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的歷史人物
戰國時的廉頗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典故
戰國時代,趙惠文王因藺相如辦外交有功,拜藺相如為上卿,官位在廉頗大將之上。廉頗因此心中不快,覺得自己功勞卓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侮辱藺相如。相如知道後,不願意和廉頗爭位次先後,便處處留意,避讓廉頗,上朝時假稱有病,以便迴避。 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遠遠望見廉頗的車子迎面而來,急忙叫手下人把車趕到小巷裡避開。相如手下的人便以為相如害怕廉頗,非常氣憤。藺相如對他們解釋說;「秦國這樣強大,我都不怕,廉將軍又有什麼可怕呢?所以我想,強橫的秦國今天之所以不敢對我們趙國輕易用兵,只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如果我和廉將軍兩人不能和睦相處,互相攻擊,像老虎一樣相鬥,結果必定有一虎受傷,秦國就會趁機侵略趙國。我所以對廉將軍避讓,是因為我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前頭,不計較私人的怨恨。」
B. 負荊請罪歷史人物是誰
是廉頗。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
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
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
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
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2)負荊請罪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廉頗介紹:
廉頗,生卒年不詳,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國苦陘(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嬴姓,廉氏,名頗,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
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九年後,擊退燕國的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栗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並因此受任為相,封信平君。
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與楚國。奔魏時居於大梁,而後老死於楚地,葬於壽春。
唐德宗時將廉頗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廉頗為臨城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負荊請罪
C. 「卧薪嘗膽」「破釜沉舟」「聞雞起舞」「鑿壁借光」「負荊請罪」「完璧歸趙」有關的歷史人物都分別是誰
卧薪嘗膽 越王勾踐
破釜沉舟 楚霸王項羽
聞雞起舞 祖逖ti、劉琨kun
鑿壁借光 匡衡
負荊請罪 廉頗 藺相如
完璧歸趙 藺相如
鞠躬盡瘁 諸葛亮
D. 負荊請罪出自於哪個歷史人物。
公元前283年,秦國的昭襄王聽說趙國的惠文王得到了一塊無比珍貴的璧玉,名叫和氏璧,秦王非常想得到這塊和氏璧,就派了一名使者去見趙王,說是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趙王被弄得進退兩難,就只好派藺相如作使,者去秦國,臨走前,趙王一再叮囑要小心為重。
藺相如來到秦國後,恭恭敬敬地把和氏璧送了上去,可秦王看了半天,也不提半句有關換城的話。藺相如知道秦王沒有誠意,便告訴秦王,說玉上有個小毛病,讓我指出來,便趁機把和氏璧拿回手中,對秦王說:「如今和氏璧在我的手上,大王要是再逼我的話,我就把我的頭和玉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面!」說著做出要撞的樣子。秦王無奈,趕緊讓大臣把地圖拿來,把十五座城池指給他看。藺相如知道秦王不會交出城池,便讓秦王五天後舉行一個轉讓儀式,同趁秦王准備的時候,藺相如悄悄把和氏璧送了回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藺相如立了大功,趙王更加寵信他,並封他為上卿,地位一下子升到了大將軍廉頗之上。廉頗非常不服,氣乎乎地說:「我是趙國大將,經歷過多少戰爭,立了多少大功,而他光靠耍嘴皮子就爬到我頭上來了,我見了他,非得給他點顏色看看!」藺相如很快知道了,為顧全大局,他盡量避讓廉頗。後來,廉頗終於明白了他的苦心,覺得很對不起藺相如,就身背荊條去請罪,所以有了「負荊請罪」的故事。
E. 負荊請罪是哪兩個歷史人物的故事
趙國時期趙國的鄲廉頗和藺相如。
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說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相如外出,在邯鄲城回車巷遠遠看到廉頗,相如就掉轉車子迴避。
於是藺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地說:「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說:「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說:「廉將軍比不了秦王。」相如說:「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邯鄲城,就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F. 負荊請罪的歷史人物
廉頗,藺相如
廉頗負荊給藺相如請罪
G. 負荊請罪的歷史人物是誰
藺相如和廉頗
歷史故事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H. 負荊請罪的相應歷史人物名字
廉頗、藺相如
I. 負荊請罪歷史人物是誰
戰國時的廉頗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典故戰國時代,趙惠文王因藺相如辦外交有功,拜藺相如為上卿,官位在廉頗大將之上。廉頗因此心中不快,覺得自己功勞卓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侮辱藺相如。相如知道後,不願意和廉頗爭位次先後,便處處留意,避讓廉頗,上朝時假稱有病,以便迴避。 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遠遠望見廉頗的車子迎面而來,急忙叫手下人把車趕到小巷裡避開。相如手下的人便以為相如害怕廉頗,非常氣憤。藺相如對他們解釋說;「秦國這樣強大, 都不怕,廉將軍又有什麼可怕呢?所以 想,強橫的秦國今天之所以不敢對 趙國輕易用兵,只是因為趙國有 和廉將軍兩人。如果 和廉將軍兩人不能和睦相處,互相攻擊,像老虎一樣相鬥,結果必定有一虎受傷,秦國就會趁機侵略趙國。 所以對廉將軍避讓,是因為 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前頭,不計較私人的怨恨。」 藺相如這番話,使他手下的人極為感動。相如手下的人也學習藺相如的樣子,對廉頗手下的人處處謙讓。 此事傳到了廉頗的耳中,廉頗為相如如此寬大的胸懷深深感動,更覺得自己十分慚愧。於是脫掉上衣,在背上綁了一根荊杖,請人領到相如家請罪,並沉痛地說;「 是個粗陋淺薄之人,真想不到將軍對 如此寬容。」 藺相如見廉頗態度真誠,便親自解下他背上的荊杖,請他坐下,兩人坦誠暢敘,從此誓同生死,成為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