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學實驗視頻
Ⅰ 高中化學趣味實驗
(一)鳴炮慶祝
用品:研缽、玻璃片、滴管、玻棒、紙。
氯酸鉀、紅磷、酒精、漿糊。
原理:氯酸鉀為強氧化劑,紅磷為易燃物,兩者之間很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用葯匙將它們相混時會發生燃燒。將混和物撞擊時會發生猛烈的爆炸。
5KClO3+6P=5KCl+3P2O5
操作:將2克氯酸鉀晶體放在研缽里研成粉末,倒在玻璃片上。取0.6克紅磷放在氯酸鉀粉末旁。用滴管吸取酒精滴到兩種葯品上,使葯品潮濕,然後用玻棒將它們混和均勻調成糊狀,分成三等分。等它們乾燥後分別用紙包緊粘牢。
慶祝開始時,把三個紙包先後用力朝水泥地或磚頭上摜,就會發出三聲炮響。
(二)玻棒點火
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燈。98%濃硫酸、高錳酸鉀。
原理:高錳酸鉀和濃硫酸反應產生氧化能力極強的棕色油狀液體七氧化二錳。它一碰到酒精立即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酒精達到著火點而燃燒。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
2Mn2O7=4MnO2+3O2↑
C2H5OH+3O2→2CO2+3H2O
操作:用葯匙的小端取少許研細的高錳酸鉀粉末,放在玻璃片上並堆成小堆。將玻棒先蘸一下濃硫酸,再粘一些高錳酸鉀粉末。跟著接觸一下酒精燈的燈芯,燈芯就立即燃燒起來,一次可點燃四、五盞酒精燈。
注意事項:七氧化二錳很不穩定,在0℃時就可分解為二氧化錳和氧氣。因此玻棒蘸濃硫酸和高錳酸鉀後,要立即點燃酒精燈。否則時間一長,七氧化二錳分解完,就點不著酒精燈了。
(三)鋼絲點火
用品:鋼絲、瓶蓋、蠟燭、硫粉。
原理:利用鐵絲上硫燃燒時火焰很淡,白天在遠處看不出來,好象真的是鋼絲把蠟燭點著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車鋼絲一端錘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熱熔化著火,備用。將一支蠟燭點燃後放在桌上。這時用瓶蓋將燭焰蓋滅,再用鋼絲接觸燭芯上升的白煙,燭火便復燃。可再蓋滅,再點燃。這樣一亮一滅,令人暗暗叫奇。
(四)手指點火
用品:研缽、小木板。
蠟燭、氯酸鉀、硫。
原理:蠟燭的余燼使硫燃燒。硫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使氯酸鉀分解產生氧氣,因而硫燃燒得更旺,余燼便著火了。
操作:取1克氯酸鉀和0.5克硫,分別放在研缽里研成很細的粉末,然後把它們混和均勻。或者用十根火柴,把頭葯刮下研細也行。
在小木板上固定好一支蠟燭,並將它點燃。事先用手指頭蘸些混和好的葯粉。表演時,將燭火吹滅,趁著尚有餘燼,把蘸有葯粉的手指頭,輕輕地向燭芯碰一下,蠟燭便可復燃。可以再吹滅,再點燃。
注意事項:蠟燭的燭芯長約1.5厘米。這樣在吹熄後才有餘燼。如果用研細的火柴頭葯,只能在手指頭上粘上薄薄的一層。多了,手指上的頭葯也會著火,可能灼傷手指。
(五)氯氣點火
用品:250毫升廣口瓶、分液漏斗、導管、玻璃水槽、集氣瓶、毛玻片、試管、滴管。
電石、水、濃鹽酸、高錳酸鉀。
原理:電石和水反應產生乙炔。高錳酸鉀和鹽酸反應產生氯氣。氯氣和乙炔反應放出的熱使乙炔著火,然後乙炔在空氣中繼續燃燒。
CaC2+2H2O→Ca(OH)2+C2H2↑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C2H2+Cl2→2C+2HCl
2C2H2+5O2→4CO2+2H2O
操作:實驗裝置如圖15-1所示。在廣口瓶里放入10克小塊電圖15-1製取乙炔石。輕輕旋開分液漏斗的活栓,使水慢慢地滴下。等廣口瓶內的空氣排凈後,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乙炔。瓶口用毛玻片蓋住,直立放在桌上。另取一支試管放入0.5克高錳酸鉀晶體滴入2滴濃鹽酸就有氯氣產生並充滿試管。這時,左手拿開乙炔瓶上的毛玻片,右手把試管里的氯氣倒入乙炔瓶里。當乙炔和氯氣相遇,便立即著火發出光亮而帶濃煙的火焰。
(六)杯中大火
用品:600毫升燒杯、蒸發皿、坩堝、鑷子。
乙醚、鉀、細砂。
原理:鉀和乙醚在常溫時不發生反應。當把它們倒入水時,鉀和水相遇立即產生氫氣並著火,從而引起劇烈的燃燒現象。
2K+2H2O=2KOH+H2↑
2H2+O2 2H2O
C2H5OC2H5+6O2 4CO2+5H2O
操作:在燒杯底部放一厚層細砂,砂上放盛有5毫升水的蒸發皿。向坩堝里注入2毫升乙醚,再放入綠豆大的一塊鉀。將乙醚和鉀的混和物倒入蒸發皿時,杯內立即發生大火。
(七)滴水生火
用品:600毫升燒杯、蒸發皿、鑷子、滴管。
濾紙、細砂、過氧化鈉、白磷。
原理:過氧化鈉和水反應產生氧氣並放出大量的熱,使白磷著火生成大量的五氧化二磷白煙。
操作:在600毫升燒杯的底部鋪一層細砂,砂上放一個蒸發皿。取2克過氧化鈉放在蒸發皿內,再用鑷子夾取2塊黃豆大小的白磷,用濾紙吸去水分後放在過氧化鈉上。用滴管向過氧化鈉滴1~2滴水,白磷便立即燃燒起來,產生濃濃的白煙.
(八)液中星火
用品:大試管、鐵架台、鐵夾。
98%濃硫酸、酒精、高錳酸鉀。
原理:高錳酸鉀和濃硫酸接觸會產生氧化性很強的七氧化二錳,同時放出熱量。七氧化二錳分解出氧氣,使液中的酒精燃燒。但由於氧氣的量較少,只能發出點點火花,而不能使酒精連續燃燒。
操作:取一個大試管,向試管里注入5毫升酒精,再沿著試管壁慢慢地加入5毫升濃硫酸,不要振盪試管。把試管垂直固定在鐵架台上。這時,試管里的液體分為兩層,上層為酒精,下層為濃硫酸。用葯匙取一些高錳酸鉀晶體,慢慢撒入試管,晶體漸漸落到兩液交界處。不久,在交界處就會發出閃閃的火花。如果在黑暗的地方進行,火花就顯得格外明亮。
注意事項:高錳酸鉀的用量不可過多,否則,反應太劇烈,試管里的液體會沖出來。
(九)冰塊著火
用品:大瓷盤、滴管。
電石、鉀、冰塊。
原理:水和鉀反應劇烈,使生成的氫氣燃燒。氫氣的燃燒使電石和水反應生成的乙炔著火。燃燒所產生的熱進一步使冰熔化成水,水和電石作用不斷地產生乙炔,因此火焰就越燒越旺,直到電石消耗完,火焰才漸漸熄滅。
操作:取一大塊冰放在大瓷盤里,在冰上挖一個淺坑,放入一小塊電石和一小塊鉀。然後向淺坑裡滴幾滴水,立即冒出一團烈火和濃煙,好象冰塊著火似的。
(十)星光飛舞
用品:20毫升塑料瓶、針、酒精燈。
膽礬粉末、鎂粉、還原鐵粉。
原理:當膽礬粉末、鎂粉和還原鐵粉落在火焰上時,膽礬的銅離子使火焰呈現綠色,鎂粉和鐵粉因體積很小,與空氣的接觸面很大,容易被火焰灼熱,所以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化合生成氧化鎂和四氧化三鐵。
2Mg+O2 2MgO
3Fe+2O2 Fe3O4反應所產生的熱使四氧化三鐵發紅,使氧化鎂達到白熾狀態,於是便出現細小的紅光和耀眼的白光。因為金屬粉末不是同一時間落在火焰上燃燒的,加上在氧化時被熱氣流沖開,所以紅光和白光四射,一閃一閃好象星光在飛舞。
操作:取膽礬粉末、鎂粉和還原鐵粉各1克。把它們混和均勻後,放入小塑料瓶里。瓶底用針打一些小孔。然後在酒精燈火焰的上方,輕輕拍打塑料瓶。瓶里的粉末落在火焰上時,火焰呈綠色。在綠色火焰的上方,飛舞著紅色和白色的星光,景色十分美麗。
(十一)水中燃燒
用品:研缽、玻璃水槽、直徑約4厘米的塑料瓶,鐵棒,引火線。
硝酸鉀、硫粉、木炭粉、細砂。
原理:黑火葯在水中燃燒時,所噴出的大量煙塵和氣體足以把水沖開而不影響其反應的繼續進行。黑火葯燃燒的主要化學反應是:
S+2KNO3+3C 點燃K2S+N2↑+3CO2↑
操作:取硝酸鉀5份、硫粉1份、木炭粉1份、分別研細後放在紙上反復拌勻,配成黑火葯,備用。
取一直徑約4厘米的塑料瓶,把它截成高約6厘米、有底的圓筒。向筒內先裝入約2厘米厚的細砂,再填入黑火葯。每裝入少許,用鐵棒搗結實,填滿到筒口後,插入引火線(它是用棉繩浸透30%硝酸鉀溶液曬干而成的。)再把黑火葯壓緊。把裝好火葯的塑料筒,輕輕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水槽,筒口要高出水面約1厘米。
點燃引火線,不久有大量煙塵和火焰從塑料筒里噴出來。燃燒逐漸蔓延到水下,直到黑火葯燒完為止。由於有少量沒有燒完的炭粉分散在水中,使水變成棕黑色。
(十二)水中火光
1
用品:200毫升燒杯、2毫升移液管、鑷子、葯匙。
水、98%濃硫酸、氯酸鉀、白磷。
原理:氯酸鉀和濃硫酸作用,生成易分解的氯酸,產生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很容易分解生成氯氣和氧氣,同時放熱使白磷達到著火點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和水反應生成磷酸。
KClO3+H2SO4=HClO3+KHSO4
4HClO3=4ClO2↑+O2↑+2H2O
2ClO2=Cl2+2O2
4P+5O2=2P2O5
P2O5+3H2O=2H3PO4
操作:在燒杯中放入10克氯酸鉀晶
Ⅱ 高中化學趣味實驗(要圖片、視頻)
網路搜索「水中花園」
網頁鏈接
網頁鏈接
網頁鏈接
網頁鏈接
Ⅲ 請各位才子,推薦一些有趣的趣味化學實驗,越多越好(不要太危險的)
「可樂」變「雪碧」
可口可樂和雪碧都是夏令時節的理想飲料。可口可樂淡褐色的液體,而雪碧汽水則是清澈透明的液體。下面介紹一則將「可口可樂」變成「雪碧」的小實驗。
取可口可樂空瓶一隻,倒入四分之三體積的蒸餾水。取燒杯一隻加入50亳升酒精,並加入適量碘片,製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將配好的溶液倒入可樂瓶中,邊加邊振盪碘直到溶液的顏色和可樂相似為止。一瓶「可樂」制好了。在乾燥的瓶蓋內放入硫代硫酸鈉(大蘇打)粉末,然後取一張糯米紙蓋在內粉末上,再將瓶蓋輕輕地蓋在瓶口上,小心蓋緊,注意不要使大蘇打粉末散落在瓶內。
將可口可樂瓶用力一搖,很快一瓶「可口」變成了無色透明的「雪碧」。
原來,硫化硫酸鈉和碘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褪去碘溶液的顏色:
I2+2Na2S2O3===2NaI+Na2S4O6
自然,這種「可口可樂」不會可口,「雪碧」也不會令人清爽,它們絕對不能飲用。
NaNO2與食鹽的簡易鑒別法
NaNO2有多種用途,可用作熱處理劑,發泡劑,金屬表面處理劑、漂白染色劑等。在建築工地上,利用無機鹽水溶液凝固點降低的性質作為水泥施工的抗凍劑。由於NaNO2是一種強氧化劑,誤食NaNO2能使正常含+2價鐵離子的血紅蛋白氧化成+3鐵離子的高鐵血紅蛋白,失去血紅蛋白載O2交換CO2的能力。由於NaNO2具有像食鹽一樣的咸昧,所以在建築工地的炊事人員將工業用鹽NaNO2誤作食用鹽而導致民工中毒的事件多次發生。如何鑒別NaNO2和普通食用鹽呢?
(l)加熱法如果是在建築工地上可待檢鹽放在鐵鍋里加熱(干燒),由於NaCl的熔點80l℃遠高於NaNO2的熔點(27l℃),如果出現熔化並伴有臭味氣體生成成現象的定是NaNO2。
(2)加酸法
試管里加入少量待檢鹽,加幾滴鹽酸或稀硫酸或食醋,如果出現紅棕色NO2氣體的定是NaNO2。
2 NaNO2 + 2H2SO4 = 2NaHS04 + NO2+ N0 + H2O
白色固體的鑒定
現在有一種白色固體,當它和濃NaOH溶液共熱時,產生一種「白色氣體」,它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當和濃硫酸共熱時,也產生一種無色氣體,它能使濕潤的石蕊試紙變紅。如果使先後產生的兩種氣體相混合,立刻發生濃厚的白煙。請大家想想看,原來的這種白色固體是什麼物質?
答案
這種白色固體是氯化銨,因為氯化銨加濃NaOH時,反應生成NH3·H2O, NH3·H2O分解出氨氣,氨氣能使潤濕的石蕊試紙變成藍色。這種白色固體和濃硫酸共熱時,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該氣體和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的小顆粒,形成白煙
白糖變「黑雪」
白糖,是大家經常食用的一種物質,它是白色的小顆粒或粉未狀,象冬天的白雪。然而,我卻能將它立刻變成「黑雪」。如果你不信,那就請看下面的實驗吧。在一個200毫升的燒杯中投入5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幾滴經過加熱的濃硫酸,頓時白糖就變成一堆蓬鬆的「黑雪」,在嗤嗤地發熱冒氣聲中,「黑雪」的體積逐漸增大,甚至滿出燒杯。白糖頓時變成了「黑雪」,真有意思,誰知道這里的奧妙在什麼地方?
原來白糖和濃硫酸發生了一種叫做「脫水」的化學反應。濃硫酸有個特別古怪的愛好,就是它與水結合的慾望特別強烈,它充分利用空氣中的水分,就是其他物質中的水分它也不放過,只要一相遇,它就非得把水奪過來不可。白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C12H22O11),當它遇到濃硫酸時,白糖分子中的水,立刻被其奪走,可憐的白糖就剩下炭了,變成了黑色。濃硫酸奪過水為己有之後,並不滿足,它又施展另外一個本領一氧化,它又把白糖中剩下來的炭的一部分氧化了,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跑出來。
C + 2H2SO4 = 2H2O + 2SO2 + CO2
由於反應後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的跑出,所以體積越來越大,最後變成蓬鬆的「黑雪」。在濃硫酸奪水的「戰斗」中,是個放熱過程,所以發出嗤嗤的響聲,並為濃硫酸繼續氧化碳的過程提供熱量。
還有更多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090403/1820142/
Ⅳ 尋用日常生活用品便可完成的趣味化學小實驗
你好!
將石灰倒入水中,可以煮雞蛋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Ⅳ 急需趣味化學實驗的視頻(短小一些)兩三個經典的即可,
喝可樂的人爆炸了 在線觀看 - 酷6視頻
自己下載去吧
Ⅵ 有一個趣味化學實驗的名字叫萬紫千紅,誰知道這個實驗是怎麼回事寫下原理和步驟
繪畫大師——萬紫千紅總是春(顯色反應原理的應用)
【實驗原理】
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鉀(KSCN)溶液顯血紅色,遇到鐵氰化鉀〔K3[Fe(CN)6]〕溶液顯綠色,遇苯酚顯紫色。遇到亞鐵氰化鉀〔K4[Fe(CN)6]〕溶液顯藍色,FeCl3溶液噴在白紙上顯黃色。碘單質與澱粉呈藍色,蛋白質與硝酸呈黃色,酚酞與鹼液呈紅色,硝酸鉛與硫化鈉呈黑色,甲基橙與稀酸呈橙色。
【實驗用品】
白宣紙一張、棉簽一包、毛筆數支、噴霧器(小噴壺)、直尺、畫樣。
FeCl3溶液、硫氰化鉀溶液、鐵氰化鉀濃溶液、苯酚濃溶液、碘水、澱粉溶液,牛奶、硝酸、酚酞、稀氫氧化鈉溶液、硝酸鉛溶液、硫化鈉溶液,甲基橙、稀鹽酸、滴瓶、滴定板。
【實驗步驟】
1、設計畫面。
2、用毛筆或棉簽分別蘸取硫氰化鉀溶液、亞鐵氰化鉀濃溶液、鐵氰化鉀濃溶液、苯酚濃溶液在白紙上繪畫。
3、 把紙晾乾, 釘在木架上。
4、用裝有FeCl3溶液的噴霧器在繪有圖畫的白紙上噴上FeCl3溶液。
5、用其它顯色反應進行補色。
Ⅶ 求化學趣味實驗的視頻
優酷上面一堆啊,很多很多的。
在網路視頻上搜索 「化學趣味實驗」,也有很多
http://v..com/v?word=%BB%AF%D1%A7%C8%A4%CE%B6%CA%B5%D1%E9&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Ⅷ 趣味化學小實驗
1 假酒的鑒別 甲醇的檢測
甲醇經高錳酸鉀—磷酸溶液氧化生成甲醛,用草酸—硫酸溶液除去過量的高錳酸鉀,生成的甲醛與品紅-亞硫酸作用生成藍紫色化合物.乙醇也會被高錳酸鉀—磷酸溶液氧化生成乙醛,但乙醛與品紅-亞硫酸作用生成的產物不穩定,很快就褪色,所以不會干擾甲醇的檢測.
2 加碘鹽的真假鑒別
在酸性條件下,鹽酸聯胺可與加碘食鹽中的碘酸鉀(KIO3)進行還原反應,析出碘分子,後者遇到澱粉顯藍色,反應式為:
5N2H4+4IO3-+4H+→2I2+5N2+12H2O
3 食品中含甲醛否的檢測
在鹼性條件下,甲醛能與間苯三酚反應,產生紅色,該反應顯色較靈敏,選擇性好,所用試劑種類少,可作為一種快速檢測農副產品有無甲醛的手段.
4 摻假蜂蜜的檢驗
加有澱粉的蜂蜜可通過化學方法加以檢測,方法是用碘—碘化鉀試劑,如有澱粉存在,碘與澱粉顯藍或藍紫色,若含有糊精,則碘遇到糊精會變成橙色或粉紅色.
Ⅸ 誰知道有哪些可以演示的有意思的趣味化學實驗啊,要現象特別明顯的那種
1.吹氣生火:用棉花包裹過氧化鈉,用玻璃管對著過氧化鈉吹氣,不一會,棉花回會燃燒:2Na2O2+2CO2===2Na2CO3+O2
2.噴泉實驗:乾燥的答集氣瓶中集滿氨氣,引發反應,下面滴有酚酞的水反應在集氣瓶中變紅.
3.鋁熱反應:潤濕的濾紙包裹氧化鐵和鋁的混合物,上面蓋一層氯酸鉀,用鎂條點燃,現象壯觀.
3Al+Fe2O3==3Fe+Al2O3
4.顏色反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紅色,加鹽酸變無色,小心設計機關(藏好過氧化鈉),振盪又變紅,隨後變無色的.
-------
Ⅹ 求趣味化學實驗,要有一點難度的,新穎一點的,安全,現象明顯,容易反復實驗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