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之源
海洋資源是包括海洋生物、海底礦產、海水、海洋能源、港口等多種類型的綜合性資源。海洋生物資源也是生物資源的組成部分。
剝蝕產濱海砂礦是現階段在重要性上僅次於石油、天然氣的海洋礦產資源,它們是大陸上的岩石風化、生的碎屑,經河流搬運至河口、海濱堆積而成的。濱海砂礦易於開采,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世界上約96%的金紅石、80%的獨居石、75%的錫石、30%的鈦鐵礦都產自濱海砂礦。另外,還有磷鈣土、金、鉑、金剛石等,那些普通的砂和礫石,也是不可缺少、而且是用量很大的建築材料資源。近幾十年來遠離海岸的洋底上的多金屬結核和天然氣水合物(也稱甲烷水合物)的發現,可能成為本世紀人類錳、鐵、銅、鋁、鎳、鈦、鉬等多種金屬和能源的主要來源。
海水中溶有多種有用的成分,最為人所熟悉的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鹽,我國沿海海岸線很長,可供曬鹽的灘塗地約有84萬公頃,所產海鹽滿足了全國近半數人口和80%的工業用鹽的需求。海水還可直接使用,如作為工業用的冷卻水。日本有40%一50%的工業用水是海水。
海洋蘊藏著巨大的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全球海洋中蘊藏的發電能力達到766億千瓦,技術上有可能利用的為64億千瓦,約為目前世界發電裝機總容量的1倍。我國海洋能源的理論蘊藏量約為6.3億千瓦(圖2-2)。海洋能源的開發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貳』 生物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資源包括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統
『叄』 生物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生物資源是在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有的學者把生物群落與其周圍環境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生態系統稱為生物資源。在整個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賴於生存的地理環境曾發生過多次重大變化,生物在自然選擇和本身的遺傳與變異共同控制下,也不斷地發生分異與發展,舊種逐漸滅亡,新種相繼產生,不斷演化和發展而形成地球繁榮的生物界──豐富的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是自然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資源包括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統三個層次,對人類具有一定的現實和潛在價值,它們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物質體現。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結構千差萬別,分布極其廣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如平原、丘陵、高山、高原、草原、荒漠、淡水、海洋等都有生物的分布。已經鑒定的生物物種約有200萬種,據估計,在自然界中生活著的生物約有2000~5000萬種。它們在人類的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類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衛生保健等都離不開生物資源。此外,它們還能提供工業原料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穩定。
『肆』 原來地球的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它是自然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
在目前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生物資源具有再生機能,如利用合理,並進行科學的撫育管理,不僅能生長不已,而且能按人類意志,進行繁殖更生;若不合理利用,不僅會引起其數量和質量下降,甚至可能導致滅種。在生物資源信息欄目中,設有動物資源信息,植物資源信息,微生物資源信息,自然保護區與生物多樣性信息等子欄目。
生物資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生物群落的總和。有的學者把生物群落與其周圍環境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生態系統稱為生物資源。從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為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栽培作物資源、水產資源、馴化動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遺傳基因(種質)資源等。生物資源屬可更新自然資源,在天然或人工維護下可不斷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環境條件惡化或人為破壞及不合理利用下,會退化、解體、耗竭和衰亡,有時這一過程具有不可逆性。生物資源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變動性。相對穩定的生物資源系統能較長時間保持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平衡,並對來自內外部干擾具有反饋機制,使之不破壞系統的穩定性。但當干擾超過其所能忍受的極限時,資源系統即會崩潰。不同的資源系統的穩定性不同。通常,資源系統的組成種類和結構越復雜,抗干擾能力越強,穩定性也越大。反之亦然。生物資源的分布有很強的地域性,不同地區生物資源的組成種類和結構特點不同。它是農業生產的主要經營對象,並可為工業、醫葯、交通等部門提供原材料和能源。隨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生物資源作為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基礎,已越來越為人們了解和重視,同時生物資源的承載能力與人類需求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故其研究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受關注和充滿活力的領域之一。
『伍』 生物資源包括哪幾類類有何特點
生物資源是在目前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有的學者把生物群落與其周圍環境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生態系統稱為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生物資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生物群落的總和。
生物資源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大類,其中:
動物資源包括陸棲野生動物資源、內陸漁業資源、海洋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包括森林資源、草地資源、野生植物資源和海洋植物資源,
微生物資源包括細菌資源、真菌資源等。
從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為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栽培作物資源、水產資源、馴化動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遺傳基因(種質)資源等。
『陸』 世界生物資源現狀
由於人類活動的結果使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明顯下降,而且滅絕的速度越來越快。據統計,自1600年以來,在總共4226種哺乳類中,已有36種絕滅(0.85%),120種瀕臨絕滅(佔2.84%);在已知的8684種鳥類中,已絕滅的有94種(佔1.09%),瀕臨絕滅的有187種(佔2.16%)。
詳細請看:http://www.lrn.cn/stratage/resposition/200706/t20070622_124765.htm
『柒』 生物資源的簡介
生物資源的基本特性:
(1)生物資源的再生性
再生性:在自然和人為條件下,生物所具有的不斷自然更新和人為繁殖的能力。再生性是生物資源的基本屬性。為人類提供無窮無盡的各種產品。
(2)生物資源的可解體性
可解體性:生物資源受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破壞而導致某些生物種類減少以至滅絕的特性。每種生物都有自身獨特的遺傳基因,並且存在於該種生物的種群之中,任何其他的生物個體都不能代表其種的基因庫。生物資源破壞後難以自然恢復,從這個意義上看,生物資源是有限的。
(3)生物資源用途的多樣性
生物資源種類的多樣性和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其用途的多樣性。
(4)生物資源分布的區域性
生物總是生長在與其生態相應的環境中,而非一切地方都能生存。生物資源分布的區域性是人類進行開發利用生物資源的重要依據。
(5)生物資源的未知性
表現在:很多生物還不知或不完全知道其價值;即使已經認識、開發的生物資源,也不是完全清楚其所有的價值,如銀杏。
(6)生物資源獲取的時間性圖
不同生物種類,獲取有用物質的時間不一樣。「三月茵陳四月篙,五月六月當柴燒」 。(7)生物資源的可引種馴化性
野生生物資源可以通過人為的引種馴化而成為家養生物。生物的引種馴化,不僅可以解決野生生物資源獲取的困難,而且可以拯救、保護瀕危物種,擴大分布區,提高產量。
(8)生物資源的不可逆性
生物資源屬可更新自然資源,在天然或人工維護下可不斷更新、繁衍和增殖;反之在環境條件惡化或人為破壞及不合理利用下,會退化、解體、耗竭和衰亡,有時這一過程具有不可逆性。
(9)生物資源的穩定性和變動性
生物資源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變動性。相對穩定的生物資源系統能較長時間保持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平衡,並對來自內外部干擾具有反饋機制,使之不破壞系統的穩定性。但當干擾超過其所能忍受的極限時,資源系統即會崩潰。不同的資源系統的穩定性不同。通常,資源系統的組成種類和結構越復雜,抗干擾能力越強,穩定性也越大。反之亦然。 生物資源是自然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資源包括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統三個層次,對人類具有一定的現實和潛在價值,它們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物質體現。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結構千差萬別,分布極其廣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如平原、丘陵、高山、高原、草原、荒漠、淡水、海洋等都有生物的分布。已經鑒定的生物物種約有200萬種,據估計,在自然界中生活著的生物約有2000~5000萬種。它們在人類的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類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衛生保健等都離不開生物資源。此外,它們還能提供工業原料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穩定。
分類簡介:
生物資源生物資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生物群落的總和。
生物資源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大類,其中:
動物資源包括陸棲野生動物資源、內陸漁業資源、海洋動物資源。
植物資源包括森林資源、草地資源、野生植物資源和海洋植物資源,
微生物資源包括細菌資源、真菌資源等。
從研究和利用角度,通常分為森林資源、草場資源、栽培作物資源、水產資源、馴化動物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遺傳基因(種質)資源等。 生物資源生物資源是農業生產的主要經營對象,並可為工業、醫葯、交通等部門提供原材料和能源。隨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生物資源作為人類生活和生產的物質基礎,已越來越為人們了解和重視,同時生物資源的承載能力與人類需求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故其研究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受關注和充滿活力的領域之一。
1992年,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資源指對人類具有實際或潛在用途或價值的遺傳資源,生物體或其部分、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中任何其他生物組成部分。」「最好在遺傳資源原產國建立和維持移地保護及研究植物、動物和微生物設施」。也就是說明生物為我們提供食物,能源和各種原材料。調查身邊的經濟生物的種類,了解這些生物具有的經濟價值,可以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在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利用與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動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等。生物資源具有再生機能,如利用合理,並進行科學的撫育管理,不僅能生長不已,而且能按人類意志,進行繁殖更生;若不合理利用,不僅會引起其數量和質量下降,甚至可能導致滅種。
近代工業革命以來,由於對自然界的不當開發利用,地球系統脆弱的生態平衡已經被破壞。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0000個物種消失,滅絕的速度是史前時期的100到1000倍。預計未來30年,我們將失去百分之五到十的熱帶雨林,隨之將有60000個植物品種,甚至更多的脊椎動物和昆蟲滅絕。有資料顯示,到2015年全世界將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物種趨於滅絕,地球已基本喪失自我再生的能力。 一、貫徹「保護、培育、合理開發利用」的原則,保護好現有植物。
二、適當增加物種數量,不斷擴大其種群數量。
三、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定,嚴禁捕殺野生動物,不得妨礙野生動物的活動。
為了使生物資源得以持續利用,必須強調保護的原則與戰略。
一類是就地保護,即在原生地既保護種群,又保護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與整個生態系統。
一類是異地保護,將物種遷出原生地加以保護,例如種子庫、基因庫,也包括利用超低溫對生殖細胞與胚胎的保護等。
要強調科學管理,其管理原則與方法的核心要求,是要使開發利用與物種種群的恢復增殖相協調,利用生物資源的強度與開發速度不能超出生物資源的生態耐受能力,不能破壞生物資源的復原和再生特性,使之不致出現衰退與滅絕。總之,不能「竭澤而漁」或「殺雞取卵」。對於已經出現衰退的生物資源或退化的生態系統,要通過科學的管理,採取重建或恢復的種種措施,使其結構與功能得到恢復,重現旺盛的再生能力。
『捌』 生物資源
生物是我們的命根子,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如果這世界連一棵草、一條蟲子和一隻螞蟻也沒有了,我們人類也必將隨之而去。所以,我們必須愛護生物。我們所說的生物資源,是指那些在現今的科學技術條件下,我們可以利用和開發的生物,它包括宏體生物、微體生物和細菌等。此外,還包括由宏體生物群和它們的居住地所組成的優美生態環境,它是天生的旅遊資源,如九寨溝和張家界等。
11.3.1 宏體生物資源
宏體生物是指那些我們憑借肉眼能看到的生物,如五穀、樹木和花鳥蟲魚等,由它們構成的資源稱為宏體生物資源。它們是我們的生活資源,我們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它們。如棉花和羊毛可供我們製成衣著,小麥和水稻是我們的糧食,油菜油是我們的食用油,牛羊肉是我們的食品,樹木可蓋房,馬騾可代步等。
宏體生物資源(一)
宏體生物資源(二)
人參、甘草和枸杞子等是我們的葯物資源;珊瑚、熱帶魚、企鵝、深海蜘蛛蟹、深海水母、熊貓、鶴、鳥、虎、鷹和花等是我們的觀賞資源和旅遊資源。
宏體生物資源(三)
這里,我們要特別提及兩種花,一種是世界上最淡雅、最清香的花——福建漳州的水仙花;另一種是世界上最大、最臭的花——大王花。
水仙花。葉綠、花白、心黃、桿瘦,不用肥、不用土,只靠玉盤、白石和清水。花開時節,清香飄盪,滲入肺腑,令人神遊,所以稱它為水仙還不夠,古人又給它起了很多親切的名字——金盞玉台、凌波仙子、落神香妃等。更為可貴的是,它在春節前後盛開,花旺期長達20天左右,所以福建人過年時,家家的香案前、書桌上都亭立著水仙。如今,水仙花的花香已飄滿華人世界,享譽全球。現在,漳州水仙花的年產值高達4億元以上。
大王花。花色血紅,上有白點。它是一種無根、無莖和無葉的花,是一種寄生植物,寄生在一種熱帶藤類植物上。花從藤上直接長出,終生只開一朵花,產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的熱帶叢林里。花的直徑最大可達1.4米,花朵最重可達10千克,花心如水缸,能裝5~6升水,小孩可在里頭洗澡,是世界上最大的花,也是世界上最臭的花(奇特的腐屍味)。雖然看過的人捏鼻而走,但後來的人仍然蜂擁而上,一睹為快。
花卉不單是觀賞資源,同時還是旅遊資源和葯物資源。如鬱金香,荷蘭人把它視為國花,荷蘭鬱金香的種植規模和出口規模都是全球第一,每年3~8月,都有大量的遊客從世界各地蜂擁而至,到荷蘭觀賞鬱金香。荷蘭每年產9億多株鬱金香花球,其中有2/3供出口,鬱金香是荷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漳州水仙花
大王花
還有薰衣草,葉綠、花紫、清香,有香草皇後之稱,是一種多年生的北國花卉。鮮花可制香水,是法國著名香水「香奈爾5號」的重要成分。乾花可製成香包,帶在身上能明目、醒腦、提神、增強記憶,能使人心情舒暢,提高睡眠質量;能促進血液循環,使秀發得到滋養。將香包放在衣櫃里,不但可以熏香衣服,還可防止蟲蛀。若將香包放在室內,可去除屋裡的異味,還能驅走蚊蠅、蟑螂和螞蟻。花還可用來提取薰衣草精油,醫療上可供芳香療法和滅菌時使用。薰衣草蜂蜜,芳香,營養豐富。花還可入葯,用來抑制細菌生長,促進細胞再生,加速傷口癒合,可用於對燒傷、燙傷和曬傷的治療,能使皮脂分泌均衡,對青春痘和粉刺有一定療效。莖與葉也可入葯,有健胃、發汗、止痛的功能。游覽薰衣草田,還會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振奮。所以,薰衣草既是葯物資源、觀賞資源,同時它還是重要的旅遊資源。
花卉是很寶貴的資源,它是一個芳香而又綠色的產業,利民利國,其經濟效益異常可觀,如河南洛陽牡丹花的年產值達10億元,北京花卉的年產值高達12億元。
各種花卉
薰衣草
我國是茶的原產地,是茶的王國。茶是聞名全球的飲料,茶山如翡翠雕成,茶山裡茶香、氣清,是旅遊的目的地。所以,茶既是飲料資源、也是旅遊資源。還有森林,也是遊玩的好去處。
茶山
森林
鈷藍箭毒蛙
很多植物是葯物資源,很多動物也是葯物資源。我們應該杜絕用珍稀動植物作為葯物資源,但對那些繁殖力極強、數量極多的動植物是可以的。用蛇毒作葯物大家都知道,但大家知道蛙毒嗎?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叢里,有一種異常奇特的蛙,叫鈷藍箭毒蛙。蛙體長約4厘米,全身藍色,0.002毫克鈷的藍箭毒蛙的毒就能使人致命,當地的土著居民用它來製造捕獵的毒箭和毒標槍。這是一種有待開發的葯物資源。
11.3.2 微體生物資源
微體生物是指那些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生物。它們處在食物鏈的開始端,產量異常龐大,是上述各類資源的基礎,沒有了這個「源頭」,就什麼也沒有了。所以,它們的產量被生態學家稱為初級生產力(基礎生產力),它們是生物資源的基礎資源。有些微生物可以作為食用資源,如小球藻和螺旋藻可以作為營養與保健食品。硅藻,由於它進入人體後不會被消化,且每個水體中生長的硅藻種類不同。所以硅藻被用來確定漂流在水中屍體的原發地,作為刑警人員破案的線索,因此它又可以作為一種信息資源。硅藻、放射蟲、有孔蟲、顆石藻和介形蟲等微體化石,還被古生物學家用來研究過去的古環境和古氣候,它們是古環境和古氣候變化的良好信息載體,也是一種信息資源。許多微體生物,還能為設計家和建築家提供原始模型,設計出經濟、實用、美觀和堅固的用品和建築,如利用盔形放射蟲的外貌,人們可以設計出美觀、結實和省料的暢銷頭盔。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信息資源。
盔形放射蟲
放射形放射蟲
有孔蟲
微體生物資源
11.3.3 細菌資源
細菌作為一種生物資源,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如酵母菌可以用來做饅頭和制麵包,青黴素可以用來治病等。它們是重要的葯物資源。
青黴(素)菌
酵母菌
『玖』 什麼是生物資源
最佳答案
生物資源是自然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對人類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有機體以及由它們所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資源包括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統三個層次,對人類具有一定的現實和潛在價值,它們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物質體現。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結構千差萬別,分布極其廣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如平原、丘陵、高山、高原、草原、荒漠、淡水、海洋等都有生物的分布。已經鑒定的生物物種約有200萬種,據估計,在自然界中生活著的生物約有2000~5000萬種。它們在人類的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類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衛生保健等都離不開生物資源。此外,它們還能提供工業原料以及維持自然生態系統穩定。
生物資源是生物圈中一切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生物群落的總和,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三大類,其中:動物資源包括陸棲野生動物資源、內陸漁業資源、海洋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包括森林資源、草地資源、野生植物資源和海洋植物資源;微生物資源包括細菌資源、真菌資源等。
『拾』 什麼是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是自然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除提供人類生活和生產建設必需的物質外,在保證生存環境穩定、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樣性是指一個地區內遺傳、物種和生態多樣性的總稱。遺傳多樣性導致了物種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和多型性的生境構成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