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章丘歷史天氣

章丘歷史天氣

發布時間: 2022-04-18 11:28:30

❶ 章丘市簡介

你好!濟南市章丘市簡介章丘市地處齊魯腹地,南依泰山,北臨黃河,西距省會濟南40公里,是省轄、濟南市代管的縣級市,總面積1855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6個街道辦事處,908個行政村(居),總人口99.4萬。
章丘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先人早在8000年前即在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並創造了歷代英才。有城子崖遺址、齊長城、東平陵故城等眾多歷史遺跡,近年發現的洛庄漢墓、危山兵馬俑名揚海內外。歷代名人輩出,是戰國時期哲學家鄒衍、唐代名相房玄齡、宋代詞人李清照、近代商業資本家孟洛川的故鄉。章丘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25種,是全國重點產煤縣(市)、優質鋁土出口基地和石灰石儲區。境內自然景觀優美,有百脈泉、七星台、錦屏山、朱家峪民俗村等風景區。市區群泉噴涌,素有「小泉城」之稱。交通便利,膠濟鐵路、濟青路、經十東路和濟青高速貫穿東西,O九路、章萊路縱貫南北;濟南國際機場距市區35公里。
2003年,我市緊緊抓住濟南東擴的發展機遇,提出了「建設濟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的定位,確立了「一二三四六六」的總體思路。一個總目標:即建設富裕、文明、開放的新章丘。兩個平台:即依託濟王路、濟青路,以山東明水經濟開發區為龍頭,打造良好「發展平台」;依託市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各職能部門在「中心」設立窗口,打造優質「服務平台」。三個關鍵:即加大投入、體制轉換和環境創新。四個對接:即加快與濟南的城市對接,產業對接,基礎設施對接,科技和人才對接。六大戰略:即工業強市、科教興市、依法治市、城鎮帶動、外向拉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六大突破:即在經濟結構調整、深化改革、對外開放、民營經濟、環境創新和加快城市化進程上重點突破。新的思路,推進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經濟實力顯著提升。2005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18億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2萬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2.1億元,年均增長20.6%。2006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31.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48億元,分別增長22.8%和30.2%。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13家,中國重汽、濟鋼、可口可樂、中集車輛等一批大項目落戶我市,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動力、汽車、鋼鐵、化工、機械裝備、生物制葯六大主導產業為支撐的發展格局。連續兩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50強,2006年列第49位。
城鄉環境顯著變化。圍繞建設現代化山水園林中等城市目標,突出特色,建設精品,五年累計完成城建投入50多億元,建成區面積由「九五」末的18.36平方公里拓展到3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38%。實施城區「三縱六橫」框架路和村村通硬化路工程,城鄉道路通車里程達到1966公里。實施大綠化工程,五年新增綠化面積65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8%,人均綠地面積12.8平方米,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百脈泉公園獲「全球優秀生態旅遊景區」稱號。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41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75元。2004年,率先在全省免徵農業稅及其附加,農民人均減負增收70.6元。居民儲蓄存款余額88 億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6億元。城鎮人均住宅面積和農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積分別達到31.3平方米和37.6平方米。城鎮居民家庭電腦、汽車普及率分別達到52%和10%。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2005年在全省率先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雜費,免除貧困家庭學生課本費,並對特困生發放生活補助。投資8億多元,新建章丘中學、實驗中學、實驗小學等教育重點工程,完成39所農村中小學標准化改造,辦學條件走在全省前列。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達到92.5%。落實「兩確保一低保」,實施安居工程,對農村弱智困難戶、殘疾人實施救助,對建國前老黨員、經濟薄弱村支部書記發放生活補助,實現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先後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山東省文明城市、平安山東建設先進市。

❷ 山東氣象台天氣預報老說半島內陸山東半島內陸包括哪些城市請高人指點!!!!

范圍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等六市及濱州市的無棣、沾化2個沿海縣所屬陸域。

半島位於山東省東部、膠萊谷地以東,伸入渤海、黃海間,東西最長290千米,南北最寬190千米,最窄處50千米,總面積7.3萬平方公里,約北緯35°05′~37°50′,東經119°16′——122°42′,三面環海,隔海與遼東半島和日本相望。

界劃以河口區新戶鎮與沾化區交界和日照嵐山口與嵐山頭蘇魯交界處的綉針河口兩點連線以東的部分。半島三面臨海,北面與遼東半島隔渤海灣相望,東部與韓國隔海相望。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主體區范圍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青島等六市及濱州市的無棣、沾化2個沿海縣所屬陸域,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6.4萬平方公里。

(2)章丘歷史天氣擴展閱讀:

山東半島的相關情況:

1、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氣候良好,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由於受海洋的影響,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2、山東半島各水系均屬獨流入海的山溪性河流。因此大都源短流急,雨季流量大,枯季流量小甚至乾涸。山東半島分膠東東部、膠東北部、膠東南部、東南沿海、膠濰彌河、黃河、神仙溝、小清河等8個水系。

❸ 章丘現在涼快么

現在章丘天氣33度、1號晚上到8號氣溫在28度左右。晚上蓋毛巾被就可以。

❹ 濟南章丘一年四季的天氣狀況如何

我是章丘的,一年4季,春天風大,夏天雨多,秋天乾燥,冬天乾冷

❺ 章丘在歷史與文化的介紹

《章丘在歷來史與文化自》是由陳先運編寫的一本書籍。本書上起遠古,下迄當代,按照歷史發展階段、分「古代」、「近代」和「當代」三卷,採用「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形式,展示章丘歷史文化發展過程的全貌。每卷前的「概述」,即是按編年體的形式,簡要敘述和分析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重大事件,以體現章丘歷史的發展過程、特點及其規律。

❻ 10月20號的天氣預報山東省章丘聖井大約幾點下雨

山東章丘天氣預報
10月20日(周四)
小雨
15~22℃
東北風 1-2級

看天氣圖是明天下午5點左右下雨

❼ 濟南章丘的地理環境問題有哪些

1929年7月正式設立濟南市。位於北緯36度40分,東經南一帶。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 下轄六個區、三個縣、一個縣級市,總面積達8227平方公里,2007濟南全市年末戶籍總人口607.4萬,暫住人口85.5萬。

地理概貌 濟南位於山東省的中西部,是京滬鐵路、膠濟鐵路與邯濟鐵路的交匯點,南面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清單的泰山毗鄰,北與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相依。
濟南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復雜多樣,大體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濟南境內河流較多,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還有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大明湖、白雲湖等。

行政區劃
市中區:面積280.19平方公里 人口56.22萬
歷下區:面積100.89平方公里 人口59.87萬
槐蔭區:面積150平方公里 人口34.7萬
天橋區:面積249平方公里 人口57萬
歷城區:面積1298.57平方公里 人口93.51萬
長清區:面積1178平方公里 人口53萬
平陰縣:面積826平方公里 人口35萬
商河縣:面積1162平方公里 人口60.97萬
濟陽縣:面積1076平方公里 人口53萬
章丘市:面積1855平方公里 人口98萬

氣候狀況 濟南地形復雜多樣,南為泰山山地,北靠黃河,地勢南高北低。濟南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乾燥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嚴寒乾燥,四季分明。
濟南市地處中緯度地帶,由於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主要氣候特徵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雨量集中。
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十分典型的國家,而濟南市則是季風氣候明顯區域之一。冬季亞洲大陸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壓,濟南市被變性極地大陸氣團所控制,常受來自北方冷空氣侵襲,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風。夏季受熱帶、副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天氣炎熱,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風。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轉夏季、夏季轉冬季的過渡季節,風向多變。一年之中,在不同季節,全市處在不同大氣環流控制之下,構成了春暖、夏熱、秋爽、冬寒四季變化分明的氣候。濟南市冬季長達136~15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兩個月。
冬冷夏熱,雨量集中。冬季濟南市受蒙古冷高壓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風,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氣侵入,使氣溫不斷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極端最低溫度平均在-20℃以下(平陰縣為-18.9℃,長清縣為-19.1℃,濟南市北郊為-19.7℃,濟南市東郊為-22.5℃,章丘縣為-24.5℃),低於-10℃的嚴寒日數98%集中在冬季。最大凍土深度為45厘米左右,最大積雪深度為20厘米左右。冬季降水量在20~25毫米,僅佔全年總降水量的3.0~3.7%,整個冬季雨雪稀少,北風頻吹,乾燥寒冷。夏季炎熱,季平均溫度在26℃左右,極端最高溫度超過40℃,日最高氣溫≥40℃的酷熱日數均出現在夏季。夏季不僅炎熱,且多降水,雨熱同季。夏季降水量全市各縣區平均都在400毫米以上,全年6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7月份降水日數平均在15天左右,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數集中在7、8兩月,佔全年暴雨日數的70%。
自然資源 全市土地資源總面積8154平方公里。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公里,平原5000平方公里。全市有棕壤、褐土、潮土、沙姜黑土、水稻土、風砂土6個土類。粘土、石灰岩、白雲岩、質優量大,但尚未被充分地開發利用。「濟南青」輝長岩和「柳埠紅」花崗岩已遠銷歐亞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待於擴大生產規模。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煤、花崗石、耐火粘土以及銅、鉀、鉑、鑽等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等。特別是石灰岩品位高、儲量大。花崗石的黑色花崗石,質地純正,為國內獨有。林木資源分喬木、灌木兩大類,共有60多科,300多種。南部山區盛產蘋果、黃梨、柿子、核桃、山楂、板栗等,並產有遠志丹參、棗仁、野菊、香附等多種葯材。北部臨黃平原的大棗也有很高的產量。另外,白蓮藕、大蔥、玫瑰花、蘆葦等植物也有較高的產量,並在省內外享有盛名。水資源15.9億立方米,可利用量14.7億立方米。

本頁數字均為1985年土地普查數據。1985年,濟南市總面積為563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684平方公里。全市耕地率47.6%,高於全省47%、全國平均10.4%的水平。平陰、長清、歷城及章丘南部山區中有耕地1508.3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56.2%,因地勢較高,田塊支碎,耕地質量較差,耕作困難,農作物產量較低。北部平原地區有耕地710.9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26.5%,該區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是糧菜精種高產區。因城鎮及工礦企業的排污,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沿黃、沿清地帶有低窪耕地465平方公里,占總耕地面積的17.3%,這部分耕地有內澇危害。全市人均佔有耕地0.07公頃,低於全省人均0.1公頃、全國人均0.13公頃的水平。全市城鎮工礦、交通用地84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5%。林地面積736.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3.1%,人均0.02公頃。荒山荒地面積949.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9%。
水資源 由降水及黃河側滲補給形成的全市天然水資源總量為16.0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1億立方米,占總量的38%;地下水9.66億立方米,占總量的62%。在現狀水利設施及其正常運用條件下,結合天然水資源的特點,可以攔蓄提引的水量,即多年平均可利用量為11.92億立方米。占天然水資源總量的74.2%;其中地表水4.29億立方米,地下水7.63億立方米。1985年,國民經濟各部門實際需水量12.48億立方米。其中,工業生產及城鎮生活用水3.3億立方米,佔26.4%;農業灌溉及農村生活用水8.94億立方米,佔71.6%�;其他用水0.24億立方米,佔2%。
濟南市天然水資源分布的特點:南部變質岩山區及平陰山區,年降水量及地表徑流均比平原區為大;從山區到平原,年降水量由710毫米,遞減為645毫米;年徑流深由197毫米,遞減為80毫米。山高坡陡水流失,成為全市的貧水區。中部山前平原地下水富集,泉水眾多,未大量開采前,以泉的形式自然排泄。北部沿黃地區,有著豐富的客水資源(黃河來水),淺層地下水也富集。濟南市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部小清河兩岸地區及平陰沿匯盆地,是濟南市工農業生產基地;由於地下水具有比地表水更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所以長期以來把地下水作為主要水源,進行高度集中的開采。特別是市區,日開采量由50年代的十幾萬噸,增加到80年代的70萬噸左右,導致采補失調,泉水斷流。而在長清縣的孝里、許寺一線及平陰縣的舊縣、東阿條帶狀地區,蘊藏著豐富而水質良好的地下水資源,有待於開發。地表水的開發利用,受工程運用條件制約,同時地表水的污染狀況也妨礙了對地表水進一步的開發利用。境內地表水主要用於農業灌溉。地表水灌溉面積263.8平方公里,佔全市灌溉面積的21%。由於小清河水源不足,污染嚴重,在灌溉上有引黃取代引清的趨勢。自1965年引黃復灌以來,在積極慎重的方針指導下,充分發揮黃河的水資源優勢,為農業灌溉、城市供水提供了優質水源。

交通狀況 濟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截至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9833.1公里,目前,濟南向東有濟青(濟南—青島)高速公路,向南、向北有京福(北京—福州)高速公路、京滬(北京—上海)高速公路,向西有濟聊(濟南—聊城)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公路將濟南環繞其中,國道104線、105線、220線、308線、309線及16條省道橫貫濟南。濟南作為全省公路網路中心和高速公路樞紐地位已經確立。2007年,隨著濟菏(濟南—菏澤)高速、濟萊(濟南—萊蕪)高速、繞城高速大北環等重點工程項目的逐步建成通車,濟南公路通達深度和公路集疏能力將進一步提高。

❽ 章丘天氣今天下午的有雨嗎,有風嗎一有多大

現在下起了毛毛雨,不過應該下不大,老鄉採納下

❾ 濟南章丘一年四季的天氣狀況如何

春天比較短 幾乎沒感覺出來就進入夏天了 我是章丘人 覺得要是山西過來的話 做好防暑很必要 。來看看百脈泉 眼明泉都不錯的哦

❿ 介紹章丘

章丘境內也泉水眾多 百脈泉等 號稱「小泉城「

章丘歷史悠久是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先人早在8000年前即在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並創造了歷代英才。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明代戲曲家李開先等都曾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盡領風騷。

咱章丘大蔥更是享譽世界
章丘人民務工經商歷史悠久,世稱「鐵匠之鄉」。境內有百脈泉、白雲湖、七星台、錦屏山等自然景區和城子崖遺址、東平陵故城、齊長城等歷史遺跡,近年發現的洛庄漢墓、危山兵馬俑名揚海內外。歷代名人輩出,是戰國時期哲學家鄒衍、唐代名相房玄齡、宋代詞人李清照、近代著名商業資本家孟洛川的故鄉。
章丘八大景詩
高聳危山聖井澄,綉江春漲流水聲。百脈寒泉珍珠滾,黌堂夜雪粉妝城。
錦川煙雨時時潤,龍洞熏風日日清。白雲棹罷歸來晚,卧看東嶺曉月明。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