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課課練
『壹』 初一語文上冊課課練93到94頁答案
一、閱讀這篇童話,回答下列問題。
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裝」面前,從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說自己根本看不見它,這是為什麼?
2.後來,一個小孩子最先說出了真話,緊接著老百姓也都說真話了,而皇帝和他的內臣們仍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作者這樣寫,你是怎樣理解的?
設題意圖:培養閱讀中迅速找出關鍵語句和概括內容要點,從而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旨的能力。第1小題可先勾畫出在「新裝」面前皇帝、大臣以及老百姓的語言和表現,然後再概括。第2小題在第1小題基礎上作進一步思考、概括。
參考答案:第1題參考「重點精講」;第2題,「仍然裝模作樣地把戲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現的虛偽的繼續和深化。如果讓「戲」就此收場,則害怕國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夠格做皇帝;繼續「演」下去,則是為維護自己的權威,這充分暴露了皇帝內心的怯弱虛偽。
二、閱讀下面描寫皇帝的愛好和心理活動的句子,研討括弧里的問題。
1.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是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點鍾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 「皇上在更衣室里。」
(用一句話概括這段話的內容。)
2.「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織得怎樣了。」皇帝想。不過,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稱職的人就看不見這布,心裡的確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為什麼會「感到不大自然」?)
3.不過他心裡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 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
(皇帝已經感覺到老百姓說的話是真的,為什麼反而「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想像一下這個皇帝回到宮里會採取什麼行動。)
設題意圖:從課文里有關皇帝的語句中,比較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皇帝這一人物形象。
解題思路:第1小題的句子,點出皇帝愛慕虛榮,生活奢靡,是故事的引子。第2小題從上下文中尋求答案。第3小題,皇帝的心理活動,依然是虛榮的繼續。
參考答案:1.皇帝喜歡新裝已經到了成癖的程度。
2.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覺得自己肯定能經受住新裝的檢驗,可是由於事關重大,直接威脅著他的尊嚴、皇權,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虛,所以「感到不大自然」。
3.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權威,他不能在公眾面前暴露自己其實愚蠢和不稱職,只好硬撐住,擺出「更驕傲的神氣」,這也暴露了他的外強中干。
按照課文中所表現的皇帝的性格特點,皇帝回到宮里,依然會厚待騙子。「具體行動」,可去推求、想像。
三、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
1.說真話需要勇氣,有時還要付出代價。如果你當時也在場,會怎樣做?試結合生活經驗,討論有關說真話的問題。
2.有人認為課文中的騙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試就這個問題展開辯論。
設題意圖:將所學所知同自己的思想認識、生活現實貫通,以培養自己健康的人格。
解題思路:第1題第一問重點說說自己選擇做法的制約因素。第二問,可先列舉現實生活中明知是假,偏要說真的現象,然後分析其原因。第2題可從騙子的動機和客觀效果上分析認識。
『貳』 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練習冊第7課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綜合測試參考答案(http://www.yuwen99.cn/czyw/qish/qzqm/200709/40721.html)。(年級語文上冊同步練習、綜合測試參考答案 江西省臨川區羅湖中學 邱員太 1.在山的那邊 基礎知識 略 閱讀理解 4.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邊∕是什麼呢?5.媽媽的話點燃了我童年的理想,喚起了我的想望;我的人生感悟:奔向理想之路是漫長的,但只要百折不饒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6.對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實而有活力。7.這是擬人的手法。「我」爬上山頂,滿以為能夠看見大海,結果望見的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著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著臉在那裡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8.那是一種驚喜,理想境界的實現使人興奮、驚喜。。。。) 七年級上冊數學答案(人教版):上這個網站,一定是你想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師用書,上面有答案和教案,估計你們老師也是用這本http://www.pep.com.cn/czsx/jszx/qnjsc/jsys/。 七年級上冊新目標英語期中考試(附答案):http://eng.hengqian.com/html/2007/10-17/r0433549.shtml。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叄』 最新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課堂同步練習試題(課課練)全冊
鏈接:
提取碼:llqr
語文,是我們的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門語言,也許它不像數學那樣千變萬化,也不像英語那樣被廣泛重視,我們生來會講的母語,卻往往成為孩子的弱項。怎樣才能讓孩子把我們自己本身的語言學好,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能學好語文。該節目是由知名主持人王芳主講,該節目以提高孩子語文素養為目的。用趣味聯結知識,讓孩子獲得及時的反饋。大語文縱覽教學法,通過文人軼事、文學經典、歷史背景等形式學習語文,激發興趣,獲得自主學習的持續動力。讓孩子在頭腦中形成一幅思維導圖,隨時激發,調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