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 2022-04-24 19:35:37

A. 山西省長治市九年級上冊化學書是什麼

是滬教版。
目前全國小學教材大概有多個版本被使用,全國范圍內的素質教育改革,並不是整齊劃一地進行的,而是分片區、分階段推進的。

B. 九年級上冊化學滬教版第一章《開啟化學之門》的知識點

看看我的課件吧

C. 求廣東清遠中學物理(粵教滬科版)八、九年級上冊,中學化學(粵教科學版)九年級上冊的目錄,最好有圖片

物理粵教來滬科版八年級物理源封面及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大家都來學化學
1.1 身邊的化學
1.2 化學實驗室之旅
1.3 物質的變化
1.4 物質性質的探究
第二章 空氣、物質的構成
2.1 空氣的成分
2.2 構成物質的微粒(Ⅰ)——分子
2.3 構成物質的微粒(Ⅱ)——原子和離子
2.4 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
第三章 維持生命之氣——氧氣
3.1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3.2 製取氧氣
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3.4 物質構成的表示式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1 我們的水資源
4.2 水的組成
4.3 質量守恆定律
4.4 化學方程式
第五章 燃料
5.1 潔凈的燃料——氫氣
5.2 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3 二氧化碳的性質和製法
5.4 古生物的「遺產」——化石燃料
附錄一 相對原子質量表
附錄二 部分化學名詞漢英索引
附錄三 元素周期表

D. 求初三化學上學期的那些文字表達式,滬教版的

磷+氧氣 點燃 五氧化二磷.鐵+氧氣 點燃 四氧化三鐵.碳+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

E. 求 初三上滬教版化學 文字表達式和現象 所有的 簡單易懂、別復制一大堆給我

初中化學方程式反應現象及應用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2MgO 白色信號彈
現象:(1)發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熱量(3)生成白色粉末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Fe3O4
現象:(1)劇烈燃燒,火星四射(2)放出熱量(3)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細沙,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4、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2CuO現象:銅絲變黑、用來檢驗是否含氧氣。
6、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2Al2O3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有白色固體生成。
7、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2H2O 高能燃料
現象:(1)產生淡藍色火焰(2)放出熱量(3)燒杯內壁出現水霧。
8、紅(白)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2P2O5 證明空氣中氧氣含量
現象:(1)發出白光(2)放出熱量(3)生成大量白煙。
9、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SO2現象:
A、在純的氧氣中
發出明亮的藍紫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在空氣中燃燒
(1)發出淡藍色火焰(2)放出熱量(3)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10、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CO2
現象:(1)發出白光(2)放出熱量(3)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1、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2CO
12、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 C + CO2 2CO(是吸熱的反應)
13、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2CO2
現象:發出藍色的火焰,放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4、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
CO2 + H2O===H2CO3現象:石蕊試液由紫色變成紅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 H2O=== H2SO3SO3 + H2O H2SO4
15、生石灰溶於水:CaO + H2O=== Ca(OH)2(此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注意:鹼性氧化物+水→鹼
氧化鈉溶於水:Na2O + H2O==2NaOH
氧化鉀溶於水:K2O + H2O=== 2KOH
氧化鋇溶於水:BaO + H2O === Ba(OH)2
16、鈉在氯氣中燃燒:2Na + Cl2 2NaCl (無氧也能夠燃燒)
17、2Hg + O2 2HgO 銀白液體、生成紅色固體 拉瓦錫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實驗
18、2Cu + O2 2CuO 紅色金屬變為黑色固體 用來檢驗是否含氧氣
19、無水硫酸銅作乾燥劑:CuSO4 + 5H2O CuSO4•5H2O
二、分解反應:
20、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O2 ↑
現象:(1)電極上有氣泡產生。H2:O2=2:1
正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負極產生的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21、加熱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現象:綠色粉末變成黑色,試管內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2、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2KClO3 2KCl + 3O2 ↑
23、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4、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 2H2O2 2H2O + O2↑
現象: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4、加熱氧化汞:2HgO 2Hg + O2↑紅色變為銀白、生成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拉瓦錫實驗
25、鍛燒石灰石:CaCO3 CaO+CO2↑(二氧化碳工業製法)
26、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現象:石蕊試液由紅色變成紫色。
27、硫酸銅晶體受熱分解:CuSO4•5H2O CuSO4 + 5H2O
三、置換反應: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8、鋅和稀硫酸反應:Zn + H2SO4 === ZnSO4 + H2↑
29、鎂和稀硫酸反應:Mg + H2SO4 === MgSO4 + H2↑
30、鋁和稀硫酸反應: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31、鋅和稀鹽酸反應:Zn + 2HCl === ZnCl2 + H2↑
32、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33、鋁和稀鹽酸反應:2Al + 6HCl === 2AlCl3 + 3H2↑
28-33的現象:有氣泡產生。
34、鐵和稀鹽酸反應:Fe + 2HCl === FeCl2 + H2↑
35、鐵和稀硫酸反應:Fe + H2SO4 === FeSO4 + H2↑
34-35的現象: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6、鐵與硫酸銅反應:Fe+CuSO4 == Cu+FeSO4
現象:鐵條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的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
(古代濕法制銅及「曾青得鐵則化銅」指的是此反應)
37、鋅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CuSO4 + Zn == ZnSO4 + Cu
現象:鋅片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的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無色。
38、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現象:銅片表面覆蓋一層銀白色的物質,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
(3)金屬氧化物+木炭或氫氣→金屬+二氧化碳或水
39、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4Fe + 3CO2↑冶煉金屬
40、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2Cu + CO2↑冶煉金屬
現象:黑色粉未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1、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Cu + H2O
現象:黑色粉末變成紅色,試管內壁有水珠生成
42、氫氣與氧化鐵反應:Fe2O3+3H2 2Fe+3H2O
43、水蒸氣通過灼熱碳層:H2O + C H2 + CO 水煤氣的製法
四、復分解反應:
1、鹼性氧化物+酸→鹽+H2O
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ZnO+2HNO3==Zn(NO3)3+H2O
2、鹼+酸→鹽+H2O
Cu(OH)2+2HCl===CuCl2+2H2O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Mg(OH)2+2HNO3===Mg(NO3)2+2H2O
Ba(OH)2+H2SO4===BaSO4↓+2H2O
Al(OH)3 + 3HCl =======AlCl3 + 3H2O 白色固體溶解 胃舒賓士療胃酸過多
3、酸+鹽→新鹽+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實驗室製取CO2 、除水垢
Na2CO3+2HCl===2NaCl+H2O+CO2↑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泡沫滅火器原理
HCl+AgNO3===AgCl↓+HNO3白色不溶解於稀硝酸的沉澱(其他氯化物類似反應) 應用於檢驗溶液中的氯離子
H2SO4+BaCl2===BaSO4↓+2HCl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SO42 — 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生成白色沉澱、不溶解於稀硝酸 檢驗Ba2+的原理
NaHCO3+HCl===NaCl+H2O+CO2↑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泡沫滅火器原理
4、鹽1+鹽2→新鹽1+新鹽2
KCl+AgNO3===AgCl↓+KNO3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BaCl2+2AgNO3===2AgCl↓+Ba(NO3)2
5、鹽+鹼→新鹽+新鹼
CuSO4+2NaOH===Cu(OH)2↓+Na2SO4藍色沉澱
FeCl3+3NaOH===Fe(OH)3↓+3NaCl 紅褐色沉澱溶解、溶液呈黃色
Ca(OH)2+Na2CO3==CaCO3↓+2NaOH有白色沉澱生成 工業制燒鹼、實驗室制少量燒鹼
NaOH+NH4Cl===NaCl+NH3↑+H2O生成使濕潤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 應用於檢驗溶液中的銨根離子
五、其它反應: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 +Ca(OH)2 ===CaCO3↓+ H2O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檢驗CO2,也可以用CO2檢驗、石灰漿粉刷牆壁)

F. 同素異形體什麼時候學的

您好!第一次學習的話是在初中,九年級上冊的化學滬教版九年級上冊中有提及同素異形體。
第二次學習的話是在高中,高一的蘇教版必修2中也有提及同素異形體。
如果你以後學習大學化學的話也會再次接觸到同素異形體的知識。
同素異形體,是指由同樣的單一化學元素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質的單質。同素異形體之間的性質差異主要表現在物理性質上,化學性質上也有著活性的差異。例如磷的兩種同素異形體,紅磷和白磷,它們的著火點分別是240和40攝氏度,但是充分燃燒之後的產物都是五氧化二磷;白磷有劇毒,可溶於二硫化碳,紅磷無毒,卻不溶於二硫化碳。同素異形體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轉化是一種化學變化。
同素異形體的存在不是個別的孤立的現象,而是非金屬元素(也包括周期表上對角線附近的少數金屬)的最外層電子數較多,成鍵方式多樣的宏觀反映。稀有氣體元素由於原子結構的穩定性,氫及鹵素由於成鍵方式的單一性,都難以形成同素異形體。
生活中最常見的,有碳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石墨、富勒烯、碳納米管、石墨烯和石墨炔;磷的同素異形體:白磷和紅磷;氧的同素異形體:氧氣、臭氧、四聚氧和紅氧。

G. 滬教版化學九上知識點

1、 什麼是化學? 答: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2、 化學史上什麼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答:原子論(道爾頓)和分子學說(阿伏加德羅)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
3、 化學變化的基礎是什麼?(化學反應的實質?原子論和分子學說的主要內容?)答: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
4、 誰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並製得了元素周期表?答:1869年,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5、 物質的種類繁多(達3000多萬種),但組成它們的基本成分是——元素,元素只有100多種。水、氧氣、二氧化碳的一個共同點:都含有氧元素。
6、 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葯、燒瓷器,發明很早,對世界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
7、 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製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會煉鐵、煉鋼。
8、 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鳥籠:隔水、透氣
9、 用納米技術製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直徑6mm的尼龍繩能吊起2t的汽車)(1nm=10-9m),使化學在材料、能源、環境、生命科學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10、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提高生活質量中有哪些應用?(化學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答:①利用化學生產農葯和化肥,以提高糧食產量;②利用化學合成葯物,保障人體健康;③利用化學開發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類生存條件。
11、什麼是綠色化學?綠色化學也叫環境友好化學 (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 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
1、舉例說明什麼是物理變化?答: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汽油揮發、冰雪融化、電燈發光、氣球爆炸等。
2、舉例說明什麼是化學變化?答: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鎂條燃燒、鐵生銹、食物腐敗、人的呼吸、火葯爆炸等。
⑴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是有新物質生成。
⑵化學變化中伴隨的現象是:放熱、吸熱、發光、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
⑶化學變化中發生能量(熱量)變化,這種變化通常以放熱、發光的形式表現出來。
3、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4、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聯系是:在化學變化過程中一定同時發生物理變化,在物理變化中一定不發生化學變化。
5、什麼是物理性質?包括的內容?答: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形狀、氣味、味道、密度、硬度、溶解性(是否溶於水)、揮發性、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6、什麼是化學性質?包括哪些內容?答: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包括:可燃性、助燃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腐蝕性、毒性等。
課題2
1、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習化學的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2、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
3、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與結論→反思與評價
4、化學學習的特點:①關注物質的性質②關注物質的變化 ③關注物質變化的過程及其現象並進行比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結論
5、蠟燭燃燒實驗(描述現象時不可出現產物名稱)
(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
(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現象:兩端先碳化;結論:外焰溫度最高
(3)檢驗產物 H2O方法:用乾冷燒杯罩火焰上方,燒杯內有水霧
檢驗產物CO2方法:取下燒杯,立即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變渾濁
或者在火焰上方罩內壁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變渾濁
(4)燃燒時:有時會看到黑煙(為炭黑)
熄滅後:有白煙(為石蠟蒸氣),點燃白煙,蠟燭復燃。說明石蠟蒸氣燃燒。
5、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
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呼出氣體中O2的量減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即:A.呼出的氣體使石灰水出現的渾濁多,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CO2的含量高。
B.呼出的氣體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燃著的木條在空氣中能夠燃燒,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高。
C.對著呼氣的玻璃片上的水霧比放在空氣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霧多,證明呼出氣體中水的含量比空氣中水的含量高。
6、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瓶內,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氣,使之立即熄滅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瓶內,使木條復然的是氧氣,使之熄滅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③:分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變渾濁的是二氧化碳,使之無明顯變化的是氧氣。
課題3
一、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於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錐形瓶
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
可用於固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
可用於液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燒杯、蒸發皿、燒瓶、錐形瓶
不可加熱的儀器——量筒、漏斗、集氣瓶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
1、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
2、讀數時視線與刻度線及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3、注意:量筒不能用來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量程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升。
(三)稱量器--托盤天平 (用於粗略的稱量,一般能精確到0.1克。)
注意點:(1)先調整零點
(2)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
(3)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一般固體葯品稱量時,在兩邊托盤中各放一張大小、質量相同的紙,在紙上稱量。
易潮解的或具有腐蝕性的葯品(如氫氧化鈉),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燒杯、表面皿)中稱量。
(4)砝碼用鑷子夾取。添加砝碼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後加質量小的砝碼(先大後小)
(5)稱量結束後,應使游碼歸零。砝碼放回砝碼盒。
(6)讀數值=砝碼+游碼
(四)加熱器皿--酒精燈
(1)酒精燈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②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盞酒精燈;③熄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熄,不可吹熄。
(2)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應少於1/4。
(3)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物體。
(4)如果酒精燈在燃燒時不慎翻倒,酒精在實驗台上燃燒時,應及時用沙子蓋滅或用濕抹布撲蓋,不能用水沖。
(五)夾持器--鐵夾、試管夾
1、鐵夾夾持試管的位置應在試管口近1/3處。 2、手握試管夾的長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將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持部位在距試管口近1/3處;

1、 試管
(1)、用途: a、在常溫或加熱時,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b、溶解少量固體。
c、收集少量氣體的容器 d、用於裝置成小型氣體的發生器。
(2)、注意事項:
a、加熱時外壁必須乾燥,不能驟熱驟冷,一般要先均勻受熱, 然後才能集中受熱,
防止試管受熱不均而破裂。
b、加熱時,試管要先用鐵夾夾持固定在鐵架台上(短時間加熱也可用試管夾夾持)。
試管夾應夾在的中上部(或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3處)。
c、加熱固體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且未冷前試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
使試管炸裂。
d、加熱液體時,盛液量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防止液體受熱溢出),使試管與桌面
約成45°的角度(增大受熱面積,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對著自己或別人(防止液體噴出傷人)。反應時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
2、燒杯 用途:① 溶解固體物質、配製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釋、濃縮
② 也可用做較大量的物質間的反應
注意事項:受熱時外壁要乾燥,並放在石棉網上使其受熱均勻(防止受熱不均使燒杯炸裂),
加液量一般不超過容積的1/3(防止加熱沸騰使液體外溢)。
3、燒瓶:有圓底燒瓶,平底燒瓶 用途① 常用做較大量的液體間的反應
② 也可用做裝置氣體發生器
4、錐形瓶 用途:①加熱液體,②也可用於裝置氣體發生器和洗瓶器
③也可用於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注意:使用燒瓶或錐形瓶時容積不得超過其容積的1/2,蒸發溶液時溶液的量不應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
5、蒸發皿 通常用於溶液的濃縮或蒸干。
注意事項:① 盛液量不能超過2/3,防止加熱時液體沸騰外濺
② 均勻加熱,不可驟冷(防止破裂)
③ 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
6、膠頭滴管 ①膠頭滴管用於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②滴瓶用於盛放少量液體葯品
注意: ① 先排空再吸液
② 懸空垂直放在試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試劑)
③ 吸取液體後,應保持膠頭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體倒流,沾污試劑或腐蝕膠頭;
④ 除吸同一試劑外,用過後應立即洗凈,再去吸取其他葯品,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別的試劑(防止試劑相互污染。)
⑤ 滴瓶上的滴管與瓶配套使用,滴液後應立即插入原瓶內,不得弄臟,也不必用水沖冼。
7、量筒 用於量取一定量體積液體的儀器。
注意:① 不能在量筒內稀釋或配製溶液,決不能對量筒加熱 。
② 也不能在量筒里進行化學反應
操作注意: 在量液體時,要根據所量的體積來選擇大小恰當的量筒(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讀數時應將量筒垂直平穩放在桌面上,並使量筒的刻度與量筒內的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盤天平:稱量儀器,一般精確到0.1克。
注意: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放在右盤,取用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稱量熱的物體, 被稱物體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要在兩邊先放上等質量的紙, 易潮解的葯品或有腐蝕性的葯品(如氫氧化鈉固體)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
9、集氣瓶:(瓶口上邊緣磨砂,無塞 )
用途:①用於收集或短時間貯存少量氣體。②也可用於進行某些物質和氣體燃燒的反應器。
注意事項:① 不能加熱 ② 收集或貯存氣體時,要配以毛玻璃片遮蓋。
③ 在瓶內作物質燃燒反應時,若固體生成,瓶底應加少量水或鋪少量細沙。
10、廣口瓶 (內壁是磨毛的): 常用於盛放固體試劑,也可用做洗氣瓶
11、細口瓶 用於盛放液體試劑 :棕色的細口瓶用於盛裝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質,存放鹼溶液時試劑瓶應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斗 用於向細口容器內注入液體或用於過濾裝置。
13、長頸漏斗:用於向反應容器內注入液體,若用來製取氣體,則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於分離兩種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體,也可用於向反應容器中滴加液體,可控制液體的用量
15、試管夾 用於夾持試管,給試管加熱。
注意事項:① 使用時從試管的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或夾在距管口1/3)(防止雜質落入試管)
② 不要把拇指按在試管夾短柄上。
16、鐵架台 用於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一般常用於過濾、加熱等實驗操作。
注意事項: a、鐵夾和十字夾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於操作和保證安全。
b、重物要固定在鐵架台底座大面一側,使重心落在底座內
17、酒精燈
用途: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儀器
注意事項:
① 使用時先將燈放穩,燈帽取下直立在燈的右側,以防止滾動和便於取用。
② 使用前檢查並調整燈芯(保證更充分地燃燒,火焰保持較高的的溫度)。
③ 燈體內的酒精不可超過燈容積的2/3,也不應少於1/4。(酒精過多,在加熱或移動時易溢出;太少,加熱酒精蒸氣易引起爆炸)。
④ 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防止酒精灑出引起火災)
⑤ 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酒精燈,應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
(防止酒精灑出引起火災)。
⑥ 酒精燈的外焰最高, 應在外焰部分加熱 先預熱後集中加熱。要防止燈心與熱的玻璃器皿接觸(以防玻璃器皿受損)
⑦ 用完酒精燈後,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將火焰沿著燈頸吹入燈內)
⑧ 實驗結束時,應用燈帽蓋滅。(以免燈內酒精揮發而使燈心留有過多的水分,不僅浪費酒精而且不易點燃)
⑨ 不要碰倒酒精燈,若有酒精灑到桌面並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濕布撲蓋或撒沙土撲滅火焰,不能用水沖,以免火勢蔓延。
18、玻璃棒 用途:攪拌(加速溶解)、引流(過濾或轉移液體)。
注意事項:① 攪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 用後及時擦洗干凈
19、溫度計 剛用過的高溫溫度計不可立即用冷水沖洗。
20、葯匙 用於取用粉末或小粒狀的固體葯品,每次用後要將葯匙用干凈的濾紙揩凈。
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一)葯品的取用
1、葯品的存放:
一般固體葯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葯品放在細口瓶或滴瓶中
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葯品取用的總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葯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2)空氣的污染及防治:對空氣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氣體(CO、SO2、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CO、SO2、NO2、O3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3)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護:
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後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4)目前環境污染問題:
臭氧層破壞(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溫室效應(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碳 在空氣中保持紅熱,在氧氣中發出白光,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磷 產生大量白煙
硫 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鎂 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鐵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3O4)
石蠟 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鐵、鋁燃燒要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砂的目的: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鐵、鋁在空氣中不可燃燒。
)氣體製取與收集裝置的選擇 △
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 收集裝置:根據物質的密度、溶解性
b、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6)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常見氣體的用途:
①氧氣: 供呼吸 (如潛水、醫療急救)
支持燃燒 (如燃料燃燒、煉鋼、氣焊)
②氮氣:惰性保護氣(化性不活潑)、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凍
③稀有氣體(He、Ne、Ar、Kr、Xe等的總稱):
保護氣、電光源(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激光技術
9、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
①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氫氣:將氣體點燃,用乾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再通過無水硫酸銅
9、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氧元素)發生的化學反應。
劇烈氧化:燃燒
緩慢氧化:鐵生銹、人的呼吸、事物腐爛、酒的釀造
共同點:①都是氧化反應 ②都放熱

H. 初三化學(滬教版)上冊知識點

上冊目錄
(1)http://admin.sjs.com.cn/sites/sjs/images/col6/251.jpg
(2)http://admin.sjs.com.cn/sites/sjs/images/col6/253.jpg
下冊目錄
(對不起,網站上沒提供)
更多信息:http://www.sjs.com.cn/col42/col44/index.htm1?id=51

參考資料:http://www.sjs.com.cn

I. 上(滬)教版初三上化學第二單元的重點、難點

比較基礎的一些知識點:
第二章
1探究空氣成分實驗現象、原理,不足1/5的原因,超過1/5的原因
2.空氣中各組分氣體的體積分數大約是
3.上冊書27頁,拓展視野——空氣成分的發現(X國X人 發明X)
4.氮氣用途
5.稀有氣體用途
6.三種大氣污染物
7.氧氣物理性質、用途
8.氧氣與木炭、鐵絲、蠟燭燃燒的現象、原理,為什麼在集氣瓶底鋪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
9.氧氣制備的葯品,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儀器、實驗步驟、原理,雙氧水制氧氣的儀器、原理,如何檢驗集氣瓶已集滿氧氣
10.二氧化碳的產生和消耗途徑
11.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用途
1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現象、原理,將上述溶液加熱現象、原理
13.階梯蠟燭實驗的現象、結論
14.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為什麼不用濃鹽酸?為什麼不用硫酸?為什麼不用純的碳酸鈣?),原理,如何檢驗集氣瓶已集滿氧氣
15.電解水現象、原理,正極和負極分別產生什麼氣體、它們的體積比、質量比,為什麼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
16.點燃氫氣等可燃性氣體前應驗純
17.軟水和硬水定義、鑒別方法,軟化硬水方法
18.水凈化的步驟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