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簡明物理史

簡明物理史

發布時間: 2022-03-28 07:12:37

㈠ 跪求5本以上適合初中生看的物理化學課外書。

樓主你好,

推薦我喜歡的

物理:《愛因斯坦錯了嗎?》高山
《上帝擲骰子版嗎?量子物權理史話》 曹天元
《趣味物理學》
《物理的奧秘》 尼查耶夫
《物理學講義》 費曼
《物理世界奇遇記》
《啊哈靈機一動》和《啊哈原來如此》

化學:《趣味地球化學》
《化學的奧秘》 查耶夫
《羅密歐的毒葯(蘇瓦茲老師講趣味化學)》 蘇瓦茲
中學生化學知識網路全書》
《生活中的化學》
《化學之路》
《化學與生活》

理科: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中文譯成《學會提問,判斷性思維》
《畫說數理化》這個是介紹簡史的,用漫畫的形式,很好看。
《不知道的世界》這是一個系列科普書。

多看點科普書特別有助於學好數理化,最後祝你成功!

㈡ 尋詳細介紹數學史,物理學史和化學史的書籍。

牛頓怎樣驗證F=ma這個公式,去看《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㈢ 上帝要扔骰子了──《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讀後感

讀後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文體,就是在你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後,寫出你的感受來。
第一部分:由讀而引出感。這一部分就象一個帽子或引子一樣,交代清楚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想。這一部分一般來說要簡明、開門見山,不要饒圈子。只要概括性說出感受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具體的感受過程。寫法應採用邊敘邊議的方法,敘就是敘述所看的書報的感人的情節,議就是抒發我們的感受。要有層次有順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頂點。敘述時要簡述,抓住要點,不要抄原文。議論要真實得體,這樣才能感人。這其實就是議論文的論述部分。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感就沒有意義了。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把感受落到實處。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同書報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比較,找出差別,提出改進的方法或建議。

㈣ 關於物理的學習

哈哈!!你跟我很像。我也想成為一名物理學家,現在我在PKU學物理,有些經歷可以跟你分享下~

首先得了解下物理的發展前沿,雖然現在看PRL等專業的學術性雜志還是為時過早。但是,至少要大概地了解一下當代物理學主要研究的方向。當代物理學科,基本上都與其他學科交叉,研究一個問題往往需要大量的其他學科的知識。就比如天文學,研究天文學需要很好的量子力學功底,在解決一些具體的非線性引力方程時又需要很多有關數學和計算機的知識。所以了解前沿物理,最好要多多涉獵。要特別注意各個學科之間的交叉,這樣思維才打得開,以後才好出成果~

物理研究無非分理論和實驗兩種,理論物理學需要很扎實的數學知識。而實驗物理學需要綜合很強的知識體系,而二者離不開的是活躍的創新型思維。關於學術的環境,其實在現在還不用考慮太多,國外的硬體設施好,而且科學底蘊深厚,這是肯定的,但是在國內出成果也是可以的,這一切都在變化,先不用考慮那麼多。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鍛煉提高自己,那就要多看書,多思考,多動手,培養創新型的思維。

做任何事都要早點確定目標,早點著手去實踐。我在高中的時候就定下來我以後要讀凝聚態物理。當然,定目標絕對不要像我這么早,真正了解物理的是在大學的時期,大學當中你所接觸到的信息是前所未有的,很多以前的印象會被徹底推翻。所以,在高中,最首要的任務並不是去鑽研問題,替科學家操心,要扎扎實實地學基礎知識。

當然,如果立志成為物理學家的話,那麼學習物理和數學的方式就肯定要與一般人有所不同。我的建議是:站得高,看得遠,可以的話,去學大學的教材。因為大學的教材闡述得更嚴謹,更詳細。而且大學教材都附有推導,這對於物理思維過程的形成是很有幫助的。

學物理,數學一定要好,因為數學的思維方式和物理的思維方式大部分是相通的。學數學和學物理都要抱有相同的興趣,否則一旦一個拉下了,另外一科也少不了落後。建議你學數學和學物理的時候,多多關注他邏輯上推導的過程。並享受這些充滿智慧的推演,就是去玩數學物理,去享受數學物理,去膜拜人類的偉大智慧結晶、然後,有意識地利用所學的知識,架構起來自己的世界觀。學物理,世界觀很重要,你的世界觀決定了你看問題的方式,也決定了你以後所研究的方向。

建議去參加物理競賽,雖然競賽很多時候已經變了味道,但是對於真正想要學習物理的同學,競賽的條件是獨一無二的

最後,我也希望你不要因為物理而放棄許多人文的東西。科學和美學是相同的,很多科學家都是從自然中尋找美發現美的。因此,陶冶自己的人文素養,也是非常必要的。你看哪個物理學家是胸無點墨的??

關於提問者的書,以下幾本可以參考下:

(這些書目並不是馬上去讀,我的建議是學到高二有一定物理基礎或者說競賽到一定層次了,再來參考,看這些書之前最好自學下微積分。很多科普書雖然講得很通俗,但是從長遠來看,對能力的培養作用並不是很大)

《力學》 舒幼生
講得非常細,而且附帶題目很有水平~非常適合打基礎

《新概念物理學教程》 趙凱華等
新概念系列個人認為編得不錯,雖然內容眾多且看似寬泛。但是,在介紹物理前沿和學科應用交叉方面卻是其他教材沒辦法比擬的。

《The Feynman's Lectures on Physics》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費曼物理學講義不用說了。。很經典的教材

《Physical Universe》
某華盛頓大學的教授推薦的天文方面的教材,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相對論與時空》
05年為了紀念愛因斯坦出的小冊子

《自然科學中的混沌與分形》 劉式適 等
混沌與分形是數學和物理學中最美的部分,我就是被混沌和分形深深吸引才走向物理學方向的。

對於《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我的建議是,看就看吧,不懂的不要深究。一旦深究,很容易走入歧途,誤解霍金他老人的意思,會沖擊你的世界觀並帶來混亂。所以書的話我的建議是最好是有帶公式的定量的闡述。

物理學史數學史方面的書 :

《數學悖論與三次數學危機》 湖南科技出版社
裡面對於人們邏輯的形成發展有著相當多的探討。建議去讀。

《數學證明》 蕭文強
這是一本相當好的書!!可以看作是搞科研的預備知識,裡面對於創新型思維的培養和研究的歷程和所應該注意的事項有著詳細的解說。不讀十分遺憾。

還有以下的幾本:

《終極理論之夢》
《簡明天文學教程》
《簡明物理學史》
《大話量子》
《微積分》(微積分是學物理的基礎呀!!)
《The World is Flat》
(囧,這不是經濟的么,但是看完之後你就知道某些數學思想的偉大了)

還有一個網站 http://prl.aps.org/
物理學評論快報的,可以學英語也可以學物理==||

哲學方面的書,看誰的並不重要,孔子孟子莊子黑格爾馬*克*思的尼采甚至毛主席的都可以。不同角度看世界往往會創造出很棒的成果。關鍵是要結合幾家之說看,看完後要思考,逐漸在物理和哲學數學框架內架構自己的世界觀。

此外除了上述幾種,建議也去看一些諸如《數據結構和演算法》,《普通化學》等其他學科的書。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沒時間看也不要緊~關鍵就是時間不能浪費了~

最後祝你成功!!

㈤ 霍金的簡明!資料

斯蒂芬•威廉•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大學學習後期,開始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運動神經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殘疾的種種困難,於1965年進入劍橋大學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任研究員。這個時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問題上,創立了宇宙之始是「無限密度的一點」的著名理論。1969年起任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科學傑出成就研究員。1972-1975年先後在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學部進行研究工作,1975-1977年任重力物理學高級講師,1977-1979年任教授,1979年起任盧卡斯講座數學教授。其間,1974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1974-1975年為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費爾柴爾德講座功勛學者。1978年獲世界理論物理研究的最高獎愛因斯坦獎。霍金的成名始於對黑洞的研究成果。在愛因斯坦之後融合了20世紀另一個偉大理論——量子理論,他認為,宇宙是有限的,但無法找到邊際,這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無法找到邊際一樣;時間也是有開始的,大約始於150億到200億年前。1988年獲沃爾夫物理學獎。
1985年霍金喪失語言能力,表達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電腦聲音合成器。他用僅能活動的幾個手指操縱一個特製的滑鼠器在電腦屏幕上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後通過電腦播放聲音,通常製造一個句子要5、6分鍾,為了合成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要准備10天。1988年寫成科普著作《時間簡史》,至1955年10月該書發行量已超過2500萬冊,譯成幾十種語言,中譯本也已出版。
1990年與結婚25年之久的妻子簡•懷爾德離婚。1995年9月16日,與他的護士伊萊恩•梅森結婚。
史蒂芬•霍金教授是當代享有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今的愛因斯坦。他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獲得英國爵士榮譽稱號。他是英國皇家學會學員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霍金1942年1月8號出生於英國牛津,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他十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游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大學畢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1963年,21歲的霍金被診斷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1965年獲得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1974年3月1日,他在《自然》上發表論文,闡述了自己的新發現—黑洞是有輻射的(所指的輻射被稱為霍金輻射)。他的新發現,被認為是多年來理論物理學最重要的進展。該論文被稱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同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75—1976年間,獲得倫敦皇家天文學會的埃丁頓勛章、梵蒂岡教皇科學學會十一世勛章、霍普金斯獎、美國丹尼歐海涅曼獎、馬克斯韋獎和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勛章6項大獎中。1978年他獲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1979年,被任命為著名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既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1979年出版了《廣義相對論評述:紀念愛因斯坦百年誕辰》。1988年,霍金的驚世之著《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發行。從研究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解答了人類有史以來一直探索的問題: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這是人類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該書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了1000餘萬冊,至今已經銷售2500萬冊。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講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他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他試圖通過自己的書籍和通俗演講,將自己的思想與整個世界交流。1993年出版了《黑洞與嬰兒宇宙及其它論文》。2000年初,霍金在美國白宮做了演講,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動的一部分,柯林頓總統親切會見他並向他表示祝賀。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發行。該書是《時間簡史》的姐妹篇。在該書中,霍金揭示了自《時間簡史》發表以來,理論物理學的偉大突破。
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

研究領域:
理論物理學:70年代霍金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霍金教授是現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這是一篇優秀的天文科普小說。作者想像豐富,構思奇妙,語言優美,字字珠璣,更讓人咋驚,世界之外,未來之變,是這樣的神奇和美妙。這本書至今累計發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近 40種語言。1992年耗資350萬英鎊的同名電影問世。霍金堅信關於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數學來表達,世人應當可以通過電影——這一視聽媒介來了解他那深奧莫測的學說。本書是關於探索時間本質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讀物,是一本當代有關宇宙科學思想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念。《時間簡史續編》 作為宇宙學無可爭議的權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間簡史續篇》是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學說的讀者而編的。該書以坦白真摯的私人訪談形式,敘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歷程和研究工作,展現了在巨大的理論架構後面真實的「人」。該書不是一部尋常的口述歷史,而是對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頭腦之一的極為感人又迷人的畫像和描述。對於非專業讀者,本書無疑是他們享受人類文明成果的機會和滋生寶貴靈感的源泉。《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間所寫文章和演講稿共13篇結集而成。討論了虛時間、有黑洞引起的嬰兒宇宙的誕生以及科學家尋求完全統一理論的努力,並對自由意志、生活價值和死亡作出了獨到的見解。
《時空本性》80年前廣義相對論就以完整的數學形式表達出來,量子理論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現,然而這兩種整個物理學中最精確、最成功的理論能被統一在單獨的量子引力中嗎?世界上最著名的兩位物理學家就此問題展開一場辯論。本書是基於霍金和彭羅斯在劍橋大學的6次演講和最後辯論而成。

㈥ 對系統課程理論的誕生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物理學像一條奔騰的大江,波瀾壯闊,源遠流長。物理學又像一棵參天的大樹,根深葉茂.生機盎然,既長出茂密的枝葉。又結出累累果實。物理學是研究物質性質、運動規律及其相互作用的學科。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又是一門帶頭學科。物理學是古老的科學,又是一門不斷發展的科學。它向著研究物質世界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探索著物質世界及其運動的奧秘。物理學是技術革命的先尋,已經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物理學的進步必將對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生活的改善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上下五千年,無數的物理學家.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光輝的業績,猶如一座座燈塔,照亮了科學技術發展的道路。我們編寫《簡明物理學史》這本書,欲提供一種精神食糧。希望通過對物理學史的簡要敘述,使大家了解物理學發展的基本脈絡.掌握物理學發展的內在規律.增加對物理學的興趣與熱愛。更主要的是從物理學史的學習中受到啟迪,得到教益,汲取奮發前進的力量。物理學的發展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我們不可能詳盡地、系統地講述物理學史,只能以物理學的各分支學科的發展為線索,重點講述幾個重要的物理事件,以說明物理概念、定律、理論的形成與社會、歷史背景和生產條件之間的關系;物理學家個人的作用以及他們的物理思想的發展過程和物理方法的運用。讓讀者從中得到啟示,受到鼓舞。為滿足不同層次的讀者的要求,並結合物理學史課程學時較少的實際,本書採用「三層次」的結構:第一層次,在每章的概述或引言中,對物理學的該分支學科歷史梗概,作簡要介紹;隨後.分成幾節,重點講述該分支學科中主要的物理事件的發生和發展,以及物理學家的貢獻.以期對該學科的來龍去脈有清楚的認識,這是本書的核心內容,限於篇幅,我們不能展

㈦ 物理論文 牛頓對經典力學的貢獻

牛頓與經典力學的建立
呂增建
焦作大學
摘要 牛頓一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
在自然科學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他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出版,
標志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經典力學理論體系的科學成就和科學的方法論啟迪了
人類征服自然的無窮智慧, 對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
響。
關鍵詞 牛頓經典力學貢獻
牛頓是偉大的物理學家, 在他所處的時代,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開普勒從第谷的觀測
資料中總結了經驗的行星三定律, 伽利略又給出了力、加速度等概念並發現了慣性定律和自
由落體定律。但是, 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是孤立的, 在邏輯上是各自獨立的東西。牛頓
正是「 站在這些巨人的肩上」 對行星及地面上的物體運動作了整體的考察和研究, 用數學方法, 使物理學成為能夠表述因果性的一個完整體系。正如牛頓所說「 自然哲學應稱之為
「 物理學,』 的目的在於發現自然界的結構和作用, 並且盡可能地把它們歸結為一些普遍的法則和一般的定律—用觀察和實驗來建立這些法則, 從而導出事物的原因和結果⋯ ⋯」 牛頓對力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體現在他的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以下簡稱《原理》
中, 這本書是科學史上極為重要的偉大著作。牛頓在《原理》書中, 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
和萬有引力定律, 對宏觀物體的運動給出了精確的描述, 總結了他自己的物理發現和哲學觀
點。可以說在整個科學史上沒有一部著作在創新或思維方面可以和該書相媲美, 在取得偉大
成就方面也是如此。它不僅標志了十六、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頂點, 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劃
時代標志, 它不僅總結和發展了牛頓之前物理學的幾乎全部重要成果, 而且也是後來所有科
學著作和科學方法的楷模。該書的出版, 標志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 立即作為新科學的經
典著作而受到崇敬, 在科學發展史上建立了一個不朽的豐碑。
1.1劃時代的巨著《原理》
《原理》一書分為兩大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 牛頓首先明確了當時人們常常混淆的幾個
重要概念, 如質量、慣性、外力、向心力、時間、空間等, 然後提出了運動的基本定理和定
律, 即牛頓力學三定律, 力的合成與分解、動量守恆定律、質心運動定律、相對性原理以及
力的等效原理等。這一部分雖然篇幅不大, 但它是全書的基礎, 內容極為重要。第二部分是
這些定律的應用, 又分為三篇, 前兩篇是用演繹推理的方法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確定了這
一定律的具體形式討論了阻尼運動、流體動力學以及流體靜力學等。在第三篇中, 用已發,
第期呂增建牛頓與經典力學的建立現的規律解釋宇宙體系, 研究天體的觀測資料, 其中包括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 衛星圍繞行星的運動, 地面上物體的降落運動和拋射運動, 慧星軌道的確定, 歲差以及潮汐現象與萬有引力的符合程度等, 首次把地上的運動與天體運動用數學方式聯系起來。
牛頓的時空觀是絕對的, 它雖然不能正確揭示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的統一
性, 不能正確揭示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 但它正確反映了當速度遠低於光速時的經典理論的
基礎, 它是在當時實驗條件下的科學總結, 是人類認識自然的一個里程碑。
1.2著名的牛頓三定律
在明確了這些概念, 建立了時空觀以後, 牛頓又精闢地闡述了著名的運動三定律。
「 定律工每個物體繼續保持其靜止或沿一直線作等速運動的狀態, 除非有力加於其上
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 定律運動的改變和所加的動力成正比, 並且發生在所加的力的那個直線方向上。」
「 定律每個作用總有一個相等的反作用和它相對抗, 或者說, 兩物體彼此之間相互
作用永遠相等, 並且各指其對方。」
牛頓三定律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發現的, 已被公認為宏觀自然規律, 並成為數學
演繹的基礎。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笛卡兒關於慣性定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對當今的物
理學家來說, 它幾乎自然地成了力學的基礎。第二定律是在明確了質量概念以後, 對伽利略
動力學思想的發展, 它是運動三定律的核心。牛頓第一和第二定律是密切相關的。第一定律
表明一個不受干擾力的質點保持它的原有的運動狀態第二定律則表明, 力只能引起原有運
動狀態的改變。故這兩個定律否定了伽利略—牛頓時代以前關於必須有力才能保持運動的
錯誤觀點。第三定律的指出, 可以說是牛頓對力學發展的一個最具創造性的獨到的貢獻, 這
個定律的確立指出了每一個力都有其反作用力, 從而對力的概念作了完整的概括。這三個看
起來非常簡單的物體運動定律作為一個整體是動力學的基礎。這個基礎, 從牛頓奠定之後又
成為近代動力學和天體力學研究的基本出發點, 因此得到物理學家, 甚至所有科學家和自然
哲學家的極大重視。
1.3萬有引力定律
在引力問題上, 牛頓在觀念上肯定了地球上的重力與天體間引力的同一性, 這在科學史上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他從建立總的力學體系出發, 排除次要因素, 發揮他高超的數學才能處理變數問題, 在前人已知引力平方反比定理的基礎上, 把向心力與物體天體的質量聯系起來,並利用了他的反作用定律, 從而推廣為普適的萬有引力定律峽。利用萬有
引力理論, 人們發現了海王星、冥王星, 解釋了今後幾百年內極多的地面現象與天體現象, 例如哈雷慧星、地球的扁形等。定律經過了實踐的嚴格檢驗, 得到了全世紀的公認。直到今天, 萬有引力定律仍是最精密可靠的基本定律之一, 也是天體力學和宇宙航行計算的基礎。
牛頓的功績及經典力學的創立對現代科學發展的影響和啟示
恩格斯在談到牛頓的成就時說, 牛頓「 藉助於萬有引力定律而創造了科學的天文學, 藉助於對光學的分解而創造了科學的光學, 藉助於二項式定理和無窮級數理論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 藉助於對力的本性認識而創造了科學的力學」 。對牛頓的科學貢獻作了極高的評價。牛頓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一生的重要貢獻是集十六、十七世紀科學先驅們成果的大成。以《原理》出版為標志創立了一個完整的經典力學理論體系, 把天地間萬物的運動規律概括在一個嚴密的統一理論中, 正確地反映了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宏觀運動規律, 從而完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自然科學的大綜合。以牛頓命名的力學是經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 也是現代工程力學以及與之有關的工程技術的理論基礎。此外, 為了說明天體現象和物理規律, 牛頓在數學上創建的微積分微積分之發明, 史學家也歸功於萊布尼茲, 他們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與微分方程, 為後來自然科學的發展提供了最為必要的思想工具和數學手段, 開創了數學發展的新紀元。同樣, 牛頓在熱學、光學、天文學等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卓越貢獻。如同歷史上一切偉大人物一樣, 牛頓雖然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他也不能不受時代的限制。他對那些暫時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歸結為上帝的安排, 提出所謂「 第一推動力」 , 花費後半生的心血寫出巧萬字的神學著述。牛頓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然而正是經典力學的建立表明了一個新時代和新科學文明的到來。
牛頓是近代理論物理學的創始人, 他所建立的力學理論體系不僅能說明已有的理論已經說明的現象, 更重要的是, 經典力學理論能預見到新的物理現象和物理事實, 並能以天文觀測或實驗證實它們的正確性。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談到物理學發展時曾指出物理學發展的動力有兩個, 一個是實驗, 另一個是物理學本身的結構。理論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 沒有實驗, 沒有對客觀現象的分析和研究就不可能有物理學的發展。和經典力學體系相應的是, 牛頓建立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新方法。他站在巨人的肩上以培根的實驗歸納方法為基礎, 又吸收了笛卡兒的數學演繹體系, 形成了他的比較全面的科學方法通過實驗和觀察即分析現象, 然後加以概括和總結為普遍法則即綜合方法, 啟開了實驗科學的大門, 使作為實驗科學的物理學形成了一個光輝的體系。這已成為人類認識事物本質的智能體現和重要的方法論之一, 三百年來為自然科學的繁榮立下了不朽功勛。
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和他的方法論使物理學在十八、十九世紀期間得以迅速發展, 並成為那時理論物理學的綱領或規范, 直到麥克斯韋電磁理論誕生, 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擴展到電磁領域, 提出電磁場概念。這也可以認為是牛頓引力場理論的一次重大飛躍。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建立以及人們對自然過程的物理認識都可以看作是牛頓思想的一種系統的發展。
牛頓是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在自然科學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 給兩個多世紀的自然科學的
內容和結構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他的經典力學體系所奠定的物理基礎和方法啟迪了人們征服
自然的無窮智慧, 二百多年來受到人們的高度崇敬。他的科學成就和哲學觀點不僅對當時的學術界和思想界起著重大推動作用, 而且還影響了的後來的一些社會變革, 對現代化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參考文獻
谷世義物理學史簡編 天津和科學技術出版社,
陳毓芳, 鄒延肅物理學史簡明教程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丁士章等簡明物理學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周培源在紀念牛頓《原理》三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物理通報,
錢令希等中國大網路全書物理學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梅益等中國大網路全書物理學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熱點內容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
師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0:37:15 瀏覽:824
課堂整老師 發布:2025-05-19 23:37:16 瀏覽:919
天才的英語 發布:2025-05-19 19:40:53 瀏覽:547
2016繼續教育考試答案 發布:2025-05-19 17:57:30 瀏覽:128
學生喜歡的教師 發布:2025-05-19 17:55:49 瀏覽:778
白涼粉是什麼原料做的 發布:2025-05-19 17:32:44 瀏覽:381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