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級數學下冊
A. 數學五年級下冊所有知識大全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復習教學知識點歸納總結,期末測試試題習題大全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
一、圖形的變換
1、軸對稱圖形: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2、成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和性質:①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②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③對稱軸兩邊的圖形大小形狀完全相同。
3、物體旋轉時應抓住三點:①旋轉中心;②旋轉方向;③旋轉角度。旋轉只改變物體的位置,不改變物體的形狀、大小。
二、因數與倍數
1、因數和倍數:如果整數a能被b整除,那麼a就是b的倍數,b就是a的因數。
2、一個數的因數的求法: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對地按順序找。
3、一個數的倍數的求法: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方法時依次乘以自然數。
4、2、5、3的倍數的特徵: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個位上是0或5的數,是5的倍數。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5、偶數與奇數:是2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6、質數和和合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最小的質數是2。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叫做合數,最小的合數是4。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的有一組對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有12條棱,相對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個頂點。正方形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條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個頂點。
2、長、寬、高: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3、長方體的棱長總和=(長+寬+高)×4 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棱長×12
4、表面積: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5、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ab+ah+bh)×2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用字母表示:S=
6、表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鄰單位的進率為100
7、體積: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8、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用字母表示:V=abh 長=體積÷(寬×高) 寬=體積÷(長×高)
高=體積÷(長×寬)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字母表示:V= a×a×a
9、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相鄰單位的進率為1000
10、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統一公式: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V=Sh
11、體積單位的互化:把高級單位化成低級單位,用高級單位數乘以進率;
把低級單位聚成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數除以進率。
12、容積: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
13、容積單位:升和毫升(L和ml) 1L=1000ml 1L=1000立方厘米 1ml=1立方厘米
14、容積的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裡面量長、寬、高。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1、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2、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3、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除法中的被除數相當於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等於分母,用字母表示:a÷b= (b≠0)。
4、真分數和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1或等於1。由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組成的分數叫做帶分數。
5、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數部分,余數作分子,分母不變。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用整數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變。
6、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7、最大公因數:幾個數共有的因數叫做它們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最大公因數。
8、互質數: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兩個數互質的特殊判斷方法:①1和任何大於1的自然數互質。②2和任何奇數都是互質數。③相鄰的兩個自然數是互質數。④相鄰的兩個奇數互質。⑤不相同的兩個質數互質。⑥當一個數是合數,另一個數是質數時(除了合數是質數的倍數情況下),一般情況下這兩個數也都是互質數。
9、最簡分數: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10、約分: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11、最小公倍數:幾個數共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最小公倍數。
12、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13、特殊情況下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①成倍數關系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就是較小的數,最小公倍數就是較大的數。②互質的兩個數,最大公因數就是1,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乘積。
14、分數的大小比較:同分母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同分子的分數,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
15、分數和小數的互化:小數化分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去掉小數點作分子,能約分的必須約成最簡分數;分數化小數,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的按要求保留幾位小數。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1、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
2、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在一個算式中,如果含有括弧,應先算括弧裡面的,再算括弧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應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六、打電話
1、逐個法:所需時間最多;
2、分組法:相對節約時間;
3、同時進行法:最節約時間。
1. 因為2×6=12,我們就說2和6是12的因數,12是2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不能單獨說誰是倍數或因數
2. 求一個數的因數,用乘法一對一對找,寫的時候一般都是從小到大排列的
3. 求一個數的倍數,用一個數去乘1、乘2、乘3、乘4……
4. 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5. 一個數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6. 個位上是 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也是偶數。
7. 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偶數(0也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8. 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都是5的倍數。
9. 個位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10. 一個數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11. 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叫做合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12. 整數按因數的個數來分類:1,質數,合數。整數按是否是2的倍數來分類:奇數,偶數
13. 將合數分解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用短除法,把36分解質因數是?
14. 最小的質數是2,最小合數是4,最小奇數是1,最小偶數是0,同時是2,5,3倍數的最小數是30,最小三位數是120
15. 奇數加奇數等於偶數。奇數加偶數等於奇數。偶數加偶數等於偶數。
16. a是c的倍數,b是c的倍數,那麼a+b的和是c的倍數,c是a+b和的因數,a-b的差是c的倍數,c是a-b差的因數。
17.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18. 軸對稱圖形特徵: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應點連線垂直於對稱軸
19. 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大小相等(完全相同)。
20. 長方體有12條棱,分為三組,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21. 長方體有8個頂點。
22. 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23. 正方體有6個面, 6個面都是正方形 ,6個面完全相等,正方體有12條棱, 12條棱長度都相等,正方體有8個頂點
24. 長方體棱長之和:(長+寬+高)×4 長×4+寬×4+高×4
25. 正方體棱長之和:棱長×12
26. 長方體(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7.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 或長方體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
28. 正方體表面積=棱長×棱長×6
29. 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別寫成cm3 dm3 m3
30. 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 cm3,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 dm3,棱長是1cm的正方體,體積是1 m3
31. 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就是長方體的體積。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3 =a×a×a a3表示3個a相乘
32. 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計量容積一般用體積單位,計量液體的體積,用升和毫升
33. 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34.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例如: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這樣的3份。其中表示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35. 米表示
(1) 把5米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米,算式:5÷8=(米)
(2) 把1米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這樣的5份,就是米,算式:1÷8=(米),5個米就是米
36. 當整數除法得不到整數的商時,可以用分數表示除法的商。在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分數的分子相當於除法的被除數,分數的分母相當於除法的除數,除號相當於分數中的分數線。(除數不能為0)區別:分數是一種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37.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38. 帶分數包括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作為帶分數的整數部分,余數作為分子,分母不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時,用整數部分和分母相乘再加分子所得結果作分子,分母不變。
39. A是B的幾分之幾?用A÷B
40.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
41. 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通常把每個數分解質因數,把它們所有的公有質因數相乘,來求最大公因數。
42. 如果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這兩個數是互質數。兩個連續自然數;兩個質數;1和其他自然數一定是互質數。
43.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44.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通常把每個數分解質因數,把它們所有的公有質因數和獨有質因數相乘,來求最小公倍數。
45. 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公分母),叫做通分。
46. 求三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時,可以先求其中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用求出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再與第三個數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47. 如果兩個數是倍數關系,那麼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較小數,最小公倍數是較大數。
48. 如果兩個數公因數只有1,那麼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1,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
49. 兩個數公因數只有1的幾種特殊情況:1和其他自然數,相鄰兩個自然數,兩個質數。
50. 分數化成小數: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數。小數化成分數:把小數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然後再化成最簡分數。
B.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
一個棱長為6厘米的正方體木塊,如果把它鋸成棱長為2厘米的正方體,它能夠被分成27個相同的小塊:
沒有被鋸開時的表面積為:
6×6×6=216(平方厘米)
當它被鋸開時,每個小正方體的表面積是:
2×2×6=24(平方厘米)
大的正方體一共被分成了27個相同的正方體,那麼這27個正方體表面積的總和是:
24×27=648(平方厘米)
那麼表面增加的數量為
648-216=432(平方厘米)
C.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概念,要全!!!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8分。)
1、先填空,再想想運用了什麼運算律。
(1)52+48=48+
,運用了(
),字母公式是(
)。
(2)18×25×4=18×(25×4),運用了(
),字母公式是(
)。
(3)42×a=
×42,運用了(
),字母公式是(
)。
(4)(270+69)+31=
+(
+
),
運用了(
),字母公式是(
)。
(5)12×32+12×68=(
+
)×
,運用了(
),字母公式是(
)。
2、在○填上「>」、「<」或「=」。
(8787)÷3
○(105-105)÷3
50+4×5
○(50+4)×5
750÷15-10
○
750÷(15-10)
69+65÷5
○
69-65÷5
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5分。)
1、算式「65+35÷7×6」的第一步算65+35,這樣很簡便。……(
)
2、(a×b×c)=(a×c)×(b×c)。…………………………………(
)
3、101×46-46=100×46。…………………………………………(
)
4、134×8=125+9×8。………………………………………………(
)
5、25+25+25+……+25=1000。
……………………………………(
)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
1、計算840-24×5÷20時,最後一步算(
)。
A.乘法
B.除法
C.減法
2、260×(6+3)
○260×6+3,圓圈裡應填(
)。
A.>
B.<
C.=
3、把64÷4=16,36+16=52,52×12=624合並成一道綜合算式是(
)。
A.(36+64÷4)×12
B.
64÷4+36×12
C.(64÷4+16)×12
D.(36+16÷4)×12
4、64×25+36×25=(64+36)×25,這里運用了(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換律
C.乘法結合律
D.加法結合律
5、與45×199相等的式子是(
)。
A.45×100+99
B.45×(200-1)
C.45×200+45
四、計算(共38分。)
1、直接寫得數。(每題1分,共8分。)
62×3=
0×65+5=
77×20=
6+18+84=
98+12=
42×1×5=
12×25=
9×5÷5×9=
2、脫式計算。(每題3分,共12分。)
874÷(24×23-506)
25×5÷(155-30)
15×〔120-(42+36)〕
936÷〔(160+80)÷20〕
3、簡便計算。(每題3分,共18分。)
185×38+15×38
62×100-62×2
43×202
(40+4)×25
25×99
96×101-96
D. 五年級下冊數學解決問題
30的因數有1、2、3、5、6、10、15、30
2x5=10(偶數)
2和5也分別是質數
所以A和B就是2和5
E. 五年級下冊數學
小學數學公式大全: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2=大數(和-差)÷2=小數和倍問題和÷(倍數-1)=小數小數×倍數=大數(或者和-小數=大數)差倍問題差÷(倍數-1)=小數小數×倍數=大數(或小數+差=大數)植樹問題1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麼: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全長=株距×(株數-1)株距=全長÷(株數-1)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麼:株數=段數=全長÷株距全長=株距×株數株距=全長÷株數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麼: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全長=株距×(株數+1)株距=全長÷(株數+1)2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株數=段數=全長÷株距全長=株距×株數株距=全長÷株數盈虧問題(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相遇問題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追及問題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流水問題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濃度問題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利潤與折扣問題利潤=售出價-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時間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2、1倍數×倍數=幾倍數幾倍數÷1倍數=倍數幾倍數÷倍數=1倍數3、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4、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6、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7、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8、因數×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9、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商×除數=被除數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長S:面積a:邊長)周長=邊長×4C=4a面積=邊長×邊長S=a×a2、正方體(V:體積a:棱長)表面積=棱長×棱長×6S表=a×a×6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3、長方形(C:周長S:面積a:邊長)周長=(長+寬)×2C=2(a+b)面積=長×寬S=ab4、長方體(V:體積s:面積a:長b:寬h:高)(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S=2(ab+ah+bh)(2)體積=長×寬×高V=abh5、三角形(s:面積a:底h:高)面積=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積×2÷底三角形底=面積×2÷高6、平行四邊形(s:面積a:底h:高)面積=底×高s=ah7、梯形(s:面積a:上底b:下底h:高)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8、圓形(S:面積C:周長лd=直徑r=半徑)(1)周長=直徑×л=2×л×半徑C=лd=2лr(2)面積=半徑×半徑×л9、圓柱體(v:體積h:高s:底面積r:底面半徑c:底面周長)(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ch(2лr或лd)(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3)體積=底面積×高(4)體積=側面積÷2×半徑10、圓錐體(v:體積h:高s:底面積r:底面半徑)體積=底面積×高÷311、總數÷總份數=平均數12、和差問題的公式(和+差)÷2=大數(和-差)÷2=小數13、和倍問題和÷(倍數-1)=小數小數×倍數=大數(或者和-小數=大數)14、差倍問題差÷(倍數-1)=小數小數×倍數=大數(或小數+差=大數)15、相遇問題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16、濃度問題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17、利潤與折扣問題利潤=售出價-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時間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常用單位換算長度單位換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積單位換算1平方千米=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體(容)積單位換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單位換算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幣單位換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時間單位換算1世紀=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8月小月(30天)的有:49月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時1時=60分1分=60秒1時=3600秒
F.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主要學什麼
五年級屬於一個非常時期,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必須要在這一時期將數學成績有所提高.另外五年級的數學難度有所提高,下一步是迎接初中.五年級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那小學五年級數學輔導具體有哪些.
(不外乎)
1.對症下葯.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孩子較弱的內容,並為弱小的模塊提供建議,以便有效地提高目標效率.
2.及時整合審查.根據記憶曲線,如果不及時復習,很容易忘記知識點,因此有必要及時復習並不斷鞏固知識點,以便記住知識.記住的知識在復習,沒記牢的知識加強記憶.
3.總結問題解決方法.有一種方法可以做數學,反向推理學習五年級數學.問題中心方法、散射方法等.不同的問題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4.循序漸進.用階梯法教學,讓學生不會立刻接受太難的知識點,而是從簡單的問題開始,先建立學生的自信心,然後慢慢增加難度.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學好數學首先就是計算能力的過關,整數運算、小數運算、分數運算都要做到准確無誤.有很多的同學計算的速度相當的慢,原因就是沒有掌握計算的法則,導致老是犯錯誤或者是犯同樣的錯誤,使做題的效率大大減低.所以很有必要進行將強計算,並掌握計算的技巧和規律.
基礎知識和方法如果能掌握好,對於數學來說也就不那麼難了.在學習了合數和質數之後,會出現判斷一個數是合數或者是質數,而對於某個題目來說,常常有很多個思路能夠解決,但是學生需要掌握每個方法和思路的要點,才能在考試中做到准確無誤.平時的積累和學習是有效掌握方法和總結思路的重要方法,所以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度)
對於孩子的學習往往使家長感到很頭大,此時可以在假期藉助輔導班來對孩子進行全面的輔導,從學習的要點到學習方法,還有就是學習習慣的養成利用好假期,使孩子在假期中不浪費時間,提高數學的成績.小學五年級數學輔導單單依靠家庭有時候是不能完成的,家長朋友給孩子找個輔導班或者是一對一家教,利用假期時間,制定好學習計劃,讓孩子嚴格按照計劃按部就班堅持去做,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