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五年級語文教材全解

五年級語文教材全解

發布時間: 2021-08-23 05:55:20

❶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17課教材全解

地震中的父與子》

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

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



課文講述了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時,

一位父親冒

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

38

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

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傳奇故事。文章描寫具體、情感真摯。

一個偉大的父親



一個堅強的兒子!這是本文給我們展示的兩個人物形象。

如何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悟父愛的偉大?在反復研讀課文後



我確定採用「形

象的感悟



情境的感染



心靈的感動



從而使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的思路來設計,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任務。

為實現教學目標,

我把教學的重點定為:

①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過

程,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②體會這對父子的了不起。

教學的難點定為:

從課文對人物的外貌、

語言、

動作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父與

子的了不起。

本課安排二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初讀課文,

完成生字教

學。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體會父與子的了不起,指導感情朗讀。

三、教法、學法: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採用「變序」的教學方法。

這篇課文的最後一段「這對了不起的父子



無比

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是對全文的一個總結和升華。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設

計的:在學生初讀課文後,讓他們找出課文的中心句,並抓住「了不起、無比幸

福」這些關鍵詞



讓學生在深入研讀課文的過程中去解決問題。

在引導學生深入

閱讀時,抓住關鍵詞句,從而體會這對父子的「了不起」。特別是課文中描寫這

對父子的外貌



語言



動作的詞句



引導學生去想像



體驗。

像「他挖了

8

小時,

12

小時,

24

小時,

36

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這些數字很明確地告訴我們,

這個過程是異常艱難的



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反映的是父親救孩子所克服的巨大

困難,體現的是父親那執著的信念。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品讀、理解、體會,真正

讓學生能通過「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靈的感動,從而使語文的熏陶感染

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理念,結合本組教材「父母之愛」這一專題,重點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描寫,感受父子情深,通過創設情境、朗讀品味、想像體驗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讀中感悟。學生則通過多層次(如初讀,細讀,精讀),多形式(如自由讀,指名讀,引讀,分角色讀)的朗讀,以及圈點批註等方法自主體驗,感受父與子的了不起,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緊扣課文出現的三次「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來組織教學。

❷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小學教材全解內容<<竊讀記

照片嗎???

❸ 小學5年級教材全解內容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農村,農村生活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2、農村生活有著許許多多的優點,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物質條件比現在差得多,那時候沒有現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沒有車輛,交通落後,農村成了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當時社會動盪,連年戰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目睹著這一切,他渴望見到農村平靜、安寧、幸福的生活。今天,他來到了農村,終於找到了他嚮往的地方。 投影「清貧樂?村居」圖 3、圖上是怎樣的景象,你能按一定的順序向大家介紹介紹嗎?(對照畫面學生練說) 4、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你准備用什麼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呢?詩人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清貧樂?村居」。配樂朗讀。 二、初學詩意 1、自由讀文,注意讀准字音。 2、同桌互讀課文。(注意正音) 3、集體交流檢查,指名同學讀文、點評。(指正讀音bāo剝) 4、男女生賽讀,齊讀。 5、再讀課文,對照圖想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惑的地方? 6、交流收獲:(注意學生多元理解) 「茅檐低小……草」「最喜小……」 「大兒鋤豆……二兒……」 7、交流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翁媼」老年婦女 「卧剝」伏在地上剝東西 「吳音」吳地方言 8、對照插圖說說整首詩意。 9、指名學生試說,集體練說。 10、再對照詩意再現畫面,說說你眼前呈現出了哪些畫面。 三、分塊品讀 1、教師引導過渡,出示「清貧樂?村居」分解圖。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場面來理解、想像、解說。 3、學生自由選擇准備。(想像要豐富) 4、集體交流。(體會與指導讀書相結合) (1)小兒卧剝蓮蓬。我似乎看到了、聽到了…… (2)大兒鋤豆溪東。 (3)「二兒正織雞籠」二兒會怎樣想…… (4)「醉里吳相媚好,……翁媼」 這一對老人會聊些什麼?(大兒、二兒、小兒……以後的生活) 指名讀這二句話,想像這是一幅什麼景象。 四、延伸: 1、如果我們繼續往裡走,還會見到什麼畫面? 2、同桌互說交流。 3、指名說。 4、辛棄疾看到這樣的景象,心中會想些什麼呢? 5、引導學生再次朗讀課文。 五、再讀課文,品味情感,表達了什麼感情。 六、小結、作業 選擇剛才你選擇的畫面,把你想寫的話寫下來。 課文資料參考: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漢族人。 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潺潺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一對白發老夫妻親熱地坐在一起用吳地方言聊天,還帶著幾分醉意。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編制鳥籠;還有那調皮可愛的小兒子,正趴在草地上剝蓮蓬。 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並不能說是作者對現實的粉飾。從作者一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來看,他嚮往這樣農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並非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上四句,寫這個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一對滿頭白發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發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 」,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里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下闋四句,採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裡編織雞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  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卧」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這首詞反映了樸素、溫暖而有風趣的農村生活的一個側面。全詞只有短短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面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給讀者展示出一幅生動的農家生活畫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卧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 ,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協和、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❹ 小學教材全解五年級下冊語文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剛好他的父親不在家,於是就叫孩子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回答:「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詞句與題目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這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看,兩家的關系很好,常來常往。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與孩子很熟。 ③為設果,果有楊梅。 誰為誰設果?聯繫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看起來孩子很有禮貌,很會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這回答巧妙在哪裡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說的話才立得住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於現在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 (2)對詞語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 設:擺放,擺設。甚:很。詣:拜見。未聞:沒有聽說過。示:給……看。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於是。曰:說 (3)對題目的理解楊氏之子楊氏:姓楊的之:助詞,相當於「的」子:兒子把它連接起來. 整個意思是: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❺ 五年級語文教材全解18課

含有近義詞的成語:
吆五喝六 搖頭擺尾
撕心裂肺 枝折花落
胡言亂語 高瞻遠矚
高談闊論 眼疾手快
聚精會神 金枝玉葉
三年五載 左鄰右舍
發號施令 自由自在 旁敲側擊
千辛萬苦 眼疾手快 生龍活虎 驚天動地 七拼八湊 胡言亂語 改朝換代 道聽途說
經天緯地 與 博古通今(1、3是近義詞)
將信將疑 與 半信半疑(1、3是近義詞)
兼收並蓄 與 兼容並包(2、4是近義詞)
李代桃僵 與 代人受過(只有一組近義詞)
良師益友 與 嚴師諍友(1、3是近義詞)(只有一組近義詞)
兩小無猜 與 青梅竹馬(只有一組近義詞)
另起爐灶 與 另立門戶(只有一組近義詞)
南征北戰 與 東討西殺(2、4是近義詞)
年輕力壯 與 年富力強(2、4是近義詞)

含有反義詞的成語:
七上八下 柳暗花明 洋為中用 前俯後仰 左顧右盼 里應外合 東張西望 好逸惡勞 前赴後繼
深入淺出 內憂外患 橫七豎八 取長補短 噓寒問暖 轉危為安 弄巧成拙 眼高手低 惹是生非
推陳出新 貌合神離 顧此失彼 深入淺出 出生入死 大材小用 九死一生 異口同聲 街頭巷尾
生離死別 陰晴圓缺 生死存亡 眉來眼去 左右逢源 生死契闊 天地不仁 良莠不齊 陰陽怪氣

含有比喻詞的成語
洞若觀火 洞若觀火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壯如牛 膽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如花似玉 如花似錦 如獲至寶 如隔三秋 如出一轍 如膠似漆 如喪考妣 如雷貫耳 如墮煙海 如影隨形 如日中天 如臨深淵 如虎添翼 如履薄冰 如魚得水 如坐針氈 如狼似虎 春深似海 呆似木雞 繁花似錦 歸心似箭 光陰似箭 侯門似海 好語似珠 流年似水 情深似海 日長似歲 如痴似醉 如花似朵 如花似錦 如花似玉 如花似月 似漆如膠 似水流年 似水如魚 冷若冰霜 呆若木雞 心如刀割 淚如泉涌 光陰似箭 膽小如鼠 揮汗如雨 視死如歸 心亂如麻 門庭若市 口若懸河 文如其人 心急如火 巧舌如簧 目光如豆 如魚得水 憂心如焚 壽比南山 受寵若驚 堅如磐石 欣喜若狂 洞若觀火 度日如年 揮金如土 料事如神 鐵證如山 情同手足 惜墨如金 虛懷若谷 暴跳如雷 穩如泰山 柔情似水 恩重如山 健壯如牛 膽小如鼠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如花似玉 如花似錦 如獲至寶 如隔三秋 如出一轍 如膠似漆 如喪考妣 如雷貫耳 如墮煙海 如影隨形 如日中天 如臨深淵 如虎添翼 如履薄冰 如魚得水 如坐針氈 如狼似虎 深入淺出 有名無實 有口無心 名存實亡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敗垂成 進退兩難 進退維谷
輕重緩急 輕重倒置 生死存亡 生死攸關
始終如一 是非曲直 陰陽怪氣 左右逢源 不關痛癢 顛倒黑白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顛倒是非
舉足輕重 無足輕重 禮尚往來 大驚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異 東奔西走 東張西望
古為今用 今非昔比 苦盡甘來 來龍去脈 冷嘲熱諷 里應外合 南轅北轍 南腔北調 南征北戰
內憂外患 前赴後繼 前仆後繼 前仰後合 前因後果 深入淺出 生離死別 死去活來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經地義 天羅地網 天旋地轉 天誅地滅 同床異夢
異口同聲 異曲同工 陰錯陽差 有備無患 有口無心 有名無實 有氣無力 有始無終 有恃無恐
有頭無尾 有天無日 有眼無珠 有勇無謀 左顧右盼 左鄰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捨生忘死 貪生怕死 醉生夢死 承上啟下 承前啟後 開天闢地 驚天動地 頂天立地
花天酒地 歡天喜地 改天換地 經天緯地 遮天蓋地 震天動地 翻天覆地 翻來覆去 顧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頭蛇尾 街頭巷尾 繼往開來 揚長避短 說長道短 三長兩短 截長補短 取長補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絕後 除舊布新 你死我活 拈輕怕重 弄假成真 七上八下
欺上瞞下 完整無缺 借古諷今 頌古非今 起死回生 避重就輕 頭重腳輕 將信將疑 尺短寸長
積少成多 瞻前顧後 挑肥揀瘦 同甘共苦 聲東擊西 喜新厭舊 凶多吉少 眼高手低 假公濟私
懲前毖後 自始至終 朝思暮想 飛短流長 返老還童 爭先恐後 轉敗為勝 古為今用 今非昔比 苦盡甘來 來龍去脈 冷嘲熱諷 里應外合 南轅北轍 南腔北調 南征北戰
內憂外患 前赴後繼 前仆後繼 前仰後合 前因後果 深入淺出 生離死別 死去活來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經地義 天羅地網 天旋地轉 天誅地滅 同床異夢
異口同聲 異曲同工 陰錯陽差 有備無患 有口無心 有名無實 有氣無力 有始無終 有恃無恐
有頭無尾 有天無日 有眼無珠 有勇無謀 左顧右盼 左鄰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❻ 小學教材全解五年級語文的目錄

1 竊讀記
2 美麗的「三潭印月
選讀一 「天涯」踏浪
語文樂園一
3 古詩二首
宿石邑山中
望洞庭
4 中秋節
5* 母親的純凈水
選讀二 酸棗情
語文樂園二
6 不用文字的書和信
7* 可愛的地球
8 富饒的海洋
選讀三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語文樂園三
9 「諾曼底」號遇難記
10* 長城在我心中
11 古詩二首
望天門山
題臨安邸
選讀四 高原汽車兵
語文樂園四
12 斗笠
13 傲霜篇
14* 石榴又紅了
選讀五 我家有個大花園
語文樂園五
15革命烈士詩二首
16*清貧
17狼牙山五壯士
選讀六 一個蘋果
語文樂園六
18新年來了
19尋找幸運花瓣
20*皮皮魯的風箏
選讀七 代課老師
語文樂園七
21寓言二則
濫竽充數
鄭人買履
22*稻草人
23草船借箭
選讀八 快樂王子
語文樂園八
附錄:本冊書生字表中的新詞解釋

❼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全解的電子書回一下我很急

小學新教材全解(五年級) 第一組 單元綜合解說 大自然充盈著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走進大自然,那美麗的風景會讓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機會讓人激動……大自然中的一切都那麼美妙,它等待著我們用心去傾聽,去感受。《山中訪友》向我們傳遞了作者對山裡「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一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村雨景圖。《草蟲的村落》以豐富的想像,帶我們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草蟲世界。離開想像世界,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我們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獨特的景緻會帶給我們無限的美感。 本組課文在表達上有一個共同點:作者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無窮的魅力。 編排本組課文的目的,一是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像,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三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1 山中訪友 目標導引 1、會認2個生字「汩、嗅」,會寫 「澗、渡、弓」等16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像等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學習重點:學會生字,通過誦讀課文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學習難點:感受作者對山裡「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並嘗試用比喻、擬人、排比、想像等多種方法來表達情感。 一起來預習 一起說題目 課題《山中訪友》既是全文立意之本,又是以聯想和想像構築情境這一獨特、鮮明的表現手法之凝聚,是這篇作品中不可忽視的文眼。 山中訪友 走出門,就與微風撞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句解:「撞了個滿懷」,形象地寫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和風中的那種感覺。因為風中含著「露水」,所以特別滋潤心脾;也因為風中含著梔子花的氣息,所以在滋潤中還帶著一絲甜蜜。這「走出門」後給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尋常,說明了「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同時也間接說明了山中訪友是在初夏的一個早晨。】早晨,好清爽! 段解:這段主要寫作者走出門時的好心情。 不坐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①,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②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句解: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你把多少人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③,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句解:鳥兒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喚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閃爍,而是在「與我交換眼神」。一聲「呼喚」,一個「眼神」,這種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之間的默契和情誼。】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彷彿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岩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④里旋轉、流淌。【句解: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聯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經融為一體。這是多麼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gǔ)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⑤嗎?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⑥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雲!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雲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麼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⑦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句解:本段採用第二人稱,讀來倍感親切、熱情。這一組句子是寫「我」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內容一致,結構相似,是一組排比句。同時這段話還運用了擬人手法,把「我」和山裡「朋友」之間那種深厚的情誼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葉,細數精緻的紋理,我看到了它蘊含⑧的生命的奧秘,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的隆隆回聲。【句解:句中的「它們」指的是落花和落葉,「儀式」指的是落花、落葉從枝頭掉落並融入泥土的過程。時間

❽ 五年級語文教材全解作文有哪些

個地方 附後視頻了大規模 2

❾ 小學教材全解五年級語文的目錄是什麼

蘇教版:五上

1.師恩難忘

2.陶校長的演講

3.古詩兩首

習作1

4.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5.裝滿昆蟲的衣袋內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