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發布時間: 2020-11-19 09:41:38

A.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之遁甲的下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原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釋義:學問廣博,無所不知.天上的和地下的事情都了解,了解人間的各種人事,辨明得了陰陽,知道八卦,通曉奇門遁甲;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能決定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負,自己跟管仲和樂毅相作比較賢才,坐在椅子上,心情悠閑自在,還沒有出這個茅廬,就先把天下定了3分。

出處:《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1)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擴展閱讀:

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蘇州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勾踐,夫差不聽。夫差急於進圖中原,率大軍攻齊,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遭拒。

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在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偷襲所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B. 「上知天文地理,下曉雞毛蒜皮」的下一句是

  1. 「上知天文來地理,下曉雞毛蒜源皮」的下一句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2.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抱膝委坐自比管仲、樂毅之賢,笑傲風月,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

  3. 劉邦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有取天下也。"

C.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謂是()

無所不知,博學多才學識淵博曠世奇才。

D.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天上懂一半,地上懂完完是什麼意思

你好,抄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500年後知500年,天上知道一半地上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這是說一個人他的知識非常淵博

,他的智慧如大海。

中國歷史上可以擔得起這幾句話的人,

大概除了姜子牙

就只能有諸葛亮了。

所以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

也就出了這兩個人。

那是相當的了,不得了。

不過據說鳳姐也是這樣了不起的人物。

當然他現在在美國做美甲。

有這樣絕世的天賦,

卻情願去做美甲,

也實在是不得了的人物。

E. 高中我們很厲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到大學就不行了,有這么段話是怎麼說的

一、天文是指天文學,包括天文知識、天文歷法、地球大氣層外各類天體的性質和天體上發生的各種現象——天象,天文學所研究的對象涉及宇宙空間的各種物體,大到月球、太陽、行星、恆星、銀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個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體以至分布在廣袤宇宙空間中的大大小小塵埃粒子。天文學家把所有這些物體統稱為天體。地球也是一個天體,不過天文學只研究地球的總體性質而一般不討論它的細節。另外,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等人造飛行器的運動性質也屬於天文學的研究范圍,可以稱之為人造天體。
宇宙中的天體由近及遠可分為幾個層次:(1)太陽系天體:包括太陽、行星(包括地球)、行星的衛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及行星際介質等。(2)銀河系中的各類恆星和恆星集團:包括變星、雙星、聚星、星團、星雲和星際介質。(3)河外星系,簡稱星系,指位於我們銀河系之外、與我們銀河系相似的龐大的恆星系統,以及由星系組成的更大的天體集團,如雙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等。此外還有分布在星系與星系之間的星系際介質。
天文學還從總體上探索目前我們所觀測到的整個宇宙的起源、結構、演化和未來的結局,這是天文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宇宙學的研究內容。天文學按照研究的內容還可分為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門分支學科。
天文學始終是哲學的先導,它總是站在爭論的最前列。作為一門基礎研究學科,天文學在不少方面是同人類社會密切相關的。時間、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的嚴格規律都須由天文學的方法來確定。人類已進入空間時代,天文學為各類空間探測的成功進行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文學也為人類和地球的防災、減災作著自己的貢獻。天文學家也將密切關注災難性天文事件——如彗星與地球可能發生的相撞,及時作出預防,並作出相應的對策。
二、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漢語「地理」一詞最早見於《易經》。英文中地理一詞則來源於希臘文hê
gê(意為「地球」)和graphein(意為「寫」)。
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非常特殊,因為既有自然(自然地理),又有人文的(人文地理),所以地理是文理兼並的一門大科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因為在古人的概念里天文是最深奧神秘的學科,也是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學科,充滿了敬仰之情。
這句話的意思是贊揚那些學識淵博、博學多才之人,不是代指懂天文和地理的人。
如果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學富五車
,滿腹經綸的人,一定要博覽群書,注重各方面的知識的積累,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你本身喜歡看書,那就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增加自己的知識面,此外還要學會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久而久之,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學貫中西、博學多才的人,受人所敬仰。

F.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什麼生肖

應該是生肖:龍。龍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所以自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對應的地支是辰,所以有辰龍一說。在《禮記·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四靈」。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G. 「上知天文地理」下一句是什麼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成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讀音: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釋義:形容學問廣博,無所不知。

成語出處與含義: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出自《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贊揚那些學識淵博、博學多才之人,不是代指懂天文和地理的人。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的學識等。

(7)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擴展閱讀:

天文地理知識

  1. 我們常說的北斗七星指的是天樞、天璇 、天璣 、天權 、玉衡 、開陽、搖光。

2.太陽系中除了金星和天王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轉方向都為自西向東。

3、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回歸周期是 76 年,它最近一次回歸是1986年,而下一次回歸將在 2062 年。

4、太陽系中最大的火山是在火星上的奧林匹斯山。

5、太陽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日冕、 色球層 、光球層 對流層、 輻射區 、日核。

6、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是耀斑和黑子。

7、太陽系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

8、 日食只能發生在農歷的初一。

9、 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是木星 。

10、 八大行星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H. 形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應該是什麼成語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I. 古人常說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指什麼

天文是指天文學,包括天文知識、天文歷法、地球大氣層外各類天體的性質和天體上發生的各種現象——天象,天文學所研究的對象涉及宇宙空間的各種物體,大到月球、太陽、行星、恆星、銀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個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體以至分布在廣袤宇宙空間中的大大小小塵埃粒子。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因為在古人的概念里天文是最深奧神秘的學科,也是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學科,充滿了敬仰之情。這句話的意思是贊揚那些學識淵博、博學多才之人,不是代指懂天文和地理的人。

早在《黃帝陰符經》裡面就有「天地」「文理」的說法.原文為:「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古人善於解字,於是有了「天文」,「地理」一說.關於天的知識稱為天文,相應的關於地的知識為地理.《漢書》中已有天文志、地理志的內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常用於形容某個人的知識豐富.

J.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誰寫的

  1. 《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2.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樂毅之賢,抱膝危坐,笑傲風月,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諸葛亮)

熱點內容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
老師塗指甲違規嗎 發布:2025-05-10 18:35:17 瀏覽:445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
市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5-10 06:55:21 瀏覽:103
巧學高中化學 發布:2025-05-10 06:34:49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