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穿透真傳
『壹』 地球真的有在自轉嗎
有證據證明地球的自轉運動,晝夜交替現象,不同地方地方時間不同,中高緯度地球河流兩岸不對稱等都是地球自轉運動產生的現象。
『貳』 什麼叫「養屍」是否存在"養屍地"這個地方
在東南亞及香港一帶有領養死屍,供奉的現象。供請他的善信多數生意麵臨破產或生活極不如意,在無任何辦法可解決的情況下,結果就只好請他來供奉了。
據說養屍是養鬼怪中最厲害且法力最高的一種。他的做法也很特別且恐布。
具休做法是先把一個胎死腹中的嬰屍取出,然後把整個嬰屍用葯水浸泡七七四十九天,每天都要為其舉辦法事和念咒,四十九天後就會干縮成有如手掌一樣大小,然後再交給供養者帶回供養,同樣於每晚十二點供養者必須滴血供養,當中不能間斷,否則要重頭開始,當滴血滿四十九天後,就可以開始求「他」辦事。
另外,養屍者還需要於每月的初一,十五晚上十二時都要滴血一次供養,並供香火每次九枝。養屍的力量很大,甚至能讓你的對頭人破產或婚姻失敗。
但養屍的供奉者必須非常小心,否則後果是會很嚴重的,就算供養者本身有兒女,也先放他在首位,而把兒女當次要,因為他是非常小器的,但若你照顧得妥當,一切就會非常的順利美滿。另外供養他的,若有任何的大意外時都可幫你逃過一劫。 永安民間有關「養屍地」的傳說由來已久,前段時間貢川古鎮出土了一具百年不朽的清代男性僵屍,經地方電視媒體報道後使這一傳聞又眾說紛紜地沸沸揚揚起來。所謂「養屍地」,就是指埋葬在該地的屍體不會自然腐壞,天長日久後即變成僵屍的那種地方。據《子不語》及《閱微草堂筆記》所記載,僵屍有三個別名:移屍、走影、走屍。而且《子不語》還把僵屍分成八個品種: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游屍、伏屍、不化骨。這在我國歷代的筆記體小說中,均有許多這類「養屍地」和僵屍等相關的傳奇記載。
究竟「養屍地」是怎樣養出僵屍? 按照永安本地民間傳統的葬理說法,選擇陰宅風水講求的是龍脈「穴氣」,簡而言之就是葬穴的地氣。在我歷年收藏的許多冊明、清以及民國時期永安風水先生的手抄辨龍秘笈中,有關「養屍地」的記載比比皆是。諸如「死牛肚穴」 、「狗腦殼穴」 、「木硬槍頭」 、「破面文曲」 、「土不成土」等山形脈相,均是形成主養屍的凶惡之地。秘笈中有首「辨陰宅美訣」曰:「天機難識更難精,仔細尋龍認星辰。發脈抽心穴秀嫩,藏風避殺紫茜叢。欲知骨石黃金色,動靜陰陽分合明。此是陰墳尊貴格,留為後代作真傳。」在諸如青烏子的《葬經》、郭璞的《葬書》、管輅的《地理指蒙》、楊筠松的《三龍經》等許多葬理辨龍經書和民間傳說中,均認為「養屍地」在喪葬風水中是最為恐怖、危險和忌諱的墓地。遺體誤葬在「養屍地」後,人體肌肉及內臟器官等不僅不會腐爛,而且毛發、牙齒、指甲等還會繼續生長。屍體因奪日月之光汲取天地山川精華,部分身體機能恢復生機,有如死魄轉活便會幻變成僵屍,四處游盪吸人的精血為生。
在多年的地方民風民俗社會調查中,永安拾骨季節多在清明、重陽、冬至前後進行,也有人擇吉日拾骨。拾骨前要舉行一定的祭祀儀式,主要是祭奠亡魂和祭祀土地公。根據永安舊時從事「土工」職業的老人描述,一些葬在「養屍地」的棺材在很多年之後打開「撿骨」時,裡面的屍體仍然面色溫潤如生、衣被服飾色艷似新,有的還滿頭青絲長及膝蓋,肌肉皮膚還有彈性。雙手持續生長的手指甲捲曲起來,牙齒也因過長而暴突在嘴唇外面——這就是所謂的青面獠牙。由於墳墓中的棺材裡,既沒有足夠的氧氣也見不到陽光,所以這些年深月久卻完好如初的屍體通常顯得皮膚發青或發白。因此,有關人類學專家認為:「沒有腐爛的屍體就是僵屍」。
永安貢川等地就曾廣泛流傳一則有關「養屍地」鬧鬼的故事:清代,有一孕婦因難產而死亡。家人悲痛之餘,草草將其下葬。一日,某人行至鄉間路旁小飯店。店家一把拉住他高聲索要欠債,告稱曰:其妻在店中賒欠飯錢已多年,舊債未還又添新債!兩人拉扯爭執起來,某回應說其妻已死多年,何來欠錢?最後,店家要求他躲在店中簾後等候。果然不久,有一婦人持碗自稱某某妻又來賒欠。某見婦人容貌長相確實是結發之妻,便悄悄尾隨而行。山路蜿蜒幽深待至其妻葬地前時,又見一小兒奔跑前來相迎並欲一同進入墓室。某情急之下,大呼妻名。只見其妻撲通仰面倒地頓時已無氣息,小兒跪地喊娘放聲痛哭。某始知小兒為難產遺腹子是也!
據考古發現,我國仰韶文化時期就有二次葬俗。「二次葬」,也是永安客家民系最普遍採用的葬俗。本地舊習是「入土為安,厚葬為孝」。古人認為人之血肉屬於人間,必須待其腐朽之後再作正式埋葬,死者靈魂才能脫離屍身進入陰間後投胎轉世。在一般情況下人的屍體埋葬在泥土裡很快就會腐爛掉。這是因為人體是由蛋白質、脂肪、炭水化合物和磷鉀鈣等組成的。屍體在土中經腐敗細菌破壞後很快就會成為一種氣體揮發掉,剩餘物質也因各種化合物的脫離而腐爛,最後只剩下一堆白骨。「養屍地」,它的土質相當陰寒,土色呈黑。如果是炙陽乾地,則只會讓屍體變為干屍,因此懂得風水之人一般用地靈測其方位,或者簡單地手指的觸覺甚至乾脆用舌尖嘗試泥土來判斷。屍體只要埋入「養屍地」,由於土地膠質粘性和酸鹼度極不平衡,閉氣性能良好極不適應有機物的生長。因此,棺木不會滋生蟻蟲、細菌等,屍體埋入後即使百年甚至上千年,屍身肌肉毛發等也不會腐壞
永安「土工」遇到「養屍地」中的僵屍,墓主給付的工錢須加倍。在處理時,都要讓屍體置於棺外讓其充分氧化。還不時用口將烈酒噴灑周邊以驅除惡臭,然後在油紙陽傘下用成卷粗紙(草紙)將分解屍體手腳黏附的腐肉一塊一塊擦去。最後將基本弄乾凈的骨骸,先放髖骨、尾椎骨,接著把骶骨、腰椎、胸椎依次豎著往上排列,再接著用幾根帶竹芯的線把所有的脊椎骨串起來以免散亂。然後,再把腳趾骨、脛骨、腿骨和手指骨、橈骨、尺骨等依次放入,再把頭顱放在最上面。如此,整副骨架就清清楚楚地分段壘放裝入了小小的「黃金瓮」。屍體內臟部分則劈碎棺木,生火將內臟、衣帽、穢紙等物一並焚燒。當濃濃的黑煙從青翠的山林像巨大的柱子一樣高高升起來,油脂撲鼻的惡臭連鳥獸都避之猶恐不及!
「文革」時期,永安羅坊公社也曾發掘過一具「養屍地」的僵屍。在做本地民間葬俗社會田野調查時,當時的公社幹部某某告稱:當時,該公社後山有一處古墓。周邊農民經常前來燒香祭拜,被鄉幹部斥之亂搞「封建迷信」。於是,叫來武裝基幹民兵和下鄉知青,一幹人馬揮鋤頭舞棍棒干勁沖天地將墳墓搗毀,並把棺木掘出強行撬開。只見棺內一具女屍兩頰溫潤擦著鮮紅的胭脂,白生生的青面獠牙暴突在外,衣冠等飾物完好如新。從綉花罩被下露出修長的雙腿,腳上尖細的趾甲長短不齊地穿透三寸金蓮。大家驚呼嚇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後來,還是農民將屍體回葬,並燒了好些紙錢。如今講起來,尚心有餘悸令人後怕。
福建電視台「發現檔案」攝制組曾在永安拍攝懸棺時,一位自稱膽大的年輕女編導在含笑賓館在聽取介紹永安「土工」和「養屍地」及僵屍等情況時,當場嚇得失態大聲驚叫。可憐紅顏一個晚上盯著晃來晃去的天花板,小心肝撲通撲通地亂跳了一夜,天亮時還不敢閉眼睛。在永安「養屍地」和僵屍的傳聞,顯然有誇大其詞的成份。究其原因這裡面深刻的歷史因素和迷信色彩。在福建閩中地區歷來盜墓猖獗,這種鮮為人知神秘的職業一直延續至今。貢川這具清代古屍,就成功地嚇退了盜墓者。
中國古屍是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對象,據史料記載:「1972年,我國在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女屍辛追是西漢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她死於公元前186年,時年約50歲。辛追遺體從墓葬中出土時,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發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等尚有彈性。」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歷史悠久的濕屍,出土後震驚世界!我們永安不可能有類似西漢馬王堆這樣著名的古屍,但研究地方喪葬習俗文化亦是一個重要課題。根據《中國古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中將古屍分為:干屍(分為人工、自然兩大亞型)、屍蠟、鞣屍(又稱軟屍)濕屍四種。永安貢川的清代古屍經初步觀察他的主要特徵即:屍體外形完整,皮膚有脂蠟樣物質,體表油膩富有彈性,毛發保存牢固,手腳關節組織柔軟,整屍已經形成屍蠟;同時墓室環境潮濕溫潤,棺木密封完好,空氣隔絕封閉良好。因此,應屬於屍蠟類型。
中國乃禮儀之邦,閩中永安境內居民大都是唐、宋以後的中原移民,喪葬習俗基本傳承沿襲漢制。但由於長期地處閩越大山蠻地,生活風俗相混雜因此極具研究價值。貢川這具百年古屍,雖然被盜掘三天以後才被有關部門發現,但從現場來看保存還是相當完好。可惜限於經費和科研能力,未做深入研究破譯即予放棄。永安自然天成的「養屍地」保存完好的僵屍,完全有別於目前專家的相關著述。大量奇異有價值的歷史文化信息,反映了閩中獨特的閩越歷史人文和客家遷徙文化。永安「養屍地」、貢川懸棺、上坪鐵墳、安砂石棺、百丈岩穴葬、鐵釘石洞葬、三合土墓室等以及一整套逐漸淡化的送終、訃音、靈堂、靈牌、入殮、送葬、拜懺、孝制等喪葬文化。只要我們以科學的態度認識「養屍地」這一奇異的地方喪葬文化現象,將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yi
『叄』 地質學方面的風水學書籍有哪些(比較權威的)
與此有關的專業書可能不多,推薦一本《風生水起。風水方家譚》由梁思成先生的夫人,才女林徽因等人著。附件下載,PDF格式。
希望對你有幫助。
另:1071970960網友希望你對任何事物都能了解了後再評判,不懂不要亂說,好吧?
『肆』 想問下這是真的假的
常常有些人將貴腐酒與晚收葡萄酒(Late harvest)混為一談,雖然它們都是含糖量很高的甜酒,但卻有根本上的區別。Late harvest是在葡萄成熟之後,延緩採收時間,讓葡萄繼續在枝上成熟,這與貴腐酒有點相同,但用來釀造晚收酒的葡萄卻沒有受到葡萄孢感染,也就是沒有發生貴腐現象,它是用健康的葡萄釀制的,因而不能被稱為貴腐甜酒。
另外,從酒標上來看,標有Noble或者Botrytis的是貴腐酒,比如Noble Rot, Noble Late Harvest,Noble Riesling,Noble Semillon等。此外,還有一些是看產地的,產地的名稱就是指貴腐酒,如法國的蘇玳(Sauternes)、巴薩克(Barsac)、蒙巴茲雅克(Monbazillac)、蘇西尼涅克(Sausignac)、凱迪亞克(Cadillac)、露比亞克(Lupiac)、山的聖十字(Saint oi)( Mont)等,這些都是貴腐酒。此外還有阿爾薩斯的SeleCcion de Grains Noble、盧瓦爾山谷(Loire)地區的ouvray Moulleux、匈牙利托卡伊(Tokaji Aszu)、德國的等級TBA(Trcckenbeerenauslese)也都是指貴腐酒。每個產區因使用的葡萄品種不同,釀制方法差異,貴腐酒的口感也不盡相同。
由於貴腐酒甜度非常高,所以建議冰到10-12攝氏度時再細細品嘗,若在品嘗前能夠醒1-2個小時,風味會更好。至於配餐嘛,當然是細致動人的精美甜點了。
貴腐酒是由珍貴「爛&uot;葡萄做的嗎?
其實,它並不是真的爛了。只是葡萄顆粒因受到一種叫做Botrytis Cinerea(葡萄孢)的黴菌感染,而被蛀出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小孔,這使得葡萄里的水分被蒸發,逐漸變得干癟,且表皮上形成一層薄薄的黑灰色茸毛。這種細菌是一種自然界存在的腐性寄生物,經常寄生在水果皮上,對人體無害。這樣的感染過程不僅能使原本已經很甜的葡萄果實變得更甜,而且產生了讓口感更圓滑滋潤的甘油,並形成格外動人飽滿的香氣。
你可能很難想像,這樣醜陋的葡萄怎麼會變成美麗珍貴的黃金甘露?事實上,確實很難,因為一旦天公不作美,它就真的會變成一堆爛葡萄。
Botrytis Cinerea很驕貴,不是在任何葡萄園都能出現和傳播的,它需要一種獨特的微型氣候(Micro-Clit)才能產生——早上陰冷富水氣,下午乾燥日炎熱。早上潮濕的氣候有利於這種黴菌的滋生蔓延,中午過後的千熱天氣才能使葡萄果粒里的水分從感染處蒸發,脫水提高了葡萄的甜度。說起來簡單,但全世界擁有這種獨特地理環境,造就如此苛刻氣候條件的葡萄園產區就那麼幾個。像波爾多地區和匈牙利的產區都有條河,早上河兩岸經常彌漫著霧氣,之後太陽的照射和風使霧氣漸漸散去,到了中午,陽光普照又抑制了黴菌的生長。
即便如此,也不是每年都能出產貴腐酒,因為如果天氣反常,即便是「上帝賜予」的那幾個產區也無可奈何。葡萄園主每年都得冒著葡萄爛掉的風險,等待真正的濃縮葡萄來釀酒。 此外,採摘也是件麻煩事:需要逐粒逐串挑選。因為不是每一顆葡萄都同時受到感染,並日珍萎程度也不一樣。而感染上貴腐霉的葡萄園往往香氣沖天,這讓天上路過的小鳥們直流口水,它們才不會錯過這頓美餐。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貴腐酒的產量,有時—棵葡萄樹或許只能出產—杯貴腐美酒。
大家知道,能附著於葡萄皮上的黴菌及酵母、細菌等各種微生物的種類很多,而「貴族霉」的特殊之處在於:若附著在尚未成熟的葡萄皮上,則會導致葡萄的腐爛,故果農們很討厭它;但它若附著於已經成熟的葡萄皮上,則會繁殖而穿透葡萄皮,促使葡萄中的水分得以揮發,葡萄中的糖分、有機酸等有效成分呈高度濃縮的狀態。而且這種菌還能進行一定程度有效的自然發酵,使最終釀成的產品雜一同類的甜型葡萄酒中顯示出超的風采。試想如果當年的托卡依若沒有半點葡萄種植和葡萄釀造的經驗,他能有如此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實踐嗎?因此貴腐酒的誕生同世界上很多新事物的產生一樣,在偶然中帶有很大的必然性。
現在,產於法國波爾多地區聞名全球的索丹酒也屬於貴腐酒,它是利用灰綠葡萄孢菌的「貴腐作用釀制而成的。其工藝特點為:在進行自然發酵尚未結束時加入原白蘭地或二氧化硫,使其停止發酵,再經貯存老熟為原酒。這是一種典型性極強的甜型白葡萄酒。其酒香特異,果香微弱,口味濃厚,酒體豐滿。
『伍』 二戰末期,曾有一隊近千人的日軍部隊被鱷魚消滅,這是傳說還是事實
將近一千人的日本軍隊被鱷魚消滅其實只是個傳說。當時與日軍交戰的英國軍官記錄下了日本士兵被鱷魚吞噬的慘狀,後來編撰成書,但是有了很大的誇大成分。當時日軍手中的三八式步槍一槍即可穿透鱷魚,而且還有手榴彈等大范圍殺傷武器。所以說鱷魚吃的不過是日軍的屍體罷了,而非整個部隊都是被鱷魚所消滅。
所以英國軍官所看到的日軍士兵被鱷魚所吃的慘狀,是一部分傷殘的日軍士兵選擇在沼澤內自殺,而一部分則是已經被炮火擊殺的日軍士兵的屍體。所以這將近一千人的日軍部隊的死並非是鱷魚所造成的,而是與其對戰的英軍的炮火所殺。因此,這將近一千人的日軍部隊被鱷魚消滅只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並不是真實的事件。
『陸』 我想知道唐山哪裡有賣風水書的
我來回答吧,你知道新街早市嗎,每天早上在新街中心廣場南邊有個老伯伯擺地攤的,賣好多有意思的東西,其中就有算命的風水書。有空看看吧
『柒』 煙幕之下怎樣掩蓋真形
煙幕偽裝是用煙霧遮蔽和迷惑敵人的一種傳統偽裝方法。在古代戰爭中,人們常常利用自然霧來隱蔽軍隊的行動。但是自然霧受時間、地點和氣象條件的限制,局限性很大,需要具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力,因此人們就研究了用人工的方法製造煙霧來隱蔽自己的行動。到了18世紀中葉,人工煙霧開始出現,而且立即被動用於戰爭。
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於戰爭規模的擴大和速射武器的出現,保護軍隊有生力量的問題顯得越發重要。因而煙幕也就在隱蔽軍隊戰斗行動、保護軍隊有生力量方面大顯身手。在整個戰爭中,交戰國的軍隊都廣泛地使用了煙幕。
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煙幕的使用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蘇軍在強渡頓河、北頓涅茨河、第聶伯河、尼斯河、奧得河時,都曾使用煙幕有效地迷盲了德軍的觀察所和炮兵發射陣地,從而隱蔽了自己的行動,大大減少了兵力、兵器的損失。在強渡第聶伯河的戰斗中,蘇軍在69個渡口、30公里寬的河面上實施了煙幕偽裝,使河面變成一片雲海,德軍根本無法分清哪裡是渡口、碼頭,哪裡是河岸、河心,只能是無的放矢地狂轟濫炸一氣。當蘇軍已全部渡河後,德軍的飛機還在天空「兜」圈子打轉。
煙幕不僅用於隱蔽戰場上的活動目標,還可以用於隱蔽固定的大型目標。煙幕籠罩的范圍非常大,通常遠遠超過目標本身的平面尺寸,使對方無法確定目標的精確位置。同時,煙幕能迅速造成遮障,立即產生隱蔽效果。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每當德軍航空兵對朴利茅斯的船塢實施轟炸前,英軍就大規模地施放煙幕,並在船塢附近模擬火災,使德軍飛行員受到迷惑,不能精確瞄準目標和判定襲擊的效果,從而較好地保護了朴利茅斯船塢。
傳統的煙幕偽裝器材最常用的有發煙手榴彈、發煙罐、發煙火箭彈、發煙炮彈和發煙火箭等。這些發煙器材所使用的發煙劑通常是黃磷、塑化黃磷、氯磺酸溶液、四氯化鈦、六氯乙烷、含煤油和火箭燃料的石油潤滑劑、柴油等。這些煙幕偽裝器材主要對付可見光偵察,而對雷達、紅外等現代化偵察手段卻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60年代末期研製成功的新型煙幕偽裝器材,除了能對付可見光偵察外,還能對付雷達和紅外偵察。1968年8月22日到23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監視捷克上空的雷達突然嚴重迷盲,顯示器上呈現一片「白霧」。與此同時,蘇軍在布拉格實施了大規模空降,並在6小時內控制了布拉格,22小時佔領了捷克全境。事後才查明,當時蘇軍為了隱蔽其侵捷的空中行動,在西德奧地利方向施放了一種特別的煙幕——由金屬微粒組成的氣懸體。這種「煙幕」強烈地干擾了北約的監視雷達,使它們對蘇軍侵捷的大規模空降毫無察覺。
除了干擾雷達的煙幕外,人們又研製出了專門對付紅外偵察和紅外製導兵器的煙幕。這種煙幕的原料是直徑為3~60微米的微粒粉末,粉末可採用滑石、高嶺土、硫酸胺、碳酸鈣、磷酸胺、碳酸氫鈉等。這些易溶性材料藉助壓縮空氣從煙幕箱中噴出,構成能漂浮的煙幕雲。煙幕雲是中性、無毒和冷型的,不會被紅外線穿透,因此,能對付各種紅外觀察儀和熱成像儀。坦克、船隻使用這種煙幕,可以免遭紅外和激光制導導彈的跟蹤,降低導彈對目標的命中率。這種煙幕對保護固定目標,如橋梁、大型工廠等也有重要作用。
煙幕偽裝雖然作用顯著,但易受天氣和地形的影響。大雨能加速煙幕的消散,風向不利反而有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會使煙幕幫敵人的忙;森林、河川和高地也會減少煙幕的傳播縱深。此外,煙幕的有效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因此,使用煙幕偽裝時,一定要根據目標所在地區的風向、風速和其他具體情況,確定使用煙幕器材的數量、布置方法和施放時機。可以預計,在未來高技術條件下,煙幕偽裝仍然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捌』 自學周易風水學,讀哪種書比較好
風水書籍推薦
一、巒頭形勢
1《玉髓真經》 張子微著
2《地學》 沈鎬著
3《撼龍經疑龍經批註校補》 榮錫勛著
4《一貫堪輿-楊曾地理家傳心法捷》 唐宗庚著
5《劉國師地理真傳》 劉國師著
6《樂山篇地理書》 來木臣著
7《秘傳水龍經》 蔣大鴻著
8《尋龍點穴全集》 珍藏本
9《尋龍點穴墓相風水》 不過五著
10《簡明地學堪輿泄秘》 汪志伊著
11《地理山洋指迷》 周景一著
12《辟徑集》 李默齋著
13《現代風水學巒頭總論》 姜國威著
14《尋龍秘訣》 高隱仙藏
15《圖解雪心賦》 白鶴鳴著
16《地理啖庶錄》 袁守定著
17《地理砂水穴法》
18《地理萬山圖》
19《仙家救貧術搜地靈》 白雲山人著
20《黃囊穴髓》 程天昭演繹
21《地理匯宗》
22《平砂地理玉函經釋義》 邱於展著
23《地理點穴大全》 許澹園訂
24《地理全書》 劉伯溫著
25《立宅安墳風水秘傳》 黎浩賢著
26《相墓相宅術》 (四庫本)
27《平砂玉尺經》 劉秉忠原著,李峰編
28《堪輿秘笈奇書》 劉伯溫著
29《新注雪心賦》 何聰明著
30《巒頭精義》 李默齋著
31《巒頭風水大破譯》 張健民著
32《地理巒頭實務》(上中下) 鍾義明著
33《增訂台灣地理圖記》 鍾義明著
34《王派風水學-巒頭精義》 王松寒著
35《地理琢玉斧巒頭括歌》 張九儀增釋
36《地理捷徑秘斷》 張哲鳴著
37《陰陽宅寶鑒》 蘇立民著
38《一善地理真訣》 妙摩慧度著
39《假日尋龍記》 姜健賢著
40《地理心法-尋地五要捷訣道讀》 許人文注 張建民編
41《地理囊金集注-記師口訣節文》 章貢、劉謙著
42《譚天縱留題-烏蒙吉真訣-劉若谷千金賦》
43《本地姜留題》
44《風水尋龍訣》
45《撼龍經》 楊筠松著
46《疑龍經》 楊筠松著
47《泄天機》 廖禹著
48《秘傳廖公畫夾撥砂經》 廖禹著
49《地理陰陽秘錄》 蘇立民著
50《地理天機會元》 徐試可著
51《地理大成-山法全書》 葉九升著
52《精校地理人子須知》 徐善繼、徐善述著
二、郭楊蔣一脈玄空正法
1、《青囊經》 黃石公著
2、《青囊序》 曾求己著
3、《青囊奧語》 楊筠松著
4、《天玉經》 楊筠松著
5、《都天寶照經》 楊筠松著
6、《地理辨正》 蔣大鴻著
7、《水龍經》 蔣大鴻著
8、《天元五歌》 蔣大鴻著
9、《歸厚祿》 蔣大鴻著
10、《天元余義》 蔣大鴻著
11、《平砂玉尺辨偽》 蔣大鴻著
12、《陽宅指南》 蔣大鴻著
13、《陽宅天元賦》 蔣大鴻著
14、《楊公滴滴金》 楊筠松著
三、范宜賓滇南派(即連城派)玄空法
1、《風水的研究》 唐正一著
2、《增釋地理冰海》 高守中著
3、《地理辨正揭隱》
4、《金氏地學粹篇》
5、《家存玄空大卦地理秘傳》
6、《玄空探原錄》
7、《乾坤法竅》 范宜賓著
8、《玄空大五行真傳口訣 》 託名蔣大鴻著
四、談養吾玄空六法派
1、《中國絕學、玄空如意理氣正宗入門深造》 陳夢國著
2、《玄空本義》 談養吾著
3、《地理辨正翼》 榮錫勛著
4、《堪輿正經》 陳正儒著
5、《新玄空紫白訣》 趙景義原著、張成春編
6、《地理辨正白話註解》 談養吾原著、陳世范編
7、《天元五歌陽宅篇註解》 趙景義著
8、《地理小補》 劉傑著
9、《辨正發秘初稿》 劉傑著
10、《玄空法鑒》 曾懷玉著
11、《元運發微》 盧作周著
五、鄧恭江西大玄空五行派
1《地理知本金鎖秘》 鄧恭(夢覺)著
2《地理黃金屋》 鄧恭(夢覺)著
3《蔣大鴻地理秘訣稿》
4《玄空河洛先後天心法秘訣》 藏本
5《九經會聚》 李浩洋藏
6《三元地理山水氣運挨星圖訣》 張慶輯
7《新增大五行圖訣》(上下) 張慶輯
8《蔣大鴻三元奧秘手抄本》、《羅經解》、《秘授篇》 鄧恭著
9《蔣公陽宅秘授篇》 鄧恭(夢覺)著
六、蔡岷山廣東玄空派
1《中州派玄空學》(上下) 王亭之著
2《地理心眼指要真解》 王亭之著
3《地學鐵骨秘》 吳師青著
4《玄空真秘》 徐宇辰著
5《地理辨正求真》 蔡岷山著
七、章仲山無常派玄空飛星
1《玄空星相地理學》 鍾義明著
2《玄空地理叢談》之一 鍾義明著
3《玄空地理叢談》之二 鍾義明著
4《玄空地理叢談》之三 鍾義明著
5《玄空地理叢談》之四 鍾義明著
6《玄空地理叢談》之五 鍾義明著
7《玄空地理叢談》之六 鍾義明著
8《玄空地理逸篇新解》 鍾義明著
9《玄空地理斷訣匯篇》 鍾義明著
10《玄空地理考驗註解》(上中下) 鍾義明著
11《沈氏玄空學》(上下) 沈竹礽
12《地理辨證抉要》 沈竹礽
13《沈氏玄空學》(上中下) 白鶴鳴注本
14《玄空紫白訣精解》 白鶴鳴著
15《玄機賦飛星賦精解》 白鶴鳴著
16《風水秘傳100訣》 白鶴鳴著
17《天理第一地理書》(上下) 馮嚴築著
18《古易玄空學新探》 胡京國著
19《玄空精斷》 胡京國著
20《大玄空挨星天心水法真傳》 張哲鳴著
21《大三元玄空秘旨些子真傳》 張哲鳴著
22《大三元玄空地靈秘笈斷訣》 張哲鳴著
23《相地指迷》蔣大鴻著
24《沈氏地理疑義答問-地理問正》 李崇仰編
25《玄空指妙》柯建成著
26《玄空指微》柯建成著
27《實用風水學秘籍總斷》姜國威著
28《山居手記》陳雪濤著
29《玄空風水之天機妙訣》陳雪濤著
30《風水選旺秘訣》羅量著
31《風水墓相學》姜健賢著
八、朱小鶴蘇州玄空派
1《地理辨正補》 朱小鶴著
九、上虞派張心言六十四卦玄空法
1《地理辨正疏玄空秘旨摘秘》 黃春發著
2《三元六十四卦用爻法》 林文松、陳怡誠合著
3《三元地理六十四卦運用》林文松、陳怡誠合著
4《易經地理學》 吳明修著
5《三元法地理理氣探原》吳明修著
6《易經三元地理闡微》 吳明修著
7《三元玄空地理堂奧》 珍藏本
8《三元玄空大卦秘傳》無際山人著
9《三元地理山水則要》協會合編
10《三元地理抽爻換象》吳相益、謝明道合著
11《分金節氣用爻當運秘解》張量礦著
12《玄空大卦及飛星詳解》白鶴鳴著
13《玄空風水突破要訣》 黃春發著
14《三元地理講義》 林國雄著
15《風水活穴建造真訣》張量礦著
16《三元易經地理交媾法訣秘笈》(上下) 張量礦著
17《奇門三元直指》(上下) 余勝唐
18《玄空秘旨-直透玄機》陳昭有著
19《玄空真解-入門要訣》 劉來平著
20《玄空真解-地理經典批論》 又元子著
21《玄空真解-玄空囫圇語》 又元子孫著
22《玄空真解-天元歌批論》又元子孫著
23《玄空真解-歸厚錄》又元子孫著
24《玄空真解-陽宅覺》又元子孫著
25《玄空大卦秘訣》孫長庚著
十、尹一勺湘楚派玄空法
1、《地理四秘全書》 尹一勺著
十一、鍾九華《玉函通秘》玄空法
1、《玉函通秘》原著
2、《玉函通秘》崔匯濱校本
十二、龍門八局(先後天派)
1《正三元楊公祖師心法》 楊救貧著
2《三元地理四訣精論》 陳啟銓著
3《風水風采錄》 陳啟銓著
4《地理乾坤國寶》 楊藏華著
5《三元地理觀水點地法》 庄文壽著
6《地理特訣》 張淵理著
7《三元堪輿黃金斷》 庄文壽著
8《地理乾坤國寶評注》 陳啟銓著
9《乾坤國寶龍門八局圖解》林志榮著
十三、干支生旺墓三合四大局
1《地理實用集》鍾義明著
2《陰陽宅斷訣》妙摩慧度著
3《風水指南》 妙摩慧度著
4《三元三合地理精論》黃春霖著
5《地理四彈子》
6《風水預測》 李淵著
7《地理匯宗-元女青囊海角經》
8《立宅安墳風水秘傳》 黎浩賢著
9《地理正宗》 廣西民族出版社輯
10《地理五訣》 趙九峰著
11《風水照夭鏡》 勞大剛著
12《地理陰陽纂要》鄧士松著
13《地理學新義》俞仁宇著
14《增補理氣圖書》 周淳庸著
15《堪輿指南真傳》 陳盈芳著
16《二十四山頭化作四拾捌局用法》 陳錫元著
17《堪輿辟謬真傳》 劉公中著
18《地理諸家開門放水》 吳明修著
19《地理三字經》 程前川著
20《地理直指原真》 徹瑩和尚著
21《地理綜合水法》梁貴博著
22《風水的研究》 梁貴博著
23《魯班寸白簿》 魯班著
24《海底藏珠》 徐試可著
25《地理水法全成》 高隱仙著
26《王德薰地理真傳》 陳繁夫著
27《術數精要》 白鶴鳴著
28《古代風水術注評》 王玉德著
19《三合法地理秘旨全書》(上下) 陳怡誠 林文松編著
30《贛州風水秘傳》 怡然齋藏本
31《秘本通玄鬼靈經》李崇仰編
32《地理名墓斷訣》姜健賢著
33《周易與風水》何宗陽著
34《三元地理連山歸藏》陳怡誠 林文松編著
35《三元地理明師盤線秘旨》陳怡誠 林文松編著
36《看風水秘笈大全》御堂龍兒著
37《青囊心印》《青囊心印續編》《天玉經內傳心印》王宗臣著
38《天玉經》四庫本
39《地理大全輯要》許園甫著
十四、賴布衣天星納甲派
1《催官篇》 賴布衣著
2《入地眼全書》 靜道和尚著
3《地理鉛彈子》 張九儀著
4《地理穿透真傳》 張九儀著
5《楊公地理圖說》藏本
6《入地眼全書》靜道和尚著
7《地理正義評注》張九儀著
8《杜氏地理圖說》杜奇英著
9《形家集要》劉雲岩著
10《山水發微》王德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