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海南

歷史海南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19:05

A. 海南的歷史

民國時期
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設瓊崖道於瓊山府城,置道尹治理全島。
中華民國初期,海南島的建置仍襲清制,置瓊崖道,共轄13縣:瓊山、澄邁、定安、文昌、瓊東(即清代會同)、樂會、儋縣(1912年儋州改縣)、臨高、萬寧(1914年萬州改萬寧縣)、昌江(因與浙江省昌化縣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縣(1920年崖州改稱崖縣)。
民國元年(1912年),海口所改稱鎮。民國十五年脫離瓊山縣建市。
1931年2月13日,撤銷海口市,復歸瓊山縣。
民國十年廢道制。民國二十一年,曾擬劃為特別行政區,但未實行。當時行政區稱為瓊崖,直隸於廣東省。
民國二十一年八月改「撫黎局「為「撫黎專員公署「,加強對黎族地區的統治。民國二十四年廣東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區劃分為白沙、保亭、樂東3縣,推行鄉保甲里制。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瓊崖綏靖委員會公署於海口。
1935年,廣東省分設9個行政督察區,海南為第九區,專署設海口。1946年,瓊崖辦事處和第九區公署設於海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海南特別行政區成立,隸屬行政院,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公署、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設在海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海南的建置為行政區,1951年設行政公署,駐瓊山。在島的南半部地區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駐保亭縣沖山鎮(今五指山市沖山鎮)。全省共設珠江、東江、西江、粵中、南路、興梅、潮汕、瓊崖等8專區和北江臨時行政委員。
1950年5月海南島宣告解放,成立海南軍政委員會,實行軍事性管制。 次年4月,成立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稱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職權。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區革命委員會,實行「一元化「領導,1976年10月改稱海南行政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廣東省直轄廣州、海口、汕頭、湛江、茂名、佛山、江門、深圳、珠海、韶關等10市,分設韶關、惠陽、梅縣、汕頭、佛山、湛江、肇慶等7地區和海南行政區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轄14市、92縣、3自治縣。1980年1月,改稱海南行政區公署。1984年10月撤銷海南行政區公署,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1981年,海南行政區管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並直轄瓊山、文昌、臨高、澄邁、瓊海、屯昌、儋縣、萬寧、定安9縣1市,設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
1987年撤銷海南行政區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8年4月,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成立。

B. 海南歷史上的名人有

海南省人文歷史

丘 浚(公元 1421年~公元 1495 年) 海南瓊山人。中葉著名的學者和政治家、經濟學家,著有《大學衍義補》等著作。他為官40年,歷任編修、經筵講官、侍講、侍講學士、翰林學士、國子臨祭酒、禮部 侍郎、尚書、纂修《憲宗實錄》總裁官、文淵閣 大學士、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等職。是一位從邊陲海南島到京城的布衣卿相,史稱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其主要成果在經濟理論方面,他提出的勞動決定價值的觀點,比英國古典經濟學派創始人威廉·配第17世紀60年代提出的「勞動價值論」還要早170多年,被現代經濟理論界稱為「15世紀卓越的經濟思想家」。

海瑞(公元 1514 年~公元 1587 年) 海南瓊山人。明朝名臣、政治家。曾任浙江省淳安縣(今屬杭州,故時為嚴州)知縣、雲南司主事、兵部武庫司主事、右僉都御史、應天巡撫等職,後辭官閑居。他一生剛正不阿,被人產稱為「南包公」、「海青天」,史稱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邢宥(公元1416~公元1418年) 海南文昌人。明代的政治家、學者。為官20餘年,歷任四川站定臨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參政、右僉都御史、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等職。著有《湄丘集》。他與丘浚、海瑞齊名,合稱海南「一鼎三足」。

鍾芳(公元 1476 年~公元 1544 年) 海南三亞人。明代著名的學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當過文官、武官、法官、學官和財官的著名人物。他「上繼文庄(丘浚),下啟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著有《春秋集要》、《學易疑義》等著作,被人尊稱為「嶺海巨儒」。

唐胃(公元1474年公元~1359年)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學者,歷任戶部山西司主事和河南司主事、員外郎、廣西提學僉事、雲南按察司副使、雲南右參政、雲南右布政使、廣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戶部右侍郎等職,後調任北京戶部右侍郎,又轉為右侍郎。著有《瓊台志》等。

宋慶齡(1893年~1981年) 海南文昌人。孫中山夫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鄧小平在宋慶齡追悼大會上的悼詞中說:「她跟隨歷史的腳步不斷前進,從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者。」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女性」。

李向群(1978年~1998年) 海南瓊山人。1996年12月入伍,廣州軍區某集團軍「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一班戰士。1998年8月5日,他隨部隊赴湖北省荊州抗洪搶險,14日在抗洪搶險一線光榮中入中國共產黨。在公安縣南平鎮堤段的抗洪保衛戰中,他帶病堅持搶險,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於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 澤 民簽署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士」榮譽稱號,並親筆題詞:「努力培養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戰士」。

C. 紅軍在海南的歷史

中華民國時期,海南行政區稱為瓊崖,直隸於廣東省。

1927 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 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和瓊崖軍事委員會於先後在文昌、瓊山等縣組建瓊崖討逆革命軍。9月至10月,瓊崖特委領導舉行武裝起義。11月,瓊崖討逆革命軍改編為瓊崖工農革命軍。1928年2月,瓊崖工農革命軍改稱瓊崖工農紅軍。當年底,瓊崖工農紅軍在國民黨軍的「圍剿」下受到嚴重挫折,余部轉移到定安縣母瑞山。1929年冬,成立瓊崖工農紅軍獨立團,次年擴編為瓊崖工農紅軍獨立師。9月,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1獨立師(後稱第2獨立師)。1932年7月,第2獨立師在國民黨軍的「圍剿」下遭受嚴重損失,余部在特委書記馮白駒等領導下堅持斗爭,後組建瓊崖工農紅軍游擊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共瓊崖特委與瓊崖國民黨當局達成協議,於1938年12月將瓊崖工農紅軍改編為廣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馮白駒任隊長。1939年2月,日軍侵入海南島,獨立隊積極組織游擊作戰。3月,擴編為廣東省瓊崖抗日游擊獨立隊總隊,即廣東省人民抗日縱隊瓊崖獨立總隊。

詳細資料:
<<瓊崖縱隊>>:http://ke..com/view/263406.htm#3
<<23年不倒的瓊崖縱隊與馮白駒>>: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21/63/76/8_1.html
<<馮白駒>>:http://ke..com/view/55567.htm

D. 海南島的歷史

在地質時期,海南島原與華夏大陸相聯,大約在人類出現的第四紀,由於地殼斷裂才與大陸分離,其間形成15~30公里寬的瓊州海峽,此島孤懸南中國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島」。

1.唐虞至南北朝
唐虞時代,海南島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為揚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統一嶺南廣大地區,在南方設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並將中原幾十萬人遷徙其地。其時,海南島為象郡之外徼。秦漢之交,中原戰亂,秦龍川令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南越國勢力遍及海南島。
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率師平定南越之亂。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島設置珠崖郡、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又罷珠崖郡,下詔放棄珠崖郡,設置朱盧縣,隸屬交州合浦郡。
在西漢時期,從漢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設縣,至漢元帝初元三年罷棄,前後歷時65年,海南島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的。
東漢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往來南海,撫定珠崖,復置珠崖縣,屬合浦郡,而省朱盧縣。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又復置儋耳縣,珠崖、儋耳2縣均隸屬於合浦郡,督於交州。加強了東漢王朝與黎族先民的聯系。
三國時期,吳赤烏年間(238~251)在雷州半島設立珠崖郡(治今廣東徐聞),領徐聞、朱盧、珠官3縣,屬高州管轄,對海南島實行「遙領」。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並入合浦郡。朱盧改為玳瑁。合浦郡領合浦、南平、盪昌、徐聞、玳瑁、珠官6縣。屬交州。不久廢珠官縣。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復立珠崖郡,治徐聞,不久又廢。以珠官、朱盧屬越州。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廢儋耳郡的地方設置崖州,統於廣州。時儋耳歸附俚僚首領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請命於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書》均載「海南儋耳歸附者千餘峒」,是為「海南」一詞的最早記載。崖州設置,此事意義重大。從漢元帝罷撤珠崖郡之後,歷代州郡治所均設在大陸,對海南地區只是「遙領」而已。至南朝梁時,始在海南本土設置崖州,有效地管轄海南島全境。
西漢至南北朝,大概經歷了始置、罷棄、遙領、重建的過程。西漢王朝在海南開郡設縣,雖經殘暴手段實現,但從歷史上看,這無疑是一種歷史的進步。由於此後治理政策失誤和中原多亂,海南長期處於自治的狀態。南朝梁時,在廢儋耳郡歸附俚人首領冼夫人達千餘峒的基礎上重建崖州,這對後來歷代中央王朝有效統治海南有著重要的意義。
4.明清時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軍揮師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帥歸降。同年十月,海南島改乾寧安撫司為瓊州府,並改吉陽軍為崖州,南寧軍為儋州,萬安軍為萬州,3州隸於瓊州府,仍屬廣西。不久又將南建州改為定安縣。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隸於廣東省。從此,海南島歸廣東省管轄。
洪武九年,海南島屬廣東布政使司海南道。當時領縣情況是:
瓊州府領瓊山、澄邁、臨高、定安、文昌、樂會、會同7縣;儋州領宜倫、昌化2縣;萬州領萬寧、陵水2縣;崖州領寧遠、感恩2縣。海南島1府3州13縣。
正統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倫縣並入儋州,崖州附郭寧遠縣並入崖州,萬州附郭萬寧縣並入萬州,也就是說,州治所在地的縣,歸並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機構重疊。瓊州府領3州10縣,並成了明代的定製。
明代南海諸島改歸崖州管轄。
明代還把「歸附」的黎族編入圖、都、鄉等基層組織,隸於州縣,和漢人一樣納糧當差。
清代,於海南設置瓊崖道。下屬:
瓊州府(治今瓊山市府城鎮),領1州8縣:瓊山(治今府城鎮)、澄邁(治今澄邁縣東北)、定安(治今定安縣)、文昌(治今文昌市)、會同(治今瓊海市東北)、樂會(治今瓊海市東南)、臨高(治今臨高縣)、儋州(治今儋州市西北)。
崖州直隸州(治今三亞市西北),崖州歸隸瓊州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升為直隸州。領4縣:感恩(治今東方市南)、昌化(治今昌江黎族自治縣西)、陵水(治今陵水黎族自治縣)、萬州(治今萬寧市)。萬州光緒三十一年降州為縣。
清代在海南設府,轄3州10縣,故史稱「十三州縣」。清末改設一府,1直隸州,1州,11縣。
5.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初期,海南島的建置仍襲清制,置瓊崖道,共轄13縣:瓊山、澄邁、定安、文昌、瓊東(即清代會同)、樂會、儋縣(1912年儋州改縣)、臨高、萬寧(1914年萬州改萬寧縣)、昌江(因與浙江省昌化縣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縣(1920年崖州改稱崖縣)。
民國元年(1912),海口所改稱鎮。民國十五年脫離瓊山縣建市。
1931年2月13日,撤銷海口市,復歸瓊山縣。
民國十年廢道制。民國二十一年,曾擬劃為特別行政區,但未實行。當時行政區稱為瓊崖,直隸於廣東省。
民國二十一年八月改「撫黎局」為「撫黎專員公署」,加強對黎族地區的統治。民國二十四年國民黨廣東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區劃分為白沙、保亭、樂東3縣,推行鄉保甲里制。
據許崇灝《瓊崖志略》記載,當時白沙縣是析原儋縣屬的雅叉、白沙、元門、龍頭、炳邦峒;昌化縣屬的霸王、烏烈、大坡、保平、馮虛峒;感恩縣屬的吳什峒;陵水縣屬的南流、十萬峒;定安縣屬的新市、營根鋪、加釵、小水峒和思河圖;崖縣屬的紅毛上、下峒和道裁、紅茂村;瓊山縣屬的加泉、林灣峒等邊沿山區合並而成。
保亭縣是析原崖縣屬的首弓、三弓、不打、六羅、抱龍、同甲、水滃峒;陵水縣屬的保亭、五弓、六弓、七弓、烏牙峒和嶺門、白石圖;萬寧縣屬的稅司、南橋、西峒、北峒;樂會縣屬的竹根、太平、加曹峒和合水圖;定安縣屬的船埠、南引、加冬圖和母瑞山等邊沿山區合並而成。
樂東縣(當時又叫樂安縣)是析原昌化縣屬的七差;感恩縣屬的東方、馬隆、雞叨、峨差、峨逆、抱由、甲中、峨溝;崖縣屬的樂安、多澗、抱善、抱江、龍鼻、潭寨、多港、頭塘、萬沖、番陽峒等山區合並而成。
6.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海南島的建置為行政區,1951年設行政公署,駐瓊山。在島的南半部地區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駐保亭縣沖山鎮(今五指山市沖山鎮)。
1950年5月海南島宣告解放,成立海南軍政委員會,實行軍事管制。 次年4月,成立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稱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職權。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區革命委員會,實行「一元化」領導,1976年10月改稱海南行政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月,改稱海南行政區公署。1984年10月撤銷海南行政區公署,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海南行政區管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並直轄北部的瓊山、文昌、臨高、澄邁、瓊海、屯昌、儋縣、萬寧、定安9縣1市,設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
1987年撤銷海南行政區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實行省直接管轄市縣的體制。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置沿革情況:
1948年6月五指山地區解放,1949年3月成立「瓊崖少數民族自治區行政委員會」, 下轄白沙、保亭、樂東3縣,行政委員會駐白沙縣毛貴(今五指山市毛陽鎮)。1950年遷駐加釵,同年八月遷駐番陽,直轄白沙、保亭、樂東、瓊中4縣,屬瓊崖人民政府領導。1951年1月撤銷瓊崖少數民族自治區行政委員會。
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專署級),區人民政府駐樂東縣抱由鎮,行政區劃包括樂東、白沙、保亭、瓊中、東方等5縣,共16個區、132個鄉。1953年自治區首府駐地由抱由鎮遷駐保亭縣。1954年,將原屬海南行政區的崖縣、陵水兩縣劃歸自治區管轄,范圍擴大到7個縣,32個區,459個鄉。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改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9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7縣共成立56個政社合一的農村人民公社。同年12月自治州人民政府遷至海口同海南行署合署辦公。又將州內原284個鄉(鎮)並為107個大鄉(鎮),並在此基礎上合並大縣,將原州轄7個縣並為4個,由昌感、東方和白沙的一部分合並為東方大縣,保亭、陵水、崖縣及萬寧的興隆農場合並為榆林縣,瓊中縣及白沙的部分地區合並為瓊中縣,樂東縣和崖縣、東方、昌感等縣的部分合並為樂東大縣。1959年至1961年又先後恢復原7縣建置,並從東方大縣分出一部分地區成立昌江縣。1961年11月恢復自治州行政機構,州政府搬回通什鎮。
1984年崖縣撤縣建三亞市,1987年設立通什市。自治州管轄七個縣兩個市。
1987年12月,因建省辦經濟特區的需要,撤銷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在自治州內建立了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東方黎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三亞市升格為地級市,通什市為縣級市,兩市繼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

E. 海南歷史的由來是什麼

海南省,簡稱瓊,省會海口,位於我國的最南端,是我國的經濟特區,北邊以瓊州海峽和廣東省劃界,西邊隔北部灣和廣西、越南相對,東邊隔南海與台灣對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與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省陸地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35%,其中海南島3.39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944.72萬人。

在西漢時期,從漢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設縣,至漢元帝初元三年罷棄,前後歷時65年,海南島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的。

東漢時期,伏波將軍馬援平定交趾,往來南海,撫定珠崖,復置珠崖縣,屬合浦郡,後又復置儋耳縣,珠崖、儋耳2縣均隸屬於合浦郡,督於交州。

三國時期,吳國在雷州半島設立珠崖郡,領徐聞、朱盧、珠官3縣,屬高州管轄,對海南島實行遙領。


西晉時期,省珠崖郡,並入合浦郡,屬交州。

南朝宋時期,復立珠崖郡,治徐聞,不久又廢,以珠官、朱盧屬越州。南朝梁時期,在廢儋耳郡的地方設置崖州,統於廣州。

隋朝時期,海南島共設珠崖郡、臨振郡兩郡,屬揚州。

唐朝時期,改郡為州,設崖州、儋州、振州、萬安州、瓊州等5個州共22個縣,統屬嶺南道管轄,海南簡稱瓊就是來源於唐代的瓊州,後屬南漢。

宋朝時期,設一州和三個軍,瓊州領五縣,南寧軍領3縣,萬安軍領2縣,吉陽軍領3鎮。

元朝時期,在海南島設置瓊州路安撫司,隸屬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後來隸屬海北海南道、廣西行中書省。

明朝時期,海南設瓊州府,領崖州、儋州、萬州,歸廣東布政使司管轄。

清朝時期,於海南設置瓊崖道,由瓊州府、崖州直隸州組成。

中華民國時期,海南島的建置仍襲清制,置瓊崖道,直隸於廣東省。

1950年5月,海南島宣告解放,海南特區並入廣東省。

1988年4月13日,撤銷廣東省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

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共轄4個地級市,分別是海口市、三亞市、三沙市、儋州市;15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包括5個縣級市,分別是五指山市、文昌市、瓊海市、萬寧市、東方市,還有4個縣、6個自治縣。

F. 海南歷史名人

第一個登進士的人是宋代儋州昌化人
符確
第一個中舉人的是宋代瓊山縣的版
姜唐佐
瓊山府城出了丘峻、海瑞權、鄭廷鵠
瓊山車廂出了唐舟、唐亮、唐娟、唐胄、唐穆
定安南村出了莫魁文、莫陶、莫紹德
儋州徐浦村出了黃河汪清、黃海清、黃河照

G. 海南島以前叫什麼《歷史》

海南島以前叫【珠崖、儋耳、瓊台】

歷史上海南島有三種古稱:珠崖、儋耳、瓊台。
據文獻資料介紹:
「珠崖」源於「郡在大海崖岸之邊,出珍珠」,故名「珠崖」;
「儋耳」源於海南島古部落的綉面習俗(在臉面上刻上花紋,塗以顏色,耳朵上戴有裝飾用的耳環而下垂),因而得名;
「瓊台」源於「境內白石有瓊山,土石皆白而潤」,宋神宗熙寧年間瓊州置瓊管安撫都監台,遂稱為瓊台。

H. 海南古代歷史名人

丘 浚
(公元 1421年~公元 1495 年) 海南瓊山人。中葉著名的學者和政治家、經濟學家,著有《大學衍義補》等著作。 海 瑞
(公元 1514 年~公元 1587 年) 海南瓊山人。明代名臣、政治家。曾任浙江淳安縣知縣、雲南司主事、兵部武庫司主事、右僉都御史、應天巡撫等職,後辭官閑居。他一生剛直不阿,被人產稱為「南包公」、「海青天」,史稱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邢 宥
(公元1416~公元1418年) 海南文昌人。明代的政治家、學者。為官20餘年,歷任四川站定臨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參政、右僉都御史、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等職。著有《湄丘集》。他與丘浚、海瑞齊名,合稱海南「一鼎三足」。
鍾 芳
(公元 1476 年~公元 1544 年) 海南三亞人。明代著名的學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當過文官、武官、法官、學官和財官的著名人物。他「上繼文庄(丘浚),下啟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著有《春秋集要》、《學易疑義》等著作,被人尊稱為「嶺海巨儒」。
唐 胃
(公元1474年公元~1359年)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學者,歷任戶部山西司主事和河南司主事、員外郎、廣西提學僉事、雲南按察司副使、雲南右參政、雲南右布政使、廣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戶部右侍郎等職,後調任北京戶部右侍郎,又轉為右侍郎。著有《瓊台志》等。
張雲逸
(1892年~1974年) 海南文昌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事家,參加過辛亥革命、北伐戰爭、萬里長征,與鄧小平一起指揮百色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在中國共產黨的八大中央委員、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等職。
周士第
(1900年~1979年) 海南瓊海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二萬五千里長征。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先後為中國共產黨的七大、八大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總參謀部顧問。
馮 平
(1899年~1928年) 海南文昌人。歷任瓊崖高級農民軍事政治訓練所所長、瓊崖工農紅軍總司令兼西路總指揮等職。29歲時在澄邁縣金江鎮被害。
馮白駒
(1903年~1973年) 海南瓊山人。海南革命領導人代表、革命家,瓊崖革命武裝和根據地創建人之一。歷任瓊崖抗日獨立縱隊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始終是瓊崖黨組織、軍隊和海南革命的主要領導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共海南區委書記、海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海南行政區公署主任、廣東省副省長、浙江省副省長等職。是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周恩來贊譽「馮白駒同志是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鄧小平為他的雕像題寫「馮白駒將軍」五個大字。
庄 田
(1906年~1992年) 海南萬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過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後任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縱隊副司令員,與馮白句司令員一道,領導瓊崖人民的抗日斗爭,後任桂滇黔邊給隊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廣東省副省長等職。
馬白山
(1907年~1992年) 海南澄邁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游擊隊獨立縱隊參謀長、支隊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參謀長、總隊長、副司令員兼總隊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海南軍區副司令員、軍區黨委常委。
吳克之
(1911年~1985年) 海南瓊山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歷任瓊崖游擊隊獨立縱隊參謀長、支隊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參謀長、總隊長、副司令員兼總隊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海南軍區副司令員、軍區黨委常委。
王國興
(1894年~1975年) 海南瓊中人。海南黎族人民領袖。1943年8月12日領導黎、苗族同胞舉行了震憾海南島內外的白沙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第一任主席和自治州第一任州
劉秋菊
(1899年~1949年) 海南瓊山人。瓊崖女豪傑。先後擔任過中共瓊崖特委委員,瓊崖臨時人民政府委員、特委婦委書記等職務。
陳理文
(1928年~1986年) 黎族,海南保亭人。全國特級戰斗英雄。在他參加的大大小小100多次戰斗中,先後負傷4次,立大功4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被授予「海南特等功臣」、「全國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
李向群
(1978年~1998年) 海南瓊山人。1996年12月入伍,廣州軍區某集團軍「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一班戰士。1998年8月5日,他隨部隊赴湖北荊州抗洪搶險,14日在抗洪搶險一線光榮中入中國共產黨。在公安縣南平鎮堤段的抗洪保衛戰中,他帶病堅持搶險,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於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
此外還有宋子文(總理級)、鄭介民(國防副部長級)還有獨腳將軍陳策

I. 海南在中國古代各朝代的名稱

秦代:越郡外境

西漢:海南島設置珠崖郡(治今瓊山)、儋耳郡(治今儋州)

東漢:撫定珠崖,復置珠崖縣,屬合浦郡,而省朱盧縣。

南北朝:崖州

隋朝:珠崖郡

唐代:設崖州、儋州、振州、萬安州、瓊州等5個州共22個縣,統屬嶺南道管轄。海南簡稱「瓊」系來源於唐代的瓊州。

天寶元年(724年):昌化郡

乾元元年(758年):儋州

民國元年(1912年):海口鎮

民國十五年(1926年):海口市

民國二十年(1931年)2月13日:瓊山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海南特別行政區

1950年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8年4月13日:設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

(9)歷史海南擴展閱讀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8°37′—111°03′,北緯18°10′—20°10′之間,島嶼輪廓形似一個橢圓形的大雪梨,長軸作東北至西南向,長約290公里;西北至東南寬約180公里。

海南省的管轄范圍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海南省全省陸地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本島面積3.39萬平方公里。

熱點內容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發布:2025-05-10 21:23:02 瀏覽:29
水晶缽教學 發布:2025-05-10 20:40:56 瀏覽:433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
老師塗指甲違規嗎 發布:2025-05-10 18:35:17 瀏覽:445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