵票比4分的郵票多40張,那麼兩種郵票各買了多少張? 4、有一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幣共14張,共計66元,其中一元的張數比十元的多2張。問三種人民幣各多少張? 盈虧問題的關系式: 1、(盈+虧)÷兩次分配的差=份數 2、(大盈-小盈)÷兩次分配的差=份數 3、(大虧-小虧)÷兩次分配的差=份數 每次分的數量×份數+盈=總數量,每次分的數量×份數-虧=總數量, 解答盈虧問題的關鍵是要求出總差額和兩次分配的數量差,然後利用基本公式求出分配者人數,進而求出物品的數量。 1、幼兒園買來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個玩具,則多出2個玩具,如果每班分10個玩具,則少12個玩具,幼兒園有幾個班?這批玩具有多少個? 2、小明帶了一些錢去買蘋果,如果買3千克,則多出2元,如果買6千克,則少了4元,問蘋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帶了多少錢? 3、一個小組去山坡植樹,如果每人栽4棵,還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則還缺4棵,這個小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樹? 4、一組學生去搬書,如果每人搬2本,還剩12本,如果每人搬4本,還缺6本,這組學生有幾人?這批書有多少本? 1、老師買來一些練習本分給優秀少先隊員,如果每人分5本,則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則多了2本;優秀少先隊員有幾人?買來多少本練習本? 2、把一袋糖分給小朋友們,如果每人分4粒,則多出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則多出2粒,問有幾個小朋友?有多少粒糖? 3、媽媽買來一些蘋果分給全家人,如果每人分6個,則多出了12個,如果每人分7個,則多出了6個,全家有幾人?媽媽買回多少個蘋果? 4、某學校有一些學生住校,每間宿舍住8人,空出床位24張,如果每間宿舍住10人,則空出床位2張,學校共有幾間宿舍?住宿學生有幾人? 1、學校派一些學生搬樹苗,如果每人搬6棵,則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則差18棵,學校派了多少名學生?這批樹苗有多少棵? 2、自然課上,老師給學生發樹葉,如果每人分5片樹葉,則差3片樹葉,如果每人分7片樹葉,則差25片樹葉,這節課有多少學生?老師一共帶了多少樹葉? 3、數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數學題,如果每人做6道題,則少4道,如果每人做8道題,則少16道,問有幾個同學?一共有多少道數學題? 4、學校排練節目,如果每行排8人,則有一行少2人,如果每行排9人,則有一行少7人,一共排了多少行?一共有多少人? 1、三(1)班學生去公園劃船,如果每條船坐4人,則多出4人;如果每條船坐6人,則多出了4條船;公園里有多少條船?三(1)班有多少名學生? 2、學校給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間住8人,則少了2間房,如果每間住10人,則多出了2間房,一共有幾間房分給新生?新生有多少人住宿? 3、同學們去劃船,如果每條船坐5人,則有10人沒船坐,如果每條船多坐2人,則多出兩條船,共有幾條船?有多少個同學? 4、小明從家到學校,如果每分鍾走40米,則要遲到2分鍾,如果每分鍾走50米,則要早到4分鍾,小明家到學校有多遠? 1、三年級學生練習冊,如果每人發5冊還剩下32冊,如果其中10個學生每人發4冊,其餘每人發8冊,就恰好發完。那麼三年級學生有多少人?練習冊有多少本? 2、小明買了一本《趣味數學》,他計劃:如果每天做3題,則剩下16題,如果每天做5題,則最後一天只要做1題。那麼這本書共有幾道題?小明計劃做幾天? 3、三(2)班同學去植樹,如果每人植5棵,還有3棵沒有人植,如果其中4人每人植4棵,其餘每人植6棵,就恰好植完所有的樹。那麼參加植樹的有幾名同學?共植樹多少棵? 4、小明從家到學校,出發時看看錶,發現如果每分鍾步行80米,他將遲到5分鍾,如果先步行10分鍾後,再改成騎車每分鍾行200米,他就可以提前1分鍾到校。問小明從家出發時離上學時間有多少分鍾?

❸ 四年級上冊數學應用題大全(附答案)

1、全校師生523人參加植樹勞動,如果70人分成一組,那麼最多夠分成幾組?
523÷70=7組.33人故8組
2、用電腦錄入一篇466個字的文章,紅紅每分鍾能錄入60個字,聰聰7分鍾錄完.誰錄入得快一些?
466÷7≈66>60故聰聰快
3、王大爺的果園收獲蘋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蘋果每箱40千克,梨每箱30千克,李子每箱20千克.算一算:裝這幾種水果,各需要多少個紙箱?
358÷40=8.38故9個 270÷30=9 196÷20=9.16故10個
4、在一條長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樹,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樹?
180÷20=9 9﹢1=10棵
5、一箱雞蛋的個數是一籃雞蛋個數的3倍.一箱雞蛋有96個,6籃雞蛋有多少個?
96÷3=32 32×6=192
6、一本故事書448頁,明明用16天看完,芳芳每天比明明多看4頁,芳芳每天看多少頁?
448÷16=28 28﹢4=32
7、春光糧油公司要出口680噸糧食,如果用22噸的集裝箱,需要多少個?如果選用17噸的集裝箱,需要多少個? 680÷22=30.20故31個 680÷17=40
8、石家莊到承德的公路長是546千米.紅紅一家從石家莊開車到承德游覽避暑山莊,如果平均每小時行駛78千米,上午8時出發,那麼幾時可以到達?
546÷78=7
7﹢8=15時
9、一塊長方形菜地,長是9米,寬是6米.這塊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 6×9=54平方米 972÷54=18
10、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是亞洲最高的電視塔,它的高度是468米.一樓房有12層,高39米.電視塔的高度相當於幾個12層住宅樓的高度? 468÷39=12
11、王爺爺家養的4頭奶牛每個星期產奶896千克,平均1頭奶牛每天產多少奶呢?
896÷4÷732
12、4輛汽車3次運水泥960袋,平均每輛汽車每次運水泥多少袋?
960÷4÷3=80
13、(1)水波小學每間教室有3個窗戶,每個窗戶安裝12塊玻璃,9間教室一共安裝多少塊玻璃?
12×3×9324
(2)楊柳小學有12間教室,每間教室有3個窗戶,一共安裝324塊玻璃.平均每個窗戶安裝多少塊玻璃? 324÷12÷3=9
14、小紅買了2盒綠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裝有20塊,平均每塊重多少克?
20×2=40 1千克=1000克 1000÷40=25
15、一輛大巴車從張村出發,如果每小時行駛60千米,4小時就可以到達李庄.結果只用了3個小時就到達了.這輛汽車實際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60×4=240 240÷3=80
16、白塔村計劃修一條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第一天的進度,幾天能修完?
16×18=288 288÷24=12
17、虹光賓館購進100條毛巾,每條6元.如果用這些錢購買8元一條的毛巾,可以買多少條?
100×6=600 600÷8=75
18、一包A4復印紙,每天用25張,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張,那麼可以用多少天?
25×20=500 25-5=20 500÷20=25
19、一個養蜂專業戶,今年飼養蜜蜂24箱.去年5箱蜜蜂釀了375千克蜂蜜,照去年的釀蜜量計算,今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
375÷5=75 75×24=1800
20、冬冬家在15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35棵,照這樣計算,要育苗99 0棵,需要多大面積的土地?
135÷15=9 990÷9=110

❹ 四年級數學上冊

21710000讀作二千一百七十一萬。
56570000讀作五千六百五十七萬。
8005000讀作八百萬五千。
632000讀作六十三萬二千。
七千三百萬七十八——這個數應為:73000078讀作七千三百萬零七十八。
你基本做對了!不錯。

❺ 數學四年級上冊公式大全

小學四年級數學公式大全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 S= a×a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公式 S= a×b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公式:V=aaa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側)面積:圓柱的表(側)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底面的周長乘高再加上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體積:圓柱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公式:V=Sh
圓錐的體積=1/3底面×積高。公式:V=1/3Sh
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分數的乘法則:用分子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的積做分母。
分數的除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這個數的倒數。
讀懂理解會應用以下定義定理性質公式
一、算術方面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5、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數都得O。
簡便乘法:被乘數、乘數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參加運算,有幾個零都落下,添在積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號左邊的數值與等號右邊的數值相等的式子
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
等式仍然成立。
8、什麼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麼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 數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學會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計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並計算。
10、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做分數。
11、分數的加減法則:同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只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再加減。
12、分數大小的比較:同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異分母的分數相比較,先通分然後再比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14、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為分母。
15、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於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16、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
17、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18、帶分數:把假分數寫成整數和真分數的形式,叫做帶分數。
19、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
(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20、一個數除以分數,等於這個數乘以分數的倒數。
21、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以乙數的倒數。數量關系計算公式方面
1、單價×數量=總價 2、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3、速度×時間=路程 4、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5、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有餘數的除法: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例:90÷5÷6=90÷(5×6)
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噸=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頃=10000平方米。 1畝=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麼叫比:兩個數相除就叫做兩個數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8、什麼叫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外項之積等於兩內項之積。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正比例關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就叫做反比例關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後面添上百分號。其實,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這個小數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14、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其實,把分數化成百分數,要先把分數化成小數後,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15、要學會把小數化成分數和把分數化成小數的化發。
16、最大公約數:幾個數都能被同一個數一次性整除,這個數就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或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最大公約數。)
17、互質數: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18、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19、通分:把異分母分數的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數,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數)
20、約分: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約分用最大公約數)
21、最簡分數: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分數計算到最後,得數必須化成最簡分數。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進行
約分。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進行約分。在約分時應注意利用。
22、偶數和奇數: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奇數。
23、質數(素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24、合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8、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時間一般以年或月為單位,應與利率的單位相對應)
29、利率: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數: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整數,叫做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
31、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如3. 141414
32、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不循環小數。
如3. 141592654
33、無限不循環小數: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起到無限位數,沒有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的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無限不循環小數。如3. 141592654……
34、什麼叫代數? 代數就是用字母代替數。
35、什麼叫代數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如:3x =(a+b
)*c
初中數學知識點歸納.

有理數的加法運算
同號兩數來相加,絕對值加不變號。
異號相加大減小,大數決定和符號。
互為相反數求和,結果是零須記好。
【注】「大」減「小」是指絕對值的大小。
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減正等於加負,減負等於加正。
有理數的乘法運算符號法則
同號得正異號負,一項為零積是零。
合並同類項
說起合並同類項,法則千萬不能忘。
只求系數代數和,字母指數留原樣。
去、添括弧法則
去括弧或添括弧,關鍵要看連接號。
擴號前面是正號,去添括弧不變號。
括弧前面是負號,去添括弧都變號。
解方程
已知未知鬧分離,分離要靠移完成。
移加變減減變加,移乘變除除變乘。
平方差公式
兩數和乘兩數差,等於兩數平方差。
積化和差變兩項,完全平方不是它。
完全平方公式
二數和或差平方,展開式它共三項。
首平方與末平方,首末二倍中間放。
和的平方加聯結,先減後加差平方。
完全平方公式
首平方又末平方,二倍首末在中央。
和的平方加再加,先減後加差平方。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先去分母再括弧,移項變號要記牢。
同類各項去合並,系數化「1」還沒好。
求得未知須檢驗,回代值等才算了。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先去分母再括弧,移項合並同類項。
系數化1還沒好,准確無誤不白忙。
因式分解與乘法
和差化積是乘法,乘法本身是運算。
積化和差是分解,因式分解非運算。
因式分解
兩式平方符號異,因式分解你別怕。
兩底和乘兩底差,分解結果就是它。
兩式平方符號同,底積2倍坐中央。
因式分解能與否,符號上面有文章。
同和異差先平方,還要加上正負號。
同正則正負就負,異則需添冪符號。
因式分解
一提二套三分組,十字相乘也上數。
四種方法都不行,拆項添項去重組。
重組無望試求根,換元或者算余數。
多種方法靈活選,連乘結果是基礎。
同式相乘若出現,乘方表示要記住。
【注】 一提(提公因式)二套(套公式)
因式分解
一提二套三分組,叉乘求根也上數。
五種方法都不行,拆項添項去重組。
對症下葯穩又准,連乘結果是基礎。
二次三項式的因式分解
先想完全平方式,十字相乘是其次。
兩種方法行不通,求根分解去嘗試。
比和比例
兩數相除也叫比,兩比相等叫比例。
外項積等內項積,等積可化八比例。
分別交換內外項,統統都要叫更比。
同時交換內外項,便要稱其為反比。
前後項和比後項,比值不變叫合比。
前後項差比後項,組成比例是分比。
兩項和比兩項差,比值相等合分比。
前項和比後項和,比值不變叫等比。
解比例
外項積等內項積,列出方程並解之。
求比值
由已知去求比值,多種途徑可利用。
活用比例七性質,變數替換也走紅。
消元也是好辦法,殊途同歸會變通。
正比例與反比例
商定變數成正比,積定變數成反比。
正比例與反比例
變化過程商一定,兩個變數成正比。
變化過程積一定,兩個變數成反比。
判斷四數成比例
四數是否成比例,遞增遞減先排序。
兩端積等中間積,四數一定成比例。
判斷四式成比例
四式是否成比例,生或降冪先排序。
兩端積等中間積,四式便可成比例。
比例中項
成比例的四項中,外項相同會遇到。
有時內項會相同,比例中項少不了。
比例中項很重要,多種場合會碰到。
成比例的四項中,外項相同有不少。
有時內項會相同,比例中項出現了。
同數平方等異積,比例中項無處逃。
根式與無理式
表示方根代數式,都可稱其為根式。
根式異於無理式,被開方式無限制。
被開方式有字母,才能稱為無理式。
無理式都是根式,區分它們有標志。
被開方式有字母,又可稱為無理式。
求定義域
求定義域有講究,四項原則須留意。
負數不能開平方,分母為零無意義。
指是分數底正數,數零沒有零次冪。
限制條件不唯一,滿足多個不等式。
求定義域要過關,四項原則須注意。
負數不能開平方,分母為零無意義。
分數指數底正數,數零沒有零次冪。
限制條件不唯一,不等式組求解集。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先去分母再括弧,移項合並同類項。
系數化「1」有講究,同乘除負要變向。
先去分母再括弧,移項別忘要變號。
同類各項去合並,系數化「1」注意了。
同乘除正無防礙,同乘除負也變號。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大於頭來小於尾,大小不一中間找。
大大小小沒有解,四種情況全來了。
同向取兩邊,異向取中間。
中間無元素,無解便出現。
幼兒園小鬼當家,(同小相對取較小)
敬老院以老為榮,(同大就要取較大)
軍營里沒老沒少。(大小小大就是它)
大大小小解集空。(小小大大哪有哇)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首先化成一般式,構造函數第二站。
判別式值若非負,曲線橫軸有交點。
a正開口它向上,大於零則取兩邊。
代數式若小於零,解集交點數之間。
方程若無實數根,口上大零解為全。
小於零將沒有解,開口向下正相反。
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異號兩個平方項,因式分解有辦法。
兩底和乘兩底差,分解結果就是它。
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兩平方項在兩端,底積2倍在中部。
同正兩底和平方,全負和方相反數。
分成兩底差平方,方正倍積要為負。
兩邊為負中間正,底差平方相反數。
一平方又一平方,底積2倍在中路。
三正兩底和平方,全負和方相反數。
分成兩底差平方,兩端為正倍積負。
兩邊若負中間正,底差平方相反數。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要用公式解方程,首先化成一般式。
調整系數隨其後,使其成為最簡比。
確定參數abc,計算方程判別式。
判別式值與零比,有無實根便得知。
有實根可套公式,沒有實根要告之。
用常規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左未右已先分離,二系化「1」是其次。
一系折半再平方,兩邊同加沒問題。
左邊分解右合並,直接開方去解題。
該種解法叫配方,解方程時多練習。
用間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未知先分離,因式分解是其次。
調整系數等互反,和差積套恆等式。
完全平方等常數,間接配方顯優勢
【注】 恆等式
解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沒有一次項,直接開方最理想。
如果缺少常數項,因式分解沒商量。
b、c相等都為零,等根是零不要忘。
b、c同時不為零,因式分解或配方,
也可直接套公式,因題而異擇良方。
正比例函數的鑒別
判斷正比例函數,檢驗當分兩步走。
一量表示另一量, 有沒有。
若有再去看取值,全體實數都需要。
區分正比例函數,衡量可分兩步走。
一量表示另一量, 是與否。
若有還要看取值,全體實數都要有。
正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
正比函數圖直線,經過 和原點。
K正一三負二四,變化趨勢記心間。
K正左低右邊高,同大同小向爬山。
K負左高右邊低,一大另小下山巒。
一次函數
一次函數圖直線,經過 點。
K正左低右邊高,越走越高向爬山。
K負左高右邊低,越來越低很明顯。
K稱斜率b截距,截距為零變正函。
反比例函數
反比函數雙曲線,經過 點。
K正一三負二四,兩軸是它漸近線。
K正左高右邊低,一三象限滑下山。
K負左低右邊高,二四象限如爬山。
二次函數
二次方程零換y,二次函數便出現。
全體實數定義域,圖像叫做拋物線。
拋物線有對稱軸,兩邊單調正相反。
A定開口及大小,線軸交點叫頂點。
頂點非高即最低。上低下高很顯眼。
如果要畫拋物線,平移也可去描點,
提取配方定頂點,兩條途徑再挑選。
列表描點後連線,平移規律記心間。
左加右減括弧內,號外上加下要減。
二次方程零換y,就得到二次函數。
圖像叫做拋物線,定義域全體實數。
A定開口及大小,開口向上是正數。
絕對值大開口小,開口向下A負數。
拋物線有對稱軸,增減特性可看圖。
線軸交點叫頂點,頂點縱標最值出。
如果要畫拋物線,描點平移兩條路。
提取配方定頂點,平移描點皆成圖。
列表描點後連線,三點大致定全圖。
若要平移也不難,先畫基礎拋物線,
頂點移到新位置,開口大小隨基礎。
【注】基礎拋物線
直線、射線與線段
直線射線與線段,形狀相似有關聯。
直線長短不確定,可向兩方無限延。
射線僅有一端點,反向延長成直線。
線段定長兩端點,雙向延伸變直線。
兩點定線是共性,組成圖形最常見。

一點出發兩射線,組成圖形叫做角。
共線反向是平角,平角之半叫直角。
平角兩倍成周角,小於直角叫銳角。
直平之間是鈍角,平周之間叫優角。
互余兩角和直角,和是平角互補角。
一點出發兩射線,組成圖形叫做角。
平角反向且共線,平角之半叫直角。
平角兩倍成周角,小於直角叫銳角。
鈍角界於直平間,平周之間叫優角。
和為直角叫互余,互為補角和平角。
證等積或比例線段
等積或比例線段,多種途徑可以證。
證等積要改等比,對照圖形看特徵。
共點共線線相交,平行截比把題證。
三點定型十分像,想法來把相似證。
圖形明顯不相似,等線段比替換證。
換後結論能成立,原來命題即得證。
實在不行用面積,射影角分線也成。
只要學習肯登攀,手腦並用無不勝。
解無理方程
一無一有各一邊,兩無也要放兩邊。
乘方根號無蹤跡,方程可解無負擔。
兩無一有相對難,兩次乘方也好辦。
特殊情況去換元,得解驗根是必然。
解分式方程
先約後乘公分母,整式方程轉化出。
特殊情況可換元,去掉分母是出路。
求得解後要驗根,原留增舍別含糊。
列方程解應用題
列方程解應用題,審設列解雙檢答。
審題弄清已未知,設元直間兩辦法。
列表畫圖造方程,解方程時守章法。
檢驗准且合題意,問求同一才作答。
添加輔助線
學習幾何體會深,成敗也許一線牽。
分散條件要集中,常要添加輔助線。
畏懼心理不要有,其次要把觀念變。
熟能生巧有規律,真知灼見靠實踐。
圖中已知有中線,倍長中線把線連。
旋轉構造全等形,等線段角可代換。
多條中線連中點,便可得到中位線。
倘若知角平分線,既可兩邊作垂線。
也可沿線去翻折,全等圖形立呈現。
角分線若加垂線,等腰三角形可見。
角分線加平行線,等線段角位置變。
已知線段中垂線,連接兩端等線段。
輔助線必畫虛線,便與原圖聯系看。
兩點間距離公式
同軸兩點求距離,大減小數就為之。
與軸等距兩個點,間距求法亦如此。
平面任意兩個點,橫縱標差先求值。
差方相加開平方,距離公式要牢記。
矩形的判定
任意一個四邊形,三個直角成矩形;
對角線等互平分,四邊形它是矩形。
已知平行四邊形,一個直角叫矩形;
兩對角線若相等,理所當然為矩形。
菱形的判定
任意一個四邊形,四邊相等成菱形;
四邊形的對角線,垂直互分是菱形。
已知平行四邊形,鄰邊相等叫菱形;
兩對角線若垂直,順理成章為菱形。

❻ 四年級上冊數學小故事40字大全

1、一位農夫請了工程師、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來,想用最少的籬笆圍出最大的面積。

工程師用籬笆圍出一個圓,宣稱這是最優設計。

物理學家將籬笆拉開成一條長長的直線,假設籬笆有無限長,認為圍起半個地球總夠大了。

數學家好好嘲笑了他們一番。

他用很少的籬笆把自己圍起來,然後說:「我現在是在外面。」

3、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

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

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4、一隻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枯井裡。它趴在井底哭了起來。一隻癩蛤蟆爬過來,瓮聲瓮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太高了,掉到這里就只能在這生活了。

我已經在這里過了多年了,很久沒有看到過太陽,就更別提想吃天鵝肉了!」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裡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

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麼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

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喝足了水,就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終於爬了5米。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著想著,它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

一看原來是癲大叔還在睡覺。它心裡一驚:「我怎麼離井底這么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後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緊牙又開始往上爬。

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蝸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後堅強地蝸牛終於爬上了井台。你能猜出來,蝸牛需要用幾天時間就能爬上井台嗎?

5、有一天,一隻蝴蝶在動物城的花叢里飛來飛去,一隻小蜻蜓飛過來,說:小蜻蜓,咱們一起玩吧。小蝴蝶說: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麼能在一起玩呢?

小蜻蜓說:在圖形王國里,我們就是一家的,另外還有許多家庭成員呢?不信,我領你去看..一路上,蝴蝶看到了許多美麗的景色,還看見了許多動物:有美麗的孔雀,知了,七星瓢蟲...小朋友們,它們美嗎?你覺得它們哪兒美呢?

熱點內容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