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英語學困生

英語學困生

發布時間: 2021-08-21 10:24:46

如何英語學困生走出困境

學生最初接觸英語總是充滿熱情,興趣濃厚,但隨著詞彙量的不斷擴大,句型、語法知識的增多,教學要求和目標的提高,少數同學由於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且基礎不夠扎實,隨著好奇心的逐步消失,學習興趣的淡化,成績不斷下降,逐步喪失學習信心,甚至對學習英語產生一種逆反心理,這就造成了我們平時所說的「學困生」。這部分學生制約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直接關系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幫助他們從困境中走出來,是每一位英語教師不容推卸的責任。如何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英語教師,就應不斷研究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引導他們喜歡學習,學會學習,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重新樹立信心。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就如何轉化學困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作了一些嘗試和探索,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喚起他們的積極情感。

一、教師的愛心與耐心是學困生轉化的前提

羅傑斯認為,有機體本身具有機體智慧,能夠通過機體評價過程表現出來,從而對自我和經驗進行價值判斷,保持自我與經驗的協調,以保證人性向充分發揮機能的方向發展。這表明,教師真誠的愛和尊重是啟迪心扉的鑰匙,學困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這把鑰匙。英語的詞彙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詞彙量更多,再加上許多句型及短語也要記憶,學生學起來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教師多給學生一點愛心和耐心,做到「好看的要愛,有傷疤的更要憐惜」。只要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學起來才有積極性,如果一個教師一站到講台上,學生就對他教的這門學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學好呢?用心靈贏得心靈,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的本質。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學困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二、恢復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是轉化學困生的重點

每個初中學生都希望自己打好英語基礎,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們的要求。然而不少學生在初中起始階段英語學習過程中屢遭挫折,極大地挫傷了學習的信心,有些同學對英語甚至採取一種放棄的態度,他們懷疑自己的英語成績不可能再有提高。為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客觀分析,分類談話,逐一提出他們的薄弱環節和進步可能性,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提供機會讓他們取得一次次小的成功體驗。當學困生回答問題時,面帶微笑,眼裡流露出熱情和期待,回答對了,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說一些如「Right!」
「Well done!」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類似激勵的話;回答錯了,也要講一些類似於「It doesn』t
matter!」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ry to do better next time!」等鼓勵的話,而不是說那些傷害他們自尊、挫傷積極性的話。學困生積極情感的激發,將會大大增強他們戰勝困難、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勇氣,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得到提高,為最終徹底轉化他們打下了堅實的情感基礎。其次,在課余有計劃地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們改進學法,提高學習效率,激勵他們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樹立信心,對他們階段性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給予必要的鼓勵。對經過一階段努力後因為看不到明顯進步而產生急躁心理的學困生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長遠目標,通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的成功例子來教育鼓勵他們。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大多數學困生重新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塑造英語學習的自我形象,成績也取得了明顯進步。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轉化學困生的根本

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課程標准》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一個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要想走出英語學習的低谷是相當困難的。許多學困生在知識環節上固然有許多缺陷,但他們更缺少的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幫助這些學生時,除了督促檢查他們掌握知識的情況外,更要加強對他們學法的指導,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對於各門學科來講,有些是共性的,如:課前自覺預習的習慣,課上專心聽講、善於思考、積極發言的習慣,課後獨立作業、及時復習的習慣,平時善於觀察、樂於動手的習慣等。就英語學科而言,還要培養學生「多聽、敢說、善讀、勤寫」的習慣,英語思維的習慣,合作學習的習慣,反思性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工作,也是課內外英語教學指導工作的重要任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引導,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保持他們積極向上、自信進取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和提高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也是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尊重和關愛學困生,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策略,不斷調整教學方式是可以達到轉化和提高學困生的目的的。這也是廣大初中英語教師的共識與希望,讓教師的「教」更好地為學生的「學」服務,讓我們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踏踏實實學好英語。

Ⅱ 英語學困生

可以補充一下問題嗎?

Ⅲ 淺談怎樣幫助英語學困生走出困境

學生最初接觸英語總是充滿熱情,興趣濃厚,但隨著詞彙量的不斷擴大,句型、語法知識的增多,教學要求和目標的提高,少數同學由於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且基礎不夠扎實,隨著好奇心的逐步消失,學習興趣的淡化,成績不斷下降,逐步喪失學習信心,甚至對學習英語產生一種逆反心理,這就造成了我們平時所說的「學困生」。這部分學生制約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直接關系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幫助他們從困境中走出來,是每一位英語教師不容推卸的責任。如何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英語教師,就應不斷研究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引導他們喜歡學習,學會學習,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重新樹立信心。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就如何轉化學困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作了一些嘗試和探索,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喚起他們的積極情感。

一、教師的愛心與耐心是學困生轉化的前提

羅傑斯認為,有機體本身具有機體智慧,能夠通過機體評價過程表現出來,從而對自我和經驗進行價值判斷,保持自我與經驗的協調,以保證人性向充分發揮機能的方向發展。這表明,教師真誠的愛和尊重是啟迪心扉的鑰匙,學困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這把鑰匙。英語的詞彙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詞彙量更多,再加上許多句型及短語也要記憶,學生學起來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教師多給學生一點愛心和耐心,做到「好看的要愛,有傷疤的更要憐惜」。只要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學起來才有積極性,如果一個教師一站到講台上,學生就對他教的這門學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學好呢?用心靈贏得心靈,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的本質。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學困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二、恢復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是轉化學困生的重點

每個初中學生都希望自己打好英語基礎,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們的要求。然而不少學生在初中起始階段英語學習過程中屢遭挫折,極大地挫傷了學習的信心,有些同學對英語甚至採取一種放棄的態度,他們懷疑自己的英語成績不可能再有提高。為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客觀分析,分類談話,逐一提出他們的薄弱環節和進步可能性,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提供機會讓他們取得一次次小的成功體驗。當學困生回答問題時,面帶微笑,眼裡流露出熱情和期待,回答對了,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說一些如「Right!」
「Well done!」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類似激勵的話;回答錯了,也要講一些類似於「It doesn』t
matter!」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ry to do better next time!」等鼓勵的話,而不是說那些傷害他們自尊、挫傷積極性的話。學困生積極情感的激發,將會大大增強他們戰勝困難、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勇氣,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得到提高,為最終徹底轉化他們打下了堅實的情感基礎。其次,在課余有計劃地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們改進學法,提高學習效率,激勵他們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樹立信心,對他們階段性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給予必要的鼓勵。對經過一階段努力後因為看不到明顯進步而產生急躁心理的學困生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長遠目標,通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的成功例子來教育鼓勵他們。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大多數學困生重新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塑造英語學習的自我形象,成績也取得了明顯進步。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轉化學困生的根本

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課程標准》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一個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要想走出英語學習的低谷是相當困難的。許多學困生在知識環節上固然有許多缺陷,但他們更缺少的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幫助這些學生時,除了督促檢查他們掌握知識的情況外,更要加強對他們學法的指導,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對於各門學科來講,有些是共性的,如:課前自覺預習的習慣,課上專心聽講、善於思考、積極發言的習慣,課後獨立作業、及時復習的習慣,平時善於觀察、樂於動手的習慣等。就英語學科而言,還要培養學生「多聽、敢說、善讀、勤寫」的習慣,英語思維的習慣,合作學習的習慣,反思性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工作,也是課內外英語教學指導工作的重要任務,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引導,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保持他們積極向上、自信進取的學習積極性。

Ⅳ 如何正確看待英語學困生

一、學困生的幾種類型:
1.暫時困難型 :這類學生一般占學困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均屬中等水平,學習困難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他們學習缺乏動力、毅力、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力不集中等.
2.能力不足型 :這類學生占學困生比例不少.他們的特點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空間想像力都比較低.但學習習慣較好,意志較強,自我意識水平較高.
3.動力不足型 這類學生占總學困生人數半數以上,他們的能力水平基本屬中等或偏上,但學習習慣、意志等明顯低於第二類學生,因學習動力因素不足而導致學習困難的特徵較明顯.
4.綜合困難型 這類學困生人數比例也不高.他們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數理能力弱,抱負水平低,求知慾、意志和好勝心不強.因而他們的能力和個性發展是明顯低於其他學生.
二、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轉化策略
由於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因而我們就不能把所有學困生都簡單歸結為「腦子笨」或「不用功」,在教育、教學中應針對學困生的特點進行幫助、教育和引導,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轉化效果.
1.暫時性困難的學困的能力及個性特徵正常,其學習成績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即在課堂聽課中意志力較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和大多數同學一起進行積極有效的思維活動,不能有效地將知識內化、升華.由於這類學困生較多,因此,教師在課外應增加對這類學生的感情投入,對他們學習上暫時出現的問題加以彌補,如採取談心---指出不足;鼓勵---學法指導---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補課---增強自信心;作業面批---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錯誤。這也是情感溝通的有效途徑。使其及時趕上全班同學.如果錯失時機,會使他們在學習上「欠帳」越來越多,會造成學習困難繼續加重,到了學習後期積重難返,這類學生將由「暫時困難型」轉化為「永久困難型」,實在可惜!
2.能力不足型的學困生的知識結構不合理,認知水平低,各方面能力相對較差,但意志力較強,學習勤奮是他們的特點,教師對這類學生不能視為包袱,對他們要適當地做一些課外輔導補救工作,幫助他們分析具體的知識障礙與技能障礙,對這類學困生重點是通過個別輔導方式,使他們逐步改進學習方法.通過這類輔導,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知識缺陷,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補救.如及時補習好學習學科知識必備的知識,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聽課時注意理解重點和難點並指導他們記好課堂筆記,以備課後復習之用,使之知識結構合理,認知水平上台階.
3.動力不足型的學困生幾乎占學困生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學習動力不足情況復雜,但其中深刻的社會變革原因居首要位置.例如學生中獨生子女多,學習條件較好,但意志力、毅力較差,追「星族」多,迷戀網路的多,上網聊天、打游戲、上不健康網站等。他們對成才無熱情,因而學習上無動力,另外一類學生是由於社會經濟變動原因造成離婚家庭越來越多,因而大多數單親家庭,缺少正常家庭教育,家長多數對子女無大的希望或放縱、驕慣,這也是形成學生動力差的原因之一.對這類學生的轉化工作主要是充分與家長配合,首先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認識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意義,從而使家長、教師及學生(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激勵起他們學習的動機,從而形成學習的動力.
4.整體性困難的學困生由於能力差,個性特徵水平低.他們的心理發展水平低,大多數是由於低年級階段(初中)持續較長時間的學習困難,知識障礙積累、基本技能匱乏造成的.同時,由於長期的學業失敗而有可能造成自卑心理,致使缺乏自信,喪失學習興趣和動機.這類學生人數很多,學習困難程度較大.對這類學生更應主動熱情關心,除課堂教學中針對他們的特點提出他們力所能及的問題,課後布置與其實際能力水平相適應的練習,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外,還必須較長時間進行個別輔導,要更多地採用成功教育和賞識教育,從而使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首先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對此,教師不僅要教好課程,還要關心、熱愛學困生,使師生間形成「情感共振」,從而使這部分學生喜愛上課.為了鞏固學困生的學習熱情,還要使不同類型學困生獲得程度不同的學習上的成功,以此保證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增強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讓各類學困生嘗試到成功學習的喜悅.成功教學可以增強和保持強烈的學習動機,優生們對學習有濃厚興趣,甚至讓入著謎的主要原因大多源於對學科本身具有的強烈吸引力,而學困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的首要因素,則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所以,轉化差生的工作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關系.

Ⅳ 如何讓英語學困生走出困惑

學生最初接觸英語總是充滿熱情,興趣濃厚,但隨著詞彙量的不斷擴大,句型、語法知識的增多,教學要求和目標的提高,少數同學由於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且基礎不夠扎實,隨著好奇心的逐步消失,學習興趣的淡化,成績不斷下降,逐步喪失學習信心,甚至對學習英語產生一種逆反心理,這就造成了我們平時所說的「學困生」。這部分學生制約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直接關系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幫助他們從困境中走出來,是每一位英語教師不容推卸的責任。如何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英語教師,就應不斷研究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引導他們喜歡學習,學會學習,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重新樹立信心。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就如何轉化學困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作了一些嘗試和探索,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喚起他們的積極情感。

一、教師的愛心與耐心是學困生轉化的前提

羅傑斯認為,有機體本身具有機體智慧,能夠通過機體評價過程表現出來,從而對自我和經驗進行價值判斷,保持自我與經驗的協調,以保證人性向充分發揮機能的方向發展。這表明,教師真誠的愛和尊重是啟迪心扉的鑰匙,學困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這把鑰匙。英語的詞彙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詞彙量更多,再加上許多句型及短語也要記憶,學生學起來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教師多給學生一點愛心和耐心,做到「好看的要愛,有傷疤的更要憐惜」。只要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學起來才有積極性,如果一個教師一站到講台上,學生就對他教的這門學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學好呢?用心靈贏得心靈,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的本質。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學困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二、恢復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是轉化學困生的重點

每個初中學生都希望自己打好英語基礎,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們的要求。然而不少學生在初中起始階段英語學習過程中屢遭挫折,極大地挫傷了學習的信心,有些同學對英語甚至採取一種放棄的態度,他們懷疑自己的英語成績不可能再有提高。為此,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客觀分析,分類談話,逐一提出他們的薄弱環節和進步可能性,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提供機會讓他們取得一次次小的成功體驗。當學困生回答問題時,面帶微笑,眼裡流露出熱情和期待,回答對了,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說一些如「Right!」
「Well done!」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類似激勵的話;回答錯了,也要講一些類似於「It doesn』t
matter!」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ry to do better next time!」等鼓勵的話,而不是說那些傷害他們自尊、挫傷積極性的話。學困生積極情感的激發,將會大大增強他們戰勝困難、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勇氣,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得到提高,為最終徹底轉化他們打下了堅實的情感基礎。其次,在課余有計劃地進行個別指導,幫助他們改進學法,提高學習效率,激勵他們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樹立信心,對他們階段性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給予必要的鼓勵。對經過一階段努力後因為看不到明顯進步而產生急躁心理的學困生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長遠目標,通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的成功例子來教育鼓勵他們。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大多數學困生重新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塑造英語學習的自我形象,成績也取得了明顯進步。

Ⅵ 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

由於英語學困生比較多,落差大,層次不齊。他們大多表現為不大願意學,甚至不想學。造成英語學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聽、記、讀,出了課堂便迅速遺忘。學生學英語時就產生了畏難情緒,甚至厭學情緒。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特別是作為新增科目出現的英語)漠不關心,或者對孩子學習期望過高等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久而久之,英語學習中不懂的東西越積越多,從而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產生厭學情緒和對立情緒。《英語課程標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強調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關注學生個體,尊重個體差異,因此,怎樣盡可能的縮小學生間的這種差距,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問題。 下面我就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淺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1、對學困生要進行具體分析,找出原因,對症下葯。有的學困生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對英語學習缺乏自覺性。對這樣的學生必須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多督促,必要時輔之以一定的批評。多數學困生則並非不用功,而是基礎差,接受能力差或者學習方法不對頭等。就如三班的馬昭,對這樣的學生則應採取保護他們的積極性,與他們共同討論奮進的方法。 2、對學困生要注意激發動機,培養興趣。多數學困生對英語學習感到困難重重,信心不足,缺乏積極性。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或是在平常的學習中過多的挫折傷害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或是認為學好英語沒什麼用處。一班的楊立仙就是這樣,所以教師要讓他們懂得學好英語的重要性,教育他們自覺立志去學好。這是一種社會責任感的學習動機。同時要讓他們覺得學習有趣,自發地去學習。這是一種與學習活動直接相聯系的動機。所以,教學過程要注意生動活潑,輕松愉快。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持久地保持個人愛好的學習動機。 3、對待學困生要多鼓勵,熱情幫助,避免消極批評。多數學困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總有一種懼怕心理,怕出錯,怕被老師責備,怕被同學恥笑。他們所需要的是老師、同學的信任、關心、愛護和幫助。教師要像對待優生一樣對待他們,並熱情地幫助他們,以使他們樹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自卑感。從而積極地投入學習。教師切不可作消極批評。學困生也有學好的願望。當他們看到經過自己的努力,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而取得一點成績時,他們就會更加堅定能學好英語的信心。並想趕上或超過他人。學習興趣也會更濃厚。這是「成功——興趣」原理在教學中的體現。所以當學困生學習上有所進步時,教師就要及時給予鼓勵,並勉勵他們更上一層樓。 4、提高學困生越早越好。許多學困生都是由於缺漏的積累而導致積重難返的。給每個學生以從頭開始的機會。教學要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穩扎穩打,狠抓基礎,彌補漏缺。過好單詞會讀關和記憶關,同時注意語音,抓好口頭訓練,消除「聾啞」。這是轉變學困生的關鍵。 5、採用分層教學方法,為學困生創造平等參與課堂練習的機會。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多多實踐,多多練習,才能學好。對學困生更是如此。所以,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只顧優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採用分層教學,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平等參與課堂練習的機會。學困生的練習要設計為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不能太難,以確保他們的成功體驗和自信心。 6、要多給學困生指點方法,減少他們的學習困難。英語學習有兩個特點,一 是實踐,一是方法。只有方法正確,多多實踐,才能學好英語。所以,教師要多給學生指點一些學習方法,教會他們自己走路。這樣他們學起來就容易些,輕鬆些。同時教師本身也要不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促進學困生主動自覺地學習。 7、對學困生加強課外輔導。卓有成效的課外輔導是提高學困生英語成績的重要一環。對許多學困生來說,許多問題在課堂上講一遍是不可能解決的,課後還須多加輔導。輔導學困生要做到定對象,定時間,定任務,定目標。師生共同努力,逐步縮小學困生面,同時要有的放矢,先查明原因,再對症下葯。學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自然想學好英語,成績隨著提高。 8 、爭取家長的配合 。英語是一門語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大量訓練,由於任教班級比較多,學困生自然也有一定數量,而我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沒有家長的積極配合,是很難完成學習任務的。所以要利用家長會,及家長來訪常等機會和他們聯系,爭取他們的合作,督促孩子做作業,聽磁帶,背書,默單詞等。家長的配合對學困生成績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總之,對英語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反復過程。但只要我們關心愛護學困生,幫助他們樹立自立自強的信心,善於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不歧視他們,積極引導他們進步,用我們全部的身心去熱愛他們,以科學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一定會卓有成效的。 文 章來源

熱點內容
2017高考語文試卷安徽 發布:2025-05-20 06:36:58 瀏覽:837
泰安一中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20 04:20:27 瀏覽:231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
師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0:37:15 瀏覽:824
課堂整老師 發布:2025-05-19 23:37:16 瀏覽:919
天才的英語 發布:2025-05-19 19:40:53 瀏覽:547
2016繼續教育考試答案 發布:2025-05-19 17:57:30 瀏覽:128
學生喜歡的教師 發布:2025-05-19 17:55:49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