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的限度教案
化學反應限度就是說化學反應能夠進行的最大程度。
最大程度就是說達到了平衡狀態。
達到平衡狀態,各組分的濃度商滿足K。
所以K是表示反應進行程度的重要標志。
一般來說,所說的反應限度就是說達到了平衡,不應該簡單理解成比較K的大小。
因為同等的溫度下,通過改變條件也可以讓平衡移動,平衡移動就可以認為反應限度發生了改變。
② 【高一化學】化學反應的限度問題》》》
C
談不上可逆
因為溶解在高中階段被認為是物理變化
硫酸銅飽和溶液不能在溶解新的硫酸銅晶體
所以質量不變
但是膽礬溶解於水和膽礬從水中析出的過程沒有結束
所以形狀會變得規則
③ 化學反應限度的定義
化學反應限度1、概念:化學反應限度就是研究可逆反應所能達到的最大程度。2、可逆反應:在同一反應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化學反應。3、說明:(1)絕大多數反應都有一定的可逆性。一個反應是可逆反應的必需條件:在同一反應條件下進行。(2)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單位時間內生成的該物質的量與消耗的該物質的量相等,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3)化學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在化學平衡狀態下化學反應仍進行,但是反應混合物的組成保持一致,當反應條件改變時,原化學平衡狀態被破壞,一段時間後會達到新的平衡。
④ 為證明化學反應有一定的限度,進行如下探究活動:I、取5mL 0.1mol/L的KI溶液,滴加5-6滴FeCl3稀溶液;Ⅱ
(1)活動(Ⅰ)中發生反應:2KI+FeCl3=I2+2KCl+Fe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我I:2Fe3++2I-=2Fe2++I2 ;碘溶於水呈棕黃色;碘單質易溶於有機溶劑四氯化碳,所以CCl4能萃取水中的碘,溶液呈紫紅色,由於CCl4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在混合液的下層,將分液漏斗放在鐵架台上,振盪靜置後,待液體分層後,將分液漏斗頸上的玻璃塞打開,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准分液漏鬥上的小孔,再將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擰開,使下層液體慢慢沿燒杯壁流下;
故答案為:2Fe3++2I-=2Fe2++I2 ;待液體分層後,將分液漏斗頸上的玻璃塞打開,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准分液漏鬥上的小孔,再將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擰開,使下層液體慢慢沿燒杯壁流下;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後的上層清液滴加2-3滴K4[Fe(CN)6]溶液,產生藍色沉澱,則猜想一不成立,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動III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盪,乙醚層呈血紅色,證明猜想二正確;
故答案為:
實驗操作 | 現象和結論 |
步驟一:取萃取後得到的上層清液,加入2滴K4[Fe(CN)6](亞鐵氰化鉀)溶液 | 則猜想一不成立 |
步驟二:取探究Ⅲ中所得溶液,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盪,靜置分層 | 則猜想二成立 |
故答案為:4Fe3++3[Fe(CN)6]4-=Fe4[Fe(CN)6]3↓;
(3)cmol/LKI標准溶液VmL,含有碘離子的物質的量為n=cmol/L×0.001V=0.001cVmol,失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001cVmol,鐵離子變成亞鐵離子化合價降低1價,得到1個電子,所以被還原的鐵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01cV,氯化鐵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
0.001cvmol |
0.025L |
故答案為:0.04cV.
⑤ 化學反應的限度問題怎麼做
化學里分熱力學和動力學。
熱力學是研究能不能反應的問題,就是樓主說的反應限度的問題
動力學研究的是反應速率問題。反應限度可以根據物質的標准焓和熵,計算出一定溫度下的吉布斯自由能,根據吉布斯自由能就可以計算出平衡常數了;再根據平衡常數中,各物質的濃度,以及原子反應的等量關系,就可以計算限度問題了
⑥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
化學反應速率就是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程度(平均反應速度),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或專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來表示屬.在容積不變的反應容器中,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
化學反應限度就是研究可逆反應所能達到的最大程度.也即化學反應動態平衡.
⑦ 化學反應的限度
1、概念:化學反應限度就是研究可逆反應所能達到的最大程度。
2、可逆反應版:在同一反應條權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化學反應。
3、說明:
(1)絕大多數反應都有一定的可逆性。一個反應是可逆反應的必需條件:在同一反應條件下進行。
(2)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3)化學平衡時一種動態平衡。在化學平衡狀態下化學反應仍進行,但是反應混合物的組成保持一致,當反應條件改變時,原化學平衡狀態被破壞,一段時間後會達到新的平衡。
⑧ 高二化學選修四德育滲透教案或法制滲透教案,急!!!!!!!!在線等
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案一例
課題 高中化學②必修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三節 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理解和掌握用濃度的變化量所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單位及實際意義。
2)了解反應速率變化與化學方程式系數的關系掌握反應速率的計算方法。
3)理解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是反應物的性質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是外界條件如濃度、溫度、催化劑、固體表面積等並能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觀察、對比分析和思考與交流等學習方法學會從實驗中驗證化學原理從物質結構上分析物質的性質並能應用化學原理在生活和生產實際中調控反應速率。
3.情感態度德育目標
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是反應物的性質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是外界條件。它充分體現了「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這一哲學原理說明一個人的成長、成功、成才取決於自身的努力但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條件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 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單位影響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是本節課的重點。
2. 化學反應速率的變化與化學方程式系數的關系及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難點。
三、教學儀器
教材實驗25、實驗26中的有關實驗儀器和葯品
四、教學方式
通過實際情景引出課題通過實驗觀察、對比分析驗證課題通過思考與交流使學生能運用課題原理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世間的物質千千萬萬物質的變化奧秘無窮。化學變化即化學反應有兩個根本問題即物質變化產生新物質和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但還有兩個實際問題即化學反應速率快慢和化學反應的限度程度。
2.提問 在生活、生產的實際中有哪些是「快」的反應離子反應、燃燒反應、炸葯爆炸哪些是「慢」的反應金屬腐蝕、食物腐敗、塑料老化、溶洞形成化學反應快慢進行的定量描述———「反應速率」。
3. 板書課題 一化學反應的速率
1 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來表示。
2 反應速率的單位mol /L·min或mol /L·s固體、純液體無濃度作為1的常數。
3 反應速率的意義是平均反應速率同一反應用不同的反應物或生成物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數值可能不同但意義相同。
4 反應速率比等於化學方程式系數比。
二、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是反應物的性質
1內因金屬性、非金屬性還原性、氧化性酸性、鹼性等
2外因溫度、濃度、氣體壓強、催化劑等
4.滲透德育
從哲學原理可知「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事物的變化取決於事物的內部即內因在已學過的鹼金屬Na、K、Rb、Cs分別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F2、Cl2、Br2、I2分別與H2化合的條件不同及生成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不同說明反應速率的大小決定於反應物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的強弱。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明一個人的成長、成功、成才取決於自身的努力同學們看到的、身邊的古代的、現代的例子很多從中可以得到那些啟發和自醒呢 「人的差異在於業余時間」愛因斯坦這句名言說明什麼道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外因是變化的條件」。一個人的成長、成功、成才取決於自身的努力之外但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條件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外界條件對每個人的成長發展對國家的發展壯大、繁榮富強是何等重要。 結合學生中的事實說明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學習努力程度有關。
三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條件———溫度、濃度、催化劑、反應物接觸面積、氣體反應的壓強、紫外線、電磁波等。
5.學生實驗教材『實驗25』『實驗26』
①溫度不同對雙氧水分解速率的影響
②催化劑不同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6.思考與交流
見教材p45頁學生回答、老師點評
7.小結
升高溫度可增大反應速率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反應速率使用催化劑正催化劑可增大反應速率增大固體表面積z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可增大反應速率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可增大反應速率。但並不是所有反應都必須增大反應速率有些反應需要減慢反應速率如金屬腐蝕、食物腐敗、塑料老化它可以使用負催化劑。
五、練習與作業
1.練習 ① 在一個2 L的容器里盛入8.0 mol某氣態反應物5 min後測得這種氣態反應物 還剩餘6.8 mol這種反應物的化學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的合成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的產量解決了人類生存的基本問題若在的密閉容中加入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分鍾後測得N2的物質的量為03 mol則此反應的平均速率νx表示不正確的是 νNH3mol·-1·min-1 νmol·-1·min -1 νmol·-1·min -1 νNH3mol·-1·min -1
2.作業教材P50頁習題1、2、3、
⑨ 化學反應與限度需要學習哪些東西
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
一、化學反應速率
(1)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
(2)計算
a. 簡單計算
b. 已知物質的量n的變化或者質量m的變化,轉化成物質的量濃度c的變化後再求反應速率v
c. 化學反應速率之比 = 化學計量數之比,據此計算:
已知反應方程和某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求另一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
已知反應中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應方程。
d. 比較不同條件下同一反應的反應速率
關鍵:找同一參照物,比較同一物質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轉化成同一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
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反應物自身的性質(內因)
(2)外因:
a. 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b. 升高溫度(任何反應,無論吸熱還是放熱),加快反應速率 c. 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
d. 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e. 固體表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f. 光、反應物的狀態、溶劑等
三、化學反應的限度
1、可逆反應的概念和特點
2、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學反應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學反應,不同的條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 化學反應限度的概念:
一定條件下, 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狀態」,這種狀態稱為化學平衡狀態,簡稱化學平衡,這就是可逆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
b. 化學平衡的曲線:
c. 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
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
↓
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
↓
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
d. 怎樣判斷一個反應是否達到平衡:
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 反應物與生成物濃度不再改變;混合體系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 不再發生變化;條件變,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發生變化。化學平衡的特點:逆、等、動、定、變、同。
3、化學平衡移動原因:v正≠ v逆
v正> v逆 正向 v正.< v逆 逆向
濃度: 其他條件不變, 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 正向移動 反之
壓強: 其他條件不變,對於反應前後氣體,總體積發生變化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 反之…
溫度: 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 反之…
催化劑: 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但平衡的移動無影響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的一個條件,平衡將向著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發生移動
⑩ 什麼是化學反應限度
化學反應限度是針對可逆反應而言的,
可逆反應到一段時間時,化學反應正向反應速度與逆向反應速度相等,此時看上去反應似乎「停止」,這就達到了化學反應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