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物理
熱力學第一定律:ΔE=Q+A ;
熱力學第二定律:孤立系統:ΔS>0;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nkT(n=N/V,專k=R/N0) ;
磁感應強度:B=Fmax/qv(T);
薄膜干涉屬:2ne + λ/2 =kλ(亮紋);
機械能:E=EK+EP;
角速度與速度的關系:V=rω ;
動能:mV2/2 ;
光電效應方程:hν= mv2+A 等。
Ⅱ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3、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4、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5、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6、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二、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三、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2、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3、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四、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2、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3、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4、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5、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6、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2)公式物理擴展閱讀:
學習物理注意事項:
1、總結解題規律
物理題靈活多變,可百變不離其宗,任何難題,都可以用課本上黑體字標出的定理與定律來求解的,所以不要怕,大膽的嘗試,大膽去畫受力分析圖,分析具體運動過程;很多時候,分析著分析著,思路就有了。
2、空餘時間來鞏固課本知識
同學們平時應把一些瑣碎的時間都用起來,去復習學過的內容。物理學習的知識多,只有多看常看才能得對不懂的內容做筆記做到記憶深刻新。
3、上課的時候記得對不懂的內容做筆記
物理是個比價乏味,比較難懂的學科,講的內容可以說比較玄乎,這就要求我們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認真紀錄下我們腦袋裡面記不到,理解不來的內容。
Ⅲ 初中物理公式及概念
^初中物理公式:
1、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2、末速度Vt=Vo+at
3、中間位置速度Vx/2=[(Vo2+Vt2)/2]^1/2
4、位移x=V平t=Vot+1/2at^2=Vo*t+(Vt-Vo)/2*t x=(Vt^2-Vo^2)/2a
5、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6、光速:C=3×108m/s(真空中)
7、聲速:V=340m/s(15℃)
8、人耳區分回聲:≥0.1s
9、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10、標准大氣壓值: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初中物理概念: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2、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3、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4、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5、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義大利科學家)。
6、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7、動能是由於物體的運動而產生的能量。
8、機械能是物體宏觀上具有的能量,包括動能、位能。
9、化學能主要指化學物質分子、原子間的結合能,體現在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釋放、轉化的能量。
10、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
Ⅳ 初中物理計算公式大全,(含推導式)
1、功:W=Fs=Gh2、功率:p=W/t=Fv3、機械效率=W有/W總=P有/P總4、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5、動滑輪(滑輪組):F=G/n(n為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股數)6、斜面的機械效率=Gh/(Gh+fl) (h為斜面高,f為物體受摩擦力,l為斜面長)7、電功率:P=UI8、電功:W=Pt=UIt9、電流的熱效應:Q=W=I^2Rt電功率實用公式1、對於同一用電器而言:U實P額2、電路中(包括串聯和並聯)所有用電器的總功率等於各用電器的電功率之和3、在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的功率之比等於它們的電阻之比,也等於它們兩端的電壓之比4、在並聯電路中,各用電器的功率之比等於它們的電阻的倒數之比,也等於通過它們的電流之比5、對於同一用電器而言,它在不同電壓下的功率比,等於相應電壓的平方比6、對於額定電壓相同的兩個用電器,串聯在同一電路中時,他們的實際功率之比等於他們的額定功率的倒數比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並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並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並聯電路 電阻R(Ω)1/R =1/R1 +1/R2 +……歐姆定律: I= U/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t (Q:電荷量(庫侖);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
Ⅳ 在初中物理中,m:質量。有關它的公式是什麼
1、物體質量m與重量W的關系式:W=mg,式中g為地球上某一地點的重力加速度。
2、物體質量與其加速度關系式:根據牛頓運動第二定律,質量為m的物體受到的力為F,加速度為F/m。
3、物體質量所含能量的質能關系式:ΔE=Δmc2或E=mc2,其中E是物質的能量,m是物質的質量,с是真空中的光速,ΔE是能量的變化量, Δm是質量的變化量。
4、物體質量與速度關系式:m=m0/(1-ν2/c2)1/2,式中的m0為靜止質量(即牛頓力學中的質量),m為相對論質量,v是物體運動速度,с是真空中的光速。
5、物體質量與密度關系公式:ρ=m/V,ρ表示物體密度,m是物體質量,v是物體體積。
(5)公式物理擴展閱讀
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和空間位置而改變,是物質的基本屬性之一,通常用m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ilogram)即Kg,這是保存在巴黎西南塞夫勒(sèvres)國際計量局標准千克原器的質量。
該原器是一個用鉑(90%)銥(10%)合金製成的圓柱體,其直徑與高相等,以金屬塊的形式封存在玻璃罩中。
在物理上,質量通常指由實驗證明等價的屬性:慣性質量、引力質量(主動引力質量和被動引力質量)。在日常生活中,質量常常被用來表示重量,但是在科學上,這兩個詞表示物質不同的屬性。
將同樣的力施加於兩個不同的靜止物體上,使它們得到相同的速度就需要各自相應的時間。費時較長的物體表明它具有較大的慣性;費時較短的物體表明它具有較小的慣性。也就是說,物體的加速度與它的慣性成相反的關系。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在同樣的力的作用下,物體的加速度與它的質量成反比。因此,可用物體的質量來度量它的慣性;物體的質量越大,它的慣性就越大。
Ⅵ 初中物理功與功率的公式
P=W/t,P=W/t= Fs/t=Fv(v=P/F),功率可分為電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計算公式也有所不同。P表示電功率W表示電功t表示時間,公式p=w/t 表示單位時間內做功的多少, 所以用電功除以時間表示電功率公式w=p*t與公式t=w/p由上面那個公式用數學方法推導出來的。
正功和負功的分辨:
1、當0°≤x≤90,cosx>0,w>0,力F對物體做正功。
2、當x=90°時,cosx=0°,w=0°,力F不做功。
3、當90°≤x≤180°時,cosx<0,w<0,力F做負功。
(6)公式物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獲取電流電壓參數。一般來說電子設備,器械的背面或底部都貼有一個信息標簽。標簽上會標識出設備的電流和電壓參數。
2、通常電流參數都小於電壓參數,且數字後方會帶有字母A或安培。有些設備的電流是帶有小數的數值。
3、信息標簽上標識的參數是設備的最高電壓,電流,依據此計算得到的功率一般大於實際使用功率,所以可能不是設備通常使用功率。
4、當設備(尤其是像發動機那樣的電容器設備)啟動後,實際功率可能超過設備的額定功率,所以要額外注意電路是否會過載。製造商一般都推薦你使用功率高於設備需求功率一個等級的電路或變頻器。
Ⅶ 物理熱量的公式
計算公式:
(1)固體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的計算公式:Q放=mq。Q表示回熱答量(J),q表示熱值( J/kg ),m表示固體燃料的質量(kg)。
(2)氣體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的計算公式:Q=Vq。Q表示熱量(J),q表示熱值( J/kg ),,V表示氣體燃料的體積(m³)。
(3)經某一過程溫度變化為△t,它吸收(或放出)的熱量。Q表示熱量(J),Q=c·m·Δt。(c是比熱容,m是質量)。
(7)公式物理擴展閱讀:
熱力學第零定律:如果兩個熱力系的每一個都與第三個熱力系處於熱平衡,則它們彼此也處於熱平衡。
熱力學第一定律:系統在任一過程中包括能量的傳遞和轉化,其總能量的值保持不變。也即能量守恆。
熱力學第二定律:熱量在自發的情況下只能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熱傳遞的方向和溫度梯度的方向相反。這是克勞休斯的表述,也叫熵增加原理,它表明世界將變得越來越沒有秩序,越來越混亂。
熱力學第三定律:絕對零度不可能達到。
Ⅷ 物理的全部公式
你說物理的全部公式,那物理的公式多了去了,那我一時也不能給你洗一下,寫下來啊,我也記不住那麼多呀。而且那活到老學到老那越來越多。你不知道你沒見過你還有聽多呢
Ⅸ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w)
P=W/t
W:功
t:時間
壓強p(Pa)
P=
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一.物理公式
(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串聯電路: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電阻R(Ω)
R=R1+R2+……
並聯電路:電流I(A)
I=I1+I2+……
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並聯電路:電壓U(V)
U=U1=U2=……
並聯電路電阻R(Ω)
R=
1/R1+
1/R2+……
歐姆定律
I=
U/R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Q/t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J)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真空中的光速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ρ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ρ=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Pa
帕斯卡(帕)
P=F/S
功
W
J焦耳(焦)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匯編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壓公式)
(5)、P1/P2=R1/R2
6、並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於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於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重力G
(N)
G=mg
m:質量g:9.8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N)
F合=F1+F2
方向相同
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方向相反:
浮力F浮(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動滑輪
F=
G物+G輪
壓強p(Pa)
P=
F/S
熱量Q(J)
Q=cm△t
機械功W(J)
W=Fs
功率P(w)
P=W/t
機械效率
η=
×100%
液體壓強p(Pa)
P=ρgh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量q:熱值
物體漂浮或懸浮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W:功
t:時間
F:壓力
S:受力面積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Ⅹ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學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學部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學部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