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地址
如果你這個是國際大案,就查得到,不然就別想了。
其實每台電腦出場的主板序號都是可查的,網卡也是。
你想查先要找廠家查處你電腦的序號,然後又要找廳級以上公安機構,你覺得會有人幫忙嗎?
節哀,換新的吧
Ⅱ 磁碟的物理地址如何確定
磁碟的物理地址由柱面號C、磁頭號H和扇區號S確定。在已知硬碟邏輯地址即邏輯扇區號LS的情況下,求硬碟對應的物理地址的柱面號C、磁頭號H和扇區號S的方法如下:
C=((Ls div NS)div NH)+ C1
H=((Ls div NS)mod NH)+ H1
S=(Ls mod NH)+ S1
實例:設硬碟的磁頭號為4,每磁軌17個扇區,其中邏輯硬碟D的第一個扇區在硬碟的柱面120、磁頭1、扇區1上,求邏輯D盤上邏輯扇區為2757編號對應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分析:根據上面的已知條件,可知C1=120, H1=1,S1=1,NS=17,NH=4,Ls=2757,則將這些數據代入上面的公式可得:
C=((2757 div 17)div 4)+120=160
H=((2757 div 17)mod 4)+1=3
S=(2757 mod 17)+1=4
即邏輯扇區號Ls為2757的硬碟對應的物理地址為柱面號是160、磁頭號是3和扇區號為4。
(2)物理地址擴展閱讀
在早期的硬碟中,由於每個磁軌的扇區數相等,外磁軌的記錄密度遠低於內磁軌,因此造成很多磁碟空間的浪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改用等密度結構,即外圈磁軌的扇區比內圈磁軌多。
此種結構的硬碟不再具有實際的3D參數,定址方式也改為以扇區為單位的線性定址,這種定址模式便是LBA(Logic Block Address,邏輯塊地址)。在這種模式下,硬碟的物理地址與邏輯地址的轉換問題有一定必要性和復雜性。
所謂邏輯地址(邏輯扇區,LBA)是物理地址(物理扇區,C/H/S)的一組連續數字的編號,操作系統採用的一種扇區編號方式,其編號是從0開始到某個最大值方式排列,並連成一條線。使用邏輯地址主要有以下兩個優點:
第一,邏輯地址的概念使硬碟的讀寫操作脫離了柱面、磁頭和扇區的硬體參數;
第二,在硬碟中,每一定數目的扇區組成了數據文件的最小單位——簇,在對一個具體的簇進行讀寫操作時,操作系統劃分一個一維的邏輯地址號要比使用三維物理地址簡單很多,如果一個簇的扇區跨越在兩個碟片,則使用「柱面、磁頭和扇區」的表示方法就更加復雜。
Ⅲ 什麼是物理地址什麼是IP地址
物理地址就是網卡的MAC地走,每張網卡都有一個身份證,就跟人一樣,出廠就設定好了,而且是唯一的,IP地址是互聯網上用來通信的地址,就像你家的門牌號。當然也是唯
一的才行,要不然人家怎麼能找到你呢