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學院學報
Ⅰ 你向懷化學院學報寄去了審稿費 那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啊寄過去以後給你發表了嗎我也收到郵件了。謝謝嘍
這也相信 哎。。
Ⅱ 懷化學院的辦學規模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976人,其中教授77人、副教授239人,具有博學位教師90人,碩士學位的教師508人;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5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15人獲得過曾憲梓教育基金獎,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8人分別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
省級教學名師(1人):譚偉平
教學團隊 編號團隊名稱負責人主要成員級別獲得年份1 人文教育學教學團隊 楊吉興 楊高男、宋紫、羅玉明等 省級 2009年 2 植物學教學團隊 呂金海 伍賢進、劉勝貴、佘朝文等 省級 2010年 3 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團隊 屈傑 譚紅、陳德林、余學好等 省級 2010年 質量工程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擁有教育部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湖南省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大學生創新訓練基地1個、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優秀實習教學基地8個;省級基礎課教學示範實驗室1個,省級精品課程7門。
特色專業 序號專業名稱所屬院系級別獲得年份1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系 國家級/省級 2010年 2 體育教育 體育系 省級 2008年 3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物理與信息工程系 省級 2008年 4 生物工程 生命科學系 省級 2008年 5 旅遊管理 工商管理系 省級 2009年 6 美術學 美術系 省級 2009年 7 制葯工程 化學與化學工程系 省級 2009年 8 音樂學 音樂系 校級 2008年 9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系 校級 2008年 10 社會體育 體育系 校級 2009年 11 英語 外國語言文學系 校級 2009年 12 小學教育 教育系 校級 2009年 13 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系 校級 2009年 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旅遊管理
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懷化學院-懷化市廣播電視台文學實踐教育基地
省級教學示範實驗中心 序號實踐教學中心名稱所屬部門批准時間1 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實訓中心 物理與信息科學系 2008 2 旅遊管理實踐教學中心 工商管理系 2008 3 音樂藝術實踐教學中心 音樂系 2009 省級優秀實習基地 序號基地名稱批准時間1 沅陵縣第一中學實習教學基地 2005 2 會同縣第一中學實習教學基地 2005 3 萬佛山自然保護區實習教學基地 2008 4 正清集團實習教學基地 2008 5 洪江古商城旅遊實習教學基地 2009 6 懷化電視台實習教學基地 2009 7 懷化市迎豐路小學 2010 8 懷化市中級人民檢察院實習教學基地 2010 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負責人級別獲批時間1 動物學 向孫軍 省級重點建設課程、省級優秀課程」 1997年 2 中國古代文學 吳波 省級重點建設課程 2003年 3 聲樂 李強 省級重點建設課程 2003年 4 中國現當代文學 張建安 省級精品課程 2006年 5 聲樂 李強 省級精品課程 2007年 6 高等代數 王樹桂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7 中國畫 胡光勝 省級精品課程 2008年 8 法理學 李偉迪 省級精品課程 2009年 9 植物學 呂金海 省級精品課程 2009年 10 油畫 劉健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 教學成果 截止2011年,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8項。 項目來源成果名稱主要參加人員獲獎等級時間省教育廳 懷化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建設與實踐的研究 屈傑 張惠春
米健群 彭慶文
張斌 三等 2002 省教育廳 「教學、實踐、科研」三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動物學教學的探索和實踐 向孫軍 楊其仁
劉勝貴 謝恩義
呂金海 三等 2002 省教育廳 面向21世紀師專美術系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美術教育與設計人才的研究與實
踐 王幼凡 曾樹松
胡林 劉磊霞
田儒貴 三等 2002 省教育廳 提高新辦教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魏耿平 楊霞
王樹桂 林曉艷
吳毅清 三等 2004 省教育廳 基於WindowsNT區域網絡和Windows平台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無紙化考試NPTS系統 徐德華 彭小寧
王義學 唐波
楊宏來 三等 2004 省教育廳 《人文社會科學概論》(教材) 楊玉琪 王文明
楊吉興 許順富
楊音南 三等 2004 省教育廳 音體美特殊專業大學英語教與學研究 郭建輝 劉巧燕 許利平 楊媛莉 田玲 三等 2006 省教育廳 普通高校體育現狀與課程體系的建構研究 張慧春 鍾億群 范國梁 粟金濤 譚 紅 三等 2006 省教育廳 數學建模教學實踐與應用型、創新型數學人才的培養 周志強 林曉燕 舒曉惠 王樹桂 李 敏 三等 2006 省教育廳 加強寫作課程實踐教學研究用其初步成果 楊雙安 劉中黎
楊代忠 李沅和
鄧齊平 三等 2006 省教育廳 班級教育管理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懷化學院04級生物工程1班為例 張 儉 劉勝貴 伍賢進 劉曉文 王雙見 三等 2008 省教育廳 美術學專業基礎課程改革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研究與實 劉磊霞 田儒貴 楊金成 吳宗勤 李昀蹊 三等 2008 省教育廳 教學、訓練、科研三結合,提高民族傳統體育人才培養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余學好 屈 傑 劉慧群 陶 坤 李小明 三等 2008 省教育廳 湖南省中學教師資格認定培訓的理論研究與實踐 張慧春 胡 建 陽柏蘇 李升興 馬吉歡 三等 2008 省教育廳 地方院校物流、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職業技能「135」培養模式 王文明 尹 芳 王淑貞 向儒先 袁 敏 二等 2010 省教育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規范化教學管理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以懷化學院為例 宋克慧 楊吉興 姜又春 張 儉 李茂科 三等 2010 省教育廳 地方院校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姜書良 黃蒙水 姚勁松 蔣卓倫 楊李軍 三等 2010 省教育廳 成人教育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監控體系研究 李升興 張慧春 補愛軍 范小南 馬吉歡 三等 2010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擁有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2個,校級重點學科9個。
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2個):中國現當代文學、植物學
校級重點學科(9個):光學、中國古代文學、遺傳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數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文教育學、法學理論、民族傳統體育學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擁有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哲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湖南省高校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等省、校級科研機構(平台)20個。
序號平台名稱審批機構負責人獲批時間1 民族葯用植物資源研究與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科技廳 佘朝文 2008.9 2 武陵山片區生態農業智能控制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科技廳 宋克慧 2013 3 湖南省民間非物質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 吳波 2007.1 4 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 譚偉平 2010.9 5 湘西葯用植物與民族植物學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教育廳 佘朝文 2008.6 6 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研究中心 湖南省教育廳 王又凡 2012.5 7 湖南教育科學農村學前教育研究基地 湖南省教科院 栗濤 2012.12 8 懷化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站 湖南省社科聯 夏立發 2012.4 9 懷化市影視動漫創意基地 懷化市委宣傳部 王又凡 2012.10 10 懷化市工業產品設計與文化創意研究中心 懷化市科技局 王又凡 2012.9 11 功能無機及高分子材料懷化市重點實驗室 懷化市科技局 胡揚劍 2013.9 12 懷化市生態農業智能控制懷化市重點實驗室 懷化市科技局 賀達江 2013.9 13 民族葯用植物活性成分高效利用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 湖南省教育廳 胡興 2010 14 民族醫葯研究與開發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湖南省教育廳 胡興 2009 15 「中葯制劑與質量控制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湖南省教育廳 陳迪釗 2010 16 溫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統的應用研究創新型人才團隊 懷化市科技局 米賢武 2013 17 瓷廠溫度監控管理系統的研發懷化市科技創新團隊 懷化市科技局 向少華 2012 省級產學研示範基地一覽表序號基地名稱負責人成立時間批項單位1 湖南省高校「民族醫葯研究與開發」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胡興 2008年12月8日 湖南省教育廳 2 湖南省高校「中葯制劑工程與質量控制」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 陳迪釗 2010年5月18日 湖南省教育廳 館藏資源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擁有館藏圖書123萬冊,電子圖書232萬冊,中文期刊1827種。
學術期刊
《懷化學院學報》是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創刊於1982年,始用刊名為《教學研究》,次年改為《懷化師專學報》。1999-2000年,是我國僅有被德國《數學文摘》收錄的60多家學報之一。1989年被曾獲湖南省新聞出版局期刊處、湖南省高校研究會頒發的質量優秀獎。1999年,在湖南省高校社會科學學報評比中獲二等獎、在湖南省高校自自然科學學報評比中獲二等獎,並獲優秀欄目設計獎。2002年在湖南省高校學報評比中獲二等獎。
《懷化學院教育研究》雜志是經湖南省新聞出版局批准,由懷化學院主辦,懷化學院高教研究所編輯出版的內部學術交流刊物。
Ⅲ 懷化學院學報版面費,急!
你最好確認一下是否是懷化學院,還有我很好奇的是你收到學院發的用稿通知不應該是付給你稿費嗎?為何還要你付版面費?
Ⅳ 懷化學院好嗎
懷化學院創辦於1958年,前身是懷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現任校長為譚偉平老師。學校坐落於古有「滇黔門戶、全楚咽喉」之稱,現有湘黔、枝柳、渝懷三條鐵路及209、320國道、滬昆高速交匯的交通樞紐城市——懷化市。佔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40多萬平方米,分東、西兩個校區辦學。2000年以來,學校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文明高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懷化學院校徽
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已擁有文、理、教、工、經、管、農、法八大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師范教育與非師范教育並重,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開放性、應用性、多科性的教學型本科院校。學校教研設施齊備,擁有館藏圖書100多萬冊,電子圖書260多萬種,中外文期刊1700多種,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超過8000萬元。學校面向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4000餘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4000餘人。 懷化學院東區校門
學校強化特色辦學,注重學科和專業建設的創新。現有19個教學系、部,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工程、物理學、化學、科學教育、人文教育、漢語言文學、英語、旅遊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音樂學、舞蹈學、美術學、藝術設計、體育教育、社會體育、公共事業管理、通信工程、制葯工程、廣播電視新聞、小學教育、廣播電視工程、生物科學、園林、法學、學前教育、物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音樂表演、工業設計、材料化學、網路工程等39個本科專業,不少專業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學校先後同美國、加拿大、烏克蘭、印度等國的高校建立了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友好合作關系,並已實現互派留學生、互派教師等合作,形成了開放的教學視野與辦學格局。 東區教學樓
學校現有教職工10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餘人,博士、碩士370餘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30餘人。教師中15人獲得過曾憲梓教育基金獎,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8人分別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 建校五十年來,學校堅持教書育人和學術研究並重。設有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所、數學研究所、信息科學研究所等10個科研機構。2000年以來,教師共發表論文50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等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2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百餘部;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1項,林業部科研項目1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2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若干項; 校園風光
獲其它各類獎100餘項。 懷化學院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80000餘名,其中一大批成為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幹部或國內外知名學府和科研單位的教學、科研骨幹。2005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道德模範」洪戰輝,著名作家王躍文,獲得「陳省身數學獎」、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青年歌唱家陳思思等優秀人才就是其中的代表。 面向未來,懷化學院秉承「厚德博學、唯實求新」的校訓,實施「一個中心,兩個突破」的發展戰略,推進「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落實「高等教育質量與創新計劃」,突出特色,提高水平,朝著建設特色鮮明、水平較高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奮斗目標穩步邁進。
編輯本段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文明高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編輯本段著名校友
到目前為止,懷化學院為國家培養各類畢業生70000多名,「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全國自立自強優秀大學生洪戰輝、著名作家王躍文、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著名青年歌唱演員陳思思、加拿大皇後大學終身教授賈宗超、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莫文秀、被譽為「軍中第一棒」的國防大學女指揮家王卓娟、湖南省人大內司委副主任、原懷化市市長陳志強等優秀人才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編輯本段學術期刊
懷化學院學報
《懷化學院學報》是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創刊於1982年,始用刊名為《教學研究》,次年改為《懷化師專學報》。1995年7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公開出版發行,國內統一刊號為CN43-1259/G4,國際標准刊號為ISSN1007-1814。2002年更名為《懷化學院學報》,國內統一刊號為CN43-1394/Z,國際標准刊號為ISSN1671-9743。該
懷化學院(12張)刊以密切聯系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與科研的實際,注重政治性、現實性、學術性、科學性、地方性,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在欄目設置上能推陳出新,除一般高等院校學報常設欄目外,還開辟了 「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田野調查與研究」、 「文化生態與區域發展研究」 等特色欄目,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平我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選題策劃上,能著眼現實,立足實踐,服務改革,致力於科教興國戰略,盡量遴選那些有所創新、有所突破、立論科學、論證充分、能結合高等院校教學科研實際、有較高學術價值和較強現實性的文章,發揮了較好的理論優勢。 下雨天的校門
《懷化學院學報》從2000年起採用全國統一的學術期刊排版規范,為便於與國際接軌,改為大16開本,並使用光碟版排版規范,由電子雜志社出版了光碟版。經國務院新聞辦、國家新聞出版署審核備案,《懷化學院學報》被《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並被列入中國學術期刊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懷化學院學報》先後與國內600餘家期刊建立了交流關系,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學報》、《香港大學學報》、《香港浸會大學學報》。此外還與《新加坡理工大學學報》、德國《數學文摘》、美國《數學評論》、俄羅斯《文摘雜志》有密切的交往。有許多文章先後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的各刊物、《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新華文摘》、中國科學院《中國數學文摘》、美國《數學評論》等權威刊物轉載、摘錄。1999-2000年,《懷化學院報》是我國僅有被德國《數學文摘》收錄的60多家學報之一。《懷化學院學報》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好的影響。 《懷化學院學報》實施編委會指導下的主編負責制。現任組委會主任陽柏蘇;編輯部主編為羅康隆,副主編、編輯部主任劉景慧,社科責任編輯為劉景慧,自科責任編輯為彭鐵祥。 《懷化學院學報》1989年被曾獲湖南省新聞出版局期刊處、湖南省高校研究會頒發的質量優秀獎。1999年,在湖南省高校社會科學學報評比中獲二等獎、在湖南省高校自自然科學學報評比中獲二等獎,並獲優秀欄目設計獎。2002年在湖南省高校學報評比中獲二等獎。
懷化學院教育研究
《懷化學院教育研究》雜志是經湖南省新聞出版局批准,由懷化學院主辦,懷化學院高教研究所編輯出版的內部學術交流刊物。本刊為季刊,全年共四期(96頁/期)。讀者對象主要為本校教師與學生,同時也與校外學校進行學術交流。 《懷化學院教育研究》秉持「思想自由,服務本校」的辦刊理念,以「傳播先進理念,弘揚人文精神」為宗旨,匯融我國高等教育的最新發展狀況與學術思想,展示懷化學院教師教育教學的研究成果,交流教育教學的改革經驗,為懷化學院及兄弟高等院校的改革和發展服務,為我國教育科學的學術繁榮做貢獻。 雜志常設欄目包括:「校外風」、「教授沙龍」、「問題與探索」、「學科教學」、「教改縱橫」、「德育研究」、「基礎教育論壇」等。
Ⅳ 懷化市 鄧衛華
[1]尹少成. 國外訴訟和解與我國法院調解之比較研究——關於廢除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思考[J]. 懷化學院學報,2011,(1).
[2]王璇. 調審分離:我國法院調解制度改革的路徑[J].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
[3]毛興平,劉艷芳. 法院附設調解制度與法院調解制度之比較[J].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2).
[4]李玥. 法院調解制度有關問題探析[D].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2009.
[5]徐萬鵬,劉芳,喻玫. 試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重構[J]. 河北法學,2006,(1).
[6]齊愛軍. 和諧社會下的法院調解制度的重構[J]. 邢台學院學報,2006,(4).
[7]劉新紅. 論法院調解制度的完善[J].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6).
[8]鄧輝輝. 論法院調解制度的完善[J].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9]陸金偉. 法院調解制度的實踐探索與模式選擇[D].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2010.
[10]馬艷. 試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5.
[11]姜霞. 反思與借鑒:法院調解制度改革之探索[D].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2003.
[12]盧勇. 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與重構[D].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2006.
[13]張珉. 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重構——以協同主義訴訟模式為背景的分析[J]. 寧夏黨校學報,2005,(6).
[14]鄭小明,羅志堅.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弊端、原因及完善[J].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1).
[15]白潔. 法院調解制度:檢討與重構[J].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
[16]張玉. 對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J].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2,(6).
[17]王國春. 法院調解制度之重構[J].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
[18]胡文文. 淺析我國法院調解制度[D].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2010.
[19]周衛華.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實例解析[D]. 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2009.
[20]張岩. 中國法院調解制度研究[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5.
[21]周耀榮. 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發展和完善[D].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2005.
[22]何亞軍,施春軍. 我國調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兼論人民調解與法院調解的協調與整合[J]. 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05,(3).
[23]張躍進,江洪娟. 法院調解制度價值分析——兼談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再重構[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6,(1).
[24]汪振江. 法院調解高反悔率現象審視與調解制度的回歸[J]. 科學經濟社會,2011,(1).
[25]劉顯鵬. 和諧社會下法院調解之發展探析[J].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26]李浩. 調解的比較優勢與法院調解制度的改革[J].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27]劉顯鵬. 法院調解適用范圍探析[J].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
[28]楊立明.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探討[D]. 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2006.
[29]季俊強. 構建我國特色法院附設調解制度——基於我國調解改革實踐的思考[J].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0,(3).
[30]吳志剛. 法院調解制度中的人權保障研究[J].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6,(2).
[31]李道剛. 美國法院建立調解制度的歷史嘗試[J].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4).
[32]周向明,王靜. ADR對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重塑[J].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33]李俊傑,甄世輝. 法院調解制度改革之構想[J].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7,(3).
[34]林爭暉. 論法院調解制度之改革[J].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
[35]劉金華. 論基層法院強化訴訟調解之必要[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1).
[36]文曉慶. 論我國法院附設調解制度的構建[J].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37]張輝,張德峰.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博弈分析——再論調審分離[J]. 時代法學,2005,(3).
[38]石先鈺. 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與完善[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
[39]高金嶺,李富堂. 論法院調解制度的價值及完善[J]. 河北法學,2003,(2).
[40]劉芳.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困惑與出路[J]. 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1).
[41]鍾玲. 法院調解制度中的人權保障研究[J].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3).
[42]李建玲. 略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之改革[J]. 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4,(3).
[43]張玉.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與改革[J].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4).
[44]孫富安. 論法院調解制度[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9.
[45]朱琳. 我國法院附設調解制度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2009.
[46]韓立軍. 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之重構[D]. 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2010.
[47]賀柯. 新時期法院調解制度研究[D].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2010.
[48]趙欣. 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D].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2008.
[49]周敏華. 試論法院調解制度[D].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2005.
[50]劉剛. 從司法ADR視角論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重構[D]. 華東政法學院: 華東政法學院,2006.
Ⅵ 懷化學院學報是否是省級期刊
怎麼會是省級期刊呢?充其量在學校發行發行,講的都是學校里那些無聊的領導會見誰、搞啥子活動的事,真的是沒意思,期待改革,期待創新。
Ⅶ ★哪些大學學報好發文章
我給你幾個湖南的吧!
《吉首大學學報》、《懷化學院學報》、《邵陽學院學報》、《湖南科技學院學報》、《湘南學院學報》,請樓主!!
版面費一般都在500左右!
Ⅷ 哪些比較不知名的學報發文章比較快
推薦幾個湖南的:
《吉首大學學報》、《懷化學院學報》、《邵陽學院學報》、《湖南科技學院學報》、《湘南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