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八年級生物上冊復習

八年級生物上冊復習

發布時間: 2023-06-01 18:01:57

『壹』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沒有一個大學,是比擁有我們從未使用過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類意志與理智所創造的現實,更能包羅萬象的了。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八年級 上冊生物知識點 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1

第一節 動物的運動

1、運動系統的組成:運動系統主要是由骨、關節、肌肉組成的。

2、關節的結構

(1)關節的結構模式圖

(2)關節一般是由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三部分組成,關節麵包括關節頭和關節窩。

(3)關節軟骨:可減少運動時兩骨之間的摩擦和緩沖運動時的震動。

(4)關節腔:內有滑液,使關節的活動更加靈活自如。

(5)關節在運動中相當於支點的作用,骨相當於杠桿的作用。

3、骨、關節、肌肉的協調配合產生運動,運動的順序為:

(1)骨骼肌收到神經傳來的刺激

(2)骨骼肌會收縮

(3)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的相應部位就產生了運動。

4、要產生運動,可見與骨連接的肌肉至少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完成運動。是下例中的B是正確的。

5、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系統如神經系統的調節。

6、運動所需要的能量,有賴於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的配合。

7、伸肘和屈肘動作

屈肘動作 伸肘動作

屈肘: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伸肘: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8、雙手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處於舒張狀態,雙手有重物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處於收縮狀態,舉重都處於收縮狀態

第二節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動物的行為分類:

按行為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

例:蜘蛛織網、蜜蜂采蜜、母雞孵蛋、小鳥喂魚、幼袋鼠吃奶、鳥的遷徙。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 經驗 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學習行為。

例:如鸚鵡學舌,小狗算數,猴做花樣表演、蚯蚓走迷宮、大山雀喝牛奶。

3、動物學習行為意義: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境能力也就越強,

4、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

第三節動物的社會行為

1、社會行為: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從而具有的行為。如白蟻群體、狒狒群體。

2、社會行為特徵:

①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

②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③有的還形成等級。

3、 通訊:分工合作需隨時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動作、聲音和氣味等。

蜜蜂跳舞—動作 黑長尾猴—聲音 螞蟻—氣味 蝶蛾類昆蟲—性外激素(氣味)。

4、常見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蜜蜂、螞蟻、猴、狒狒、象、狼、鹿等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2

1、病毒的發展史:19世紀末,伊萬諾夫斯基發現病毒

2、大小:比細菌還要小,比細胞還小,只能用納米表示

3、觀察工具:電子顯微鏡

4、生活方式:必須生寄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中,不能獨立的生活

5、病毒的結構: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由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組成。

6、病毒種類:

(1)植物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體內)

(2)動物病毒(專門寄生在動物體內)

(3)細菌病毒(又稱噬菌體,專門寄生在細菌體內)

7、病毒的繁殖:自我復制,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製造出新的病毒

8、病毒離開了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

9、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有害:使人患病

有利:等醫葯方面,生物防治等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3

第一節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1、植物的分類:按照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來分分為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動物的分類: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陸生分為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3、微生物的分類:細菌、真菌

第二節從種到界

1、生物分類等級從小到大是:種、屬、科、目、綱、門、界

2、種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

3、生物命名法:瑞典人林奈提出的雙名法,即屬名+種加詞

第二章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1、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次:

(1)生物種類多樣性(即物種多樣性)

(2)基因多樣性,

(3)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2、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3、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多樣性。

4、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 措施 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5、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6、建立自然保護區的意義

(1)是天然的基因庫

(2)天然的實驗室

(3)活的自然博物館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生物學習建議與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與初中生物學習方法

★ 八年級上生物知識點

★ 初二生物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

★ 八年級生物重要知識點與學習復習方法

『貳』 八年級(上)生物復習資料

八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
1、 目前己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有脊柱;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沒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樣性:1、種類的多樣性;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3、00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3、 魚之所以能在水裡生活,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魚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結構:流線形(梭子形)身體;身體表面分泌粘液。
5、 魚在游泳時,靠軀幹部有尾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6、 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歲輪備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製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7、 各種鰭在運動中起到輔助協調的作用。
8、 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9、 鰓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10、 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於充分進行氣體交換。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開水後,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11、 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鰓絲又多又細。
12、 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緣流出。
13、 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 氣體交換 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
鰓絲中Co2—水中
15、 魚的主要特徵:體表常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6、 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7、 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
18、 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甲殼動物用鰓呼吸。
19、 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20、 水中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21、 與水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1)比較乾燥;(2)晝夜溫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氣態的氧;(5)陸地環境復雜多變。
22、 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適應: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於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2、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乎毀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4、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3、 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4、 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稱為環節動物。
25、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26、 身體分節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 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 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里,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 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 恆溫動物比不恆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於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 兔的體溫恆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32、 兔的後肢較長,前肢較短,後肢肌肉發達,適於跳躍。
33、 門齒——切斷食物 犬齒——撕裂食物 臼齒——磨碎食物
34、 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桐頃,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物。
35、 食性 植食性(如兔)
肉食性(如狼)
雜食性(如人)
36、 盲腸主要用於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達。
37、 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於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於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38、 兔有發達的大腦及遍布全身的神經,有發達的四肢,使它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 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地球上大約有4000多種,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徵(其他特徵: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恆定,屬恆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 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41、 鳥的外形呈流線形,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42、 鳥的羽毛分正羽和絨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軸,翼呈扇形,可增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便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3、 鳥的胸肌發達,附於龍骨突,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4、 鳥的骨骼中空,輕而堅固,胸骨突出,有龍骨突的結構,便於發達的胸肌附於胸骨(龍骨突),減輕重量,利於飛行。
45、 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於飛行;3、直腸短,排便頻繁。
46、 鳥的心臟發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於飛行。
47、 鳥的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不是呼吸器官),輔助肺進行呼吸,滿足飛行時氧氣的需要。
48、 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
49、 恆溫動物 哺乳動物
鳥類
50、 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體溫高而恆定。
51、 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已知的種類超過100萬種(占動物種類的4/5),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一會飛的動物。
52、 昆蟲的翅與鳥翼結構不同,但就適於飛行來看都有這些共同點:都有利於飛行的扇形結構,這些結構的運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氣中產生向上的升力和前進的動力,相對身體來說,都有輕、面積大的特點,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53、 翅對昆蟲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取食,逃避敵害,擴大活動和分布范圍,有利於尋偶交配,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
54、 昆蟲的外部特徵: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發達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會發生蛻皮),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55、 昆蟲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除昆蟲外,還有蜘蛛、蜈蚣、蝦、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56、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過變態發育,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57、 動物的行為依賴於一定的身體結構。
58、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運動肌肉)、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如關節))組成的。
59、 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接(如關節)組成。
60、 人有206塊骨 顱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動)
軀干骨(半活動)
四肢骨(能活動) 能活動的骨連結(關節)
61、 人有26塊脊椎骨(半活動骨連結)
62、 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囊、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窩、關節軟骨(緩沖作用)。
關節囊
關節頭
關節腔
關節軟骨
關節窩

63、 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是骨繞著轉動的點。
64、 人體主要的關節:上肢 肩關節 下肢 髖關節
肘關節 膝關節
腕關節 踝關節
指關節 趾關節
65、 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關節。
66、 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67、 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一、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二、運動強度應適當;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68、 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70、 為什麼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71、 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72、 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73、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74、 當然,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75、 一句話概括骨、關節、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產生運動。
76、 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另一類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77、 有很多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二者結合的結果,如鳥的遷徙。
78、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學習行為使動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好地生存。
79、 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80、 先天性行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種生物只有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就會被自然淘汰。
81、 對一個人來說,技能的訓練和知識的學習是與大腦的發育階段相適應的,一旦錯過學習的關鍵時期就很難彌補。
82、 社會行為的特徵: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83、 群體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制度。
84、 「首領」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築巢場地,其他成員會對它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還擊,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動。
85、 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86、 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靠群體的力量往往更易獲得食物和戰勝天敵的侵襲,能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使群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活。
87、 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獸有獸語)。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88、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在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89、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2、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4、生物防治。
90、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除以蟲治蟲外,還有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
91、 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供人們食用;在醫葯保健方面發揮作用;在觀賞、娛樂方面,文學藝術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們在生活中用來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點;動物傳播給人類一些疾病(害處)。
92、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93、 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
94、 生物反應器的好處: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95、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96.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97.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乾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黴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等不同的顏色。
98.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99.菌落常用來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
100.培養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製含有營養物質的營養基。②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冷卻。③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此過程叫接種)。④培養皿放在保持恆定溫度的培養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
101.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10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還有有機物。
103.經過嚴格高溫黴菌的環境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把有機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106.有些細菌互相連接成團或長鏈,但每個細菌也是獨立的生活的。
107.細胞結構示意圖:

108.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細菌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小而輕還可以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細菌分裂速度極快)
110.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黴菌、食用菌、大型真菌為多細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進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為出芽生殖。
114.青黴: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5.麴黴: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6.引起食物發霉的真菌為黴菌。
細菌 真菌


點 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異養)。


點 單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單細胞種類也有多細胞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多數為孢子生殖。
117.比較真菌與細菌:
118.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患病(3)與動物共生。
119.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製造有機物。可見 細菌和真菌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121.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共生。(一旦分開,可以獨立生活,叫做共棲)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發酵狀態: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於做麵包]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於釀酒]
125.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稱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細菌和真菌可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並在食品中生長和繁殖,導致食品的腐爛,因此食品保存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新軍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生長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學家還能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一些細菌內部,只這些細菌能夠生產葯品(用細菌做生物反應器)。
129.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類的意義: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每個物種在生物分類上的位置一目瞭然,同時也進一步明確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131.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態結構、內部構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133.每個界分為六個更小的等級,它們從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34.兩種生物之間共有的分類單位越多,它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135.綱 < 亞門 < 門
136.分類登記越高,射干內務體間的差異越大,共同特徵越少,所含生物數量越多。
137.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樣式,外在形式是種類的多樣性。
138.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139.生物的各種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態系統的多陽性受到破壞就會導致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喪失。
141.自然條件下,平均2000年一種鳥類滅絕。平均8000年一種哺乳動物滅絕。
142.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護法》。(每個法律前要加「中華人民共和國」)
144.建立自然保護區分為:就地保護和圈地保護。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陸生生物的家園。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銀杉是裸子植物。 潮州 洪得耀著

『叄』 初二上學期生物必背知識點

初二上學期生物必背知識點如下:

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1、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分子並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顆粒,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而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2、細胞中的物質: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3、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4、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並產生氧。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2)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3)染色體容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

(4)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恆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4、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三、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

2、細胞的分裂:染色體進行復制;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細胞質分成兩份;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肆』 八年級上冊生物提綱

生物是很多同學都非常頭疼的科目,其實生物也沒那麼難學,只要你上課認真,課後做好知識點整理,考前看著提綱復習,就沒什麼大問題,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 八年級 上冊生物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八年級上冊生物提綱:章節知識點

第一節 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一、腔腸動物

(代表動物:水螅,還有水母、海葵、珊瑚蟲)

1、腔腸動物的身體結構比較簡單,其中大多數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蟲等;少數種類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P5圖

2、水螅的體形輻射對稱,即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後、左右和背腹,經過身體縱軸可以有多個切面將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輻射對稱)這種體形的優點:該身體結構便於水螅感知周圍環境中來自各個方向的刺激,從各個方向捕獲獵物、進行防禦。

3、水螅的身體有外胚層和內胚層兩層細胞。

兩層細胞中間填充著他們分泌的膠狀物質。由內胚層構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與口相通。外胚層有多種細胞,如刺細胞,他是腔腸動物所特有的攻擊和防禦的利器,在觸手處尤其多。

4、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5、腔腸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海蜇經加工後可以食用,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可堆積構成珊瑚礁,它不僅可以形成島嶼、加固海岸,還為海底的魚類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棲息場所和庇護地。

二、扁形動物(代表:渦蟲 )

1、蝸蟲的身體背腹扁平,形狀像柳葉。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兩個可以感光的黑色眼點。腹面有口,口內有一個管狀的咽,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動物。吃進去的食物在腸內消化,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從口排出,有口無肛門。可以分清前後、左右、背腹。 P6圖

2、渦蟲的身體呈兩側對稱,也稱左右對稱,即經過身體縱軸只有一個切面將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這種體形的優點:能夠運動更加准確、迅速而有效,有利於動物運動、捕食和防禦。

3、扁形動物中像渦蟲這樣自由生活的很少,多數扁形動物是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如華枝睾吸蟲、豬肉絛蟲和血吸蟲就是常見的人體寄生蟲。這些寄生蟲消化器官簡單,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別發達

4.扁形動物門的主要特徵: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第二節 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

一、線形動物

(代表動物:蛔蟲,還有蟯蟲、鉤蟲、絲蟲、線蟲。)

1、寄生在人的小腸里,身體呈圓柱形,有口有肛門;體表有角質層,起保護作用

2、消化管結構簡單,以人小腸里的半消化食物為食。P8-9圖

3、生殖器官發達,生殖能力強。無專門的運動器官,僅能緩慢蠕動。

4、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徵:①身體細長,呈圓柱形;②體表有角質層。③消化管前端有口,後端有肛門。

二、環節動物

(代表動物:蚯蚓)還有沙蠶、水蛭等

1、體形:呈長圓筒形;前部有一段體節界限不明顯,顏色也不同,稱為環帶。(靠近環帶的一端為前端)

2、身體有許多相似環形體節構成,分節使運動靈活。

3、體壁有發達的肌肉,肌肉與剛毛配合可以完成運動。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腹面:有許多小突起(剛毛),觸摸有粗糙感覺。

4、體壁可以分泌黏液,使體表保持濕潤(有助於呼吸),所以實驗中應經常用浸濕的棉球輕擦蚯蚓體表

5、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氧氣可溶於體表的黏液里,然後進入體壁的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過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6、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徵: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構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

7、蚯蚓對人類的益處:①疏鬆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②富含蛋白質;③處理垃圾等有機廢物。

第三節 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一、軟體動物

(代表動物:河蚌、蝸牛、烏賊、扇貝、文蛤、縊蟶等)

1、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群。

2、外面有兩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質貝殼,因而稱為「雙殼類」,殼內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貝殼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的。P12圖

3、雙殼類動物用足緩緩地運動,利用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4、軟體動物的特徵: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5、軟體動物對人類的價值與危害

二、節肢動物

代表動物:蝗蟲,還有蟬、蟋蟀、蝴蝶、蜘蛛、蜈蚣、蝦、蟹、蚊、蠅等。

1、節肢動物是的 動物類 群,目前種類有120萬種以上,占所有動物種類的80%以上。昆蟲是節肢動物的一分類

2、蝗蟲身體分頭部(一對觸角、三個單眼、一對復眼、口器)、胸部(前足、中足、後足、兩對翅)、腹部(氣門)三部分。P15圖

3、身體表麵包著堅韌的外骨骼,不僅能保護自已,還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但外骨骼會限制昆蟲的發育和長大,所以昆蟲需要定期蛻皮。

4、昆蟲的基本特徵: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

5、節肢動物因附肢分節而得名,主要特徵是: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6、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第四節 魚

1、前三節認識的動物體內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統稱為無脊椎動物。本節魚以後的動物身體內部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統稱為脊椎動物。

2、魚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占脊椎動物種類的一半以上。我國有淡水魚1000多種,的「四大家魚」是青魚、草魚、鰱魚、鱅魚。我國的海洋魚有2000種。

3、魚分頭部、軀幹部和尾部三部分。①前進動力:軀幹部、尾鰭;②前進方向:尾鰭;③保持平衡:腹鰭;④感覺器官:側線。P20-22圖 適合水中生活的特徵有:

(1)流線型,減少魚在水中運動時遇到的阻力。 (2)體表有鱗片,表面有黏液,起保護身體作用。 (3)魚的脊柱支撐身體,兩側有發達的肌肉,對運動起重要作用。 (4)魚在水中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 游泳 。

(5)魚用鰓呼吸,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作用:吸收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鰓絲中密布鮮紅色的毛細血管(氣體交換)

4、魚的主要特徵: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5、我國於1986年起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規定以「養殖為主」

第五節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

一、兩棲動物

代表動物:青蛙,還有:蟾蜍、大鯢、蠑螈

1、蝌蚪形態和內部結構像魚,有尾,用鰓呼吸,只能在水裡生活。蝌蚪發育成青蛙後,尾和鰭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陸地生活,屬於兩棲動物。

2、青蛙的外形特點:眼睛後面有鼓膜,可感知聲波;頭部前端有一對鼻孔,呼吸氣體的通道;前肢短小,可支撐身體;後肢發達,趾間有蹼,既能跳躍也能劃水。所以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生活。青蛙皮膚能分泌黏液,濕潤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可進行氣體交換,輔助肺呼吸。P25圖

3、兩棲動物的特徵: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

4、兩棲動物的益處:減少農作物蟲害,以減少施用農葯的污染。

二、爬行動物

代表動物:蜥蜴,還有:龜、鱉、蛇、鱷、恐龍等

1、蜥蜴的外形特點:頭部有頸,可以靈活地轉動,便於尋找食物和發現敵害;四肢短小,不能跳躍,但能貼地面迅速爬行;皮膚乾燥,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

2、蜥蜴的肺比青蛙發達,氣體交換能力更強,只靠肺呼吸。

3、青蛙在水中產卵並受精,而蜥蜴在陸地產卵,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使卵能在陸地發育成幼蜥。因此蜥蜴的生殖和發育可以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這是蜥蜴能終生生活在陸地上的重要原因。

4、爬行動物的特徵: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第六節 鳥

1、鳥的種類很多,是脊椎動物中數量僅次於魚的一個類群。

2、除了鴕鳥、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以外,絕大多數鳥都是善於飛行的。

3、鳥適於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有哪些呢?P33圖

(1)身體呈流線型,可減少飛行中空氣的阻力。

(2)體表覆蓋羽毛,前肢變成翼,翼上生有幾排大型羽毛

(3)骨骼輕、薄、堅固,減少體重;胸骨上有龍骨突;胸肌發達。

(4)視覺發達,有的能在飛行中捕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殘渣很快隨糞便排出體外,減輕重量。

(5)呼吸作用旺盛,具有與肺相通的氣囊,可輔助呼吸。心跳頻率快,體溫高而恆定。

4、鳥的體溫不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恆溫動物。

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變溫動物。 恆定的體溫增強了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擴大了動物的分布范圍。

5、鳥產卵繁殖後代,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起保護作用。

6、鳥的主要特徵: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第七節 哺乳動物

代表動物:鯨(不是魚)、猴、蝙蝠、馬、象、兔、狼等

1、主要特徵:

(1)體表被毛:除了鯨等少數水生種類的體毛退化以外,哺乳動物的體表都被毛。體毛有很好的保溫作用。可以維持恆定的體溫,是恆溫動物。

(2)生殖方式: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後代的成活率。

(3)牙齒撕咬、切斷和咀嚼食物。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動物的攝取食物能力,又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能力。P38圖

(4)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

2、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1)家畜是由野生動物馴養而來的,是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2)野生動物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起重要作用;(3)導盲犬、警犬、軍馬等是人類得力的助手。(4)哺乳動物對人類的困擾:鼠類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還會傳播疾病。

八年級上冊生物提綱: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一、動物的類群:

1、動物的種類多樣,根據體內有沒有脊椎,可以分為兩大類: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2、脊椎動物若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排列,應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3、魚類的代表動物是鯽魚,魚類的特徵是終身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4、魚是靠尾鰭的擺動和軀幹部扭動獲得前進的動力;調整方向用尾鰭,維持身體平衡用胸鰭、背鰭、腹鰭鰭等。

5、某同學想做魚鰭有游泳中的實驗,但一時找不到魚,便用一個模型來代替,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6、(P25)兩棲動物的特點: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稱為蝌蚪,經變態發育變為幼蛙,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類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等。

7、鳥類的特徵:體表被羽毛,前肢變為翼,體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恆定。

8、鳥類適天飛行的特點如下:

(1)身體表面:呈流線型,被覆羽毛,前肢變為翼,翼呈扇面結構,表面積大,可以扇動空氣而飛行。

(2)運動系統:骨薄,長骨中空,胸骨突出,稱為龍骨突,有發達的胸肌。

(3)呼吸系統:特有的呼吸方式雙重呼吸,主要靠的結構是氣囊。這種呼吸方式的特點是鳥類每呼吸一次,氣體兩次進出肺。

(4)消化系統:食量大,直腸短。

(5)循環系統:心臟功能強勁。這些特點決定了鳥類可以快速而且長久的飛行。

9、哺乳動物的特點:除個別的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點。其代表動物是家兔,家兔體內有膈,將體腔分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其作用分別是切斷和磨碎食物。肉食動物有發達的犬齒。這些特點都是和它們的食性相適應的。

10、動物種類特別多,但只有兩種是恆溫動物,它們是鳥類和哺乳類。

11、我們學過的無脊椎動物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是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環節動物(如蚯蚓)、(節肢動物)分三類:(1)昆蟲(2)甲殼動物,如蝦、蟹(3) 其它 :如蜘蛛和蜈蚣)

12、腔腸動物的特點是有口無肛門。舉例海蜇、海葵、珊瑚蟲等。

13、蚯蚓的運動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縮和舒張並在剛毛的輔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濕潤的體壁進行的。將兩條蚯蚓分別放於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紙板上,運動速度在硬紙板上的快。

14、節肢動物的特點: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外骨骼的作用有二,分別是防止水份的散失和保護身體內部柔軟的器官。)

15、昆蟲的特點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和兩對翅。

二、動物的運動:

16、高級動物的運動系統構成一般是骨、骨骼肌和骨連結。若將運動系統比作作杠桿,則骨相當於杠桿,關節相當於支點,骨骼肌提供動力。

17、關節的構成有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關節的特點有牢固性和靈活性。

18、人在完成曲肘運動時,肱二頭肌收縮,同時肱三頭肌舒張,共同完成了這個運動。

19、運動的完成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牽動所附著的骨圍繞著關節產生運動。

三、動物的行為:

20、動物的行為按表現可分為攻擊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貯食行為等。

21、動物的行為按來源可分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遺傳因素控制的。

23、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的作用,由生活 經驗 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舉例,如蚯蚓走迷宮、大山雀喝牛奶、大猩猩摘香蕉、黑猩猩釣白蟻。

24、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往往有三個特徵:有組織、有分工、有的有等級。

25、白蟻的群體中有四種蟻,即工蟻、雄蟻、後蟻和兵蟻。四種蟻是喂養其它三種蟻的是工蟻。

26、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有聲音、氣味和動作三種。

四、動物的作用

27、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

28、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29、目前,人們認為動物中最為理想的生物反應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它的優點是少成本,少環節,少污染。

30、人們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創造各種儀器,這就是仿生。如據蝙蝠發明雷達,據長頸鹿發明宇航服,據烏龜的背甲發明薄殼。

五、細菌和真菌

31、區別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應該看大小、形態和顏色三方面。(具體見P55)

32、培養菌落的 方法 有四步:配製培養養基、高溫滅菌、接種、恆溫培養。

33、細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

34、顯微鏡的發明人列文。虎克(荷),微生物學之父是法國的巴斯德,青黴的發現是弗萊明(英)。

35、細菌的形態有三種:球形、桿形和螺旋形,故細菌也有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種。如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霍亂弧菌。

36、細菌的結構類似於植物細胞,即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此外還有運動的鞭毛,起保護作用的莢膜,有的還有為抵抗不良環境的芽孢。

37、真菌的形態各異,原因是有的是單細胞的,如酵毒菌,有的是多細胞的,如青黴和蘑菇。但結構都相似,即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成形的細胞核。故真菌也稱真核生物(已有了真正的細胞核)。

38、用蘑菇製作孢子印時,要用玻璃杯扣住的目的是防孢子被風吹散。

39、細菌有的對人類有利,少數對人類有害。有利的如製作酸奶和泡菜要用乳酸菌,制醋要用醋酸菌,製作味精要用棒狀桿菌,根瘤菌能為豆類作物提供含氮的無機鹽,大腸桿菌能為人和動物提供VB12和VK。有害的方面,有的能使為和動物患病,如痢疾、霍亂、破傷風、鼠疫都是由細菌引起的,軟腐病菌能使蔬菜變壞。

40、真菌同樣如此,有的真菌對人類有利,如製作麵包要用酵毒菌,釀酒、製作醬油、腐乳都要用到真菌,也有的對人類有害,如腳癬、甲癬是由寄生的真菌引起的,小麥葉銹病、棉花枯萎病等也是真菌引起的。

41、細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

42、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因為它們的營養方式主要是異養。此種營養方式又分三種類型,即寄生、腐生和共生。

43、區別寄生、共生和腐生

若寄居對象是死的,如枯枝敗葉,即為腐生;是活是,即為後兩種。後兩種中,若對寄居對象有害,就是寄生,如痢疾桿菌、使患甲癬的真菌;若雙方互利互惠,即為共生。

44、熟記幾種共生的例子:

(1)豆類作物和根瘤菌:豆類作物為其提供有機物,根瘤菌則提供含氮肥的無機鹽。

(2)動物和大腸桿菌:動物為其提供有機物,大腸桿菌則提供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

(3)地衣:藻類植物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則提供水和無機鹽。

45、區別青黴和麴黴:一看孢子形態,掃帚狀的為青黴,放射狀狀的為麴黴;二看顏色,青綠色的為青黴,其它顏色的為麴黴。

46、酵母菌能夠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7、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故防腐的主要原理就是殺死細菌或控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據此有許多防腐的具體辦法,如高溫滅菌、腌制、滲透保存等。

48、污水處理時,一些細菌在有氧的條件下能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的條件下能分解為甲烷。

六、生物的多樣性

49、在被子植物中常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是花、果實和種子。

50、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從高到低的順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其中的單位是界。

51、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種類越多,其中生物相似的特徵越少,親緣關系越遠。

52、馬在生物上的地位是(見書)。

53、桃在分類上的地位是(見書)。

54、生物的多樣性不僅是指生物種類的多樣性,還包括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的多樣性。

55、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故有「裸子植物的故鄉」的美稱。

56、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根本的 措施 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57、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現我國已建立1500多個,其中有保護大熊貓的卧龍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為保護完整的溫帶森林系統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

58、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和文件。

59、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濫砍亂伐、濫捕濫獵、環境污染、生物入侵。

60、當前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人為破壞。


八年級上冊生物提綱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上冊生物復習提綱

★ 八年級生物復習提綱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 2017年初二生物會考復習提綱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總結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 初二生物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

★ 八年級生物的思維導圖與及知識點歸納

『伍』 初二上冊生物知識點

八年級上冊生物復習提綱

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動物的分類:根據動物體有無脊柱可分為: 脊椎動物
第一節水中生活的動物
魚 無脊椎動物
體形:梭形
體表:鱗片;分泌黏液
體色:腹白背暗(保護色)
身體分布:頭、軀干、尾
感覺器官: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
運動器官:鰭:尾(控制並保持前進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軀干(產生前進的動力)整體起協調作用
呼吸:鰓,鰓絲(內布滿毛細血管,有利於氣體交換)口與鰓蓋交替張合
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魚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至關重要:一是靠鰭游泳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用鰓在水中呼吸。
魚離不開水的原因:
其呼吸器官是鰓,而鰓中有許多的鰓絲,鰓絲在水中時能展開來,離開了水就不能展開,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氣而死亡。
四大家魚是:草魚、青魚、鰱魚、鱅魚
模擬實驗:科學研究過程中,在難以直接用研究對象做實驗時,就可以用模仿實驗某一對象製作模型,用模型來做實驗,或者模仿某些條件來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就叫模擬實驗。
第二節陸地上生活的動物
陸地動物適應陸地環境的形態結構特徵:
(1)陸地氣候相對乾燥;與此相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比如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具有外骨骼。[鱗、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陸地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專門的運動器官]
(3)除蚯蚓等動物外,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有專門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陸地生活的動物還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作出反應。[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發達]
⑵蚯蚓:
生活環境:白天在洞穴居,晚間出來活動。
食性:枯枝落葉、垃圾
運動:1身體分為許多體節(可運動靈活),環帶上的肌肉(收縮),
可帶動剛毛運動。
呼吸:靠體表皮膚(分泌黏液),黏液溶解氧氣進入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到達蚯蚓全身
⑶兔子
體表被毛(保溫),用肺呼吸,心臟4腔;血液循環路線分為肺循環和體循環兩條路線,輸送氧氣的能力強,分解有機物快,產生的能量多,體溫恆定,
食性:植物
消化:牙齒有門齒、臼齒
盲腸發達:可以貯藏大量的纖維性食物,植食性生活相適應。
神經:神經系統發達調節體溫(大腦發達、神經布滿全身)
生殖:胎生、哺乳(後代成活率高)
運動:跳躍(後退比前腿發達)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體表被毛;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體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完整分隔的四腔;體溫恆定;大腦發達;多為胎生、哺乳。膈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特徵。陸地中生活的動物所要的基本條件是:水份、充足的食物、隱藏地。
變溫動物和恆溫的區別:
哺乳類和鳥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恆定,它們都是恆溫動物。其他動物的體溫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屬於變溫動物。
第三節空中飛行的動物
⑴鳥類適於空中飛翔生活的結構特徵
(1)外型:流線型或梭型結構
(2)有翅(翼):羽毛、翅膀展開利於飛行
(3):胸肌發達
(4)骨輕,長骨中空,有利減輕體重
(5)角質喙,無牙,直腸短,直接排出糞便
(6)肺,氣囊(輔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進行兩次氣體交換,進行雙重呼吸
(7)心臟4腔,輸送氧的能力增強,有利於有機物的分解。體循環和肺循環完全分開,體溫高恆定,42度左右。
(8)小腦和神經系發達
(9)沒有膀胱,不貯存糞便,減輕體重
*各種動物的特徵(還有些見最後)
(1)節肢動物門包括(昆蟲綱、甲殼綱、蛛形綱、多足綱)
(2)兩棲動物門: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在陸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膚呼吸。變態發育,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輔助呼吸作用,心臟有二心房一心室,體溫不恆定
(3)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蟄、珊瑚蟲)
(4)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保護身體(如烏賊、章魚、扇貝、蛾 螺等)
(5)甲殼動物:有堅硬外殼(水蚤、蝦、蟹)
(6)環節動物:身體由環狀體節構成(如沙蠶、水蛭、蚯蚓等)
第二章 動物的運動與行為
第一節動物的運動
⑴哺乳動物運動系統由骨骼(骨和關節)和肌肉組成
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
結構:肌腱: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間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無論受到哪種刺激(包括由神經傳來的興奮)都會發生收縮,停止刺激,肌肉舒張。
運動的產生過程:受刺激收縮,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會牽動骨頭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關節的結構圖:如上圖
關節軟骨作用:有彈性,可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關節面由: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軟骨組成
脫臼:關節頭由關節窩中滑脫出來的現象。

⑷骨、關節、骨骼肌的協作
屈肘: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肘部屈伸由兩組肌肉群共同完成
伸肘: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雙手自然下垂同時處於舒張狀態,雙手有重物同時處於收縮狀態)
⑸神經系統調節作用、關節相當於支點
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動物的行為有取食、繁殖、遷徒、防禦等行為
1、先天性行為
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遺傳基因物質決定的行為
2、學習行為: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
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學習行為,如鸚鵡學舌,小狗算數,猴做花樣表演。

第三節 社會行為
⑴特點: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⑵信息傳遞:聲音、動作、接觸、氣味
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的反應,這種現象就叫通訊。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質流是普遍存在的。
第三章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動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⑴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生態平衡
⑵動物促進物質循環
⑶動物能幫助傳粉或傳種子
第二節動物與人生活關系
⑴與人的關系
食用、觀賞、葯材、衣服等
⑵生物反應器
生物反應器——利用生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生物反應器應用的是轉基因技術。利用生物反應器來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物質(葯物和營養物質)的好處。(要求掌握)要會舉例會區分: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第四章 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第一節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細菌很小,要觀察細菌形態的話一定要藉助於高倍的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 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2、列表細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大小 形狀 顏色
細菌菌落 小
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
白或黃

真菌菌落 大
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狀
紅,褐,綠,黑,黃

3、細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適宜溫度、水分、生存空間
4、不同的細菌和真菌還要求某些特定的條件,如有些細菌和真菌要氧氣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發酵不要氧氣,是無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氣。
第二節細菌
⑴細菌是由列文•虎克發現的
⑵法國的巴斯德進行了「鵝頸瓶」實驗,證實細菌的產生。
⑶細菌很小,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只有一顆小米粒大,單細胞。(病毒比它還小)
⑷形狀:呈球、桿、螺旋狀
[5]細菌的結構:如下圖(從外到內)

一個細菌也是一個細胞。它和動植物的細胞都不同,主要區別在於它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此外,細菌有細胞壁(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有莢膜,有些細菌生有鞭毛),卻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並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5]細菌生殖
細菌是靠分裂進行生殖的,分裂生殖、20-30分鍾一次。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 、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⑹動物、植物、細菌細胞的對比

比較內容 動物 植物 細菌
細胞壁 無 有 有
細胞膜 有 有 有
細胞質 有 有 有
細胞核 有 有 無,只有未形成細胞核
葉綠體 無 有 無
鞭毛 無 無 有
莢膜 無 無 有

⑺營養方式(異養):腐生和寄生(靠現成的有機物來養活)
[8]作用
作為分解者促進自然界物質循環。
第三節 真菌(酵母菌、蘑菇、黴菌)
一、酵母菌
⑴形態:(單細胞)卵圓形,無色
⑵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液泡、無葉綠體

⑶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有氧呼吸: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無氧呼吸:葡萄糖 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況進行孢子生殖
二、黴菌(青黴、麴黴)
⑴形態:(多細胞)
⑵結構:青黴:直立菌絲、營養菌絲頂端孢子囊:掃帚狀
麴黴:直立菌絲、營養菌絲頂端孢子囊:放射狀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如 :如下圖

三、蘑菇
⑴結構:菌蓋和菌柄又稱子實體,菌褶,菌絲
⑵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生活環境:陰暗潮濕,有機物豐富,溫暖
食用菌的結構圖:

第五章 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⑴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⑵使植物人類生病
腳氣和細、真菌沒關系(是缺維生素B導致的)
⑶地衣
共生:細菌和真菌與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
與植物: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天麻是密環菌與植物的共生體
與動物:兔、牛、羊內有些細菌幫助分解維生素
與人:人的腸道中有一些細菌能製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對身體有益
第二節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一、⑴食品製作
⑵保存食品
「巴斯德「消毒法
罐藏法
脫水法
腌製法
真空包裝法
曬制煙熏法
滲透法
冷藏冷凍法
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發現
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
⑷保護環境 甲烷細菌 沼氣
二、黴菌和蘑菇的營養方式:利用現成有機物,從中獲得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
.細菌和真菌的區別:
細菌:個體微小,體內沒有成形細胞核
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後代
細胞內沒有葉綠體
真菌:既有個體微小的種類,也有個體較大的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能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個體。
三、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①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CO2,水,無機鹽
②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③與動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類共生)
根瘤(根瘤菌與植物共生)
第六單元
一、根據植物的外部形態結構、內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作為依據。
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動物的主要類群: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類依據是:花、果實、種子
二、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基本單位是種。在等級法進行分類的時候,分類的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物種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小;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物種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大。
林奈雙名法的內容包括:1、屬名 2、種加詞
三、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
1、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魚類、兩棲類,哺乳動物也位於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樣性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樣性的運用。
3、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等
4、自然保護區----是指含有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這個區域就是自然保護區。具有天然基因庫、天然實驗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館的特點。
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5、我國面臨瀕危的動物:水生無脊椎動物:紅珊瑚 鸚鵡螺;
魚類:中華鱘 白鱘
陸生無脊椎動物:金斑緣鳳蝶
爬行類:鱷晰 揚子顎
哺乳類:大熊貓 金絲猴 白鰭豚 藏羚羊 麋鹿 亞洲象 華南虎、白頭葉猴等。
我國面臨瀕危的植物:人參 珙桐 水杉 銀杉 桫欏 、、、等。

*各種動物的特徵:
(1)昆蟲:身體可分為頭(觸角),胸(足3對,翅2對),腹(氣管)
(2)哺乳動物門:體表被毛、牙齒有門、犬、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心臟有4個腔,體溫恆定,大腦發達,胎生哺乳。
(3)鳥綱:有喙無齒,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骨中空,內充氣體,心臟4腔,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恆定,生殖為卵生
(5)節肢動物門:身體有許多體節,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節肢動物門包括昆蟲綱、甲殼綱、蛛形綱、多足綱)
(6)兩棲動物門: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在陸地生活用肺兼用皮膚呼吸。變態發育,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輔助呼吸作用,心臟有二心房一心室,體溫不恆定
(7)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蟄、珊瑚蟲)
(8)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保護身體(如烏賊、章魚、扇貝、蛾螺等)
(9)甲殼動物:有堅硬外殼(水蚤、蝦、蟹)
(10)環節動物:身體由環狀體節構成(如沙蠶、水蛭、蚯蚓等)

『陸』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很強的學科,要想控制它,就得親身觀察、實驗。不管動物學還是生物衛生,都與實踐聯系很緊密,所以學習每一章每一節都需注重從觀察、實驗進手。我為大家整理歸納了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希望對你復習有幫助。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

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動物的分類:

(1)根據動物體內是否有脊柱,動物可分為兩類: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2)根據動物生活環境和運動方式,動物可分為三類: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和空生動物。

第一節 水中生活的動物

01、魚類:

(1)生活習性:魚生活在水中

(2)魚的形態特徵:

體 形:梭形

體 表:鱗片;分泌黏液

體 色:腹白背暗(保護色)

身體分布:頭、軀干、尾

感覺器官: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

運動器官:鰭,尾(控制並保持前進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軀干(產生前進的動力)整體起協調作用

呼 吸:鰓,鰓絲(內布滿毛細血搏亂辯管,有利於氣體交換)口與鰓蓋交替張合

(3)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魚所以能夠在水中生活,有兩個特點至關重要:一是靠鰭游泳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二是用鰓在水中呼吸。

A、游泳:用鰭游泳(鰭是運動器官)

靠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游泳,前進的動力是尾部的擺動,胸鰭、腹鰭和背鰭維持魚的平衡,尾鰭決定運動的方向;鰓是魚的呼吸器官,鰓絲密布毛細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卵生。變溫動物。

B、呼吸:用鰓呼吸(鰓是呼吸器官)

(4)魚類的主要特徵:

A、體表常被有鱗片,B、用鰓呼吸,C、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游泳。D、生活在水中。

(5)魚離不開水的原因:

魚的呼吸器官是鰓,而鰓中有許多的鰓絲,鰓絲在水中時能展開來,離開了水就不能展開,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氣而死亡。

(6)四大家魚是:草魚、青魚、鰱魚、鱅魚

02、其他水生動物:

(1)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蜇、珊瑚蟲等

(2)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如:章魚、烏賊、河蚌、田螺等

(3)甲殼動物:體表長有較硬的甲。如:蝦、蟹、水蚤等

(4)其他水生動物:海豚、鯨、海豹、龜、鱉等

03、水域環境的保護:

(1)水域環境保護的緊迫性

(2)水域環境保護的成功實例

(3)保護水域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第二節 陸地生活的動物

04、陸生動物與環境相適應的特徵:

(1)陸地氣候相對乾燥;與此相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比如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具有外骨骼。[鱗、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陸地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專門的運動器官]

(3)除蚯蚓等動物外,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有專門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陸地生活的動物還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作出反應。[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發達]

05、蚯蚓:(蚯蚓適應陸地生活的特徵)

(1)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2)以植物枯葉、朽根等為食。(3)通過基缺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身體分節使軀體的運動更靈活。(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呼吸。(5)蚯蚓是環節動物,

06、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徵:

⑴、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

⑵、有剛毛和發達的肌肉用以運動

⑶、休表濕潤可以呼吸,無專門的呼吸器官。

▲環節動物:除蚯蚓外,還有沙蠶、水蛭等

07、兔:(兔適於陸地生活的特徵)

(1)前肢短,後肢長,便於跳躍。(2)門齒(切斷食物)、臼齒(磨碎食物)發達,無犬齒(撕裂食物),盲腸發達,與植食性相適應。(3)體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臟結構、血陪衡液循環與人一樣,是恆溫動物。(4)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

08、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

(1)體表被毛;(2)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3)體腔那有膈;(4)用肺呼吸;(5)心臟有完整分隔的四腔;(6)體溫恆定;(7)大腦發達;(8)多為胎生、哺乳。

▲膈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特徵

09、變溫動物和恆溫的區別:

哺乳類和鳥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恆定,它們都是恆溫動物。其他動物的體溫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屬於變溫動物。

10、動物棲息地的保護:

(1)陸生動物生活的基本環境條件:足夠的食物、水分、隱蔽地。

(2)大熊貓瀕危原因:熊貓有棲息地遭到破壞。

(3)動物棲息地為陸地生活提供了足夠的食物、水分和隱蔽地等基本的生存條件,被破壞後,動物的生存受到威脅。因此,我們要保護好生物的棲息地。

第三節 空中飛行的動物

11、鳥:(鳥適於飛行的特點)

(1)有發達的氣囊,減輕體重,雙重呼吸。(2)消化系統發達,直腸短,食物殘渣很快排出。(3)胸骨呈龍骨突,便於著生發達的胸肌。(4)身體成流線型,翅膀羽毛重疊排列,心臟發達。(5)體溫高而恆定,卵生。

12、昆蟲:(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

(1)特徵: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發達的肌肉附著在外骨骼上。(2)外骨骼的作用:支持、保護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3)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飛行擴大活動范圍,有利於覓食、繁殖。

13、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

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體表由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常見的節肢動物有:所有昆蟲、蜘蛛、蜈蚣、蝦、蟹等。

14、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徵: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膚輔助呼吸。

▲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蟾蜍等。

▲動物已知150萬種,其中哺乳動物4000多種,鳥類9000多種,昆蟲100萬多種。

第二章 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1)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於存活和繁殖後代的活動就是動物的行為。

(2)列舉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飛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3)描述動物運動依賴於一定的結構。

第一節 動物的運動

15、脊椎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

(1)運動系統:骨骼(包括骨和骨連接)、骨骼肌。

(2)關節的結構: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軟骨、關節囊和關節腔。(關節模式圖參見P29)

▲關節軟骨作用:有彈性,可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關節面:由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軟骨組成

▲脫 臼:關節頭由關節窩中滑脫出來的現象。

16、骨、關節、骨骼肌的協調配合

(1)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

A、結構: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組成

肌腱: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間較粗的部分

一組肌肉附著在兩塊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牽引骨而不能推開骨,與骨相連的總是兩組肌肉配合的。

B、特性:肌肉無論受到哪種刺激(包括由神經傳來的興奮)都會發生收縮,停止刺激,肌肉舒張。

(2)屈肘和伸肘動作:

A、屈肘: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肘部屈伸由兩組肌肉群共同完成

B、伸肘: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雙手自然下垂同時處於舒張狀態,雙手有重物同時處於收縮狀態)

(3)運動的產生過程: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會牽動骨頭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關節相當於支點。

(4)運動不但靠運動系統來完成,而且還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並需要多個系統參與配合。

(5)運動就是骨在肌肉的牽引下繞關節活動,使軀體能夠完成各種動作。

▲動物的運動有利於覓食和避敵,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

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7、動物行為:有攻擊行為、防禦行為、儲食行為、繁殖行為和社群行為。

18、區別動物的先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A、先天性行為: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為(本能行為)。如蜜蜂采蜜、螞蟻築巢、蜘蛛織網、鳥類遷徙等

B、學習行為: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動物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後天性)。如鯨的頂球、轉圈和跳躍等表演。

第三節 社會行為

19、社會行為的特徵: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舉例:

A、白蟻,內部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生活。(參見P37倒數第一段)

B、雞、羊、狒狒等(參見P38第二段)

20、群體中的信息交流:

(1)動物群體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聲音、動作、接觸、氣味等。

(2)通訊:一個群體中的動物個體向其他個體發出某種信息,接受信息的個體產生某種行為的反應,這種現象就叫通訊。

▲蝶蛾類昆蟲可用性外激素通訊。

(3)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質流是普遍存在的。由於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第三章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綠色植物養育著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21、在自然界的作用(參見八上P45)

(1)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2)動物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3)動物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22、生態平衡: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生態平衡。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

▲動物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有利於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

第二節 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3、動物與人類的關系:食用、觀賞、葯材、衣服等

24、動物與生物反應器:

A、生物反應器的概念:利用生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物質。

B、目前動物中最理想的生物反應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即人類通過對某種動物的遺傳基因進行改造,使這些動物的乳房可以產生和分泌出人們所需要的某些物質[葯物和營養物質])。

C、生物反應器應用的是轉基因技術。

D、生物反應器的優點: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設備簡單、減少污染等優點。

25、動物與仿生:

(1)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2)仿生的應用

A、飛 機——鳥的飛翔

B、薄殼技術——烏龜的背甲

C、雷 達——蝙蝠的回聲定位

D、熒 光 燈——螢火蟲的發光原理

E、宇 航 服——長頸鹿的脖子

第四章 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26、菌落:細菌很小,要觀察細菌形態的話一定要藉助於高倍的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 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1)細菌菌落與真菌菌落的區別

比較x09大小x09形 狀x09顏 色

細菌菌落x09小x09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x09白或黃

真菌菌落x09大x09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狀x09紅、褐、綠、黑、黃

(2)細菌的培養步驟:製作培養基→高溫消毒→接種→培養。

27、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在土壤中、水裡、空氣中乃至我們的身體上,在寒冷的極地,在很熱的溫泉中,都有細菌和真菌。可見,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28、細菌的生活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有的還有特殊條件。

▲不同的細菌和真菌還要求某些特定的條件,如有些細菌和真菌要氧氣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發酵不要氧氣,是無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氣。

第二節 細 菌

28、細菌的發現

(1)細菌的發現者:荷蘭列文•虎克。

(2)法國的巴斯德進行了「鵝頸瓶」實驗,證實細菌的產生。還發現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後人稱巴斯德為「微生物學之父」。

▲微生物學之父:法國巴斯德。

29、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A、細菌很小,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只有一顆小米粒大,單細胞。(病毒比它還小)

B、形狀:呈球狀、桿狀、螺旋狀

C、細菌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有的有鞭毛和莢膜。(參見八上P60)

▲一個細菌也是一個細胞。它和動植物的細胞都不同,主要區別在於它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此外,細菌有細胞壁(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有莢膜,有些細菌生有鞭毛),卻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並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動物、植物、細菌細胞的對比

比較內容x09動物x09植物x09細菌

細胞壁x09無x09有x09有

細胞膜x09有x09有x09有

細胞質x09有x09有x09有

細胞核x09有x09有x09無,只有未形成細胞核

葉綠體x09無x09有x09無

鞭 毛x09無x09無x09有

莢 膜x09無x09無x09有

30、細菌的生殖:

A、生活方式:異養(腐生和寄生)--靠現成的有機物來養活

B、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芽孢是休眠體。

▲細菌分布廣泛的特點:因為細菌具有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

▲細菌的作用:作為分解者促進自然界物質循環

第三節 真 菌

31、真菌的種類:酵母菌、木耳、蘑菇、靈芝、黴菌等是真菌。

32、真菌的結構和營養方式

(1)結構:細胞有成型的細胞核,無葉綠體

(2)營養方式:異養(腐生)

33、真菌的繁殖: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黴菌(青黴和麴黴的區別):

青黴:直立菌絲、營養菌絲頂端孢子囊:掃帚狀

麴黴:直立菌絲、營養菌絲頂端孢子囊:放射狀

▲細菌和真菌的特徵(區別):(八上P64練習4)

A、細菌:個體微小,體內沒有成形細胞核;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後代;細胞內沒有葉綠體。

B、真菌:既有個體微小的種類,也有個體較大的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能產生孢子,孢子能夠發育成新個體。

第五章 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4、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八上P66)

⑴、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⑵、引起植物和人類患病

▲腳氣和細、真菌沒關系(是缺維生素B導致的)

⑶、與動植共生

▲共生:細菌和真菌與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叫共生。

A、與植物:地衣是真菌與藻類共生,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天麻是密環菌與植物的共生體。

B、與動物:兔、牛、羊內有些細菌幫助分解維生素

C、與人類:人的腸道中有一些細菌能製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對身體有益。

第二節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35、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細菌、真菌與食品的製作:

A、酵母菌—分解食物中的糖類,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制饅頭、包子、麵包等。

B、乳酸菌—將葡萄糖轉化成乳酸。制酸奶、泡菜等。

C、釀 酒—酒 曲。

D、醋酸菌—制 醋;霉 菌—制 醬

▲發酵食品的製作離不開細菌和真菌。

(2)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

A、食品的腐敗原因:由於細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長、繁殖活動引起的。

B、食品的保存——防腐:脫水法、腌製法、煙熏法、真空包裝、冷凍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C、防止食品腐敗的主要原理:將食品中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3)細菌、真菌與疾病防治:

A、利用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製成抗生素,來治療相應的疾病。

▲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叫抗生素。

B、利用現代手段,將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一些細菌內部生產葯品(如胰島素)

(4)細菌與環境保護:

細菌凈化環境:厭癢菌將有機物分解產生甲烷。好癢菌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城市污水處理就是利用細菌來凈化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

第六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

第一章 根據生物的特徵進行分類

▲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

分類依據:生物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徵

基本單位:種

第一節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36、植物的分類:

(1)植物的分類依據:植物的形態結構

被子植物的分類依據:花、果實、種子

(2)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7、動物的分類:

(1)動物的分類依據:動物的內、外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

(2)動物的主要類群: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38、細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類:

(1)細菌等分類依據:形態結構

(2)真菌的主要類群:酵母菌、黴菌等

第二節 從種到界

39、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在等級法進行分類時,分類的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物種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小,親緣關系越遠;分類的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少,物種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大,親緣關系越近。

▲「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

▲林奈(瑞典植物學家)的雙名法(生物命名法)的內容包括兩部分:屬名+種加詞

第二章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40、生物的多樣性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一個物種就是一個基因庫)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1)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我國苔蘚、蕨類、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魚類、兩棲類,哺乳動物也位於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樣性:

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種類多樣性的實質是基因的多樣性。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樣性的運用。

(3)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等。

41、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措施是:

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第三章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42、生物多樣性面臨著嚴重威脅的原因:

濫砍亂伐、濫捕亂殺、環境污染、外來物種的入侵等。

▲我國的特有珍稀動植物:(P94)

金絲猴、白鰭豚、朱䴉、揚子鱷、銀杉、珙桐等。

▲我國面臨瀕危的動物和植物:

A、我國面臨瀕危的動物:

水生無脊椎動物:紅珊瑚、鸚鵡螺

魚 類:中華鱘、白鱘

陸生無脊椎動物:金斑緣鳳蝶

爬行類:鱷晰、揚子顎

哺乳類: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藏羚羊、麋鹿、亞洲象、華南虎、白頭葉猴等。

B、我國面臨瀕危的植物:人參、珙桐、水杉、銀杉、桫欏等。

43、建立自然保護區:

(1)自然保護區概念——是指含有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這個區域就是自然保護區。

(2)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

(3)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基因庫」、「天然實驗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館」。(P96)

▲我國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P96圖Ⅵ-5、Ⅵ-6)

▲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和文件;還最先加入國際《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

『柒』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初中生物學是生物學科入門的基礎學科, 學習 方法 的優劣是學習成敗的關鍵,要想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必須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下面是我為你推薦 八年級 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幫到你。

一、動物的類群:

1、動物的種類多樣,根據體內有沒有脊椎,可以分為兩大類: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2、脊椎動物若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排列,應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3、魚類的代表動物是鯽魚,魚類的特徵是終身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 游泳 。

4、魚是靠尾鰭的擺動和軀幹部扭動獲得前進的動力;調整方向用尾鰭,維持身體平衡用胸鰭、背鰭、腹鰭鰭等。

5、某同學想做魚鰭有游泳中的實驗,但一時找不到魚,便用一個模型來代替,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6、(P25)兩棲動物的特點: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稱為蝌蚪,經變態發育變為幼蛙,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類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等。

7、鳥類的特徵:體表被羽毛,前肢變為翼,體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恆定。

8、鳥類適天飛行的特點如下:

(1)身體表面:呈流線型,被覆羽毛,前肢變為翼,翼呈扇面結構,表面積大,可以扇動空氣而飛行。

(2)運動系統:骨薄,長骨中空,胸骨突出,稱為龍骨突,有發達的胸肌。

(3)呼吸系統:特有的呼吸方式雙重呼吸,主要靠的結構是氣囊。這種呼吸方式的特點是鳥類每呼吸一次,氣體兩次進出肺。

(4)消化系統:食量大,直腸短。

(5)循環系統:心臟功能強勁。這些特點決定了鳥類可以快速而且長久的飛行。

9、哺乳動物的特點:除個別的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點。其代表動物是家兔,家兔體內有膈,將體腔分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其作用分別是切斷和磨碎食物。肉食動物有發達的犬齒。這些特點都是和它們的食性相適應的。

10、動物種類特別多,但只有兩種是恆溫動物,它們是鳥類和哺乳類。

11、我們學過的無脊椎動物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是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環節動物(如蚯蚓)、(節肢動物)分三類:(1)昆蟲(2)甲殼動物,如蝦、蟹(3) 其它 :如蜘蛛和蜈蚣)

12、腔腸動物的特點是有口無肛門。舉例海蜇、海葵、珊瑚蟲等。

13、蚯蚓的運動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縮和舒張並在剛毛的輔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濕潤的體壁進行的。將兩條蚯蚓分別放於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紙板上,運動速度在硬紙板上的快。

14、節肢動物的特點: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外骨骼的作用有二,分別是防止水份的散失和保護身體內部柔軟的器官。)

15、昆蟲的特點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和兩對翅。

二、動物的運動:

16、高級動物的運動系統構成一般是骨、骨骼肌和骨連結。若將運動系統比作作杠桿,則骨相當於杠桿,關節相當於支點,骨骼肌提供動力。

17、關節的構成有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關節的特點有牢固性和靈活性。

18、人在完成曲肘運動時,肱二頭肌收縮,同時肱三頭肌舒張,共同完成了這個運動。

19、運動的完成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牽動所附著的骨圍繞著關節產生運動。

三、動物的行為:

20、動物的行為按表現可分為攻擊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貯食行為等。

21、動物的行為按來源可分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遺傳因素控制的。

23、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的作用,由生活 經驗 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舉例,如蚯蚓走迷宮、大山雀喝牛奶、大猩猩摘香蕉、黑猩猩釣白蟻。

24、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往往有三個特徵:有組織、有分工、有的有等級。

25、白蟻的群體中有四種蟻,即工蟻、雄蟻、後蟻和兵蟻。四種蟻是喂養其它三種蟻的是工蟻。

26、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有聲音、氣味和動作三種。

四、動物的作用

27、生態平衡: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

28、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29、目前,人們認為動物中最為理想的生物反應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它的優點是少成本,少環節,少污染。

30、人們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創造各種儀器,這就是仿生。如據蝙蝠發明雷達,據長頸鹿發明宇航服,據烏龜的背甲發明薄殼。

五、細菌和真菌

31、區別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應該看大小、形態和顏色三方面。(具體見P55)

32、培養菌落的方法有四步:配製培養養基、高溫滅菌、接種、恆溫培養。

33、細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

34、顯微鏡的發明人列文。虎克(荷),微生物學之父是法國的巴斯德,青黴的發現是弗萊明(英)。

35、細菌的形態有三種:球形、桿形和螺旋形,故細菌也有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種。如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霍亂弧菌。

36、細菌的結構類似於植物細胞,即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此外還有運動的鞭毛,起保護作用的莢膜,有的還有為抵抗不良環境的芽孢。

37、真菌的形態各異,原因是有的是單細胞的,如酵毒菌,有的是多細胞的,如青黴和蘑菇。但結構都相似,即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成形的細胞核。故真菌也稱真核生物(已有了真正的細胞核)。

38、用蘑菇製作孢子印時,要用玻璃杯扣住的目的是防孢子被風吹散。

39、細菌有的對人類有利,少數對人類有害。有利的如製作酸奶和泡菜要用乳酸菌,制醋要用醋酸菌,製作味精要用棒狀桿菌,根瘤菌能為豆類作物提供含氮的無機鹽,大腸桿菌能為人和動物提供VB12和VK。有害的方面,有的能使為和動物患病,如痢疾、霍亂、破傷風、鼠疫都是由細菌引起的,軟腐病菌能使蔬菜變壞。

40、真菌同樣如此,有的真菌對人類有利,如製作麵包要用酵毒菌,釀酒、製作醬油、腐乳都要用到真菌,也有的對人類有害,如腳癬、甲癬是由寄生的真菌引起的,小麥葉銹病、棉花枯萎病等也是真菌引起的。

41、細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

42、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因為它們的營養方式主要是異養。此種營養方式又分三種類型,即寄生、腐生和共生。

43、區別寄生、共生和腐生

若寄居對象是死的,如枯枝敗葉,即為腐生;是活是,即為後兩種。後兩種中,若對寄居對象有害,就是寄生,如痢疾桿菌、使患甲癬的真菌;若雙方互利互惠,即為共生。

44、熟記幾種共生的例子:

(1)豆類作物和根瘤菌:豆類作物為其提供有機物,根瘤菌則提供含氮肥的無機鹽。

(2)動物和大腸桿菌:動物為其提供有機物,大腸桿菌則提供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

(3)地衣:藻類植物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則提供水和無機鹽。

45、區別青黴和麴黴:一看孢子形態,掃帚狀的為青黴,放射狀狀的為麴黴;二看顏色,青綠色的為青黴,其它顏色的為麴黴。

46、酵母菌能夠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7、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故防腐的主要原理就是殺死細菌或控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據此有許多防腐的具體辦法,如高溫滅菌、腌制、滲透保存等。

48、污水處理時,一些細菌在有氧的條件下能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的條件下能分解為甲烷。

六、生物的多樣性

49、在被子植物中常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是花、果實和種子。

50、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從高到低的順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其中最大的單位是界。

51、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種類越多,其中生物相似的特徵越少,親緣關系越遠。

52、馬在生物上的地位是(見書)。

53、桃在分類上的地位是(見書)。

54、生物的多樣性不僅是指生物種類的多樣性,還包括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的多樣性。

55、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故有「裸子植物的故鄉」的美稱。

56、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根本的 措施 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57、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現我國已建立1500多個,其中有保護大熊貓的卧龍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為保護完整的溫帶森林系統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

58、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和文件。

59、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濫砍亂伐、濫捕濫獵、環境污染、生物入侵。

60、當前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人為破壞。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整理

一、水中生活的動物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按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按生活環境分為陸地生活動物、水中生活動物和空中生活動物。

2、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此外,還有 ①腔腸動物,如海葵、珊瑚蟲;②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 ③甲殼動物,如蝦、蟹;④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水生動物。

3、魚適應水中生活最重要的兩個特點:①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魚是:青魚、鰱魚、草魚和鱅魚。

5、魚是較低等的脊椎動物。

6、魚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減少游泳阻力,適於游泳。魚體分三大部分:頭部、軀幹部和尾部。

8、魚在游泳時主要靠身體_軀幹部_和尾鰭_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它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背鰭、胸鰭、和腹鰭都有維持平衡的作用,尾 鰭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

9、魚的感覺器官是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

10、魚鰓為鮮紅色,因為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鰓絲既多又細,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觸面積,促進血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12、水由魚___口__流入鰓,然後由鰓蓋後緣(鰓孔)流出。在水流經鰓絲時,水中溶解的_氧氣_進入鰓絲的__毛細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鰓絲排放到水中;所以經鰓流出的水流與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氣_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魚類的主要特徵有:適於_水_中生活;體表被_鱗片_;用_鰓_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_鰭 的協調作用游泳。

14、海馬是魚類,鯨、海豚、海豹是哺乳動物,龜、海龜是爬行動物。

二、陸地生活的動物-------蚯蚓

1、陸地環境特點與陸生動物的適應:①氣候乾燥……有防止體內水分散失的結構,如爬行動物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多種運動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以便覓食和避敵。③氣態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氣管(蚯蚓例外,靠體壁呼吸) ④晝夜溫差大,環境變化快而復雜……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對多變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呼吸。可根據環帶著生在身體前端來判斷首尾(環帶也叫生殖帶)。

3、蚯蚓身體分節的意義:可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自如、轉向方便。

4、用手指觸摸蚯蚓體節近腹面處,有粗糙不平的感覺,用放大鏡觀察,看到腹面有許多小突起就是剛毛,剛毛的作用是協助運動(固著;支持)

5、蚯蚓在潮濕土壤的深層穴居的原因:因為能為蚯蚓提供適宜的生存、生活的環境及繁衍的條件,一般包括適宜的溫度、濕度、氣態氧、食物和便於避敵的棲息場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因此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6、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為什麼要經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表保持濕潤:蚯蚓沒有呼吸系統,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呼吸。

7、蚯蚓的生活環境:具有一定溫度和濕度、溫差變化不大、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習性和食性:一般晝伏夜出,以植物的枯葉、朽根和其他有機物為食。

8、大雨過後蚯蚓會紛紛爬到地面上來原因:大雨過後,過多的 雨水 會將土壤中的空氣排擠出去,於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來呼吸。

9、蚯蚓的呼吸過程: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粘液里,然後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有體表排出。

10、身體由許多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叫環節動物,如蚯蚓、沙蠶、水蛭。

三、陸地生活的動物-------兔

1、哺乳動物:具胎生、哺乳(後代成活率高),體表被毛,體溫恆定等特徵.如兔、大熊貓

2、恆溫動物:可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恆定,使體溫不隨外界的變化而變化的動物,包括鳥類和哺乳動物.反之,體溫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改變的動物是變溫動物,如蛇、昆蟲等。恆溫意義:減少對外界環境依賴性,擴大生活和分布范圍

3、兔:體表被毛(保溫作用),用肺呼吸,心臟四腔,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體溫恆定,牙分門齒和臼齒,盲腸發達(在細菌作用下,有助於植物纖維質的消化),大腦發達,四肢發達靈活。

4、跳躍是兔的主要運動形式(後退比前腿長且肌肉發達)。

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體分為:頭、軀干、絲織和尾四部分。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1.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2.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3. 2016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4. 八年級生物學習建議與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5.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與初中生物學習方法

6.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7. 八年級生物復習提綱

8. 初二生物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

9. 八年級生物的思維導圖與及知識點歸納

10. 八年級生物重要知識點與學習復習方法

『捌』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

多讀書,讀不同觀點的書,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能夠拓寬自己的思路,能夠增強自己判斷真偽的能力。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 八年級 生物上冊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1

動物的主要類群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根據其體內有沒有脊柱,可以將它們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動物、哺乳動物);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

鳥類和哺乳動物不會隨著環境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是恆溫動物。

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是變溫動物。

1、腔腸動物(大多數生活在海洋中,少數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徵: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2)代表動物:海葵(被稱「海中之花」)、海蟄、珊瑚蟲、水螅(身體有內外兩層細胞----內胚層和外胚層)。

(3)與人類的關系:

有益:①海蜇經加工可食用。②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物質,堆積構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島嶼;②加固海岸;③為海底魚類提供重要的棲息場所和庇護地。

2、扁形動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動物體內,但渦蟲自由生活)

(1)主要特徵: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2)代表動物:渦蟲、華枝睾吸蟲(精巢發達,呈樹枝狀得名)、血吸蟲、絛蟲。

(3)與人類的關系:

有害:①人或動物如實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華支睾吸蟲的魚蝦,就會感染該病。

②我國南方流行的血吸蟲是由日本血吸蟲感染引起的。

3、線形動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農作物體內)

(1)主要特徵:身體細長,呈圓柱狀;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2)代表動物:蛔蟲(寄生在人的小腸,生殖器官發達。)、蟯nao蟲、鉤蟲、絲蟲、線蟲。

(3)預防蛔蟲病的 措施 :①注意個人衛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凈,飯前便後洗手;

② 要管理好糞便,糞便要經過處理殺死蟲卵後,再做肥料使用。

4、環節動物

(1)主要特徵:身體呈圓筒形;有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2)代表動物:蚯蚓(靠濕潤的體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機物為食,主要運動器官肌肉,剛毛輔助運動,靠近環帶的為前端。)、沙蠶、蛭

(3)與人類的關系:

蚯蚓:①疏鬆土壤,改良土壤。②能提高土壤肥力。③身體富含蛋白質,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和食品。④處理有機廢物。

沙蠶是魚、蝦、蟹的餌料。

蛭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質--蛭素,在醫學上,可生產抗血栓葯物。

5、軟體動物(目前已知的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

(1)主要特徵: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2)代表動物:河蚌、扇貝、文蛤、鎰蟶、石鱉、蝸牛、烏賊(貝殼退化成內骨骼)、章魚(貝殼退化成內骨骼)

河蚌內的珍珠是由外套膜受沙粒等異物的刺激,分泌大量的珍珠質把異物層層包裹起來。

珍珠與貝殼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

(3)與人類的關系:

中國是水產養殖大國,水產養殖總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貝殼產量也位居世界首位。

有益:食用(牡蠣、扇貝、鮑,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葯用(鮑的殼(石決明)、烏賊的殼(海螵蛸)、珍珠粉等皆可入葯)

工藝品(螺殼、珍珠殼)

有害:有的危害農作物,傳播疾病(如釘螺與血吸蟲的傳播有關)

6、節肢動物(是最大的 動物類 群,已命名的種類有120萬種以上,占所有已知動物種數的80%)(1)主要特徵: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2)代表動物:蝦、蟹、蜘蛛、蜈蚣、蒼蠅、蝗蟲等。

(3)節肢動物分為四類:

①昆蟲類(蜜蜂、蜻蜓、蚊子、蒼蠅蝴蝶、蟬、蟋蟀、七星瓢蟲) ②甲殼類(蝦、蟹) ③多足類(蜈蚣、蚰蜒、馬陸)④蛛形類(蜘蛛、蠍子)

(4)昆蟲(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

①主要特徵:身體分頭、胸、腹 三部分;有一對觸角(觸覺和嗅覺);胸部生著3對足(善於跳躍)和2對翅 (適於飛行)

呼吸器官:氣管、氣體通道:氣門。3個單眼1個復眼、口器:攝食

外骨骼的作用:1、保護內部的柔軟器官2、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②代表動物:蜜蜂、蜻蜓、蟬、瓢蟲、螳螂、菜粉蝶、家蠶等。

(5)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①蝦、蟹食用②蜜蜂等昆蟲傳播花粉③蠍子、蜈蚣、蟬蛻等入葯④果蠅是實驗材料

⑤蚊、蠅、蟎叮咬人傳播疾病

7、魚

1、鯽魚適於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1)體色:體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下敵害發現(保護色)。

(2)體形:梭形, 游泳 時減少水的阻力。

(3)體表:有鱗片保護身體,有黏液減少阻力,身體兩側各有一條側線,有感知水流、測定方向的作用。

(4)用鰭游泳,鰭是魚的運動器官(背、胸、腹、臀、尾鰭),胸鰭和腹鰭有保持魚體平衡的作用,尾鰭能夠保持魚體的前進方向。

(5)用鰓呼吸 鰓由鰓絲、鰓耙和鰓弓組成,主要部分是鰓絲,鰓絲中密布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6)雌雄異體,體外(水中)受精,水中發育。

2、魚類的主要特徵及代表動物

(1)主要特徵: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2)代表動物:淡水魚類(中華鱘(「長江魚王」活化石)、草魚、青魚、鰱魚、鱅魚、鯽魚、鯉魚)和海洋魚類(鯊、帶魚、銀鯧、魟)等。

「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8、兩棲動物

(1)主要特徵: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2)代表動物:大鯢(娃娃魚)、青蛙、蟾蜍、蠑螈等。

(3)青蛙生殖和發育的特點:

雌雄異體,水中產卵,體外受精,變態發育。發育過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9、爬行動物

(1)主要特徵: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

(2)代表動物:烏龜、鱉、蛇、鱷、蜥蜴(完全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

10、鳥(地球上大約有9000多種)

(1)主要特徵: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有氣囊輔助肺呼吸。

(2)家鴿適於飛行生活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

①身體呈流線型,減小空氣阻力。

②兩翼和尾部生有大型正羽,可以擴大兩翼面積,使兩翼扇動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③胸肌發達,能強有力地牽引翅膀扇動空氣。

④骨骼薄,長骨中空,可減輕體重;胸骨發達,有龍骨突,為發達的胸肌提供附著的場所。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強;直腸短,能及時排出糞便,減輕體重。

⑥用肺和氣囊進行雙重呼吸,可獲得充足的氧氣。(氣囊的作用是:暫時貯存氣體,輔助呼吸)

(3)家鴿生殖和發育的特點

①體內受精,卵生,主要是體外發育。

②卵細胞:包括胚盤(含細胞核)、卵黃,卵黃膜三部分。卵黃是供胚胎發育的養料,卵白和卵殼都有保護卵細胞的作用,卵白還給胚胎提供水分和養料。

(4)代表動物:鴕鳥、企鵝、雞、鴨、鵝、家鴿等

(5)與人類關系:

貓頭鷹捕食鼠類;大山雀、灰喜鵲、啄木鳥等捕食農林害蟲;雞鴨鵝食用;丹頂鶴、孔雀等觀賞。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2

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一、動物的運動

(1) 動物的行為是指一系列有利於它們存活和繁殖後代的活動;動物的行為常常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運動,依賴於一定的身體結構。

(2) 運動系統是由骨、關節和肌肉組成的。

(3) 人有206塊骨 顱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動) 軀干骨(半活動) 四肢骨(能活動) 能活動的骨連結(關節)

(4人有26塊脊椎骨(半活動骨連結)

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囊(包繞關節)、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窩、關節軟骨(緩沖作用)。 其中關節頭和關節窩組成關節面。

(6)在運動中:骨起杠桿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

即骨骼肌收縮,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

(7)人體主要的關節: 上肢 肩關節 肘關節 腕關節 指關節

下肢 髖關節 膝關節 踝關節 趾關節

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關節。

(9)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10)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一、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

二、運動強度應適當;

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11)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1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13)為什麼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14)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15)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16)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17)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二、動物的行為

(1)按行為表現不同可將動物行為分為取食行為、防禦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

(2)據行為獲得的途徑,動物的行為大致可分為兩類:

①先天性行為: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如:蜜蜂采蜜、蜘蛛結網、螞蟻做巢、小鳥喂魚、吃梅分泌唾液。

②學習行為:在遺傳因素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 經驗 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如:大山雀偷飲牛奶、黑猩猩取食香蕉、蚯蚓走迷宮、談梅止渴、望梅止渴。

(3)社會行為:

①含義:群體內部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協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所具有的一系列行為。

②重要特徵: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如:白蟻群體、狒狒群體、蜜蜂等。

③群體中的信息交流方式:通過各種動作、聲音、氣味隨時交流信息。

④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

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⑤意義:使動物能更好地適應生活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存。

(4)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3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在生態系統中,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

生態平衡:是指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②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如二氧化碳等)循環。

③能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從而擴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圍。

2、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常用 方法 有: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

3、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①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調查活動去了解)。

畜牧業和漁業的產值在農業產值中的比重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標志之一。

4、動物與仿生:

①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的技術。

②動物與仿生:A、長頸廘與宇航員的「抗荷服」; B、螢火蟲與冷光;

C、蝙蝠的回聲定位與雷達; D、烏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4

細菌和真菌

一、觀察菌落:

1、細菌的發現者:列文﹒虎克(荷蘭人)。

細菌存在的證實者:巴斯德(法國科學家),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①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

②細菌與真菌菌落的比較

2、培養細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製培養基 瓊脂的作用:不能作為細菌和真菌的營養,為其生活提供場所;

牛肉汁(或蛋白腖等)的作用:為細菌提供營養物質。

(2)高溫滅菌、冷卻 將配製好的培養基、器具放入高溫條件下滅菌。

(3)接種 將少量的細菌或真菌放入培養基中。

(4)恆溫培養

3、細菌和真菌生活的基本條件:充足的水和營養、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二、細菌

1、細菌的主要特點: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鞭毛、莢膜和DNA集中地區域構成。

2、細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

(1)異養——細菌一般不含有葉綠素,只能吸收現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的營養方式。

①腐生:依靠分解動物植物的遺體,從中吸收有機物來生活。

②寄生:從活的動植物體內吸取有機物來生活。

(2)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3、細菌在自然界作用和人類關系

(1)細菌對於自然界的二氧化碳等物質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2)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有益,如:醋酸桿菌(制醋)、乳酸細菌(制泡菜、酸奶、青貯飼料)、棒狀桿菌(制味精)、甲烷細菌(制沼氣)、根瘤菌(固氮)等。

(3)少數種類的細菌對人類有害,如:病原菌、結核桿菌、肺炎雙球菌、軟腐病細菌。

(4)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根共生形成根瘤。

三、真菌

1、真菌的主要特點和主要真菌的名稱

①主要特點: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成形的細胞核構成;以孢子生殖;體內沒有葉綠素,營養方式是異養。

②黴菌和蘑菇由多細胞的菌絲構成。青黴長有孢子的直立菌絲呈掃帚狀,麴黴長有孢子的直立菌絲呈放射狀。

③主要真菌的名稱:酵母菌(單細胞)、青黴、麴黴、蘑菇(多細胞)、大型真菌(蘑菇、靈芝等)。

2、真菌在自然界作用和人類關系

①促進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循環。

②有些可使農作物患病,食品、紡織品霉變,使人患病。

③藻類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5

病毒

1、病毒形態結構:比細菌小得多,形態多種多樣,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由蛋白質的外殼和遺傳物質(核酸)組成。

2、病毒生命活動: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里,一但離開寄主細胞,就不會再有任何生命活動了。它在宿主細胞中通過復制、利用宿主細胞的物質和結構來繁殖後代。

3、病毒種類:動物病毒(專門寄生在動物體內)、植物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體內)、細菌病毒(又稱噬菌體,專門寄生在細菌體內)。

4、病毒的繁殖:細胞內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製造出新的病毒,這就是它的繁殖。


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初二生物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 八年級生物重要知識點與學習復習方法

★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學期知識點整理

★ 八年級生物上冊復習提綱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 八年級上冊生物復習提綱

★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 2016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熱點內容
台灣軍教片 發布:2024-05-07 20:16:00 瀏覽:292
不幸英語 發布:2024-05-07 20:01:38 瀏覽:17
香港電影敗家弟弟最後保護家人死了 發布:2024-05-07 19:58:48 瀏覽:551
先鋒電影人成網 發布:2024-05-07 19:53:58 瀏覽:14
邵氏版濟公電影多少部 發布:2024-05-07 19:51:59 瀏覽:405
大尺度出軌電影名 發布:2024-05-07 19:50:34 瀏覽:265
島國類似滿清十大酷刑的電影 發布:2024-05-07 19:25:34 瀏覽:386
電影院原版3d有字幕嗎 發布:2024-05-07 19:14:06 瀏覽:261
微電影床戲脫絲襪 發布:2024-05-07 19:08:00 瀏覽:978
上老師的電影 發布:2024-05-07 18:52:27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