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修辭手法
發布時間: 2021-09-01 21:10:49
印度國家的泰戈爾寫的,全文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雨後盛開的花朵寫成從地下學校沖出的孩子。
原文節選:
當雷雲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於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草地上跳舞、狂歡。
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
它們關了門做功課。如果他們想在放學以前出來游戲,他們的老師是要罰它們站牆角的。
雨一來,它們便放假了。
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兒童的視角描繪了一群活潑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過豐富的想像,把孩子和媽媽之間的感情表達得自然深厚。
課文想像豐富而奇特,充滿兒童情趣,賦予雷雲、東風、花朵等人的行為。花兒生長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讓我們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嚮往自然的花孩子。
一遍遍品讀《花的學校》,你不得不佩服詩人卓越的藝術表現力。詩的語言樸素清新,簡潔之中又蘊涵著對孩子濃濃的愛意。整首詩作者採用情景交融的寫法,把詩人自己對美好童心的呵護和關愛表達得淋漓盡致。
一、三小節中,雷雲、陣雨、東風、竹林、草地上冒出來的花等景物是詩人對大自然的觀察所得,作者讓雷雲拍起手來,讓東風吹起口笛,讓樹枝互相碰觸,把我們帶到人與自然狂歡的時刻,是作者心與物的融匯,營造出了一個歡樂的氛圍。
二、四小節中,詩人又藉助一個稚嫩的童音,表達對「地下學校」的厭倦以及家的眷戀。一、三小節的情境的創設使二、四小節的情感表達更加震撼人心,直達心靈深處,我們也禁不住與作者一起吶喊:還兒童一個自由的空間,給兒童一個快樂的童年。
⑵ 小學三年級學了哪些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排比,誇張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