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電化學
Ⅰ 廣州哪裡有分光光度計維修、氣相色譜儀維修、液相色譜儀維修、酸度計維修以及乾燥箱等這類實驗室設備維修
這些都是專用儀器,又不是民用品,維修點很少,最好是聯系原生產廠家看看在你們那有沒有售後服務站,而且你不是一種產品,要不可以發給我看看。
Ⅱ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19800和17800區別
你好,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以下為詳細分類:
1、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種採用單一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
2、混合動力汽車 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驅動系統由兩個或多個能同時運轉的單個驅動系聯合組成的車輛,車輛的行駛功率依據實際的車輛行駛狀態由單個驅動系單獨或多個驅動系共同提供。因各個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動力汽車有多種形式。
3、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是利用氫氣和空氣中的氧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在燃料電池中經電化學反應產生的電能作為主要動力源驅動的汽車。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實質上是純電動汽車的一種,主要區別在於動力電池的工作原理不同。一般來說,燃料電池是通過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電化學反應所需的還原劑一般採用氫氣,氧化劑則採用氧氣,因此最早開發的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多是直接採用氫燃料,氫氣的儲存可採用液化氫、壓縮氫氣或金屬氫化物儲氫等形式。
4、氫發動機汽車 氫發動機汽車是以氫發動機為動力源的汽車。一般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氫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氣體氫。氫發動機汽車是一種真正實現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純凈水,其具有無污染、零排放、儲量豐富等優勢。
5、 其他新能源汽車 其他新能源汽車包括使用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的汽車。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是指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常規混合動力汽車被劃分為節能汽車。謝謝,望採納!
Ⅲ 蘋果xr電池老化是哪裡的問題啊廣州哪裡能修一下
1.手機系統費電。有些版本的系統確實耗電大,建議你更新一下系統試試看能否解決。
2.主板漏電。主板漏電比較麻煩,電源會自動損失,這種情況必須找專業維修才能解決。
3.手機設置問題。你查看一下手機的設置,比如通知功能是否允許所有軟體全部獲取了許可權。再看隱私,位置獲取是不是都是打開的,導致GPS連接耗費電量。
4、也可聯系蘋果維修中心:電池214優惠價格自5月1號開始,凡是更換手機電池者皆可享受214活動,提前預約免服務費,原廠配件,立等可取。
Ⅳ 李偉善的主要成就
1987年5月在華南師范大學化學系任助教,1988年12月任講師,1993年10月提為副教授。1998年10月評聘為教授。現為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學術帶頭人。「電化學儲能材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負責人、「廣東省高校電化學儲能與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國家 「211工程」重點項目「能源與環境材料若干化學問題研究」負責人、廣東省「物理化學」精品課程負責人。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化學會電化學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化學會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物理化學專業兼職博士生導師。《電化學》、《電鍍與塗飾》等刊物編委。主要從事電化學相關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2001列入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主持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計劃重點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重大專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州市攻關重點項目等50多項。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00多篇,申請專利60多項,其中授權30多項。
主持和參與主持多次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包括主持「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學術會議」(2005,廣州)、組織召開了由中國電化學委員會主辦的「納米材料在電化學儲能與發電技術中的應用(2008,廣州)。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多項成果獎勵,包括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7)、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和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1)。2007年獲廣東省「丁穎」科技獎,2009年獲廣東省專利優秀獎。作為學術帶頭人,「電化學儲能材料研究團隊」2010獲廣東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先進團隊,2010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講有物理化學、化學電源等本科生課程和電極過程動力學、電化學方法等研究生課程。
Ⅳ 求一篇關於「電化學方法,在污水處理方面的運用」
電鍍廢水處理技術的重大突破
—微波處理工藝(MWTD)的問世
MWTD是一種新型的電鍍廢水處理技術, 其工藝過程由化學反應、催化反應和物理反應的組成。電鍍廢水中以各種重金屬、氰化物和COD為主要污染物,現有化學沉澱法工藝過程的控制要求較高、適應性不強,難以對電鍍廢水的處理實現穩定的達標排放,尤其是預處理要求高的生產線排放出的較高COD的電鍍混合廢水。
微波污水處理技術的基礎是「極性分子理論」及「電磁原理」。微波對流體中物質進行選擇性饋能,使場內吸波物質的電子加速運動碰撞;而污染物離子在微波場作用下定向排列,減輕或破除電子之間的絡合、螯合健能,磁化膠體內粒子從而達到低溫催化和加速流體中固、液分離作用;對場內物質的高頻振盪從而達到低溫殺菌作用,使廢水中的有機污質BOD5、CODcr、NH3-N、磷酸鹽和硫化物及重金屬等轉化為沉澱或部分完成了污染物分子形式的轉化,經快速沉澱、過濾,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
MWTD電鍍廢水處理工藝由廣州九松源環保科技公司研發,該技術已申報了多項發明專利,能高效的去除電鍍廢水中的各種污染物並實現穩定達標排放。MWTD的出現是電鍍廢水處理技術的重大突破!
●技術來源
微波技術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最初應用於通信領域。我國於1973年研製成功了915MHz和2450MHz兩個頻段的磁控管(微波管),其生產的微波源已能供工業化生產的需要。微波技術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應用則鮮有探討。隨著工業的發展,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人們也在不斷尋求新技術以便更有效解決環境問題。直到最近十幾年,人們才開始注意到微波技術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潛力.1986年,微波能開始被應用於水處理的研究中。至1992年,國內首先設計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功能工業微波爐」,經過多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於1999年「多功能工業微波爐」取得突破性進展,獲得成功,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已成功運用於廢氣、廢水、固體廢氣物的處理及環境監測等方面.在此基礎上,我公司更進一步完善和設計生產出工業化微波能水處理機組設備,並形成了微波化學污水處理技術工藝。該技術在環境保護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我國微波功率應用技術取得了初步成績。其主要標志為:(1)微波加熱乾燥、微波食品加工和微波殺菌、殺蟲已在多種工業中廣泛 應用;(2)家用微波爐已形成規模生產的能力;(3)微波醫療儀的臨 床應用已取得了普遍的成功;(4)在多個領域前沿課題中採用微波功率已取得了許多可喜進展,拓展新領域研究陣地,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從世界各國研究動向來看,微波功率應用正處在向新領域發展 的時期,研究重點已從傳統的加熱乾燥、 食品加工轉向多個高新技 術領域。目前主要研究的領域有:微波催化化學反應、新材料微波加 工處理、微波氣體放電的多種應用等。
微波化學的實驗研究:該研究幾乎遍及化學、化工所有領域,大 量的文選報告顯示了微波電磁場可以加速化學反應,可將反應時間 縮短到原需時間的十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給化學工業引入了誘人的 前景。
我們所涉及的技術就是利用微波催化化學反應在環保領域中的應用。
現在,我公司微波污水處理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已全面在廣東省啟動,我公司成立之初便參與多項中試並取得成效,深得好評。MWTD電鍍廢水處理工藝由廣州九松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該技術已申報了三項發明專利,能高效的去除電鍍廢水中的各種污染物並實現穩定達標排放。MWTD的出現是電鍍廢水處理技術的重大突破。MWTD是一種新型的電鍍廢水處理技術, 其工藝過程由化學反應、催化反應和物理反應的組成。電鍍廢水中以各種重金屬、氰化物和COD為主要污染物,現有化學沉澱法工藝過程的控制要求較高、適應性不強,尤其是對預處理要求高的生產線排放出的較高COD的電鍍混合廢水,難以實現穩定的達標排放。
微波能水處理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效果,經專家、學者現場檢測認定,該技術是水處理領域的一項技術革命,與傳統工藝方法相比具有十大優勢:
1、可有效地調整和提高可生化性條件。
2、可同時高效的處理各類重金屬和高COD的電鍍混合廢水並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3、能很好的解決由於含氰、含鉻廢水混排而引起的氰化物或六價鉻超標的問題。
4、工藝過程中葯劑的利用效率高、直接處理費用較化學沉澱法低10~35%。
5、工藝過程中的響影因素少,過程式控制制簡單和准確、操作運行管理方便。
6、工程佔地面積小,約為化學沉澱法的20~50%。
7、工藝設備的擴展性強,主要設備可拆遷、並聯,避免重復投資與建設。
8、處理後的出水,各種重金屬離子的濃度遠低於排放標准,有利於中水回用等後續深度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以及有效降低後續深度處理處理費用。
9、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其沉澱速度是傳統工藝的3~4倍;污泥的含水率低,為96~98%;污泥的脫水性能良好。
10、具有良好的殺菌除臭能功,經處理後出水細菌總數可直接達到廢水排放要求。
其優點,必將使水治理事業發生深刻的變化,產生轟動性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微波能水處理技術廣泛適用於印染污水、電鍍污水、造紙廢水、洗水廠污水、石化污水、酒精製糖污水、澱粉廠污水、填埋場浸出液、生禽養殖屠宰場廢水、市政污水、選礦提煉廠污水等等。
●技術原理
二、 技術原理
2.1微波概述
微波是指波長為1mm~1m,頻率為300MHz~300000MHz的電磁波,由於微波的頻率很高,所以亦稱超高頻電磁波。微波頻段的具體劃分見表1。
表1微波頻段范圍
頻率范圍/MHz波段中心波長/m常用主頻率/MHz波長/m
890~940L0.3309150.328
2400~2500S0.12224500.122
5725~5875C0.05258000.052
22000~22250K0.014221250.014
註:目前只有915MHz和2450MHz被廣泛應用,在較高的兩個頻段還沒有合適的大功率工業設備。
2.2微波化學污水處理技術原理
微波能水處理技術基礎是「極性分子理論」及「電磁原理」。微波對流體中物質進行選擇性饋能,使場內吸波物質的電子加速運動碰撞;而污染物離子在微波場作用下定向排列,減輕或破除電子之間的絡合、螯合健能,磁化膠體內粒子從而達到低溫催化和加速流體中固、液分離作用;對場內物質的高頻振盪從而達到低溫殺菌作用,使廢水中的有機污質BOD5、CODcr、NH3-N、磷酸鹽和硫化物及重金屬等轉化為沉澱或部分完成了污染物分子形式的轉化,經快速沉澱、過濾,使污水得於凈化。
微波在處理水中污染物的同時,也能殺滅水中的細菌、藻類等微生物。其作用原理是:由於微波輻射的熱效應,即微波輻射場照射生物體,引起生物體組織器官的加熱作用而產生的生理影響和抑制、傷害作用。組成細胞的極性分子在外加微波場的作用下升溫發熱,從而導致組織溫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當微波源功率密度較大,生物體產熱過多,超過了體溫調節能力時,生物體的溫度平衡功能失調,體溫上升,於是生物體發生生理功能紊亂並發生病理變化,進而死
四、 設備
微波能水處理技術設備由添加劑混合裝置、微波源和微波反應器三部分組成,其核心是微波反應器(以下簡稱反應器),見圖5。微波源及反應器由反應器主體與二台20千瓦微波源組成,是根據微波能加熱物質的原理,使吸波物質在微波場中經過加熱物化、低溫催化、高頻穿透等作用,並使加入添加劑後的水中污染物生成速沉絮體物,經固液分離後去除。而反應器裝置的主要性能是:①反應器中的化學反應速度、工作壓力、溫度等可控制;②在反應器的密閉條件下,實現連續給排物料,且數量可調控;③微波能輸入功率大小可連續調控,並絕對屏蔽、安全。其主要指標是:①反應器內壓力調控范圍為0.085~0.098Mpa;②反應器中被加熱物質溫度調控范圍為室溫~90°C;③反應器中物料處理量可根據物料性質、實現工藝目標而進行系統設計。
●技術特點
MWTD法具有十大優勢:
1、可有效地調整和提高可生化性條件。
2、可同時高效的處理各類重金屬和高COD的電鍍混合廢水並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3、能很好的解決由於含氰、含鉻廢水混排而引起的氰化物或六價鉻超標的問題。
4、工藝過程中葯劑的利用效率高、直接處理費用較化學沉澱法低10~35%。
5、工藝過程中的響影因素少,過程式控制制簡單和准確、操作運行管理方便。
6、工程佔地面積小,約為化學沉澱法的20~50%。
7、工藝設備的擴展性強,主要設備可拆遷、並聯,避免重復投資與建設。
8、處理後的出水,各種重金屬離子的濃度遠低於排放標准,有利於中水回用等後續深度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以及有效降低後續深度處理處理費用。
9、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其沉澱速度是傳統工藝的3~4倍;污泥的含水率低,為96~98%;污泥的脫水性能良好。
10、具有良好的殺菌除臭能功,經處理後出水細菌總數可直接達到廢水排放要求。
●MWTD法的應用與展望
鑒於其技術原理和技術特點,MWTD法除能有效處理電鍍廢水外,在以下幾類廢水中可望得到成功的運用或與傳統工藝進行優化組合進行污水凈化處理,從而達到穩定的凈化效果。
1、廢水除磷:低濃度COD和高含磷酸鹽的廢水,對BOD/TP沒有要求,可採用MWTD技術「一步法」實現除磷、COD等,實現達標排放,已成功完成了中試。
2、高難(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對可生化差、有毒有害的有機廢水,選用MWTD技術進行預處理去除大部分的COD,同時可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有利於減少工藝負荷和提高廢水處理工藝的運行質量。
3、線路版廢水:只需對顯影、脫膜等高濃度廢水進行相應的預處理後,即可採用類似電鍍廢水的處理工藝進行有效地處理,可確保實現達標排放或再進行深度處理實現回用。已成功完成了中試。
4、醫院污水:可實現成套設備完成醫院污水的達標處理,無需投加消毒劑即可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
5、微污染水源的處理:採用微波技術,可同時實現COD、總磷和氨氮的凈化,提高微污染水源的水質,運行費用和操作運行管理等具有明顯的優勢。
●結論
經大量實踐證明:微波能水處理技術對水中污染物有顯著的去除效果。出水中的色度、硫化物、懸浮物、CODcr、BOD5、揮發酚和總磷等去除率在80%以上;利用有效的傳統工藝銜接可以使出水中的氨氮和陰離子洗滌劑達到排放要求。可以有效地調整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有利於減少工藝負荷和提高廢水處理工藝的運行質量。處理後的出水,各種重金屬離子的濃度遠低於排放標准,有利於中水回用等後續深度處理工藝的正常運行以及有效降低後續深度處理處理費用。處理後水中的速沉絮體物的沉降速率為0.7cm/min,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其沉澱速度是傳統工藝的3~4倍;污泥的含水率低,為96~98%;污泥的脫水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殺菌除臭能功,經處理後出水細菌總數可直接達到廢水排放要求。工藝設備的擴展性強,主要設備可拆遷、並聯,避免重復投資與建設。工程佔地面積小,約為傳統工藝法的20~50%。工藝過程中葯劑的利用效率高、直接處理費用較化學沉澱法低10~35%。工藝過程中的響影因素少,過程式控制制簡單和准確、操作運行管理方便處理後檢測項目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要求。另經有關權威專業部門檢測,其微波漏能遠遠低於國家標准,證明其對人體絕對安全可靠。微波能水處理技術在國內外無先例,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微波能水處理技術在治理江河湖泊,凈化水體,改善水資源生態環境方面獨具特點,可快速去污、高效殺菌,可靠除藻,達到去濁變清的目的,對水體不產生二次污染。將污水逐漸置換澄清,生成絮體物,快速沉降,覆蓋於底部污泥層上,防止水質的進一步惡化。
微波能水處理技術在海水淡化的應用上有特別的優勢,為低成本的擴展人類淡水資源做出巨大的貢獻。
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徹底解決水資源問題,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讓微波能水處理技術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Ⅵ 余剛的個人事跡
1.研究方向:電化學與材料學
(其主要的研究課題方向:電化學氫感測器,合金電沉積,納米材料的制備,金屬的腐蝕檢測與監測技術,鎂合金的表面處理與電鍍,納米生物電化學)
2.學歷
中科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材料學專業,工學博士, 1999.7。
沈陽工業大學鑄造專業,工學碩士, 1990.6。
湖南大學化學專業,理學學士, 1981.12。
3.教學情況
參加編寫教材<<工科大學化學>>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8),該書1996年1月23日獲國家教委第三屆優秀教材二等獎。另外還編寫了《腐蝕電化學研究方法實驗》,《工程材料化學講義》,<<金屬腐蝕電化學研究方法>>, 《電化學---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電化學原理與方法》和《電化學理論與測試技術》等多部高校教學自用書。
主講過 「合金熱力學」、「普通化學」、「工科大學化學」、「化工熱力學」、「金屬腐蝕研究方法」、「腐蝕電化學研究方法」、「物理化學」、電化學原理、電極過程動力學、電化學研究方法等10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有二十多年的高校教學經歷。
4.科研情況
從事電化學,材料保護和功能材料方向的課題研究。承擔和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有:鈀合金納米線制備與吸氫動力學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鎂合金預鍍界面反應與高緻密鍍層電沉積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金屬在薄層液膜下電化學腐蝕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鎂合金防護納米結構膜組裝與成膜機理的研究(湖南省科技廳,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鎂合金電子產品及汽車零部件高耐蝕性無氰電鍍工藝的研究(廣州市科技攻關);鋼鐵氫腐蝕在線無損檢測技術的研究(遼寧省教委);循環伏安法研究氫電極非線性動力學(遼寧省科委);鎂合金的腐蝕機理與防護技術的研究(湖南大學科研基金);硫化氫腐蝕狀況檢測與評估技術的研究(中石化總公司);建築鋁型板材氟碳噴漆工藝的研究(湖南省建設廳)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刊物發表50多篇學術論文,申請三項發明專利。
5.主要代表作
(1) Yaokun Xiao, Gang Yu*, Juan Yuan, Jinyin Wang, Zongzhang Chen. Fabrication of Pd-Ni Alloy Nanowire Arrays on HOPG Surface by Electrodeposition. Electrochima Acta, 2006, 51: 4218-4227.
(2) Yaokun Xiao, Baicheng Weng, Gang Yu*, Jinyin Wang, Bonian Hu, Zongzhang Chen. Electrodeposition of Pd-Ag Alloy Nanowires on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2006, 36(7): 807-812.
(3) Jueling Chen, Gang Yu*, Bonian Hu, Zheng Liu, Liyuan Ye, Zhenfeng Wang. A Zinc Transition Layer in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06, 201(3-4):686-690.
(4) Bonian HU, Gang YU*, Jueling CHEN, Ying LI, Liyuan YE. Investigation on a Non-cyanide Plating Process of Ni-P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s AZ91D.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21(3): 301-306。
(5) 余剛*,劉躍龍,李瑛,葉立元,郭小華,趙亮. 鎂合金的腐蝕與防護.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2,12(6):1087-1098。
(6) G. Yu*, X. Y. Zhang and Y. L. Du. 「Mobile Hydrogen Monitoring in the Wall of Hydrogenation Reactors」, Corrosion, 2001, 57(1):71-77.
6.報考化學一級學科、電化學與材料學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優勢:
(1) 考試科目容易:政治,外語,物理化學(理),有機化學(理) (不考數學);
(2) 研究的方向是學科前沿:納米、生物科技和材料學是二十一世紀的化學前沿領域;
(3) 電化學與材料學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對就業很有幫助;
(4) 考該方向的碩士生有直接攻博的機會,歡迎有電化學基礎的碩士生報考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Ⅶ (2013廣州模擬)某小組為研究電化學原理,設計如下圖裝置,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若a和b為石墨
A、若a和b為石墨,通電後a電極是陽極,該極上發生的及應為2Cl--2e-═Cl2↑,故A正確;
B、在電解池的陰極b極上陽離子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故B錯誤;
C、電解池的陽極Cu是活潑電極時,該極上電極本身發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電極質量減輕,故C錯誤;
D、電解池中電解質中的陽離子銅離子移向陰極,即向鐵電極移動,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故D正確.
故選:AD.
Ⅷ 廣州化工雜志容易發表嗎
我看過他們的雜志,裡面有寫徵稿范圍,主要涉及石油化工、醫葯化工、農葯化肥、電化學等等這些,跟化工相關的話應該都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