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劇屈原

歷史劇屈原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09:17

❶ 郭沫若的《屈原》歷史劇的介紹

《屈原》中愛國詩人屈原形象
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塑造了戰國時代楚國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屈原的光輝形象。他的性格特徵是熱愛祖國人民、堅貞不屈、勇於和種種危害國家的邪惡勢力作斗爭及詩人的氣質。屈原的政治主張是面對強秦的侵略,聯齊以抗秦。為此,遭到了南後的迫害,南後以「淫亂宮廷」的罪名使他罷官。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屈原不是為個人榮辱,而是為國家的前途憂慮。他憤怒痛斥張儀。屈原的斗爭使南後老羞成怒,進行更的迫害,把屈原關在廟中,並陰謀毒死他。屈原憂國憂民的強烈情感,想火山岩漿。寫出了震撼人心的「雷電頌」,「雷電頌」是對黑暗勢力的憤怒詛咒,是對毀滅黑暗勢力的光明與力的歌頌。表現了屈原崇高的內心世界:痛恨黑暗、追求光明,不屈的斗爭精神和詩人的氣質。結尾屈原隨衛士到漢北人民中間去,寄託了作者的美好願望。

《屈原》的浪漫主義特色和詩情
作者大膽地提出了「失事求似」的歷史創作原則,如劇中將屈原坎坷的一生濃縮在一天里展開,創造了嬋娟形象,以「淫亂宮廷」向屈原問罪等等,都參合著作家的大膽的藝術想像,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的統一。
根據歷史可能性的原則舍棄了人物某些非必然的生活情節而突出其精神,從而將人物理想化。如屈原潛到漢北以圖再起。噴發式的感情表達方式和大開大闔的戲劇沖突的結合,如《雷電頌》。

簡述《屈原》的現實戰斗意義:
《屈原》作為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歷史劇,其主題則是富有戰斗性的。因此抗戰時期的現實,和屈原時代的歷史有著驚人相似之處。這表現在:劇作中屈原堅持齊楚聯盟團結抗秦,反對強秦妥協的精神,具有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現實意義。屈原的詛咒黑暗、呼喚光明的「雷電頌」,更是喊出了國統區人民的心聲,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應和效果。

❷ 郭沫若 歷史劇《屈原》

《屈原》是郭沫若於1942年在重慶寫的一部歷史劇,它借古歷史上的屈原的悲劇揭露了國民黨通知下的黑暗現實,抨擊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傳達了人民壓抑已久的渴望自由與反抗願望。《雷電頌》是第五幕第二場屈原的一段獨白。這篇獨白,一是對光明的期待與歌頌,一是對未來的渴望和追求。

❸ 郭沫若歷史劇 屈原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用簡單的語言概括一下

上個世紀初話劇出現於中國,帶著新鮮的趣味和蓬勃的生機,中國人已經開始把它當做傳遞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武器了。話劇《屈原》不成熟卻切中時代的要害,那些看來十分明顯的文學缺陷,都被鮮明的主題和昂揚的激情所掩蓋,成為呼喚愛國主義、抵抗日本侵略的風雲之作。

《屈原》是郭沫若影響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劇作。郭沫若以10天時間完成的5幕話劇劇作《屈原》於1942年4月由中華劇藝社在重慶國泰大劇院公演。此後曾在蘇聯和日本上演。

這部作品被公認為是郭沫若歷史劇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 1954年,該劇參加華東戲曲會演,嬋娟改由戚雅仙扮演,劇中「誣陷」和「天問」兩折已為越劇經典。

(3)歷史劇屈原擴展閱讀: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

❹ 郭沫若歷史劇 屈原

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華,融合了古代神話和傳說,創造出了新體詩——「楚辭」。楚辭的出現,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詩經》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採取三言至八言參差不齊的句式,形式活潑多樣,適宜於抒寫復雜的社會生活,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據內容的需要而任意擴充。偉大詩人屈原,是楚辭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他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的政治生活雖然是個悲劇,但作為詩人,他給後人留下了《離騷》、《天問》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詩篇。這些都是中國文學寶庫的珍貴遺產。
《離騷》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國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詩。前半部分是現實的敘述,寫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後半部分加入了許多奇特的幻想,他在風、雨、雷、電、雲、月以及鳳凰和龍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馳騁,上天下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對象,結果是失望了。
詩人把自然現象、歷史人物、傳說糅成一體,編織成為瑰麗的浪漫主義藝術形象,達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結合。魯迅稱贊屈原:「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天問》是一篇奇特的長詩。這是屈原在放逐以後,憂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動盪,舊信仰完全崩潰,因此對於自然現象、古代遺聞、宗教信仰以及對社會的傳統思想都產生了懷疑,從而發出種種疑問。通過提問,詩人盡情宣洩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悶。

戰國時代,稱雄的秦、楚、齊、燕、趙、韓、魏七國,爭城奪地,互相殺伐,連年不斷混戰。 那時,楚國的大詩人屈原,正當青年,為楚環王的左徒官。他見百姓受到戰爭災難,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報國為民,勸懷王任用賢能,愛護百姓,很得懷王的信任。

那時西方的秦國最強大,時常攻擊六國。因此,屈原親自到各國去聯絡,要用聯合的力量對付秦國。 懷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齊、燕、趙、韓、魏六國君王齊集楚國的京城郢都,結成聯盟,懷王成了聯盟的領袖。 聯盟的力量,制止了強秦的擴張。屈原更加得到了懷王的重用,很多內政、外交大事,都憑屈原作主。

因而,楚國以公子子蘭為首的一班貴族,對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說他奪斷專權,根本不把懷王放在眼裡。挑撥的人多了,懷王對屈原漸漸不滿起來。 秦國的間諜把這一情況,報告秦王,秦王早想進攻齊國,只礙著六國聯盟,不敢動手,聽到這個消息,忙把相國張儀召進宮來商量。 張儀認為六國中間,齊楚兩國最有力量,只要離間這兩國,聯盟也就散了。他願意趁楚國內部不和的機會,親自去拆散六國聯盟。

秦王大喜,准備了金銀財寶,交給張儀帶去。張儀將相印交還秦王,偽裝辭去秦國相位,向楚國出發。 張儀到了郢都,先來拜訪屈原,說起了秦國的強大和秦楚聯合對雙方的好處,屈原說:"楚 國不能改變六國聯盟的主張。"
張儀告訴子蘭:"有了六國聯盟,懷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聯盟,屈原就沒有什麼可怕了。"子蘭聽了,十分高興。 楚國的貴族就和張儀連成一氣。子蘭又引他拜見了懷王最寵愛的王後鄭袖,張儀把一雙價值萬金的白璧,獻給了鄭袖。那白璧的寶光,把楚國王後的眼睛都照花了。 鄭袖欣然表示,願意幫助他們促成秦楚聯盟。大家認為:"要秦楚聯合,先要拆散六國聯盟;要拆散聯盟,先要懷王不信任屈原。

子蘭想了一條計策:就說屈原向張儀索取賄賂,由鄭袖在懷王面前透出這個風聲。張儀大喜說:"王後肯出力,真是秦楚兩國的福分了!" 張儀布置停當,就托子蘭引見懷王。他勸懷王絕齊聯秦,列舉了很多好處。最後道:"只要大王願意,秦王已經准備了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獻給楚國。 懷王是個貪心的人,聽說不費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宮中,高興地告訴了鄭袖。鄭袖向他道喜,可又皺起眉頭:"聽說屈原向張儀要一雙白璧未成,怕要反對這事呢!"懷王聽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懷王擺下酒席,招待張儀。席間討論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對,與子蘭、靳尚進行了激烈爭論。他認為:"放棄了六國聯盟,就給秦國以可乘之機,這是楚國生死存亡的事情呵! 他痛斥張儀、子蘭、靳尚,走到懷王面前大聲說:"大王,不能相信呀!張儀是秦國派來拆散聯盟、孤立楚國的,萬萬相信不得……"。 懷王想起鄭袖所說,果然屈原竭力反對秦楚和好;又貪圖秦國的土地。不禁怒道:"難道楚國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雙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宮門。

屈原痛心極了,站在宮門外面不忍離開,盼著懷王能醒悟過來,改變主意,以免給國家帶來災難。 他從午站到晚看見張儀、子蘭、靳尚等人歡歡喜喜,高高興興走出宮門,才絕瞭望。他嘆著氣喃喃地說:"楚國啊,你又要受難啦……" 屈原回到家中,悶悶不樂,想到親手結成的聯盟一經破壞,楚國就保不住眼前的興旺,不禁頓腳長嘆。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問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勸他不要再發議論了,屈原道:"我是楚國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國遇到危險啊!" 他認為懷王會醒悟,定會分清是非的。只要懷王回心轉意,楚國就有辦法了。但是懷王不再召見他,他越來越憂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寫了一篇名叫《離騷》的長詩,把對楚國的憂愁和自已的怨憤都寫了進去。"離騷"就是"離憂",人在遭遇憂愁的時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發自己的怨憤呢!

這篇詩傳到宮中,子蘭、靳尚等人又得了攻擊的材料,說屈原把懷王比作桀紂。懷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職。 郢都的空氣快把屈原逼瘋了。女媭勸他換個地方去休養一陣,他大聲說:"我不能帶著楚國和百姓一起走呀!" 但在女媭的日夜勸說下,他到底搬出了郢都,准備住到漢北去。他走一陣,又回望一陣,"這雄傳的郢都城啊!"

他掛念著國事,到一處就歇幾天,打聽一下消息。有一天,他看到一座古廟里的牆壁上,畫著天地神靈和古代聖賢的故事。 聖君賢王的事跡觸動了他的心事,他想不通懷王為什麼這樣糊塗。他對神靈大聲喝問:"這世界究竟有沒有是非!?……"因此寫成了《天問》這篇長詩。 神靈沒有回答他,可事實卻對他作了回答。當懷王和齊國斷絕了邦交,拆散了聯盟以後,就派人跟張儀到秦國去接收土地。

將近秦都咸陽,張儀裝作喝醉了酒,在下車時跌了一跤,推說跌傷腿,就別了楚使,先進城去了。 楚使住在客館里,天天去見張儀。張儀總是推腿傷未愈不能接見。 一直過了三個月,張儀得到六國聯盟確實已經瓦解了的消息以後,才出來接見楚使。

當楚使提到交割土地時,張儀賴得一干二凈。他說:"我說獻給楚王的,是自己的六里俸地。秦國的土地怎麼能夠獻給人呢?" 楚使有口難言,只得空手回來報告楚王。這一來,可把懷王氣昏了。 他仗著這幾年養精蓄銳,兵糧充足,就派了大將屈平,帶領十萬大軍,進攻秦國。

秦王立刻改變了攻齊的計劃,索性聯合齊國,分兩路迎擊楚軍。 楚軍擋不住兩國的夾攻,連打幾個敗仗,屈平陣亡,秦兵佔領了楚的漢中地方。 消息傳到漢北,把屈原急壞了。他憤怒、嘆氣,最後決定趕回郢都,設法去抵抗秦國。

半路上,他接到了懷王的命令,派他出使齊國,恢復聯盟。屈原高興地想:"大王到底回心了!"就立刻奔赴齊國。 懷王違背聯盟,齊國十分憤恨。但是屈原是齊王敬重的人,經過一番談判,就答應撤回助秦攻楚的齊兵。 屈原還未返國,就得到了秦楚議和的消息。他怕懷王再受欺騙,連忙辭了齊王,趕回楚國去。

他到了楚國雲夢地方,看見當地百姓正在追悼在戰爭中陣亡的將士。 屈原十分感動,停下車進去參拜。他立在神位面前誦讀他所做的《國殤》詩,悼念為國犧牲的戰士。念到沉痛的地方,百姓都流下淚來,屈原也放聲痛哭。 屈原走了幾天,忽聽傳說:張儀又到郢都來了。他不禁連連跺腳,日夜兼程,向郢都趕去。

子蘭、靳尚聽見屈原回來了,連忙來報告王後鄭袖。他們都怕屈原再回郢都,讓他留在懷王面前,日久總是大患。 這夜,鄭袖就向懷王哭訴:"屈原在雲夢地方對百姓說,那些陣亡的,都是我向大王進言而冤死的。這回他回來,要替冤死的伸冤報仇。"懷王聽了大怒:"他敢這樣?簡直是瘋了!" 鄭袖趁機進讒:"是瘋了!不是瘋了怎會對百姓說這樣放肆的話?我怕見他!他要在郢都,就讓我到江南去!"

第二天,懷王下了一道命令:任屈原為三閭大夫,不必進宮,立刻赴任。他派子蘭把命令送給屈原。 子蘭見了屈原,奸笑著向他道喜,傳達了懷王的命令。屈原卻呆了,他仰天長嘆:"大王,你再不能糊塗喲,楚國的江山,楚國的百姓,全在你的身上喲!" 女媭怕他再惹禍殃,勸他趕快離開郢都去上任。屈原說:"你是替我擔心,我是替楚國擔心呢!"但是尋思無計,只得准備上任去。

屈原走了,楚國滿朝文武都投入鄭袖、子蘭一黨,聯盟不久又散了。從懷王二十七年起,秦國連連對楚國發動戰爭。 楚國國勢一天不如一天,失掉了對抗秦兵的力量。懷王三十年,秦國佔領了楚國北部的八座城池。 懷王正在愁悶,忽然接到秦王的來信,請他到秦國武關地方,商談秦楚永世友好的辦法。懷王左思右想,決不下主意:要不去,只怕秦軍向南進攻;要去呢,又怕秦國心懷叵測。

子蘭首先勸懷王:"秦王願意和好,這機會可失不得。"靳尚也說:"走一遭兒,至少有幾年太平。 懷王回到後宮,又聽了鄭袖一番勸行的話,這才打定了主意,馬上寫了回信,同意去武關會談。 准備了幾天,他和靳尚帶了五百人馬動身,才離郢都,途中只見有一匹馬飛一般奔來。

奔到跟前,馬上的人跳下,伏在車前,大聲慟哭。懷王一看,原來是三閭大夫屈原,他聽到了懷王要去武關的消息,連夜飛馬而來。 只聽他悲聲說道:"大王啊!秦國如虎口,這危險冒不得喲!你要想想楚國的祖宗和百姓,不能單聽小人的說話喲!" 十多年不見,屈原憔悴了。懷王見了他,想起這十多年來國勢,一天天走下坡,心裡也湧起了一陣感傷。

他正在沈思,靳尚站出來狠狠地對屈原說:"今天是大王出門的好日子,三閭大夫說這些喪氣話什麼意思?" 屈原氣得嘴唇發抖,顫聲說道:"上官大夫!你是楚國人,也該替楚國想想,不能把大王送進虎口啊!" 靳尚大怒,迭聲叫讓開。屈原攀住了車轅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揚鞭催馬,簇擁著懷王走了。

屈原爬起來,一邊追,一邊叫。靳尚只怕懷王心裡動搖,加快一鞭,那車飛一般去了。 屈原喘著氣站住了,眼睜睜望著向西而去的人馬,等到不見了影子,還獃獃立在那兒。 不到半個月,靳尚只剩下一人一馬逃回郢都。果不出屈原所料,懷王和五百人馬一到武關,就被秦國扣留,已經送往咸陽。

惡耗傳遍了全國。鄭袖為了安定人心,立太子熊橫為頃襄王;自己掌握國政;任命子蘭做管理全國軍政的令尹。 屈原拚死趕到郢都,要求頃襄王恢復六國聯盟,用強大的實力,向秦國討回懷王。 子蘭等人是勸懷王去秦國的,怕懷王回來問罪,又怕得罪秦國。因此不但不聽屈原主張,而且立刻驅逐他出都。不許他再回郢都。

這班人趕走了屈原後,醉生夢死一般地過日子,過了三年忽然接到懷王的死訊。 原來,懷王到了咸陽,秦王就大會群臣,然後接見懷王,要他當面立下割讓黔中地方的文書。懷王憤怒已極,一口拒絕了。 秦國就把他扣押起來。關了一年多,看守漸漸鬆了,懷王就把看守人灌醉,換了服裝逃出咸陽。

走了幾天,到了趙國地界,懷王說明情由,請求救援,但是趙國人恨他屢次破壞聯盟,不許進城。 懷王懊惱地向南走,想投奔魏國去。才到半路,秦兵已經追到,把他捉住了。 懷王重新被押回咸陽,氣得吐血,生了一年多病,在頃襄王三年時死了。

秦國把這副無用的枯骨送還楚國。懷王的靈柩到達郢都的時候,楚國百姓個個感到奇恥大辱,沿路都有人失聲痛哭。 這事件把屈原的心擊碎了,他本來把復興楚國的希望寄託在懷王的醒悟上,現在覺得什麼都完了。他在懷王靈柩面前哭昏了過去。 他要求頃襄王趁各國都在怨恨秦國的機會,設法聯絡,一同對付秦國。頃襄王全不聽他。

他就日夜在宮門前痛哭,期望打動頃襄王。這可惱了鄭袖,叫子蘭來斥罵他:"你不聽命令,是看不起大王嗎?再不回去,就叫人押著你走!" 屈原厲聲大罵:"是你勸大王到秦國去的!你是楚國的令尹嗎?你是秦國的奸細啊!把國家鬧成這個樣子,楚國的百姓要吃你的肉哩!" 子蘭慌忙報告鄭袖,鄭袖大怒:"這是瘋子,還能讓他做什麼官,讓他死得遠遠的,永遠不準回來!"

她立刻叫頃襄王革掉屈原的三閭大夫職位,叫人押送,流放到江南去,永遠不準過江。。 屈原被押回家,見了女媭,長嘆一聲:"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緊,只恨他們把國家斷送了!"他把這個家,托女媭搬回故鄉去。 又設了靈位,祭奠懷王。他念著招魂的長詩,懷念著當年興旺的楚國。

屈原到了流放的陵陽地方,日夜心煩意亂。他知道楚國定有災難:"但是我怎能為了逃避災難,離開出生的地方,到處亂撞呢?" 屈原考慮了幾天,覺得楚國一片黑暗,悶得氣也難喘,因此決定出國去走一遭兒。 走了幾天,到了楚國的邊境,他又躊躇起來。

他的馬悲哀地嘶叫著,馬夫也回頭望著楚國嘆氣。屈原不禁激動地說:"對,我們是楚國人、楚國馬,死也要死在楚國的土地上!" 他回到陵陽住了九年,既沒有回郢都的希望,又聽到楚國的局面越來越壞。每個傳來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 他想起懷王是因為拒絕割讓黔中才死在秦國的,決意到這塊地方去看看,來到黔中郡漵浦地方住了下來。愛國的火焰在他心裡燃燒,可自己又無能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邊湖旁踱著。

滿腹的憂愁憤恨,他都寫成了詩篇。他越來越老了,但是復興楚國的希望,卻一天也沒有熄滅過。 頃襄王二十一年,一個睛天霹靂般的消息把他擊昏了:秦將白起進攻楚國,佔領郢都,楚國的宗廟和陵墓都被毀了。 楚國要亡了!他決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他頭也不梳,臉也不洗,昏昏沉沉的走了幾天,到了汩羅江邊。他在清澈的江水裡看見了自己的滿頭白發,心裡像波浪一樣翻騰起來。

聯盟給小人破壞了,楚國受到了危險,百姓遭到了災殃。屈原在江邊踱著。他懷念郢都,懷念百姓,憎恨敵人,憎恨姦邪,決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賣國的小人,激發全國百姓的愛國赤忱。 這里的土地沒被秦兵踐踏過,是干凈的。他解下衣服,包著江邊的石頭,用帶子緊緊縛在自己身上。奮力向江心一跳。愛國詩人帶了楚國的干凈石塊,很快沉了下去。這天是五月五日。 屈原死後,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為他是和危害楚國的小人奮斗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們就掛起昌蒲劍,喝著雄黃酒。預防姦邪的侵害。

百姓相信愛國詩人是不會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們搖著龍船,到處去尋覓詩人。他的愛國精神,已經在中國人民心中生了根。

❺ 郭沫若歷史劇《屈原》劇本「全文」有嗎

《屈原》(一)
人物表
屈 原--執著理想、寧折不屈、人格輝煌的詩人
靈 秀--感情忠貞、智慧沉靜的少女
南 後--柔媚驕橫的貴婦、私重情濃的母親
張 儀--執著目的、不擇手段、多謀善辯的政治家
誠 實--雖有誠實卻無堅貞的人
楚懷王--志大胸狹、喜怒無常的君王
靳 尚--追逐權力的奴隸,身居高位的小丑
靈 慧--殉葬的生靈
漁 夫--一個世俗的老者
群 眾--若干

第一集
[渾天濁地的長江上,背負拖舟重荷的纖夫們艱難的前行。他們從喉里、從心裡發出悲涼高亢的呼號聲……
旁 白:歷史上竟有這樣的奇跡,一個人的存在與死亡溶入了永恆的宇宙,結合於大自然的輪回,兩千多年來成為華夏子孫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品格的追求!創造這個奇跡的是一位詩人--屈原。讓我們回到兩千二百年前,聽一聽他的心聲……
[公元前約二八六年,楚國的都城郢都城裡,左徒府前大街
[眾生哭嚎聲越來越大
誠 實:靈秀姐,你看,那邊來了一支送葬的隊伍……咦,那邊怎麼又來一支送親的隊伍?靈秀姐,你怎麼哭了?
靈 秀:誠實,你難道看不出來?這是殉葬啊!
誠 實:這就是用活人殉葬?
禮 官:(高呼)行禮!一拜、二拜、三拜,起靈!
誠 實:等一等,你們等一等……
屈 原:停止這種慘無人道的殉葬! [眾聲音急停
屈 原:起來,孩子,難道你是自願把青春奉獻給曾侯?
殉葬女:……不……
屈 原:難道你迷戀那豪華的墳丘?
殉葬女:(不知所措,驚恐地搖頭)不……
屈 原:那好,起來,跟我走。 [眾嘩然。
靈 秀:先生,不能,不能啊!
屈 原:與其為這無辜的生靈痛惜流淚,不如立即制止這種慘無人道的陋習常規!
禮 官:左徒大人,你這是干什麼?!
屈 原:禮官,我要帶走這個姑娘。
禮 官:……那怎麼行,她是曾侯的殉葬品!
屈 原:她是個有靈性的人。
權貴甲:用生靈殉葬是神聖的祖制!
權貴乙:它早已鐫刻在不容侵犯的鍾鼎!
權貴丙:用生靈殉葬是天經地義的!
屈 原:有這么多的金銀珠寶,難道還填不滿一個王侯的虛榮心,非要讓擁擠的墓穴,再去吞噬一個無辜的生命!
靳 尚:對,對,左徒大人說得有理,用生靈殉葬確實是慘無人道的陋習……可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呀!
眾 人:(喧嘩)對呀。
靳 尚:左徒大人,不讓曾侯用生靈殉葬,他們龐大的家族恐怕不會答應。
眾 人:(怒潮般地吼起)不答應,我們不答應!
老夫人:左徒大人,曾侯是兩朝元老,功蓋千秋。這個女子是他生前最喜歡的舞姬,就讓她跟曾侯一同去吧。
屈 原:老夫人,左徒多有冒犯。曾侯大人,國家元老,功蓋兩朝,理應厚葬。可是,老夫人,您看看,這個孩子尚且年幼,倘若她也是曾侯的家族,您也捨得把她活活地埋葬嗎?
老夫人:左徒大人,我求求你了…… [曾侯家族紛紛、哀求。
靳 尚:左徒大人.這樣下去恐怕要出事呀!起靈,起靈!
禮 官:起靈!
屈 原:慢!大王已授命於我制定《憲令》,我已把廢除殉葬寫入……
靈 秀:(急忙制止)先生,記住您和大王的約定。為了千秋大業,何妨有一兩次小小的進退!
屈 原:如果連眼下一個美好的生靈都任其侮毀,還妄談什麼天下百姓的安危!禮官,你們想要用這個姑娘殉葬,必須從我的屍體上踏過!
權貴乙:屈原!不要以為你贏得大王的恩寵,就可以肆意橫行,我這把寶劍早就想在你身上捅個千瘡百孔!
屈 原:好!
屈 原:孩子,走!
眾 人:左徒大人……不可以呀?

❻ 歷史劇 屈原

故事梗概
第一幕:屈原家:

突出寫《桔頌》,通過屈原寫《桔頌》和他對宋玉的教誨表現屈原品格高潔、意志堅強、剛直不阿。

屈原的這種品格在他所處的時代是一種悲劇的性格。魯迅認為,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表現屈原的這種高貴品格給後面的悲劇命運埋下伏筆。

這一幕還點出張儀的出現,使楚王面臨兩種外交策略的選擇,同時預示著屈原面臨著兩種命運。

第二幕:後宮:

通過南後派上官大夫靳尚買通張儀,設圈套陷害屈原,使戲劇沖突明朗化,悲劇已降臨在屈原的身上。

屈原面對這種打擊處於極度的悲憤之中,但他沒有計較個人得失,而是告誡楚王要多替楚國人民著想,從國家大局著想,表現了屈原堅貞不移,滿腔的愛國熱忱,是「桔頌」品格的具體化、形象化。

第三幕:屈原家:

寫令尹招來一群人造謠陷害,說屈原瘋了,並為他招魂,大眾受蒙騙,宋玉也開始動搖,眾叛親離,自己的舉動不被理解,屈原的悲憤怒火要比前一幕更強烈。

第四幕:城外;

戲劇沖突達到高潮,屈原離家跑到城外,碰到楚王、張儀、南後一行,矛盾沖突在雙方面對面的情況下展開,戲劇沖突處於白熱化階段,屈原雖受辱,但仍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代價進諫楚王,斥責張儀、南後的醜行,至此屈原愛國主義精神得到最充分的體現,同時屈原命運的悲劇性也更加深了。

第五幕:尾聲:

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命運,屈原無私無畏,更顯出了他品格的高貴。第五幕寫屈原壓抑已久的悲憤情感的總爆發,這種強烈的情感鮮明地表現在《雷電頌》中,抒發摧毀黑暗世界,召喚光明未來的強烈的感情。

精彩語段
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在這暗無天日的時候,一切
都睡著了,都沉在夢里,都死了的時候,正是應該你咆哮的時候了 ,應該你盡力咆哮的
時候!
盡管你是怎樣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們從夢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轉來,不能吹
掉這比鐵還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塵,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
動一些花草樹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長江,使那東海,為你翻波浪,和你一同地大
聲咆哮呵!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長江,我思念那東海,那浩浩盪盪的無邊無際的波
瀾呀!那浩浩盪盪的無邊無際的偉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樂,是詩!
啊,這宇宙中的偉大的詩!你們風,你們雷,你們電,你們在這黑暗中咆哮著的,閃
耀著的一切的一切,你們都是詩,都是音樂,都是跳舞。你們宇宙中偉大的藝人們呀,盡
量發揮你們的力量吧。發泄出無邊無際的怒火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
爆炸了吧!
雷!你那轟隆隆的,是你車輪子滾動的聲音?你把我載著拖到洞庭湖的邊上去,拖到長
江的邊上去,拖到東海的邊上去呀!我要看那滾滾的波濤,我要聽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
要飄流到那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上去呀!我要和著你,和
著你的聲音,和著那茫茫的大海,—同跳進那沒有邊際的沒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電!你這宇宙中最犀利的劍呀!我的長劍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
形的長劍,你不能拔去我無形的長劍呀。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
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雖然你劈它如同劈水
—樣,你抽掉了,它又合攏了來,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暫時間的一瞬的顯現,哦,
那多麼燦爛的、多麼眩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
就是火,你,你這宇宙中的最偉大者呀,火!你在天邊,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
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這熊熊地燃燒著的生命,我
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難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嗎?
炸裂呀,我的身體!炸裂呀,宇宙!讓那赤條條的火滾動起來,像這風一樣,像那
海一樣,滾動起來,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穢,燒毀了吧!燒毀了吧!把這包含著一
切罪惡的黑暗燒毀了吧!

❼ 讀歷史劇屈原心得體會1000字

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塑造了戰國時代楚國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屈原的光輝形象。他的性格特徵是熱愛祖國人民、堅貞不屈、勇於和種種危害國家的邪惡勢力作斗爭及詩人的氣質。屈原的政治主張是面對強秦的侵略,聯齊以抗秦。為此,遭到了南後的迫害,南後以「淫亂宮廷」的罪名使他罷官。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屈原不是為個人榮辱,而是為國家的前途憂慮。他憤怒痛斥張儀。屈原的斗爭使南後老羞成怒,進行更的迫害,把屈原關在廟中,並陰謀毒死他。屈原憂國憂民的強烈情感,想火山岩漿。寫出了震撼人心的「雷電頌」,「雷電頌」是對黑暗勢力的憤怒詛咒,是對毀滅黑暗勢力的光明與力的歌頌。表現了屈原崇高的內心世界:痛恨黑暗、追求光明,不屈的斗爭精神和詩人的氣質。結尾屈原隨衛士到漢北人民中間去,寄託了作者的美好願望

❽ 歷史劇《屈原》全劇可分為

屈原》

屈原》寫於1942年1月,這時正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也是國民黨反動統治最為黑暗的時候.半壁河山淪於敵手,蔣介石集團消極抗日,並且悍然發動"皖南事變",大肆屠殺愛國抗戰的軍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對這樣的政治現實義憤填膺,創作了《屈原》,以鞭撻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他說:"全中國進步人民都感受著憤怒,因而我把這時代的憤怒復活到屈原的時代里去了.換句話說,我是借了屈原的時代來象徵我們當時的時代."(《序俄文譯本史劇〈屈原〉》)於是,郭沫若借歷史上的屈原的悲劇,展示了現實世界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愛國與賣國的尖銳,激烈的斗爭,起到了"借古諷今,古為今用"的作用.
全劇分為"橘頌""受誣""招魂""被囚""雷電頌"五幕.

1.歷史劇《屈原》通過屈原與南後、靳尚的斗爭生活,歌
頌了屈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高貴品質和剛直不阿、勇敢頑強
的斗爭精神;揭露了南後,靳尚之流賣國求榮、陷害忠良的罪惡
行徑。此劇寫於1942年1月,正值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製造
「皖南事變」之後。劇本的現實意義在於:利用歷史事件,以古
鑒今,揭露現實,影射和抨擊國民黨反共罪行,鼓舞人們向妥協
投降的黑暗勢力作不懈的斗爭。由於作者所展示的歷史畫面與當
時的黑暗現實十分相似,所以激起了廣大群眾的強烈共鳴,有力
地配合了當時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以及對國民黨反共賣國政策的
斗爭。
2.歷史劇《屈原》中的屈原是我國戰國時期傑出的詩人和
政治家的典型。他光明磊落,剛直堅毅,具有強烈的愛祖國、愛
人民的精神,為真理而斗爭到底的堅強意志。至誠和堅貞是他的
基本性格特點,至誠表現了他對祖國矢志不渝的愛;堅貞表現了
他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他的這種性格特徵既表現在他平時作人
及教導學生上,如他寫的《桔頌》,他對宋玉的教誨,就是他獨
立不移,堅貞不屈性格的流露,同時更突出地表現在他的政治主
張上:外交上他主張聯齊抗秦,內政上主張修明政治,以人民為
本。他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在身受誣陷時,他仍關心祖國和
人民的命運,痛斥楚王的昏庸、賣國求榮者的無恥。當他被囚禁
在東皇太一廟時,他高吟《雷電頌》,突出了他對黑暗世界的極
度憤慨,對光明的熱切嚮往以及威武不屈的斗爭精神。最後,屈
原投向了人民的懷抱。通過屈原的形象,劇作表現了反對分裂投
降,主張團結禦侮、詛咒黑暗、歌頌光明這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的主題。對屈原性格的贊美,實際上是唱出了整個中華民族不畏
強暴、英勇斗爭、爭取自由解放的心聲。
3.歷史劇《屈原》中的嬋娟,是作者在深刻理解屈原精神
的基礎上,適應主題表達的需要,根據屈原詩作中女耍形象虛構
出來的藝術形象。她是「屈原辭賦的象徵」,屈原精神的繼承者,
道義美的化身和屈原形象的有力補充。作為屈原的侍女和弟子,
她對屈原無比尊敬和愛戴,對屈原「聯齊抗秦」的主張深信不
疑,對屈原在維護楚國獨立和尊嚴這一神聖事業中的作用有深刻
理解。在她看來: 「先生是楚國的棟梁,是頂天立地的柱石」,
「先生如果死掉,那我們的楚國就會完了。」面對南後對屈原的誣
陷,她堅信屈原的道德情操是無比高尚的,發誓要同先生共憂
憤,同生死。她挺身而出,當眾揭露南後和張儀陷害屈原,出賣
楚國的陰謀罪行。當她被關進監牢里時,擔憂的不是自己的生
死,而是先生的安全和下落。後來她接受衛士的搭救,化妝逃出
囹圄,也完全是為了「去救三閶大夫」。她的心地如水晶般的明
凈透徹,她鄙夷任何虛偽、詭詐和朝秦暮楚,她願意為自己所熱
愛的人物和事業獻身。最後她誤飲了奸人企圖毒害屈原的毒酒,
不幸中毒身亡。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她還因能代替先生赴死而
感到幸福,表示死而無憾。嬋娟的美好品德,是屈原詩篇中那種
高潔、純正、熱烈、幽婉的感情因素的形象體現。
4.《雷電頌》是歷史劇《屈原》第五幕第二場,屈原被關押
在東皇太一廟時,傾訴的大段內心獨白,是一首反抗腐敗,歌頌
正直的頌歌,也是全劇思想、精神和藝術上高度升華的集中體
現。這是一個風雨交加的雷電之夜,經過事實的教育和自己的思
考,屈原開始沖破了舊的樊籬,拋棄了對楚王的幻想,決心到人
民群眾中去尋找新的力量和支持。所以《雷電頌》不僅是人物棄
舊圖新的表白,而且是40年代人民呼聲的回響。作者巧妙地通
過屈原之口傳達了人民的呼聲,體現出強烈的現實性和時代感。
在藝術上,《雷電頌》氣勢磅礴,激情澎湃,全詩採用象徵
手法,表現出屈原反抗強暴,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力量。《雷電
頌》的精神與屈原的詩人氣質和剛正不阿、疾惡如仇的性格十分
合拍,體現了詩與劇的完美結合。這首詩還以屈原主觀抒情的方
式,用美麗、淳樸、真率、自由的大自然和黑暗污穢的現實社會
相對照,寄託著對新社會、新中國的美好理想。語言簡潔精煉,
203·
飽含憎惡黑暗,景仰光明的感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屈原》是一部充滿詩情的劇作,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是這
出歷史劇顯著的特色。
(1)在選材和剪裁方面,富有創造性的見解。在不違背歷史
真實的前提下,適當虛擬情節,達到對現實的暴露與鞭撻,如南
後設計誣陷屈原等情節就是作者虛擬的。
(2)主題重大,矛盾尖銳,結構嚴謹,情節大起大落,大開
大合,產生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劇本始終圍繞著關系國家存
亡,人民安危的重大政治路線問題進行,在劇本的總體構思上做
了精心設計和縝密安排,把屈原30多年的經歷集中到一天之內,
以聯齊抗秦和絕齊親秦的矛盾沖突作為貫穿全劇的線索,劇情的
發展波瀾起伏,高潮迭起,引人人勝。
(3)在人物塑造上,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相結合,突出人物
的精神和品格。比如屈原,不再是歷史上那個鬱郁不得志,最後
投汩羅江而死的三閭大夫,而是一個具有火一般剛直不阿,至誠
堅貞性格的鬥士。嬋娟則是作者創造的人物形象,對屈原形象起
到了烘托、補充的作用o..\J
(4)語言奔放,富有強烈的詩意美。劇中不時穿插抒情詩與
民歌,來渲染氣氛,烘託人物。《桔頌》貫串全篇,增添了詩的
光彩。《雷電頌》氣勢磅礴,詩情濃郁。人物的台詞則是詩化了
的口語,有節奏的散文,又注意句子的工整和對仗,跳動著詩的
節奏和詩的韻律,使全劇像一首壯麗的長詩。

❾ 歷史劇《屈原》是誰的作品

郭沫若寫於1942年

❿ 《屈原》是歷史劇嗎

《屈原》是歷史劇
歷史劇指取材於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劇目
以真實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為題材,經過作者藝術加工編寫而成的

熱點內容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
市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5-10 06:55:21 瀏覽:103
巧學高中化學 發布:2025-05-10 06:34:49 瀏覽:351
香港以前的歷史 發布:2025-05-10 05:47:11 瀏覽:406
眼瞼贅生物 發布:2025-05-10 05:37:33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