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慕恩生物

慕恩生物

發布時間: 2022-02-14 16:54:11

❶ 陝西慕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

陝西慕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4-29在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粉巷3號1幢1單元10523室。

陝西慕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103MA6UULJT4D,企業法人夏春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陝西慕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陝西慕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❷ 慕恩(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州菌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加工微生物原菌粉、微生物肥料的企業,慕恩(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其全資子公司。公司擁有完整、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實力雄厚的科研團隊。是國內首家專注於將微生物資源商業化的創新型生物技術公司,研發團隊由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台灣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的青年科學家和行業精英組成,具有獨立完整的研發能力和高標準的現代化生產工廠。 廣州菌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效誠信、實力卓群和質量過硬獲得業界的認可,生產的哈茨木霉、淡紫擬青黴、枯草芽孢桿菌等產品已經廣銷全國各地,保證有效活菌數高、雜菌率低、田間效果顯著是我們贏得客戶信任的關鍵。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參觀、指導和業務洽談。
法定代表人:蔣先芝
成立時間:2016-11-22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開源大道11號B5棟3層(自主申報)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我覺得教育孩子的上策應該是身體力行、親身示範,為孩子做出表率做出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乃至一言一行,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得好:什麼樣的父母造就什麼樣的孩子,這就足見父母的引領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模仿性強、好奇心強,父母做出的表率直接影響著孩子做出的具體行動!

父母知書達禮、待人友善,教育出的孩子也會彬彬有禮、落落大方;父母脾氣暴躁、愛吵愛鬧,教育出的孩子勢必性格暴躁、容易走極端;父母自私偏執,教育出的孩子肯定也比較自私自利!

總之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而這些都是言傳身教的最終結果!所以教育孩子的上策,就是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好典範!

❹ 年節的其它相關

過去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五類:
一是拜家裡長輩。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二是走親戚。
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和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三是禮節性的拜訪。
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需拱手一揖而已,如主人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作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四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五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少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過年時,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喜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成為民族文化象徵的人文標識。有著豐富內容的中國傳統年節,不僅有令人振奮和產生溫情的恢宏場景,而且是調節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節日一改人們平日的生存慣性,成為宣洩的時刻。一張一弛的生活節奏與自然界生態環境的節律變化相適應,「人」與「地」之間的相互呼應,結果無疑使人的情緒得到適時的調節。

「節」 不僅是一種間斷,而且也是一種調節,是一種節奏,甚至是一種節制。休閑也是很重要的節日因素。過去人們喜歡過節,是因為平時沒有休息日,只有年節才創造了休息的機會。或者說,人們為了休息(調節),才不斷地創造節日。中國節日休息的時間段正好與自然界生物量的低產期相吻合。因此,從生物鍾角度去理解我國的年節文化活動,即是一種人類文化生物鍾的區域表現。如同動植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節奏和節律(生物鍾)一樣,中國的年節是中華兒女在歷史長河中創造出來的一種與自然界氣候節律共振的文化現象,這種年節文化活動,實際上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生物鍾」。它是一個民族年節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從生態學意義理解,年節是人們生存狀態的一種調整和適應。縱觀一年當中的各種中國年節,其豐富的內容是與自然界周而復始的循環變化直接相連的。如正月初一是春節,此時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生意盎然;十二生肖賦予了每一個新年豐富的內容,不同年份的年節,在生態學寓意上存在著差異———十二生肖分別代表十二種農歷新年的動物標識,每十二種生肖動物又代表著以十二年為一個周期的一次循環。 孔府過年的制度很嚴格,規矩很多。從臘月(農歷十二月)初一開始,全府上下就開始做過年准備工作。臘月初八,全府的人包括僕人在內,都要在府內喝臘八粥,臘八粥分兩種,粗的供僕人喝,內有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外加每人一斤饅頭。細粥很講究,有薏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豇豆、粳米等,粥上面還要放上「粥果」。「粥果」雕刻成工藝品狀,如山裡紅刻成透空的花籃放在粥上面,令人捨不得吃掉。這種細粥供內宅主人、上供,送給十二府的本家之用。上供,是孔府過節時的首要任務。單以佛堂樓來說,大大小小有數百上千尊佛:關公、玉皇大帝、觀音菩薩、彌陀佛、送子娘娘各方的佛都集中於此了。臘八粥供佛時,每個佛像面前一碗,

工作量相當大。另外,還有其它各堂樓供祖先的,上供這項任務十分繁重。外面的許多香火院,也來要粥,要「盆頭米」,臘八這天,還要去泰山進香還願。
臘八過後,就大忙起來,打掃衛生、搭彩棚彩鋪紅毯、掛宮燈、「蒸壯」,「蒸壯」就是蒸各種饅頭、包子、糕餅。饅頭也分各式各樣,大到半斤多一個,小的一兩麵粉蒸兩三個。各有各的用途,分上供的、主人吃的、普道飯的、酒席用的,區分很細。
臘月十五,在前堂樓院內搭起「天地樓」供各種神位,還立起「朝天竿」用以過年時點「朝天燈」。「朝天竿」高三丈、紅漆桿,桿頂掛紅燈籠,內放一支一斤重的大紅臘燭,每天點著,用滑車拉上去,一直點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臘月二十三,孔府的祭灶很特別。一般百姓家對「灶王爺」恭敬而虔誠,而孔府里的人是瞧不起灶王爺的,認為他的地位不如衍聖公高、財勢不如衍聖公大,所以孔府的主人不能親自祭灶,只由當差的去祭。當差的去祭,儀式雖也熱鬧,有七、八個吹鼓手、司儀提著跪墊伺侯、小當差捧供品跟隨,但祭時卻像命令式的囑咐幾句,並不祈禱什麼,因為「聖人自有天保佑」,灶王爺是無能為力的。
年三十,衍聖公、夫人及家人都先後分別祭拜家廟、桃廟、影堂、慕恩堂、新祠堂等,每桌擺十大碗供菜、兩盤饃、三杯奠酒,磕辭歲頭。公爺拜廟時,由贊禮生提著提爐、紗燈、罩子燈各一對在前面引導。夫人拜廟由女僕伺候,前後有隨從跟隨。除了拜家廟祠堂外,還拜佛堂樓、觀音菩薩。公爺、夫人到家廟、祠堂磕完辭歲頭後回到前堂樓,再接受闔府人員、各房、各作、各部門給他們磕辭歲頭。
大年初一的凌晨零點開始發「紙禡」,點蠟燭的、燒香的、燒棗湯的、放爆竹的都行動起來,公爺、夫人起來喝棗湯,也叫「元寶湯」,喝完後要在「天地樓」拜天地及各神位,然後再拜家廟、影堂、祧廟、慕恩堂等,早晨七點鍾以後,衍聖公拜祭孔廟。衍聖公有時不去拜廟,就委派孔家老族長去拜。拜廟時,有百戶、管勾、司樂、典籍四廳的官員陪拜。孔子像前供整豬、整羊、籩豆、黃酒、檀香等,由贊禮生鳴唱,行三跪九叩禮,陪拜官員陪同跪拜。祭完孔廟及家廟之後,衍聖公及夫人才能開始用早飯、擺酒席、吃水餃。女僕們給公爺、夫人敬一次酒,再磕一個頭。

早飯以後,公爺及夫人坐在前堂樓屋門口,闔府人員分別按部門給他們拜年。從清早開始,孔府的幾百名僕人分批進來拜年,這是他們一年中唯一的一次機會進入內宅。磕完頭,有的還能得到「紅包」。
年初一開始,連續多日,孔府門前直到鼓樓門,每天上午有「鼓樓門會」,除了賣各種東西的,還有雜耍、洋琴、評書、打拳賣藝等民間文藝。下午有「龍燈會」,曲阜民間流行的耍龍燈、跑旱船、踩高蹺、耍獅子等活動很多,不管哪個村子的龍燈都要到孔府里來耍,孔府里的龍燈會總是不斷。地點在二門里大堂前面,村民和孔府外的人都可涌進來看。耍龍燈時,孔府當差的和「花炮戶」還要放焰火,焰火製作得很精緻,五顏六色在高空中變幻出各種花朵。孔府里還有兩套十八羅漢頭型面具,龍、虎、仙鶴、大肚子彌勒佛、孩童形象等應有盡有,府內當差的可借機拿出來一起玩耍。正月十五晚十時左右,有送祖先的活動。孔府的主人燒香上供,焚化紙錢,燃放鞭炮,把祖先牌位收起,以示把祖先送走,過年至此也就結束了。
除過年之外,孔府還過一些其它節日,這些節日(按農歷計)有:元宵節、二月二、三月三、清明節、端陽節、六月六、七月七、廚師節、中秋節、十月一、冬至、臘八、祭灶等,有其活躍生活的一面,但也有孔府的一些獨特的禮儀。如二月二,除按傳統習俗「炒料豆」之外,管糧倉的倉夫還要在倉神廟內上供、燃燭、焚香,並由倉夫用青灰圍倉以保住豐盛的糧倉;三月三,除按民間習俗收薺菜,將開花之前的芥菜做湯喝之外,孔府的園夫還要擺供品、燃燭、焚香祭花神;再如廚師節,每年八月初三,孔府內的所有廚師由總領班率領到孔廟祭拜孔氏先祖,由領班設祭台,擺上三牲供品,廚師每人上一炷香給先祖,然後叩拜。據說,由廚師向孔氏先祖祭拜,是藉此表達孔氏後裔對祖宗賜予後輩美好食物的感激之情,這也是孔府獨有的節日。孔府的其它節日,都有其固有的祭祀內容,表明孔府的主人時刻都要「循禮」。 中國人的年節觀念相當濃厚,年節消費也一直保持著高支出的額度,隨著近年來社會觀念的轉變,很多人開始在酒店預定年夜飯,不少家庭走出家門,在酒店中進行年節飲食消費,這就給餐飲行業提供了更多的商機。尤其是南方商家,近幾年來大打「年夜飯」招牌,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南方相比,山東范圍內的餐館、酒店在春節期間的餐飲經營還未達到最高潮。因此,如何把握家庭飲食消費的年節商機,增大餐飲企業在年節消費市場中的活力,這對於各家酒店來講,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對於過去的中國人而言,年節消費往往要佔家庭支出的很大比例,這種習俗一直保留到今天。但從現代社會的消費結構來看,年節中的飲食消費已不是消費的第一要素,然而人們對年節飲食的標准仍然定得很高。受習慣勢力影響,以家庭為單位的飲食消費在年節中長期佔有主導地位,對大多數家庭而言,出外就餐還未形成主流趨勢,因而在很長時期內,每逢春節,酒店大多關門歇業,餐飲行業的年節經營難以有效開拓。過去,在年節消費中獲利最大者是食品銷售行業。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了經濟因素之外,還多少帶有人際情感的制約。近幾年來,社會的年節風俗發生了變化,「年夜飯」也就成為酒店經營的一個重要話題。應該說,飲食消費觀念的多元化趨勢已經形成,消費者的個性也正在逐步張揚。就年夜飯而言,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消費模式。一般的主題餐飲大多有定向消費人群,年節消費也是一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要來酒店過年,就是來酒店吃年夜飯的人也會有自己的興趣選擇。所以,酒店必須在年節餐飲中考慮消費人群的構成和消費潛力,考慮定向消費人群的意願和喜好。在中國的節日當中,春節是最特殊的一個節日,它既不同於中秋節、國慶節,更不同於其他節日。在普通節日以及聖誕等洋節中所採取的成功促銷經驗,未必適宜於春節。春節期間,公務消費、商務消費、團體消費、旅遊消費都會大幅度下降,而家庭消費則會大幅度上升。所以,春節期間的餐飲對象必須以家庭為主攻目標。家庭消費中也有定向人群。就山東地區而言,以中年人和青年人構成的家庭在年節餐飲消費中佔多數,其中尤以白領人士所佔比例最大。因而餐飲企業在提前進行的宣傳活動中,應以白領人士為首選對象,當他們還在上班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送去提前印象,鼓動他們到你的酒店來吃「年夜飯」,並歡度春節。只要第一次辦得成功,以後年年都會成功。

❺ 慕恩(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慕恩(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是國內首家專注於將微生物資源商業化的創新型生物技術公司。公司致力於通過國際領先的微生物分離和培養技術,發現、保存、鑒定新的極具開發價值的微生物多樣性資源,建立全球最大的標准化的微生物資源中心。
法定代表人:蔣先芝
成立時間:2015-08-17
注冊資本:3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1401972153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區科技園區超前路11號3幢二層206室

❻ 茅台和五糧液那個好

茅台、五糧液品牌差異性比較 第一,就極為關鍵的品牌形象感而論,茅台給市場的感覺顯然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厚重感和滄桑感。這一點對白酒品牌的支撐十分重要。近年來投放市場的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國窖1573、酒鬼、百年孤獨、道光廿五、金劍南等,都是以悠久的歷史感來作為品牌的核心訴求點和支撐點。就這一點來看,盡管五糧液也具有悠久的歷史,但給予市場的歷史厚重感和滄桑感不如茅台; 第二,就介入歷史事件來看(這一點對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是相當關鍵),茅台具有特別的優勢。茅台介入了二十世紀新中國的許多重大政治、軍事和外交事件,由此而贏得了政治酒、軍事酒、外交酒的美譽。「國酒」桂冠也由此而來。茅台因此而邁上了一個令其他品牌白酒難以企及的雄視天下的高端平台。而五糧液卻沒有能夠獲得這樣的歷史機遇來展示自己的風采; 第三,茅台更具有神秘色彩。悠久的歷史,難得的歷史機緣,重大政治、軍事、外交風雲際會中的頻頻展示亮相,特殊的地域環境等要素組合,演繹出茅台酒不同尋常的神秘色彩和感覺。比較而言,五糧液的神秘色彩就沒有這樣濃厚。這種濃郁的神秘色彩和感覺,蘊涵著巨大的品牌價值拓展空間。當然,能否充分利用,關鍵還要看如何去發掘、整合和延伸; 第四,反過來看,五糧液在歷史感與現代感的結合上卻做得比茅台要好。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五糧液集團好象沒有很刻意的去濃筆重彩進行渲染和訴求。或許認為應該另闢蹊徑吧。通過廣告等營銷手段,五糧液更多的是竭力塑造一個龐大的、實力雄厚、充滿活力和現代色彩的「釀酒帝國」形象。 第五,濃香型白酒的大流行,使五糧液品牌在市場上左右逢源。五糧液不僅在白酒高端市場占據了半壁河山,而且也為其家族品牌迅速搶占各個檔次的細分市場提供了廣闊天地。最多的時候,五糧液的家族品牌已經繁衍到近百個!其麾下的十來個主要品牌,每一個的年銷售額都上億元。而茅台則受制於醬香型酒釀造周期長、成本大、口感等因素,除不同度數和不同年份的茅台酒銷售比較好外,其開發的醬香型系列品牌產品如茅台王子酒、茅台迎賓酒的銷售時下還不盡如人意。在歷屆評出的國家名酒中,濃香型白酒所佔的總數高達80%。後起的強勢品牌和一般品牌白酒主要也是濃香型。茅台集團迫於白酒消費主流的壓力,在兼並了貴州習酒廠以後,提出要把具備15000噸濃香型白酒釀造能力的貴州習酒廠建成茅台集團的濃香型酒生產基地。要充分藉助茅台品牌的支撐,重點推出茅台液,以圖在濃香型白酒市場打出一片天地來。達到醬(香)濃(香)組合,雙劍合璧,縱橫天下。

❼ 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出讓科技為人

上海六千年文明史,包括城市的百年文明史的延續,體現了文化多元和文化融合。近代上海文化直接受惠於開埠以後的世界各種文化在這里的交流,受惠於從嶺南到燕北、從江浙到川湘的中國各種區域文化在這里的匯合。上海文化,是南北東西交匯、融合的結晶。上海是江海之通津,東方之巨港,東南之都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它融匯東西方文化,汲取南北潮精華,善於得風氣之先和開風氣之先,慣於洞察世界文明走勢和拓展新的文明。

隨著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日益臨近,上海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正在以世博精神進一步養育城市精神,以城市文化積極展示世博精神。

在延續世博精神中弘揚上海城市精神

世博精神可以提煉成「歡聚、溝通、展示、合作」八個字,世博精神是文化多元與文化融合的精神。當一個城市代表特定的民族和國家,庄嚴地對舉辦世博會進行精神追求、文明寄託、文化思考、綜合承諾的時候,往往呼喚著新的城市精神。

世博精神的延續是科學精神的凝聚。自1851年英國首開世博會至今的150多年中,歷次世博會始終是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的「搖籃」,是新思想、新概念的載體和傳播交流平台之一。世博會讓世人了解蒸汽機、縫紉機、橡膠、海底電纜、電話、電視、汽車等,讓世人熟悉計算機技術、公共網路和數字化經濟、人類基因研究、現代生物技術、生命科學、納米技術、現代數碼影像攝影技術等。世博會是各國在企業間展示科學精神、科學理念、科技成就、科技實力與智慧成果的盛會。

世博精神的延續是人文精神的融合。在本質上,世博會是人文精神的科技化、物化和科學技術的人文化。科技是人文的產物,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文的催生。人文精神總是頑強地從科學精神中表現出來,人類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管理模式強有力地改變著科技圖景、社會百態、生活走勢。科技發展也越來越體現人文化取向。如果說在世博會的演進過程中,交織著技術發展和人文發展這兩條基線,融匯著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這兩種精神,那麼,20世紀以來的世博會則更多地關注人文發展和人文精神。

世博精神的延續是民族精神的坦示。沒有民族性就沒有世界性。世博會的全球性、世界性正是在世博會舉辦國、舉辦城市的豐富多彩的民族性的坦示中集聚而成的。世博會的多樣的主題既反映了世界文化的熱門話題,同時給各自的民族文化的風采展示留有偌大的空間。世博會上的琳琅滿目的各種展覽既集約地反映了世界文明中的技術、商品、文化理念、價值取向的主流屐痕,又呈現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多樣性。正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坦示,才使世博會有了「萬國博覽」的美譽。

世博精神的延續是時代精神的展示。世博會總是技從當代、思隨時代、目向未來,人類新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消費方式往往在世博會上初露端倪,現代社會的不少概念和活動方式往往始於世博會或從世博會得到啟發而後形成,如百貨商店、現代旅遊、主題公園、游樂場、度假村等,世博會還較早提出了生態平衡、環境保護、控制人口、發展交通、開發海洋和太空等與人類生活、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的重大命題。

世博精神的延續是創新精神的吞吐。創新是世博會的靈魂和動力。世博會全力打造的創新精神具體化為思想觀念和發展理念的創新、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創新、科學技術和生產工藝的創新、企業組織和產業組織的創新、管理方式和運行規則的創新以及增長方式和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創新。

在延續世博精神中弘揚上海城市精神,是具有哲學、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綜合意義的命題。「以海納百川而服務全國,在艱苦奮斗中追求卓越」,上海城市精神與「歡聚、溝通、展覽、合作」的世博精神將相互融匯,支撐起「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

在世界博覽中凸顯城市的六千年文明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世界博覽」。展示世界博覽的特定的時空指向使全球矚目上海,關註上海城市的六千年文明,傾情於六千年文明延續過程中的文化多元與文化融合。

尋覓上海城市的文化血脈,其源頭竟在6000年前。在上海文明的發祥地,距今約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澤文化、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和3700多年前的馬橋文化依序演進,上海新石器時代和夏商周時期的文化血脈清晰可見。這是城市的文明之源、文化之根,是綿延6000多個春秋的城市文明的先河和根基。

上海的考古工作者發現了27處古文化遺址,對其中的14處進行了近30次的科學發掘,面積達11000多平方米。近半個世紀以來,按照年代順序,馬橋遺址、廣富林遺址、崧澤遺址和福泉山遺址等古遺址先後發掘,這對於城市文化血脈的尋覓和解密具有直接意義。古文化遺址的發掘,古墓葬的清理,古代陶瓷、銅鐵器的發現,炊器、盛儲器、食器和酒器等先民日常使用的器物的出土,古代建築遺存的顯露,極其恢弘地展示了上海古代文明的社會風情、生活長卷、起居變遷和文化風骨。

從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崧澤遺址進行了數次發掘,在文化類型上涉及崧澤文化和馬家浜文化。後者屬於馬家浜文化的偏晚階段,在文化面貌上反映了由今浙北、蘇南地區較早階段的馬家浜文化的向東擴展。然而崧澤文化卻是具有文化命名意義的獨立文化類型。2004年2月底,崧澤遺址考古發掘又獲輝煌成果。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因為遺址區內將建造遺址博物館而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工作從2月至4月底結束,獲得了許多新的重要考古成果。

一是發現距今六千多年以前馬家浜文化時期人工堆築的祭壇。由人工堆築成土台作祭壇,並在祭壇上舉行祭奠祖先或神靈等禮儀活動,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中極其盛行。這次發現的馬家浜時期祭壇將人工堆築祭壇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二是發現馬家浜文化時期的建築遺跡——房址。房址坐落在祭壇北面原生土上。形制完整的有1座,平面呈圓形,外圈柱洞15個。房內地面硬實,面積約5.5平方米。三是發現上海最早的先民墓葬。俯身葬墓主人頭骨保存得較好,經鑒定為一年齡在25——30歲的男性。四是出土一批馬家浜文化時期的重要文物。這次出土的馬家浜文化時期的文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石斧磨製,斧身上有一雙面管鑽的穿孔。管鑽穿孔的技術以前一直認為出現在崧澤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時普遍應用。此件石斧的發現,將管鑽穿孔技術提前了一千多年。這對於探索研究上海地區科學技術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發現了一隻表面上有紅彩的陶塑小豬,從體態上看是一隻已經被人類馴化、圈養、野性盪然無存的家豬。小陶豬的發現,為中國動物馴化史、家畜飼養史提供了新的資料。五是發現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崧澤文化時期墓葬及一批文物。此次發現和清理了12座崧澤文化墓葬。自1960年以來,共發現崧澤時期墓葬148座,為我們了解、研究崧澤墓地的布局及遺址所處的假山墩的形成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

廣富林遺存發現於1959年,早在60年代初,就進行了試掘工作,但是,取得重大進展卻是近年的事。廣富林遺址位於上海松江城西北6公里,上海博物館考古部近年在廣富林遺址進行全面勘探,從而對遺址的分布范圍有了新的認識,發現在超過100000平方米的范圍內都有古代遺物的分布,初步確定了遺址區域。在勘探的基礎上對遺址進行重點發掘,取得了新的成果。考古工作者首先發現了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人工堆土築建的台形基地和23座墓葬。在有些墓葬中發現了明顯的人骨錯位現象,這表明存在著一種特殊的殯葬方式。良渚文化墓地上的祭祀手段主要是「燎祭」。廣富林遺址發掘的另一項重要收獲是新發現了一類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通過比較可以認為這一文化遺存來自於主要分布在豫東地區的王油坊類型。廣富林文化遺存的發現為探討4000年前族群的活動范圍和遷徙、環太湖地區的文化變遷提供了十分珍貴的新材料。在廣富林遺址,發現了豐富的東周——漢代遺存,並發現了這個時期的建築材料和青銅生產工具,充分證明廣富林在東周——漢代是一處非常重要且具有相當規模的大型聚落。另外還新發現了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填補了廣富林遺址年代上的空白。

在人類文明史的發展中,上海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中國文博、文化、歷史的兩個跨世紀命題,一個是夏商周斷代工程,另一個是長江文明。最近上海市文管委和上海博物館正在考慮後一個命題。上海既然有5000年到6000年的文明史的積累,能不能在長江文明的研究上率先跨出一步,為中華文明再創我們的一個理論建樹?最近幾年,通過一系列的國內的跨地區的研討會,我們已經開始邁步。我們的觀點是,黃河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依據大量的考古發現和大量的考古文物依據,可以這么說,長江文明可以和黃河文明相媲美,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都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在文化——科技——經濟——社會的動盪性互動中,上海城市建築給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20世紀以來,上海建築風格紛呈。作為標志性上海建築形象之一的海關新樓落成於1927年12月,建築形式為歐洲古典建築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衷式,鍾面分設塔樓的東西南北,用英國倫敦大笨鍾的樂曲報時打點,成為上海外灘一景。位於北京路外灘轉角上的信和洋行最初是晚期文藝復興風格建築,1921年在原址上翻建成6層大廈,造型改為新古典派康林特式,風貌保留至今,成為外灘頗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位於圓明園路的仁記洋行建於20世紀初葉,帶有圓錐屋頂,窗間外牆均有希臘古典式裝飾,呈現折衷主義風格。於1925年落成的匯豐銀行新樓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的白令海峽之間一座最講究的建築。」在宗教建築方面,羅馬式與哥特式的混合體式建築聖約瑟教堂,法國哥特式建築徐家匯天主堂,由當時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築師史浩德設計的聖三一堂,美國學院哥特式風格的慕恩堂,陡峭的兩坡屋頂採用近於英國懸錘式人字屋頂、具有哥特式風格的國際禮拜堂等,都以鮮明的建築特色,成為上海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大建築門類。

上海六千年文明史,包括城市的百年文明史的延續,體現了文化多元和文化融合。近代上海文化直接受惠於開埠以後的世界各種文化在這里的交流,受惠於從嶺南到燕北、從江浙到川湘的中國各種區域文化在這里的匯合。上海文化,是南北東西交匯、融合的結晶。上海是江海之通津,東方之巨港,東南之都會,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它融匯東西方文化,汲取南北潮精華,善於得風氣之先和開風氣之先,慣於洞察世界文明走勢和拓展新的文明。

與時俱進的上海文化品格

在迎接世博的過程中,上海正在努力塑造城市的文化品位,追求兼收並蓄、與時俱進的城市文化品格,進一步強化文化多元與文化融合。上海的「水文化」的特色明顯,在規劃新的文化空間模式時理應體現這一特色;上海開發歷史文化資源,有助於全面整合文化遺產;上海曾經擁有世界矚目的文化名人,應進一步構築文化名人高地;上海曾經推出一大批文化精品,應塑造新的富有藝術感染力、歷史穿透力的文化品牌;上海正在落實文明行動計劃,有利於整體打造世博文化勝地;上海正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加快法治建設,進一步規範文化市場;強化文化的科技支撐,全力推進數字化計劃;拓展全球視野,積極促進對外文化交流。

上海在奮力推動專業文化的同時,支持和發展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類群眾文化活動。上海打造標志性專業文化和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改革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動運作機制,發揮專業文化和群眾文化活動在全市重大節慶活動中的作用,在日益廣泛的國內外文化交流中提升和展示上海文化活動新水平。在迎接世博的過程中,上海將進一步拓展文化多元與文化融合的渠道,基本建成與現代化城市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與城市功能相匹配的比較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積極開拓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形成新的支柱文化產業,完善文化生產、經營和服務體系,優化文化發展格局,改善文化生態環境,使上海真正出現人才薈萃、精品迭出、和諧有序、走勢強健的文化發展新局面。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上海當代城市文化已出現了以下明顯特徵:

一是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上海既注重發揚民族文化的精粹,又積極吸納著世界優秀文化;既十分珍視歷史的文化積淀,又熱忱地孕育和創造著現代文化。近年來,每年都有100多個國家的藝術團體來上海展示其文化藝術的風采,使上海的文藝舞台生機盎然。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等眾多著名芭蕾舞團輪番在上海演繹不同版本的芭蕾經典《天鵝湖》。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在上海演出了全英文版的莎翁名劇《威尼斯商人》。費城交響樂團、英國皇家BBC交響樂團。法國圖魯茲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等世界眾多著名交響樂團相繼在上海舉行交響音樂會。世界著名音樂大師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名作經常在上海大劇院演奏。此外,一年一度的上海藝博會,吸引了諸多世界優秀美術作品來滬展出,羅丹的雕塑《思想者》、愷撒的雕塑《大拇指》由此落戶上海。上海博物館、上海美術館不斷推出畢加索畫展、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展、古埃及國寶展、瑪雅文物展、古羅馬文明展等許多世界著名美術作品展或珍稀文物展覽。上海還每年舉辦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電視節,集中展示當今世界電影、電視的優秀作品。不同風格、不同層次的文化匯聚在上海,使上海文化豐富多彩,滿足了上海市民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

二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性。上海海納百川、各方雜處的特性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近代中國,被稱為國粹的京劇、中國百戲之母的昆劇等在其發展過程中都因得到上海這塊土地的滋養而發揚光大,越劇、淮劇等起源於外省的劇種也因進入上海而發生質的飛躍。上海本地的藝術品種如滬劇、滑稽戲也在本土文化的培育和外來藝術的影響下成為具有獨特風格的劇種。近年來,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視對優秀傳統藝術品種的保護和繼承,2000年上海啟動了「整理、搶救優秀表演藝術資料」的跨世紀工程,在3年內,投入1500萬元專用經費,錄制200台優秀傳統劇目。上海還專門設立了文藝創作、演出、人才培養等資金,對優秀文化藝術予以扶持。上海昆劇團、上海京劇院、上海民族樂團等從事民族藝術的專業藝術團體都被列為重點扶持單位,使這些藝術院團得到了充足的藝術生產資金、人才培養資金,有力地促進了優秀民族藝術的發展。多年來,上海著力於創造新的優秀民族文化,涌現出京劇《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昆劇《牡丹亭》、《班昭》、淮劇《金龍與蜉蝣》、越劇《紅樓夢》、舞劇《閃閃的紅星》、《野斑馬》等一大批代表當代中國表演藝術水平的優秀民族藝術劇目,在國內外獲得很高的評價。原生態的民間藝術也得到有效的開發、保護和發展。土生土長的農民畫、鑼鼓書、滾燈、舞龍等一批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魅力,上海已有16處區縣、鄉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如今,上海的每個區都有富有特色的社區文化藝術節,如南匯的桃花節、徐匯的桂花節、奉賢的風箏節、閘北的茶文化節、寶山的國際民間藝術節等,都成為一年一度區域性的民俗文化盛會。

三是現代文化的創造性。上海曾經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的誕生地,西方的油畫藝術在中國最早的傳播地,西方戲劇也因為進入上海後被移植成為中國話劇。這種勇於創新的文化精神一直延續到如今。進入新世紀後,上海的文化創新力更加勃發,成為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從1999年至2003年,上海的各類新創舞台藝術和影視藝術作品共獲得全國性藝術獎項286項,國際性獎項40項。在2003年中國國家精品工程評選中,上海成為唯一有2台劇目獲此殊榮的省市。至今已舉辦五屆的上海雙年展,是當代中國第一個定期舉辦的國際性現代藝術大展。自1996年創辦以來,以其探索性、前瞻性、實驗性而獨樹一幟,成為中國現代藝術活動的品牌。

進入新世紀之後,上海正在抓住經濟快速發展、對外更加開放的新機遇,進一步提升國際大都市建設進程中的文化推動力,多方面營造城市的個性魅力和文化風格:

第一、建設充分保障市民文化權利的文化服務體系。面對近年來上海市民不斷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上海市政府致力於保障市民的文化權利,提供高質量的文化服務,正加快建設與上海城市發展水平相適應,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資源共享、服務周全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和服務體系。目前,上海已經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市,人均擁有量為0.1平方米的影劇院、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為市民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在此基礎上,上海正在進一步加大文化設施建設的力度。在影劇院建設方面,將統籌規劃全市劇場、影院的建設布局,通過新建、改建和擴建,在全市構建若干劇場群落,和一批多廳影院。今年,一座可以與上海大劇院相媲美的東方文化藝術中心即將在上海浦東落成,成為上海的又一座標志性文化建築。

第二、塑造海納百川獨具魅力的都市文化形象。上海將構建優秀文化藝術的創作高地。目前,上海已經擁有一批具有國內一流水準的文藝團體,擁有「全國三大影視中心」之一的影視劇創作基地,擁有一大批多層次、高水平的文化藝術人才群體。在此基礎上,上海將著力提升本土藝術創作的原創力,重點扶持精品之作,努力以世界一流水準的優秀作品開展國際間的文化對話。在上海城市文化的發展中,城市雕塑的總體思考、整體規劃正在形成。城市雕塑是反映一座城市「精、氣、神」的公共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大力推進城市「公共藝術、城市雕塑及城市文化發展」的進程中,理應彰顯城市雕塑在全球發展的背景中,所反映出來的城市的文化特質、文化情趣、文化追求以及演變的文脈軌跡,從而在「精、氣、神」上輻射這座城市強烈的時代精神與文化特徵。城市雕塑浸透了城市精神,要為城市提神;城市雕塑反映了城市性格,要體現城市的文化魅力;城市雕塑要有時代整體特徵,要綜合反映藝術性、歷史性、民族性、國際性、時代性與長效性。

上海將構建展示世界優秀文化的大舞台。上海近年來依託文化設施的建設、文化交流項目的拓展和文化影視節慶品牌活動的舉辦,努力營造中外優秀文化積極交流的開放格局。2003年,上海與許多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形式多樣的文化往來,各國、各地區來滬演出、展覽和交流的項目398批、共4672人次;上海出訪演出、展覽和交流的項目313批、2147人次。在建設國際大都市的進程中,上海將更加積極地拓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項目,在交流種類、交往方式、服務規范、法律保障等方面主動與國際接軌。

第三、發展滿足市民多樣化需求的開放性文化市場。目前,上海文化市場已經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種類最多的文化市場之一,基本建立了影視、音像、演藝、娛樂等多層次的文化市場體系。通過文化市場這一中介,增強了文化對市民的影響力,同時也為實現市民多層次、多元性的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質量提供了基本保障。隨著上海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市民對文化消費的需求還將不斷增加。上海將大力培育、拓展和規範文化市場,積極發展市場中介,激發市場活力,為市民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文化娛樂服務。上海文化創意產業正在崛起。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藝術展覽、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廣告製作、影視動漫製作、視覺藝術創作、工藝美術創作等領域。在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中,應注意增加城市文化色彩、注重城市「人文天際線」,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構建新的城市文化生活圖景,在科學發展觀的影響下,延續城市歷史,進一步激勵「文化多元與文化融合」,弘揚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拓展文化產業的功能,優化文化創意產業的生態環境,使文化創意產業在發展之初就有較高的邏輯起點。

第四、推進文化發展政策和機制的創新。在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推進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設,必須加緊構建適應國際慣例、符合中國國情和上海文化特點的文化政策體系,推進文化發展機制的創新,為上海城市文化的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一是加大政府對優秀民族文化的政策扶持。二是積極實行多元化文化投資政策。三是加快推進文化產業部門的企業化改造進程。

上海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中國2010年世博會的來臨。

❽ 尹文英的主要論著

1 Yin WY,Sproston N.G,Studies on Monogenetic Trematodes of China,Parts1-5Sinensia,1948,19(1~5):57~85
2 尹文英,中國淡水魚寄生橈足類鰠科的研究,水生生物學集刊,1956,(2):209~270。
3 尹文英、林慕恩、徐恭愛、陳燕新、匡溥人、朱心玲,中國淡水魚類錨頭鰠病的研究,水 生生物學集刊,1963,(2):48~117。
4 尹文英,中國原尾蟲的研究 Ⅱ有管亞目的一新科,昆蟲學報,1965,14 (2):186~ 195。
5 尹文英,華蚖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在系統分類上的地位,昆蟲學研究集刊,1981, (2):161~170。
6 尹文英,原尾蟲系統發生新概念及其起源與分類地位的探討,中國科學,1983,B輯 (8):697~706。
7 Yin WY,Yang YM,Xue LZ,Dallai R,A 「13+0」 Axonemal Pattern in Spermatozoon of Neocondeellum Dolichotarsum (Insecta,Protura)JUltrastruct Res.,1986,(93):179~185
8 Yin WY,Xue LZ,Tang BW,A Comparative Study on Pseudoculus of Protura,2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Apterygota (EdDallai R) Siena,1986, 249~256
9尹文英、薛魯征,華山夕蚖精子的變化型軸絲和精子形成的研究 (原尾目:夕蚖科),昆 蟲學研究集刊,1987,(7):111~115。
10 尹文英、趙立軍,天目山自然保護區原尾蟲區系和種群變動的基礎研究,昆蟲學研究集 刊,1988,(8):43~52。
11 Yin WY,A Biogeographical Study of Protura on Four Subtropical Mountains of China,3r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Apterygota(EdDallai R),Siena,1989,329~338
12 尹文英、薛魯征,原尾蟲比較精子學的研究及其在系統分類學上的重要意義,中國科學 ,B輯,1992,(7):703~711。
13 尹文英等,中國亞熱帶的土壤動物,科學出版社,1992,618。
14Yin WY,Xue LZ,Comparative Spermatology of Protura and its Significance on Proturan SystematicsScience in China,SerB,199336 (5):575 ~586.
15尹文英、謝榮棟、張駿,夕蚖宗生物地理學研究,昆蟲學研究集刊,1993,(11):75~ 82。
16 Yin WY,Xie RD,Zhang J,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Condeellum Group(Protura:Protentomidae),Entomologia Sinica,1994,1(3):195~240
17 Yin WY,New Considerations of Systematics of Protura, Proc20thInternCongress Entomol,Firenze,1996,(60):1~236
18 Yin WY,Studies on Soil Animals in Subtropical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int,1997,(62):119~126
19 尹文英等,中國土壤動物檢索圖鑒,科學出版社,1998,756。
20 尹文英,中國動物志:原尾綱志,科學出版社,1999,510。
21 尹文英等,中國土壤動物,科學出版社,2000,1~339。
22 Yin WYet al.,Pictorial Keys to Soil Animals of China,Science Press,Beijing,New York,2000,727(English Version)
23 尹文英,有關六足動物(昆蟲)系統分類中的爭論熱點,生命科學,2001,13 (2):49~ 53。
24 尹文英、謝榮棟、楊毅明、岳巧雲、欒雲霞,原尾綱重新分群的特徵分析,動物分類學 報, 2002,27 (4):649~658。
25 尹文英,六足動物(昆蟲)是陸生甲殼動物嗎? 甲殼動物學論文集,第四輯,科學出版 社,2003,53~58。
26 尹文英,從泛甲殼動物新假說評述節肢動物系統進化的研究進展,動物學研究,2003,24 ,(1):11~16。
27 尹文英、謝榮棟、欒雲霞,從彈尾綱和原尾綱的親緣關系質疑缺尾綱(=近昆蟲綱)的有 效性(六足總綱),昆蟲學報,2004,47 (6):821~829。
28 尹文英、宋大祥、楊星科,六足動物(昆蟲)系統發生的研究,科學出版社,2008,405 。

熱點內容
一年級語文上冊二單元試卷 發布:2025-05-20 23:20:20 瀏覽:349
初二數學期末考試 發布:2025-05-20 22:00:40 瀏覽:127
裸體校園 發布:2025-05-20 21:56:21 瀏覽:950
廣州英語四級 發布:2025-05-20 21:53:57 瀏覽:970
三年級下冊語文日記 發布:2025-05-20 20:31:44 瀏覽:233
生物雲計算 發布:2025-05-20 19:54:23 瀏覽:368
鬼畫符怎麼畫 發布:2025-05-20 19:49:34 瀏覽:249
教師校本培訓總結 發布:2025-05-20 19:48:02 瀏覽:254
我的補課老師電影韓國 發布:2025-05-20 18:56:19 瀏覽:126
48式太極雙扇分解教學 發布:2025-05-20 18:11:48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